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名人励志故事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第1张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郭晶晶

郭晶晶曾在保定乐凯小学度过五年时光。那时候郭晶晶进了跳水队。

一开始,郭晶晶的膝盖到脚尖伸不直,腿特别硬。为了练韧带,坐老虎凳。一次练习,郭晶晶腿骨摔裂,按理该回家休养。但教练李芳怕回去“心散了”,因为她觉得郭晶晶性格外向,训练不专心,需要不断提醒。因此,李芳让郭晶晶在游泳馆吃住,边养伤边观察别人训练,主要是把心收拢。那段时间,郭晶晶就躺在小木牀上,腿上绑着夹板。一边养伤,一边看队员训练,听教练讲话。

即使在游泳馆养伤,她晚上照样做作业。郭晶晶边学习边训练,每天都能完成作业。这曾让班主任吴薇很奇怪,问她什么时候完成的。郭晶晶说是利用休息的时候。中午,还有下午训练结束后到吃晚饭前都是做作业的时间。实在写不完,就在厕所写,因为宿舍到时间就要关灯。对此,郭晶晶的姥姥很自豪,说,“我们家晶晶是两个脑子,一个脑子跳水,一个脑子学习。”

1996年奥运会后,郭晶晶训练时又摔坏腿,开放性骨折。据时任中国跳水队副总教练于芬回忆,训练时,一名广东队的教练开灯。他准备开右边灯,结果关了左边灯。当时郭晶晶正起跳,在半空中一下看不见,踩歪了。于是骨折。这是一次相当大的打击。

在北京看病,按常规处理是要打钢钉,一年后再取出。对于运动员来说,多做手术会影响训练。于是采取保守治疗,打着石膏的郭晶晶回到河北。

摔坏腿是1996年12月,第二年10月是全运会。选择保守治疗的郭晶晶,花5个多月时间慢慢愈合。等腿好了,离全运会也只有5个月了。养伤期间,她身高长了5公分,体重增加20斤,而且腿很细。

伤好了,接下来是魔鬼训练,每天6点起牀,练习到8点,再吃早餐。中午,别人午睡,她穿着出汗服在外面跑步。顶着烈日炎炎,在晒得发烫、反着白光的马路上跑步。下午继续上高强度训练。1997年夏天,在郭晶晶至今的训练中也是最苦的一段。李芳告诉郭晶晶:“你是能参加奥运会的水平,如果就此放弃,你以后想起会终身遗憾。”

全运会预赛,她还是拄着双柺看比赛,石膏还没有取。当时人人都想,还有几个月了,在全运会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但是到了全运会,就不一样了。郭晶晶体重减了15斤。腿也练成一条粗一条细。当年的郭晶晶给全场留下很深印象,李芳告诉记者,连裁判长都说,没想到她恢复得这么优秀。伤后复出的郭晶晶,拿下了3米板亚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里约奥运冠军傅海峯

翻了水桶,得了羽毛

顽皮的傅海峯和年长自己3岁的蔡赟几乎在同一年拿起球拍,开始了与羽球相伴的日子。不同的是,父母让他打球,完全因为他太淘气。为了防止儿子闯祸,只好找件事来“拴住”他的心。

五、六岁的时候,小海峯闲来无事总喜欢骑着自己的小三轮自行车满农场溜达。一次,他远远望见邻居家的姐姐挑着两桶水,晃晃悠悠地吃力前行。人小鬼大的傅海峯眼珠滴溜一转,一个“馊”主意便涌上心头——他瞄准水桶,调整好车把的方向,脚底下加紧蹬起来,车速也随之越来越快。只听“砰”地一声,女孩挑着的水桶被撞翻在地,水花四溅,打溼了衣裳。眼见自己的辛苦劳动因为这个讨人嫌的小男孩付之东流,女孩也气昏了头,她顺势抄起一只木桶,将剩下的半桶凉水劈头盖脸地泼在傅海峯身上。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此刻也被吓呆了。瞬间变成“落汤鸡”的他本想掉头逃跑,无奈被大姐姐一把揪住,结结实实挨了一顿骂。从前都是他把别人弄哭,这次轮到傅海峯哭鼻子了。

他狼狈地回到家,跟母亲诉苦。林银婵气愤地跑到邻居家“兴师问罪”,可女孩却委屈地说:“是他先弄我一身水的,你怎么不问问他干嘛要骑车来撞我的水桶?”林银婵哑口无言。

从那以后,她开始琢磨,有什么办法可以管住儿子,不再让他到处闯祸。可是,自己的小孩那么皮,交给谁都不太放心。思来想去,她觉得把傅海峯放到丈夫的羽毛球队里最为妥当。一来,儿子从小最怕他父亲。有丈夫严加管教,说不定孩子能收敛不少;二来,打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孩子不服输的精神。于是,夫妻俩“下通知”似地为傅海峯选择了羽毛球之路。

其实,这个决定对于小海峯而言并不完全算强制性的。他记事时起,就知道爸爸酷爱羽毛球,而且是小镇上有名的教练,带过许多队员。听说父母想让自己也练习打球,贪玩的他只想到可以跟一大帮小伙伴凑在一处打闹玩耍,而关于日后的出路、未来的成绩还全无半点概念。就这样,他和羽毛球的缘分糊里糊涂地开始了。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邓亚萍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溼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溼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奥运冠军张梦雪

这个出生于1991年的济南槐荫姑娘,2002年进入济南市体校射击队进行训练,师从王红丽教练,“我带了梦雪四年,一直到2006年省运会,当时张梦雪参加了我们的选拔夏令营,一开始表现很不错,也就正式开始了射击生涯。”而据了解,因为那时张梦雪的学习还不错,当时也有不少人还为她惋惜过。

张梦雪2006年进入省队,之后入选了国家队,2019年世界杯拿到银牌,就在里约奥运会正式赛前,这个济南姑娘还说,自己是年轻队员,里约奥运会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只是希望通过奥运会为以后更多的大赛打好基础,能走到今天要感谢济南母校的王红丽教练。

教练眼中:

在教练眼中,“稳”是张梦雪留给他们的最深刻印象。济南体校教练王红丽是张梦雪的启蒙教练,她至今还记得她第一次见到张梦雪时候的情形。“我记得那次是她的学校组织夏令营,老师选了几个小孩送到我们的射击馆。”王红丽说,通过观察,她发现张梦雪是一个练射击的好苗子,“射击必须稳定,她的稳定很好。”在王红丽的指导下,张梦雪进步非常快。2004年,张梦雪进入济南市体校射击队进行训练,2006年,进入山东省队集训。

“射击首要的是把心稳住,最难练的就是练心。”张梦雪的省队教练石震说,他从2006年带张梦雪一直到2019年她进入国家队,张梦雪“心稳枪稳”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赛,应该算是射击界的新人,能表现出这种稳定大气的风范,我相信,梦雪将来会继续为国家争光。”

父母眼中:

在父母眼中,张梦雪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张梦雪的母亲刘振华说,前两天是她的生日,以往过生日的时候,张梦雪不管训练再怎么忙,总会在晚上0:00左右给她发一条信息,祝福她生日快乐。为了让她安心备战,奥运会开始前几天,家人就不主动联系她了,怕她分心。刘振华生日当天,张梦雪还是记得发来了信息,这让她非常幸福和自豪。

教练所说的“稳”,在父母心中是张梦雪的“韧劲”。其实,张梦雪走上射击道路,还曾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刘振华说,张梦雪从小学习成绩非常好,是一个“学霸”,当年要走上射击道路时,家里不是特别同意,经过抉择,最终还是选择了射击。

“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张梦雪的父亲张杰生说,面对日复一日的训练,张梦雪的韧劲表现了出来。以前,无论刮风下雨,张杰生都用自行车送张梦雪去训练,晚上接回家后往往已是夜里9:00。训练中,有时遇到挫折,或者有厌倦情绪,张梦雪都靠一股韧劲坚持了下来,十年磨一剑,最终站上了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十年的付出没有白费。”张杰生说。

健身强体名言警句集锦

◆健康犹如井中水,井枯方知水可贵。

◆人失去健康,就像鹰失去翅膀,不能飞翔。

◆健康是1,金钱、地位等不过是它后面的0。享有健康,至少还有1;失去健康,什么都是0。

○健康你我他,幸福千万家。

◆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

◆年华不虚度,健康须关注。天天做运动,共奔小康路。

◆奔小康,要健康;有健康,享小康。

◆小康生活人人向往,没有健康少了指望。

◆只有好身体,才有好日子。

○欲完美之人格,必健全其体魄。

◆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若为长寿故,运动不可抛。

◆花美,美在美丽;人美,美在健康。

◆病痛叫人吃到了苦头,运动使人尝到了甜头,健康让人看到了奔头。

◆健身,让生活变得有声有色;健康,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拥有千万财富,没有健康,还是享受不了。

◆健康是第一财富,失去时方觉珍贵;健身是最佳投资,付出后必有回报。

◆体弱病欺人,体健人欺病。

○美好生活由健康开始。

◆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

◆投资健康,积蓄健康,收获健康。

◆健康的人生是美好的人生。

◆运动有益健康,健康成就未来。

◆财富难买健康,健康胜于财富;

◆财富难买幸福,健康才是幸福。

◆失去金钱还可重新积累,失去健康则时光不可挽回。

★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马约翰)

◆健康是金子,健康是权利,健康是幸福,健康是未来。

◆快乐人生源于身体的健康与精神的健康。

◆事业是人生征途上的一颗宝石,如果有健康镶边,必将灿烂夺目,光彩照人。

◆要珍惜自身,首先要珍惜自己的身体,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创造快乐,享受快乐的人。

◆健壮的体魄是奋进、拼搏、奋发、勇敢的最好投资。有了它,人生才有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向上的活力和持久的耐力。

强身健体

○'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锻炼不健康'

◆健身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千回头,万回头,不如青春能回头;千重要,万重要,锻炼身体最重要。

◆机器不转要生锈,人不活动要得病。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练要生病。

◆枪不擦不亮,人不练不壮。

○丝不织不成网,体不练不强壮。

◆高楼大厦靠基础,声强体壮赖锻炼。

◆树高千尺系根壮,人活百岁靠健身。

◆磨刀不误砍柴工,锻炼不误干活工。

望采纳谢谢

 体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体育名人 励志 故事 ,欢迎阅读!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1: 郭晶晶

 寂若无人,4000多人的跳水馆静极了,连观众都出现了一种少有的平静,因为前四轮动作比下来,跳板上的郭晶晶已经成了“无敌”的代名词,郭晶晶最后一轮走上跳板时很平静,毕竟,她已经历了17年的水拍浪打。

 错练跳水

 17年前的她只有6岁,还在幼儿园。

 当时体校教练来挑小队员,一眼就看上了她,她以为是去学 游泳 ,便乐呵呵地跟教练去了。到跳水池前一站她就有点后悔,怎么都不肯往下跳,被教练逼着跳了一次吧,嘿,就选上了。

 11岁时,郭晶晶一次随队赶赴南京集训,被当时的国家队教练于芬看上了。于芬问她:“想到国家队来么”她天真地回答:“想!”一条辉煌的冠军之路便逐渐在她面前铺开。

 1994年全国跳水锦标赛,郭晶晶独揽女子十米台和三米板的两枚金牌后,人们都惊呼:中国又出了一个年仅13岁的奇才!

 曾经沧海

 1994年和1995年两年的异彩乍放,让国人对她的期望值迅速攀升,但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给她带来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挫折。

 虽然在女子十米跳台的奥运预赛时,她的积分还领先于所有对手,但到决赛时却因失误终落第五。

 之后她从板台兼顾改到了专攻跳板,而“跳水天后”伏明霞的复出,使得郭晶晶往往只能屈居亚军。来雅典前,郭晶晶参加了两届奥运,只捞回两枚银牌。

 出征雅典

 不管外界对郭晶晶是何种看法,中国跳水队教练非常清楚郭晶晶的实力所在。带过她的几个教练都说这个队员起跳有力,动作协调性好,悟性也高,若非“野心”不足,伏明霞在役时恐怕也会被郭晶晶击败。

 事实的确如此。多年的积累使郭晶晶在伏明霞退役后迅速巩固了中国在女子跳板上的霸业。2001年世锦赛、2002年世界杯、2003年世锦赛,每年跳水最高级别赛事的女子三米板单人冠军都没逃出她的手心。

 出征雅典,心里有底的郭晶晶,求胜心很强。首战便和队友吴敏霞合作,夺取了双人三米跳板的金牌。

 心静夺冠

 单人预赛她跳砸了一个动作,但曾经沧海的她已经磨出了一颗平常心。平静地比过半决赛后,郭晶晶规定动作的积分已经升到了第一位,决赛四轮动作下来,郭晶晶几近完美,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最后一跳,郭晶晶平静地理了理头发,走板起跳,向外翻腾一周半接转体两周半,她在空中干净地完成了动作,“刷”的一声入水,现场的五星红旗立即挥舞不止。出水后的郭晶晶笑容像碧池中的涟漪漾了开来。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2: 邓亚萍

 邓亚萍是 乒乓球 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3: 戴安娜凯特

 王室成员一直是英国人热议的话题,比起女王、王子、公主等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幸运儿,嫁入王室的王妃更被人们所关注,从曾经的戴安娜,到如今的凯特。一方面是王妃们美丽的外貌、优雅的气质使人着迷,成为人们模仿的典范,另一方面,这种一下子改变命运的“灰姑娘”式的故事让人向往。

 戴安娜、凯特通过婚姻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而奥运会赛场也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大舞台。索马里的法拉赫和穆罕默德分别参加伦敦奥运会女子400米和男子1500米比赛,今年4月,索马里奥委会主席和足协主席被炸身亡,这个饱受干旱、饥荒和战乱折磨的国度,奥运梦想让他们暂时忘却苦难。如果不是跑步,他们很可能拿着武器在枪林弹雨中煎熬。美国姑娘罗布尔斯,在选拔赛前才找到赞助商,筹到来伦敦的经费。而在美国代表团里,NBA球星一年赚到好几千万,可有的项目的运动员却为盘缠发愁。不可能拿到奖牌的罗布尔斯淡然地说,举重让别人认识了我,我为穿不了比基尼的人树立了榜样。

 中国的 射击 姑娘易思玲最后两枪扭转乾坤,这个15岁时萌生打工念头的湘妹子,替中国代表团抢下头功,奖金收益上百万。孙杨在伦敦顺利拿下两块金牌后, 广告 代言将迈入亿元俱乐部。直到今天,曾经走到退役边缘的陈定,在生日当天当上了奥运冠军。最后时刻入选奥运代表团的李雪芮,成为了 羽毛球 的新女皇……奥运会赛场上一次又一次上演着“灰姑娘”的神话,也一次又一次地改变着运动员的命运。

 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说,奥运会是改变许多青年人人生轨迹和生活方式的唯一途径。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证。当年中考失败,他在职高里发愤图强考进拉夫堡大学,在中 长跑 中崭露头角,并两夺奥运会冠军。没人比塞巴斯蒂安·科对伦敦奥运会的 口号 “激励一代人”更能感同身受,是体育成就了他的今天,他也希望将这份力量带给更多的人。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藏有“灰姑娘”的梦想,那是对美好的一种追求,对幸福的一种向往。“灰姑娘”的故事不可能经常发生,但只要你心怀梦想,并努力为之付出行动,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强者。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4:林丹

 林丹小时候,妈妈总喜欢把他当成女孩子来打扮。那时候的林丹胖乎乎的,头发留得长长的,都快盖住耳朵了,有时候,两个小脸蛋上还被妈妈抹得红红的,再穿上妈妈买的红色衣服,活脱脱一个小女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各地风靡学电子琴。当时,林丹正在上学前班,班里的同学都被家长带着去学电子琴,林丹也不例外。妈妈给他买了一台“卡西欧”的电子琴,价值一两百块,这个价格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了。可是,这么昂贵的电子琴却没能吸引住小林丹的注意力,天天坐在电子琴前,只动动手指头,这可把爱动的小林丹憋坏了,刚弹上一会儿,他就想从椅子上下来东逛逛西走走,结果只练了一个星期,他就再也不肯练了。林丹的爸爸和妈妈都是体育 爱好 者,爸爸喜欢打乒乓球和 排球 ,妈妈游泳,还打 篮球 ,经常代表上杭县去龙岩参加比赛。妈妈想,儿子不愿练电子琴,可总得练点别的吧。于是,她打篮球的时候就带上林丹,让他自己在场上跑着玩。当时,上杭县体育馆有少儿业余羽毛球的培训,林丹周围有很多小朋友都去那儿练球了。有一次,林丹跟着他们一起去体育馆玩儿,他第一次看到了羽毛球。看见小朋友们跑来跑去,挥拍、接球,林丹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好像是找到了一种对味的感觉。那一年,林丹5岁。很快,林丹就进了培训班。但因为是业余班,其实更多时候是在玩儿。小朋友们在一起练习握拍、挥拍、跳绳等基本功,趁教练不注意,林丹就跟小朋友偷偷玩游戏,那段时光是快乐和无忧无虑的。那个时候,小小年纪的林丹就显示出了不肯服输、自尊心强的劲头。当时的训练项目中,唯一让林丹害怕的就是压腿。刚开始的时候,小孩子的韧带没拉开,腿压不下去,教练就帮他压,小林丹疼得直哭,边哭边压,回家后,妈妈还要帮他继续压。可是,不管再怎么疼,妈妈也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不想去练了。周末的时候,训练队要长跑,绕着上杭县城跑两圈,至少也有几千米,林丹是队里年纪最小的,他跑不到前面去,就死死跟着大一点的队员跑,一定要跑完全程,绝不肯中途停下。另外,在队里打比赛,如果输了球,教练还没说什么,林丹自己就开始掉眼泪了。在业余班,林丹是唯一用左手打球的孩子,教练因此对他特别关注。虽然因为年龄太小,林丹的技术水平在班里并不是最好的,但他的身体素质很突出,当时班里进行技术评定,他的基本动作、步法,前后摸球线等项都名列前茅。

 在泪水中成长

 1992年,9岁的林丹顺利进入福建省体校,来到了距上杭县600公里远的福州。在省体校的第一个学期,林丹是伴着泪水度过的。林丹是在那年的冬天进的省体校,一向怕冷的他很不习惯宿舍的生活。自从把他送到福州的爸爸妈妈走后,他就开始哭,几乎天天都要哭上一场。甚至有时在训练的时候,练着练着想家了,小林丹就哭起来了,教练一看,就先让他站在一边,哭完了再练。训练完了,回到宿舍,他独自一人常常发呆,不知不觉中又开始哭起来。后来,林丹开始给家里写信,一天一封,主题基本都是: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你们快来看我吧。直到今天,林丹妈妈还保留着其中的一些信。好在外婆外公和舅舅在福州,稍微缓解了林丹的思家情绪。每到周末,林丹便去外婆家吃点好吃的,给妈妈打个电话,周日再回到体校。刚到省体校的时候,从小没有离开过父母的林丹根本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衣服不知道换,床铺不知道怎么整理,更别说换洗床单枕套了,整个人都邋邋遢遢的。到体校的第一个星期,因为总是一个人发呆想家,在宿舍里哭,也想不起来去洗澡,他居然整整一个星期没有洗澡。直到第一个学期结束从家里再回到体校的时候,林丹想家的情绪才缓解了一些。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哭了,家信也减少到一星期写一封了。在挺过了最初的适应期后,林丹不服输、自尊心强的特点便显现出来。很快,他学会了换衣服、洗床单,独立生活的能力明显增强,在训练中更是特别要强。林丹妈妈说,有一次,林丹发烧打点滴,但他却不愿耽误训练,没有向教练请假,从医院回来便继续投入训练了。

 在部队经受洗礼

 1995年,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林丹获得了男单冠军,被解放军队看中,让他到队里试训了10天。之后没多久,林丹便接到了解放军队的录取通知,12岁的他就这样跨进了军队的大门,成为一名军人。到解放军队后,队里给林丹发了很多新装备,好像还是凯胜的,有服装、球拍等,抱着这些装备,林丹别提多开心了。因为在此之前,他一直用的是木头拍子,从来没有用过这么好的装备。除了新装备,林丹还拥有了自己的军装。当时他的个子特别小,还不到14米,帽子戴在头上像扣了一口锅,腰带系到最里面的扣眼还是松,裤子直往下掉,大家见了都哈哈大笑。1997年,林丹随解放军队到南日岛体验部队生活。在那里,他们这些专业羽毛球选手每天要跟部队官兵一起出操、站岗,在大太阳底下站几十分钟、夜间紧急集合等,林丹都一一体验过。除了操练,他们还要跟部队同吃同住,在解放军队训练的时候,大家总觉得伙食不好,挑来挑去的。到了那里,吃饭的时候,大家左看右看,看不到饭里的肉。据林丹说,那里讲究的是“看菜吃饭”,也就是说看没什么菜就多吃饭,即使有菜也要看着吃。有一次,林丹跟连长、班长几个人一起吃饭,一个盘子里只有几条小咸鱼,林丹上去就夹了两条放到自己碗里吃,班长后来质问他:“知道什么叫‘看菜吃饭’么旁边还坐着连长呢!”刚去部队的时候,林丹要洗澡,就问澡堂在哪儿,几点有热水。班长告诉他这里洗澡不用热水。结果在部队的20天,林丹只洗了3次澡,也就是用凉水冲一下便赶快穿上衣服。经过那段时间在部队的锻炼,林丹充分感受到了当军人的不容易,体会到了军人的可贵可敬,也让他平添了身为军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这种感情后来在林丹得胜后的标志性动作——行军礼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林丹说自己在赛场上的那股霸气是与生俱来的,事实上,这股霸气是缘于他从小不服输的性格。这股不服输的劲头让林丹在无论多么苦多么累的情况下都不愿低头,从地方体校到军队,他的这种性格得到了更好的锤炼。

 成为“超级丹”

 2002年8月22日,不满19岁的林丹竟登上国际羽联排名第一的位置,尽管保持的时间仅有一周。自2002年首夺公开赛冠军起,林丹在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和各项国际大赛中获得大量冠军。从2004年到2008年几乎四年时间占据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被世界羽联和媒体称为“超级丹”。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5:C罗

 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罗)来自葡萄牙的大西洋美丽海岛马德拉岛。和与他名字差不多的两位巴西球星罗纳尔多和罗纳尔迪尼奥一样,C罗的家境并不富裕,他的父亲迪尼斯·阿贝罗是个花匠,同时在一家小型俱乐部里管理设配,家里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他的父亲因为崇拜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而给他起名罗纳尔多,不过他对政治并不感兴趣,崇拜里根的原因是当年看过一些里根出演的**。

 C罗的父亲对 足球 的喜爱影响了年幼的C罗,当年在自家后院一直踢的那个足球是他形影不离的朋友,“说真的,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爱它,但我就是这样。”C罗这样说。可是并不富裕的丰沙尔并没有多少合适的场地踢球,“我非常容易就会开心——在 圣诞节 ,在我的生日,我最想得到的礼物都是足球。在那些日子,虽然我们家没有钱,但如果我能得到一个球,我就很高兴。我总想得到手工缝制的足球,因为它们能踢很久。我有自己的球场,是水泥地的,那就是大街。我总是在踢球,有时候还逃学去踢球。”

这是一个感人的励志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人看到了他的努力与坚持,看到了他不放弃的精神。

这个中专生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孩子,上初中的时候成绩不理想,海南进入当地的高中,于是他选择了体育特招,但在高中考试的时候,他的体育成绩并不出色,没有被当地的高中录取,他只能进入职业中专继续学习。但这个中专生没有放弃自己的体育梦,进入职业中专后依然坚持体育锻炼,想通过体育特长考上心仪的大学。

他刚刚进入职业中专的时候,短跑成绩平平,根本不突出,但他特别能吃苦,为了提升自己的短跑成绩,每天坚持训练5小时以上。通过他自己的不懈努力,他的成绩很快在校内排到了前列,经过三年的艰苦训练,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参加了多次大型的比赛,获得10余枚奖牌。这个中专生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相信勤能补拙。

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别人休息,他都是钻研起跑的技巧,经过多次比赛和集训以后,他拿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证书,而且百米成绩冲进了全省前200名,最高速度拿到了全省的第2名。在他的体育成绩提高以后,他参加了北大高水平运动员的测试,在那次测试中跑出了10秒64的好成绩,这个成绩是北大高水平测试的最好纪录,他也因为优异的成绩被这所大学录取。

这个中专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艰苦训练走进了心仪大学的校门,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励志故事,在这个中专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持和努力以及不放弃的精神,如果不是他一直坚持一直不放弃,他很难通过长时间的艰苦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成绩,他也不会因为优异的体育成绩进入心仪大学的校门。坚持和努力是这个中专生身上的特质,也是他能取得成功的秘诀。

  有很多小伙伴都会在有时间的时候找一些体育名人 励志 故事 来看看,那么体育名人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郭晶晶

 郭晶晶曾在保定乐凯小学度过五年时光。那时候郭晶晶进了跳水队。

 一开始,郭晶晶的膝盖到脚尖伸不直,腿特别硬。为了练韧带,坐老虎凳。一次练习,郭晶晶腿骨摔裂,按理该回家休养。但教练李芳怕回去“心散了”,因为她觉得郭晶晶性格外向,训练不专心,需要不断提醒。因此,李芳让郭晶晶在 游泳 馆吃住,边养伤边观察别人训练,主要是把心收拢。那段时间,郭晶晶就躺在小木床上,腿上绑着夹板。一边养伤,一边看队员训练,听教练讲话。

 即使在游泳馆养伤,她晚上照样做作业。郭晶晶边学习边训练,每天都能完成作业。这曾让班主任吴薇很奇怪,问她什么时候完成的。郭晶晶说是利用休息的时候。中午,还有下午训练结束后到吃晚饭前都是做作业的时间。实在写不完,就在厕所写,因为宿舍到时间就要关灯。对此,郭晶晶的姥姥很自豪,说,“我们家晶晶是两个脑子,一个脑子跳水,一个脑子学习。”

 1996年奥运会后,郭晶晶训练时又摔坏腿,开放性骨折。据时任中国跳水队副总教练于芬回忆,训练时,一名广东队的教练开灯。他准备开右边灯,结果关了左边灯。当时郭晶晶正起跳,在半空中一下看不见,踩歪了。于是骨折。这是一次相当大的打击。

 在北京看病,按常规处理是要打钢钉,一年后再取出。对于运动员来说,多做手术会影响训练。于是采取保守治疗,打着石膏的郭晶晶回到河北。

 摔坏腿是1996年12月,第二年10月是全运会。选择保守治疗的郭晶晶,花5个多月时间慢慢愈合。等腿好了,离全运会也只有5个月了。养伤期间,她身高长了5公分,体重增加20斤,而且腿很细。

 伤好了,接下来是魔鬼训练,每天6点起床,练习到8点,再吃早餐。中午,别人午睡,她穿着出汗服在外面跑步。顶着烈日炎炎,在晒得发烫、反着白光的马路上跑步。下午继续上高强度训练。1997年夏天,在郭晶晶至今的训练中也是最苦的一段。李芳告诉郭晶晶:“你是能参加奥运会的水平,如果就此放弃,你以后想起会终身遗憾。”

 全运会预赛,她还是拄着双拐看比赛,石膏还没有取。当时人人都想,还有几个月了,在全运会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但是到了全运会,就不一样了。郭晶晶体重减了15斤。腿也练成一条粗一条细。当年的郭晶晶给全场留下很深印象,李芳告诉记者,连裁判长都说,没想到她恢复得这么优秀。伤后复出的郭晶晶,拿下了3米板亚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里约奥运冠军傅海峰

 翻了水桶,得了羽毛

 顽皮的傅海峰和年长自己3岁的蔡赟几乎在同一年拿起球拍,开始了与羽球相伴的日子。不同的是,父母让他打球,完全因为他太淘气。为了防止儿子闯祸,只好找件事来“拴住”他的心。

 五、六岁的时候,小海峰闲来无事总喜欢骑着自己的小三轮自行车满农场溜达。一次,他远远望见邻居家的姐姐挑着两桶水,晃晃悠悠地吃力前行。人小鬼大的傅海峰眼珠滴溜一转,一个“馊”主意便涌上心头——他瞄准水桶,调整好车把的方向,脚底下加紧蹬起来,车速也随之越来越快。只听“砰”地一声,女孩挑着的水桶被撞翻在地,水花四溅,打湿了衣裳。眼见自己的辛苦劳动因为这个讨人嫌的小男孩付之东流,女孩也气昏了头,她顺势抄起一只木桶,将剩下的半桶凉水劈头盖脸地泼在傅海峰身上。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此刻也被吓呆了。瞬间变成“落汤鸡”的他本想掉头逃跑,无奈被大姐姐一把揪住,结结实实挨了一顿骂。从前都是他把别人弄哭,这次轮到傅海峰哭鼻子了。

 他狼狈地回到家,跟母亲诉苦。林银婵气愤地跑到邻居家“兴师问罪”,可女孩却委屈地说:“是他先弄我一身水的,你怎么不问问他干嘛要骑车来撞我的水桶”林银婵哑口无言。

 从那以后,她开始琢磨,有什么办法可以管住儿子,不再让他到处闯祸。可是,自己的小孩那么皮,交给谁都不太放心。思来想去,她觉得把傅海峰放到丈夫的 羽毛球 队里最为妥当。一来,儿子从小最怕他父亲。有丈夫严加管教,说不定孩子能收敛不少;二来,打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孩子不服输的精神。于是,夫妻俩“下通知”似地为傅海峰选择了羽毛球之路。

 其实,这个决定对于小海峰而言并不完全算强制性的。他记事时起,就知道爸爸酷爱羽毛球,而且是小镇上有名的教练,带过许多队员。听说父母想让自己也练习打球,贪玩的他只想到可以跟一大帮小伙伴凑在一处打闹玩耍,而关于日后的出路、未来的成绩还全无半点概念。就这样,他和羽毛球的缘分糊里糊涂地开始了。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邓亚萍

 邓亚萍是 乒乓球 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奥运冠军张梦雪

 这个出生于1991年的济南槐荫姑娘,2002年进入济南市体校 射击 队进行训练,师从王红丽教练,“我带了梦雪四年,一直到2006年省运会,当时张梦雪参加了我们的选拔夏令营,一开始表现很不错,也就正式开始了射击生涯。”而据了解,因为那时张梦雪的学习还不错,当时也有不少人还为她惋惜过。

 张梦雪2006年进入省队,之后入选了国家队,2015年世界杯拿到银牌,就在里约奥运会正式赛前,这个济南姑娘还说,自己是年轻队员,里约奥运会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只是希望通过奥运会为以后更多的大赛打好基础,能走到今天要感谢济南母校的王红丽教练。

 教练眼中:

 在教练眼中,“稳”是张梦雪留给他们的最深刻印象。济南体校教练王红丽是张梦雪的启蒙教练,她至今还记得她第一次见到张梦雪时候的情形。“我记得那次是她的学校组织夏令营,老师选了几个小孩送到我们的射击馆。”王红丽说,通过观察,她发现张梦雪是一个练射击的好苗子,“射击必须稳定,她的稳定很好。”在王红丽的指导下,张梦雪进步非常快。2004年,张梦雪进入济南市体校射击队进行训练,2006年,进入山东省队集训。

 “射击首要的是把心稳住,最难练的就是练心。”张梦雪的省队教练石震说,他从2006年带张梦雪一直到2014年她进入国家队,张梦雪“心稳枪稳”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赛,应该算是射击界的新人,能表现出这种稳定大气的风范,我相信,梦雪将来会继续为国家争光。”

 父母眼中:

 在父母眼中,张梦雪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张梦雪的母亲刘振华说,前两天是她的生日,以往过生日的时候,张梦雪不管训练再怎么忙,总会在晚上0:00左右给她发一条信息,祝福她生日快乐。为了让她安心备战,奥运会开始前几天,家人就不主动联系她了,怕她分心。刘振华生日当天,张梦雪还是记得发来了信息,这让她非常幸福和自豪。

 教练所说的“稳”,在父母心中是张梦雪的“韧劲”。其实,张梦雪走上射击道路,还曾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刘振华说,张梦雪从小学习成绩非常好,是一个“学霸”,当年要走上射击道路时,家里不是特别同意,经过抉择,最终还是选择了射击。

  每一个运动员在成长路上都会遇到过很多很值得一提的 故事 ,那么体育名人励志小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名人励志小故事篇1:孙杨

 孙杨,邦德 教育 杰出学员,邦德教育公益形象大使,2012伦敦奥运双冠王

 他与邦德教育,同样有着“梦想,坚持,感恩”,他们携手一起,为传递正能量而来!

 父母眼中的孙杨:聪明,懂事,和父母无话不谈,性格单纯,逐渐成熟

 父亲孙全洪用两个词描述了儿子孙杨:聪明、懂事。在父亲眼里,儿子孙杨一直都比较聪明,在决定体育专业之前,他在学校的成绩一直不错。有一次孙杨在武汉比赛,孙全洪提起:“他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出了一个 歇后语 :大热天盖被子,让他猜一个地方名。结果他马上说‘捂汗(武汉)’。这孩子还是比较聪明的,这几天还跟我提起了这件事,呵呵。”

 “我也见过身边很多例子,男孩子到了15、16岁,就到了一个叛逆期。一般这个时候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在这点上我们孙杨感觉很好,他非常愿意和我们沟通。他和我们的关系一直很亲密,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们讲。”

 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孙杨给人的印象是哭了好几次,孙全洪说:“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2008年绍兴全国 游泳 冠军赛,当时他觉得练得不错,能和张琳拼拼了,但是没想到张琳发挥得太好,他和张琳差距拉得很大,他挂着银牌哭得一塌糊涂。另一次是去年的亚运会,400米他是奔着朴泰桓去的,但是没想到差了一点点,后来1500米夺冠他喜极而泣。他是个单纯的孩子,哭可能是他的一种情感上的宣泄,这点我能理解。”

 最近两年孙全洪感觉到儿子越来越成熟了:“有一次张院长(张亚东)跟我说,‘你儿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心理健康。’自2009年罗马世锦赛后,教练布置任务,他不光想着完成任务,还想着要超额完成。我也相信他会逐渐成熟起来。”

 “有一次我邀请同事去看我儿子训练,众所周知,他的训练要游2万米,结果同事看一会就不敢看了,想想我也心疼。”孙全洪说:“2003年儿子被选拔到游泳队的时候,我们也没有要求孙杨一定要得什么奖,只是告诉儿子‘做什么事,都一定要做到最好’,却没想到儿子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我们也很欣慰!”

体育名人励志小故事篇2:郭晶晶

 寂若无人,4000多人的跳水馆静极了,连观众都出现了一种少有的平静,因为前四轮动作比下来,跳板上的郭晶晶已经成了“无敌”的代名词,郭晶晶最后一轮走上跳板时很平静,毕竟,她已经历了17年的水拍浪打。

 错练跳水

 17年前的她只有6岁,还在幼儿园。

 当时体校教练来挑小队员,一眼就看上了她,她以为是去学游泳,便乐呵呵地跟教练去了。到跳水池前一站她就有点后悔,怎么都不肯往下跳,被教练逼着跳了一次吧,嘿,就选上了。

 11岁时,郭晶晶一次随队赶赴南京集训,被当时的国家队教练于芬看上了。于芬问她:“想到国家队来么”她天真地回答:“想!”一条辉煌的冠军之路便逐渐在她面前铺开。

 1994年全国跳水锦标赛,郭晶晶独揽女子十米台和三米板的两枚金牌后,人们都惊呼:中国又出了一个年仅13岁的奇才!

 曾经沧海

 1994年和1995年两年的异彩乍放,让国人对她的期望值迅速攀升,但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给她带来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挫折。

 虽然在女子十米跳台的奥运预赛时,她的积分还领先于所有对手,但到决赛时却因失误终落第五。

 之后她从板台兼顾改到了专攻跳板,而“跳水天后”伏明霞的复出,使得郭晶晶往往只能屈居亚军。来雅典前,郭晶晶参加了两届奥运,只捞回两枚银牌。

 出征雅典

 不管外界对郭晶晶是何种看法,中国跳水队教练非常清楚郭晶晶的实力所在。带过她的几个教练都说这个队员起跳有力,动作协调性好,悟性也高,若非“野心”不足,伏明霞在役时恐怕也会被郭晶晶击败。

 事实的确如此。多年的积累使郭晶晶在伏明霞退役后迅速巩固了中国在女子跳板上的霸业。2001年世锦赛、2002年世界杯、2003年世锦赛,每年跳水最高级别赛事的女子三米板单人冠军都没逃出她的手心。

 出征雅典,心里有底的郭晶晶,求胜心很强。首战便和队友吴敏霞合作,夺取了双人三米跳板的金牌。

 心静夺冠

 单人预赛她跳砸了一个动作,但曾经沧海的她已经磨出了一颗平常心。平静地比过半决赛后,郭晶晶规定动作的积分已经升到了第一位,决赛四轮动作下来,郭晶晶几近完美,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最后一跳,郭晶晶平静地理了理头发,走板起跳,向外翻腾一周半接转体两周半,她在空中干净地完成了动作,“刷”的一声入水,现场的五星红旗立即挥舞不止。出水后的郭晶晶笑容像碧池中的涟漪漾了开来。

体育名人励志小故事篇3:邓亚萍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 乒乓球 ,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6261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