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这么简单的理解哦,有些人在训练中,没有足够的延迟性酸痛,就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训练量不够,于是就不断加量,最后造成了过度训练甚至受伤。酸痛感不足的原因,一般来说不外乎动作不规范或者还死平台期的表现,这个平台期的表现是说在增肌平台期,酸痛感会有减弱的征兆,这个阶段是比较苦闷的,你想使用更大的重量,做不起来动作,但是重量照常的话,肌肉又没有反馈,这其实是你的身体在这个阶段拒绝肌肉生长的一种表达,大脑认为你的肌肉够用了不想再多加一些块头了。在这个时期,就要按部就班的训练,哪怕没有回报,也要持续付出,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平台期度过了,酸痛感就会重现。
有人说:“你要足够努力,才能有所收获”,这很有道理,只要你不走无法理解的道路,这么训练是没有问题的,但也不要因为过于努力而影响了下次训练,导致你的下次训练没有运动效益。身体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通常它能告诉你真实的感觉,如何判断训练是否到位,很多时候就取决于我们身体的感受度。虽然我们训练时经常会想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但其实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因为我们需要考虑是否过度训练引起的疲劳,恢复不好可能会影响以后的训练。通常我们会用RPE和RIR这两个方法来判断健身时的训练强度。
不要出现越做越多的情况
你最开始训练时,你的肌肉灵敏度非常高,你差不多会取得非常好的运动收益,所以,第一周要避免做到没力,你那时真的不需要这么努力。这样的话,你就不会在最后一周做到完全没力,如果你总是做到没力,身体会过度疲劳,然后总是因此受伤,所以,这是没有必要的。
当你开始训练的时候,你并不需要做到没力气,不需要增加重量,你只要把动作做标准,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壮,然后让力量逐渐小幅提升,但这样可能不会让你有很大的进步。
你接下来的训练会不断的横杆上多增加10磅的重量,理想的情况下,那么到了60岁的时候,你就会做1200磅的卧推,但这是不可能的。
逐渐进步
你会进入一个中等阶段,觉得自己做多大多数动作都感觉很好,但现在变得强壮没那么容易了。
现在,我们要稍微增加运动量,稍微提高运动强度,首要目标还是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壮一些,就算你的“新手福利期”已经结束,你也不必突然放弃逐渐增加力量训练的难度。
如果你到了高等水平,你突然要更频繁的挑战自身潜能,我们喜欢用的某些技巧,比如:偶尔采用超级组,递减组的方法,也许你在训练中使用这种方法,这样能真正挑战你的肌肉。
如果你到了高水平,可以根本不用考虑动作的先后次序问题,你唯一要注意的是这些训练能给你带来运动效益,你只要把其中一部分做到没力。
如果你观察肌肉的生长,其实就是机械张力,如果在训练中,你能带来机械张力,你的肌肉就可能生长,尤其是对自然健身的人群而言,因为使用药物的人能一直帮他们突破瓶颈,自然增肌时使用部分技巧,这能让他们的肌肉持续生长效果更好。
练习种类并不重要,只要这个练习能让你感觉良好,有效激活肌肉,肌肉承受了很好的压力,肌纤维变得疲劳,如果这些你都做得到,你就不需要别的方法来促进肌肉生长了,努力训练不应以过分牺牲技巧作为代价,继续完善运动姿势很重要。
努力训练不牺牲技巧
PS:如果你每次训练都要挑战自己,这样你会锻炼你的神经系统和身体来应对,逐渐增加负重并改善各个运动细节,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极限,那么就要付出一定的努力,锻炼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如果只是为了健康,这段话就对你不适用。
训练是否练到位?你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考量这个问题,一个角度是每一组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另一个角度是你的运动量应该达到多少。
1、如果你的训练目标是单纯的让肌肉增大,你就最好努力训练到接近失败,就是不能再使用正确的运动技巧时就应该结束。如果你借用惯性,借力时才能完成动作,你在失去目标肌肉感应时就应该结束这一组训练。
2、如果你的训练目标是力量,可以把其中一组练习做到接近失败,也可以在某些组中施加较小的压力,做完一组还有余力做3次以上。这样,你可以磨炼技巧和完善运动模式。
训练目标决定技巧
你选哪个目标和方向主要取决于训练技巧,练习与目标的距离,是否使用变式以及个人从濒临失败中恢复过来的能力等等。决定训练努力程度,运动量的还有其它因素,要视每次锻炼的情况来定。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者对运动量的承受程度,以及他们训练的种类和练习的选择,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据自己离开健身房的感觉。比如:在完成大多数锻炼后,你离开健身房应该感觉疲累,但没有筋疲力尽。
你的恢复能力也能告诉你,训练的时候是否足够努力,也就是说,你的肌肉应该在锻炼后3天左右基本恢复。如果你的肌肉在锻炼后,1-2天完全感觉不到酸痛,那你就应该提高运动量,除非你有意进行高频率训练,但如果锻炼后4天,还是感觉目标肌肉非常酸痛疲劳,这就意味着你的运动量有点过高了。
所以,身体是你最好的老师,你在训练中是否训练到位,取决于你的训练目标和采用的训练方式,RPE和RIR是你能利用的2个方法,你可以根据身体的反馈做出及时的调整。
不会不会。肌肉反弹只是针对你练起来的肌肉,如果重量没有加上去就不会继续增长,减轻重量才会肌肉反弹。还有一种情况是你撕裂肌肉后,已经恢复了,再休息一天,再后面一天还不开练就会反弹,三天就会很厉害。你所谓的情况不存在。此外健身房里器械很科学不会不到位的呀,你练的哪呢,有困惑再请教我
现在随着健身人群的越来越多,很多人在参与到健身训练中后会发现,有很多不懂的问题,例如说,为什么同样的健身训练增肌效率不同,为什么仰卧起坐不能练腹肌,或者说有的健身者在健身中发现,相对于其他肌肉,深蹲练腿时,腿部肌肉围度似乎增长的比其他的肌肉组织要快,而深蹲后,腿部肌肉酸痛感会比其他肌肉要强烈很多,那么是否就能证明,肌肉酸痛和健身增肌有一些必然的联系呢?
肌肉酸痛的原理:
延时性的肌肉酸痛是与自身一些特定肌肉有关的一项自然现象,不只是健身训练,只要是体力劳动过大,其实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身体没有适应当前的体力活动而造成的必然结果,其实关于肌肉酸痛的原理,一直存着了许多种结论的争议,例如说什么肌肉充血论,是指肌肉充血导致的肌肉酸痛产生,还有什么缺氧理论,指高强度的活动压迫肌肉内氧气,导致肌肉酸痛,甚至还有一些是从细胞层面来解释肌肉酸痛的原因。
但实际上,肌酸酸痛与体力劳动中产生的乳酸没有什么关系,延时性肌肉酸痛是属于一种炎症反应,是指肌肉纤维被破坏后产生的炎症反应,因为像一些阿司匹林等抗炎症药物对于肌肉酸痛,其实是有缓解和治疗作用的。
肌肉酸痛与增肌有关系吗?
其实肌肉酸痛与增肌,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并不是说你这次健身训练后肌肉酸痛,就证明你这次健身训练效果比较好,而这次健身训练后肌肉没酸痛,证明这次训练没效果,延时性肌肉酸痛的产生,与肌肉的增长或者肌肉练力量的增长,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因为肌肉增长的原理除了要破坏肌肉纤维让其恢复之外,还需要足够的营养和蛋白质以及足够的休息时间,如果只是单纯的拼命训练,而不考虑其他因素的话,其他肌肉并不会增长的。而且经过长时间的健身训练后,肌肉酸痛会随着你训练时间变长,而逐渐减缓,这时候就需要你改变自己的健身计划或者强度。
是的,你没有做到力竭,看来。动作的收缩可能也有问题。
那么,什么是力竭?很多朋友对“力竭”理解错误-认为是“筋疲力尽”。简单的说,力竭就是做一组(如10次动作)健身动作时,做到不足以在重复一次为止。举个例子,以增肌为目的的健身锻炼,常采用8RM的动作练习,就是对于这个动作,某个重量用尽全力只能做完8次(1组)完整的动作即为力竭。
对于想增大肌肉块、塑造体型的朋友,力竭意义重大。大家都知道,肌肉的增长是一个肌纤维破坏到肌纤维超量恢复和生长的过程,肌纤维破坏需要外部力量的刺激,那么力竭就是深度刺激肌肉的重要方法。很多朋友,对于一个重量的负荷练了很长时间,肌肉早已不在生长,从而怀疑锻炼效果。岂不知,经过长时间的锻炼,肌肉对于这个负荷已经得到适应,已不能造成肌纤维破坏到肌纤维超量恢复和生长的过程,这时就需要不断的调整重量重新对肌肉产生刺激,那么重量的确定就是“力竭”理论。
重量的调整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猛然加大负荷造成肌肉拉伤。
祝你早日成功,如对您有用请选为满意回答,给个赞同表示鼓励。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