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时,肺容量的变化中75%是膈肌活动的结果

安静时,肺容量的变化中75%是膈肌活动的结果,第1张

肺容量(lung volume),指肺活量、残气的总和,肺活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三者之和。最大吸气终末时再由肺尽力呼出气体的总量,乃作为测定肺活量的指标。

肺容量是指肺容纳的气体量。在呼吸周期中,肺容量随着进出肺的气体量而变化,吸气时肺容量增大;呼气时减小。其变化幅度主要与呼吸深度有关,可用肺量计测定和描记。肺容量是基本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联合气量。

肺中含有的空气量称肺容量。平静呼吸时每次的呼吸气量,称为潮气量(tidal volume),成年人为350-600毫升,通常约500毫升。平静吸气终了后,再尽力吸入的最大空气量,称为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平均为1500毫升。另外,在平静呼气之后,再尽力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也是平均为1500毫升。以上三者合在一起称为肺活量。最大的呼气也不能把肺内的气体全部呼出,仍残留有1000毫升左右,此称为余气量(residual volume)。

余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称为机能性余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余气量与肺活量之和称为肺总容量(total lung capacity,total lung volume),约为4500毫升。另外,补吸气量与潮气量之和,称为吸气容量(inspiratory capacity),从而和机能性余气量加在一起即为肺总容量。潮气量乘以每分呼吸数,称为每分通气量(respiratory minute volume),通常成年人为4-8升/分,运动时可达60升/分钟。

(1)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图B膈肌顶部低,因此B表示吸气状态,因为此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2)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升高→胸腔容积缩小→肺泡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此图A状态中,图中A膈肌顶部较高,因此A表示呼气,此时肋间肌、膈肌的状态是舒张.

(3)呼吸运动是指胸廓的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因此A呼气、B吸气过程合起来叫做呼吸运动.

(4)因为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扩张,胸廓体积增大,进行吸气.由于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影响了胸廓的扩张,故会影响吸气过程.因此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会直接影响B所示吸气过程的进行,经常这样会引起体质下降.

故答案为:

(1)B;收缩;

(2)舒张;

(3)呼吸运动; B.

  6到8厘米。肺下界移动度相当于深呼吸时横膈移动范围,首先叩出平静呼吸时肺下界,然后嘱受检者作深吸气并且屏住气,同时向下叩诊,由清音转为浊音处作一标记。待受检者恢复平静呼吸后再嘱其作深呼气,并且屏住,再由上而下,叩肺下界,深吸气和深呼气两个肺下界之间的距离即肺下界移动度。检查肺下界移动度一般叩肩胛线处,也可叩锁骨中线或腋中线处。肺下界移动度减少见于肺气肿、肺不张、肺纤维化、肺水肿和肺部炎症等,气胸、胸水、胸膜肥厚或膈肌麻痹时肺下界移动度也减少。

(1)图一表示吸气过程,图二表示呼气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2)图二表示呼气过程.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3)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影响它们的扩大,不能很好地进行吸气,会直接影响图一表示吸气过程.

故答案为:(1)图一;收缩;下降;增大;小于;吸入肺内;(2)舒张(3)图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0425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3
下一篇2023-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