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岁算小儿骨科

多少岁算小儿骨科,第1张

一种遗传病,又称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患者的小肠不能很好吸收钙和磷,并且从尿中排出大量的磷,造成血磷和血钙都很低,形成严重的佝偻病。这种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

本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以骨骼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俗说缺“钙”实为缺“d”(缺晒)。是儿童主要保健防治病之一。

[诊断要点]

1、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北方多见,尤其在秋、冬季出生,缺少阳光直接照射,口服维生素不足者。

2、早期出现神经症状:多汗、夜惊哭闹(民间称“夜哭郎”),烦躁不安、有枕秃(后头接触枕头部位,由于多汗不适来回摇头磨擦局部脱发所致)。

3、肌肉松弛,腹部膨隆似蛙腹(“大肚蝈蝈”),发育迟缓。

4、骨骼特征:

(1)头部:颅骨软化(枕骨部按压时犹如乒乓球样凹陷,放手后恢复原状称“乒乓球感”),此体征多见于3~6个月的婴儿,此阶段婴儿头部发育最快;方颅、额部突出,6个月后逐渐形成,至1~2岁比较明显,亦可形成“十字头”、“马鞍头”;前囟闭合晚。正常小儿1~1岁半闭合,佝偻病患儿可迟至2岁以下还不闭合;出牙晚。正常小儿4~6个月出乳牙,最晚10个月,本病患儿10个月以上还不出牙。

(2)胸部:肋骨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触摸时似算盘珠),串珠上方形成一个沟称“郝氏沟”(胸廓沿膈肌附着处,由于骨质软,呼吸牵拉内陷成沟),进一步可致胸部突出呈“鸡胸”或胸骨下部内陷“漏斗胸”。

(3)四肢:“手镯”征,触摸手腕部呈钝圆形隆起,下肢畸殂,呈“o形腿”(罗圈腿)或“x形腿”。

5、实验室检查: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做参考。佝偻病初期血钙不低,所以不能根据血钙诊断;继续发展加重叫病的激期,此时血钙才下降;恢复期则正常。本病初期血磷即下降,激期继续下降,恢复期上升早于血钙;碱性磷酸酶初激期皆上升,恢复期正常。有条件者可查25-羟胆固醇、1,磷的吸收利用,患佝偻病时明显降低。

6、x线检查:一般给患儿拍1张腕部的x线片,早期只有干骺端模糊,进而可见干骺端增宽,激期有毛刷状改变,杯口状变形,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等。

[治疗]

1、维生素d,每日05~10万u;重症者每日1~2万u,分2次口服,持续1~2个月。如小儿难以喂入或家长不能保证每天给患儿口服或因腹泻及其他疾病者可以采用肌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d,这叫突击疗法。一般安全量为每次注射维生素d3,30万u;无维生素d3时可用维生素d2,40万u/次,每月1次肌肉注射,总量根据病情轻重30~90万u不等。以后再给每日400~800u口服。

2、钙剂:口服维生素d可与钙剂同时服用。注射大剂量维生素d2或d3时,因维生素d为油溶性的,吸收较慢,还要经过肝脏、肾脏的羟化才具活性,所以一般先服3天钙剂比较安全,以免发生低钙性抽搐。无条件的患儿亦可1次注射d3(或d3),回家后坚持每天吃钙剂。口服钙剂产品种类较多,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高效钙、盖天力等,每日1~2g,活性钙,泡腾钙每日03~06g。

用维生素d治疗后,血清25-羟胆固醇和1,25二羟胆固醇在1~2日内即可上升,血磷10天左右上升,继而血钙上升。1周左右临床症状可好转,夜惊哭闹及多汗减轻。x线片改善较晚,3周后才可见到干骺端毛刷边缘出现新的钙化线,完全正常需2~4个月,碱性磷酸酶恢复正常需数月。

[预防、护理与保健]

1、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晒太阳,皮肤必须直接接触阳光(紫外线),产生天然的维生素d2,再经过肝脏的作用成为有活性的胆骨化醇,存在于肝、脂肪和肌肉中。经常晒太阳的孩子未吃过鱼肝油、钙片,也无佝偻病。夏季的太阳浓烈,最好不要直接暴晒,树荫下及反射光均有效果,1次10~20分钟或更长一些。如需体直接晒太阳最好戴上帽子,晒背部、臀部和四肢,1次不要超过5分钟,防止晒伤。新生婴儿满月后即可抱出晒太阳。春、秋天气温和,上午9点以后,下午3点以前这段时间阳光较好。冬季晒太阳,要选择天气晴朗中午气温较高的时间,以免着凉,但也不要裹得太严,至少露出脸和手。对于冬天出生的孩子(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如果从未出来活动过,在春季阳光充沛的情况下突然晒太阳,由于产生的维生素d3使血钙转移到骨骼而迅速降低,易引起低钙性惊厥,故晒太阳前可服些钙制剂加以预防。总之,晒太阳非常重要,但隔着玻璃及衣服晒无效。

2、补充维生素d:目前主张婴儿出生后2周即开始加维生素d制剂,预防量每日400~800u,口服鱼肝油精(d3)或骨化醇片剂(d2)。喂奶前滴入口中,从小量开始试用,以适应其味道,同时观察大便情况。双胎、早产儿适当加量至500~1000u/d。可根据小儿有无佝偻病的表现,调整维生素d用量至2岁,如夏季晒太阳较多可于6~9月份暂停用药,秋凉后再服用。幼儿期冬季亦可服用预防量或半量,这应根据南北方、户外活动、阳光照射情况决定。学龄前及青春期正值换牙及体格生长发育迅速阶段,也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预防晚发性的佝偻病。

3、钙剂补充:新生儿及小婴儿(生后两周~3个月)服钙有困难者可以暂时不吃,因母奶和鲜牛奶及奶制品中含有钙,只补充维生素d,增加钙的吸收和利用。凡补d者每日最好补05g钙,补多影响食欲,尤其是甜度大的钙制剂。

4、孕期应注意维生素d及钙的补充,尤其秋季怀孕的母亲和怀孕后期有抽筋现象者,更应补d和钙,每日至少400ud,1~2g钙。可口服鱼甘油丸加钙片、钙尔奇d(d+钙的复合剂)等。

5、佝偻病治愈后要加强体格锻炼,如扩胸、俯卧、抬头等运动,以矫正畸形。

直插云霄,高耸入云。

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凌晨2时半,我开始登山。起头的路不算陡,我走得很快。一路上很寂静,除了夜风偶尔带来的松涛声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到了中天门,刚4点半,天还是黑黑的,我怕dān(担 耽)误看日出,不敢停留,仍继续往前走。

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 biàn (辩 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 piāo (飘 漂) 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xuán(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zhǎng zhàng)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从对松亭往上,路更险峻了,我一步三喘地往上爬。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qì(砌)成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登着。

爬了几十级台阶,我实在累得不行,就座下来休息。这时,几位老人拄着拐杖缓步走到我身旁。其中一位白胡须老大爷笑着对我说:小伙子,累了吧?”我被大爷的精神所鼓舞,说了一声不累就站起来,跟在他们后面继续向上攀登。

1、 在文中拼音后的括号中填写或圈出正确的字。3%。

2、 这段选文写作顺序上很有特点,是按照时间推移和地点转换两条主线来叙述登泰山的过程的。2%。

3、 用“ ”在第二自然段中画出一句比喻句;这句子把泰山比作高大的墙;“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作者的这种感觉:高耸入云。4%。

4、 第四自然段话“ ”的句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子用棉絮、绸带、浪花来比云雾,你觉得作者笔下的云雾可以用词语变幻莫测和姿态万千来形容(一个表示变化,一个表示形态多样)。

5、 仿造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写一段话(不少于50个字)3%。略(用上排比、比喻修辞手法)

6、 画“~~~~”的句子,把到南天门的路比作瀑布,这样比是为了说明泰山山峰的陡峭、险峻、巍峨。2%。

7、 从作者登泰山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东岳泰山有什么样的特点?除了东岳泰山,你还知道其他几岳分别是哪些山?3%。

答:我感受到泰山的特点:泰山之高、云海之美、山路之险峻。

其他几岳分别是: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小学语文《登泰山观日出》 教学设计 三篇

 好的课件可以创造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学习的兴趣,进而为语文教学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的走进预设的教学氛围境界。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得力于一个生动的课件,这是因为学生对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下面是我整理分享的小学语文《登泰山观日出》教学设计三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小学语文《登泰山观日出》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地学习不认识的字,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词汇。

 2学习写游记,通过时间和地点这两条线索来描绘景物,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和体会泰山的“高、美、险”的特点,感受日出前后天气的变化。

 3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开阔胸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听写练习:“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壮观的奇景之一。”

 2、多媒体出示多幅美丽壮观的泰山风景图泰山巍峨雄伟,峻拔壮观,历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名人宗师,都对它仰慕备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传为佳话,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成千古绝唱。而泰山日出这一美丽壮观的奇景,又为它添上了绚丽的一笔,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为之前往。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去那儿走一走,看一看。

 3、出示课题:17登泰山观日出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填空:第___到___节写了“我”沿______、______、_______向上攀登,最后到达______的过程和一路上的所见所感,重点写了泰山之高、云海之美、山路之险峻。第___到___节写了____________,描绘了泰山日出的磅礴气势。

 2、讨论交流。

 三、研读课文

 品味词句,感受一下泰山的雄伟。

 1、请学生读课文1—6小节,思考:默读课文1—6节,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登山过程的(出示表格)时间地点景物

 2、同桌讨论并填空。时间地点景物凌晨2时半山脚下整个泰山4点半中天门/天已微明对松亭山势、云海/南天门石阶7点10分日观峰日出

 3、小结:课文1—6节,作者以时间、地点的变化介绍了登泰山时在中天门、对松亭、南天门、日观峰的所见所感。作者在登山途中看到了哪些景物他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板书:找一找)

 4、(板书:品一品)抓住关键词句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并体会“我”由此产生的感受。

 5、交流句子,体会泰山的“高、美、险”的特点。

 (1)出示句子,理解泰山的“高”: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板书:雄伟担心指导朗读。

 (2)出示句子,理解泰山的“美”

 山势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a指名读。理解:“依稀可辨”。想像一下“马鞍俯卧”、“驼峰耸立”。

 b比较句子:(要求学生分别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相同点:都是写山的;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不同点:第一句作者把泰山比喻成高大的顶天而立的墙,而第二句是把泰山山势比作马鞍俯卧和驼峰耸立”)

 c同样是描写山的,为什么作者能把泰山做不同的比喻呢(因为作者看山的角度不同,前者是仰视,后者是俯视。)云雾美: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d正音:涨(zhǎnɡ)

 e比较句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描写山的句子采用了静态描写,而云雾则是动态描写。

 引读:“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真是“变幻莫测”(板书)让人产生“迫不及待”(板书)的感受。指导朗读。

 f小结:作者通过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山势的高低起伏、形态各异;又采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云雾升腾、扩展幻化的美景,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g读写结合,拓展积累。出示几副比较有特点的泰山云雾风景图,问学生变幻莫测的泰山云雾还会有哪些壮丽的景象黄山的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_______________,有的如_______________。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友情提示:注意写出山的静态美和云的动态美,注意排比句式。)

 (3)出示句子,理解泰山的“险”: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登着。板书:险峻齐读:再次体会比喻的生动、贴切。

 6、师:雄伟壮丽的泰山吸引了无数的游人,不仅是年轻人,连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被吸引来了。他们登山的快乐让疲累的我——备受鼓舞。(板书)

 7、过渡:登泰山的快乐是在日观峰看日出,那壮丽的景象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现在让我们先领略一下日出时的美景。(观看泰山日出影像)

 品味词句,感受一下日出的壮丽。

 1、默读描写泰山日出的句子,用不同符号划出文中表示时间、天空颜色变化以及太阳逐渐变化的词语。

 2、交流、板书观日出过了七八分钟出现鱼肚白不断扩大一会儿淡红色加深了一刹那出现一道弧边半圆挣脱地面

 3、指导朗读:作者笔下的日出是美丽的,是壮观的。我们怎样才能把如此美丽的景象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四人小组练习朗读,交流。

 4、在音乐中师生合作读有关的句子,体会日出的壮丽。

 四、小结

 师:游览了雄伟的泰山,看到了日出壮丽的景象,你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受要告诉朋友,告诉家人。那就请你来试一试吧!赶快开始吧。

 小学语文《登泰山观日出》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能根据课题理清课文脉络,找到相应小节,并了解游记的一般写法。

 2、感知作者抓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正确表达。

 3、欣赏描写泰山日出的语句,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

 感知作者抓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正确表达。

 教学过程:

 一、认识泰山,导入课题

 (课前播放泰山影像资料)

 师:说到中国的名山大川,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五岳”

 (出示齐读)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师:说到五岳,人们必然会想到素有五岳独尊、五岳之长之称的泰山。

 (出示齐读)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师: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交流

 (1)闻名中外

 A、你还能想到哪些与之意思相同的词语(出示)

 B、泰山如此有名,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你对它的了解

 泰山的闻名不仅因为它的无限风光,还因为它独特的政治地位和浓郁的文化气息。(泰山的闻名是因为它无限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文化气息。早在1987年12月11日,泰山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游览胜地

 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使得泰山成为旅游者向往的地方。

 带着对泰山新的认识,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齐读句子)

 过渡:能够亲自登上泰山,一览泰山美景,那是一件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啊。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将共同学习第十七课,一起去——(齐读)登泰山观日出

 二、抓住课题,理清文脉

 1、师: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知道课文写了两个部分内容(指名说)

 请你快速找出相应的小节。

 交流:2——6登泰山7——8观日出

 2、师:为了看到泰山之巅云开日出,作者凌晨就开始了登山。(出示)请大家大声地读一读课文第2——6小节,边读边圈出表示时间和地点变化的语句。同时思考,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登山过程的。

 3、师:(黑板出示线路图)这是作者登山的部分线路图,我请两位同学根据刚才所圈划的语句完成这幅线路图。(分左右部分,时间、地点)其余同学在书上的空白处试着画一画线路图。

 师:从线路图上,你发现登山部分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交流:时间推移地点转换(这就是一种时空转换的写作顺序)

 师:这两种写作顺序穿插记叙我们也称之为时空转换顺序,这是游记这种文体写作的一般方法。(板书:游记)

 (结合线路图引说登山顺序)

 三、深入研读,指导写作

 1、师:巍峨含柔媚,清风草木香。(出示)作者在登山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仔细默读第2——6小节,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交流,逐句出示

 (1)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山势高)(指名读)

 (2)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山势多变)

 (3)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云雾美)

 (4)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路面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山路险)这山路真似九天银河,让人举步维艰。(指名读)

 2、通过学习,你发现这四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1)这四个句子都是写泰山,但是描写各不相同。你看——出示红色字体,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角度不同,感受就不同

 (2)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的修辞手法好处就在于能够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但是,同样是比喻,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出示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有的像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小结:不再是简单的比喻,比喻的同时还写出了云雾的动态美。谁能读好它,读出这种云雾扩展飘动升腾的感觉。

 指名读,男女生齐读

 3、这真是“白雾横天,飞云遍岭,一片虚幻迷朦”啊。这云雾还像些什么呢你们看——(出示云雾)

 你能不能仿照课文,也试着来写一句比喻句,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上两三句或者用上动态描写的手法。

 出示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

 交流、点评

 小结:山的静与云雾的动相映成趣,这真是巍巍泰山多胜景,青山云雾共长天。

 4、过渡:作者从凌晨两点半开始登山,到达日观峰,已是7点10分,这漫长而且艰辛的登山之旅,为的就是看到泰山日出啊。

 5、(1)出示“泰山日出”

 师:用一个词语说一说这日出带给你的感受。(壮美蔚为壮观……)

 带着这样一种感受,自己先大声地读一读日出的过程并试着完成这样的填空。

 (2)填空

 (3)从所填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作者抓住颜色的变化,形象地写出了日出前天空的变化。

 (4)引读日出时的句子(这里作者抓住的是日出时形状的变化来写的。)

 (5)选择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试着读好它

 6、日破云涛万里红,看到日出,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齐读)“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情不自禁”你是怎么理解的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

 作者抑制不住的是历经艰辛登上泰山的之后的喜悦,抑制不住的是看到难得一见的泰山日出的激动。带着这样一种心情,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呼喊——(引读)“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

 四、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登临了泰山,仰泰山之——(高),览云雾之(美),察山路之(险),观日出之(壮丽)。同时还感受了作者比喻的精妙,动态描写的逼真。这登泰山观日出真是“幽径通天,云雾飘盈,无尽胸臆,冉冉朝阳里。”让我们再读课题,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第十七课登泰山观日出)

 小学语文《登泰山观日出》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登泰山”和“观日出”两部分内容;了解作者抓景物特点、展开想象,将景物写清楚、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3、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开阔胸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作者抓景物特点、展开想象,将登泰山、观日出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2、进一步学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作用,从而感悟泰山、日出的特点。并能尝试着写几句。

 [教学准备]:

 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

 学生:

 1、读课文,并理解词语。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3、查找资料,了解泰山的绮丽风光。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学生“课前两分钟演讲”——以“小导游”的形式简单介绍泰山。

 播放泰山风景资料,请学生介绍有关泰山的知识。

 2、揭示课题。

 师:今天,让我们跟随小导游到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泰山,一起登上泰山观看日出。出示课题:17登泰山观日出

 说明:查找资料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交流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课前两分钟演讲”,请一名“小导游”边播放泰山风光边向大家作介绍,让学生对泰山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学习课文作一个铺垫。活泼的形式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读通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依据课题,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1—6节、7—9节)

 (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你读了“登泰山”和“观日出”这两部分内容之后的感受。

 2、讨论交流。板书:登泰山(千辛万苦)

 观日出(壮美)

 说明:充分开拓课文资源,以词句为重点,设计各种语言文字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选词用语的能力。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分别用一个词语表达自己读了“登泰山”和“观日出”这两部分内容之后的感受,对于加强学生选用恰当词语表情达意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研读课文,品味词句

 学习第一部分内容(1—6小节)——登泰山。

 1、指名读1—6小节,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时候,作者分别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物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圈出有关词语。

 2、小组讨论并填空。

 时间地点景物

 凌晨2时半山脚下整个泰山

 刚4时半中天门

 天已微明对松亭山势、云海7点10分南天门、日观峰石阶

 3、师小结:课文1—6节,作者以时间、地点的变化介绍了登泰山时在中天门、对松亭、南天门、日观峰的所见所感。文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句子描述了泰山绮丽的景色。

 4、指导学生默读课文1——6小节,用“——”划出登泰山时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5、交流句子,体会泰山的特点以及“我”由此产生的感受。

 (1)高:

 “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板书:雄伟担心

 (2)美:

 山势美:“……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

 指名读。理解:“依稀可辨”。想象一下“马鞍俯卧”、“驼峰耸立”。

 云雾美:“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引读:“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板书:变幻莫测迫不及待

 小结:作者通过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山势的高低起伏、形态各异;又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云雾升腾缭绕、扩展幻化的美景,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3)险:

 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登着。

 板书:险峻

 齐读。再次体会比喻的生动、贴切。

 6、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找出的句子。

 说明:把文体知识的教学与课文的理解结合起来,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有利于学生有感性上的认识。语言形式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上语文课还是要让学生知道作者使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来表现内容的。

 7、学习方法,训练说写

 (1)做小导游,带领大家登上泰山,向大家介绍泰山美丽的景色。

 (2)仿照课文第四小节,发挥想象,说说依稀可见的泰山还会有哪些美丽的山势美丽的云海还会有哪些壮丽的景象尝试写几句比喻句。

 说明: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文本特点渗透写作指导。在体会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后,在此处举一反三,达到学以致用之效。

 8、师:雄伟壮丽的泰山吸引了无数的游人,不仅是年轻人,连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被吸引来了,他们登山的快乐让疲累的我——备受鼓舞。(板书)

 过渡:登泰山的快乐是在日观峰看日出,那壮丽的景象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现在让我们去领略一下日出时的美景。

 学习第二部分内容(7—9小节)——观日出。

 1、观看日出音像资料。运用能力迁移,与学过的《火烧云》比较,掌握写作方法。

 2、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用不同符号划出文中表示时间、天空颜色变化以及太阳逐渐变化的词语。

 3、交流、板书。

 观日出过了七八分钟出现鱼肚白不断扩大

 一会儿淡红色加深了

 一刹那出现一道弧边半圆挣脱地面

 4、用媒体演示,让学生复述“日出”过程,进一步感受其美丽与壮观。

 5、配乐朗读比赛。

 说明:语文课上的朗读指导尤为重要。文本所展现的是日出的瑰丽景色,因此要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文本的语言之美,要让课堂充满琅琅的书声。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并配合画面与音乐的渲染,学生更能感受泰山日出的壮观景象和磅礴气势。

 6、师小结:泰山的日出景观真是太奇妙了,读了课文,大家一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诗人也赞美过这座雄伟壮丽的山,下面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有关泰山的诗或诗句进行交流。

 四、搜集诗句,拓展交流。

 附板书:17登泰山、观日出

 观日出(壮美)、过了七八分钟、出现鱼肚白、不断扩大

 险峻、被受鼓舞、一会儿、淡红色加深了

 变幻莫测、迫不及待、一刹那、出现一道弧边、半圆、挣脱地面

 雄伟、担心

 登泰山(千辛万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2726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9
下一篇2023-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