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那个姿势对颜值好

睡觉那个姿势对颜值好,第1张

睡觉那个姿势对颜值好

 睡觉那个姿势对颜值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晚上在床上睡觉的时候一般都是仰卧的,其实睡觉的姿势是非常多的,不同的姿势有着不一样的作用,下面为大家分享睡觉那个姿势对颜值好。

睡觉那个姿势对颜值好1

 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的睡姿主要分为侧卧位、仰卧位、俯卧位三种,经调查显示,当我们彻底进入睡眠状态后,习惯性侧卧的人占据了百分之六十左右。

 而且在整个睡眠的过程中,睡觉姿势也会不断的变化,大约有十到六十次左右的变动。

 睡觉姿势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好坏,需要当心的是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仅对脊柱不利,而且还会对“颜值”造成影响,特别是我们最习以为常的侧卧位。

 长期保持这一姿势睡眠,就会导致面部皮肤受到挤压,久而久之皱纹也会因此出现。

  除了侧卧位以外,以下六种睡姿也需注意:

  1、仰卧位

 很多人都觉得仰卧位是最佳的睡眠姿势,其实也不尽然。虽说仰卧位能让人更快进入睡眠状态,还不会对面部皮肤造成挤压,但仰卧睡眠容易导致扁桃体肥大,从而引发“腺样体面容”,让你的颜值直线下降。

 而且仰卧位姿势与床接触最大的是臀部和背部,腰部获得的支撑力并不多,长期保持这一姿势,容易引起腰酸背痛症状。

  2、张嘴睡觉

 很多人都有张嘴睡眠的习惯,但张嘴睡觉不仅容易流口水,而且总是张嘴呼吸,时间长了还会让脸型和牙龈发生变化,整体颜值被拉低。

  3、趴着睡觉

 关于这个姿势,真是有点接受无能。因为不仅呼吸会非常困难,而且趴着睡觉,脸部皮肤和枕头接触面过大,更容易让皱纹出现。另外,趴着睡眠很容易压迫到眼球,长时间眼压增高眼球也会微微凸起,让你变成金鱼眼。

  4、蒙着头睡觉

 有部分女性都喜欢蒙头睡觉,认为这样才能有安全感。但是头蒙在被子里不利于呼吸,大量二氧化碳在被子中寄居,同时还会让皮肤处于潮湿环境中,导致痘痘丛生。

  5、婴儿蜷缩姿势

 除了蒙头睡觉有安全感以外,还有人认为身体蜷缩在一起同样有安全感。长期保持这一姿势睡眠,容易对颈椎和腰椎造成伤害,久而久之还会有驼背可能,我想各位小仙女应该都不想变成老太太吧?

  6、脸枕在胳膊上睡觉

 有的小仙女喜欢枕着爱人的胳膊睡觉,被人紧紧搂住的感觉十分舒适,可这一睡姿同样对皮肤不利。因为脸部皮肤异常娇嫩,长期如此容易让皱纹丛生,特别是眼角的部位。

睡觉那个姿势对颜值好2

 总朝一侧睡,会越睡越老!

 这真的有正经的研究,也算是一个身体的冷知识吧,美国健康医疗指南网站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使人显老的七个日常习惯》,其中就提到关于睡觉姿势与容貌的问题。

 研究发现:如果人总是朝着一侧睡觉或者压着脸睡觉,会对脸上的细纹和皱纹产生影响,这个影响就是被压的那一侧摩擦加重,代谢不畅,导致胶原蛋白破裂而形成更多的细纹和皱纹,尤其是,眼周围以及鼻子至嘴部的细纹更加明显,这样看起来显得更加衰老了!

  最佳睡觉姿势是怎样的呢?

 用武侠**里的话说,最厉害的招式就是没有招!关于睡觉姿势也是一样,没有最好,因为各式睡姿都有优缺点。通常人们会选择平卧,也就是仰面向上,这样可以让全身的肌肉得到放松,还能避免发生侧弯或驼背啥的,但也有不足,因为这种睡姿可能增加打鼾和呼吸睡眠暂停的概率。

 通过调查更多的人觉得侧卧蜷缩着睡最舒服,当然这也非常适合打鼾、孕妇、胃食管反流患者以及有背部疾病的人,不过长期这么睡首先会涉及到刚才说的话题,一侧脸部皱纹产生显老,另外长时间侧卧还会出现手臂被压出现麻木的情况。

 特殊人群的`侧卧:心脏不好的人建议右侧卧,因为心脏通常在左侧,避免压迫心脏;孕中后期建议左侧卧,因为子宫呈右旋状态;胃食管反流和胃灼热患者,左侧卧睡+垫高上半身,可以让食管高于胃部,胃酸不容易反流。

 但不管怎么样,肯定不推荐趴着睡啦,这个姿势最不优雅了,趴着睡会对胃肠、肝脏带来负担,还特别容易造成落枕!对于女性朋友,这个姿势更是不推荐,原因你懂得,乳房受压,影响血液循环……

 除了睡觉姿势的影响,还有喝酒、熬夜、喜欢用吸管喝饮料、锻炼过度、总是低头看手机等等,都会加速衰老。

睡觉那个姿势对颜值好3

  长期固定不动的睡觉姿势会影响到脸形

 睡觉姿势有很多种多样,平躺着侧睡乃至也有人喜爱趴着睡觉。有些人说睡觉姿势是体现了一个人真正的心里情况和性格特点。自然都不清除每一人到睡觉的时候会在潜意识地开展睡觉姿势的改变,那样实际上也是比较好的一个方法。由于假如长期固定不动的一种睡姿,马上会对脸形导致一定的挤压成型。

 乃至让脸部肌肉觉得十分的肌肉僵硬,因为它一直处在一个情况,持续六到八小时上下。因此长期固定不动的睡觉姿势针对脸部肌肉的生长发育是十分不太好的,最好是能够多转换睡觉姿势让脸部肌肉充足均衡的发展趋势。

  瘦脸的最好睡觉姿势

 这里给大伙儿普及化一种瘦脸的最好睡觉姿势:将人体与床维持30度上下的交角侧躺!此刻能够调节自身的姿势,让手臂垫在头侧边以维持人体均衡,最好是也要能保证上下两边侧睡要交替。这一方法能够合理地避免脸部的肌肉受压迫,另外在交替方位的情况下能够让面部的肌肉均衡发展趋势,那样就可以无需再担忧自身脸部两侧的肌肉不平衡了!

  平躺着美容护肤脸部

 有杂志期刊以前发布过有关睡觉姿势对人脸部的肌肉的影响,她们觉得平躺着是要想做到回笼觉的一种较为非常好的挑选。在睡觉的时候挑选平躺着的姿态能够合理地防止枕芯对脸部的肌肉开展被压迫功效,避免脸部的肌肉被歪曲而造成皱褶。

 针对女性朋友而言平躺着是能够合理地避免皱褶造成的一种睡觉的姿势。并且选用平躺着的姿态能够提升睡眠,那样能够确保在睡觉的时候吸气顺畅,自始至终有一个稳定而有规律性的呼吸次数,进而合理地减少呼吸骤停的几率。

 但说到睡一次是否会影响到脸形这一问题,很多人的回答是毫无疑问的。主观臆断地认为侧着睡可能会因为地球引力的原因造成 面部的两侧肌肉不一样。而平躺着的睡也是因为地球引力的原因,会使面部两侧的肌肉处在绷紧情况。

 那样就可以具有瘦脸的功效。实际上这种叫法也不是彻底的没有科学研究的根据。最关键的就是说要保证不必随便地任由自身的念头在睡觉的时候随便歪曲和挤压成型自身的脸部,睡觉的时候能够尽可能转换一下睡觉姿势,都不需要有意的去改变自身平时的入睡习惯性。

一般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

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者注意保持脊柱的正直,注意间隔休息,避免颈椎长时间维持在屈颈姿势。

锻炼肩颈肌肉

游泳是比较好的锻炼颈肩腰背部肌肉的运动方式。

此外,平时还可适当做些头颈部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尤其是在较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后。既可缓解疲劳,又能锻炼肌肉力量,有利于维持颈椎的稳定性,保护颈椎间盘和小关节。

适当做些颈后部肌肉等长收缩抗阻训练,如双手五指交叉放于枕后部、头后仰对抗,可以明显增强颈后部肌肉力量,纠正颈椎不稳定。

药物治疗

适当的用药可以明显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症状。

神经根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急性期发作时,可选择加用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缓解症状,必要时给予、激素等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

常用于肩颈臂疼痛的患者,主要是针对神经根受到刺激引起的损伤性炎症,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

常伴有恶心、呕吐、饱胀、胃疼等不良反应。常用药物有以及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类药物(例如、依托考昔)等。

肌松药

用于缓解肌肉痉挛所致的颈肩痛,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刺激,常伴有血压下降、、心律紊乱等不良反应。

镇静剂

适于精神兴奋、紧张、激动的患者,可减轻神经的兴奋性,也能使肌肉的紧张得到缓解,会有嗜睡、头晕、乏力和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常用药物为安定类,也可用健脑安神的中成药。

手术治疗

当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应采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者尽管有效,但是停止治疗后症状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神经根性疼痛剧烈,保守治疗无效;

上肢某些肌肉出现肌无力、甚至肌萎缩,经保守治疗2~4周后仍有发展趋势。

此外,由于脊髓型颈椎病随着疾病发展,症状将逐渐加重,甚至可以致残,故确诊后应及时手术治疗。较重且病程时间长者,手术疗效差。

颈椎病手术费用目前存在较大幅度差异,与病变性质、病变节段、病变复杂程度、手术方式、手术材料、所在地区、医院等有关,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手术治疗术式可分为颈椎前路手术和颈椎后路手术。

前路手术

指在颈部前方或侧前方进行手术,手术步骤包括减压和重建稳定两大部分。

减压是指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赘或者大部分椎体、肥厚和骨化的后纵韧带,彻底解除脊髓、神经根的压迫。

重建稳定包括融合与非融合技术。融合术指采用自体骨块、同种异体骨块、椎间融合器、钛笼、3D打印人工椎体等材料填充减压时切除的椎间盘、椎体,辅以钛板和螺钉固定,实现永久稳定。

对于椎间隙退变较轻、单纯椎间盘突出等“软性”压迫的患者,采取非融合技术,即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以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

后路手术

指在颈部后方进行的手术,主要包括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和椎板切除加固定融合术。通过扩大椎管的有效矢状径,实现解除脊髓压迫的目的。

中医治疗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针灸、推拿按摩、牵引、中药外用和内服等。但须注意,并不是所有类型都适合中医治疗,建议在正规医院明确诊断之后,到有相关医疗资质的专业机构接受治疗。

针灸治疗

包括针法与灸法,可以取颈项部的夹脊穴、风池、风府、天宗、大椎、外关、合谷进行针刺或艾灸以调整气血。

推拿按摩治疗

以颈项部局部松解为主,配合手法整复,能够使颈部气血得以调畅,肌肉得以松弛。

牵引治疗

一般采用颈椎牵引带牵引治疗,解除颈部肌肉痉挛,松解软组织粘连,改善或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中药外用

将有行气散瘀、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或清热解毒等不同作用的中药制剂,应用在颈椎病患者的有关部位,如苏木、葛根、杜仲、川芎等。常用治法有敷贴药、喷药等。

中药内服

需要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风寒湿型可以给予防风汤;气滞血瘀型可以给予通窍活血汤;痰湿阻滞型可以半夏白术天麻汤。

其他治疗

物理治疗

常用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法、超短波疗法、超声波疗法、高电位疗法等治疗方法,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血管痉挛,消除神经根、脊髓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水肿,减轻粘连,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

其他

目前有研究表明,治疗的药物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可能对颈椎病患者有疗效,有助于缓解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后进入颈椎病的临床治疗用药范畴。

2022年最后一天,是周六,陈尔真依然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查房、开会、诊治患者,直到2023年元旦零点。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上海新冠救治专家组成员,这位抗疫老将的注意力分成两部分。一面是医院,面对剧增的患者,整合资源、优化流程,不断降低患者等待时间,提升救治效率;一面是基层,指导社区医疗机构提升救治水平,尽早有效干预,分层分类规范诊疗。两边目标一致:防重症!降死亡!

流程如何优化?基层如何阻断重症?医护最需要什么支持?12月31日深夜,陈尔真接受了大江东工作室专访。

大江东:瑞金医院目前急诊情形如何?新冠患者占比多少?重症、危重症患者多吗?医院内部如何优化救治流程?

陈尔真:这些天,我院急诊服务量翻倍,平常日均约800人次,现在达到1600人次。但发热门诊从每日600多人次降到100多。我们开出了新冠专病门诊,每天也有400人次左右就诊。

1600人次急诊患者有80%与新冠相关;65岁以上的脆弱人群占45%到50%,有肺炎表现的占50%左右。每天到院救护车有100多辆。每天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占比约10%左右,绝大部分有基础病,或是老年人。

医院扩大了急诊容量,从原来4个诊间扩大到8个,并抽调其他科室医务人员增援,尤其急诊抢救室增加很多人手。我们把感染肺科大楼全部腾出,收治新冠患者,其中有重症监护室、亚重症病房和普通病房3类。目前每天收治患者达到80位左右,高的时候有100来个。分类病房设置有很好的分流作用,减少了急诊患者滞留,让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得到更好救治。

我们建立专班筛查,及时发现有重症风险的患者。对重症和危重症,按照第九版诊疗方案,从一般对症处理到氧疗、抗病毒治疗、适当的激素、器官功能的监测,有条件的进行俯卧位通气,全力救治。

尽管服务量剧增,救治工作仍在平稳、安全、有序展开。

大江东:此前您接受采访时表示,重症高峰已经慢慢出现,应对这种变化,医疗机构应该如何作出调整?

陈尔真:重症患者增加,对医疗机构来说,最关键的是要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就是简化流程。以前的急诊,患者要先预检,再挂号,再去诊间,医生再开检查,结果出来再到诊间复核,复核后开药,开药后再治疗,要排好几次队。

现在,我们建立了急诊的疑似患者筛查流程。预检时,患者一挂号就把检查项目全部开好,包括新冠相关的必查项目,比如心电图、胸部CT、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蛋白,这样能及时鉴别患者是否有基础疾病、肺炎、心脏损害。我们会对结果分类为有基础病及无基础病;同时进行年龄分层,小于50岁,50岁至59岁,60岁至69岁,70岁至79岁,以及80岁以上,根据分类和分层来判断患者是否高危。

这些流程优化以后,我们大大提升了效率。优化前,急诊单日1200人次时,患者要等待3到4个小时才能完成诊疗;优化后,即便急诊人次上升到单日1600人次,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诊疗了。

大江东:上海社区卫生中心也迎来大量新冠患者,就基层医疗机构而言,哪些措施和手段可以尽量阻止患者进展为重症?

陈尔真:上海对此作了大量工作,希望充分发挥三级诊疗体系的功能,让大部分轻症和普通型患者在社区得到治疗,2000多个社区医疗机构开启了发热门诊,为初筛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社区医疗机构也按照分层分类管理,对轻症居家治疗给予指导;对普通型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有风险或危重患者及时往上级医院转诊。

其中,最关键的是建立早期识别预警体系,要提升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甄别能力。上海的新冠医疗救治专家组,包括我跟张文宏教授在内,正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一系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让基层医护人员掌握如何识别患者是否有高危因素,如何进行早期规范救治。

上海市政府非常重视社区层面的救治能力建设,抗病毒药已经广泛发抵社区,争取第一时间用药。这个药越早用效果越好,如果超过5天,药效会打折扣。

社区医生可以及时为患者分类诊断,及时有效干预。有些社区卫生中心除了抗病毒药,还可以对症处理,包括氧疗、激素的使用,能够有效阻断一些高危患者进展为重症,降低对二三级医院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落实“防重症、降死亡”的目标。

2022年4月6日,陈尔真在“四叶草”方舱接受大江东采访。顾海民摄

大江东:很多不同科室医生走上新冠治疗一线,如何提升“跨界”医护工作者的新冠救治能力?

陈尔真:当下,医疗服务量剧增,相关专业医护数量明显缺乏,加上很多医务人员也感染了需要休息,这就需要调动更多医务人员参与救治。经过3年抗疫,医务人员对新冠都有一定认识。在医学院,内科是基础,包括肺炎诊治,每个人都学过。

治疗新冠,主要是呼吸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科室引领其他科室来支援的团队。

我们对其他科室医务人员制定了培训计划,主要针对新冠感染诊疗规范流程进行强化培训,非专业科室医务人员能基本掌握,还有专家组指导,可以胜任普通型患者的诊治。

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还是需要急诊、重症、呼吸、感染这四个专科来做主导。我们采取分类救治,支援团队负责普通型患者救治,我们加强了质量管控,救治过程中多学科专家团队,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可能转重症的患者,并转到专业性较强的科室或者病房救治,避免观察不到位、救治不到位,努力降低重症甚至死亡风险。

大江东:此前医生、护士感染较多,现在瑞金医院医护返岗情况如何?医护人员最急需什么?

陈尔真:12月中旬,很多医务人员感染,不少人发高烧、全身痛,进展成肺炎的也有,影响了我们的战斗力。但医务人员的天职是治病救人,基本都是烧一退就返岗一线。最困难的时候,超过一半的人员不在岗,现在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因感染未返岗,返岗率明显提升。但人手依然紧张,所有医务人员都是“白加黑,5+2”,每天都工作12小时。

生命至上,职责所在,这是我们医务人员应该做的。我们也需要社会的理解。医疗服务量在增加,每个医护都在超负荷工作,可能有时服务不到位,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共同维护患者健康。只要团结一致,一定能够胜利。

大江东:很多人胸闷气短就去医院拍CT,是否有必要性?什么情况建议去医院?治愈患者回家,还需要戴口罩吗?“阳”了,不太有症状的老人应注意什么?

陈尔真:CT确实是影像学上判断有否肺炎的关键手段。按照四种分型,轻型没有肺炎表现,普通型有肺炎表现,重症和危重型也有相关指征。绝大部分患者,尤其年轻人,发生肺炎的机率非常非常低,除非有明显肺炎症状,一般没必要做CT。

高危患者必须进行CT筛查,如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CT阳性占比较高。请一定听医生的,医生会判断你需不需要做CT,有的人不发烧,有点咳嗽,咳长了会有点胸闷,但没有气急,白细胞等血常规也好,没有淋巴细胞下降,氧饱和度也好,那没必要做CT。盲目涌向医院,挤占医疗资源,会影响真正需要救治的人。

“阳康”们在家里没必要戴口罩。但是,在人群聚集地还是要戴。我看过海外一项研究,80多万人的样本,二次感染率在2%到3%。这可能跟两次感染间隔时间,以及感染者免疫功能有关,为了你的健康,请坚持“三件套”“五还要”。

阳了但不太有症状的老人,要特别关注。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反应能力都在下降,感染后的临床特征和年轻人不同。可能肺炎已经发生,却只是昏昏欲睡,反应慢了,行动不便了。尤其要关注独居老人。血氧仪可以监测,但也不是万能的,还要观察老人是不是反应迟钝、神志不清,皮肤黏膜是否发生改变,嘴唇、指甲颜色是不是有点发紫。如伴有持续发烧、咳嗽、胸痛,风险就更大了,就要到医院,通过CT等方式看看肺部有无炎症。

大江东:很好奇,您感染过吗?大上海保卫战期间,您参与建设过7个方舱,我们也采访过您主持医疗救治的方舱,发现感染者有跳广场舞,有唱歌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挺高,现在大家都觉得有症状比例明显升高,为什么?

陈尔真:新冠病毒对于人类来说,普遍易感,不同的人感染后的临床表现不一样。我感染过,症状非常轻,发烧到385度,半天就好了,没有头痛、肌肉痛,可能跟我打全程疫苗有关,也可能碰到的病毒载量较少。

现在看来,确实和大上海保卫战时期不太一样。当时上海60多万感染者,是通过核酸全检筛查出来的,其中隔离在方舱的,很多是无症状。现在上海疫情传播范围非常广,可能已达人口的70%,超过当时的二三十倍了。从绝对数来说,大家必然感到,有症状的人比较多。

对于这一波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还需要进一步通过数据统计研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3256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