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传统音乐综述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典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我国民间音乐的五大类别——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主要特征:群众性,乡土气息严重,地域区别清楚,传承习惯浓厚,创新少。
中国传统音乐简介:我们在许多民乐CD中都可看到“国乐”二字,这“国乐”指的是从古代流传下来,在近代又有所发展的属于“国粹”的音乐,可见“国乐”的创作时间指的是古代; “新音乐”指的是那些学习过西方音乐的人所写的音乐,如学堂乐歌,可见新音乐的创作时间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音乐”则不仅指古代传承下来的音乐,也指中国人按西方理论创作和改编的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国乐”但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学堂乐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是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分为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
实际上,“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又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间音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且我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民间音乐,还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
杜亚雄先生则将中国传统音乐分类如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其中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文人自度曲;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基督教音乐、伊期兰教音乐、萨满教及其它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导迎及巡幸乐、宴乐。
二、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1、学习和继承传统音乐的陈述结构
(1)中国传统音乐在旋律、音阶、音色、节奏等方面与西方音乐存在区别。
(2)中国传统音乐的陈述方式具有自己的特征,其中还有一些特定的终止方式;中国民族音乐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2、中国传统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学的结构关系: 文学中有对联,音乐中就有上下句;文学中有“起承转合”四句诗体绝句,音乐中就有类似的四句结构小曲;文学中有八句结构的律诗,音乐中就有与之结构原则极为相似的、并大量存在于器乐曲的“六十八板体”(它也是八句,只是其中有一句内部有扩展,不及律诗规整);文学中有章回体,音乐中有套曲体;文学中有使用成语的习惯,音乐中也有集曲等使用现成乐思的习惯……;文学中有“枣核诗”等通过数列形态控制的游戏性诗体,音乐中也就有“金橄榄”等结构形态与之对应。《六十八拍》为琵琶曲。
3、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和曲式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唐大曲和戏曲音乐对现代音乐结构的影响。唐大曲的“散—慢—中—快”的渐变原则和后来的戏曲借助于板式速度结构来组织等线性结构思维,是我国传统音乐结构的最高成就。西方音乐结构的最高成就是奏鸣曲。唐大曲的曲式结构特点是: ①音乐是一种多段体结构。 ②体现着一种从“散起”到“入拍”又经轻歌曼舞而变作“繁音急节”的快速舞蹈(相当于“破”)的部分;收尾时节奏还有“散”(即“曲终长引声”)的渐变速度布局。整个乐曲在开始的时候,每个演奏者就开始调琴,他们预先不调琴,用这种方法将听众的感觉调进来,调进乐曲的感觉中来。 ③用核心音调(而不是主题或曲牌),即兴展衍变形来发展乐思。 ④新的声部控制关系。它是西方现代技术,也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写法相同。 ⑤新的演奏法和新音色。如:乐器萧的“冒吹”和重直觉、重音响的现代多声语言等。罗永辉的《千章扫》,符合现代西方音乐中“有控制的偶然”的作曲理念。
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佛教音乐、道教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音乐、舞蹈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 中国传统音乐以“和”为音乐美的最高原则
中国传统音乐中,对于“和”的追求与表现一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视“和为五音之本”。我国第一部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对音乐的界定是:“乐者,天地之和也”。许多先秦学者都认识到“和”的作用,如史伯“和生实物”的观点,晏婴“相成”“相济”的观点。
儒家学派产生以后,把乐作为一种教化工具,注重发挥“乐以治世”的社会功能,对“和”的推崇达到了新的高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的观念就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孔子要求音乐“乐而不*,哀而不伤”,感情适度,在音乐内容和音乐形式上“尽善尽美”,起到“同民心而出治道”的作用。传统音乐“和”的取向是多方面的,既包含人与自然的“和”,也包含人与人的“和”,当然也有音乐内部诸要素的“和”。追求人与自然“和”,导致传统音乐中经常出现山水、月、渔樵等主题,如《高山流水》《潇湘水云》《水龙吟》《秋江夜泊》《春江花月夜》《月儿高》《关山月》《二泉映月》《渔歌》《樵歌》《渔舟唱晚》等众多曲目。这些作品,不仅诠释了自然美,也展示了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使天、地、人达到了统一和谐。追求人与人的“和”,赋予音乐更多的教化色彩,追求音乐内部诸要素的“和”,使中国传统音乐在音程配合、节拍、曲式结构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传统音乐对“和”的重视,使中西传统音乐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西乐重强度,中乐重深度。西方音乐的魅力在于它那强烈的震撼力。聆听西方音乐,受到震动的不仅是心灵,而且还有自己的全部感官和整个身体。例如,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其旋律的轻柔优美和谐,不是使你沉静下去,而是使你顿然产生翩翩欲舞的冲动。中国音乐的魅力在于它带给你身心的陶醉,恰如清代叶燮在论诗时所言:“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
(一)“中和”之
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无论是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和宫廷音乐,都强调“中和”。与强调对比原则的西方古典音乐相比,强调渐变原则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确是相当格守“中庸之道”的。史伯较早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和谐的构成规律。他提出,“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继而晏婴提出“相成”、“相济”的观点,实际上是强调音乐诸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季札在对演奏的各种乐的评价中,更突出地体现审美上的“中和”特点,分出了“哀而不愁气“乐而不荒”等这些“中和”美感的基本类型。孔子对中和理论的发展和基本成熟起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封建社会儒家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展奠定了基础。孔子要求音乐“乐而不*、哀而不伤”,达到感情适度;要求音乐“尽美尽善,达到美善统一;又要求人乐诗歌能起“兴、观、群、怨”的社会作用,达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还要求放《郑》声,兴《雅》乐,达到音调典雅平和。中和之美这一美学范畴,在《乐记》中得以基本完善。《乐记》中指出:“大乐与天地同和……和故百物不失,”“乐养,天地之和也……和故百物皆化”。意即:天地之间,一切事物都须要“和”,惟其有“和”,才能百物生长,生生不已。“和”的实质是:“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磨,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 从本体论看,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审美境界从不受制于外在因素,人们是在“天人合一”这种人与自然,音乐奇妙和谐的融合中达到审美愉悦,达到对自我的肯定。对现实的超越,它的范畴及概念并没有一种严格的界定。音乐的中和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种体现,是音乐与自然、音乐与社会以及音乐自身内部的和谐统一。受民族观念和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在审美价值取向上历来追求一种中和之道。几千年来,儒家学者就是结合伦理的“中庸之道”来倡导音乐的“中和之美”的,并使它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个最主要的审美特征。①生命律动之美,人主体的文化底蕴,内在修养,德性伦理乃形成对音乐审美中的万物归怀,以广大和谐的原则在超越世界中达到超越现实的终极愉悦。中正和平的精神人格,正是中国音乐文化的本质与精髓。
二. 中国传统音乐以“虚”为音乐美的最高境界
中国传统音乐追求含蓄美,视虚实结合、阴阳相辅、意象共存为最高艺术境界,这种观念是道家思想的产物。道家创始人老子主张“淡兮其无味”,他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主张:“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这种见解发展了《乐记》的“音由心生”的观点,注重用心灵体会自然、人生、社会,强调心的作用,是对儒家过分强调礼乐教化功能的校正。这种重视内心感悟的审美取向不仅影响了传统音乐美学,也符合当今“欣赏即是再创作”的认识,给欣赏者留下了想象空间,至今仍有巨大的美学价值。
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传统音乐一样,都要表现一个思想,这是一致的,但它们思想的意义取向则很不相同。西方音乐的思想往往趋向于表现“实有”,制造“意义”;中国音乐则趋向于展示“虚无”,取消“意义”。西方文化中,自然始终是作为一个有意义的实体存在的,故倾向于对它进行观察、研究,试图揭示其奥秘。所以,西方音乐总是实在、固定而且明晰,很少有空灵的效果。再加上西乐纵横交叉、网状铺叠的织体,更加重并突出了它的实在性。中国音乐则不同。中国音乐即使在表现一个实在的对象,这个对象也往往不是乐曲的真正核心,乐曲的魅力主要不是来自对象本身,而是在表现对象的旋律进行中所创造的特殊韵味和营造的疏阔、空灵的意境,使人听起来有一种“荡胸涤腑”的感觉。吴调公在论及诗歌中的“空灵”时,曾描述过这类作品的表现形式的特点,那就是:“在密度上以少胜多,在色彩上以淡写浓,在时间上从片刻见永恒。”中国台湾学者唐君毅在《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一书中指出:“以愈少之物界形式,表现愈多之精神境界,而堪为人文精神藏休息游之所,其价值宜为最高。”这种含蓄美也许就是东方文化的神秘之处吧。
实践上,中国传统音乐常运用旋律,把主题表现得抽象、虚幻,不同于西乐借助和声、复调、配器,把主题表现得具体、逼真。可以说,西方音乐主要表现为“深刻”,中国音乐则表现为“深邃”,其内容和效果均很不相同。西方传统音乐的深刻主要是指音乐中所体现出的思想和情感,其结构重逻辑、冲突,音乐时值建立在理性思维之上;中国传统音乐的深邃则是指音乐思维中所表现出的体验和领悟,是就音乐的意境而言,中国传统音乐追求幽婉、深邃、含蓄、淡泊,其时值建立在心理感受之上。西乐的“深刻”是静态的、固定的、明晰的,是可以诉诸理性的;中乐的“深邃”则是动态的、游移的,无意精确鲜明,它不可以诉诸理性,而只能借助于悟性、直觉,它是主题之外的一种审美特质。
“意象”之美“意”与“象”就作为音乐美学范畴而被广泛运用。意与象两对美学范畴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美的创造创审美欣赏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在中国传统音乐的美的创造中,其集中体现为:以写意为主,写意中的写实。《易经》提出“立象而尽意’,“意”为意境,“象”为形象。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忘象。“立象尽意”为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音乐要求通过音乐表演中的“气韵”,达到“传神”的目的,最后达到“写意”的境界。通过自然景物来“立象”、来达到“尽意”地抒发人的情感,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常用的手法。中国传统音乐追求的是“一种与宗教境界相似,但又与它有着微妙不同的领域,即意境”,在意境中,情与景交融互渗,由景发掘出深层的感情,情的逐渐加深,又诱导出层层幻景,这些幻景构成一个独特的宇宙和崭新的意象。②由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最高境界是“立象尽意’,因此它要求创作者和欣赏者都应当通过抽象的音响凭情内心的感受,发挥审美联想,追求其“弦外之音“即所谓“离实得虚”,方能得到其深邃的意趣。
三, 中国传统音乐以“韵”为音乐美的最佳情趣
“韵”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灵魂,是中国传统音乐独有的审美取向。“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陆时雍《琴学丛书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一样,都涉及到主客关系,涉及到自我的情感表现和对象的形象描写这两个方面。西方音乐的价值尺度以“真”为旨归,总在对外部世界的再现和对自我心灵的表现这两者之间摆动,少有别的追求。其音乐,要么是理智、冷静地模仿自然,给人知觉上的真实感;要么是完全的自我宣泄,给人以情感上的真实感。中国传统音乐则不同,它不是单纯的表现,而是超越再现和表现之外的一种新的方法:写意。通过音色的处理和音列的起伏变化诠释生命的律动和自身的韵味,这是对内在生命律动的深入体验、感受、捕捉和表现,是中国艺术的本体,是中国音乐所竭力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情趣所在。
(三)“希声”之
“大音希声”是我国传统美学中重要的音乐审美观之一。它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李耳)提出的关于音乐的美学观点。“听之不闻,名曰希”。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产生的“大音希声”的审美观认为,合于“道”的本性的“希声”之音才是“大音”,即为“道”本身的声音,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最纯粹的声音。④老子称这种音乐为“大音”,不只因为它无声,而更因为无声则合乎道的无为而自然、朴素而虚静的特点。他要求音乐创造一种悠远、朦胧、辽阔的“虚”的意境。这种“虚”的意境便是不可言说的“道”,得“道”才是音乐的最高境界。在其看来,世界的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而在这里产生“希声”之音的“道”,非“惟人道可道也”的“道”,老子的“道”是独立于客观世界上的绝对精神。换言之,种声音乃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是由人的内心产生的。老子这种“虚无”结构原则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包括音乐)的一个重要特点:境不仅包括象,也包括象之外的虚空。 中国传统音乐所表现的意境是一种空明灵透的境界,它虽由音之“实”与意之“虚”构成,但重在“虚”上。因此,老子说的“大音希声”和庄子说的“至乐无乐”引申出“无言之美”的审美理论,是合乎逻辑的。中国传统音乐的“虚无”、“意境”等审美范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中国民歌的艺术特点:1.流传性 、变异性
2.口头创作、集体加工、具有即兴性。 3.诗与乐的高度结合
4.长于抒发人的内心世界
与其他民族音乐的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
依据《2012年道里区招聘教师工作方案》的规定,笔试结束后,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含政策性加分),以招聘岗位人数1:3的比例确定面试人选。吕欢欢等607人入围面试,现公示如下:
一、幼儿园(166人)
1、朝鲜族第一幼儿园6人:
报考单位 报考岗位 姓名 准考证号 总成绩 含加分
朝幼 幼教 吕欢欢 20120007 54
朝幼 幼教 赵健美 20120012 515
朝幼 幼教 翟宇迪 20120001 45
朝幼 幼教 赵微微 20120002 43
朝幼 幼教 高鹏雁 20120013 405
朝幼 幼教 周云雪 20120011 40
2、尚志幼总园16人:
报考单位 报考岗位 姓名 准考证号 总成绩 含加分
尚志幼总园 幼教 赵永新 20120025 60
尚志幼总园 幼教 朱晓庆 20120016 55
尚志幼总园 幼教 李杨 20120049 545
尚志幼总园 幼教 单佳娣 20120023 535
尚志幼总园 幼教 岳磊 20120039 53
尚志幼总园 幼教 曾亚楠 20120031 525
尚志幼总园 幼教 全小雨 20120033 52
尚志幼总园 幼教 张海瑞 20120041 515
尚志幼总园 幼教 马延吉 20120020 51
尚志幼总园 幼教 张阳光 20120043 505
尚志幼总园 幼教 孙岩 20120029 50
尚志幼总园 幼教 刘玥晴 20120048 50
尚志幼总园 幼教 郭菲菲 20120019 485
尚志幼总园 幼教 曲晓娜 20120042 48
尚志幼总园 幼教 杨丽萍 20120027 475
尚志幼总园 幼教 张鑫蕾 20120040 475
3、尚志幼一园16人
报考单位 报考岗位 姓名 准考证号 总成绩 含加分
尚志幼一园 幼教 王春蕾 20120076 715
尚志幼一园 幼教 张萍 20120069 705
尚志幼一园 幼教 王美佳 20120083 69
尚志幼一园 幼教 孔令娜 20120081 65
尚志幼一园 幼教 张博 20120080 645
尚志幼一园 幼教 刘春艳 20120087 60
尚志幼一园 幼教 甄珠 20120058 58
尚志幼一园 幼教 李洋 20120073 575
尚志幼一园 幼教 柳雯 20120088 575
尚志幼一园 幼教 张莹莹 20120079 57
尚志幼一园 幼教 王安琪 20120065 565
尚志幼一园 幼教 徐微微 20120077 555
尚志幼一园 幼教 郭丽萍 20120084 555
尚志幼一园 幼教 刘秋爽 20120053 55
尚志幼一园 幼教 张嘉卉 20120055 55
尚志幼一园 幼教 王晓蒙 20120086 55
4、尚志幼二园15人:
报考单位 报考岗位 姓名 准考证号 总成绩 含加分
尚志幼二园 幼教 宋昱 20120108 66
尚志幼二园 幼教 关健新 20120107 58
尚志幼二园 幼教 马添慧 20120126 55
尚志幼二园 幼教 王欣 20120101 545
尚志幼二园 幼教 李悦 20120130 535
尚志幼二园 幼教 张静 20120122 53
尚志幼二园 幼教 韩静婷 20120118 52
尚志幼二园 幼教 张明月 20120102 50
尚志幼二园 幼教 冯钰涵 20120127 495
尚志幼二园 幼教 赵国良 20120103 49
尚志幼二园 幼教 李宇奇 20120123 49
尚志幼二园 幼教 王历 20120125 465
尚志幼二园 幼教 苏红 20120092 445
尚志幼二园 幼教 于海跃 20120106 435
尚志幼二园 幼教 杜继娜 20120110 435
5、尚志幼三园15人
报考单位 报考岗位 姓名 准考证号 总成绩 含加分
尚志幼三园 幼教 刘慧 20120167 66
尚志幼三园 幼教 王文婷 20120156 615
尚志幼三园 幼教 范婷婷 20120134 56
尚志幼三园 幼教 马立雪 20120147 555
尚志幼三园 幼教 杨晴 20120150 555
尚志幼三园 幼教 彭珊 20120159 555
尚志幼三园 幼教 张颖 20120148 53
尚志幼三园 幼教 苏秀玲 20120131 525
尚志幼三园 幼教 周莹 20120137 525
尚志幼三园 幼教 李丽娜 20120149 525
尚志幼三园 幼教 张楠楠 20120154 51
尚志幼三园 幼教 李明玉 20120141 505
尚志幼三园 幼教 徐嘉阳 20120144 505
尚志幼三园 幼教 李磊 20120155 50
尚志幼三园 幼教 刘金迎 20120161 48
6、尚志幼四园15人
报考单位 报考岗位 姓名 准考证号 总成绩 含加分
尚志幼四园 幼教 肖悦 20120172 63
尚志幼四园 幼教 蒋娟 20120202 63
尚志幼四园 幼教 韩璐璐 20120204 565
尚志幼四园 幼教 赵丹 20120191 56
尚志幼四园 幼教 周艳波 20120187 525
尚志幼四园 幼教 盛捷 20120196 52
尚志幼四园 幼教 张春丽 20120184 505
尚志幼四园 幼教 王雨 20120174 485
尚志幼四园 幼教 宋俊霞 20120175 485
尚志幼四园 幼教 王思力 20120181 485
尚志幼四园 幼教 王欢欢 20120169 48
尚志幼四园 幼教 刘玉娇 20120180 48
尚志幼四园 幼教 朱诗彤 20120200 465
尚志幼四园 幼教 闫雪 20120171 46
尚志幼四园 幼教 师莹 20120192 46
7、尚志幼五园13人
报考单位名称 报考岗位名称 姓名 准考证号 总成绩 含加分
尚志幼五园 幼教 宫雪蛟 20120214 595
尚志幼五园 幼教 张春媛 20120228 54
尚志幼五园 幼教 姜婷婷 20120209 505
尚志幼五园 幼教 白鹤 20120218 505
尚志幼五园 幼教 曹阳 20120230 49
尚志幼五园 幼教 金玉娇 20120220 485
尚志幼五园 幼教 任玲 20120234 48
尚志幼五园 幼教 孙富兵 20120226 47
尚志幼五园 幼教 颜利民 20120207 455
尚志幼五园 幼教 张影 20120217 455
尚志幼五园 幼教 张星宇 20120235 455
尚志幼五园 幼教 尹玉婷 20120208 44
尚志幼五园 幼教 张海燕 20120215 44
8、早教中心15人
早教中心 幼教 韩雅楠 20120257 61
早教中心 幼教 杨敬楠 20120273 60
早教中心 幼教 辛玲 20120274 59
早教中心 幼教 徐征 20120263 58
早教中心 幼教 黄冰心 20120242 57
早教中心 幼教 张智 20120272 57
早教中心 幼教 岳名心 20120243 555
早教中心 幼教 宋佳梅 20120269 55
早教中心 幼教 高娟 20120260 54
早教中心 幼教 郭雅苹 20120252 535
早教中心 幼教 李长荣 20120259 53
早教中心 幼教 孙铭晗 20120251 525
早教中心 幼教 陈璐 20120256 525
早教中心 幼教 杨洋 20120237 52
早教中心 幼教 仲晓颖 20120248 515
9、安丰幼儿园15人
报考单位 报考岗位 姓名 准考证号 总成绩 含加分
安丰幼 幼教 孔 妍 20120275 64
安丰幼 幼教 韩 曌 20120285 595
安丰幼 幼教 吕冰冰 20120286 59
安丰幼 幼教 相 堃 20120277 585
安丰幼 幼教 陈童羽 20120308 565
安丰幼 幼教 刘盼盼 20120323 56
安丰幼 幼教 于海波 20120293 555
安丰幼 幼教 刘 兵 20120317 53
安丰幼 幼教 潘 铁 20120341 53
安丰幼 幼教 唱馨月 20120279 525
安丰幼 幼教 刘 晶 20120311 525
安丰幼 幼教 齐晓慧 20120316 52
安丰幼 幼教 白 晶 20120276 50
安丰幼 幼教 马 丽 20120299 50
安丰幼 幼教 邵德志 20120343 50
10、建新幼儿园16人
报考单位 报考岗位 姓名 准考证号 总成绩 含加分
建新幼儿园 幼教 周妍 20120394 765
建新幼儿园 幼教 牛金宇 20120393 685
建新幼儿园 幼教 张兵兵 20120371 615
建新幼儿园 幼教 郭茹茹 20120359 565
建新幼儿园 幼教 王录 20120351 54
建新幼儿园 幼教 金叶 20120376 54
建新幼儿园 幼教 刘洋洋 20120377 535
建新幼儿园 幼教 都跃娇 20120392 535
建新幼儿园 幼教 李红星 20120353 52
建新幼儿园 幼教 韩悦 20120387 515
建新幼儿园 幼教 鲁小雨 20120369 51
建新幼儿园 幼教 徐畅 20120389 505
建新幼儿园 幼教 裴雪 20120368 48
建新幼儿园 幼教 刘安娜 20120372 48
建新幼儿园 幼教 刘佳 20120378 48
建新幼儿园 幼教 田洋 20120384 48
11、新发镇中心幼儿园6人
报考单位 报考岗位 姓名 准考证号 总成绩 含加分
新发幼儿园 幼教 尚杨杨 20120397 565
新发幼儿园 幼教 张 丽 20120398 495
新发幼儿园 幼教 郑晓冰 20120407 495
新发幼儿园 幼教 胡春影 20120404 475
新发幼儿园 幼教 董伟 20120405 475
新发幼儿园 幼教 张丽彦 20120399 42
12、榆树镇中心幼儿园6人
报考单位 报考岗位 姓名 准考证号 总成绩 含加分
榆树幼儿园 幼教 周昕 20120423 565
榆树幼儿园 幼教 赵银铃 20120425 53
榆树幼儿园 幼教 张淑红 20120420 475
榆树幼儿园 幼教 盛夏 20120427 44
榆树幼儿园 幼教 康瑶 20120422 43
榆树幼儿园 幼教 王洋 20120428 42
13、新农镇中心幼儿园6人
报考单位 报考岗位 姓名 准考证号 总成绩 含加分
新农幼儿园 幼教 王回庆 20120417 60
新农幼儿园 幼教 赵盼盼 20120411 565
新农幼儿园 幼教 张月秋 20120414 515
新农幼儿园 幼教 许崇丽 20120419 515
新农幼儿园 幼教 付姗姗 20120418 48
新农幼儿园 幼教 刘雨欣 20120416 475
14、太平镇中心幼儿园6人
报考单位 报考岗位 姓名 准考证号 总成绩 含加分
太平幼儿园 幼教 侯雪娇 20120430 515
太平幼儿园 幼教 陈阳 20120432 475
太平幼儿园 幼教 周美艳 20120429 455
太平幼儿园 幼教 刘亚楠 20120431 40
太平幼儿园 幼教 李慧 20120435 40
太平幼儿园 幼教 刘宇微 20120433 3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