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人群也叫易感人群,主要指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主要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人。
高危人群是指哪些人
高危人群是指社会上对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一般来说指的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人群。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我们俗称三高,它们属于高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会引发糖尿病、胃癌等二次疾病。这类高危人群,除了要靠药物,还要靠合理的饮食习惯,尽量选择吃对降低血脂、血糖、血压有效的食物。
一、肌肉对保障正常糖脂代谢的意义
人通过饮食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首先分解为葡萄糖,经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去往:
(1)肝脏,正常人的肝脏能够储存100~120克的糖(每千克肝脏储糖约80克);
(2)肌肉,正常人的肌肉能够储存200~400克的糖(每千克肌肉储糖约10~20克)。
如果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多,超出了肝脏和肌肉的吸收能力(你几乎不可能将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完全耗尽,因此实际能吸收的糖分肯定小于最大容量),则多余的糖分就只能:
(1)被肝脏转化为脂肪,这使人肥胖;
(2)在被肝脏转化为脂肪之前,这些糖分只能暂时留在血液中,使人血糖过度升高。
而肝脏的储糖能力后天基本不变,只有肌肉的储糖能力可以通过运动得到提高:
(1)从事长跑等耐力性运动,可使单位重量肌肉的储糖量显著提高(从每千克肌肉10~20克上升到40~50克),而肌肉总质量变化不大。
(2)从事举重等力量性运动,可使肌肉体积和重量显著增加,而单位肌肉的储糖量小幅度增加(从每千克肌肉10~20克上升到20~30克)。
所以,通过力量性运动增加肌肉质量,或通过耐力性运动增加单位肌肉储糖量,都能大幅增加肌肉的储糖总量,然后再通过规律足量的运动来“清空库存”,就能让身体中有更大的空间来吸收吃下去的碳水化合物,更不容易出现血糖升高和肥胖等问题。
(注意,这只是增加了你的安全系数,并不意味着健身了就可以无限制地大吃乱吃!)
二、肌肉对骨骼和关节健康的意义
肌肉通过肌腱附着在骨骼上,其收缩产生的力也直接作用于骨骼,因此通过负重训练锻炼肌肉,对骨骼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1)肌肉对骨骼的作用力刺激钙等矿物质在骨骼中沉积,从而使骨密度增加,骨的强度也提高。这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更年期后的女性(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有重要意义。
(注意,这一条所要求的肌肉训练必须是对抗重力的训练,像游泳这样的运动由于体重被水的浮力抵消,难以起到健壮骨骼的效果。)
(2)肌肉对骨骼的作用力调整着骨骼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影响了关节内应力在不同部位的分布。通过合理的肌肉训练,可以改变骨骼间的相对位置,调整关节内应力的分布,减少受力过大部位的压力,增加受力步不足部位的压力,维持骨骼和关节的健康。
(关于此条可参考kmlover:靠小强度力量训练来促进关节康复的原理是? )
三、肌肉对延长寿命的意义
高龄老人常因为跌倒导致骨折,进而卧床不起,健康急剧恶化而去世。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肌肉纤维——特别是收缩更快的II型肌纤维——逐渐萎缩退化,在重心不稳时不能快速收缩来把重心拉回到平衡位置,所以老年人更容易跌倒并引发骨折。进行以增加肌肉体积、力量和爆发力为目的的训练,一方面可以延缓肌肉退化,减少摔倒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力量训练能增加骨密度,故而跌倒了也不易骨折。
四、肌肉对生活质量的意义
随着年龄增加,肌肉力量逐渐下降,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影响到人的活动能力,使人难以从床上坐起,走路困难,甚至到后面连翻身都需要人帮忙……通过坚持力量训练,在年轻时提高力量,在年老后延缓力量下降的幅度(欧美许多老人参加力量举比赛,在80多岁的年纪仍能拉起上百公斤的重量),可以保持身体的活动能力,让你不至于在老了以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常年卧床不起。
○年轻人宜晨练,老年人宜傍晚运动
量性练习的运动项目;
中老年人:中年人宜选择慢跑、骑自行车、健身操、小球类等有氧运动项目;老年人宜选择慢走、散步、交谊舞、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锻炼;
肥胖者:应以中等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主,辅以力量运动及球类运动更佳。就单项运动而言,水中行走、水中跑、水中跳跃、水中打球等水中运动是非常有效的减肥方式。
运动强度
一周3次,每次半小时最佳
无论选择什么类型的运动,都需在安全有效的强度内,才能既不伤身,又能锻炼身体。
什么是安全有效的强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中医师郑晓辉认为,运动时心率达到适宜的标准而又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这个强度就是合适的安全的强度。每个人的适宜标准的确定可套用以下的测算方法:
最大心率:220-年龄
运动的适宜心率:最大心率×(60%~85%)
以一个20岁的年轻人以例,他的最大心率就是220-20=200次/分,他运动时的适宜心率就是200×(60%~85%)=120-170次/分。刚锻炼时应从较小心率水平开始,如无不适再逐渐增加到适宜心率的较高水平。
每个人具体运动时间长短该如何定该科主治医师徐险峰则建议以年龄、运动强度和运动目的等作为参数加以考虑。一般来说,每天少于5分钟的锻炼没有意义,大于一小时的运动对于中老年人或非体育爱好者则可能过量或难以坚持。平均每天30分钟左右的运动时间对于以保持身体状态为目的的锻炼者来说比较理想。至于运动的频率,较普遍的认识是,一周运动一次可能徒增疲劳,不太可取;而一周运动七次则容易过于疲劳,且难以坚持;大约隔天运动一次,即一周锻炼3次以上(最少3次),效果更好。
另外,一天内运动时段的选择也有讲究,对于年轻人和一般人群而言,晨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晨运并非最佳时间。因为早晨人的血压及心率往往呈现逐渐升高加快的过程,血液的黏稠度也高,因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较高,故不太适合相关疾病的高危人群进行锻炼。而傍晚则是一天之中最佳的运动时间。
运动饮食
运动前后进食有讲究
“运动前后的进食时间应考虑个人的消化机能和饮食习惯。”徐险峰建议,运动前进食,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应满足人体的需要,营养应均衡,式样也应多样,且食物的体积应相对较小、重量相对较轻。一般来说,大运动量锻炼前3~4小时及锻炼后40分钟进食比较合适。
而对于需要参与比赛、训练的青少年,因他们往往运动量较大、运动强度较大、运动时间较长,则应格外注意糖、水、盐分等物质的补充——
在医学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又被称为慢阻肺。人群中一般有四类人很容易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他们分别是吸烟的群体、重污染环境工作的工人,家族有人得过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人群以及四十岁以上并且伴有慢阻肺病症状的人。
一、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简述
正常情况下来说,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人,在患病初期的时候基本没有任何特征。或者说从外表上看,他们跟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正因为是这样,所以这一种病常常才会被人类所忽视。大家之所以会对它忽视,其实主要是因为大家对慢阻肺这一种病,缺乏一个生理学上的认识。
二、慢阻肺高危人群所谓慢阻肺高危人群是指在人群中最容易得慢阻肺病的人群。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一般来说,经常吸烟的人、家族中有慢阻肺病史的人、在重污染环境下工作的人、以及40岁以上并且伴有一些慢阻肺主要特征的人很可能会患上慢肺疾病。
三、预防措施众所周知,吸烟是一种有害健康的行为。吸烟是导致人患上慢阻肺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想去预防慢阻肺疾病的爆发,吸烟人士首先要学会戒烟。否则患上慢阻肺的几率就非常大,而且吸烟对人的肺部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对一些经常在重污染环境下工作的人,要学会保护好自己呼吸道,防止空气中的一些有毒气体进入到自己的肺部危及身心健康。具体的措施是在日常工作中要戴好口罩,必要时戴好面罩。总的来说,人要想预防慢阻肺,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能够让自己在一个污染没有那么大的环境中生活,保证自己呼入的空气是没有污染的。
1、高危人群是社会上的一些具有某种危险性高的特征的人群组合,而这种疾病不仅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
2、联合国将2009年至2010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确定为“普遍可及和人权”,意在强调实现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的普遍可及是保护人权的当务之急;
3、人口、性病病人、暗娼、嫖客和劳教劳改人员都是当前容易产生性乱的高危人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