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斯哥评分E M V代表什么

格拉斯哥评分E M V代表什么,第1张

一、睁眼反应(E,Eyeopening)

1、4分:主动地睁开眼睛(spontaneous)。

2、3分:听到呼唤后会睁眼(tospeech)。

3、2分:有刺激或痛楚会睁眼(topain)。

4、1分:对于刺激无反应。

5、C:有外力阻止眼睛睁开(closed),例如眼皮水肿。

二、说话反应(V,Verbalresponse)

1、5分:说话有条理,会与人交谈(oriented)。

2、4分:可应答,但说话没有逻辑(confused)。

3、3分:可说出单字或胡言乱语(inappropriatewords)。

4、2分:可发出声音(unintelligiblesounds)。

5、1分:无任何反应(none)。

6、T:气管切开无法正常发声(tracheostomy)。

7、E:气管插管无法正常发声(endotrachealtube)。

8、A:失语症(aphasia)

三、运动反应(M,Motorresponse)

1、6分:可依指令做出各种动作(obeycommands)。

2、5分:施以刺激时,可定位出疼痛位置(localize)并有目的地的去除疼痛刺激行为。

3、4分:对疼痛刺激呈现正常屈曲回缩反应(normalflexion),病人只呈现无目的性的肢体移动,屈曲回缩反应。

4、3分:不正常屈曲:对痛刺激呈现痉挛式手臂屈曲姿势。

5、2分:对疼痛刺激呈现手臂伸直僵硬的姿势反应(decerebrateextension)。

6、1分:无任何反应(noresponse)。

临床应用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最初由格拉斯哥神经外科的护理人员采用。特别是在 1975 年的护理出版物之后,它被其他医疗中心采用。 

GCS 的真正广泛采用归因于 1978 年的两件事。首先,神经创伤领域的**** Tom Langfitt 在《神经外科杂志》上写了一篇社论,强烈鼓励神经外科单位采用 GCS 评分。

其次,GCS 被包含在高级创伤生命支持 (ATLS) 的第一版中,这扩大了工作人员接受 GCS 培训的中心的数量。

以上讨论的都是均匀各向同性介质的稳定电流场,这种电流场称为正常场。但自然界中,这种理想状态是不存在的,地下地质情况是复杂的,各种不同岩、矿石分布是不均匀的。在电法勘探中,把按电阻率划分的断面称为地电断面,电阻率法所研究的正是各种形式的非均匀地电断面。由于电性不均匀促使稳定电流场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而形成异常场。其表现是,低阻体吸引电流线,高阻体排斥电流线。引起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两种不同电性介质的界面上积累了面电荷。

(一)积累电荷的产生与稳定电流场的边界条件

1积累电荷的产生与稳定电流场的建立

设有ρ1和ρ2平面接触的非均匀介质,在ρ1中有电流I,M1和M2是ρ1和ρ2分界面两侧的考察点,它们都无限靠近界面,因此可以认为AM1=AM2(图1-11)。

图1-11 积累面电荷的建立过程

当电流I刚刚接通回路的瞬间(t→0时),电流源I在M1和M2产生的电场强度应该相等,即E1=E2,同时其法线分量亦相同,E1n=E2n,于是有

电法勘探技术

式中: 和 是建场初界面两侧电流密度的法线分量,若ρ1<ρ2,则 > ,这样界面上将出现正电荷的堆积。反之,积累负电荷(图1-11)。可见:当电流由低阻体进入高阻体时,界面上积累正电荷与场源同符号,按同性排斥的道理,高阻体对来自场源的电流线起排斥作用。反之,若电流由高阻体进入低阻体,界面上积累负电荷,与场源符号相反,按异性吸引的道理,低阻体对场源发出的电流线起了吸引的作用。

这些积累电荷本身也产生场(称附加场),其作用是使一次场强度小的一侧加大,一次场强度大的一侧减小,积累结果使两侧总的电流密度法线分量相等。即

电法勘探技术

记为

j1n=j2n

此时场内电荷运动达到动态平衡,稳定电流场也就建立了。

由上述讨论可知,非均匀介质中的稳定电流场,实质上是由场源I和电阻率分界面上积累电荷共同产生的,或者说是供电电极与介质接触面(电阻率分界面)上积累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电流场在电阻率分界面上的积累电荷呈面状分布,并且不均匀,距场源近处密度大,远处则密度小。积累电荷的密度与场源强度及界面两侧电阻率差等成正比。

2稳定电流场的边界条件

所谓稳定电流场的边界条件,就是稳定电流场建立之后,在两种不同电阻率介质界面处的电场分布特征。

1)界面两侧相邻两点的电位连续:U1=U2;

2)界面上电流密度的法线分量连续:j1n=j2n;

3)界面上电流密度的切线分量不连续: ;

4)对于电场强度的边界条件,由于E=ρj,故可直接得出电场强度的法线分量不连续: ;而电场强度的切线分量连续:E1t=E2t。

此外,电流密度向量(电流线)在界面上有折射现象(图1-12),即有

电法勘探技术

可见:当电流密度的方向与界面斜交时,电阻率低的岩石中入(出)射角大,电阻率高的岩石中出(入)射角小。即当ρ1>ρ2时,θ1<θ2;反之则θ1>θ2。

图1-12 分界面上电流密度折向图

(二)视电阻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1视电阻率的概念

前面得到的岩石电阻率,是在地下电场控制的范围内仅存在一种岩石,并且它的导电情况是均匀各向同性时测得的,这个电阻率就是岩石的真电阻率。

然而在自然条件下像这种理想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一般来讲,在电场控制范围内的岩石均存在几种不同的电阻率,那么用与式(1-21)同样方法测得的电阻率就不是其中某一种岩石的电阻率了,而是电场有效作用范围内各种岩石电阻率的综合反映,为了与真电阻率相区别,我们称它为视电阻率,并以符号ρs来表示。即

电法勘探技术

可见:其等式右边与式(1-21)相同,各个符号意义也相同,但ρs与ρ有本质上的区别。为了说明电场中存在电性不均匀体时正常电场所产生的畸变,有必要导出视电阻率定性分析式,并以它说明电场畸变的原因及电阻率法的物理实质。

2视电阻率的另一表达形式(定性分析式)

当测量电极MN距离供电电极AB很远,并且M、N之间的距离很小时,可认为电场强度在M、N之间是不变的。因此M、N两点间的电位差可表示为

ΔUMN=EMN·MN (1-25)

将式(1-25)代入式(1-24),则有

电法勘探技术

电法勘探技术

可将式(1-27)写成

电法勘探技术

上式为视电阻率定性分析式。其中,jMN、ρMN为电场中存在电性不均匀体时,测量电极MN间实际存在的电流密度及MN间实际的电阻率值, 为均匀介质时,测量电极MN间的电流密度。当靠近地表岩层电阻率均匀而稳定时,可认为ρMN是不变的,此时视电阻率ρs的大小主要取决于jMN/j0的大小。

3影响视电阻率的因素

1)不均匀体的电性、大小和产状的不同;

2)电极位置不同,jMN受不均匀体的影响就不同,故ρs有不同的数值;

3)供电电极距大小不同,电流分布范围不同,所测得的ρs也不同;

4)MN处的电阻率ρMN有变化,ρs也将发生变化;

5)地形起伏将影响电流的分布,使jMN与地形平坦时有差别,故ρs也有差别。

总之,通过ρs的观测,就可以发现地下电阻率不均匀地质体存在的大致空间位置。这种采用一定的装置观测ρs,通过分析、推断地下水平或垂直方向电阻率变化的情况,以解决找矿或其他地质问题的方法称为电阻率法。

4电阻率法的物理实质

我们通过下面几种情况说明视电阻率定性分析式的运用及电阻率法的物理实质。

1)地下电阻率为ρ1的均匀介质:如果观测范围是在AB/3以内,则在这个范围内电流线是相互平行的,即jMN=j0,ρMN=ρ1。由式(1-28)可知ρs=ρ1,即在均匀介质中视电阻率就等于其真电阻率,并且无论将测量电极置于何处,视电阻率ρs均等于其真电阻率ρ1,所以视电阻率ρs剖面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

2)在电阻率为ρ1的介质中存在一个电阻率为ρ2的高阻体:由图1-13通过,所以电流线向地面或地下弯曲再不能继续保持其水平直线状态,此时电场因高阻体的存在而产生了畸变。

当测量电极MN位于高阻体上方时,jMN>j0,但MN是在ρ1介质中,故ρMN=ρ1,由式(1-28)可知ρs>ρ1,即在高阻体上方视电阻率大于其围岩电阻率ρ1,即产生了视电阻率异常。随MN向球体两侧不断地移动,高阻体对电场的影响亦随之减小,ρs亦越来越小,当MN离开高阻体足够远时,则高阻体对电场已不能施加影响,此时ρs=ρ1。由图1-13可见在高阻体上方ρs曲线具有极大值,远离高阻体ρs值逐渐减小到ρ1。

图1-13 高阻体ρs曲线

图1-14 低阻体ρs曲线

3)在电阻率为ρ1的均匀介质中存在一个电阻率为ρ3的低阻体:因低阻体吸引电流线,使电流线向低阻体靠拢并远离地面。由图1-14可以看出,由于低阻体的存在而使电场产生了畸变。

根据对高阻体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判断在低阻体上方必然会出现极小值。随着MN电极逐渐远离低阻体时,ρs值则越来越大;当MN距离低阻体足够远时,ρs=ρ1。

由上述几种情况可见:当地下为均匀介质时,电场不产生畸变,此时的电场就是正常电场,其视电阻率曲线为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但在均匀介质中存在电性不均匀体(高阻、低阻体)时,则电场将产生强烈的变化,对应于高、低阻体上方则出现视电阻率值大于或小于其围岩电阻率值,我们称其为视电阻率异常。视电阻率法就是根据视电阻率异常来推断地下是否存在电性不均匀体的,这就是视电阻率法的物理实质。

这个是美国的M1坦克

由于图太小,看不清楚是M1A1 还是 M1A2型,反正就是M1系列的,差别不大

部队看不出的,要给近景图才有可能看出来

美国和联邦德国联合研制MBT-70主战坦克于1969年底搁浅。随后美国在MBT-70基础上开始研制新的XM803坦克,但仍因结构复杂,成本过高,又于1971年底被国会否决。

在两个计划被相继取消后,美国陆军随即于1971年展开研制XM1坦克的计划。1973年6月陆军分别与通用和克莱斯勒两大公司签订了研制样车合同。两公司均于1976年初推出一辆原型车,经测试与评估,克莱斯勒的设计中选。为纪念原陆军参谋长,二次大战中著名的装甲部队司令格雷夫顿W·艾布拉姆斯(Greighton WAbrams)将军,特把该坦克命名为"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克莱斯勒公司中标后,1978年制造第2批11辆原型车供测试,1979年生产110辆先期批量生产型。第2批原型车经过若干性能测试,改进了一系列问题。1981年2月,美国陆军正式采购7058辆M1,1984年订单追加至7457辆。首辆M1于1981年开始服役。

M1基本型生产了2374辆(894辆为强化装甲的M1-IP型,1984年底推出)。第二阶段批量生产型定名为M1A1,火力和防护大幅提升,产量为5415辆;1990年推出最新的M1A2型,国内生产订单不多,主要是将基本型和A1型改进升级到A2型。

由于M1坦克在海湾战争中表现优异,战后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分别采购了315辆和218辆M1A2型。此外,1988年4月美国国会同意埃及特许生产565辆M1A1坦克以装备埃及陆军。

坦克技术性能

M1基本型的战斗全重为545吨,A1型战斗全重增加至57吨,坦克乘员为4名。M1坦克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形,炮塔和车体多用钢板焊接而成,各部分的装甲厚度不等,最厚达125mm,最薄为125mm。

M1在正面部分装有先进的乔巴姆装甲。自1988年6月开始,新生产的M1A1在车体前部加装贫铀装甲。经过特殊处理的这种新型装甲,强度是原先的5倍。在海湾战争中,参战的M1A1坦克多数换装了贫铀装甲,实战证明效果非常成功。

M1坦克采用了隔仓措施,用装甲隔板将炮塔内尾仓和乘员舱分隔开,能有效避免二次效应对乘员的伤害。

M1基本型的主炮为1门北约制式105mm M68E1式线膛炮,与M60坦克的M68炮有所不同。该坦克105mm炮弹基数是55发,其中44发装在炮塔尾舱内。

M68E1火炮除了可发射M60坦克制式炮弹外,还可发射新研制的M735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774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883曳光尾翼稳定脱壳贫铀弹芯穿甲弹和M737TPDS教练弹。

辅助武器为1挺M240式762mm并列机枪,以及炮塔顶装填手舱口处1挺M240式762mm机枪和车长指挥塔上一挺M2式127mm机枪。炮塔前部两侧各装有6管M250烟幕弹发射器,车上还装有发动机热烟幕施放装置。

坦克内部安装了哈隆全自动灭火系统。动力舱和战斗舱中安装的红外传感器能在2ms内发现所有着火点并自动启动灭火系统,能在150ms内把火灭掉。

M1坦克采用了指挥仪式数字式坦克火控系统,主要特点是光学主瞄准镜与火炮/炮塔相互独立稳定,火炮/炮塔电液驱动,并随动于主瞄准镜。该火控系统使M1坦克具有在行进间射击固定目标和运动目标的能力。炮长主瞄准镜为单向独立稳单目潜望式瞄准镜,它与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组合,构成测距、昼夜三合一的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原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目前已改用工作波长为106μm的CO2激光测距仪。

为降低成本,而又不太多地降低火控性能,M1基本型没有配备独立的车长瞄准镜,车长不能超越炮长独立地搜索、识别和瞄准目标;炮长主瞄准镜水平向未稳定,仅向低向独立稳定;减少了弹道数据的自动输入,仅用4种主要自动输入的弹道传感器,其他弹道数据参数需要手工输入。所有这些措施较有效地控制了火控系统的成本,实际成本仅为整车成本的20%。

M1坦克是世界首次采用燃气轮机作为主动力的制式坦克。发动机采用的是AGT-1500燃气轮机,输出功率是1103kW(1500马力。该机保养简单、冷却系统效率高,确定是燃油消耗率和成本较高。该坦克采用了X-1100-3B全自动传动装置和改进型扭杆悬挂。坦克每侧有7个铝制负重轮、1个诱导轮,1个主动轮和2个无轮缘托带轮,采用T156型双销挂胶履带。

M1坦克的越野速度和加速性能非常优秀,最大时速达72km/h,从0至32km/h加速时间只需7秒。

型号演变

一、 M1A1主战坦克

该坦克于1984年8月28日定型,生产始于1985年8月,1986年7月正式装备。该坦克主要特征是装备由美国特许生产的德国莱茵公司的Rh120式120mm滑膛炮,美国编号为M256。由于口径增大,弹药基数减至40发。

1988年以后生产的M1A1型开始加装贫铀装甲,防护力大大加强。此外, M1A1还增装了集体三防装置,换装了新型车长显示器、新主动轮和T-158型履带。

为配合安装120mm火炮,美国研制生产了几种120mm炮弹,其中M827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于1983年完成研制工作,采用了贫铀穿甲弹芯。

二、M1A2主战坦克

M1A2型是M1系列的最新改进型,改进项目众多,主要包括改进火控系统、提高生存能力、大量采用车辆电子装置和提高机动性等4大项。

该坦克首次安装了车长独立热像仪,这是该坦克的主要特征之一。该独立稳定式热像仪是坦克具备了猎-歼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坦克在能见度很低情况下与敌交战能力。该坦克还改进了车长和炮长的显控装置,提升资料处理及应战效率。此外,主炮和车长与炮长的瞄准仪上均安装了稳定器,进一步提高了行进间射击性能。M1A2坦克还采用了CO2激光测距仪,该测距仪工作波长与热像仪相同,测距范围加大,穿透烟幕和尘烟能力更强,对人眼也较安全。

该坦克配备了新近的战场管理系统(BMS) ,能自动地提供双方部队位置、后勤信息、目标数据和命令等。 M1A2配备了自主导航系统,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能快速准确标定本身所在方位。

底盘也进行了若干改进,发动机加装了数字电子控制装置,提高了省油性和可靠性

三、海军陆战队型M1A1坦克

从1987年开始,美国海军陆战队将221辆改进型M1A1坦克换装部分M60A1坦克。基于陆战队的任务需要,这批坦克加装了涉水用的120mm炮炮口罩、塔式发动机排气管和进气管等涉水套件,以及用于装船的系缆硬点等。

名称:M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战坦克 M1 Abrams Series MBT

研制单位:通用动力公司地面系统分部 General Dynamics/Land Systems Division,US

生产单位:利马陆军坦克厂 Lima Army Tank Plan,US 底特律坦克厂 Detroit Arsenal Tank Plant,US

现状:生产

装备情况: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

概述

1背景

1963年8月1日美国和联邦德国开始联合研制70年代的主战坦克,即MBT-70,并于1967年10月各自展出样车,后因两国在设计上存在分歧,加之成本较高,联合研制计划终于1969年底破产。随后美国在MBT-70基础上开始研制新的XM803坦克,于1970年制成样车,但仍因结构复杂,成本过高,又于1971年底被国会否决。 在两车计划被相继取消后,美国陆军随即提出研制XM1坦克计划,于1972年2月成立了一个由使用单位、研制单位和陆军参谋部3方组成的特别任务小组,正式开始了XM1坦克的研制工作。

2设计思想

接受MBT-70和XM-803两车研制失败的教训,该坦克研制初斯就严格控制了研制、制造成本,并力图达到提高性能的要求。

该坦克的19项设计要求中,陆军特别强调了乘员的生存力,其次才是观察和捕捉目标能力及首发命中率等要求。提高乘员生存力的重要性体现了现代坦克的发展趋势。为此XM1坦克设计采用了新的防护配置和现代火控系统。根据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经验,对设计要求又作了部分修正,如要求增大战斗行程、加强侧面防护、改进车内弹药储存等。

研制生产过程

1973年1月陆军参谋部正批准特别任务小组提出的XM1研制大纲,1973年6月陆军分别与通用汽车公司(GMC)和克莱斯勒(Chrysler)公司签订了研制样车合同,1976年1月底两辆样车完成,并在阿伯丁(Aberdeen)试验场进行对比评价试验。

1976年11月12日陆军宣布克莱斯勒样车获胜,并与之签订了制造11辆样车的合同,从而开始了该坦克的全面工程研制,于1979年11月完成,历时36个月。在此期间,克莱斯勒公司为陆军制造了11辆样车,1978年2月开始对样车进行第二阶段的性能试验和使用试验(DT/OT II),包括在各种气候和模拟战场条件下试验,试验内容主要有机械拆卸和维修;各种机动性试验;武器试验和环境试验。该阶段试验总行车里程约为89635km,发射炮弹19100发。

在全面工程研制阶段中,利马陆军坦克修配厂改造为M1坦克的第一制造厂,它便成为西方国家最现代化和生产率最高的坦克制造厂。

1979年5月间陆军决定试生产XM1坦克110辆,在利马坦克厂制造,1980年2月完成头两辆生产型车。为纪念原陆军参谋长,二次大战中著名的装甲部队司令格雷夫顿W·艾布拉姆斯(Greighton WAbrams)将军,特把该坦克命名为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从1980年9月到1982年5月又对这些坦克在部队进行了第三阶段的研制试验和使用试验,试验表明该坦克主要性能已满足或超过了1972年提出的研制要求。

早在1981年2月陆军就已批准生产7058辆M1坦克,同时将XM1坦克正式定名为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1981年9月利马坦克厂和底特律坦克厂开始小批量生产M1坦克,1982年3月底特律坦克厂开始制造生产型车。

1984年陆军把M1/M1A1坦克的计划生产总数提高到7467辆(其中4199辆M1A1)。为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两个坦克厂对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了较大的改进,1984年初月产量达70辆。

M1坦克的生产于1985年2月全面结束,共制造了2374辆,以后转向生产改进型M1坦克和装120mm滑膛炮的M1A1坦克。

1988年春季,美国陆军曾考虑把该系列坦克的生产总数提高到12000辆,以取代所有M60系列坦克。

应当指出,1974年12月美国和联邦德国曾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其中包括对联邦德国豹2修改型车进行试验评价,以期在豹2和M1两车装备部队前取得最大可能的部件标准化,取得的主要协商结果是计划在M1坦克上装备联邦德国制造的120mm滑膛炮。

4出现的技术问题

在第二阶段11辆样车试验中,燃气轮机空气滤清系统、传动装置、履带和燃料供给系统等均出了问题,在1979年下半年对3辆XM1车进行了结构修改,试验证明大部分问题得到解决。其中主要问题是履带脱落和发动机吸入尘土,前一问题是通过对行动和悬挂部件结构进行重新设计调整得以解决,后一问题的解决是在滤清系统中装入可靠的密封件。

目前M1坦克唯一不能满足研制大纲要求的是履带寿命,现装在M1/M1A1坦克上的T156型履带寿命是1300~1800km。为了提高履带寿命,降低作战供应费用,美国已研制了新的XT158H型履带,目前正在进行试验和测定。

5装备使用

目前,M1坦克主要装备美国陆军,M1和改进型M1主要装备在美国本土,而驻欧美军装备的M1坦克正用M1A1坦克代替。预计到90年代初美国陆军将有89个师装备M1、改进型M1和M1A1坦克。在陆军制式编制中,每个坦克营共有58辆M1A1坦克。

M1坦克可用美国空军的C-5A银河喷气式运输机空运,在极短时间内可运至指定作战区域。

6在埃及特许生产

1988年4月美国国会同意埃及特许生产565辆M1A1坦克以装备埃及陆军。按计划1991年美国向埃及提供15辆车,1992年开始用10年时间两国合作生产540辆M1A1坦克,其中主要部件,如发动机、武器系统等由美国提供。

结构特点

一、总体布置

M1坦克伯是典型的炮塔型坦克,有4名乘员。车体前部是加强舱,中部是战斗舱,后部是动力舱。

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内,配有3具整体式潜望镜。关窗驾驶时,驾驶员半仰卧操纵坦克,夜间驾驶时可把中间的潜望镜换成AN/VVS-2微光夜间驾驶仪。驾驶员两侧是用装甲板隔离的燃料箱和弹药。

旋转炮塔位于车体中央,其外形特点是低矮而庞大,几乎与车体一样宽。该扁平型炮塔和车体大都采用焊接件,这主要是接受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教训以及铸造件生产效率低的原因。车体上主要铸件只用3块,其他部分都用装甲钢板焊接而成。 炮塔和车体各部分和装甲厚度不等,最厚达125mm,最薄为125mm,相差10倍。首上装甲钢板的厚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厚,为50~125mm。

炮塔内有3名乘员,装填手位于火炮左侧,车长位于右侧,炮长在车长前下方。装填手舱门上安装有1具可旋转的潜望镜,舱口有一环形机枪架。车内电台安装在炮塔壁左侧,便于装填手操作。炮塔内弹药大都放在炮塔尾舱内,装填手用膝盖控制一个杠杆能打开尾舱装甲隔门,收回膝盖,门自动关闭,并备以应急机械闭锁装置。 炮塔上的车长指挥塔外形低矮,可360°旋转,四周有6个观察镜,指挥塔外部有1挺高射机枪。炮塔后部装有2根电台天线和1个横风传感器。

车内油冷式发电机由传动装置驱动,最大电流是650A;6个12V蓄电池串并联连接,总容量是300Ah,供电电压为24V。

M1坦克安装通气筒后可潜渡238m,M1A1坦克为2m。

此外,M1坦克可在车首安装新的推土铲,以完成推土和清理阵地等任务。

二、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

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北约制式105mm M68E1式线膛炮,与M60坦克的M68炮有所不同。该炮由于改进了摇架结构,并将摇架重量减到115kg,从而减少了在炮塔内所占有的空间。反后坐装置也加以改进,带有液压驻退机和同心式复进机,其液压压力由原147MPa(150kgf/cm2)减至1225MPa(125kgf/cm2)。该炮装有可测量炮管弯曲的炮口校正系统。

2弹药

该坦克105mm炮弹基数是55发,其中44发装在炮塔尾舱内,左右弹药仓各存放22发,3发水平存放在炮塔吊篮底板的防弹盒内待用,其余8发装在车体后部弹药装甲隔仓内。

M68E1火炮除了可发射M60坦克制式炮弹外,还可发射最新研制的M735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774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883曳光尾翼稳定脱壳贫铀弹芯穿甲弹和M737TPDS教练弹。M68E1火炮发射M774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为1524m/s,直射距离约1700m。

3火控系统

该坦克采用了指挥仪式数字式坦克火控系统,主要特点是光学主瞄准镜与火炮/炮塔相互独立稳定,火炮/炮塔电液驱动,并随动于主瞄准镜。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炮长用主瞄准镜捕获目标,炮长的火控指令和自动弹道传感器的弹道修正数据同时输入弹道计算机,计算机解算弹道并控制火炮和炮塔的转动从而使火炮稳定地瞄准目标。该火控系统使M1坦克具有在行进间射击固定目标和运动目标的能力。

由加拿大计算设备公司(Computing Devices Company)研制生产的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是一种全求解的固态计算机,自动输入的数据包括目标距离、目标速度、倾斜角和横风速度,手工输入的数据包括药温、气压、气温、炮膛磨损、4种弹道选择、炮口校正装置信息等,弹道计算距离为200~4000m。炮长主瞄准镜是一单向(高低向)独立稳定瞄准线的单目潜望式瞄准镜,它与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组合,构成测距、昼夜三合一的瞄准镜。现用Nd:YAG激光测距仪的距离分辨率为15m。为加强坦克在烟幕中的作战能力,正准备改用工作波长为106μm的CO2激光测距仪,并于1987年开始批量生产。

该坦克火控系统与豹2坦克的火控系统同属指挥仪式,但为降低成本,而又不太多地降低火控性能,M1坦克没有配备独立的车长瞄准镜,仅有1个在炮长主瞄准镜上延伸的望远镜,车长不能超越炮长独立地搜索、识别和瞄准目标;炮长主瞄准镜水平向未稳定,仅向低向独立稳定;减少了弹道数据的自动输入,仅用4种主要自动输入的弹道传感器,其他弹道数据参数需要手工输入。所有这些措施较有效地控制了火控系统的成本,实际成本仅为整车成本的20%。

4辅助武器

在主炮右侧安装有1挺M240式762mm并列机枪,在炮塔顶装填手舱口处安装1挺M240式762mm枪枪,该机枪旋转范围为265°,俯仰范围为-30°~+65°。在车长指挥塔上安装有制式M2式127mm机枪,可360°回转,俯仰范围为-10°~+65°,机枪回转可电动或手动操作,俯仰操作为手动。

三、推进系统

1发动机

该坦克发动机是阿夫柯-莱卡明(AVCOLycoming)公司(现改为达信-莱卡明公司)的AGT-1500燃气轮机。该坦克是世界首次采用燃气轮机作为主动力的制式坦克,这在进行多年争论之后选中了燃气轮机,原来存在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该机输出功率是1103kW(1500马力),主要燃料是柴油或煤油,也可用汽油。为气排气口位于车体尾部,进气口在车体顶部。AGT-1500燃气轮机不但零件少,定期检修间隔时间长,且冷却系统简单而效率高,排烟最大为减少。此外,该机零部件保养简单,整机更换极快,不超过1h,但是燃气轮机也存在燃油消耗率高,初始成本偏高的缺点。

2传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了底特律柴油机(Detroit Diesel)公司的X-1100-3B全自动传动装置,主要部件有液力变矩器、行星变速装置、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制动器等。通过操纵液力变矩器和行星拓进行变速,通过操纵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进行差速无级转向。液力变矩器可自动闭锁。该传动装置有4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可实现连续转向和空档原位转向。制动器为多片摩察式,工作制动时用液压操纵,紧急制动时用机械操纵。

3操纵机构

驾驶员使用“T”形操纵杆驾驶车辆,杆上装有油门控制装置和自动变速箱控制装置及车内通话装置。驾驶员前部有2个踏板,其中右边是工作制动器踏板,左边是停车制动器踏板。

4行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改进型扭杆悬挂。在第一、二、七负重轮平衡肘上安装有旋转式诂振器和固定的行程限制器,减振器装在侧甲板内。前部诱导轮曲臂上装有1个伸缩式液压减振器,可液压调整诱导轮。

第一、二、七扭杆是高强度扭杆,其余为普通制式扭杆,所有扭杆都托在铝管内,以防碰伤扭杆表面,第一、二根扭杆用钢板覆盖。

该坦克每侧有7个铝制负重轮、1个诱导轮,1个主动轮和2个无轮缘托带轮。采用T156型双销挂胶履带。负重轮直径为635mm,动行程为381mm,由于负重轮较多,因此,单位地面压力减少,且负重轮直径较小,车高降低。

四、防护系统

该坦克设计把乘员生存力作为主要性能指标,为此综合采取了多种防护措施。

(1)采用了装甲隔离措施。用装甲隔板将炮塔内弹药仓和乘员舱分隔开,一旦弹药仓被命中或着火爆炸,气浪会先将炮塔顶部3块泄压板冲开,使乘员免受二次效应的伤害。动力舱和乘员舱用装甲隔板分开。

(2)降低车辆总高,至炮塔顶高为237m。

(3)提高越野速度和加速性,从0至32km/h加速时间为7s。

(4)主要防护部位采用类似乔巴姆装甲的复合装甲,防护力较M60坦克大为提高。

(5)车体两侧各安装6块装甲裙板,可向上翻转,既保护了悬挂又可避免因车侧中弹引起二次效应。前部裙板厚约40mm,后部裙板厚约20mm。

(6)车内安装了哈隆(Halon)全自动灭火系统。动力舱和战斗舱中安装的红外传感器(动力舱有3个,驾驶员舱1个,炮塔内3个)能在2ms内发现所有着火点并自动启动灭火系统,能在150ms内把火灭掉。驾驶员也可手动灭火。

(7)车内装有M25A1个人三防面具,无超压三防装置。

(8)炮塔前部两侧各装有6管M250烟幕弹发射器,车上还装有发动机热烟幕施放装置。

变型车

M1坦克底盘除了用作坦克试验台架车(TTB)外,还发展了3种车型。

1M1装甲架桥车

该车于1983年由BMY(Bowen-Mclaughilin-York)公司开始研制,剪式车桥由3节组成。可跨越宽达3049m的壕沟,车桥车身重约5t,采用了高强度铝合金和复合材料,载重可达635t。

2M1扫雷车

样车于1986年4月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了试验,安装的扫雷滚轮基本上与M60坦克的相同,只是重新设计了安装机构。

此外,美国陆军为M1系列坦克研制了一咱扫雷犁装置,于1986年定型、1988财政年度中期投入使用,计划每个M1坦克排配备一套扫雷犁。该装置包括一套连接在车体牵引钩上的与履带等宽的扫雷犁,一套安装在驾驶舱内的控制箱和一具改进型驾驶员昼夜潜望镜等。

3艾布拉姆斯抢救车

该车采用了M1A1底盘,由通用动力公司投资研制,现已制出样车,82%的部件与M1A1通用。抢救车重608t,时速6436km/h,可越过274m宽的壕沟;车上装有吊臂,臂上固定,可旋转270°,仰角70°,起吊高度854m;主绞盘拉力622kN,钢绳长975m。

M1系列坦克车族

--M1------------M1装甲架桥车

---M1扫雷车

改进型M1-------M1E2

--M1A1----------海军陆战队型M1A1

---抢救车

M1A2

M1A3

性能数据

型号 M1 M1A1(未采用贫铀装甲)

乘员 4人 4人

战斗全重 54545kg 57154kg

单位压力 942kPa 942kPa

单位功率 199kW/t 193kW/t

车全长

炮向前 9766m 9828m

炮向后 8971m 9033m

车体长 7918m 7918m

车宽 3653m 3657m

车高

至塔顶 2375m 2483m

整车高 2885m 2886m

火线高 189m 189m

车底距地高

车体中部 0482m 0482m

车体两侧 0432m 0432m

履带宽 635mm 635mm

履带着地长 4650m 4650m

公路最大速度 7242km/h 6677km/h

平均越野速度 483km/h 483km/h

爬坡速度

10%坡度(6~) 322km/h 2751km/h

60%坡度(31°) 72km/h 659km/h

0至32km/h加速时间 7s 68s

燃料储备 19076L 19076L

公路最大行程 498km 465km

公路最大行程 498km 465km

涉水深度

无准备 1219m 1219m

有准备 198m 198m

爬坡度 60% 60%

攀垂直墙高 1244m 1066m

越壕宽 2743m 2743m

最小转向半径 原位

发动机

生产公司 达信-莱卡明(Textron-Lycoming)

型号 AGT-1500

类型 燃气轮机

功率/转速 1103kW(1500马力)/3000r/min

传动装置

生产公司 底特律柴油机公司(Detroit Diesel)

型号 X-1100-3B

类型 液力全自动

前进档/倒档数 4/2

转向装置类型 静液无级,双差速

侧传动类型 行星传动

侧传动比 43:1 467:1

制动系统类型 液压操纵的多片摩擦制动器,应急时可机械操纵

悬挂装置类型 高强度扭杆,液压旋转减振器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 105mm/M68E1/线膛 120mm/M256/滑膛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数量 762mm/M240/1挺

防空武器口径/型号/数量 127mm/M2/1挺(车长)

762mm/M240/1挺(装填手)

烟幕弹发射器型号/总数量 M250/2×6具 M250/2×具

热烟幕施放装置 有 有

弹药基数

主炮 55发 40发

127mm 1000发 1000发

762mm 11400发 12400发

烟幕弹 24发 24发

炮塔驱动方式 电液驱动,备以手动 电液驱动,备以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 360° 360°

炮塔最大回转速度

跟踪 42°/s 42°/s

用稳定器 42°/s 42°/s

火炮俯仰范围 -°~+20° -10°~+20

最大俯仰速率

跟踪 14°/s 14°/s

用控制手柄 225°/s 225°/s

用稳定控制器 42°/s 42°/s

火炮稳定器

水平 有(炮塔) 有(炮塔)

垂直 有(随动于稳定的瞄准镜) 有(随动于稳定的瞄准镜)

激光测距仪类型 Nd:YAG测距仪

弹道计算机类型 全求解式固态数字式计算机

炮长主瞄准镜类型 带热成像仪的单目式

车长超越控制 无

炮管弯曲修正 炮口校正传感器

驾驶员夜视装置型号 AN/VVS-2

车体和炮塔装甲类型 乔巴姆

车体和炮塔用的钢装甲

车体

前上 自下而上50~325mm(为防地雷)

车底前部 30~325mm(为防地雷)

车底后部 125mm(不防地雷)

侧面 25~325mm

炮塔 25~125mm

自动灭火抑爆装置 有 有

三防装置 个体 个体 集体

乘员加温设备 有 有

车体安全门 无 无

电气系统电压 24V 24V

蓄电池数目/电压/容量 6个/12V/300Ah

谢谢,请给分

[引]

机械能守恒定律合外力(不包括万有引力、重力和弹性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或所做的功为零时,任何物体在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物体的总机械能(即势能和动能的总和)保持恒定不变,这一结论就叫做“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定律——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力学中重要定律之一。机械能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机械能与非机械能没有发生转化的系统,通常将这样的系统称为机械能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涉及初始状态和终了状态的机械能,不涉及转换过程。因此,如果不要求去了解过程的具体情况的话,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分析某些力学过程,比用其他方法简便。

功能原理合外力(不包括万有引力、重力和弹性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这个结论就叫做“功能原理”。其表达式为

W合=E2-E1=ΔE。

式中E1和E2各表示物体在初状态和末状态时的机械能,W合表示合外力(不包括重力和弹性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从式中可知:当机械能增加时,即E2>E1,则ΔE>0,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当机械能减少时,即E2<E1,则ΔE<0,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机械能不变时,即E2=E1,则ΔE=0,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从上述分析知:能是表达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用做功的多少可以量度能量的变化量。功和能都是标量,它们的单位相同,但却是两个本质不同的物理量。能是用来反映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处于一定的运动状态的物体就具有一定的能量。而作功的过程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位置变化的过程,也就是能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的过程。因此,功是用来反映某一过程中物体间能量传递了多少的物理量。

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的增量,等于相应时间间隔内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它表明具有动量的物体受合外力作用,经过一段时间速度将发生变化,因而动量也发生变化。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数学表达式是:∑I=P2-P1=ΔP。其中∑I表示各外力冲量的矢量和,即∑(F·t),它等于合外力的冲量。P1、P2各表示物体在始、末状态时的动量。冲量和动量都是矢量。冲量的方向是动量增量的方向。冲量是对力而言,动量是对物体而言的。只能说“某力的冲量”、“某物体的动量”,而不能讲“某力的动量”、“某物体的冲量”。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冲量的单位为牛顿·秒,物体动量的单位为千克·米/秒。它们具有相同的量纲。动量单位和冲量单位等同,即1牛顿·秒=1千克·米/秒,(1达因·秒=1克·厘米/秒)

运用动量定理可以求解力、质量、速度三方面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明确物理过程;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确定作用前的动量和作用后的动量;建立坐标系或规定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列出方程;求解。

动量守恒定律物体系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这一结论叫“动量守恒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m1v1+m2v2=m1v1’+m2v2’=恒量。式中的m1、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v1和v2分别为它们原来的速度,v1’和v2’分别为它们相互作用后的速度,等号左边是两物体原来的总动量,右边是它们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该定律是指相互作用的物体的总动量是守恒的。但在作用过程中,动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其他物体,即每一物体的动量并不守恒。运用此定律时还应注意守恒条件:要求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但当外力远小于内力时亦可运用。如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的外力为零,则可在这一方向运用该定律。从大到星系的宏观系统,小到基本粒子的微观系统,无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是什么力,只要能满足守恒条件,都可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所以它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规律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2848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9
下一篇2023-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