现在人们的认知和思想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自己的增肌减脂健身训练计划,健身训练不仅能提升生活品质,保证身体健康,而且还能提升个人的形象魅力,让自己的身材更加好看有魅力,当然健身虽然很好,但是对于刚开始健身入门的新手朋友,还是有一定的门槛的,健身并不是大家想想的那么简单,直接拿起器械就开始撸的,健身一定要科学系统安全的训练,如果盲目的训练不仅达不到健身的效果,甚至还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伤害,所以作为健身新手一定要多学习一些健身的基础理论知识
只有基础打好你才能安全长久的健身,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有很多健身新手初期,什么都不懂,看了几个健身的视频,就开始模仿视频进行各种大重量撸铁训练,结果没练几天就练出问题来了,关节严重磨损,所以新手训练前期一定不是什么重量训练,而是熟悉了解每一个动作强化的部位和基础力量的训练以及运动营养方面的知识,只有全面的熟悉每一个动作对应所刺激的肌群,以及如何在训练时如何降低关节磨损,这些都是每一个健身新手必须要掌握的基础,
尤其是对于全身基础力量的训练,对于新手是非常关键的,要想长期训练就必须要先提升全身的基础力量,只有全身的基础力量都有了基础的提升,那么你才能进行重量训练,所以对于健身者来说前期训练不要把增肌重点放在某一部位,要先全面的增强基础力量,只有基础力量增强了,才能支撑后续的各种增肌力量训练。
下面为大家整理一组非常完美的全面基础训练动作,可以帮助大家有效在训练初期增强全身的基础力量。
下面这 6 个动作,每个动作 20 秒内做到尽量力竭的次数,动作之间休息 30 秒,根据自己的情况重复 3-6 组。相较分化练习,每周 2-3 次这样的全身训练可以打下更好的基础,健身训练基础非常关键。
动作一 自由深蹲,深蹲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下半身力量训练动作,深蹲也是很多动作的基础,所以对于健身新手来说,这个动作必须要全面熟练掌握,做这个动作时要注重蹲下和蹲起的速度,一定慢动作,不能像那样快速深蹲,速度太快会增加膝关节压力,同时要注意姿势。
动作二,杠铃卧推,这个动作是一个非常完美复合型训练动作,可以直接有效的强化到胸肌,手臂,以及肩部,这个动作在训练时有很多变式动作,平板卧推动作是一个基础动作,你要是想进行它的变式动作训练,就必须要掌握这个动作,新手在训练时不要使用大重量,轻重量就可以。注意速度不能太快,这个动作如果速度太快,就会增加肩关节和肘关节的压力。
动作三,哑铃交替推举,这个动作主要是强化手臂和肩部力量,对于健身新手来说手臂力量和肩部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在任何的上半身训练动作中,都需要肩臂力量的基础支撑,所以新手第一要强化肩臂力量,在训练时一定要注意这个动作绝对不能使用大重量训练。当然速度也不能太快。
动作四,杠铃划船,这个动作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背部基础训练动作,健身者练背的最基础的一个动作,这个动作健身者必须要掌握,后续背部训练动作都是以这个做基础的,所以杠铃划船是健身者必须熟练掌握的动作。
下面两个动作都是强化手臂力量的动作,手臂力量在健身训练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健身初期一定要加强手臂力量的训练,手臂力量才是最关键的,加强手臂力量不仅能提升对大重量器械的控制能力,而且还能降低肩部压力。
主要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二头肌肉是手臂弯曲后凸起的肌肉,三头肌是背对着二头肌的部位,有叫肱(gong)肌的
具体是有很多分类,如下
臂肌
臂肌覆盖肱骨,以内侧和外侧两个肌间隔分隔。前群为屈肌,后群为伸肌。
(一)前群
前群包括浅层的肱二头肌和深层的肱肌和喙肱肌。
1.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 呈梭形,起端有两个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通过肩关节囊,经结节间沟下降;短头在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在臂的下部合并成一个肌腹,并以一个腱止于桡骨粗隆(图3-24)。作用:屈肘关节;当前臂处于旋前位时,能使其旋后。此外,还能协助屈上臂。
2.喙肱肌coracobrachialis 在肱二头肌短头的后内方,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中部的内侧骨面。作用:协助上臂前屈和内收。
3.肱肌brachialis 位于肱二头肌下半部的深面,起自肱骨下半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隆。作用:屈肘关节。
(二)后群
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 起端有3个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向下行经大、小圆肌之间;外侧头起自肱骨后面桡神经沟的外止方的骨面;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以下的骨面。向下3个头会合以一个坚韧的腱止于尺骨鹰嘴。作用:伸肘关节。长头可使上臂后伸和内收。
前臂肌
前臂肌位于尺、桡骨的周围,分为前(屈肌)、后(伸肌)两群,大多数是长肌,跨过多个关节运动前臂和手,肌腹位于近侧,细长的腱位于远侧,所以前臂的上半部膨隆,而下半部逐渐变细。
(一)前群
前群位于前臂的前面和内侧面,共9块,分4层排列。
1.浅层(第一层) 有5块肌,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
前臂肌1
屈肌。
(1)肱桡肌brachioradialis:起自肱骨外上髁上方,向下止于桡骨茎突。作用:屈肘关节。其它4块以屈肌总腱起自肱骨内上髁及前臂深筋膜。
(2)旋前圆肌pronator teres:止于桡骨中部的外侧面。作用:屈肘关节,使前臂旋前。
(3)桡侧腕屈肌flexor carpiradialis:以长腱止于第2掌骨底。作用:屈肘,屈腕和腕外展。
(4)掌长肌palmaris longus:肌腹很小而腱细长,连于掌腱膜。作用:屈腕和紧张掌腱膜。
(5)尺侧腕屈肌flexor capiulnaris:止于豌豆骨。作用:屈腕和使腕内收。
2.第二层 只有一块肌,即指浅屈肌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lys。肌的上端为浅层肌所覆盖。起自肱骨内上髁、尺骨和桡骨前面。肌束往下移行为4条肌腱,通过腕管和手掌,分别进入第2~5指的屈肌腱鞘。每一个腱在近节指骨中部分为两脚,止于中节指骨体的两侧。作用:屈近侧指骨间关节、屈掌指关节、屈腕和屈肘。
前臂肌2
3.第三层 有两块肌,位于桡侧的拇长屈肌和位于尺侧的指深屈肌。
(1)拇长屈肌flexor pollicis longus:起自桡骨前面和前臂骨间膜,以长腱通过腕管和手掌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底。作用:屈拇指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
(2)指深屈肌flexor cligitorum profoundus:起自尺骨的前面和前臂骨间膜,向下分成4个腱,经腕管入手掌,在指浅屈肌腱的深面分别进入第2~5指的屈肌腱鞘,在鞘内穿经指浅屈肌腱两脚之间,止于远节指骨底。作用:屈第2~5指的远侧指骨间关节、近侧指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屈腕。
4.第四层 为旋前方肌pronator quadratus,是扁平四方形的小肌,位于桡、尺骨远程的前面,起自尺骨,止于桡骨。作用:使前臂旋前。
(二)后群
共有10块肌,分为浅、深两层。
前臂肌3
1.浅层 有5块肌,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这5块肌以一个共同的伸肌总腱起自肱骨外上髁。
(1)桡侧腕长伸肌extensor carpi radialis longus:向下移行于长腱经手背,止于第2掌骨底。作用:伸腕,腕外展。
(2)桡侧腕短伸肌extensor carpi radialis brevis:在桡侧腕长伸肌的后内侧,止于第3掌骨底。作用:伸腕。
(3)指伸肌extensor digitorum:肌腹向下移行为4条肌腱,经手背分别至第2~5指。在手背远侧部,掌骨头附近,4条腱之间有腱间结合相连,各腱越过掌骨头达指背向两侧扩展为扁的腱性结构,称指背腱膜。
(4)小指伸肌extensor digiti minimi:肌腹细长,长腱经手背尺侧至小指,止于指背腱膜。作用:伸小指。
(5)尺侧腕伸肌extensor carpi uluari:止于第5掌骨底。作用:伸腕,腕内收。
前臂肌4
2.深层 也有5块肌从上外向下内依次为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
(1)旋后肌srpinator:位置较深,起自尺骨近侧,肌纤维向下外并向前包绕桡骨,止于桡骨上1/3的前面。作用:前臂旋后。
其余4块肌均起自桡尺骨和骨间膜的背面。
(2)拇长展肌abductor pollicis longus:止于第2掌骨底。
(3)拇短伸肌extensor pollieis brevis:止于拇指近节指骨底。
(4)拇长伸肌extensor pollicis longus: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底。
(5)示指伸肌extensor indicis:止于示指的指背腱膜。
在增肌健身这件事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的三分练,七分吃的口号是不大适用的。
在饮食因素中,对增肌影响最大的是热量和蛋白质。而碳水和脂肪,只要你别使用变态的吃法,影响就不算很大。
本文只讨论饮食和增肌健身的关系,当然影响增肌结果的还有训练和休息两大因素,我们假设训练和休息是完美时,我们先说最重要的热量。
热量vs增肌
热量,可以说是肌肉增长的「核心动力」。
热量越高,体重增长越快,肌肉增长就越快。
在一个针对职业健美者的研究中,使用大热量盈余的实验对象,增肌结果要远强于使用小热量盈余组的实验对象:
然而,从上图的结果也能看出一个问题:更大的增肌效果,也伴随更多的脂肪增长。
事实上,虽然热量越多,肌肉增长越快,但肌肉增长的比例确实逐渐下降的,最终会出现一个上限。也就是说,热量超过某一个范围后,肌肉增长就会达到最大,增长的体重就全是脂肪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使用dirty bulking(超高热量的饮食)的方式增肌,会变得特别特别……肥。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类固醇药物,肌肉的增长速度就会远超出自然状态,这个时候即使使用dirty bulking的方式,脂肪也不会增长的很夸张。这可能会误导一些自然健身者,以为热量越高越好。
除了有人因为热量太多而变肥之外,也会有人因为热量太少,而始终无法增重,无法增重,肌肉就不会增长(新手期除外)。这类人,需要额外吃很多高热量密度的食物(垃圾食品了解一下),或者使用算热量的方式,把热量堆上去。
合理的热量,应该使人的体重增长,处于一个温和的速度,男性大概每个月增长1%左右的体重,女性减半,这大概需要200到500的每日热量盈余(取决于性别和体重基数)。
此外,训练新手,或体脂率特别高的人,即使在热量较低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增肌效果,这属于特殊情况,不过多讨论。
蛋白质vs增肌
简单粗暴的讲,「增肌」,增的就是肌肉中蛋白质的部分(也就是肌纤维,如果不知道这货长什么样,可以去超市买一斤牛腱子切开看看)。肌蛋白的合成必须超过分解,肌肉才能生长,而要达到这个条件,就需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
充足的蛋白质摄入,虽然是肌肉生长的前提,但是蛋白质也并非像总热量那样,有绝对且清晰的摄入要求(热量需要大于消耗)。为了保证肌肉的最大化生长,我们只有一个推荐的蛋白质大致摄入量:每kg总体重对应2g蛋白质。
这个数值是综合相关研究得到的数据,可以视为是一个保险的值。
更多的蛋白质摄入,并不会额外增加肌肉的增长,还会压缩碳水和脂肪的摄入,影响饮食体验。
蛋白质摄入不足,对增肌的人来说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刚接触健身饮食的人,一定要使用厨房秤精确的跟踪一下,看看蛋白质是否是真实充足的。
值得一提的是,增肌饮食,相比于减脂饮食,因为总热量大而更具有灵活性,这使得增肌时可选的蛋白质来源,种类往往要比减脂时期更丰富。
另外,只要蛋白质的总量达标,蛋白质的质量不是问题,你可以自由的组合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来凑够总的蛋白质量。
碳水化合物vs增肌
大体来讲,只要碳水别低到变态,就不会显著影响增肌效果。
力量训练会消耗肌糖原(就是「粘」在肌肉上的碳水),如果肌糖原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下次训练的表现就会受影响。从这个角度讲,碳水对于增肌来说,是必要的营养,也可以说,碳水是力量训练的主要直接能源。
但真实的情况是,除非刻意使用低碳水饮食,否则碳水的摄入一般都是足够补充肌糖原,以支持下次训练的。
传统的增肌碳水摄入建议,是每公斤体重2g-6g,而我个人对学员的建议,一般都是『凭喜好自然吃』。
脂肪vs增肌
目前尚未找到脂肪对增肌效果直接影响的研究资料。据我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在不使用极端变态饮食的情况下,脂肪是无需刻意控制的。
脂肪对增肌效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总热量作用的:脂肪的能量密度明显高于蛋白质和碳水,这意味着高脂肪的食物的热量,是比较难控制的。你很容易因为把握不好脂肪的摄入,导致总热量要么过高,要么不够。
如果使用了过高的碳水,把脂肪压的太低,则需要保证必要脂肪酸的摄入,通过补充鱼油实现。
如果脂肪过低,人体内的睾酮水平也会降低,从而对增肌造成不利影响。脂肪本身也是必要营养,不能完全不吃(但现实中,不大可能完全不吃进去脂肪)。
对于那种经常吃不够的人来说,脂肪是「堆热量」的利器。较肥的肉,坚果,或者是简单粗暴的食用油,可以轻松把总热量堆起来。
总结
① 热量高于消耗时,增肌速度才能理想发挥;
② 热量不应太高,体重增长速度要温和,才能最大化肌肉增长的同时,对脂肪增长也有所限制;
③ 充足的蛋白质,是肌肉增长的前提条件;
④ 碳水是力量训练的主要能源,但只要不刻意使用很低碳水的饮食,就无需刻意补充;
⑤ 目前还未发现脂肪对增肌的直接影响,大体上凭喜好吃即可;
⑥ 脂肪是堆热量的利器,但也容易使热量失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