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RQ商标总申请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册0件,有1件正在申请中,无效注册0件,0件在售中。
经八戒知识产权统计,JXRQ还可以注册以下商标分类:
第1类(化学制剂、肥料)
第2类(颜料油漆、染料、防腐制品)
第3类(日化用品、洗护、香料)
第4类(能源、燃料、油脂)
第5类(药品、卫生用品、营养品)
第6类(金属制品、金属建材、金属材料)
第7类(机械设备、马达、传动)
第8类(手动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类(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安防设备)
第10类(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成人用品)
第11类(照明洁具、冷热设备、消毒净化)
第12类(运输工具、运载工具零部件)
第13类(军火、烟火、个人防护喷雾)
第14类(珠宝、贵金属、钟表)
第15类(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配件)
第16类(纸品、办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类(橡胶制品、绝缘隔热隔音材料)
第18类(箱包、皮革皮具、伞具)
第19类(非金属建筑材料)
第21类(厨房器具、家用器皿、洗护用具)
第22类(绳缆、遮蓬、袋子)
第23类(纱、线、丝)
第24类(纺织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类(服装、鞋帽、袜子手套)
第26类(饰品、假发、纽扣拉链)
第27类(地毯、席垫、墙纸)
第28类(玩具、体育健身器材、钓具)
第29类(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类(面点、调味品、饮品)
第31类(生鲜、动植物、饲料种子)
第32类(啤酒、不含酒精的饮料)
第33类(酒、含酒精饮料)
第34类(烟草、烟具)
第35类(广告、商业管理、市场营销)
第36类(金融事务、不动产管理、典当担保)
第37类(建筑、室内装修、维修维护)
第38类(电信、通讯服务)
第39类(运输仓储、能源分配、旅行服务)
第40类(材料加工、印刷、污物处理)
第41类(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娱乐服务)
第42类(研发质控、IT服务、建筑咨询)
第43类(餐饮住宿、养老托儿、动物食宿)
第44类(医疗、美容、园艺)
第45类(安保法律、婚礼家政、社会服务)
一、回首看历史
解放前夕,旧中国的经济已处于崩溃边缘,连年战争留下满目疮痍,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市场萧条,物价飞涨,失业现象严重,广大劳动人民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
1949年,中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当时大部分人的生活仍维持在最低的生存水平上。面对这样的局面,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物价,安排就业,以安定人民生活。广大人民以主人翁的精神和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物质基础。这在发展生产稳定民心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对救民于水火的***充满了热爱和感激,对自己当家做主充满了自豪和热情。“一五”时期被称为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但是,由于已知的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没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扎扎实实的经济建设中去,人民生活几起几落,在温饱线上徘徊20年之久。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不会忘记,人民生活虽有改善,由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市场供应匮乏,消费品供应不足,绝大多数商品都需要凭票证购买。正是在这个时期,整个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相比之下,中国经济以及人民生活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35倍
如今,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已30年,我省也同全国一样,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跨越和大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主体分配向个人倾斜,使城镇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到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2945元,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与1981年相比,增长了35倍,26年间平均增速141%。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不断增加的,经历了“快速增长、高速增长、平稳增长”的过程,收入渠道实现多元化。
一是工资性收入仍是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非工资性收入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虽然不断下降,但仍占60%以上,是家庭总收入的主要来源。2008年达到867727元,比1981年增加了831356元,增长了23倍。非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2008年达到362%。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增长及比例变化可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非工资性收入发展时期。1981年至1985年,由于经济体制尚处在起步阶段,城镇居民非工资性收入减少,收入仍以工资为主,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一直保持在90%—94%之间,变化甚微。随着其他收入渠道的拓展,家庭收入的多元化渐渐表现出来,非工资性收入比重逐年上升。
非工资性收入全面增长时期。1986年至1998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城镇居民非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城镇职工从事个体经营、第二职业、停薪留职的人数逐渐增多,是非工资性收入增加和收入来源多样化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非工资性收入还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非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由1527%,上升到1998年的2646%,增加了10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增长较快,到1998年为422388元,比1986年的76476元增加了345912元,增长了45倍。家庭总收入增加带动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同步上升,由1986年的64801元,11675元,上升到1998年的310632元和111756元,分别增长了38倍和86倍。
非工资性收入高速增长时期。1999年至2008年,非工资性收入显著增加,占家庭收入比重稳中有升。1999年开始,在国企改革步伐加快,城镇居民就业渠道拓宽及就业主动权变化的共同影响下,非工资性收入快速增加。2008年达492876元,占家庭收入比重为362%,同2000年相比,增加了345308元,8年间平均增速高达1627%,比重上升56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与非工资性收入比例接近6:4。
二是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均快速增长。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达到9774元,比2002年增加了2922元,增长426%。经营净收入为115414元,比2002年增加了33296元。转移性收入为367688元,占非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为746%,比2002年增加了200348元,增长12倍。
三、农村居民收入增长273倍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省农村居民物质生活逐步丰裕,消费质量明显提高,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到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327元,比1978年的181元增长273倍,平均每年增长116%。
回顾30年来,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可以划分摆脱贫穷到解决温饱、温饱有余到实现总体小康、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三个阶段。
一是摆脱贫穷,解决温饱(1978至1991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由于我省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多,土地资源的优势充分显现,使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农民生活基本摆脱了贫穷,解决了温饱。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81元增加到1991年的748元,增长41倍,年均增长11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79年的194元增加到1991年的649元,增长33倍,年均增长106%。恩格尔系数从1979年的675%下降到1991年的566%,下降109个百分点。
二是温饱有余,迈向总体小康(1992至1999年)
1992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整体配套、重点突破和全面攻坚的新阶段。
在这一时期,农村经济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和突破,各种市场的建立使商品从“小流通”走向“大流通”,为商品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民的生活水平也由温饱有余快速向总体小康迈进。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2年的807元增加到1999年的2261元,增长28倍,年均增长15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92年的643元增加到1999年的1348元,增长21倍,年均增长112%。恩格尔系数从1992年的594%下降到1999年的533%,下降了61个百分点。根据《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测算,到1999年,我省农村居民生活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水平。
三是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2000至2008年)
进入新世纪,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主要是靠政策推动。自2003年以来的税费改革、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等惠农政策,对减轻农民负担、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显著提高。
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327元,比2000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11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432元,比2000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105%。恩格尔系数为396%,比2000年的454%下降了58个百分点。
30年来,我省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其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农民收入与农村改革密切相关。1978年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81元增加到1988年的628元,增加447元,增长35倍,年均增长133%。而从1965年到1975年的十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0元增加到146元,仅增加6元。从1988年至1992年五年间基本没有针对农村改革的政策措施出台,致使这一时期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仅为64%。再就是从2003年至2008年的5年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1%。
二是农民收入与农产品价格密切相关。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的年份是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上调的几年。改革以来这种情况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1979年至198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3元增加到463元,增长21倍,年均增长201%。第二次是1995年至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10元增加到1997年的2186元,增长358%,年均增长166%。
三是农民收入与惠农政策密切相关。2003年以来,国家实施了税费改革、免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等惠农政策,对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4年我省实行的“一免三补”政策,使农民人均直接增收228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85%。到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实际得到各种政策性补贴收入356元,同比增长413%,对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4%。也使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530元增加到2008年的49327元,增加24027元,增长95%,年均增长143%。
四是农民收入与打工收入密切相关。1978年至1983年是我省农民纯收入高速增长时期,年均增长207%。这一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的推动力主要归功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入90年代后,虽说家庭经营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随着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工资性收入)的不断增加。使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869%下降到2008年的678%;而同期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由81%提高到164%。从绝对数看,2008年我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为33447元,比1990年增长48倍,而同期工资性收入增长125倍。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率由1990年的-5%,上升至2008年的133%,上升了183个百分点,显现出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主要来源。而到2008年,我省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1)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主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户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收入来源由集体统一经营为主转向家庭经营为主。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334472元,比1978年增长了558倍,年均增长139%,占纯收入的比重为678%,比1978年上升355个百分点。
(2)非生产性经营收入增速最快
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非生产性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778元,比1978年增长了991倍,年均增长16%,比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年均增速高21个百分点。占纯收入的比重为158%,比1978年上升115个百分点。
(3)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
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81017元,比1983年增长216倍,年均增长125%。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已达164%,上升了109个百分点。
(4)农民收入货币化率大幅提高
30年来,随着农村社会化、商品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村居民以食物收入为主的状况逐步被货币收入所替代。1978年,农村居民出售农副产品收入人均仅为28元,占总收入的142%;人均现金纯收入为64元,占总收入的323%。而到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出售产品收入466155元,比1978年增长1655倍,占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6%,提高了418个百分点;人均现金纯收入达到435139元,增长669倍,占总收入的808%,提高了485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可支配能力的增强,必将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消费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全社会的市场经济循环中来。
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一)城镇居民生活消费不断增加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镇居民生活变化大体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改革开放前的30年,从物质供应短缺到衣食有保障,生活得到初步改善;改革开放后的30年,居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实现了两次跨越。
1。为温饱奋斗的改革之前30年
“文革”结束后的70年代,尽管依然实行“定量”和“凭票”供应的计划体制,但居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从吃的方面看,“一日三餐基本有保证”;从穿的方面看,是“三样衣装”(干部装、中山装、列宁装),“四种颜色”(灰、绿、蓝、白);居民家庭耐用品拥有量则是以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为代表的“三转一响”。回顾这30年人民生活发展历程,风雨坎坷,改善甚微。
2。迈向小康的改革30年
1978年以来,随着我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随之改善,逐步向消费需求多元化,消费结构合理化方向发展。城镇居民在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精神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已达922905元,比1981年的34802元增长了28倍,年均增长137%。同时居民的消费观念也随着收入的增加在不断的调整和转变中,消费方式呈现质的变化,消费取向也日趋多样性。
(1)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居民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
改革开放30年,我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年恩格尔系数为34%,比1978年降低了235个百分点,表明我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已由温饱跃上小康。
1979年至1992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在50%-60%之间,城镇居民收入主要用于食品消费,这一时期城镇居民生活为温饱型;1993年至1999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内容逐渐丰富,城镇居民用于其他方面消费的支出增多,恩格尔系数在40%-50%之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整体进入小康;2000年至2008年,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度的增加、基本消费的满足以及其他消费强劲增长,恩格尔系数降到34%。
(2)膳食结构更加合理,营养及绿色食品逐渐受青睐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讲究食物营养结构的科学合理。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由以粮食为主的“主食型”向营养美味的“副食型”转变。各种精细、休闲、方便和保健食品大量涌入居民家庭,精炼油、水产品、水果、蔬菜等绿色、低糖、低热量食品备受青睐,成为居民食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我省城镇居民水产品、蛋类、水果和蔬菜年人均消费86566元,占食品支出的305%。
(3)衣着消费走向时尚、品牌、个性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的追求,质量好、富有时尚感、品牌及彰显个性化的服装渐渐成为消费主流。我省城镇居民衣着支出逐年上升,据调查,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25962元,比1981年增长228倍。
(4)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代化,高档次消费品进入普通百姓家
城镇居民生活变化尤为显著的是家庭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改革前人们追求的是“三响一转”的“老四件”,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初期又转向以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二十世纪90年代,“老四件”饱和,“新三件”开始进入发展时期。进入2000年以后,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177台,洗衣机915台,电冰箱87台,已基本达到饱和。空调、家用电脑、家用汽车等新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快速攀升,成套家具、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等已经进入更新换代阶段。数码相机、消毒碗柜、饮水机、洗碗机、健身器材、家用电脑、摄像机、钢琴、空调等新型产品,以较快速度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消费之中。
(5)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97平方米,居住条件更趋完善
住房条件是居民生活迈向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省城镇居民更加注重住房条件的改善。城镇居民的住房朝着宽敞明亮、装修高档、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调查资料显示,1981年至1995年期间住房面积快速增长。特别是1998年房改之后,我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迅速增加,1999年为1028平方米,2008年达到2697平方米,八年间人均居住面积增加了162倍,比改革之初的1981年增长了37倍。
居民用于居住的支出也快速增长,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达128529元,占消费支出的132%。2008年,有917%的城镇居民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872%的家庭拥有单元配套住房;拥有普通楼房、平房及其他住房的仅占128%。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更加舒适,设施不断完善,到2008年底,我省城镇居民817%的家庭拥有两居室以上的住房;615%的家庭对住房进行了装修(平均每户装修费都在万元以上);993%的家庭使用安全、卫生的自来水;883%家庭使用清洁能源;941%的家庭有集中供暖设备;有线电视普及率100%。
(6)交通通信消费趋向现代化,生活节奏明显加快
随着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化的交通通信迅速进入居民消费中。2002年以后,伴随着手机价格及移动通信资费的降低,手机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寻常百姓家庭,到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量已达185部,一人多机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2008年,交通通信支出达到95496元,比2002年增加了4896元,增长了105%。近几年,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出行次数增加,出行距离越来越远,家用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已成为家庭,尤其是中青年家庭追逐的热点。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389辆,比2002年增长89倍。
(7)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个性化消费受到重视
城镇居民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精神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达91447元,比1981年的11元(医药费)增长了831倍;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为10718元,比1981年的64元(学费、**费和托儿费)增长167倍。
(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
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4324元,比1980年增加了3227元,增长149倍,年均增长10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9年的0648下降至2008年的0396,下降了252个百分点。
1。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明显优化
(1)恩格尔系数下降252个百分点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2008年,我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79年的648%下降至396%,下降了25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省农村居民已经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实现了总体小康,正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2)消费领域不断拓宽,物质文化生活更加充实
30年来,随着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民学文化、学技术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重视文化教育、讲究文明生活的氛围已在我省农村日渐形成。2008年,我省农民家庭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342元,比1980年增加3321元,增长335倍,年均增长138%,其所占比重为99%,上升了54个百分点。
(3)服务性支出大幅增加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服务社会化趋势愈加明显,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不断上升。2007年我省农村居民家庭用于文化和服务性消费支出比1979年增长171倍,年均增长209%,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9%,比1979年上升9个百分点。
2。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1)食品消费趋向营养型
30年来,我省农民已基本改变了传统上以粮食为基本食物的单一结构,从而向以消费肉、蛋、奶、鱼、水果等食物结构的转变,膳食结构更加优化,饮食更加营养、科学。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362元,比1980年增加1223元,年均增长84%。从食品消费量看,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消费粮食179公斤,比1980年下降了453%,肉禽增长155%,蛋类增长613倍,水产类增长475倍。
(2)衣着消费趋向时尚、城市化
30年来,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观念日新月异,日趋城市化。穿着更加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服装的名牌化、时装化和个性化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成衣化消费倾向也成为衣着消费的主流。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54元,比1980年增加228元,年均增长80%。
(3)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极大改善
30年来,我省农民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已经由满足基本居住需求逐步向讲究居住环境、住房质量、室内装饰和配套设施转变。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307元,比1980年增加3742元,年均增长118%,人均住房面积也由1980年的91平方米提高到212平方米,增加了121平方米,人均住房价值达到6676元,比1980年的108元增长了608倍。
(4)交通、通讯消费快速增长
30年来,由于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交通道路和通信网络的建设,使得我省农村交通通信网络已初步形成。农村居民出行使用的个人交通工具从最早的自行车、摩托车,发展到现在的机动车或家用汽车;农村居民的通信方式也从电报、信函到电话、手机、网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2008年,我省农民家庭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356元,与1980年相比,年均增长289%。2008年,我省农村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电话机达到68部、移动电话机126部、摩托车60辆、自行车69辆、拥有生活用汽车038辆。所有这些变化,说明农民的消费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家庭有条件、有能力享受现在交通、通讯工具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5)现代化耐用品走进农户,老“四件”基本淡出
30年来,农村居民生活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体现在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换代。由8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和收音机“老四件”到90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和录像机的“新四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老四件”除自行车外已基本淡出了历史舞台;“新四件”中录像机已被影碟机所取代,彩电、冰箱、洗衣机也在加速更新换代;而科技含量更高的微波炉、影碟机、摄像机、家用计算机等现代家电产品正逐步走进农民家庭。
3。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达50%以上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来,我省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得以较快的速度推进,到2007年,我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达491%,比2002年的136%提高了355个百分点。根据现已掌握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居民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居住质量指数等有关小康检测的主要指标来判断,2008年,我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超过50%已是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说,我省用8年的时间走过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一半多的路程。
60年来,我省城乡居民生活变化巨大。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努力抓好发展,抓好民生,抓好稳定,我们未来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桓台属淄博市辖县,位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的结合地带。2009年桓台县面积509平方公里,2009年总人口4967万。
桓台是中国“建筑之乡”、中国江北地区第一个“吨粮县”、”北方“鱼米之乡”。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就出现了人类文明。
桓台是清初诗坛领袖王渔洋的故里。此外,辕固、王重光、王象乾、王象晋、徐夜等文人名士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桓台县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
桓台连续七届跻身中国百强县,先后荣获中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民政工作先进县、中国文化先进县、中国生态示范县、中国最关注民生的县、中国文明县城等荣誉称号。
2010年,桓台在中国百强县中排名第78名(中国共计2959个县级行政区);在山东省县级行政区中排名第15名(山东省共计140多个县级行政区)。在2011全国百强县排名榜中列第96位。在2012年中国百强县排名榜中列第83名;在2013年中国百强县排名榜中列第95名。
历史沿革
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取名桓台县。
桓台县是人类早期生活、居住地区之一,境内史家遗址出土了中国迄今最早的甲骨文。桓台周朝属齐国,秦归齐郡。公元前206年设县,取名西安县。
1260——1263年(中统年间)属淄州路,1265年(元至元二年)隶属淄莱路,1287年改称般阳路。1376年(明洪武九年)属淄州,次年改属济南府。清代,沿袭明制。1913年(民国2年),废府、州,存县、道,新城县隶属济南道。次年1月,易名耏水县。4月,改称桓台县,因齐桓公戏马台得名。1928年废道制,直属山东省。1938年7月,华北游击纵队第十三支队第十二梯队在棘托置县政府,隶属山东省第十专员公署。是年10月,建立长(山)桓(台)临(淄)益(都)四县边区行政联防办事处,隶属中共清河特委。
1940年4月28日,建立桓台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清河专员公署。同时,撤销长桓临益四县边区行政联防办事处。是年底,改属清河行政主任公署清西专署。1942年1月,中共清河区委决定撤销县、区建制,成立长桓军政工作团,隶属清河行政主任公署清中专署。是年7月,改属清西专署。1943年8月,复置桓台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未变。
1944年1月,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称渤海行政区,桓台县属渤海行政区第六专署。1945年8月,改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署。1949年7月,第三专署改称清河专署,县属其辖地。1950年5月,撤销清河专署,桓台县隶淄博专署。1953年6月,淄博专署改称淄博工矿特区,桓台县划归惠民专署。1958年11月,桓台并入博兴县,隶属淄博专署。1961年9月,复置桓台县,改属惠民专署。1983年10月,桓台县划归淄博市。
桓台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淄博市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6°51′50″-37°06′00″,东经117°50′00″-118°10′40″。
地质
桓台县地处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与第二沉降带的衔接部位,以齐河~广饶深大断裂为界,北部居华北坳陷区(Ⅱ级构造单元)济阳坳陷(Ⅲ级)的东南部;中部、南部处于鲁西隆起区(Ⅱ级)泰山~沂山(Ⅲ级)的茌平~淄博凹陷北端。境内地质发展史与山东中、西部地质史基本一致,经历过远古代前震旦纪的“地槽阶段”,古生代的”地台阶段”,中生代的“活化阶段”和新生代的“新构造运动阶段”。
地貌
桓台县境内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略呈微波状。南部为缓岗,中部为平原,北部是湖洼。缓岗占桓台县总面积54%,平原占504%,洼地占442%。大寨沟以南地势偏高,呈东西向条带分布,以三龙村南最高,海拔295米,地面坡降在1/800左右。大寨沟以北至南干渠以南,地势平坦,海拔1810米,地面坡降在1/1500左右。南干渠以北至小清河南岸,地势低洼,以马踏湖底最低,海拔为57米至68米,地面坡降在1/2500至1/3500之间。
气候
桓台县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5℃,降水量587mm。
水文
有大小河流11条,上游位于鲁中山区,大多是南北流向,东有乌河,中有东西猪龙河,西有孝妇河;东西向河流南有涝淄河,北有小清河、预备河。
乌河发源于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南部山丘地带,流经该区路山乡,在六天务村西入桓台县,再经桓台县侯庄、索镇、耿桥、起凤等乡(镇)在夏庄村北入予备河去博兴县。
猪龙河是贯穿张店城区的一条天然河道,源于沣水镇泉河头,途经南定、张店城区和开发区,最后从桓台马踏湖进入小清河。
孝妇河发源于博山区禹王山、青石关、岳阳山一线中低山区,流经博山、淄川、张店、周村四区,经邹平、桓台入小清河,全长117公里,流域面积1908平方公里。
涝淄河,发源于淄川区大北山北麓,流经临淄区边河乡、张店区沣水镇、桓台县果里乡,至索镇城南入乌河。
小清河位于泰沂山北麓,黄河以南,东偏北流,经济南、淄傅、滨州、东营、潍坊等5个市,于寿光县寿光市羊角沟注入渤海。
预备河系小清河的一条支流。西起桓台县东北部华沟村,纳向阳沟、兴福河、分洪河、鱼沟子、耿郭沟、会战沟、广博河等支流。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境内铁矿属内生矿床,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磁铁矿,铜、钴、硫为伴生矿。主要分布于侯庄乡的侯庄至三龙等地,总储量为1650万吨,以侯庄南部规模最大,储量为1605万吨。矿石含量中:铁含量38至50%,最高达585%,品位大于50%者占9928%;铜含晨为0135至171%;钴含量为0141%;硫含量为014至057%。
石油分布于马桥、荆家、田庄、陈庄4乡(镇)。金家油田面积22平方公里,地下油位在5000至1300米左右,油质好,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原油储量约2000万吨。20世纪70年代末,已试采油井8眼。县境南部,还有煤矿、粘土矿,坦藏于石炭系、二叠系地层的中、下部,为第四系沉积层所覆盖,属全隐蔽式煤田,有一定开采价值。
植物资源
按其经济价值和用途,分为7大类,近300种。
淀粉糖类植物
桓台县境内野生淀粉糖类植物较多,比较重要的有菖蒲、山药、地环、槐树、芦苇、菱白、莲子等,遍布桓台县沟头崖岭和湖区。它们含有大量泻粉及糖类物质,可作酿造、制糖、制胶、制药及其他工业原料等。
油脂类植物
桓台县境内分布很普遍,比较重要的有臭椿、刺槐、枫杨、菟丝子、苍耳子、车前子、黄须菜、芍药、蒺藜、碱篷、大麻、君迁子等,它们的种子含油率比较高,用途亦较广。
纤维类植物
桓台县境内野生纤维植物很多,其中可供纺织的有罗布麻、野 等,分布广,数量多,出麻率高,纤维细长(相当于80支的细羊毛),拉力强(约等于棉纤维的3至8倍),纤维洁白、柔软,可作纺织及高级纸原料。
芳香油类植物
桓台县境内分布广,产量大,含挥发油多,可作食品及化妆品工业原料。
鞣质植物
桓台县境内主要有线菊、君迁子、酸枣、皂角树等,为拷胶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鞣草、染鱼网、软化蒸气机及工业锅炉水中的金属盐。
植物性药材
桓台县境内有植物中药材261种,主要分布在马踏湖及中部、北部平原、洼地,南部缓岗地区分布较少。主要品种有防风、苍术、金银花、菖蒲、灯心草、香附子、蒲公英、马步齿苋、车前子、杏仁、蒲荷、半夏、菟丝子、瓜萎仁、薤白、丝瓜络、菊花、花椒、槐花、槐角、草决明、透骨草、葱子、蓖麻子、无花果、桔梗、艾叶、桃仁、青蒿、槐米、柴胡、生地、鸡冠花、大青根、沙参、地骨皮、苦地丁、莲子、木瓜、党参、元参、泽兰、泽夕、丹参、黄芩、连翘、太子参、知母、白芷、白术、白芍、赤芍、芦根、益母划、前胡、月季花、土贝母、黄 、白芥子、田 花、元志、柏子仁、红花、小茴香、薏米、甘草、扁豆、小蓟、大蓟、寸冬、鸭舌草、 茄草、水葱、狼尾草、旱草、苏子、川乌、芡实、桑皮、牡丹皮、地夫子、木槿、枸杞、三棱草等,其中,以泽兰、薄荷、益母草、半夏、槐花、苍术等为地道药材。
水生维管束植物
湖区有47种,分隶于2门、20科、30属,主要优势种类有芦苇、莲藕、槐叶萍、紫背浮萍、苦草、黑藻、眼子菜、菹草等,前几种多分布于北部水域,后几种多生长于南部水域的沟渠、河道中。
动物资源
桓台县境内主要有兽类、鸟类、昆虫类、爬行类。
兽类
主要有野兔、山狸、黄鼠狼、地猴、狐狸、刺猬等常见兽类。
鸟类
主要有13目、32科、148种,其中旅鸟73种,夏鸟39种、冬鸟18种,留鸟18种。[8]
动物性药材
土元、鸡舍皮、狗鞭、蚕衣、蝉蜕、蜂房、夜明砂、蚕沙、姜蚕、子河车、宝月砂、蛇蜕、蟋蟀、牡蛎、虻虫、地龙、甲鱼、鳝鱼等。
软体动物
有螺类(田螺、湖螺、耳状罗卜螺、乌螺、钉螺、扁螺等),蚌类(杜氏蚌、长蚌、园蚌、淡水壳菜等)两大类。
经济发展
综述
2012年桓台县实现生产总值(GDP)417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60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7011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12953亿元,增长81%,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20%、745%和235%,分别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2、73和2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2:659:299调整为42:647:311。人均生产总值为83666元,比上年增加4197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3254美元。
第一产业
2007年,1586万元惠农补贴及时足额兑现到户。小麦、玉米平均单产分别达到518公斤和620公斤,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8万亩,新建改建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10个。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的“华北集约农业生态系统实验站”及“桓台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全面开工建设。国家863计划“山东半湿润区现代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集成”项目进展顺利。
2012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47%。其中,农业总产值1725亿元,增长42%;林业总产值421亿元,增长84%;牧业总产值701亿元,增长35%;渔业总产值048亿元,增长66%;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123亿元,增长59%。
2012年完成造林面积467公顷,森林覆盖率271%,比2011年提高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
2007年,桓台县完成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增长187%。新上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16个,其中过亿元的40个。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项目陆续投产,有效增强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己二酸、环氧氯丙烷、聚四氟乙烯、蠕铁等11个产品形成国内同行业最大产能。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54亿元、利税54亿元、利润33亿元,分别增长402%、407%和41%。“亿元企业”达到60家,其中金诚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成为该县第一家“百亿企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东岳离子膜工程化研究、巨明玉米收获技术装备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东岳磺酸树脂及离子膜产业化、泰宝病毒灭活过滤器项目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7家,其中省级14家。6项科技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5家,桓台县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41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844%,比2006年末提高3个百分点。新增山东名牌5个、省级著名商标4件。
2007年,桓台县建安产值实现138亿元,增长254%。36家企业建安产值过亿元,其中过20亿元的2家,过15亿元的2家,过10亿元的2家。质量安全取得新成绩,荣获国优工程奖2项,创“泰山杯”10项。积极发展工业、房地产、建材、商贸等多元经营,实现多元化经营产值342亿元,增长222%。
2009年桓台县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13亿元,增长14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464%。按新标准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2家,其中国家级一家、省级15家;批准设立7家院士工作站,数量居山东省县级第一。
2011年,桓台县造纸及包装印刷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9家,其中造纸企业5家,印刷企业14家,年造纸能力180万吨,年纸张加工能力200万令。主要产品有高档白卡纸、文化纸、新闻纸、箱板纸、瓦楞纸及书刊印刷、防伪印刷、报刊印刷等。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685亿元,占桓台县规模以上企业的99%,从业人员12948人。
2012年桓台县33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4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094亿元,增长80%;分别实现利税、利润8048亿元和5525亿元。新增亿元企业20家,总数达到105家。
第三产业
2007年,桓台县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14亿元和140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84亿元和33亿元。
2007年,桓台县直接出口创汇32亿美元,增长67%。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宝恩、德信在越南的皮革项目分别投产和开工。外派劳务800名。桓台县实际到位县外资金26亿元。其中境外资金9196万美元,增长1029%。
2012年末,桓台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28893亿元,比上年增加4743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3969亿元,比上年增加2243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29303亿元,比上年增加5527亿元。浦发银行入驻营业,桓宝漆业在齐鲁股权中心挂牌交易。获评省级金融生态模范县。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07年,全部免除义务教育段5万余名学生杂费;本科录取1923人,9人被北大、清华录取。
2012年,桓台县共有小学41处,在校生25798人;初中21处,在校生23785人;普通高中3处,在校生12765人;职业学校1处,在校生3740人;特教中心1处,在校学生数81人;各级各类幼儿园103处,3-6周岁幼儿12413人。年内共发放各类资助、补助金868万元。投资5300万元的城南学校小学一期工程主体完工,小学部实现招生。新建和加固校舍552万平方米,对20处农村中小学完成水冲式厕所改造。新建、改建幼儿园29处,4个镇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级验收。师资队伍得到加强,年内共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35人。[9]
桓台县的中学主要有: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桓台县渔洋中学。
卫生事业
2007年,县医院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合作成立齐鲁医院桓台分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8%;投资280万元改造建设50处村卫生室;实施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工程,县财政从本年度开始连续五年,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农村医务人员教育培训。[13] 投资5600万元对县文体中心、文体公园配套完善。
2012年,桓台县共有卫生事业单位23个,病床2755张,卫生事业总人数229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89人,占总数的868%。注册村卫生室308个,乡村医生1173人。中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在全市率先推广“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镇、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镇卫生院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80%。县医院被确定为卫生部重点联系医院。新农合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参合率达到9988%。通过省卫生应急示范县、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验收。
文化事业
2007年,实施农村**放映“2131”工程,规范、新建文化大院115家,顺利通过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复评。续修《桓台县志》正式出版。
2012年,提升改造农家书屋和农村数字图书室211家。王渔洋故居绿化总体工程和展陈工程完工;忠勤祠已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客236万人。成立王渔洋故里管理处。“马桥文化广场”被评为省级“十佳文化广场”。建立38家图书流通站,定期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完成农村公益**放映1980场,开展送**下乡进社区119场。举办“桓台县第六届少儿器乐电视大赛”,200余人参赛;组织“第七届民间剧团展演”,9个民间文艺团体参演。桓台县6个民间文艺团体和70名农村文艺人才分获“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团体”和“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称号。
体育事业
2007年,在城区公园、各居民小区及55个村配套建设健身设施,成功举办了桓台县第一届运动会。
2012年,为86个村(居)配发了体育健身器材,举办桓台县全民健身运动会、第一届中小学生定向越野大赛和“公益体彩”进社区全民健身展演等活动。全民健身运动会期间,开展健身活动20余项,4万人次参与。体育协会和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桓台县5个气功站点获评省级优秀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备战第十六届市运会,累计注册、资审运动员1900余人。参加23个青少年锦标赛项目夺得193枚金牌,总分41255分,获全市金牌、总分第三名。
社会保障
2007年,桓台县新增就业岗位8478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010人。全面提高城乡低保对象救助标准,城镇低保对象由每人每月220元提高到246元,农村低保对象由每人每年700元提高到900元。为城乡低保对象每户发放200元取暖补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运行。改造建设镇敬老院4处。为8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为90户160余名城镇低保人员发放廉租住房补贴,为100户农村特困家庭、60户贫困残疾人改造新建房屋,救助义务教育段贫困生2519名、家庭贫困大学生85名。县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投资达8812万元,增长258%。
交通
桓台县东距青岛国际机场和青岛港250公里,西距济南国际机场100公里。境内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设有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运输场所,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2020年,面对疫情的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外环境,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市场规模再创新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中国网上零售额将达到1176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109%。2020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6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9%,比2019年提高4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巨大。2020年,中国东部地区网上零售额占全国的80%以上,达到845%,同比增长107%,在全国网上零售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网上零售额分别占84%、57%和14%,同比增长62%、41%和74%。从分类销售规模来看,2020年服装鞋帽、纺织品、日用品、家用电器、视听设备位列前三,分别占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223%、145%和108%。从销售增长来看,实物商品网上消费呈现以下新特点:一是绿色健康消费受青睐。业务数据显示,智能厨电销售额同比增长310%;健身器材同比增长88%,其中小型便携式健身器材同比增长287%;保健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48%。二是“宅经济”的热度有所上升。方便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08%;游戏机销量同比增长163%;宠物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61%。第三是“家庭场景”消费增长。消毒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50%以上;消毒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1603%。企业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底,商业大数据监测的网络零售平台店铺数量为19944万家,同比下降08%。但实体商品店铺数量增长479%,达到9555万家,占网络零售平台店铺的621%,较2019年增长06%。所有店铺中,服装鞋帽、针织纺织品占近三成;日用品占20%左右;其他店铺占比不到8%。跨境电商持续发力据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出口112万亿元,同比增长401%;进口057万亿元,同比增长165%。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查验发布的进出口清单达245亿票,同比增长633%。整体来看,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市场将会比较火爆,其中出口市场将会实现加速发展,增速超过40%。在跨境网络零售中,发达国家是我国主要的进口生产国。2020年,原产于日本、美国和韩国的商品跨境进口额位居前三,占比分别为156%、147%和92%,占跨境网络零售进口总额的395%。在进口商品中,化妆品占据主要地位,2020年化妆品进口量将达到341%,位居第一;第二大进口是粮油食品,占总成交额的234%。服装鞋帽及针织纺织品进口占132%。未来,随着5G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平台生态不断完善,品质和品牌逐步提升,直播电商和社交电商高增长预期严重,将持续激发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的消费潜力。——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零售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去年,物价确实涨了,但据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山东烟台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77183元,比同期增加了23974元,增长167%,增幅比同期高出13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增长因素,实际增长128%。
人均工薪收入增加2000多元
2007年,烟台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工薪收入1383503元,同比增加203532元,增长1725%,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416个百分点。其中:工资及补贴收入为1334238元,同比增加192375元,增长168%,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34个百分点。
人均消费支出增加1500多元
2007年,烟台市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82939元,同比增加15133元,增长147%,增幅比同期增加了0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影响因素,实际增长109%。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恩格尔系数为334,较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表明居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
在居民八大类消费中,除杂项商品和服务类消费下降外,其他七大类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居住消费增长迅猛,增幅居八大类之首,2007年烟台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居住支出为10651元,比同期增加31229元,增长415%;市区城市居民人均食品支出为394937元,增长104% ;人均衣着支出200747元,增长135% ;2007年,市区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138402元,同比增加18193元,增长151%。居住消费成热点。
2007年,烟台市区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643平方米,较同期增加08平方米,增长31%。四居室家庭比例由去年同期的40%增加到45%,二居室家庭比例由去年同期的520%增加到555%。人均住房装潢装饰的支出比同期增加4476元,增长768%;人均维修用建筑材料的支出比同期增加6 67元,增长292%;由于居民用于水电、燃料消费量的增加,使水电燃料及其他类人均支出比同期增加22607元,增长358%;人均居住服务费比同期增加2051元,增长628%。
一般耐用品更新换代加快
目前烟台市区城市居民家庭生活中最突出的变化是在大件耐用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的步伐加快上。随着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大件耐用品的日渐饱和,各种全自动、多功能、安全环保、数码电子产品已逐渐替代老产品,如绿色环保冰箱、液晶彩电、数码相机、摄像机等成为人们居家的新宠。至2007年末,市区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365台、洗衣机96台、冰箱1165台、手机1815部、空调615台、家用电脑60台、健身器材8套、摄像机95架、钢琴55架、家用汽车8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