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术后如何自己躺下

脊柱侧弯术后如何自己躺下,第1张

术后并非意味着治疗的结束,最终治疗还与出院后患者的自我维护相关。术后1-2周可以戴支具下床活动,开始要有人扶起,1-2周以后下床要从俯卧位开始,即先趴在床上,然后一只脚先下地,另外一只脚再下地,最后用两只手撑在床上让整个上身保持着直立的姿势站起来。上床则反之

 导语:在外科围手术人员配合工作中,我们要了解病人已实施的手术名称、手术中输液和用药情况、麻醉与手术过程是否顺利、生命征是否平稳等,目前安置引流管情况等。

 外科围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

 1常规护理措施在病人手术结束送回病房前整理好床单位,根据手术种类备齐术后所需的物品。病人送回病室后,要轻柔而平稳地搬移至病床上,注意避免引流管脱出,接上各种引流管。做好保暖工作,在病人尚未清醒或麻醉作用未消失前,不要贴身放热水袋取暖,以免烫伤。病室保持安静,少扰动病人。

 (1) 严密观察生命征: 对施行较大手术、全麻病人及危重病人,应每15~30分钟监测1次呼吸、脉搏、血压以及瞳孔、神志等,并做好记录,待病情稳定后改为每2~4小时监测1次或遵医嘱执行。

 (2) 安置适当的体位: ① 全麻未清醒病人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便于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流出以防止误吸导致病人窒息或吸入性肺炎。② 蛛网膜下隙麻醉病人应去枕平卧6~8小时,防止腰麻后头痛。③ 硬膜外麻醉病人手术后常有血压波动,应平卧4~6小时,但不必去枕。麻醉反应消失后,根据手术部位及治疗要求调整体位。④ 颈、胸部手术病人取高半坐卧位,便于呼吸及有效引流。⑤ 腹部手术病人取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利于改善呼吸和循环;以利于腹腔炎性渗出物积聚于盆腔,防止发生膈下感染,利于减轻腹壁切口张力,减轻疼痛,促进切口愈合。⑥ 颅脑手术病人将头端抬高15°~30°,呈头高脚低斜坡卧位,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⑦ 脊柱手术病人可取俯卧位或仰卧位,四肢手术病人应根据治疗要求而定。

 (3) 保证有效的引流: ①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移位和脱落。② 保持引流通畅,切勿扭曲、折叠、受压、阻塞。③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和颜色。④ 每日更换引流接管及引流瓶1次,应注意无菌操作。⑤ 掌握各类引流管的拔管指征、时间及方法。

 (4) 促进切口愈合: 加强营养支持,维持切口良好的血液循环,保证手术区敷料的清洁干燥。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脱落以及伤口有无感染等情况。若敷料脱落和污染,应及时更换。若伤口疼痛明显,有红肿、渗液多,应及时采取理疗、抗感染、换药等处理。

 (5) 指导早期活动: 手术后病人,原则上都应鼓励早期床上活动或下床活动。

 ① 增加肺通气量,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咳出,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② 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切口的愈合,还能预防下肢静脉淤血,减少深静脉内血栓形成的危险。

 ③ 有助于肠道蠕动和膀胱收缩功能的恢复,减少腹胀和尿潴留的发生。在病人已清醒、麻醉作用消失后,应鼓励病人在床上活动,如深呼吸、咳嗽、四肢活动及翻身等。手术后第1~第2日开始,试行离床活动。凡休克、心力衰竭、严重感染、出血等重症病人和极度虚弱的病人,以及施行某种有特殊固定、有制动要求的手术病人,均不应过早离床活动。

 (6) 补充营养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病人开始饮食的时间应根据手术部位、麻醉种类和肠蠕动恢复情况决定。体表或肢体的局部手术,全身反应较轻或无明显反应,手术后即可进食;手术范围较大,全身反应较明显者,需待数小时后麻醉反应消失,方可进食;全身麻醉者,应待麻醉清醒,无恶心、呕吐反应,方可进食。腹部手术尤其是胃肠手术后,一般需禁食2~3日,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改流质,逐步恢复到普通饮食。开始进食时,应避免服用牛奶、薯类和糖类等胀气食物。食管手术后为了预防吻合口瘘,禁食时间要适当延长。

 2心理护理提供个体化的心理支持,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求医护人员经常访视病人、给予病人术后健康指导等。

  脊柱侧弯的医疗体操

  这个可以自己锻炼

  一、垫上运动(以左侧弯为例)

  第一节 仰头挺胸

  预备姿势:直体仰卧,两手握拳,两臂弯屈,置于身体两侧。

  动作:1拍,下肢固定不动,两肘撑床,尽量挺胸,头后屈(图40-1);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ρ共做20次左有。

  第二节 屈腿挺腰

  预备姿势:屈膝分腿仰卧(与肩同宽),两手握拳,两臂弯屈,置于身体两侧。

  动作:1拍,身体尽量挺起(尽量挺胸腹,图40-2),稍停;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可做20次。

  第三节 俯卧撑体后屈

  预备姿势:俯卧,两臂弯屈分开,两手扶于两肩侧外(稍大于肩

  宽)。

  动作:1拍,上体后屈,尽量抬起,两臂相应伸直(主要靠上体上抬力量完成动作,图40-3);2拍,还原。共做20次。

  第四节 举臂体后屈

  预备姿势:直体俯卧,左臂上举。

  动作:1拍,左臂上举,右臂后举,尽量抬上体,体后屈(下肢固定不动,图40-4)。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共做20~30次。

  第五节 船形运动

  预备姿势:直体俯卧。

  动作:1拍,两腿后举,同时上体尽量抬起;2拍,两臂后举。还原成预备姿势。共做5~10次。

  第六节 贴胸俯卧撑

  预备姿势:臀部后坐,跪撑于床上(两手撑于肩前方)。

  动作:1拍,屈臂,同时上体贴床前移,再两臂推直成上体后屈的俯撑;2拍,臀部后坐,还原成预备姿势。共做10~20次。

  第七节 侧卧举臂

  预备姿势:两腿微屈,右侧卧,右臂上举(手心向外),胸间垫一枕头。

  动作:1拍,左臂经侧上举;2拍,还原成搏警姿势;3~4拍同1

  ~2拍。做1~2个8拍。

  第八节 后伸腿举臂

  预备姿势:臀部后坐,跪撑于床上(两手撑于肩前方)i

  动作:1拍,左臂上举,同时右腿向后伸直(图40-5);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

  第九节 跪撑举腿

  预备姿势:跪撑(图40-6)。

  动作:1拍,左臂上举,同时右腿后举(图40-7);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10~20次。

  第十节 跪单腿体侧屈

  预备姿势:右腿侧伸,左腿屈膝跪立,右手叉腰(图40-8)。

  动作:1拍,左臂上举,同时上体右侧屈(图40-9);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做1~2个8拍。

  第十一节 跪双腿体侧屈

  预备姿势:屈膝分腿跪立。

  动作:1拍,上体右侧屈,同时左臂上举,右臂伸直撑地(图40-10);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做1~2个8拍。

  第十二节 挺胸后坐

  预备姿势:屈双膝跪立。

  动作:1拍,臀部尽量下坐(坐在脚上),同时挺胸两臂弯屈,两手扶头后,两肘后引里挟(图40-11);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1~2个8拍。

  二、徒手直立运动

  第十三节 臂后举挺胸

  预备姿势:两手体后相握,直立(图40-12)。

  动作:1拍,两臂后举,抬头,挺胸,同时提踵(图40-13);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2~4个8拍。

  第十四节 交叉握臂上举

  预备姿势:两手体前交叉相握,直立(图40-14)。

  动作:1拍,两臂上举,体后屈,同时右腿后举踮地(图40-15);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2~4个8拍。

  第十五节 体侧屈运动

  预备姿势:分腿直立。

  动作:1拍,左臂上举,同时上体右侧屈,右臂右后侧下举(图40-16);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2~4个8拍。

  三、持棍运动

  第十六节 棍后置抬头挺胸

  预备姿势:两手持棍(握棍两端),分腿直立(图40-17)。

  动作:1拍,两臂经前,上至肩侧屈,同时抬头挺胸。

  棍置于肩后(图40-18、40-19);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1~2个8拍。

  第十七节 持棍下蹲

  预备姿势:两手持棍(握棍两端),分腿直立(见图40-17)。

  动作:1拍,两臂经前,上至肩侧屈(棍置于肩后),同时分腿屈膝全蹲(图40-20);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1~2个8拍。

  第十八节 持棍后举挺胸

  预备姿势:两手于体后握棍,分腿直立(图40-21)。

  动作:1拍,两臂后举,同时抬头挺胸(图40-22);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1~2个8拍。

  四、器械牵引运动

  第十九节 带固定体侧屈

  预备姿势:脊柱如有凸时,用布固定在凸处最大之处(图40-23)。

  动作:1拍,左臂上举,同时向右作体侧屈(图40-24);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3~4拍同1~2拍。共做1~2个8拍。

  第二十节 悬吊牵引运动

  由人相助,跳起,两手握住单杠、肋木或门框,悬垂于空中一定时间,尽量悬垂时间长些,也可以重复做8~12次。

  注意事项

  一、脊柱侧弯医疗体操是矫形运动,因此动作的正确性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否则起不到矫形作用。

  二、在进行矫形运动时常易憋气,因此在运动之间应适当配合呼吸运动。

  三、脊柱侧弯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因此只有耐心地坚持锻炼,才会有效。

  四、矫形运动必须同时矫正日常生活中坐、站、走路中的不良姿势,才能巩固疗效。

 脊柱骨折是所有人都听之色变的疾病,脊柱是人的身体支柱,有负重、保护等多种功能,不能有闪失。那么脊柱骨折到底是病症,脊柱骨折的危害有哪些,发生脊柱骨折后应该如何处理,脊柱骨折要怎样治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医学上所说的脊柱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脊梁骨,它是由32个椎骨、23个椎间盘和许多长短不同的韧带组成。脊柱的各椎骨的椎孔连接在一起,形成椎管,内有脊髓,严重的脊柱骨折可殃及脊髓,造成不同程度的截瘫。

 即使骨折当时未伤及脊髓,但若现场处理不当或搬运伤员时体位不合适,也可发生继发性脊髓损伤,导致或加重截瘫,给伤员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怀疑有脊柱骨折时,在现场进行正确的处理及转运就显得尤为重要。

  病因

 脊柱骨折除少数为枪伤、炸伤、撞伤等直接暴力因素外,绝大多数脊柱骨折均系间接外力所致。例如患者从高处坠下,足或臀部先着地,脊柱猛烈前屈,造成脊柱屈曲型骨折;如为仰面跌下,背部或腰部受阻,使脊柱过度后伸,则可造成过伸型脊柱骨折。

  临床表现

 暴力作用到脊柱,伤后自诉脊柱有局限性疼痛和运动障碍。受伤之后有明显的脊柱的某一部位肿胀、压痛和畸形或合并有下肢截瘫。

  诊断

 凡是作用到脊柱的暴力,不管是直接暴力还是间接,伤后自诉脊柱有局限性疼痛和运动障碍的患者,均可能发生脊柱骨折。

 如患者伤后有明显的脊柱某一部位肿胀、压痛和畸形或合并有下肢截瘫,则几乎可以肯定有脊柱骨折或脱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复合伤其他部位的症状较明显时,往往掩盖脊柱的损伤情况,这时要特别注意对脊柱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查,但不要为了检查随意翻动患者,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急救及搬运

  1脊柱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脊柱骨折后,不能轻易移动患者,应依照伤员伤后的姿势进行就地固定。俯卧位时,以“工字方式将竖板紧贴脊柱,将两横板压住竖板分别横放于两肩上和腰骶部,固定前在脊柱的突凹部垫上纱布、棉花等软物品,然后,先固定两肩并将三角巾或布带的布带打结于胸前,再固定腰骶部。如伤员为仰卧位,不需搬动时,可简单地在腰下、膝下、足踝下及身旁放置软垫固定身体位置。

  2搬运

 如事故现场仍有危险必须移动、搬运伤员到安全地带时,应小心地避免脊柱的弯曲和扭转,绝对禁止一人抬肩一人抬腿的错误抱法。颈椎骨折患者,要固定好头颈部,有条件时给患者戴上颈套或由专人扶持头部或用钢丝头盔固定。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伤员,在搬运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脊柱处于正中位,至少要有三个人同时搬运伤员,搬运时三人都蹲在伤员一侧,一人托住肩胛部,一人负责腰臀部,一人扶住伸直的双下肢,协调一致的将患者移动致平板上,取仰卧位,周围用软布料垫好。然后,迅速转运至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检查处理。

  脊柱骨折的详细治疗

  (一)西医治疗

  1治疗原则

 纠正移位,加强脊柱稳定,防止发生和加重脊髓损伤,逐渐加强背肌功能锻炼。

  2治疗措施

 (1)非手术治疗参考本节中医正骨治疗。

 (2)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或脊椎融合,必要时并予石膏外固定。主要适宜于颈椎关节突交锁闭合复位失败者;不稳定的胸、腰椎骨折,如合并关节突骨折或小关节交锁,第四、五腰椎板骨折,严重压缩性骨折合并棘间、棘上韧带断裂等;骨折片凸入椎管压迫脊髓者。

 (3)呼吸困难时,作气管切开,给氧,必要时予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二)中医治疗

  1正骨治疗

  (1)颈椎骨折、脱位

 ①无移位的骨折,石膏颈围固定约3个月。

 ②压缩或移位较轻者,手法牵引复位,或卧位枕颌布带牵引(重量3~4kg)复位,再用石膏颈围固定。

 ③有明显压缩或移位,持续颅骨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5kg,必要时可增加到5~10kg。牵引方向略加前屈,复位后改为后伸,重量逐渐减为1~2kg继续牵引4~6周。尔后石膏颈围固定。

  (2)胸腰椎骨折、脱位

 ①稳定型骨折,卧平板床3~4周,逐渐加强脊柱背伸功能锻炼。单纯压缩骨折不到1/3者,仰卧,于骨折部位垫腰枕,并渐加高,一周内达15~20cm,使脊柱过伸。卧床2日就开始腰背肌背伸功能锻炼。

 ②单纯压缩骨折1/2以上,或椎体粉碎性骨折只累及椎体前部,手法牵引复位。患者俯卧,两人分别持病人腋下和踝上对抗牵引,按压脊柱后凸部位。体格健壮的病人可用俯卧双踝悬吊法,或双桌法复位。复位后仰卧垫腰枕,逐渐进行腰背肌背伸功能锻炼,卧床时间适当延长。

  结语: 看完上文,想必大家已经对脊柱骨折的了解更加直观,脊柱骨折多由外力引起,病情严重者可致截瘫,若是治疗不当,很可能会留下病根。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安全,注意观察周边环境,以免发生意外。

L3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1/3,保守治疗未尝不可,现在外伤多久了?不知道骨折愈合情况如何?有无后突畸形?腰背肌肉的功能训练是必须的,否则腰酸背痛是难免的,可以练习倒走,蛙泳。如果后期出现后突畸形,则有前路矫形手术指证。你提供的细节太少。。。脊髓症状是不会出现的,最多出现L2,L3的神经根症状。。或者是后期腰椎畸形带来的一些下腰椎的问题。你可以咨询上海九院脊柱外科021-23271699-514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1493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5
下一篇2023-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