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奋斗励志故事5篇

名人奋斗励志故事5篇,第1张

  名人之所以能成为名人,也是需要一个奋斗过程的,名人奋斗 励志 故事 你知道有哪些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名人奋斗励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名人奋斗励志故事1:陈赫

 耍贱、撒娇,是他化解冲突的方式。在《奔跑吧兄弟》里,一旦发现情况不妙,抱大腿、耍无赖都成了自保方式,这些 方法 被他形容为智取,跟李晨“大黑牛”似的横冲直撞截然不同。

 但或许正是应了“撒娇好命”的预言,陈赫无疑是幸运的。第一部戏《爱情公寓》一炮而红,首次出演**《微爱》就和顾长卫合作,客串《匆匆那年》票房轻松过五亿,甚至他拍的每部电视剧都能很快播出,没一部积压。这种好运并不是每个演员都能拥有的,而他也很知足:“我现在已经很好了,没有资格再去争什么了。”

 录制《奔跑吧兄弟》时,总会引来不少群众围观,挨个叫着明星的名字,“邓超、李晨、王宝强……”到了陈赫,喊的却全都是“ 曾小贤”,陈赫每次只能无奈地转过身,把背后“陈赫”的名牌给他们看。

 《爱情公寓》让“曾小贤”成了陈赫的代名词。他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摆脱,他曾接过一部正剧,扮演的人物甚至有点苦情,但反响一般,观众看惯了贱兮兮的曾小贤,实在不习惯他突然苦大仇深。就连客串《匆匆那年》,扮演的苏凯是个会打 篮球 的人气学长,但当大银幕上梳着中分头的苏凯回眸,慢镜头扫过,影院里的观众全在笑。在陈赫为数不多的出场时间里,爆笑始终是观众给予的最直接反应。

 “我是真的很努力地去演帅哥,真的,但没有办法……”陈赫的辩白似乎没有说服力。不管是《微爱》里幻想女神的屌丝编剧沙果,还是《奔跑吧兄弟》里的吐槽小能手,抑或《爱情公寓》里被众人嫌弃的“曾小贤”,“贱”都是他们身上最大的特点。在当今语境里,贱代表乐于自嘲、幽默感,与吐槽和自黑的流行 文化 精神不谋而合,这正是陈赫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

 现在的他并不介意“贱男”的标签:“贱已经不是贬义词了,它可能代表善良、温暖。” 他也并不急着摆脱谐星定位,“就像是周星驰,如果周星驰演苦情片,你们也好难接受吧所以我没有必要扔掉曾小贤,甚至可以尝试在已有条件下去丰满他。”

 陈赫如今的工作满满当当的,宣传完《微爱》之后,接着拍摄《医馆笑传》,然后是战线长达几个月的《奔跑吧兄弟》。他坦言自己不工作的时候是个话很少的人,有时候更愿意面对电脑玩游戏。但开工又会不一样,会让自己保持鸡血状态,会说话逗大家笑。他的身上似乎有个开关,action!那个贱兮兮的“陈赫”就来了,贫嘴、卖萌、耍贱都是一把好手。

名人奋斗励志故事2:吴士宏

 1998年,微软为了进一步扩展在中国的业务,决定公开高薪招聘一名中国公司总经理。微软是世界软件巨头,加上优厚的报酬,一时间应者云集。

 经过初试,又经过几轮 面试 ,最后入围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 毕业 于名牌大学的博士,有好多科研发明;另一个应聘者正在另一家大公司任要职;而第三个人则任职于IBM,但她的学历很糟糕,她甚至没上过大学。

 最后的面试在一间很大的房里,微软中国区的几位负责人坐在一张大桌子后面,等面试快开始时,才发现少了一把供应聘者坐的椅子。工作人员正要去外面搬椅子,一位面试官说:“就这样吧,没有椅子也好。”

 第一个进去面试的是那位博士,一位面试官说:“你好,请坐!”博士四周看看,并没有发现椅子,充满笑意的脸立刻转为尴尬和茫然。“请坐下来谈。”另一位面试官说道。博士更加不知所措了,“没关系,我就站着谈吧。”面试不到一会儿就结束了。

 接下来是在大公司任要职那位,面试官还是要求坐下来谈,他谦恭地笑道:“可能是工作人员的疏忽吧,没关系,我还是站着谈吧。”一位面试官似乎恍然大悟,“请原谅我们工作上的失误。那就委屈你一下吧。”面试只是谈了五六分钟。

 最后面试的是那位女士。她四处看了一下没有椅子,微笑着说:“您好,我可以去外面搬一把椅子进来吗”一位面试官笑着答应,“为什么不可以呢”最后,面试进行了近一个小时。

 三天后,面试结果出来了,出任总经理的是最后一位应聘者。很多人很不解,她没有什么显赫学历,又是一位女士,能胜任这样重要的职位吗

 微软中国公司负责人给出的答案很详细:连自己搬一把椅子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开拓市场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一切的 经验 和学识都毫无价值。

 事实也证明这位负责人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位女士就是仅用七个月就完成全年销售额130%、成功帮助微软打开中国市场的打工皇后吴士宏。

  名人奋斗励志故事3:艾默里奇

 2010年的地球刚跑上新的征程,就在**《2012》里毁灭了。影片的导演说,我要把地球毁灭给人类看,让人们警醒。于是斥资两亿美元,掀起了好莱坞的最高浪潮。三天以后,世界影迷无人不知他的名字——罗兰·艾默里奇。

 1955年,一场铺天盖地的 大雪 袭击了黑格尔的故乡,德国古城斯图加特。庄稼受害,房屋坍塌,小罗兰在这样的灾难里降生,注定了他对灾难片的情有独钟。那个年代德国很不太平,柏林墙还横亘在东德和西德之间。十来岁的罗兰在西德接受 教育 ,学习雕塑和建筑。

 但罗兰并不喜欢这门枯燥的艺术。每天跟死气沉沉的石膏打交道,他觉得了然无趣,只好海阔天空地幻想世界与未来。出于厌恶,他总希望那些雕像和建筑都统统碎掉,然后自己幸灾乐祸地踩上去“捡落儿”。如果当年罗兰只是在幻想里过一把瘾,那也就不了了之了。但20年后,罗兰的这一理想真的彻底实现了。自由女神像、白宫、埃菲尔铁塔在他的科幻巨制里一次又一次地倒掉,而这些作品所带来的利润,足够罗兰盖一座货真价实的白宫。因为他的票房,比埃菲尔铁塔还要高。

 那时候罗兰成绩很差,还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和斯皮尔伯格齐头并进。他放弃了雕塑,到 广告 公司做策划。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一天,公司老板把一摞文件狠狠地摔在罗兰的面前。这就是你愚不可及的构思老板把腿搭在罗兰的办公桌上,怒气冲冲。罗兰看着老板肮脏的鞋底,无言以对。

 罗兰离开了公司。天大地大,难道就没有我容身之处第二天,罗兰又回到了学校。知识就是力量,总有一天我会把羞辱还给你的!罗兰心想。

 那时已是1977年,22岁的罗兰在慕尼黑**学院里“闭关修炼”,学习制片和导演。和其他求学度日的小伙子一样,青年罗兰在校的几年没有荣誉,也没有女友。他独自一人在寂寞里打发时光,“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也许是量的积累催生了质的突变吧,在毕业之际,罗兰的毕业作品《诺亚方舟法则》一鸣惊人,竟然博得柏林**节的头魁。

 不幸的是,年轻的罗兰虽然天纵英才,口袋里却没几个钢镚。他在德国大手一挥,豪情万丈地建立了自己的**制作公司,本打算大干一场,却被狭窄的市场和捉襟见肘的资金卡住了前进的齿轮。倔犟的罗兰不相信这是“天亡我也”,硬是咬着牙,扛住了自己的梦想。

 苦心人,天不负。一年后,好莱坞向罗兰抛出了橄榄枝,在他最艰难的时候。此时的罗兰已经筋疲力尽,捉住这根救命稻草后,罗兰迅速恢复了元气,并在好莱坞登陆。1996年6月25号,罗兰的《独立日》破幕而出。从此,雄鸡一唱天下白。

 他付出的太多,无论何时你都会看到他的汗水。2009年11月,罗兰的旷世巨著《2012》在三天内席卷全球,震惊世界。而真正所向披靡的,不是炫人的影片,而是他扛住苦难的肩膀,扛住梦想的奋斗。现在,他终于可以自信地指着自己的作品回答当年老板的嘲讽:是的,这就是我愚不可及的构思。

名人奋斗励志故事4:尼克·胡哲

 在硬骨鱼类的腹腔内,几乎都有鳔。鱼鳔产生的浮力,使鱼在静止状态时,自由控制身体处在某一水层。此外,鱼鳔还能使鱼腹腔产生足够的空间,保护其内脏器官,避免水压过大,内脏器官受损。因此,可以说鱼鳔掌握着鱼的生死存亡。

 可有一种鱼却是惊世骇俗的异类,它天生就没有鳔!而且分外神奇的是,它早在恐龙出现前三亿年前就已经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过四亿年,它在近一亿年来几乎没有改变。它就是被誉为“海洋霸主”的鲨鱼!英雄的鲨鱼用自己的王者风范、强者之姿,创造了无鳔照样追波逐浪的神话。

 然而究竟是什么让鲨鱼离开了鳔在水中仍然活得游刃有余呢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因为鲨鱼没有长鳔,一旦停下来,身子就会下沉。它只能依靠肌肉的运动,永不停息地在水中游弋,保持了强健的体魄,练就一身非凡的战斗力。

 原来正是鲨鱼的天生缺陷,使它只能不息地奋力游动,反而造就了它的强大。鲨鱼无鳔,是它的悲,也是它的喜。

 变幻莫测的人世也常常上演着一出出悲喜剧。

 1982年的一天,澳大利亚墨尔本,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可他带给父母和所有人的不是喜悦,而是极度的震惊:他竟无手无脚,只有一个小小的左脚掌及其相连的两个脚趾头!童年,小朋友们的嘲笑、自卑和孤独成了他的家常便饭。10岁时的一天,他甚至试图在家里的浴缸自杀。

 经过多少次艰难的抉择,他终于拾起了坚强与爱,并开始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心之所愿,无事不成,他不但学会了刷牙、洗头、打电脑,甚至能像常人一样玩滑板、 游泳 、踢球、钓鱼、骑马,甚至是开快艇……而能做到这些,并不是靠练习一两百次就可以成功的,而是需要常人难以想像的坚韧和不停息的努力。

 19岁那年,学校举办的一场演讲令他深受感动,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像阳光一样照亮了他的心:我也要学习演讲,给更多的人带去希望!他不断尝试,每一步都那么艰辛,但又是那么坚定!

 生活上、事业上他都逐步将自己磨砺成了强人。

 如今,这个才28岁没有手和脚的年轻人拿到了两个大学学位,获得了澳大利亚“杰出澳洲青年奖”。同时是银行家、CEO、演说家。他已在20多个国家进行演讲,与数百万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经历。他不但自己成为了一位“三尺巨人”,更激励无数身陷困境中的人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他的名字像他灿烂的笑容一样深深刻进了人们的心里:尼克·胡哲。

 心中有希望,脚下就有路。与其为上天的不公仰天长叹,不如做一条奋力游动的鲨鱼,化短为长,打造属于自己的强者之路,完成自己的人生跨越

名人奋斗励志故事5:王凯

 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让扮演“靖王”的王凯大红大紫。微博上成群结队的拥趸者,争抢着要当他的“靖王妃”。对于他的忽然爆红,很多人一开始很惊讶,而事实上,王凯为了自己的梦想,已经足足准备了十年。

 书店“搬运工”,偏想做演员

 其实王凯从小就对表演感兴趣。在高中学业最紧的时候,他看课本上有《雷雨》,就“不务正业”地组织同学们拍话剧。当别人都在刷题刷分的时候,他却袖子一拉,演起了周萍。“那时候心气比谁都大,表现欲特别强。”

 虽然有个“演员梦”,但并非出生于演艺世家的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和培养。相反,从来没有人看好过他的表演梦想,包括其父母。

 王凯的父亲是体育迷,希望儿子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所以5岁时王凯就开始踢 足球 。而老家湖北出了一批跳水冠军后,父亲又打算让儿子去学跳水。母亲则希望他好好读书考大学。王凯想学表演,他想像赵薇一样去考中戏!“我当时本来想考艺术院校,我妈不同意。恰巧,高三高考压力很大的时候,新华书店换老总,可以给内部职工造福,新华书店的工作当年算是不错的铁饭碗。母亲给做工作,我就直接去工作了。”

 可是王凯不开心,工作稳定却无聊,女生负责站柜台,男生就负责搬书,好像一眼就看尽了20年后的生活。而那个本来就缥缈的演员梦,似乎更遥不可及了。但无聊的工作给了他很多的私人空间,不用像上学时再受父母管制。那段时间王凯参加了很多电视台的活动,终于有一天他有了一个去北京拍广告的机会。当时的广告导演看王凯形象不错,便问他是中戏的还是北电的。就是导演的这句无心之语,激发了王凯人生中全部的信心。

 最后他瞒着父母,偷偷辞去了新华书店的工作,只身前往北京学表演。当时,他第一个知道的学校是北京**学院,因为《还珠格格》红遍大江南北,知道赵薇还有这个学校;《永不瞑目》火了陆毅,让他知道上海戏剧学院;《将爱情进行到底》火了李亚鹏,让他知道中央戏剧学院。“虽然这些当时对我来说很遥远,但不去试一下怎么知道。”

 后来他查到,中戏在北京教育学院租了一个地方办培训班,四个月。可一问,学费要一万多,还已经开课两个月了!怎么办呢没钱呀!难道就这样灰溜溜回家肯定不行。可人家说了,要来也可以,一万多的学费一分钱不能少。当时是2000年,一万多元可不是个小数目,王凯只能给爸妈打电话。父母也想通了,至少孩子还是想学东西,不是辞职在外面胡混。让王凯想不到的是,在关键时刻,竟然是一直反对他演员梦的父亲伸出了援手。

 这短短两个月的培训,却让王凯受益匪浅,热爱+努力,2003年他就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和张翰、张俪、马丽是同学。

 从此王凯踌躇满志,“读大学的时候,觉得自己外形不差,专业出色,相当自信。”果然,刚毕业,就被当时国内最负盛名的一家经纪公司签约。同学艳羡,家人欣慰,王凯甚至把之后能拍什么样的角色,演什么样的戏,走什么样的路都欣欣然地规划好了,仿佛走红只是一夜之间。

 2006年,公司12周年庆典上,老板将王凯、赵丽颖等7大新人介绍给冯小刚、徐克、张纪中等圈中大腕级人物,在台上被连连称赞,可现实的残忍却让人瞠目,下台后却将近一年基本没戏拍。签约公司名气大,艺人几乎每天都能参加大小晚会、走各式红毯。可是那些高额的制装费、化妆费都要王凯自己付。“走在红毯上笑脸盈盈,可是转念一想,兜比脸还干净呢。就是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好像和我想当演员的本质越来越远。这应该是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王凯说那段时间很消沉,他曾不分白天黑夜地打游戏,怀疑人生。

 演“娘娘腔”

 成了“黑历史”

 快要走投无路时,2007年王凯在电视剧《虎穴》中饰演一个小角色,算是“正式进入娱乐圈”。

 2008年他又接了部戏,叫《丑女无敌》,因为瘦削的外形,王凯在剧中饰演娘娘腔“陈家明”。红色框架眼镜是他的标配,搭配红色紫色等夸张配色的衣服,有时甚至还有豹纹丝巾等同样夸张的配饰。而且剧中的这个角色说话时翘着兰花指,妖性十足。尽管王凯非常不喜欢,但他还是咬牙坚持演了4季。“说实话,这个角色在当时的中国电视剧史上是开了先例的,那会儿大陆的电视剧哪有娘娘腔这样的人物呀!所以我是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觉得应该给自己勇气。”

 就这样一拍就是两年,将近200集。一个大家印象中娘娘腔的角色,被他成功塑造出来了。但当时也有很多人搞不懂,王凯怎么会去演娘娘腔其实他也是迫于生计,再说新人有戏演就算很不错了,根本没有选择权。

 “娘娘腔”对王凯的福兮祸兮也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丑女无敌》热播时,嗲嗲的“家明”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算轰动一时。就连王凯回到湖北老家,街坊邻居都来围观,可他却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对味,尤其是父母看上去欲言又止却忧心忡忡。终于有一天父亲忍不住问,你怎么演了一个那样的角色啊原来爸妈总觉得人生如戏,怕生活中的儿子也和“家明”一样,甚至一度怀疑儿子的性取向。无奈,孝顺的他又一次次耐心地给他们解释,那仅仅是角色需要。

 由于被贴上“娘娘腔”的标签,“家明”简直成了王凯的“黑历史”。因为这部剧,让刚刚出道的他,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生目标:能留在北京,能有钱吃饭继续拍戏。但也曾一度遭到铺天盖地的各种非议……“家明”风波之后,王凯不想再演娘娘腔,于是他把同类型角色全部都推掉,但因角色深入人心,始终没有其他角色找过他。之后曾经有八个月时间,王凯根本无戏可拍,眼看着要山穷水尽。

 就在王凯以为自己的演艺道路要到头的时候,2010年,导演张建新大胆启用他去参演一部年代大戏《知青》,此剧的制片人正是现在“山影”的大神级人物侯鸿亮。至此,好似新人身份,王凯才一步步积累起人气并摆脱了“娘娘腔”的形象。王凯说,如果没有张新建导演大胆起用他,他真不知道自己还能挺多久。

 在侯鸿亮眼里,王凯从来都不是什么小鲜肉偶像派。“他是个非常认真扎实的演员,很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和他第一次合作是《知青》,那部戏在冰天雪地里拍摄了七个月,不少年轻演员没撑住,走了,但他坚持了下来。”

 当时为了这个难得的机会,王凯是真拼了。为了制造暴风雪的效果,在零下40摄氏度的天气里,他还让剧组搬了一台鼓风机对着自己的头吹!到后面一场戏拍下来,王凯刚躺到暴风雪中,脸上就立刻敷上了一层薄薄的冰雪,双手都冻得没有知觉了。“不夸张地说,拍这部戏,除了地震,什么自然灾害都遇到过,我被晒伤过,也被冻伤过。”同爸妈笑着谈起这些“小艰辛”时,儿子的努力和拼命令他们心疼得偷偷抹泪。但值得庆幸的是,天道酬勤,因为这部戏儿子总算遇见了生命中的贵人!

 2013年,因为侯鸿亮,王凯得以进入《北平无战事》,终于迎来了事业新高峰。王凯在剧中饰演方孟韦,是刘烨饰演的方孟敖的弟弟,刚一开播就让人眼前一亮。由于七大影帝同台飙戏话题足,“北平”播完后大家只记住了“方孟韦”,没能让王凯大红起来。不过《北平无战事》成了他事业的转折点,王凯因结缘孔笙导演、侯鸿亮团队,之后才签约到山东影视,这才有了后来的《伪装者》等。

 转型硬汉

 《琅琊榜》一战成名

 看完《北平无战事》之后,导演觉得王凯演技很棒,在筹拍《琅琊榜》时,认为他的形象和性格挺适合剧中的“靖王”。

 后来王凯才知道,《琅琊榜》是根据海宴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大型古装传奇电视剧。靖王萧景琰和林殊之间的情义深深打动了王凯,而比起男女情,王凯更感动于兄弟情。当时他把这个剧本看完就哭了,“我看过那么多剧本,没有哪个剧本像《琅琊榜》一样让我哭了那么多次。你说现在这个社会,还有谁愿意为了一个不知死活的人拼命没有,靖王是我的理想人格,所以能够在戏里完成这样的角色,有一种梦被实现了的感觉。”

 其中有一场戏王凯记得特别清楚。他去“母妃”那对峙,说:“为什么你们所有人都知道梅长苏就是小殊,而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那场戏拍的时候,王凯拿着剧本走到孔导身边说,这场戏应该怎么表现演员和镜头语言怎么结合才能把内心的那种痛苦、悔恨、各种特别复杂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两方面王凯都很头疼,没辙。后来孔导就对他说,“你先按照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走一遍。”

 王凯把剧本念了一遍,没想到竟然忍不住哭了,眼泪噼里啪啦不停地掉,控制不住。导演说,先别有情绪,留着,不然一会儿拍的时候就没了。王凯就一直很难受地忍着。等正式开拍时,他从门口走到母妃面前,只有十来步,但感觉像走了上下五千年。事后大家都说他演得特别好!

 鲜为人知的是,为改变自己瘦高的“娘炮”外形,早在《琅琊榜》开拍前,为塑造久经沙场的“靖王”这一硬汉形象,王凯就开始拼命健身。从简单的慢跑开始,到基础的立定 跳远 、俯卧撑,再开始接触重量训练,包括哑铃和杠铃卧推。在不断增重、塑造线条的同时,王凯也在挥汗如雨间找回了男人味。

 《琅琊榜》中,王凯的形象帅气十足,不仅彻底甩开了曾经的“娘娘腔”形象,而且他诠释的靖王,十分注重刻画人物内心的坚定,通过冷酷眼神将靖王这个角色塑造得隐忍而又坚毅果敢。

 2015年9中旬,《琅琊榜》播出后,收视率一路飙升。到10月上旬,创下了高达3亿3千万次的网上点击,在中国50个主要城市收视排行第一。接着,该剧还将陆续在美国、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播出。

 与此同时,凭着精湛的演技,并非主角的王凯却一跃成了国内炙手可热的“小鲜肉”。微博上成群结队的粉丝,争抢着要当他的“靖王妃”,就连王凯自己也有些不适应,机场大规模的接机粉丝一度吓得他躲进了厕所。有网友说,王凯的经历可谓“十年磨刀,一朝成名”!

 然荧屏外的王凯今年已经33岁。事业上顺风顺水,但生活中的他同常人一样,也有很多烦恼,比如每次回家妈妈都催他快找女朋友,甚至还介绍朋友家的女儿给他认识,王凯一听这个头就大了,立马叫停。父母被逼急了就说,“你先给我生个孙子出来行不行”这让王凯啼笑皆非:“我不结婚,哪生孙子啊”王凯有个妹妹,都已经结婚生子了,也难怪爸妈为他的婚事着急上火。

 潜心修炼10年,如今终于成了人气偶像派,王凯说,很多人曾有过梦想,但大多数人不敢抛弃太多,不敢执著地为梦想努力,而他是一个敢于放弃很多东西的人。“如果没有当初坚定地离开,我可能现在还是一个书店的搬运工!”

1、如果在6个月以下,这属于正常显现,在狗狗没有定型的时候,狗狗的耳朵会多次垂下再立起来,但一般自己会再定型的时候恢复正常的标准状态,所以不用太过担心。

2、狗狗不太纯的话,基因也是不稳定的,所以耳朵可能会垂下来。

3、如果是缺钙造成的,建议听从医生的建议来进行补钙,补过头会影响到狗狗骨骼的生长。

郑义的大黄狗品种是太行犬,2019年冬天,郑义穿越羌塘无人区时,在无人区深处发现了一只大黄狗,由于太行犬的极强生命力得以在无人区存活下来,因为缘分和这只大黄狗成了伙伴。

太行犬

地方良种犬

太行犬是产于太行山地区的一种地方良种犬,3000年前已有该种犬。属于亟待拯救的本土犬种,纯种已经十分少见,甚至达到濒临的情况。

中文学名 太行犬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科 犬科

分布区域 中国北方

太行犬性格强势,面对马犬东德,甚至“杀人犬”加纳利,都不认怂

太行犬天生爱干净,几乎不用洗澡,省心省力省钱

深山走出的强悍猎犬,国产十大猛犬之太行

形体特征

基本信息

这种狗身躯高且长,胸阔而深,四肢粗壮。耐粗饲,增重快,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强,耐力强。身高55——60厘米,体重28——32千克,有的可达40千克。毛色有**、红色、黑色、白色、黑白花色、灰色。被毛细密,耳小下垂,头脸青秀,额段明显,眼大,嘴短,前脚骨粗,后肢肌肉发达,四腿蹬展,肛门大,尾紧卷于背,尾根高。

太行犬

中文名:太行犬

培育用途:牧羊犬 守护犬 狩猎犬

习性:适应环境能力、野外生存能力强、抗病能力强。

形体特征

这种狗身高且长,胸阔而深,四肢粗壮,身高55~60厘米,体重28~32公斤,有的可达40公斤 。

头部 :头胸清秀,额段明显。

耳朵:耳小下垂且分于头两侧。

眼睛:眼大

鼻子:黑色

下巴:嘴短

四肢:前脚骨粗,后肢肌肉发达。

足掌:紧促

尾巴:尾紧卷于背,尾根高。

披毛:被毛细密。

毛色:**、红色、黑色、白色、黑白花色、灰色。

纳粹德国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的一生

研制背景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埃尔茨贝格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东德火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战败投降,《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在6个小时后正式生效,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宣告结束。战后根据1919年6月28日德国同战胜国在巴黎签署的《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海军仅被允许保留8艘1906年以前建造的旧式战列舰用于训练及海岸防御之用。此外,所有旧舰的舰龄必须满20年才可开工建造新舰用以替换,并还限制德国建造任何最大排水量大于10160吨,主炮口径超过280毫米的军舰。同时还规定德国海军的人员编制规模不得超过15万人,其中军官不得超过1500人,海军军官必须服役满25年,以及禁止德国海军建造、拥有潜艇和海军航空兵等诸多抑制德国海军舰队重新崛起的条款。企图通过对德国海军战后的人员编制、舰队规模、装备更新和军舰性能等限制,而使其无法再与其他海军列强抗衡,将德国海军压制成为一支能力有限的区域性海上力量。

战后,为了替换一战后所遗留下来的那些旧式的无畏型战列舰,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德国魏玛共和国的国会最终还是以微弱的优势表决通过了海军要求建造新舰的提案,允许德国海军建造5艘袖珍型战列舰。其首制舰“德意志”号于1929年2月5日在德国基尔的德意志船厂开工,1931年5月19日下水,1933年4月1日建成服役。

至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和苏联海军都相继提出了规模庞大的造舰计划。面对这一威胁,当时的德国海军建造局一方面密切注视着世界各主要海军强国的战舰研制情况,定期对各国海军所建造的各种舰型作出评估,另一方面德国海军也开始考虑建造比条约所允许建造的袖珍战列舰更大的战舰。

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初,尚对于《凡尔赛和约》的限制还有所顾虑,不愿公开建造超过条约规定标准的大型战列舰,以避免造成对英国海权的挑战。但当时的德国海军的实力现况与各海军强国的海军相比实在显得太过微不足道了,最终他还是决定要为德国海军补充一些新鲜的血液。但他也曾向当时的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表明过自己的海军政策,他并不想追随一次大战前提尔皮茨时期公海舰队的海军政策,不愿去建立一支足以挑战英国制海权的强大舰队,但是必须要能够对抗法国正在进行的造舰计划。当时的苏联海军仍然很弱小,尽管有迹象表明其正在执行一项庞大的造舰计划,但却并未引起德国方面的注意。

为了能够突破《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海军军备的限制,公开扩充海军军备,1935年6月希特勒主动向英国表示愿意将德国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部队的总吨位分别限制在英国海军的35%和45%,使英国海军在制海权方面对德国海军保持3:1的优势,以表示德国海军的军备扩充不是在针对英国。

1935年6月18日,《英德海军协定》的正式签订,为德国合法地解除了战后《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海军的种种限制,为日后德国海军的自由发展奠定了基础。1936年《华盛顿海军协定》到期结束,各国都不打算继续在《伦敦海军协定》上续约,先是日本在1933年入侵中国东北三省后退出了国际联盟和《伦敦海军协定》,法国和意大利也随即于1935年拒绝在条约上签字。各国见况纷纷开始重整军备,战争阴云日益迫近。

当时德国虽然已经建造了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并已有了设计建造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计划,但是这两级战舰均无法同各海军强国将来所建造的新式战列舰相匹敌。于是德国人便有了建造更大、更强的新式战列舰的计划,这一计划便成为了日后设计、建造俾斯麦级战列舰的雏形。

设计

俾斯麦级战列舰的工作开始于1935年,但在1932年,德国海军就已经开始了对建造标准排水量35000吨级的战列舰进行理论性研究和可行性论证工作。早在1934年《英德海军协定》签订以前,德国人就已经开始对安装在“俾斯麦”号上的SK-C/34型381毫米(15英寸)主炮的设计和试验工作。德国海军在最初的主炮口径选择上考虑过两种方案,一是采用406毫米(16英寸)主炮的方案,二是采用381毫米的主炮设计。虽然选择406毫米主炮的设计方案,无论在弹丸重量、火炮射程和威力上都将远胜于381毫米主炮。但有鉴于当时德国从来没有制造过如此大口径的主炮,缺乏在经验和技术上的支持,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况且,如果真的采用了406毫米主炮的方案进行设计,不仅需要对原有设计方案进行重大修改和调整,更会影响到整舰的建造与服役时间,建造所需的费用也将大大超出原有预算。此外,更大的主炮口径就需要有更大的炮塔座圈,而过大的炮塔座圈又将会造成战舰的体积和排水量过大,使其无法达到原设计所规定的装甲防护水平和航速等设计性能。

在动力系统方面也存在着多种选择,当时德国在柴油机技术和高温、高压蒸汽锅炉的发展上均有优势。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当时就已经采用了柴油机为推进装置的动力系统,并使其获得了强大的远洋续航力,但由于受柴油机的单机功率所限,战舰的最高航速难以提高,如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的最大航速也只有28节。况且使用柴油机为动力的战舰的主轴过长,会影响到舰体内的布置,占用过大的空间。相比之下,虽然蒸汽轮机较之柴油机在热效率上要低,且存在高温、高压锅炉爆炸而可能使全舰瘫痪的隐患,降低了蒸汽轮机的可靠性,如德国的Z-3号驱逐舰就曾经因为高温、高压锅炉蒸汽受阻爆炸而在挪威沿海执行任务时丧失动力,险些漂入德军布有水雷的海区。但蒸汽轮机的单机功率较大,且蒸汽轮机允许有一定的主机过热率,可使战舰在短时间内通过主机过热来实现航速的提高,达到极速状态。此外,采用蒸汽轮机的战舰主轴相对较短,同时蒸汽轮机所使用的重油也比柴油机所使用的轻柴油更不易引起燃烧和爆炸。鉴于当时各国正在设计建造的新式战列舰的最大航速均已达到或超过30节,并考虑到德国海军在数量上的劣势,在海战中如果没有高航速的话,是无法逃脱敌海上优势兵力的围歼。加上缺乏在如此庞大的战列舰上采用柴油机为动力的先例和经验,在权衡了两者的优缺利弊后,最终德国人还是决定以传统的常规蒸汽锅炉作为俾斯麦级战列舰的动力系统。

在装甲防护的设计上,德国海军并没有像其他海军强国那样采用“重点防护”的装甲设计概念,而是沿袭了德国海军传统的“全面防护”的装甲设计概念。德国在二战爆发之前所建造的战列舰与重巡洋舰均采取了这一装甲布置理念,这一装甲布置理念除了在传统的水线、炮塔、指挥塔等关键要害部位布置主装甲带以外,还对战舰有可能被命中的其他非关键区域,也加装有一定厚度的装甲予以防护。虽然这种采用“全面防护”理念建造的战舰在关键要害部位的主装甲厚度往往较同一时期其他海军强国采用“重点防护”理念建造的战舰要低,但全面的装甲防护却可以避免战舰因非关键部位的受损而丧失战斗力,因为海战中的德国海军除了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外,还经常要以单舰突入大西洋作战,在面对敌海上优势兵力的围歼时,采用全面装甲防护的设计更有助于提高战舰在战斗中的耐久度。

此外,俾斯麦级战列舰在设计之时还广泛吸取了之前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和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建造使用经验,采用了诸如大西洋型舰艏和外张干舷的成功设计,从而提高了战舰在恶劣海况中的适航性能。德国人从德意志级的建造开始,便广泛采用的焊接技术,在俾斯麦级的制造工艺上,舰体结构的的焊接量更是达到了95%,这样用焊接工艺制造的舰艇比同类采用铆接工艺制造的舰艇在舰体的结构重量上要轻15%,而且焊接工艺还有利于采用高强度钢材,提高整舰的装甲防护强度。

俾斯麦级战列舰的首舰“俾斯麦”号的设计工作于1935年11月16日正式完成,同级的二号舰“提尔皮茨”号的设计和改进工作也于1936年6月14日正式完成。有鉴于“提尔皮茨”号的设计图纸较先前“俾斯麦”号的设计图纸相比已有所改动,故“俾斯麦”号的设计图纸其后也相应作出了修改,在德国海军正式决定建造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后,两舰被分别定以“G”和“F”的代号。

武器系统

主炮

俾斯麦级战列舰装备有4座SK-C/34型47倍口径381毫米双联装主炮,该炮由德国克虏伯公司于1934年设计,1939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主炮塔重约1100吨,单门火炮全重110700千克,总长度1963米。俾斯麦级的身管制造采用了与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相同的三节套管结构工艺,以保证火炮的制造精度,但成本过于高昂,且制造工艺复杂,不便与身管的大批量生产。身管内刻有90条深45毫米,宽776毫米的膛线,膛线长度为15982毫米,身管长1786米,膛室容积为319升,发射药为212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3200千克/平方厘米,身管寿命约为180~210发。可发射重800千克的被冒穿甲弹和高爆弹,穿甲弹和高爆弹的长度均为1672米,最大射速为23~3发/分,最大射程为36520米/30度,炮口初速为820米/秒,在射程为35000米的距离上可击穿170毫米的德制水平表面硬化装甲。主炮俯仰角度为-55~+30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5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6度/秒,射击时的火炮后座距离为105米。装填角度为+25度,装填机构采用的是半自动装填方式装填,全舰备弹840发,最多为960发。

俾斯麦级装备的4座主炮依从前至后的顺序,分别被命名为安东(Anton)、布鲁诺(Bruno)、恺撒(Cacsar)和多拉(Dora),其中A、B与C、D分别布置于前、后甲板区的中轴线上。

副炮

俾斯麦级装备有6座SK-C/28型55倍口径150毫米双联装副炮,该炮于1928年设计,1934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单门火炮全重9080千克,身管内刻有44条深175毫米,宽614毫米的膛线,膛线长度为6588毫米,身管长为3000千克/平方厘米,同样可发射穿甲弹和高爆弹,其中穿甲弹弹重453千克,长度为679厘米,高爆弹重41千克,长度为655厘米,最大射速6~8发/分,最大有效射程23000米/40度,炮口初速为875米/秒。副炮俯仰角度为-10~+40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8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9度/秒,射击时的火炮后座距离为37厘米,装填角度为+25度,全舰备弹18000发,每座炮塔各300发。

6座150毫米双联装副炮均布置在上层甲板的同一平面上,每舷各3座,其中布置在前部和中部各两座副炮的射界为150度,布置在后部的副炮射界为135度,6座副炮均可直接向其正前方射击。6座炮塔的重量不一,其中布置在前部的两座炮塔各重1316吨,中部的两座炮塔因各安装有一座光学测距仪而各重1503吨,后部的两座炮塔最轻,各重977吨。该炮并不兼具防空能力,主要用以对付诸如驱逐舰这类装甲防护较弱的中、轻型水面舰艇。

高炮

“俾斯麦”号战列舰装备有SK-C/33型和SK-C/37型65倍口径105毫米双联装高炮各4座,每舷各4座。SK-C/33型与SK-C/37型高炮均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生产,其中SK-C/33型于1933年设计,1935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炮塔重26425吨,单门火炮全重为4560千克,总长度684米,身管内刻有36条长5531毫米的膛线,身管长6825米。膛室容积为731升,发射药为605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2850千克/平方厘米,可发射重151千克,长1164厘米的专用防空高爆炮弹,最大射速为16~18发/分,最大有效射高为17700米/45度,最大仰角时射高为12500米/85度,炮口初速为900米/秒。火炮俯仰角度为-8~+85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8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10度/秒,4座SK-C/33型高炮均装备有各自独立的炮瞄设备。而SK-C/37型则于1937年设计,1939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其主要参数与SK-C/33型基本相同,只是每座炮塔比SK-C/33型要略轻一些,炮塔水平旋转速率提高为85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12度/秒。射击时需由舰上的4座专用光学测距仪提供目标参数,全舰备弹6720发,每座炮塔840发。

有鉴于SK-C/33型及SK-C/37型105毫米高炮的身管制造也均采用了复杂的双节套管结构工艺,延误了原定的出厂交付日期,致使“俾斯麦”号战列舰在刚服役时只安装了上层建筑第一层甲板上前部的4座SK-C/33型高炮。海上训练结束后,“俾斯麦”号返回码头时又安装了4座更新型的SK-C/37型高炮于上层建筑第一层甲板的后部原本计划等另外4座SK-C/37型高炮到货后,再替换下先前已安装于前部的4座SK-C/33型高炮,但出海后才发现SK-C/33型与SK-C/37型专用的火控系统互不匹配,致使在其后的“莱茵演习”行动中,无法对来袭的英机形成有效的中、近程对空火力。

在近程防空火力上,“俾斯麦”号主要由大量的37毫米及20毫米高炮构成。其中SK-C/30型83倍口径37毫米双联装高炮于1930年设计,1934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炮塔重3670千克,单门火炮全重243千克,总长度82米,身管内刻有16条长2554毫米的膛线,身管长3071米。膛室容积为05升,发射药为0365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2950千克/平方厘米。射弹重0745千克,长度为1620毫米,最大射速为80发/分,最大有效射高8500米/45度,最大仰角时射程为6750米/80度,炮口初速为1000米/秒。俯仰角度为-10~+80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4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3度/秒,全舰共备弹32000发,8座SK-C/30型37毫米高炮均装备有各自独立的射击炮瞄设备。

20毫米高炮分为两座MG-C/38型20毫米四联装和12座MG-C/30型20毫米单管装两种,其中MG-C/30型于1930年设计,1934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炮全重420千克,单门炮重64千克,总长度22525米,身管内刻有8条长720毫米的膛线,身管长为13米(即65倍口径),膛室容积为0048升,发射药为012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2800千克/平方厘米,射弹重0132千克,长785厘米,最大射速为200~280发/分,最大有效射高为4900米/45度,最大仰角时射高为3700米/85度,炮口初速为900米/秒。火炮高低俯仰角为-11~+85度,火炮的水平及俯仰方向的旋转均由人工手动操作完成。MG-C/38型与MG-C/30型相比,将单管装改为了四联装,致使火炮增重至2150千克,射速提高到480发/分,俯仰角度改为-10~49度,其它技术参数均与MG-C/30型基本相同。

由于20毫米高炮大多为单管装,仅有两座为四联装,且两型高炮均采用的是弹夹式供弹,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MG-C/30型与MG-C38型的射速仅分别为120发/分和220发/分,射击时还必须由专人在炮位左侧用手持式小型光学测距仪为炮手提供目标参数,炮手用常规准星瞄具对目标瞄准,实战中难以形成足够密度的近程对空火力。

火控系统

“俾斯麦”号战列舰在上层建筑的前部和后部各布置有一座混装有FUMO 23型雷达和一部基线长105米的光学测距仪的火控塔,另有一座布置在舰桥桅塔顶端的火控塔混装的是一座FUMO 23型雷达和一部基线长7米的光学测距仪。其FUMO 23型雷达设有一具长为4米,宽为2米的矩形网状雷达天线,工作频率为368兆赫,脉冲频率为500赫兹,波长为815厘米,功率9千瓦,有效探测距离为25千米(即135海里)。鉴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舰载雷达技术刚刚出现不久,其工作效能并不高,甚至工作时的稳定性也十分欠佳,在海战中的对舰炮战仍然主要依靠使用光学测距仪来提供目标参数,舰载雷达一般仅用于对海上目标的搜索和夜间炮战为主炮指示射击目标之用。

此外,除A号主炮塔上的光学测距仪在1941年初被拆除以外,其它各主炮均装有一座基线长105米的光学测距仪,以备在舰桥上的火控塔战时受损后,各主炮依然能够独立进行炮瞄射击,中部两舷的两座150毫米副炮也各自装备有一具基线长65米的光学策测距仪。布置在上层建筑第一层甲板的4座SK-C/37型105毫米高炮也由4座基线长4米的SL-8光学测距仪提供目标参数,并由半球形的装甲防护罩保护,另外在C号主炮塔的后方还布置有一座基线长5米的光学测距仪。

虽然德国人在精密光学仪器上的优长使得其所使用的光学测距仪能够获得非常高的测距精度,但在实战中战舰往往需要先以校射模式进行半齐射,再依照数次齐射的弹着点及目标的相对航速、航向和相对距离来及时校正主炮的炮射参数,所以其主炮的首次齐射或半齐射的命中概率极低,即使是在射击过程中不断依照上次弹着点校正主炮的炮射参数,但其是否能命中目标,更多的情况下还是在凭借着运气。

装甲防护

“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设计装甲总重量达17256吨,占的全舰总重量的比例达40%。其舰体的水平防护由两层水平装甲板组成,即覆盖全舰的50毫米厚上甲板和80~120毫米厚的第三层甲板,其中第三层甲板的主甲板,从舰艏的A号主炮塔的前部一直延伸至D号主炮塔的后部,总长度达170米,主要用以保护各主、副炮塔下的弹药舱及轮机舱等核心部位免受打击。

主炮塔的外形呈一个多面体,炮塔装甲的正面厚度为360毫米,侧面厚度为220毫米,后部厚度为320毫米,顶部厚度为130毫米,其甲板上的B、C号主炮塔座圈的装甲厚度为340毫米,其余两座主炮塔甲板下的炮塔座圈的装甲厚度均为220毫米。副炮的装甲防护水平很弱,其装甲的正面厚度为100毫米,炮塔座圈厚度为80毫米,侧面厚度为80毫米,顶部厚度为80毫米,甲板下炮塔座圈的厚度为20毫米,其中布置在前部和后部的副炮塔后部的装甲厚度为140毫米,中部副炮塔的后部装甲厚度为80毫米。

舷侧的装甲防护以主炮塔的弹药舱和舯部的轮机舱的装甲最厚,达320毫米,形成长度达170米的主装甲带的装甲厚度越靠近舰体的艏、艉处,厚度就越薄,其舰艏与舰艉区域的装甲厚度仅分60毫米和80毫米。此外,舷侧主装甲带的下方还设有由两层防雷壁与一层装甲壁组成的防雷击系统,足可抵御250千克装药量的鱼雷或磁性水雷的攻击。其中最内层装甲壁的厚度为45毫米,与水平方向主装甲垂直相接,形成一个盒形装甲区域,外部的两层防雷壁各厚170毫米,其间的隔舱内填充有燃油或水以作为该舰被鱼雷击中后的爆炸缓冲区之用。

舰上指挥塔顶部的装甲厚度为220毫米,周边部分装甲厚度为350毫米,其下方包含在上层建筑之内的垂直通道由70毫米的装甲予以保护。此外,在各主、副炮的测距仪及雷达火控塔等指挥部件均有一定厚度的装甲进行保护,甚至就连舰上烟囱两侧的探照灯他、都有专门的半球形装甲防护罩。

动力系统

俾斯麦级战列舰在设计之初便要求其推进装置的功率必须要尽可能的大,以便使战舰能够获得30节左右的高航速。为此,在位于俾斯麦级舰体舯部的6个锅炉舱内共布置了12台瓦格纳高温、高压锅炉,其工作压力为35千克/平方厘米,工作温度为475℃,每个锅炉舱内各安装有两台,并以一前一后纵向布置于主机舱的前面,6个锅炉舱以每3个舱并列成一排,前后共分为两排,其间有隔舱相分隔。12台高温、高压锅炉由4条主烟道集中从舰体舯部的大型独立烟囱排出废烟。

共有3个呈倒品字形布置的主机舱,位于锅炉舱的后方,前面两个并排布置的主机舱同后面单独布置于中轴线上的主机舱之间有隔舱分隔。每个主机舱各装备有一台布隆•富斯蒸汽轮机其主机的最大单机输出功率为45400马力,3台主机的总输出功率达136200马力。3台主机均配备有独立的减速齿轮组,每台蒸汽轮机各驱动一根传动主轴,每根主轴上各有一具直径47米的螺旋桨,3轴推进,其后为两具大小为1163平方米,平行相距242米的方向舵。

电力系统由14台发电机所组成,为全舰的各系统提供电力,总发电量为7910千瓦,电流为220伏的交流电。其中8台500千瓦柴油发电机布置在后主机舱两侧的2个机舱内,每个机舱各安装有4台,分成两排,每排两台。另有5台690千瓦的涡轮发电机和一台460千瓦的涡轮发电机分别布置在前排锅炉舱的前面两侧的2个机舱内,其中一个为混装有两台690千瓦和一台460千瓦的涡轮发电机,每个机舱平行布置着3台涡轮发电机,两个机舱之间也有隔舱相隔开。

舰载机

在“俾斯麦”号主桅下方的1号机库及烟囱两才侧的2、3号机库内分别存放有4加阿拉道(Arado)Ar-196型水上飞机,降落在水上,再由舰体舯部甲板两舷上的大型起重机吊起回收,再将Ar-196的机翼折叠后,便存入机库之中。其中1号机库存放有2架,2、3号机库各一架。

Ar-196型水上飞机主要是用于取代老式的He-160型水上飞机,广泛配属于德国海军的大型战舰之上,于1938年首飞,1939年8月定型服役,全重299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730千克,机身长为11米,翼展124米,机身高44米,装备有一台最大输出功率为960马力的宝马(BMW)星型空冷发动机,最大飞行时速310千米/小时(4000米高度),最大升限为7020米,最大航程为1070千米。装备有2门MG-FF型20毫米航空机炮,一挺MG-17型792毫米机枪,2挺MG-15型15毫米机枪,并可在翼下挂载两枚50公斤重航空炸弹,机组乘员2人。该机主要用以侦察、校正和联络之用。

辅助设备

扫雷具

为了对付来自于水雷封锁的威胁,“俾斯麦”号在两舷共装备了6具扫雷具,这些扫雷具,从外形上看就如同一架小飞机一样,使用时扫雷具吊放入水中,在展开其水翼后,钢缆将拖曳其前行,一遇锚雷便利用扫雷具上的割刀将系留锚雷的钢索割断,待锚雷浮出水面以后,再用舰上的小口径火炮将其击爆。

探照灯

全舰共装备有8座探照灯,其中7座的直径为15米,7座探照灯分别布置在指挥塔中部、烟囱前部和后部的两侧以及主桅后方的平台之上。其探照灯除平时用于导航、信号联络外,还可用来在夜战中为火炮指示目标。

起重机

布置在舰体的舯部第一层甲板之上的两部12吨级大型起重机,除可用来回收降落在水上的Ar-196县水上飞机之外,还可在该舰进行补给作业时,吊装诸如弹药、食品等物资之用。

锚、链

为了能够便于该舰的泊驻作业,在“俾斯麦”号上共布置了4个重达9500千克的铁锚,用直径72毫米的铁链环连接,其中3个铁锚布置在舰首的前方和左右两舷,另一个布置于舰艉的左舷一侧。

小艇

“俾斯麦”号建成之时,舰上共配备有各种交通艇、联络艇、工作艇及舢板共记18艘。

建造

1935年11月16日,德国政府同“俾斯麦”号的承建商布隆•沃斯造船公司在汉堡签属了建造合同,建造编号BV509。1936年7月1日,在位于汉堡的布隆•沃斯造船厂的9号船台上开始铺设首根龙骨,“俾斯麦”号的建造工作正式开始。舰体的建造工作于1938年9月以前完成,并开始将已建成的舰体移至下水滑道上,准备下水的相关事宜。

1939年2月14日星期二(情人节),在阿道夫•希特勒及上千名群众、军政要员和船厂工人的出席下举行了隆重而盛大的下水典礼,并由特意邀请而来的主礼嘉宾——德国前首相奥托•冯•俾斯麦的孙女将她祖父的名字命名给这艘新建成的战舰,在片刻之后的13:30分,“俾斯麦”号缓缓滑入水中,顺利下水。成为德国海军历史上第四艘以俾斯麦之名命名的战舰,也是“俾斯麦”号的承建商布隆•沃斯造船厂所建成的最后一艘战列舰。虽然新型的H级战列舰已于1939年7月15日开工建造,但最终却并未建成,而是于1941年8月29日停工后被解体。

下水之后的“俾斯麦”号停泊在船厂的舾装码头上进行诸如锅炉、舰桥和主装甲带的舾装工作,与此同时,德国人还将建造中的“俾斯麦”号的舰艏替换成了更适合于北海和北大西洋恶劣海况的大西洋型舰艏。1939年9月1日,德军侵入波兰境内,英、法对德宣战,但二战的爆发和随后而来的寒冷冬季却丝毫未影响到“俾斯麦”号的预定建造速度。

1940年4月,“俾斯麦”号迎来了首批舰员的登舰,虽然此时的“俾斯麦”号仍未完成,但这些首批登舰的舰员们已经在该舰的首任也是唯一一任舰长厄恩斯特•林德曼的指挥下开始了其第一阶段的训练任务,以便能够更早的熟悉诸如锅炉、涡轮机机组、舰桥等舰上已经安装好的设备。6月23日,“俾斯麦”号开始进入V-6号浮式干船坞,以便进行3个推进用螺旋桨和电磁防水雷系统的安装,全舰也相应的被重新忧戚了一番。7月14日,“俾斯麦”号离开浮式干船坞后,便一直停泊在船厂的舾装码头上,直到几天后的7月21日,“俾斯麦”号开始了其首次的测试工作,而此时的舰员人数已经增加至1962人,其中军官103人。在经过了18个月的舾装工作后,“俾斯麦”号终于在1940年8月24日星期六,这个多云的日子里,在舰长林德曼上校的主持下举行了该舰的入役典礼,在德国的国歌声中,纳粹德国的国旗在后甲板的尾旗杆上缓缓升起,标志着“俾斯麦”号战列舰正式加入德国海军的现役编制之中。

训练、海试

在“俾斯麦”号服役之后,舰上的舰员们被分为12个分队,其中1~4分队负责主副炮,5、6分队负责高炮,7分队负责后勤,8分队负责军械、缆帆作业,9分队负责通信,10~12分队为轮机人员,进一步的训练也随即展开,这包括了战舰的导航、防空、损管和作战等训练。1940年9月15日,“俾斯麦”号首次离开汉堡前往波罗的海沿岸的戈腾哈芬(今波兰格丁尼亚),准备进行海试。由于波罗的海沿岸的东普鲁士地区位于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的航程以外,加上德军在通往波罗的海的航路上均布置有水雷,使得波罗的海成为了德国海军在二战期间最主要的海上训练和海试基地。

9月16日,“俾斯麦”号在拖轮的协助下驶入连通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基尔运河,在9月28“俾斯麦”号离开基尔并在13艘扫雷舰的护航下前往吕根岛,此后便单独驶往目的地戈腾哈芬。

在驶抵戈腾哈芬后两个月的时间里,“俾斯麦”号在但泽海域进行了多次航海测试工作,在10月23日的全速测试中测得了主机最大输出功率150170马力和3012节的最高航速。12月5日,“俾斯麦”号经由波罗的海返回汉堡,停泊在布隆•沃斯造船厂的舾装码头上进行最后的设备调整。在此期间,由于担心战舰在高速航行时舰艏的上浪会对“A”主炮塔的105米基线测距仪的使用造成影响而被拆除。为了提

纳粹德国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的一生

研制背景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埃尔茨贝格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东德火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战败投降,《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在6个小时后正式生效,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宣告结束。战后根据1919年6月28日德国同战胜国在巴黎签署的《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海军仅被允许保留8艘1906年以前建造的旧式战列舰用于训练及海岸防御之用。此外,所有旧舰的舰龄必须满20年才可开工建造新舰用以替换,并还限制德国建造任何最大排水量大于10160吨,主炮口径超过280毫米的军舰。同时还规定德国海军的人员编制规模不得超过15万人,其中军官不得超过1500人,海军军官必须服役满25年,以及禁止德国海军建造、拥有潜艇和海军航空兵等诸多抑制德国海军舰队重新崛起的条款。企图通过对德国海军战后的人员编制、舰队规模、装备更新和军舰性能等限制,而使其无法再与其他海军列强抗衡,将德国海军压制成为一支能力有限的区域性海上力量。

战后,为了替换一战后所遗留下来的那些旧式的无畏型战列舰,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德国魏玛共和国的国会最终还是以微弱的优势表决通过了海军要求建造新舰的提案,允许德国海军建造5艘袖珍型战列舰。其首制舰“德意志”号于1929年2月5日在德国基尔的德意志船厂开工,1931年5月19日下水,1933年4月1日建成服役。

至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和苏联海军都相继提出了规模庞大的造舰计划。面对这一威胁,当时的德国海军建造局一方面密切注视着世界各主要海军强国的战舰研制情况,定期对各国海军所建造的各种舰型作出评估,另一方面德国海军也开始考虑建造比条约所允许建造的袖珍战列舰更大的战舰。

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初,尚对于《凡尔赛和约》的限制还有所顾虑,不愿公开建造超过条约规定标准的大型战列舰,以避免造成对英国海权的挑战。但当时的德国海军的实力现况与各海军强国的海军相比实在显得太过微不足道了,最终他还是决定要为德国海军补充一些新鲜的血液。但他也曾向当时的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表明过自己的海军政策,他并不想追随一次大战前提尔皮茨时期公海舰队的海军政策,不愿去建立一支足以挑战英国制海权的强大舰队,但是必须要能够对抗法国正在进行的造舰计划。当时的苏联海军仍然很弱小,尽管有迹象表明其正在执行一项庞大的造舰计划,但却并未引起德国方面的注意。

为了能够突破《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海军军备的限制,公开扩充海军军备,1935年6月希特勒主动向英国表示愿意将德国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部队的总吨位分别限制在英国海军的35%和45%,使英国海军在制海权方面对德国海军保持3:1的优势,以表示德国海军的军备扩充不是在针对英国。

1935年6月18日,《英德海军协定》的正式签订,为德国合法地解除了战后《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海军的种种限制,为日后德国海军的自由发展奠定了基础。1936年《华盛顿海军协定》到期结束,各国都不打算继续在《伦敦海军协定》上续约,先是日本在1933年入侵中国东北三省后退出了国际联盟和《伦敦海军协定》,法国和意大利也随即于1935年拒绝在条约上签字。各国见况纷纷开始重整军备,战争阴云日益迫近。

当时德国虽然已经建造了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并已有了设计建造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计划,但是这两级战舰均无法同各海军强国将来所建造的新式战列舰相匹敌。于是德国人便有了建造更大、更强的新式战列舰的计划,这一计划便成为了日后设计、建造俾斯麦级战列舰的雏形。

设计

俾斯麦级战列舰的工作开始于1935年,但在1932年,德国海军就已经开始了对建造标准排水量35000吨级的战列舰进行理论性研究和可行性论证工作。早在1934年《英德海军协定》签订以前,德国人就已经开始对安装在“俾斯麦”号上的SK-C/34型381毫米(15英寸)主炮的设计和试验工作。德国海军在最初的主炮口径选择上考虑过两种方案,一是采用406毫米(16英寸)主炮的方案,二是采用381毫米的主炮设计。虽然选择406毫米主炮的设计方案,无论在弹丸重量、火炮射程和威力上都将远胜于381毫米主炮。但有鉴于当时德国从来没有制造过如此大口径的主炮,缺乏在经验和技术上的支持,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况且,如果真的采用了406毫米主炮的方案进行设计,不仅需要对原有设计方案进行重大修改和调整,更会影响到整舰的建造与服役时间,建造所需的费用也将大大超出原有预算。此外,更大的主炮口径就需要有更大的炮塔座圈,而过大的炮塔座圈又将会造成战舰的体积和排水量过大,使其无法达到原设计所规定的装甲防护水平和航速等设计性能。

在动力系统方面也存在着多种选择,当时德国在柴油机技术和高温、高压蒸汽锅炉的发展上均有优势。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当时就已经采用了柴油机为推进装置的动力系统,并使其获得了强大的远洋续航力,但由于受柴油机的单机功率所限,战舰的最高航速难以提高,如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的最大航速也只有28节。况且使用柴油机为动力的战舰的主轴过长,会影响到舰体内的布置,占用过大的空间。相比之下,虽然蒸汽轮机较之柴油机在热效率上要低,且存在高温、高压锅炉爆炸而可能使全舰瘫痪的隐患,降低了蒸汽轮机的可靠性,如德国的Z-3号驱逐舰就曾经因为高温、高压锅炉蒸汽受阻爆炸而在挪威沿海执行任务时丧失动力,险些漂入德军布有水雷的海区。但蒸汽轮机的单机功率较大,且蒸汽轮机允许有一定的主机过热率,可使战舰在短时间内通过主机过热来实现航速的提高,达到极速状态。此外,采用蒸汽轮机的战舰主轴相对较短,同时蒸汽轮机所使用的重油也比柴油机所使用的轻柴油更不易引起燃烧和爆炸。鉴于当时各国正在设计建造的新式战列舰的最大航速均已达到或超过30节,并考虑到德国海军在数量上的劣势,在海战中如果没有高航速的话,是无法逃脱敌海上优势兵力的围歼。加上缺乏在如此庞大的战列舰上采用柴油机为动力的先例和经验,在权衡了两者的优缺利弊后,最终德国人还是决定以传统的常规蒸汽锅炉作为俾斯麦级战列舰的动力系统。

在装甲防护的设计上,德国海军并没有像其他海军强国那样采用“重点防护”的装甲设计概念,而是沿袭了德国海军传统的“全面防护”的装甲设计概念。德国在二战爆发之前所建造的战列舰与重巡洋舰均采取了这一装甲布置理念,这一装甲布置理念除了在传统的水线、炮塔、指挥塔等关键要害部位布置主装甲带以外,还对战舰有可能被命中的其他非关键区域,也加装有一定厚度的装甲予以防护。虽然这种采用“全面防护”理念建造的战舰在关键要害部位的主装甲厚度往往较同一时期其他海军强国采用“重点防护”理念建造的战舰要低,但全面的装甲防护却可以避免战舰因非关键部位的受损而丧失战斗力,因为海战中的德国海军除了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外,还经常要以单舰突入大西洋作战,在面对敌海上优势兵力的围歼时,采用全面装甲防护的设计更有助于提高战舰在战斗中的耐久度。

此外,俾斯麦级战列舰在设计之时还广泛吸取了之前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和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建造使用经验,采用了诸如大西洋型舰艏和外张干舷的成功设计,从而提高了战舰在恶劣海况中的适航性能。德国人从德意志级的建造开始,便广泛采用的焊接技术,在俾斯麦级的制造工艺上,舰体结构的的焊接量更是达到了95%,这样用焊接工艺制造的舰艇比同类采用铆接工艺制造的舰艇在舰体的结构重量上要轻15%,而且焊接工艺还有利于采用高强度钢材,提高整舰的装甲防护强度。

俾斯麦级战列舰的首舰“俾斯麦”号的设计工作于1935年11月16日正式完成,同级的二号舰“提尔皮茨”号的设计和改进工作也于1936年6月14日正式完成。有鉴于“提尔皮茨”号的设计图纸较先前“俾斯麦”号的设计图纸相比已有所改动,故“俾斯麦”号的设计图纸其后也相应作出了修改,在德国海军正式决定建造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后,两舰被分别定以“G”和“F”的代号。

武器系统

主炮

俾斯麦级战列舰装备有4座SK-C/34型47倍口径381毫米双联装主炮,该炮由德国克虏伯公司于1934年设计,1939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主炮塔重约1100吨,单门火炮全重110700千克,总长度1963米。俾斯麦级的身管制造采用了与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相同的三节套管结构工艺,以保证火炮的制造精度,但成本过于高昂,且制造工艺复杂,不便与身管的大批量生产。身管内刻有90条深45毫米,宽776毫米的膛线,膛线长度为15982毫米,身管长1786米,膛室容积为319升,发射药为212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3200千克/平方厘米,身管寿命约为180~210发。可发射重800千克的被冒穿甲弹和高爆弹,穿甲弹和高爆弹的长度均为1672米,最大射速为23~3发/分,最大射程为36520米/30度,炮口初速为820米/秒,在射程为35000米的距离上可击穿170毫米的德制水平表面硬化装甲。主炮俯仰角度为-55~+30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5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6度/秒,射击时的火炮后座距离为105米。装填角度为+25度,装填机构采用的是半自动装填方式装填,全舰备弹840发,最多为960发。

俾斯麦级装备的4座主炮依从前至后的顺序,分别被命名为安东(Anton)、布鲁诺(Bruno)、恺撒(Cacsar)和多拉(Dora),其中A、B与C、D分别布置于前、后甲板区的中轴线上。

副炮

俾斯麦级装备有6座SK-C/28型55倍口径150毫米双联装副炮,该炮于1928年设计,1934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单门火炮全重9080千克,身管内刻有44条深175毫米,宽614毫米的膛线,膛线长度为6588毫米,身管长为3000千克/平方厘米,同样可发射穿甲弹和高爆弹,其中穿甲弹弹重453千克,长度为679厘米,高爆弹重41千克,长度为655厘米,最大射速6~8发/分,最大有效射程23000米/40度,炮口初速为875米/秒。副炮俯仰角度为-10~+40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8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9度/秒,射击时的火炮后座距离为37厘米,装填角度为+25度,全舰备弹18000发,每座炮塔各300发。

6座150毫米双联装副炮均布置在上层甲板的同一平面上,每舷各3座,其中布置在前部和中部各两座副炮的射界为150度,布置在后部的副炮射界为135度,6座副炮均可直接向其正前方射击。6座炮塔的重量不一,其中布置在前部的两座炮塔各重1316吨,中部的两座炮塔因各安装有一座光学测距仪而各重1503吨,后部的两座炮塔最轻,各重977吨。该炮并不兼具防空能力,主要用以对付诸如驱逐舰这类装甲防护较弱的中、轻型水面舰艇。

高炮

“俾斯麦”号战列舰装备有SK-C/33型和SK-C/37型65倍口径105毫米双联装高炮各4座,每舷各4座。SK-C/33型与SK-C/37型高炮均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生产,其中SK-C/33型于1933年设计,1935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炮塔重26425吨,单门火炮全重为4560千克,总长度684米,身管内刻有36条长5531毫米的膛线,身管长6825米。膛室容积为731升,发射药为605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2850千克/平方厘米,可发射重151千克,长1164厘米的专用防空高爆炮弹,最大射速为16~18发/分,最大有效射高为17700米/45度,最大仰角时射高为12500米/85度,炮口初速为900米/秒。火炮俯仰角度为-8~+85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8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10度/秒,4座SK-C/33型高炮均装备有各自独立的炮瞄设备。而SK-C/37型则于1937年设计,1939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其主要参数与SK-C/33型基本相同,只是每座炮塔比SK-C/33型要略轻一些,炮塔水平旋转速率提高为85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12度/秒。射击时需由舰上的4座专用光学测距仪提供目标参数,全舰备弹6720发,每座炮塔840发。

有鉴于SK-C/33型及SK-C/37型105毫米高炮的身管制造也均采用了复杂的双节套管结构工艺,延误了原定的出厂交付日期,致使“俾斯麦”号战列舰在刚服役时只安装了上层建筑第一层甲板上前部的4座SK-C/33型高炮。海上训练结束后,“俾斯麦”号返回码头时又安装了4座更新型的SK-C/37型高炮于上层建筑第一层甲板的后部原本计划等另外4座SK-C/37型高炮到货后,再替换下先前已安装于前部的4座SK-C/33型高炮,但出海后才发现SK-C/33型与SK-C/37型专用的火控系统互不匹配,致使在其后的“莱茵演习”行动中,无法对来袭的英机形成有效的中、近程对空火力。

在近程防空火力上,“俾斯麦”号主要由大量的37毫米及20毫米高炮构成。其中SK-C/30型83倍口径37毫米双联装高炮于1930年设计,1934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炮塔重3670千克,单门火炮全重243千克,总长度82米,身管内刻有16条长2554毫米的膛线,身管长3071米。膛室容积为05升,发射药为0365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2950千克/平方厘米。射弹重0745千克,长度为1620毫米,最大射速为80发/分,最大有效射高8500米/45度,最大仰角时射程为6750米/80度,炮口初速为1000米/秒。俯仰角度为-10~+80度,炮塔水平旋转速率为4度/秒,高低俯仰速率为3度/秒,全舰共备弹32000发,8座SK-C/30型37毫米高炮均装备有各自独立的射击炮瞄设备。

20毫米高炮分为两座MG-C/38型20毫米四联装和12座MG-C/30型20毫米单管装两种,其中MG-C/30型于1930年设计,1934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每座炮全重420千克,单门炮重64千克,总长度22525米,身管内刻有8条长720毫米的膛线,身管长为13米(即65倍口径),膛室容积为0048升,发射药为012千克,最大发射膛压为2800千克/平方厘米,射弹重0132千克,长785厘米,最大射速为200~280发/分,最大有效射高为4900米/45度,最大仰角时射高为3700米/85度,炮口初速为900米/秒。火炮高低俯仰角为-11~+85度,火炮的水平及俯仰方向的旋转均由人工手动操作完成。MG-C/38型与MG-C/30型相比,将单管装改为了四联装,致使火炮增重至2150千克,射速提高到480发/分,俯仰角度改为-10~49度,其它技术参数均与MG-C/30型基本相同。

由于20毫米高炮大多为单管装,仅有两座为四联装,且两型高炮均采用的是弹夹式供弹,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MG-C/30型与MG-C38型的射速仅分别为120发/分和220发/分,射击时还必须由专人在炮位左侧用手持式小型光学测距仪为炮手提供目标参数,炮手用常规准星瞄具对目标瞄准,实战中难以形成足够密度的近程对空火力。

火控系统

“俾斯麦”号战列舰在上层建筑的前部和后部各布置有一座混装有FUMO 23型雷达和一部基线长105米的光学测距仪的火控塔,另有一座布置在舰桥桅塔顶端的火控塔混装的是一座FUMO 23型雷达和一部基线长7米的光学测距仪。其FUMO 23型雷达设有一具长为4米,宽为2米的矩形网状雷达天线,工作频率为368兆赫,脉冲频率为500赫兹,波长为815厘米,功率9千瓦,有效探测距离为25千米(即135海里)。鉴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舰载雷达技术刚刚出现不久,其工作效能并不高,甚至工作时的稳定性也十分欠佳,在海战中的对舰炮战仍然主要依靠使用光学测距仪来提供目标参数,舰载雷达一般仅用于对海上目标的搜索和夜间炮战为主炮指示射击目标之用。

此外,除A号主炮塔上的光学测距仪在1941年初被拆除以外,其它各主炮均装有一座基线长105米的光学测距仪,以备在舰桥上的火控塔战时受损后,各主炮依然能够独立进行炮瞄射击,中部两舷的两座150毫米副炮也各自装备有一具基线长65米的光学策测距仪。布置在上层建筑第一层甲板的4座SK-C/37型105毫米高炮也由4座基线长4米的SL-8光学测距仪提供目标参数,并由半球形的装甲防护罩保护,另外在C号主炮塔的后方还布置有一座基线长5米的光学测距仪。

虽然德国人在精密光学仪器上的优长使得其所使用的光学测距仪能够获得非常高的测距精度,但在实战中战舰往往需要先以校射模式进行半齐射,再依照数次齐射的弹着点及目标的相对航速、航向和相对距离来及时校正主炮的炮射参数,所以其主炮的首次齐射或半齐射的命中概率极低,即使是在射击过程中不断依照上次弹着点校正主炮的炮射参数,但其是否能命中目标,更多的情况下还是在凭借着运气。

装甲防护

“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设计装甲总重量达17256吨,占的全舰总重量的比例达40%。其舰体的水平防护由两层水平装甲板组成,即覆盖全舰的50毫米厚上甲板和80~120毫米厚的第三层甲板,其中第三层甲板的主甲板,从舰艏的A号主炮塔的前部一直延伸至D号主炮塔的后部,总长度达170米,主要用以保护各主、副炮塔下的弹药舱及轮机舱等核心部位免受打击。

主炮塔的外形呈一个多面体,炮塔装甲的正面厚度为360毫米,侧面厚度为220毫米,后部厚度为320毫米,顶部厚度为130毫米,其甲板上的B、C号主炮塔座圈的装甲厚度为340毫米,其余两座主炮塔甲板下的炮塔座圈的装甲厚度均为220毫米。副炮的装甲防护水平很弱,其装甲的正面厚度为100毫米,炮塔座圈厚度为80毫米,侧面厚度为80毫米,顶部厚度为80毫米,甲板下炮塔座圈的厚度为20毫米,其中布置在前部和后部的副炮塔后部的装甲厚度为140毫米,中部副炮塔的后部装甲厚度为80毫米。

舷侧的装甲防护以主炮塔的弹药舱和舯部的轮机舱的装甲最厚,达320毫米,形成长度达170米的主装甲带的装甲厚度越靠近舰体的艏、艉处,厚度就越薄,其舰艏与舰艉区域的装甲厚度仅分60毫米和80毫米。此外,舷侧主装甲带的下方还设有由两层防雷壁与一层装甲壁组成的防雷击系统,足可抵御250千克装药量的鱼雷或磁性水雷的攻击。其中最内层装甲壁的厚度为45毫米,与水平方向主装甲垂直相接,形成一个盒形装甲区域,外部的两层防雷壁各厚170毫米,其间的隔舱内填充有燃油或水以作为该舰被鱼雷击中后的爆炸缓冲区之用。

舰上指挥塔顶部的装甲厚度为220毫米,周边部分装甲厚度为350毫米,其下方包含在上层建筑之内的垂直通道由70毫米的装甲予以保护。此外,在各主、副炮的测距仪及雷达火控塔等指挥部件均有一定厚度的装甲进行保护,甚至就连舰上烟囱两侧的探照灯他、都有专门的半球形装甲防护罩。

动力系统

俾斯麦级战列舰在设计之初便要求其推进装置的功率必须要尽可能的大,以便使战舰能够获得30节左右的高航速。为此,在位于俾斯麦级舰体舯部的6个锅炉舱内共布置了12台瓦格纳高温、高压锅炉,其工作压力为35千克/平方厘米,工作温度为475℃,每个锅炉舱内各安装有两台,并以一前一后纵向布置于主机舱的前面,6个锅炉舱以每3个舱并列成一排,前后共分为两排,其间有隔舱相分隔。12台高温、高压锅炉由4条主烟道集中从舰体舯部的大型独立烟囱排出废烟。

共有3个呈倒品字形布置的主机舱,位于锅炉舱的后方,前面两个并排布置的主机舱同后面单独布置于中轴线上的主机舱之间有隔舱分隔。每个主机舱各装备有一台布隆•富斯蒸汽轮机其主机的最大单机输出功率为45400马力,3台主机的总输出功率达136200马力。3台主机均配备有独立的减速齿轮组,每台蒸汽轮机各驱动一根传动主轴,每根主轴上各有一具直径47米的螺旋桨,3轴推进,其后为两具大小为1163平方米,平行相距242米的方向舵。

电力系统由14台发电机所组成,为全舰的各系统提供电力,总发电量为7910千瓦,电流为220伏的交流电。其中8台500千瓦柴油发电机布置在后主机舱两侧的2个机舱内,每个机舱各安装有4台,分成两排,每排两台。另有5台690千瓦的涡轮发电机和一台460千瓦的涡轮发电机分别布置在前排锅炉舱的前面两侧的2个机舱内,其中一个为混装有两台690千瓦和一台460千瓦的涡轮发电机,每个机舱平行布置着3台涡轮发电机,两个机舱之间也有隔舱相隔开。

舰载机

在“俾斯麦”号主桅下方的1号机库及烟囱两才侧的2、3号机库内分别存放有4加阿拉道(Arado)Ar-196型水上飞机,降落在水上,再由舰体舯部甲板两舷上的大型起重机吊起回收,再将Ar-196的机翼折叠后,便存入机库之中。其中1号机库存放有2架,2、3号机库各一架。

Ar-196型水上飞机主要是用于取代老式的He-160型水上飞机,广泛配属于德国海军的大型战舰之上,于1938年首飞,1939年8月定型服役,全重299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730千克,机身长为11米,翼展124米,机身高44米,装备有一台最大输出功率为960马力的宝马(BMW)星型空冷发动机,最大飞行时速310千米/小时(4000米高度),最大升限为7020米,最大航程为1070千米。装备有2门MG-FF型20毫米航空机炮,一挺MG-17型792毫米机枪,2挺MG-15型15毫米机枪,并可在翼下挂载两枚50公斤重航空炸弹,机组乘员2人。该机主要用以侦察、校正和联络之用。

辅助设备

扫雷具

为了对付来自于水雷封锁的威胁,“俾斯麦”号在两舷共装备了6具扫雷具,这些扫雷具,从外形上看就如同一架小飞机一样,使用时扫雷具吊放入水中,在展开其水翼后,钢缆将拖曳其前行,一遇锚雷便利用扫雷具上的割刀将系留锚雷的钢索割断,待锚雷浮出水面以后,再用舰上的小口径火炮将其击爆。

探照灯

全舰共装备有8座探照灯,其中7座的直径为15米,7座探照灯分别布置在指挥塔中部、烟囱前部和后部的两侧以及主桅后方的平台之上。其探照灯除平时用于导航、信号联络外,还可用来在夜战中为火炮指示目标。

起重机

布置在舰体的舯部第一层甲板之上的两部12吨级大型起重机,除可用来回收降落在水上的Ar-196县水上飞机之外,还可在该舰进行补给作业时,吊装诸如弹药、食品等物资之用。

锚、链

为了能够便于该舰的泊驻作业,在“俾斯麦”号上共布置了4个重达9500千克的铁锚,用直径72毫米的铁链环连接,其中3个铁锚布置在舰首的前方和左右两舷,另一个布置于舰艉的左舷一侧。

小艇

“俾斯麦”号建成之时,舰上共配备有各种交通艇、联络艇、工作艇及舢板共记18艘。

建造

1935年11月16日,德国政府同“俾斯麦”号的承建商布隆•沃斯造船公司在汉堡签属了建造合同,建造编号BV509。1936年7月1日,在位于汉堡的布隆•沃斯造船厂的9号船台上开始铺设首根龙骨,“俾斯麦”号的建造工作正式开始。舰体的建造工作于1938年9月以前完成,并开始将已建成的舰体移至下水滑道上,准备下水的相关事宜。

1939年2月14日星期二(情人节),在阿道夫•希特勒及上千名群众、军政要员和船厂工人的出席下举行了隆重而盛大的下水典礼,并由特意邀请而来的主礼嘉宾——德国前首相奥托•冯•俾斯麦的孙女将她祖父的名字命名给这艘新建成的战舰,在片刻之后的13:30分,“俾斯麦”号缓缓滑入水中,顺利下水。成为德国海军历史上第四艘以俾斯麦之名命名的战舰,也是“俾斯麦”号的承建商布隆•沃斯造船厂所建成的最后一艘战列舰。虽然新型的H级战列舰已于1939年7月15日开工建造,但最终却并未建成,而是于1941年8月29日停工后被解体。

下水之后的“俾斯麦”号停泊在船厂的舾装码头上进行诸如锅炉、舰桥和主装甲带的舾装工作,与此同时,德国人还将建造中的“俾斯麦”号的舰艏替换成了更适合于北海和北大西洋恶劣海况的大西洋型舰艏。1939年9月1日,德军侵入波兰境内,英、法对德宣战,但二战的爆发和随后而来的寒冷冬季却丝毫未影响到“俾斯麦”号的预定建造速度。

1940年4月,“俾斯麦”号迎来了首批舰员的登舰,虽然此时的“俾斯麦”号仍未完成,但这些首批登舰的舰员们已经在该舰的首任也是唯一一任舰长厄恩斯特•林德曼的指挥下开始了其第一阶段的训练任务,以便能够更早的熟悉诸如锅炉、涡轮机机组、舰桥等舰上已经安装好的设备。6月23日,“俾斯麦”号开始进入V-6号浮式干船坞,以便进行3个推进用螺旋桨和电磁防水雷系统的安装,全舰也相应的被重新忧戚了一番。7月14日,“俾斯麦”号离开浮式干船坞后,便一直停泊在船厂的舾装码头上,直到几天后的7月21日,“俾斯麦”号开始了其首次的测试工作,而此时的舰员人数已经增加至1962人,其中军官103人。在经过了18个月的舾装工作后,“俾斯麦”号终于在1940年8月24日星期六,这个多云的日子里,在舰长林德曼上校的主持下举行了该舰的入役典礼,在德国的国歌声中,纳粹德国的国旗在后甲板的尾旗杆上缓缓升起,标志着“俾斯麦”号战列舰正式加入德国海军的现役编制之中。

训练、海试

在“俾斯麦”号服役之后,舰上的舰员们被分为12个分队,其中1~4分队负责主副炮,5、6分队负责高炮,7分队负责后勤,8分队负责军械、缆帆作业,9分队负责通信,10~12分队为轮机人员,进一步的训练也随即展开,这包括了战舰的导航、防空、损管和作战等训练。1940年9月15日,“俾斯麦”号首次离开汉堡前往波罗的海沿岸的戈腾哈芬(今波兰格丁尼亚),准备进行海试。由于波罗的海沿岸的东普鲁士地区位于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的航程以外,加上德军在通往波罗的海的航路上均布置有水雷,使得波罗的海成为了德国海军在二战期间最主要的海上训练和海试基地。

9月16日,“俾斯麦”号在拖轮的协助下驶入连通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基尔运河,在9月28“俾斯麦”号离开基尔并在13艘扫雷舰的护航下前往吕根岛,此后便单独驶往目的地戈腾哈芬。

在驶抵戈腾哈芬后两个月的时间里,“俾斯麦”号在但泽海域进行了多次航海测试工作,在10月23日的全速测试中测得了主机最大输出功率150170马力和3012节的最高航速。12月5日,“俾斯麦”号经由波罗的海返回汉堡,停泊在布隆•沃斯造船厂的舾装码头上进行最后的设备调整。在此期间,由于担心战舰在高速航行时舰艏的上浪会对“A”主炮塔的105米基线测距仪的使用造成影响而被拆除。为了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6133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