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及趋势看好,建设器材和健身俱乐部都是不错的创业方向。参考《中国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现代人注重健康管理,近年国人尤其重视通过体育运动增强预防疾病。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针对20-69岁人群的调研发现,我国有51%的人群进行健身运动,比2013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09-2014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上升,2014年人数达到383亿人,庞大的健身人口未来将为健身行业带来巨大的需求。
随着我国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健身行业发展的速度依然比较可观,从2012年开始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14年,健身行业产值达到127228亿元,增长率为818%。
目前商业健身房一般采取会员制收费,健身房会员总数和健身房收入关联较大。受健身俱乐部数量的影响,会员数量在2011-2013年间也出现了放缓趋势,而近两年有意愿参与健身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会员数量出现了显著的增长。
全国健身房数量共计97746家,健身房工作室月均收入为18355129元,同比增长936%。一年内健身房新增26743家,增幅为3113%,日均新增约80家,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
数据显示,健身房工作室用户青睐度有所提升。从健身房区域上看,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健身房消费升级向下沉市场挺进,健身中心在非一线城市增长加快。
根据调查,健身用户的年龄段18-45周岁为主,其中18-25岁消费占23%,26-30岁消费占33%。由此可见90后是健身市场的消费主体。
2021年全国健身房总营收规模约630亿左右,健身活跃用户约2300万左右,传统健身会所的营收收入及市场占比达到80%以上。预计2025年我国的基础阶段体育健身人口可能会增长至325-35亿左右,在全国总体的体育健身人口中,可能达到65%-70%的占比,承接这一部分受众群体的健身需求,将会是未来线上健身房的主要功能。
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健身房会员渗透率基本达到10%以上,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渗透率水平,部分准一线城市渗透率也已经接近10%,而国内整体渗透率为5%左右。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健身习惯正在从一线城市向二线以及低线城市扩展,未来二线以及低线城市市场潜力大。
近年来,传统健身房纷纷探索线上创新的道路,开启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健身新阶段。智能健身房是指将传统健身房与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最大化地满足人们不同健身需求的健身场所。在“互联网+健身”的发展模式下,智能健身房凭借其便捷智能的特征以势不可挡之势迅速涌入健身行业,各具特色的智能健身品牌活跃于市场。
随着公共设施、商业健身房、团操房以及家居健身设备等不同场景和形态服务的快速发展,大众的健身选择不断丰富,全民健身的基础不断夯实。
健身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基础设施便利化、健身服务智能化、健身场景多元化。这几年古德菲力一直在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升级。公司推出了智能手表、智能电子秤等一系列数字化设备,根据数字化终端了解消费者健身状况,再结合数据为消费者设计合理的健身方案,让消费者清晰地感知到健身效果。
中国健身行业增长空间大,传统与新型结合颠覆想象
然而对比发达国家美国来看,我国健身行业的发展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根据三体云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健身行业渗透率(健身人口占总人口)高达203%,而中国只有31%。结合Frost&Sullivian的一则数据,2018年我国全民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率为187%,也小于美国的359%。
根据《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则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运动人群由2015年的36亿人提升至5亿人,对应健康休闲产业规模由
2015年的8000亿上升至3万亿,政策保障下可以预见短期内我国体育健身休闲行业的发展会持续增长。
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健身行业将从过往的销售主导向以重视用户体验提供服务转变,传统健身俱乐部已在内容上作出变革,而新型健身房也在把握住一定流量后开始向其他业务延伸。以超级猩猩为例,其在拥有了一定的用户流量后,2019年在上海开了第一家专门的私教门店,探索新的盈利点。在团课内容、私教这两个领域,新型健身房与传统健身俱乐部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