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儿童成长规律

0-3岁儿童成长规律,第1张

0-3岁儿童成长规律

 0-3岁儿童成长规律,0~3岁是婴幼儿生理、心理的高速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包含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0-3岁儿童成长规律有哪些?

0-3岁儿童成长规律1

  一、 婴幼儿粗大运动的发育速度虽有种族、地区及个体差异,但发育规律基本一致:

 自上而下,从头、颈、腰部,到上肢、下肢。

 从泛化牵连、多余运动到牵连肌群的抑制,如刚开始行走时,双手要抬高,身体前倾,腰腹部肌肉紧张,熟练行走后,双手可自如活动,身体保持中正,腰腹部肌肉放松。

 从分离运动到多组肌肉的协调运动,如从行走时双手自然下垂,再发展为快跑时双臂协调摆动。

 先“取”后“舍”,即先能拉着床栏站起来,然后才能从站立位坐下,先能抓取物体然后才能放下。

  二、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的顺序:

  3个月

 可保持头部立直,竖头稳定。

  4个月

 竖头时头部可自由转动。

  4-6个月

 会翻身。

  6个月

 可双手前撑坐。

  7个月

 可放手独坐。

  8个月

 可从俯卧位向坐位转换。

  9个月

 可完成腹爬,能扶物站立。

  10个月

 可手膝位四爬,可扶床栏行走。

  12个月

 可独自站立。

  14个月

 可独自行走,能不扶物弯腰拾物。

  15个月

 可退后行走。

  18个月

 牵单手可上楼梯。

  24个月

 可跑步,会踢球,可自己扶栏杆上楼梯。

  30个月

 会独自上楼梯,会用脚尖行走。

 36个月

  会独自上 楼梯,会用脚尖行走。

  三、粗大运动训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意义

  1、 促进大脑发育。

 粗大运动能力与儿童生长发育紧密相关,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是在大脑神经和肌肉的控制下进行的,动作能力是反应生长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

 例如训练双脚走直线既练习了视觉,又锻炼了双脚正确分步和平衡姿势的感觉等。

  2、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健康的身体是智力发展的物质条件。大运动的训练能提高个体的机能促进其生长发育。有的儿童身体发育较差,所以更加需要从运动方面着手,解决孩子基础性的问题。

  3、促进语言和社交能力

 一些儿童的语言能力差,甚至是无语言,或只会发出一些简单的字词。对这样的孩子只做单一的语言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言的形成与发展本来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包括语言器官的发育,呼吸及气息的运用,认知能力的发展,语言环境的影响等等。

 因此,儿童的语言发展障碍也是多方面的,运动训练对他们的语言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4、促进注意力发展

 个体在运动的时候同时会产生三种激素:多巴胺、血清素与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学习效率,多巴胺和血清素可以稳定情绪,并使人产生愉悦感和幸福感,人在快乐的情境下学习会效率倍增。

 肾上腺素可以使孩子专注力增强,形成永久记忆。运动可以调节和改善大脑缺氧的症状,同时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孩子手眼协调的能力,提高专注力。

0-3岁儿童成长规律2

  1、感知觉能力发展

  (1)感觉发展

 新生儿最早出现的皮肤感觉,如触觉、痛觉、温度感觉等,然后初步出现敏锐的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

  (2)知觉能力的发展

 婴幼儿在伴随的时候能较好的完成手眼协调的动作,比如操纵、摆弄物品等,这都是利用知觉能力来综合认识物品的属性。

  2、记忆能力发展

 5~6个月的时候孩子能认识并记住自己的妈妈,但是保持的时间还比较短;

 1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的扩大,认识事物的增多,会记住越来越多的东西,但这是的记忆是无意识的,缺乏明确目的性。

 2岁左右,能够有意识回忆以前的事情,但是这种能力还比较弱。

 要知道3岁之前,孩子是有记忆的,只是这种记忆大多是无意识的,日后会规划到潜在记忆中,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啥也不知道……

  3、思维能力发展

 思维能力从发生到发展、成熟大约需要18~20年的时间。

 0~1岁,为婴幼儿思维方式的准备事情,凭借手摸、体触、口尝、眼见耳闻等能力,开始产生萌芽状态的思维方式。

 孩子吃手也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必然过程,所以在冬季尽量在宝宝的手上涂抹天然无添加的宝宝面霜,建议松达婴儿山茶油霜,以“能吃的宝宝面霜”闻名,即便吃到嘴里也没有关系。

 1~3岁是婴幼儿拥有了低级思维形式,即感知动物思维,又称知觉行动思维。这时候婴幼儿只有在摆弄具体事物的时候才能思考。

 3岁左右在感知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期具体形象思维,3~6岁思维活动逐渐占有主导地位。孩子会对角色扮演、游戏、画画表现浓烈的兴趣。

  4、想象能力的发展

 1~2岁联系能力比较差,主要是一些日常生活的模仿,比如哄娃娃睡觉,喂娃娃吃东西。

 3岁左右随着语言和经验的发展,已经能形成简单主题,比如喜欢角色扮演,扮演医生对打针画面进行模仿。

  5、注意力特征变化

 3个月左右的婴儿可以较为集中的注意某个比较感兴趣的新鲜事物。5~6个月的时候能稳定地注视某一物体,只是维持时间较短。

 1~3岁无意注意迅速发展。1岁半能集中注意5~8分钟;1岁9个月能集中注意8~10分钟,2岁能集中注意1-~12分钟,2岁半能集中注意10~20分钟。

 所以当孩子集中注意摆弄某个物件或者玩耍时,作为家长不要经常打扰,否则会阻碍孩子注意力发展。

  6、人际交往关系

 婴儿的人际交往关系首先是亲子关系,其次是玩伴关系,再次是逐渐发展起来的群体关系。0到3岁的孩子主要发生的是亲子关系和玩伴关系。

 1岁前主要依赖亲子关系,家长可以在宝宝洗澡后,在自己双手上涂抹适量松达婴儿护肤山茶油给宝宝做一个美美的抚触,可以增进亲子间情感交流。1岁以后开始向往一对一的玩伴关系。

  7、自我意识发展

 1岁的时候逐渐认识到自我,到3岁左右能逐渐把握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自我。

 在这一发展阶段内,孩子会对自己的物品更为在意,千万不要强迫孩子进行玩具分享。

  8、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出生1~2天内,会出现痛、厌恶、微笑反应。

 出生7天后开始有了兴趣反应。

 3~6周有愉快的反应,遇到熟悉的面孔会微笑。

 4~8周会愤怒,经常出现在4~6个月的'时候,比如行动受阻就会大哭咆哮等。

 8~12周会有悲伤情感,经常出现在5~7个月与熟悉亲人分离时。

 3~4个月会出现惧怕,主要出现在7~9个月接触陌生人时。

 6~9个月最早出现惊奇,11~13个月最早出现害羞。

  9、意志力发展

 1岁前孩子会产生一些不随意运动。

 1到3岁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要做什么,禁止做什么,2到3岁的时候孩子就产生了意志力萌芽,可以控制自己的一些简单行为,比如坐下等待开饭,等热水稍微凉一些再喝。

  10、气质特征

 人的气质既有先天因素也和后天环境相关,相应的教育可以促进婴幼儿良好气质特征的发展。

  11、语言发展

 0~1岁为语言发生期,开始咿咿呀呀学语,开始听懂别人说话,自己开始说话。

 1~3岁为语言的初步发展期,包括词汇发展、句式掌握和口语表达等。

  12、动作能力发展期

 婴幼儿第一年是动作能力的告诉发展期,包括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

 动作发展是先从整体再到分化动作,最开始是全身的笼统动作,然后是局部的准确、专门化动作。

 先上部动作再到下部动作,即先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爬、站立行走。

 先大肌肉再到小肌肉动作,即先头部、躯体、四肢,再到灵巧的小手及准确的视觉动作。

 0到3岁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智力发展与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家长只有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0-3岁儿童成长规律3

  秩序感的建立时期:

 事情必须按我想象的顺序来

 早上起来明明没有多少时间了,还要按顺序一件件地穿衣服,不按顺序来就要重新穿过。

 磨磨蹭蹭好不容易穿完衣服了,吃完早餐要出门了,小朋友却又纠结在“谁来开门”的问题上。

 其实这些都是属于孩子的秩序感。对于这时期的幼儿来说,世界是以不变的程序和秩序而存在的。这种程序和秩序进入幼儿内心,成为幼儿最初的内在逻辑。

 这就是儿童的思维,或者我们可以说“直线思维”。

 在直线思维的影响下,孩子只能一件一件事按顺序做,不能跳着来。家长因为自己的想法,而改变孩子的顺序,会让孩子陷入混乱当中。

 在这个时期,大人需要放慢速度,观察和倾听自己的孩子,注意他们在哪些事情上有自己的什么顺序,需要谁来做什么。(假如是特别赶的家庭一定要留多点时间,不然孩子会容易养成手忙脚乱,丢三落四的习惯。)

 假如事情已经发生并且无法挽救,陪着孩子把恼怒哭出来,他们自己就会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

  与世界的联系建立在熟悉感上:

 熟悉的书反复看

 妈妈们买绘本回家经常会发现一个问题,孩子不爱读。常常会出现讲过的绘本,翻来覆去地讲,讲了好几遍,小朋友还是要求讲这个。

 家长会担心说后面的故事才精彩,这里浪费太多时间,或者还有不能浪费其他的书的问题。

 孩子只要求讲这里是因为他在这里看到他熟悉的事物了,让他觉得很安心。就像孩子会在家里很乖,但是到了外面就哭闹或者闷闷不乐,这些都是不熟悉感带给他们的不适应。

 这时候家长急着把他们往外推,可能会适得其反。

 有位宝妈曾分享过一个在陪读经历,在读《好饿的毛毛虫》的时候,先用孩子熟悉的概念进行引入:

 上次宝宝逛街的时候,很想吃东西,肚子咕咕叫是不是,那时候宝宝就是好饿的时候啦。现在有条毛毛虫,它现在和你那时候的感觉一样哦……

 孩子知道了这个是自己熟悉的东西,就开始会慢慢接受。平常可以多带他们认识世界,多带他们出去走走,陪着他们熟悉世界,那就不会那么容易感到不安了。

  追求完美:

 要一个没有斑点的完美苹果

 当这个苹果上有个斑点,他就会被小朋友拒绝食用。当他很想吃饼干,而你因为怕饼干太大掰开给他,他就会生气地把饼干扔掉。

 儿童最早是通过“吃”来跟世界建立联系的,通过嘴巴来认识世界,所以吃东西这一活动对小朋友有着特殊的含义。

 小朋友会觉得,吃下去的东西会内化为我们的一部分,所以拒绝食用这些看上去不完美的食物。

 很多家长不理解,这是一个什么奇怪的想法。其实儿童追求完美,正表明儿童的精神世界开始走向丰富和深入。

 以前孩子都是给什么吃什么,甚至不在乎吃的是什么,只想快点吃完快点去玩,这就是区别所在。孩子开始在乎了,这表明他对自己的身体以及和自己有关的事产生强烈的兴趣了,所以才会在乎那一口两口的食物是否符合自己的“审核标准”。

 所以家长在购买、挑选食物的时候可以稍稍留多个心眼,让孩子可以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不”“我的”“不许碰”是口头禅

 小孩自我意识开始,无论问他什么都说不,吃不吃葡萄,不吃,可是又把嘴凑过来。其实倒不是什么小孩口是心非不懂自己想要什么,只是他在表达自我。

 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会惊人地以自我为中心。还不会表达的孩子,通过“打”的动作表示自己不同意、不喜欢的态度。学会说话了,就开始说“不”,做不做都是不。

 自我的建构是孩子一项长期的事业,也使得建构期长的孩子看起来特别的“自私”。但是通过这些拒绝否认的词语,将自己与他人分离,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快乐。

 假如家长担心孩子会变得自私、不会考虑别人,其实在5岁左右,孩子就会开始乐于分享,6岁到7岁就会真正体会到分享的乐趣,这是孩子的一个成长规律。

 如果孩子是明白自己的东西的界限,和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同意才能拿,那家长不必过分担心养成自私的孩子的问题。

 养娃的过程挺糟心的,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中找到乐趣的,不觉得说完不之后又蹭过头来吃东西的娃很可爱吗。

  探索和运用能力:

 爱说诅咒的话

 这大概是家长们最讨厌,最忌讳了吧,特别是在一些有信仰的家庭。还有些小朋友爱说“臭妈妈”“屁妈妈”……几次喊下来能把人说得伤心又失落。

 我们会觉得小孩子说话没分寸,事实上他们也确实不知道边界在哪,也不知道这样做到底会怎么样。

 他们只是发现发现自己在说这些话,大人的情绪是激烈的,是会引起大人恐慌的。他就觉得这些话是有力量的,于是更喜欢说。

 孩子无时无刻都在探索和运用自己的能力,小到家里来人他要去开门,大到会去搬比自己大的椅子。

 这些都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他在寻找自己能做些什么,满足自己的自主感、能力感和情感上的需要。

 通常几个月后,这种语言就悄无声息地过去了。或者家长可以尝试引导孩子接触一些更美妙的成语、句子,让他们感受语言间搭配带来的力量,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使用语言。

 说不定他们学会了之后,还会开始纠正大人的语言。

 孩子在发展的时候充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虽然我们都是从小孩成长过来的,但是又有多少家长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想法呢。

 说不定我们小时候也这样的皮,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的“不可理喻”。

婴儿的生长发育是存在个体差异的。通常婴儿是“三翻六坐”,意思是说婴儿3个月会翻身,6个月会坐着。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婴儿在 3 个月时都会翻身,在 6 个月时会坐着。生长发育不同,养育方式方法不同,情况也不一样:

3月龄的宝宝已经能够用上肢支撑头和上身,和床面约成90度角。多数宝宝会翻身了,能从仰卧位翻到侧卧位;但也有的需要在大人的帮助下才会翻身。

1、冬天,孩子普遍穿得比较厚,运动能力稍显落后,所以别人家的孩子3个月时会翻身是在夏天,而你的孩子3个月正处在冬天,就有可能不会翻身。

2、夏季,宝宝光着身子,运动能力强的,可能不到三个月就会翻身了。

3、比较胖的宝宝翻身大多比较晚些,体重偏轻的宝宝,运动能力大多比较强。而运动能力也与父母有关,父母比较好动体能比较好,孩子的体育发展就会提前。

4、运动能力还与养育方式密切相关,总是抱着孩子,很少给宝宝自由活动时间,宝宝的运动能力也可能会比同月龄宝宝落后些。

6 个月龄时婴儿坐的情况:

1、运动能力强的婴儿在满6个月后就会坐了;

2、有的婴儿在6个月时能够不倚靠东西独坐,腰部挺得直直的;

3、有的会坐,但腰部会向前倾,几乎趴在自己的腿上,嘴巴能啃到小脚。

4、有的不能独坐,需要扶着,如果不扶着,就会向左右倾倒。

对此妈妈也不要着急,也不需要刻意进行训练宝宝,这些都是正常的情况,过段时间宝宝自然就会独坐了。

平时妈妈可以把宝宝放在干净的床面上,宝宝躺着活动活动手脚,给他的手里拿一些小玩具,玩一玩,看一看。可以从仰卧到俯卧,再从俯卧到仰卧,来回锻炼身体。

当宝宝趴着时,可以在孩子的面前放一些他喜欢的玩具,吸引宝宝向前爬。

随着婴儿月龄的增加,主动运动能力逐渐增强,宝宝会不再喜欢被动运动。所以不要总把婴儿抱在身上,把宝宝放下来,陪着宝宝玩耍,对宝宝体能和智能发育非常有益。

“三翻六坐” 部分婴儿是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实现坐和翻的运动能力,但也会因为环境、季节、养育方式、父母遗传的缘故,有的婴儿运动能力会出现延后的情况,3个月不会翻,6个月不会独坐,这也是正常的情况,父母不必过度担忧。

再者,婴儿本身的发育也会存在差异性,每个时期的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发育特点,父母要懂得观察,并且善于利用,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运动能力。

婴儿期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婴儿期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婴儿期的时候,很多事都是需要父母帮忙。但是在婴儿期,对于宝宝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下面分享婴儿期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婴儿期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1

一、婴儿的生长发育特点

1、体重 婴儿在生后第3~4天虽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但喂养得当7~10天可恢复至出生体重。合理的喂养和护理使日后体重增长迅速,前6个月体重增长速度大于后6个月。1岁时的体重达到出生时的3倍。

1岁以内的婴儿体重计算公式是:

<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kg

7~12月龄婴儿体重(kg)=6+月龄×0、25kg

2、身长 婴儿出生时身长平均约为50cm,前3个月身长增长约等于后9个月的身长增长。1岁时平均75cm,约是出生时的1、5倍。

3、头围 出生时相对较大,约为32~34cm,生长速度与身高体重相似,前3个月的增长约等于后9个月的增长。1岁时平均为46cm。

4、乳牙 多于生后6~8个月萌出,最早可于4个月萌出。

5、生长发育迅速 由于每天需要的总热量和蛋白质相对较高,但其消化功能尚不完善,再加上6个月后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抗体逐渐消失,主动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此期若护理不当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和患感染性疾病,如佝偻病、缺铁性贫血、腹泻和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二、婴儿期的各种能力

婴儿的神经心理在外界环境刺激和影响下,通过学习和模仿具备了各种能力。4~6个月是吞咽和咀嚼的敏感期,婴儿期要经历食物转换,完成人类独特的饮食方式;运动方面从仰卧状态到俯卧抬头、趴、翻身、独坐、爬、扶站到学习独立行走;精细动作从不自主活动发展到能够随意运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摆弄和捏取物体;语言能力从咿呀发音到模仿发音,再到逐渐听懂语言、运用手势表达最简单的理解,会发单字并能简单交流等;认知方面从认识妈妈的脸到认识周围的亲人,再到认识外界的简单物品。这一切都标志着婴儿从一个自然的、生物的个体转向社会的实体,逐渐适应社会化的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人。

三、护理重点

提倡母乳喂养,做好食物转换的指导,定期体格检查,早期教育,按时免疫规划,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宣传。

婴儿期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2

1、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平均约3、0kg,身长约46-53cm,头围33-38cm。

2、新生儿一天要睡20个小时,大概有3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3、新生儿的眼睛对光反应敏感,尤其喜欢观察面部的外形,新生儿在2周内已能分辨出爸爸妈妈的脸型。

4、新生儿的听力已经相当敏感,因为在胎儿早期,已习惯于母亲平时说话的声音和母亲主动脉搏运动的节律,所以在给宝宝喂奶时比较安静,所以在给宝宝喂奶时会比较安静,因为在婴儿哭闹的时候,只要妈妈在给新生儿喂奶的时候,就已经很容易听到妈妈的声音了。新生儿还可以分辨声音的高低、音调。方向与音程,出生58小时的新生儿已能分辨200Hz和1000Hz的音量。

5、新生儿出生时,嗅觉中心和末梢早已发育成熟。哺乳新生儿闻到乳香后,会主动寻找乳部。

6、新生儿的味觉发展得非常完美,对不同的味觉有不同的反应。出生只需2小时就可以分辨出味觉,可以享受微甜的糖水,可以用柠檬汁来表示苦涩,还可以区分不同浓度的糖液。女孩出生的头几天比男孩更喜欢甜的味道。

7、新生儿的触觉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别是在眼睛、额头、口周、掌心、足底等部位。

8、新生儿双手握拳非常紧贴,在俯卧位时能抬头l—2秒钟,已经有反射性爬行。在扶新生儿直立时,双下肢负重稍能,出现踏步反射和立足反射。

9、新生儿还会有一些特殊的生理状态,即:生理性黄疽、假月经、乳腺增大、泌乳等。

婴儿期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3

婴儿期的主要特点

婴儿期的特点有,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极其旺盛的阶段,因此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此时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虽然也在持续进行,但是不够成熟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统,常常难以适应,对大量食物的消化吸收,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同时婴儿体内,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抗感染能力较弱,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和传染性疾病。

婴儿期:出生后 28 天至 1 岁。

1、 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精神发育极为迅速。

2、 对蛋白质和能量需求相对较高,若供给不足,极易造成营养不良和发育落后。

3、 由于消化和吸收功能尚不健全,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紊乱。

4、 从母体所获得的免疫力逐渐消失,而自身后天获得的'免疫力尚不完善,极易患感染性疾病。

处于婴儿期的宝贝在身体各个机能的发育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点,而且他们正处于人体发育成长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家长可有必要对宝宝的发育特点进行了解,因为用标准当的数据与自家宝宝进行对比可以判断宝宝在该时期的健康状况。

婴儿期是指出生多少天

婴儿期指的是从降生到 1 周岁之间的时间,这个阶段是婴儿个体身心发展十分快速的时期,婴儿在这个阶段身高会快速增长,体重也会迅速增加,同时大脑与神经系统也在飞速发展。婴儿对于各项营养的需求量非常大,身体各个系统器官都在持续的发育,但是未发育成熟,此时消化功能比较差。

婴儿后期时从母体中获得的抗体已经非常少了,抵抗感染的能力减弱,此时极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的疾病,还有传染性的疾病,家长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各类疾病的工作。

在婴儿期,家长一定要注意合理喂养。对于四个月内的婴儿,家长应该尽量母乳喂养,婴儿好吸收。但是母乳喂养期间,宝妈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饮食,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食物不要吃,比如腌制、烧烤类的食物。生冷的食物尽量不要吃,如果实在想吃应该适量,而且吃完要过段时间才能喂奶,避免婴儿吃到凉奶,引发肠胃不适。

六个月的宝宝身体技能开始飞速发展,进入了坐、爬阶段,以及手指抓握和语言发展的阶段,妈妈要逐步锻炼宝宝的各项技能。

大动作锻炼

大动作之“坐”

六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会自己坐了,只是很多宝宝坐的还不稳,常常坐着就倒了,这时候妈妈要开始训练宝宝“独坐”的技能。

刚开始妈妈可以扶着宝宝坐,宝宝可以坐一会儿,如果坐不稳妈妈也不用太着急,因为宝宝的背部力量还不够,这时候依然要让宝宝多趴一趴,锻炼背部力量。

会自己坐一点的宝宝,妈妈可以让宝宝坐在沙发上,背部靠着垫子,或者坐在床上,用枕头靠着,但是不建议太长时间,太长时间会影响宝宝脊椎的发育。

大动作之“翻滚 ”

六个月的宝宝应该已经掌握了翻身的技能,这时候要让宝宝锻炼连续翻滚啦,翻滚能增强宝宝的主动运动能力。

练习翻滚的时候应该是宝宝不饱不饿并且心情好的状态,如果训练过程宝宝表现不耐烦就一定要暂停,等心情好的时候在进行。

妈妈可以唱着有趣的儿歌,然后抓住宝宝的两只手,协助宝宝从仰卧翻到俯卧,再从俯卧翻到仰卧,翻身过程中可以扶一下宝宝的背部,更有利于顺利翻身。

大动作之“爬”

六个月可以开始引导宝宝往前爬的技能,这个时候宝宝还只能匍匐着往前挪,可以拿宝宝喜欢的玩具在前面引导宝宝一点一点匍匐前进。

妈妈还可以在边上做出爬的动作让宝宝模仿,不要小看宝宝的模仿能力哦。

精细动作的锻炼

手指抓握能力

六个月的宝宝可以锻炼手指的抓握能力,手部动作的训练能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对智力的发育也有一定作用。

可以准备一些各种形状的积木,放在床上或者爬行垫上,然后把宝宝抱过去,让宝宝自由抓取。

还可以准备星星泡芙或者小馒头,让宝宝自己抓取放入嘴巴,这时候可能宝宝会把场面弄的很混乱,吃的到处都是,妈妈不要生气,这是宝宝成长的必然阶段,我们要让他自己练习。

锻炼语言发展能力

六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咿咿呀呀学语了,这时候妈妈应该多跟宝宝说话,可以给宝宝念念书、讲讲故事、唱唱儿歌,宝宝会听的津津有味。

吃辅食的能力

六个月的宝宝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了,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有些宝宝接受能力很好,有些宝宝接受能力差,妈妈应该多点耐心,“由稀到稠 ,由细到粗”让宝宝慢慢适应,每添加一种新的辅食要观察两三天,没有过敏反应就继续添加下一种辅食。

还需要注意的是六个月的宝宝来自母体的抗体减少,宝宝的抵抗力会减弱,会更容易生病,妈妈只要精心护理宝宝会慢慢变得强壮,六个月开始对铁元素的需求逐渐增加,妈妈可以给宝宝多吃动物肝脏,比如猪肝,或者牛肉之类的补充铁元素,还有高铁米粉,以防宝宝贫血。

您好,我是 「京妈说」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宝宝到了6个月,无论是从食物的转变还是身体的发育都到了一个转折点,对于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而家长也最好能提前了解这个阶段宝宝的发育特点,更好的帮助宝宝成长。

六个月宝宝的发育特点

1 大动作

① 可以独坐一会儿: 能较好的靠坐是吃辅食的前提,因而6个月的宝宝可以自己坐一会儿,头部保持竖直不晃动;

② 扶宝宝站立时有蹿跳的感觉: 如果家长把手放在宝宝腋下,宝宝能保持竖直,双腿有意识的蹬,会有蹿跳动作的感觉;

③ 宝宝可以自如的从仰卧变成侧卧、俯卧,再变回仰卧;

④ 宝宝可以趴着往前蹭: 当宝宝趴着时,上半身基本可以离开床面,两手交替向前,做出想爬的动作,有些宝宝已经能趴着往前蹭,这是爬行的基础。

2 精细动作

① 6个月的宝宝能够 抓取小物体 了,很多固体性食物都可以自己喂到嘴巴里;

② 宝宝会 扔掉东西、再捡起来 ,如此反复;

宝宝从一只手握住玩具,逐渐变为 两只手可以同时握住玩具 还会倒手 ,而且会晃动玩具发出声音。

3 语言发育

① 6个月的宝宝 能听懂一些语气了 ,可以听声音辨别熟悉的人物;

② 可以发出 “da-da、ma-ma” 这样的声音,很想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图,也会配合肢体动作。

4 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

① 带宝宝照镜子时, 对镜子里的宝宝微笑 ,甚至是触摸镜子里的自己,妈妈问谁是宝宝啊, 会知道说的是自己

②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 有了一定的记忆能力 能区别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人 ,在妈妈面前会表现更多微笑、咿呀学语、依偎等; 对陌生人开始认生 ,表现出惧怕、那张,甚至大喊大叫、哭闹等。

5 情绪表达

① 可以很好的感受到家长的态度 ,感受到周边氛围的愉快还是不愉快,并且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

② 如果自己的要求不能马上得到满足,就会哭闹 ;有的家长认为,这是孩子脾气太急,其实只是宝宝发育过程中非常正常的阶段。

6视觉发育

6个月宝宝的 “视敏度”已经接近成年人水平 了, 眼睛大小也有大人的2/3大 了,世界在宝宝严重已经清晰多了,会开始注视周围细小的物品。

六个月的宝宝可以锻炼他哪些方面?

前面已经说了6个月宝宝的各方面发育特点,那家长们在平时生活中就需要根据宝宝发育的特点,经常适当的进行锻炼。

1 大动作方面

① 独坐能力的训练

从宝宝4个月开始,就要训练坐的能力了, 从拉坐到靠坐再到独坐 ,每个环节都不能少。

训练方法:

① 拉坐到靠坐: 把宝宝拉起至上半身直立,如果怕弄伤宝宝手臂,也可以扶着宝宝的肩膀,让宝宝靠坐在床上,在宝宝背后垫一个枕头或者垫子;

从靠坐再到独坐: 宝宝靠坐起来后,在宝宝前面放上他喜欢的玩具,来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后逐渐撤走宝宝身后的枕头或垫子,让宝宝保持独坐。

京妈提醒:

② 翻身能力的训练

6个月时宝宝要熟练掌握 从仰卧到侧卧再到俯卧 这一连串的动作,也就是翻滚。

训练方法:

① 先让宝宝保持仰卧的姿;

② 家长拿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宝宝一侧,吸引宝宝向其转头继而转身,一般宝宝在侧卧时会很自然的转为俯卧的姿势,家长要帮助宝宝调整姿势;

③ 家长再把玩具放在宝宝头顶,宝宝为了看到玩具,就会俯卧并抬头;多练习几次,宝宝的这3个姿势就会一气呵成,自然连贯了。

③ 爬行能力的训练

6个月的宝宝,熟练解锁 仰卧、侧卧、俯卧的能力 后,也会有向往前爬的意思。

训练方法:

① 让宝宝保持趴着的姿势;

② 家长拿着宝宝喜欢的玩具在前面逗引宝宝,宝宝会表现出向前爬的意思,可以趴着往前蹭。

京妈提醒:

2 精细动作

训练宝宝从拿大的物体,变为拿较小物体,锻炼宝宝手指协调能力和神经的敏感性。

训练方法:

先在宝宝的手里放个较大物体,然后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 ,不断递给宝宝物体,训练宝宝把物体在两手之间传递,同时训练宝宝拿取小的物体。

京妈提醒:

3 语言发育

训练方法:

① 家长可以有意识的教宝宝一些发育,如“ba-ba、ma-ma、da-da”等 ,同时注意强化和重复,以不断刺激宝宝的记忆和语言中枢, 并且要让宝宝建立语音与实际意义的联系 ,比如宝宝发了“ba-ba”的音,刚好爸爸在身边,就可以指着爸爸和宝宝重复说“ba-ba”的读音。

② 也可以把要做的事情准确的告诉宝宝 ,比如“吃饭、睡觉、换尿布”等,但不要和宝宝说叠字,如说“吃饭饭”或“饭饭”|。

③ 家里不同的人多陪宝宝练习“说话” ,虽然宝宝是咿咿呀呀,听不懂在说什么,但还是要像对话一样,鼓励宝宝多说。

4 吃辅食能力

6个月的宝宝,面临着萌牙,也到了添加辅食的阶段,因而要逐渐锻炼宝宝的 吞咽能力、抓握能力、咀嚼能力 等。

训练方法:

① 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 从富含铁的食物开始添加,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 ,补铁也容易消化,从一天一次开始添加,逐渐增加喂辅食的次数和辅食的量, 逐渐锻炼宝宝的吞咽能力。

② 随着宝宝月龄增加,要改变辅食质地,比如从6个月的 “泥糊状辅食” ,到7-8个月变成 “颗粒状辅食” ,就有助锻炼宝宝的 吞咽和咀嚼能力; 到了8-9个月,要给宝宝添加 “块儿状辅食” ,让宝宝自己拿着吃,有助锻炼宝宝的 抓握能力。

以上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到您,祝宝宝 健康 成长!

从小就开始帮助和督促宝宝有足够的锻炼,这样才能让宝宝尽快的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这是每一个宝妈的心愿,所以宝妈们要在宝宝小时候就带领着宝宝做一些运动,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不一样的锻炼。

那么六个月宝宝做哪些训练?一起来了解一下。

六个月宝宝做哪些训练

1、俯卧支撑练习:使宝宝俯卧,两臂屈肘于胸前,鼓励、诱导宝宝将头、前胸抬高,直至能用一只手支撑身体抬起头、胸。左右手轮流支撑训练,每日数次,每次数分种。

2、翻身练习:训练宝宝从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宝宝仰卧位,宝妈左手将婴儿右手向头部方向轻轻拉直,右手轻握宝宝右膝盖内侧;让宝宝左腿弯曲,并利用右手腕背力量使宝宝右腿贴于床垫或地板上,然后轻轻提起宝宝左边腿部,顺势让宝宝右滚,翻成俯卧位。

3、手部动作训练:通过伸手取物来延伸宝宝的视觉活动范围,使宝宝感觉距离、理解距离,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抓握:选择大小不一的玩具,来训练宝宝抓握,促进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发展玩法:通过 游戏 ,教宝宝玩不同玩法的玩具,如摇晃、捏、触碰、敲打、掀、推、扔、取等,使宝宝从 游戏 中学到手的各种技能。

六个月宝宝需要添加什么辅食

1、可以添加辅食:鸡蛋黄(不要鸡蛋清,容易致敏),以蛋黄恰好凝固为宜,用小勺取1/4碾碎,加少量温开水调成稠状,或者加入果汁。在喂奶后一至两个小时添加辅食,每次1/4一周后无过敏,加至1/2蛋黄,再一周加至一个蛋黄。

2、适应蛋黄后可以喂养苹果泥、香蕉泥、米汤等,每次一勺。4-7个月喂养半流质食物,7-12个月添加碎菜末等碎状固体食物。

3、此月宝宝出牙会吃手,此时要阻止,否则的话会影响出牙,影响牙齿的整齐度。

通过上文相信宝妈们都了解到了六个月宝宝做哪些训练和六个月宝宝需要添加什么辅食,主要就是这两方面。孩子从小所有的动作包括说话都是宝妈们教的,所以宝妈们要不断地带领着自己的宝宝走一走,教宝宝说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宝宝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教会宝宝适合的动作。

1、进食技能培养:

可以锻炼宝宝学习用杯子,用手抓食物吃,虽然这个过程宝宝可能会把水沙得到处都是,把食物弄得满身,但这是孩子的学习过程,谁又是生下来什么都会的呢?

2、视觉方面:

6个月宝宝目光可随上下移动的物体垂直方向转动,宝妈们可以拿一些宝宝感兴趣的玩具从上往下的吸引宝宝的注意力,锻炼宝宝的视觉;

3、大运动方面:

可以锻炼宝宝从俯卧位翻到仰卧位,还可以用宝宝的双手向前撑住身体,锻炼宝宝独坐;

4精细运动:

可把颜色鲜艳的玩具拿给宝宝捏、敲打物体等,并且把玩具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

5语言方面:

锻炼宝宝说爸爸、妈妈、婆婆等重复单词,虽然这个时候宝宝还不知道这些单词代表什么意思。

6个月的婴儿已经比之前无论是身体动作发育还是语言、认知、 情感 等的发育情况要提高很多。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感觉到宝宝突然就长大了。孩子一天的的在进步,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快乐的时,对我们来说可能是幸福和“痛苦”参半,孩子会越来越难带。我们要有心里准备。

生长发育。

6个月的宝宝基本上可以坐着了,如果我们帮他们坐起来,他也可以不用手臂支撑坐一会。

我女儿7个月会独立坐着的,6个月时会让她练习一会,把她放在沙发上,两边给她放上枕头夹着她,以防歪倒。后来慢慢的就自己会坐了。

视力特点。

虽然刚出生的小宝宝可以看见东西,但是总体视觉能力需要花几个月才会发育成熟。

4个月时小宝宝视力范围已经增加到几米以上,到7个月之后,他的视力会基本接近成熟。这个阶段的宝宝追踪物体的能力提高。

这个阶段的宝宝喜欢看彩色的物体和移动的物体,我们可以把家里的东西用起来,来回移动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

语言发育及特点

6-7个月之后,宝宝会很爱模仿大人说话,喜欢发一个音,我记得女儿在6个月左右总是爱说ma你跟她说话,她就向回答你一样说着自己的话。

特点。

认知发育。

4-7个月的宝宝会明白“ 因果关系” ,就比如我家女儿5个月左右总是喜欢扔东西,你给她然后她就扔出去,为此乐此不疲。

“因果关系”结束后宝宝又开始发现新大陆明白 物体是守恒的 ,他们知道藏起来的东西还存在的道理。

情感 发育和社交能力特点。 关于辅食。

6个月左右是吞咽期。辅食的形状要是稀泥/糊状、流质或半流质

我女儿那时一开始吃的是含铁的米粉,还有做的各种糊糊,不过添加辅食的时候要一个一个的加,如果孩子吃了一周左右没有过敏反应就添加另一种。

另外分享一下6-8个月的宝宝 游戏 。可以放大看。

6个月时生理指标正常均值:体重:753 802千克;身高:655 670厘米;头围:421 430厘米;胸围:421 430厘米;前囟:2厘米2厘米;出牙:0 2颗。

动作发育:会翻身,如果扶着他,能够站的很直,并且喜欢在扶立时跳跃。把玩具等物品放在孩子面前,他会伸手去拿,并塞入自己口中。6个月孩子听力比以前更加有效了,能分辨不同声音,并学着发声。

感觉发育:6个月的孩子已经能够区别某人和陌生人,从镜子里看出自己会微笑。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情绪,如用笑、哭来表示喜欢或不喜欢。

这一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之间天生的个体差异会更加明显,有的宝宝不需要扶也能坐一小会儿,另一些宝宝需要扶着才能坐稳,长得快些的宝宝甚至开始出牙了,当然妈妈们不必为宝宝个体差异发展快慢而担心,只要宝宝精神好、又能吃,就没问题。宝宝的手与上个月相比更加灵活,妈妈递给他饼干,他会伸手抓,放进嘴里啃咬练习咀嚼以促进牙齿萌出。由于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提高,宝宝能认识妈妈的脸,看到疼爱与细心护理自己的妈妈就会笑,看到不认识的人的面孔时,有时会哭,对妈妈表现出依恋,对周围表现得好奇,随之也会出现怕生现象。在宝宝觉醒时,让宝宝练习坐、俯卧、从俯卧、翻身到仰卧、匍行都是很适合的 游戏 ;为了训练手的灵活,可以让宝宝两只手各拿一物对敲或将其中一只手的一物传给妈妈,这也是宝宝喜欢的 游戏 。适应环境需要一个过程的,对于好奇与怕生的宝宝,妈妈应该尽量带宝宝外出接触新环境。

6个月时生理指标正常均值:体重:753 802千克;身高:655 670厘米;头围:421 430厘米;胸围:421 430厘米;前囟:2厘米2厘米;

出牙:0 2颗

6个月宝宝的发育标准:

1、 在1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不用扶着髋关节就会坐;

2、 一看见报纸就去撕;

3、 用手里的东西敲打床面和桌子;

4、 把拨浪鼓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

5、 来了不认识的生人,就变换成盯人的表情;

6、 会区别母亲和他人的不同;

7、 自己拿饼干吃;

8、 母亲一伸手,就挺出身子。

一、智能发育特征:6 个月的婴儿能独坐片刻。大人扶着站立时,两腿会作跳的动作。有爬的愿望。会用双手同时握住东西,能摇发响的玩具,抓悬挂的玩具,玩具从一手递给另一手。

会扔、摔东西,扑捉并拍打镜中人。开始能够理解成人对他说话的态度,并开始感受愉快或不愉快的感情。拿东西,拿不到到就哭。用身体动作表示到外边玩。可自由地将奶瓶头放入口中。能无意发出“爸”、“妈”等音,同时发出比较复杂的声音,如a、e、i、o、u,好象要说话,会发出不同声音,表示不同反应。

对陌生人表现出惊奇、不快,把身体转向亲人。

二、运动:

靠坐到独坐、翻滚和打转。许多研究证明,早期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按婴儿运动发育规律,通过练习促进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靠坐到独坐,锻炼头颈腰背肌肉。每天经常让宝宝练习双手拉着你的两个手指坐起来,用枕头等垫着宝宝的背部使其靠坐,在宝宝能较稳的靠坐后,逐步移走后边的靠垫。把玩具放在够着处,让宝宝坐着玩一会儿。每次时间不宜太长,开始5~10分钟。每天练习3~4次。

翻滚、打转,训练全身肌肉运动及感觉和运动协调性。翻滚:在平坦不太软的床上,或地上铺席子或塑料地板块,宝宝先仰卧,用一件新鲜的有声有色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引导他从仰卧变为侧卧、俯卧,再从俯卧转成仰卧。让宝宝翻身打滚,但要注意安全。

打转:让宝宝俯卧床上,大人用玩具在宝宝一侧引诱。这时宝宝会以腹部为支点四肢腾空,上肢想够取玩具,下肢也着急地摇动,身体在床上打转转。

俗话说:“心灵手巧”,也有人把手指比喻心灵的前哨。精细动作是指手的动作,手的拇指食指对捏的动作对人类有特殊的意义。人类许许多多的技巧动作主要靠它来完成。手是制造工具的工具。因此,要多多给婴儿练习手的动作。

该年龄段手的动作练习主要内容为积木传手和抓取小东西。

三、认知:

积木传手。通过积木传手,练习手的技巧,学会解决问题。

宝宝坐在床上,妈妈给他一块积木,等他拿住后,再向同一手递另一块积木。看他是否将原来的一块积木传递到另一只手后,再来拿这一块积木。如果他将手中的积木扔掉,再拿新的积木,就要教他先换手后再拿新的。练习几次之后,他会学到了这本领。

6个月宝宝会很多东西呢,尤其是宝宝会自如翻身后和坐以后,他的视野将会有飞跃性的变大,再也不是只会呆呆躺倒床上的宝贝了,这对宝宝的认知能力和 社会 性以及精细动作等领域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宝宝会更加爱 探索 发现这个世界。妈妈一定要和宝宝一起练起来呦!

六个月宝宝正是锻炼爬行的黄金时期,宝宝不会坐的时候都可能学会爬行。

匍匐爬行

首先学会的是后退爬,这时候要引导宝宝,在前面放玩具,让宝宝向前爬行。或者用手顶住宝宝的脚,让宝宝感受到向前的力量。

手膝爬行

匍匐爬行一段时间后,上肢和腿部力量会随着锻炼缓慢增长,然后会演变成手膝爬行。手膝爬锻炼宝宝手脚协调,在爬行的过程中加入手抓东西的环节,有助于宝宝的手眼协调,再加入钻山洞(钻桌子)的过程,锻炼宝宝的空间感知能力,让宝宝钻过去不碰头。空间感,好比我们开车时的倒车入库,不能刮蹭两边的车而把自己的车倒入指定位置,需要我们知道停车位的长宽和车的长宽,是一样的环境。

蹲下和站立

宝宝十个月,十一个月的就会自己尝着站起来。想站起来首先会能蹲下,再扶着沙发站立。这时候,你会发现宝宝经常蹲着玩玩具。蹲下到站起来的过程,就是我们最常用到的动作深蹲,锻炼腿部力量。站稳以后,才会扶着沙发横向移动。

千万不要错过宝宝锻炼爬行的黄金期,协调能力和平衡稳定性都是来自于爬行。爬行可以贯穿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有很多种动作和训练方法。

最后,爬的好,就会走的稳!

以上,谢谢

@哥哥弟弟大作战 两个男宝的爸爸,从事儿童体能和攀岩训练教学,期待和家长朋友交流分享。

可以锻炼其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夜间播放经典轻音乐,提高其乐感,白天播放诗词歌赋的朗诵,培养其韵律感,也可以让其观看世界上的各种名画,培养其审美能力,还可以让其做适当的运动,动动手脚,培养其触觉及运动素质等。这个时间段的幼儿大脑处于快速发展期,一定要用丰富的、良好的信息来刺激其大脑,且忌只管幼儿的吃喝拉撒睡,不管幼儿的精神需要!

1、动作方面:

翻身,可以侧卧转为俯卧,用小手臂撑着抬起头和胸

练坐,锻炼独坐。

练站立,练习扶站。

手的动作,把玩具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

2、语言方面:

宝宝已处于语言准备阶段了,要和他多说话,此时智力发育,能识辨人声,能分辨熟人和陌生人。

3、感官方面:

用玩具在他面前移动,他会用手来拿,训练眼手协调能力。

4、辅食方面:

准备好开始添加辅食;能够不用支撑坐着;把东西塞到嘴里。

6个月的宝宝可以锻炼他哪些方面?6个月的宝贝相对于3个月以前的小婴儿来说他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由原来的腹趴到现在的坐着,视觉效果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身体机能上,小宝贝也更加自如的开始控制自己的身体了。手部的肌肉也在发展促使小宝贝需要更多的精细运动练习。

所以这个月的训练重点在于:

手部精细功能,能够自己抓握物品;练习坐稳、克服怕生、增强安全感、更多的身体意识练习。

而以脑神经为背景的早教更注重宝贝的全方面发展,从左右脑方向来看6个月的宝贝,他们应该发展到什么样呢?

左脑的5大智能:

语言智能:能含糊的说出元音和辅音。

逻辑思维智能:能够判断简单的方位。

数学智能:具备了初步辨别大小的能力。

自然智能:学会咀嚼,让宝贝的牙龈得到锻炼。

听觉记忆智能:能感知不同方位传来的声音。

右脑6大智能:

形象思维智能:对喜欢的图画表现的很兴奋。

空间知觉智能:能追逐物体的移动路线,视觉追踪。

创造性思维智能:开始模仿妈妈的动作。

肢体协调智能:有爬行动作出现。

人际关系智能:会主动躲避生人。

视觉记忆智能:喜欢照镜子,并会做出各种动作。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代养人的细心呵护。若想宝贝进步,家长一定要努力!

到6个月末时可以对宝宝进行拉坐练习。当小家伙在仰卧位时,爸爸或妈妈可以握住宝宝的手,用力将他缓慢地拉起,不过,一定要让宝宝试着自己用力起来。练习一段之后,你可以逐渐减小自己的用力,使宝宝自己能够握住你的手指将自己拉起来。1--2个月引导宝宝抬头,最好让宝宝空腹俯卧,把胳膊放在宝宝胸部,床要平坦,不要太软。用语言和带响声的玩具引导宝宝抬头。每次五--八分钟左右,每天训练四--六次。拉坐训练应在两个月后进行,握住宝宝的前臂,慢慢拉起让他的上身抬起45--90度角,慢慢前后活动。但也不能超之过急,跟据宝宝的状态而定。

很多家长经常让把宝宝抱坐在怀里,或者给宝宝靠垫让他靠坐,这些都是在反复练习静态的坐姿,而不是让宝宝练习如何拥有坐起来的能力。即使他能靠坐几秒钟不倒,从生长发育测评的角度来讲也不能叫会坐。

4个月的宝宝的头颈部已经很有力量了,抱宝宝的时候乎发现他的头部能很好地竖立。这个月可以在宝宝醒着的时候,多让他俯卧,这样他会尝试用手撑起前胸并抬起头,有的宝宝还会转头到处看。如果过早的让宝宝训练坐,有可能导致宝宝脊柱变形,影响到宝宝以后的发展。而且当宝宝脊柱没有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过早的训练宝宝也会感到很吃力,反而学不会做。

在宝宝面前放一个颜色比较鲜艳的玩具,引导他去玩,把他的两条腿岔开,玩具放在两条腿中间,他自己就会抱着玩具,然后我们双手就压着他的腿,让他自己联系这个支撑的力量,我们也可以慢慢地松开压着腿的手,在旁边稍微护着一点宝宝。

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形式

 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形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关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是大家所关心的,尤其是孩子在运动方面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发展部分,以下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形式。

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形式1

  训练立定跳远

 与孩子相对站立,拉着孩子双手,然后告诉孩子向前跳,熟练后可让孩子独自跳远,并练习从最后一级台阶跳下并独立站稳的动作。

  训练跑与停

 在跑步基础上继续练习能跑能停的平衡能力。

  训练上高处够取物品

 将玩具放在高处,在父母监护下,看宝宝是否学会先爬上椅子,再爬上桌子站在高处将玩具取下。让宝宝学会四肢协调,身体灵巧。训练前,家长要先检查桌子和椅子是否安放牢靠,并在旁监护不让宝宝摔下来。学会了上高处够取物品之后,家长要注意,洗涤剂、化妆品、药品等凡是有可能让孩子够取下来误吞误服的东西,都应锁入柜子内,不能让宝宝自己取用。当宝宝能取到玩具时应即时表扬:“瞧我们宝宝多捧!真能干!”

  练习踢球

 用凳子搭个球门,先示范将球踢进球门,然后让孩子试踢,踢进去要给予鼓励。

  足尖走路

 练习身体平衡,学会单足站稳后开始学习。

 方法:先学习提起一个足后跟,学习用一个脚尖走,一只脚学会后再提起另一只脚后跟,学习用两个脚尖走路。

 刚学走路的孩子,由于要保持身体平衡,走路时两脚分开到与双肩宽。学习用脚尖走路要求将身体的重心从整个脚底移至脚的前半部,脚后跟提起,练习时要求身体伸直,不能前倾。否则在走路时抬起一足,身体重心就会完全落在孩子另一脚底的前半部分。需要保持身体平衡的小脑、大脑和脊髓运动神经有良好协调。促进各神经系统间的联系和协调动作,为以后更复杂的体能训

  练打基础。

  走平衡木

 练习高空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

 方法:在离地10~15厘米的平衡木上学习行走。可先扶宝宝在平衡木上来回走几次,使宝宝习惯高处行走,渐渐放手让宝宝自己在平衡木上走。鼓励宝宝展开双臂以协助身体的平衡。

  大动作的训练

 让幼儿自如的走、蹦、跑

 让幼儿与小伙伴玩“你来追我”游戏。练习跑跑停停。带幼儿练习长距离走路。

  训练上攀登架

 锻炼幼儿勇敢的性格,学习四肢协调,身体平衡。学习爬上三层攀登架。

 方法:将三层攀登架固定好,每层之间距离为12厘米(不超过15厘米),家庭中可以利用废板材或三个高度相差10~12厘米的大纸箱两面靠墙让宝宝学习攀登。攀登时手足要同时用力支持体重,利用上肢的机会较多,可以锻炼双臂的肌肉支撑自己的体重。同时锻炼脚蹬住一个较细小的面也要支撑全身的平衡。

 攀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不怕摔下来的危险。因此要检查攀登架是否结实可靠,支持点会不会打滑等安全因素。家长要在旁监护。鼓励孩子勇敢攀登。

  钻洞训练

 使宝宝能钻过比身高矮一半的洞,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

 方法:在家庭内可利用写字台的空隙或将床铺下面打扫干净让宝宝练习钻进去。或利用大的管道或天然洞穴。钻洞时必须四肢爬行,低头或侧身才能从洞中钻过。孩子都喜欢钻洞。孩子有时还将一些玩具带到床铺下面钻进去玩。宝宝也喜欢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空间。因此可用一只大纸箱如冰箱、洗衣机的大包装箱,在箱的一侧开“门”,一侧开小窗户透入光线,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宝宝可以钻进这个小门作为自己的家,将一些小东西带进去玩,也可带小伙伴进去玩。孩子在钻进钻出的同时,锻炼了四肢的爬行和将身子和头部屈曲的本领。四肢轮替是小脑和大脑同时活动的练习。

  骑足踏三轮车

 练习驾驶平衡和四肢协调。2岁半到3岁的孩子由于平衡和协调能力差,骑老式三轮车更为安全。孩子先学习向前蹬车,家长在旁监护,尽量少扶持,熟练之后,自己会试着左右转动和后退。双足同时踏,配合双手调节方向,身体依照平衡需要而左右倾斜。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协调练习。

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形式2

  婴幼儿大运动

  大运动训练

 婴儿运动发育规律

 1、由上至下:抬头- 翻身- 坐- 爬- 站- 走

 2、由近至远:肩- 臂- 肘- 腕- 手指

 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手舞足蹈- 视物伸臂- 伸手抓物

 4、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

  婴儿大运动训练的原则

 1、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

 2、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

 3、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

 4、早教与保健相结合;

 5、以儿童为中心,贯彻积极参与的原则;

 6、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

 7、个别化的早教训练。

  3个月婴儿:俯卧抬头90°

 目的:抬头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

 方法:婴儿俯卧位,使婴儿的肘关节屈曲支撑上身,训练者用玩具或语言,鼓励婴儿抬头。如抬头不到900,训练者可轻轻拍击婴儿下巴,或轻托下巴,或在婴儿的胸部下面垫一个小枕,促使婴儿抬头。

 注意点:

 1、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

 2、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应怀疑存在发育落后,需作进一步检查。

  4个月婴儿:手支撑,能左右转头

 目的: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是爬行、翻身运动的基础动作。

 方法:

 1、婴儿置俯卧位,训练者帮助其双手放在肩下方,手掌着地。在婴儿头的前上方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能用手支撑住身体,肘关节伸直,身体重心落在手上,头完全抬起(900),并能向左、右方向看。

 2、可给些帮助(1)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2)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使其手臂伸直,逐渐减少帮助。(3)在婴儿胸部下面垫1个小枕或楔形板,促使婴儿用手支撑

  5个月婴儿:向前腹爬几步

 目的:爬行可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

 方法:

 1、俯卧位,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向前爬行。

 2、婴儿俯卧位,训练者用手掌抵住婴儿的两足,玩具逗引,当婴儿向后蹬足时可使婴儿向前移行。

 3、婴儿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训练者和助手各扶住婴儿一侧的上臂和小腿,用玩具逗引,一人扶婴儿的右手向前,另一人扶婴儿的左腿向前移,使其学会手足协调地向前爬行。

 注意点:腹爬的前题是手支撑,还不能者可以先训练手支撑,然后再训练爬行。

  6个月:前倾坐

 目的:坐位时眼睛的视野比卧位时开阔双手的活动多,是运动发育的一个新阶段。

 方法:

 1、让婴儿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双手向前支撑,呈前倾坐姿势。用玩具吸引他坐稳。

 2、婴儿能前倾坐时,在其前方放玩具,训练者可固定婴儿的一手,协助婴儿抬起另一手去拿玩具,使婴儿能单手支撑前倾坐。

 3、在婴儿前方放一个皮球,让婴儿双手拿起皮球,逐步能直起后背坐稳。

 注意点:

 1、刚会坐的婴儿不能坐得过久,开始时可坐5~10分钟,逐步增加,一般每次不超过10~20分钟。

 2、坐位时下肢伸直,髋关节应屈曲90°,头部控制要好。

  8个月:手膝爬行,能爬行钻过洞

 目的:手膝爬行能够更大地扩大婴儿的活动范围,也是训练婴儿空间、距离的概念和身体平衡功能的方法。

 方法:

 1、手膝爬位训练:婴儿俯卧位,保持手膝爬的姿势,玩具逗引爬行。可将小枕头垫在婴儿胸腹部,或用一条长毛巾从婴儿腹部下方绕过向上吊起婴儿的胸腹部帮助。

 2、三点支撑训练:在婴儿保持手膝爬位的姿势时,用玩具在前面逗引,鼓励婴儿伸出一只手取抓玩具,使身体保持在三点支撑(两膝和一手支撑)位置。

 3、帮助爬行:一位训练者站在婴儿右侧扶住婴儿的右前臂和右脚,另一位训练者扶住婴儿的左前臂和左脚,按照右手—左脚和左手—右脚前进的次序,帮助婴儿练习手膝爬行。逐步减少帮助,鼓励婴儿自己爬。

 4、让婴儿从圆筒隧道的一端爬进,在隧道的另一端放置玩具逗引,引导婴儿爬过隧道。训练者可以在隧道两侧的园孔中注意婴儿爬行的情况,并给以鼓励。

 注意点:

 1、保持正确的手膝爬姿势和手脚协调动作,及时纠正不正确的爬行姿势

 2、婴儿能爬行后父母要随时注意安全保护,特别要防止从床上跌落。

  10个月:从跪到站

 目的:是一种转变姿势的训练,促进婴儿运动功能发育,是站立和行走的基础训练。

 方法:

 1、先训练婴儿扶着栏杆从坐位转成跪位,待婴儿能够双手扶住横栏架双足跪稳后,鼓励婴儿一只脚踏向前成半跪位,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逗引,使婴儿逐步放开手,能独立地单足跪,保持身体的平衡。

 2、婴儿一手或双手扶住横栏架,单足跪位,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逗引婴儿由单足跪位站起来。

 3、训练者用玩具或食物鼓励婴儿从跪位自行站起来。

 注意点:婴儿由坐到双足跪,到单足跪,再到站立位,是运动发育的一个过程,在训练时可以分阶段进行,达到一个阶段再训练下一个阶段的内容,逐步地由坐位进步到站立位。

  1岁:独走

 目的:独走使婴儿活动范围扩大,对外界接触的内容更加丰富及精彩。

 方法:

 1、宝宝还未能放手自己走,可以让他推小车或在两个大人之间学走。

 2、婴儿靠墙站着,训练者蹲在婴儿前面1—2米距离,鼓励婴儿独走2-3步。

 注意点:

 1、不要利用学步车学走路。

 2、12~14个月学会独走都是正常的。

  1岁5-6个月:

 跑步,并能慢慢停下来

 目的:是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训练。

 方法:

 1、训练者在儿童面前慢慢地退后跑,引导儿童跟着向前跑和停。

 2、训练者用肥皂水吹泡泡,鼓励和引导儿童跑着去追肥皂泡。

 3、训练者可以用活动玩具引导儿童追赶,也可以利用光线下的影子叫儿童去追赶自己的影子。然后能够扶住物体停下来,直至能够自己减慢速度,不扶物慢慢地停下来。

 注意点:

 1、儿童头重脚轻,跑步时头向前伸,身体的重心在前面,跑步时容易跌倒,一旦摔跤摔痛了,就会害怕跑步,所以尽量做好保护,室内容易引起碰伤的物件要移开。轻轻的跌倒儿童是不会害怕的。

 2、儿童跑步要停下来比较困难,先要训练扶物停下,然后学会减慢速度,慢慢地自己停下来。开始训练时训练者可以扶住儿童的手给以帮助,逐步减少帮助,让儿童自己能够停下来。

  1岁7-8个月:双足跳

 目的: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和控制方向能力

 方法:

 1、训练者拉着儿童的双手与他对面站立,先示范双脚跳一次,然后与儿童一同跳。进一步让他自己单独双足跳。能够双足离地,跳起10厘米以上。

 2、训练者扶小儿双手或一只手在蹦床上双足跳,可以提高小儿学跳的兴趣。

 3、儿童能在第一级台阶由大人牵着双手跳下。

 4、在地上划两条线当作“小河”,鼓励儿童跳过“河”或跳过地上的一个小方格。

 注意点:在宝宝开始学跳时,尤其在跳高落地站立时,头部往往前倾,不易站稳。大人应在宝宝前方保护,避免摔倒。

  1岁9-10个月:过独木桥

 目的:控制身体平衡和空间感知觉训练

 方法:

 1、在地上划间距10cm的两条线,训练者与儿童一前一后,引导儿 童在两线之间走,不能踩线。然后鼓励儿童独自在线中间走。

 2、用10cm宽的木板,两端垫上一块砖头,当作平衡木,让儿童在 上面行走。开始时训练者可扶着儿童的一只手,进行保护,逐步让他单独在平衡木上走。反复练习,至行走自如。

 3、在离地10cm高的平衡木上行走,鼓励孩子展开双臂保持身体平衡。

 注意点:训练时注意安全保护。

  1岁11月-2岁:跳跃过障碍

 目的:对儿童进行平衡觉和空间距离觉的训练。

 方法:

 1、训练者在地上放上6~8个纸剪成的脚印,左右两排,相距10~15cm,让小孩踩着脚印走路。

 2、在地上平放6块砖或木块,每两块间距5~10cm,让宝宝练习在砖或木块上走,每步踏在一块砖上,家长要在旁保护,以防孩子磕碰在砖头上。

 3、在地上画上边长为15~20cm的多个方格,训练者与儿童玩跳方格游戏。

 4、在地上放一张16开的纸,鼓励儿童用双足跳或单足跳的方式跳过去。

 注意点:

 1、注意儿童跳跃时的安全保护。

 2、行走和跳跃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2岁1-3个月:跳远

 目的:训练跳跃和弹跳能力以及平衡能力

 方法:

 1、训练者与小孩相对站立,拉着他的双手,鼓励孩子向前跳跃。

 2、在小孩面前的地上放一块20cm宽的泡沫板,鼓励他跳过去。

 注意点:

 1、训练中注意安全保护。

 2、开始时可以用单足跨越跳,然后训练双足跳远。

  2岁7-9个月:单足原地跳

 目的:身体平衡能力和空间、时间的概念以及协调能力训练。

 方法:

 1、让儿童双手握住家长或训练者的手,模仿训练者做单脚原地跳跃的活动。

 2、训练者和儿童一起握住一个呼啦圈,随着音乐的节奏用单脚跳。

 3、训练者喊口令:“一、二、三,跳”, 鼓励儿童用单脚原地跳4-5次。

 注意点:开始训练时儿童用单脚跳一次后,就会双脚落地,然后再单脚跳起,这是身体平衡能力还不好的缘故,训练者可以轻轻扶住儿童的一只手鼓励他连续地单足跳,反复地训练能够达到目的。

  2岁11个月-3岁:抛远3m

 目的:练习投掷动作和上肢动作的协调能力。

  方法:

 1、用布缝一个小袋,内装玉米粒或豆子。训练者示范投掷小袋,要求屈肘、手过肩用力向前抛出,要求能够把小袋抛过3m线。

 2、训练者与儿童“比赛”谁投掷得远,儿童投掷得远时有奖励。

 3、在3m远处放一个大筐或纸箱,训练者示范把小布袋投进筐 中,请儿童模仿投掷。

  注意点:

 1、布袋不要过重,否则儿童投不远。

 2、投掷的姿势要正确,要求屈肘过肩抛投,能够抛出3m以上

 大运动训练实习:手支撑、腹爬、独立行走、跳过障碍

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形式3

  一、什么是大运动,具体包括哪些?

 大运动是指大肌肉群共同参与的运动,具体包括抬头、抬胸、翻身、坐、爬、站、走、跑等运动。对于0-1岁的宝宝来说,主要是抬头、翻身、坐、爬、站5个环节,且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

 宝宝大运动的发展遵循从上到下的顺序,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的动作,其次是躯干,再次是四肢,最后是手和脚。任何一个婴儿在身体动作发展过程中,总是先学会抬头,然后是翻身和坐,接着是使用手臂,最后学会使用手和足部运动,直到能够直立行走。

  二、如何训练0-1岁宝宝五大运动

  1、抬头、举胸(0-3个月)

 大部分宝宝1个月大时,就应该能够做到趴在平面上短暂地抬起头。2-3个月大时,宝宝头能够向上抬45°,4-6个月的`时候,能够做到俯卧时举头90°。

 爸爸妈妈们可以这样做:通过一些方式帮助宝宝抬头:比如让宝宝趴在平整的床上,在床头唱歌或者用鲜艳颜色的玩具吸引宝宝,让他抬头;也可以在宝宝背上适度地扰动,让宝宝抬头。

 趴着不仅可促进颈背部肌肉的发育,利于抬头,而且通过刺激全身肌肉协调,促进大脑对运动功能的控制。开始训练趴着的时候,一天做2次,每次1-2分钟。

  2、翻身(3~7个月)

 此时,大多数宝宝已经可以在俯卧时很好地抬起头,胸部也可以逐渐离开床面了。

 宝宝的手和腿会有意识地摆动和踢打,当宝宝经常有把双脚抬起,身体自然侧倒后,下半身有扭动的动作,那么这表明你的宝宝已经开始在学习翻身了。这个动作通常发生在4~8个月间,发育较早的宝宝可能会在4个月就学会了翻身,而有些宝宝8个月才学会翻身这些都是正常。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一是可以亲身示范,“教”宝宝如何翻身哦;二是距离宝宝一定距离的地方用宝宝最喜爱的玩具逗引他,让他扭动身体才能触碰到玩具,这样可以帮助宝宝来回转动,顺势将身体翻转过来;三是可以试试将宝宝仰面放在床上,轻轻握着宝宝的两个小腿,将右腿放左腿上面,促使宝宝的腰、肩自然扭过去,练习多了,宝宝就学会翻身了。

  3、坐(4~8个月)

 新生宝宝因为腰上的肌肉无力,坐起来时候腰背呈弧形;

 4个月时宝宝基本就可以把颈部竖起来了,到6个月左右时,宝宝可以靠双手支撑坐稳片刻,7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坐稳了,8-9个月的宝宝完全坐稳后,可以背部竖直,可以左右转动。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当宝宝仰卧时,家长拉住宝宝的双手,感觉到宝宝主动拉大人的手,并可以挺起头离开床面时,说明宝宝就有点想坐起来了。一定要注意,只有在感觉到宝宝主动用力了,才“顺势”拉起宝宝。如果家长在拉宝宝的过程中,感觉宝宝身体没有配合用力,呈现出一种“软绵绵”的状态,那就说明此时宝宝还不适合拉着学坐,家长千万不要仅凭自己的力量拉起宝宝。

  4、爬(5~13个月)

 爬行对于以后宝宝的行走,平衡性,以及智力发展,精细运动的开展都是有很大好处的,所以,爸爸妈妈不要觉得爬可以一带而过,直接让宝宝学走路,这样做并不合适。

 一般来说,5~6 月大的时候,宝宝上下肢力量越来越强,便逐渐可以开始用四肢爬行了。宝宝最初往前爬行的方式通常是匍匐,从匍匐到能用腿部支撑爬行可能需要几个月。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用宝宝喜欢的玩具来吸引他,让宝宝有向前的动力,然后另一位家人可以在宝宝身后用手顶住宝宝的小脚丫,注意是顶住而不是推,以此来训练宝宝下肢的力量。

 如果发现宝宝使劲蹬腿,就说明他是在练习腿部力量了!

  5、站立(7~16个月)

 相比较翻身、爬行,家长更关注宝宝的站、走。一般来说,大部分宝宝的站、走遵循这样的规律:

 扶站:宝宝 7~8 月大的时候;

 抓着东西自己站:宝宝9~10个月大时;

 独自站立:宝宝12~14个月左右时。

 但有些家长看见其他孩子都会自己站了,自己家宝宝还不会,就会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帮”宝宝,比如借助学步车。我们已经强调过,不要让宝宝使用学步车,多让宝宝爬一爬,练习站、走,锻炼宝宝的上下肢和腰部的力量,有利于宝宝运动的协调性,学站学走路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宝宝大运动发育的几个要点

  1、多趴一趴

 宝宝离开妈妈的产道后即可开始俯趴。没错,是“离开妈妈的产道”就可以开始俯趴了。有数据显示,出生后一周内就开始俯趴的宝宝,头颈部发育更好、情绪更平稳、睡眠能力也发展的较快。

 抬头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大运动,但宝宝不是天生就会抬头的,是从趴着这个动作中慢慢发展来的,所以说宝宝大运动的起点应该是趴着。

 多趴,不但可以促进大运动的发育,同时也是精细运动的起点。宝宝在趴着的过程中,宝宝为了支撑自己的身体,小手掌也会从握拳状态逐渐打开,为这一打开,小手的精细动作也就开始发展了。

  2、少抱一抱

 在宝宝不哭闹的前提下,少抱就是最初促进大运动发育的最好方法。因为抱的太多不但不利于宝宝脊柱发育,还会无形中束缚宝宝的手脚,使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运动”。

 时间久了,不仅会影响大运动发育的进度,还可能导致宝宝不爱动了。

  3、学翻身、爬行

 不要觉得翻不翻都一样、爬不爬都一样。

 翻身对于身体的左右协调具有重要意义,爬行更是对身体协调、手部发育、视觉发育等都有较大影响。

  4、少控制多引导

 前面我们讲了大运动发育遵循自上而下的规律,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我们要尊重宝宝原本正常的发育进程,只有宝宝的骨骼和肌肉能够熟练完成某一动作时,我们才能称其为会了,而这一过程必须是宝宝自己经过多次练习并逐渐习得的,而不是外界力量能够控制的,急于求成反而还可能会对宝宝造成损伤。

 所以,大人们要做的是,多些引导,少些控制。不要人为控制宝宝训练的时间,更不要过度干预他的发育节奏,让宝宝自己掌控就可以了。让宝宝经过了前面充足的俯趴、翻身和爬行后,自然而然进入独坐、扶站、行走的阶段。

  5、尊重宝宝的个体差异性

 要尊重宝宝的个体差异,既不盲从某些发育里程,也不盲目与其他宝宝对比。 “三翻六坐八会爬”只是个综合平均数,并不代表你的宝宝一定要按照这个时间节点发展,若宝宝不按照这个时间节点来发育也不代表他就存在什么问题。

 有些宝宝先会做后会爬,而有的宝宝却反过来,先会爬后会做,但只要不影响他大运动发育的整体发展,家长就不必太在意,也不用刻意纠正。

 总的来说,0-1岁宝宝的大运动发育是一个“从上到下”“水到渠成”的过程,家长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安全又丰富的环境,让宝宝有足够的机会自由锻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1503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5
下一篇2023-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