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锻炼反应速度

怎么样锻炼反应速度,第1张

/所谓反应,就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刺激后,中枢神经系统本能的条件反射所引起的意识的回答刺激的行为。在瞬息万变的技击对抗中,任何攻防技术的实施都要由这种神经反射做中间媒介,从而保证攻防技术的充分应用,因此,可以说这种神经反射行为的速度快慢,是决定攻防实践成败的先决条件。 一。反应的类型 根据每个运动员在反应时的感知,注意以及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相互关系上的不同特点,可以把反应分为三种类型: 1。反应感觉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在反应的预备期中,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到感知执行信号上,听视觉中枢强烈兴奋,运动中枢则处于抑制状态,这时,运动员的意向是想更快更好地感知信号刺激,并做启动动作。但对完成启动动作的准备则很不充分, 这是由于运动中枢的神经冲动过程,是在感知到信号刺激之后才开始产生,而且往往要作出巨大努力,才能使原来处于抑制状态的运动中枢转入兴奋状态,这其间既要耗费一些附加时间,又要耗费多余的能量。因此,感觉型的反应速度比其它类型要慢,它的潜伏期平均持续160-175毫秒。 2。反应的运动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在反应的预备期中,运动员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准备应答动作上,皮层运动中枢因而产生强烈兴奋,而听视觉中枢则处于一定程度的抑制状态。这时运动员的意向是如何迎击对手的进攻,一旦对方发动进攻或做出攻击 的意向时,听视觉中枢产生的兴奋,便很快传到联想中枢而至运动中枢,相应的反击冲动就会立即传到运动器官。由于皮层运动区对完成应答动作做好了充分准备,反应隐蔽期的运动不仅进行得快,而且耗费力量也少。因此,运动型反应最快,它的潜伏期平均持续时间只有100-125毫秒。但反应运动型在感知对手攻防信号和完成应答动作时常易发生错误,错把对手的假当作信号刺激来应答,从而导致不必要的失误。 3。反应的中间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其感知和注意以大致相同的强度同时指向集中于等待信号和准备应答动作上,大脑皮层感觉区和运动区的兴奋强度大体是平衡的,因而其反应速度优于感觉型,次于运动型,反应潜伏期平均持续约140-150毫秒。 二。实战中影响反应能力的因素 在两人攻防对抗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不利于反应发挥的行为,从而造成双方赛前难以入手,战时则贴身纠缠撕打的现象。一般阻碍反应能力正常发挥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攻防距离过近:实战中攻防距离过近,反应时间必然缩短,攻防技术不能充分发挥,易出现贴身撕打现象,因此,在攻防中控制高速好适宜的距离是提高反应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情绪状态不佳(这会由不同情况而引起),致使反应迟缓。因此,实战中树立必胜信念很重要。既要小心谨慎,不盲目轻敌,又要充满自信,抖擞精神。 精神紧张,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看对手已有动作的信号上, 而不是即将发生的变动上,造成准确预测不够,反应失误。 不熟悉攻防要领及规律。盲目运用不规则的胡乱踢打动作,致使反应误差,影响反应能力的发挥。因此,在训练中必须按技术规则要领掌握攻守技术,遵循攻防反应的规律,采取由易到难、从简到繁,从慢到快的步骤,加强对反应能力的训练。 三。反应能力的培养 在实战对抗中,我们把反应过程称之为反射行为,而这种反射行为的快慢,虽因人而异,但人自身天赋条件、心理素质和训练因素等对其均有一定影响。实践证明,坚持科学、系统、正确地训练,将有助于提高反应能力。从而达到攻防技术与反应速度的密切配合,以不断完善实战技术。 (-)简单动作反应速度的培养 简单动作反应速度就是用早已熟悉的动作去应答早已熟悉的,但是突然出现的信号。例如运动员突然遭到左直拳进攻,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自己所熟悉的潜意识的反应动作来防守,如下潜躲闪等。这种训练表现出较明显的反射行为,孕含了无规则的对抗成分,所以,能有效提高反应能力。 听(视)动练习:练习者根据教练所喊号令(包括声响或手势),做出各种步法、拳法、腿法、摔法等练习。 彩棒练习:一彩棒有红、黄、兰、白、黑各色,教练挥棒上下、左右、前后突然移动,突停后要求练习者马上说出彩棒下面两侧的颜色。亦可规定各种颜色代表的信号,如红色面对自己是进一步,黑色是后退一步,兰色出拳,白色出腿等,教练上下、左右、前后移动彩棒,习练者不仅要记住颜色,还要作出相应的动作。 其他:将假人或者其它物体当做对手,在其周围做左闪、右闪、后闪、潜闪等各种练习。在一个较小空间内吊2-5个吊袋,用绳拉动吊袋有规律的摆荡,习练者人各种射闪动作。 教练(或助手)用垒球(或乒乓球)投练习者身体各部(速度大小和距离远近根据对象而定),习练者尽量躲闪来球。 教练(或助手)用木棍(木棍头上包上海锦)抽打或点击练习者身体某一部位,练习者根据情况躲闪、阻挡或格击。 与助手配合练习:与助手配合,规定其用一种拳法或腿法进攻,练习者则在练习中快速防守,练习5-10次后互换练习。 (二)复杂动作反应速度的培养 复杂动作反应速度就是对变化做出相应动作的回答速度快慢。这是一种综合性反应能力训练。通过此种训练可增强人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本能反应能力行为,从而提高实战者的攻防技术。 教练用木棍(木棍头上包上海锦),抽打或点击练习者上、中、下身体各部,练习者根据情况进行各种闪躲、格挡与阴击防守,练习熟练后可适当加入反击技术。 教练员手拿手靶,教练员举手靶,练习者即迅速出拳击打;教练员举脚靶,练习者即迅速起腿踢击。 教练员双手拿拳靶,练习时教练上步、练习者退步,教练员举起拳靶,运动员要迅速踢打。若教练撤步,运动员要快速上步追击。 教练员一手戴拳击手套,一手拿拳靶,练习时教练员举起拳靶,运动员要快速踢打,待运动员回拳收腿时,教练员迅速出拳进攻,运动员防守后如发现教练又举起拳靶,则快速反攻,如没有拳靶,则快速移动调整步法。 假想练习:假想训练就是通过练习者的想象力,假设对手进行反应能力训练的方法,即“有人似无人、夫人似有人”的练法,练习时,练习者应以快速、多变的步法不停移动,根据自身假想进行各种攻防训练,练习时可3-5分钟一组,循环进行。 双人练习:练习实战时,同伴做各种拳法和腿法的进攻(先单招重复,后联招重复),练习者根据做各种防守和反击练习,练习时双方要注意分寸,以防受伤至于速度 你就要加强力量训练 有力量自然有速度

一反应能力简介:

反应快,也是提高人智商的一种,反应快的人往往能够优先的抓住机会,抢得头筹。而反应慢的人大脑没有反应快的人转的快,反应慢的人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

二提高反应能力的方法

保持冷静和自信

遇事紧张激动,或者过度兴奋,会抑制自身的思维活动,是自己陷入思维误区。遇到突发事情或者紧急事情,保持高度的冷静和自信,会有助于自身的反应。

   2正确深入看待问题的解决方式

生活中的各种各样问题,有从本质去看问题,彻底了解问题本身。开阔思维,考虑到任何细节问题,从而完善自己的方法,可以为以后快速发应提高便利。

   3集中注意力

加强发应能力的关键在于注意力的集中。在交往生活中,只有心无杂念,发应速度就会得以提升。反之,如果想的过多,思想就会受到阻碍,让自己有各种麻烦,不能投入,不能专注。

   4开拓见识

加强反应能力需要自己有更多的见识,更加广博的知识。反应能力是后天锻炼出的,见识多了,对事物的反应也就快了。

   5虚心学习

反应慢是因为自身不熟悉的原因。因此,要虚心向身边的人请教学习,刻苦去了解和记忆。对于各种食物多一点了解,在生活中就能游刃有余。

三提高反应能力时的注意事项

多做各种不同的练习,要熟悉和懂得,才能提高反应能力

问题一:锻炼身体有哪些方法? 结合自己周围的环境因地制宜,选择比较好开展的运动,不管做什么运动,体能是基础,所以应该先从能提高体力耐力的运动开始,比如慢跑、跳绳、游泳,不要选择有激烈身体对抗的运动项目。锻炼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操之过急,有了一定的基础再慢慢加量,注意不要在运动中受伤,不然得不偿失。然后就是要注意和兴趣爱好结合,找个能坚持下来的运动项目,比如羽毛球之类的。基础打好了什么都好说^_^

问题二:运动项目有哪些 游泳,跳绳,武术,田径类,球类

箭术

Athletics 田径

Badminton 羽毛球

Baseball 棒球

Basketball 篮球

Beach Volleyball 沙滩排球

Boxing 拳击

Canoe / Kayak Flatwater Racing 独木舟(静水竞速 )

Canoe / Kayak Slalom Racing 独木舟(激流竞速)

Cycling Mountain Bike 山地自行车赛

Cycling Road 公路自行车赛

Cycling Track 倾斜道自行车赛

Diving 跳水

Equestrian 赛马(马术)

Fencing 击剑

Football 足球

Gymnastics Artistic 艺术体操 (竞技体操)

Gymnastics Rhythmic 韵律/节奏体操 (艺术体操)

Gymnastics Trampoline 蹦床 (弹簧床)

Handball 手球

Hockey 曲棍球

Judo 柔道

Modern Pentathlon 现代五项全能

Rowing 赛艇(划船)

Sailing 帆船

Shooting 射击

Softball 垒球

Swimming 游泳

Synchronised Swimming 水上芭蕾

Table Tennis 乒乓球

Taekwondo 跆拳道

Tennis 网球

Triathlon 三项全能

Volleyball 排球

Water Polo 水球

Weightlifting 举重

Wrestling 摔跤

问题三:体育运动都有什么 游泳、射箭、田径、羽毛球、拳击、篮球、皮划艇、自行车、马术、击剑、足球、体操(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手球、曲棍球、柔道、现代五项、赛艇、帆船、射击、乒乓球、跆拳道、网郸、铁人三项、排球、举重、摔跤

问题四:有氧运动有哪些运动方式 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快走、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跳绳/做韵律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等。有氧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同举重、赛跑、跳高、跳远、投掷等具有爆发性的非有氧运动相比较,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问题五:经常做运动有什么好处 运动才有收获。但是在新的报告则认为,即使是短短活动中也可增强你的体力,尤其当你是一个很少在健身的人。 有别于以前的观念的地方在强调短时间运动的累积效果,例如一天三次,每次10分钟的快走运动,和一天一次30分钟的快走运动都具有类似的效果。 因此,即使一天中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从事长达30分钟的运动,或是体力无法负荷这么长的运动,那么一天数次,每次短时间的运动,例如改走楼梯而不用电梯,多走一站去坐公车或是早一站下车等等,累积下来也会得到可观的效果。 所以“没有时间运动”已经不能拿来做藉口,只要肯改变生活中的一些习惯,随时都有机会运动。而长久没有运动的人,刚开始也许无法一次进行长达30分钟的运动,但是可以从一天数次短时间的运动开始,也可以达到累积的效果,在身体适应运动的强度后,可以选择逐渐增长运动的时间,或是仍然保持一天数次的习惯,都可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总之,就是把握每一个走路、运动的机会,同时也要走快些,这样对你的体力绝对会有帮助。 美国疾病防治中心所进行研究调查后显示,走路其实是美国居民最常进行的简单运动,虽然有四分之三的民众遵守每次三十分钟的运动时间,但是他们运动的次数却不够多,而且只有四分之一运动时以足够的速度进行快步行走,事实上,走路的速度太慢也是比较没有运动效率

问题六:所有的运动项目有几种都叫什么名字 Olympic Projects:奥运会运动项目名称汇总

Aquatics(水上运动)

Swimming 游泳

freestyle 自由泳

backstroke 仰泳

breaststroke 蛙泳

butterfly 蝶泳

individual medley 个人混合泳

freestyle relay 自由泳接力

medley relay 混合泳接力

Water polo 水球

Diving 跳水

10m platform event 十米跳台

3m springboard event 三米跳板

synchronised diving from 10 m platform 双人十米跳台

synchronised diving from 3 m springboard 双人三米跳板

Synchronised swimming 花样游泳

Archery(射箭)

Individual events 个人赛

Team events 团体赛

Athletics(田径)

Track 径赛

100 m, 200 m, 400 m 100米,200米,400米

800 m, 1,500 m, 5,000 m, 10,000 m 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

110 m hurdles, 400 m hurdles 110米栏,400米栏

3,000 m steeplechase 3000米障碍赛

4 x 100 m relay, 4 x 400 m relay 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

Jumping 跳跃

high jump 跳高

pole vault 撑杆跳高

long jump 跳远

triple jump 三级跳远

Throwing 投掷

shot put 推铅球

discus 掷铁饼

hammer 掷链球

javelin 标枪

Decathlon 男子十项全能

Heptathlon 女子七项全能

Road events 公路赛

marathon 马拉松

walk 竞走

Ball Games(球类运动)

Badminton 羽毛球

men's singles 男子单打

women's singles 女子单打

men's doubles 男子双打

women's doubles 女子双打

mixed doubles 混合双打

Baseball 棒球

Basketball 篮球

Football 足球

Handball 手球

Hockey / Field Hockey 曲棍球

Softball 垒球

Table Tennis 乒乓球

Tennis 网球

Volleyball 排球

Beach Volleyball 沙滩排球

Cycling(自行车)

Road cycling 公路自行车赛

Track cycling 场地自行车赛

sprint 追逐赛

time trial 计时赛

points race 计分赛

pursuit 争先赛

Mountain bike 山地自行车赛

Equestrian(马术)

Jumping 障碍赛

Dressage 盛装舞步

Eventing 三日赛

Fencing(击剑)

Foil 花剑

Epee 重剑

Sabre 佩剑

Gymnastics(体操)

Artis>>

问题七: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 体育运动对人有什么好处?

运动的好处:

在生理上:

1、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2 减低儿童在成年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会

3、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

4、可以减少你过早进入衰老期的危险。

5、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心理上: 1、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

2、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

3、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

4、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5、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少年是人一生中身心发育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时你会惊异的发

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出现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并明显的感到,我长大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要在体育运动中茁壮成长、在运动中保持健美。

不运动的坏处: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因缺乏运动而引致的死亡人数,每年超过二百万 注意:不运动,会使身体的免疫能力下降,某些疾病和病毒不能得到有效免疫而诱发猝死。还有一个重要的情况,如果小孩不进行足够多的体育锻炼的话,那他们的大脑发育也不会很好,就影响到智力稍微不明显的低下。

日常生活的运动机会:

・多利用楼梯,少乘电梯。

・多争取机会走路,少乘汽车 。

・看电视时,可在广告时间做一些伸展运动,如弯腰、踢脚等。

・与同学或朋友作定期运动,如慢跑、打羽毛球、游泳等,并培养自己对个别运动的兴趣,养成有规律之运动习惯。

问题八:增加耐力的运动有哪些 如果想增加耐力 那么请以有氧运动为主 比如长跑 游泳 打篮球 踢足球 登山 都是非常好的锻炼耐力的运动项目

问题九:运动运动还有什么类似的词 锻炼锻炼 活动活动

问题十:适合室内运动的有哪些? 1.抬腿站立两腿并拢背对椅背,左腿屈膝向後抬起,用左脚勾住椅背,双手向後抓住脚尖,抬头挺胸,收紧臀部腰部的肌肉,保持10秒钟,然後换右腿做,重复3遍。办公室一族常常腰部挺直太久,用这个动作能使脊柱充分放松,同时活动僵硬的肩关节,顺便锻炼一下臀部和大腿的肌肉。

2.爬楼梯压腿平时多爬楼梯,别再坐电梯了。在爬楼时挺直腰背、保持匀速,尽量将腿抬高。在最後快要爬完楼梯的时候记得借助楼梯坡度分别下压左右髋部,并伸展後侧腿。多爬楼梯,让脚踝、小腿、膝盖、髋关节得到系统的锻炼,使你心跳有所加快,周身微微发热,腿脚轻松,心情舒畅。

3前举分腿半蹲站在椅子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假装要坐椅子,吐气後半蹲,双臂平行向前推。吸气还原。再重复前面的动作。提醒:做这个动作时,背一定要挺直,半蹲时膝盖不可超过脚尖,避免压迫膝关节,可以训练臀部、大腿前後侧。

4俯卧举腿俯卧,吐气收紧臀部,举起左脚,右手同时前伸。停留5至10秒,吸气还原。换右脚左手,重复前面动作。该动作可以强化臀部肌群和下背部。

工间休息瑜珈:侧前伸展式

1双手置後,手掌向内合上,置在肩胛骨之间、身体正中的位置。挺胸收腹,肩膊往後转,手肘朝後方。

2双脚分开约3英尺半宽,蹬直,左右脚跟保持在同一直在线,脚尖向正前方。

3右脚向右转90度角,左脚向右转75-80度角,右脚跟与左脚弓对齐。然後把整个身体转右,与右脚保持相同角度朝著右方,双脚位置则保持不变。肩膊与盆骨保持垂直向著前方。

4.尽量蹬直及伸展右脚,收紧大腿肌肉,由脚跟支持身体的重量。左脚向後方用力,保持平衡。吸气,仰头,向上伸展胸部和腰腹,眼睛望向上方。保持手掌互相紧贴在背後,躯干稍微向後仰,但颈部不要过分仰後。

5丁呼气,伸展脊椎,由盆骨带动,将躯干往前伸展。由腹部开始慢慢按在前面的大腿上,接著是胸部,最後将下颚按在膝盖上。肩膊和手肘尽量朝向上方。保持双脚蹬直,尤其後腿用力以保平衡。自然呼吸。

6保持这个姿势约20至30秒,然後倒序返回步骤1,换另一只脚重复以上步骤。

该套动作不仅可以舒缓颈部、背部、手臂,同时还能伸展下肢、锻炼腹部肌肉,帮助久坐的白领气血通畅,由於最後一个动作是低头放松,可以帮助血液向大脑倒流,起到舒缓精神紧张、令头脑清晰的放松效果,一举两得

可以锻炼身体的运动有哪些

可以锻炼身体的运动有哪些,健身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运动还能帮我们甩掉赘肉,我们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锻炼身体有利于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以下分享可以锻炼身体的运动有哪些,然后一起来运动吧。

可以锻炼身体的运动有哪些1

慢跑

慢跑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有氧代谢运动方法,对保持良好的心脏功能,防止心脏功能衰退,预防肌肉萎缩,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症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慢跑的速度不宜太快,要保持均匀速度,主观上不感觉难受,客观上以每分钟心率控制在180减去年龄数为宜。例如一个60岁的人,其慢跑时的心率应为每分钟180-60=120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对于慢性病患者宜选择强度小、时间短的方案,中老年及体质较差者宜选择强度小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方案,年轻人及体质较好者,宜选择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短的方案。

步行

步行运动医学研究结果揭示:快步行走是一种最简单而有效的有氧健身运动。锻炼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健康情况、体力、年龄和习惯,自行掌握强度。速度一般应控制在每分钟100~130米,,每次步行持续不少于20分钟。每天最好选择在晚饭前或进餐半小时以后,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雅的场所步行。

跑走交替

跑走交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走后跑,即走1分钟后跑1分钟,交替进行。每隔2周可调整增加一次运动量,缩短走的时间,增加跑的时间。另一种是由走开始锻炼,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强,渐渐过渡到由慢跑代替行走。运动时间可持续20~3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适合初参加锻炼及年老体弱者。

登楼梯

登楼梯是一项健身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运动,是一种简便、有效、容易开展,且运动量便于调节的健身运动方法,深受世界上居住在大都市高层建筑中居民的青睐。登楼梯是一项较激烈的有氧锻炼形式,锻炼者须具备良好的健康状态,一般采用走、跑、多级跨越和跳等运动形式。锻炼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初练者宜从慢速并持续20分钟开始,随着体能的提高,逐步加快速度或延长持续时间。当体能可耐受30~40分钟时,即可逐步过渡到跑、跳或多级跨楼梯。

游泳

游泳健身运动是利用人体在水中受到浮力、阻力、磨擦力,以及人体在水中处于失重状态下进行锻炼的一种全身运动,适合于各类人群。游泳健身运动的强度与跑步大体相似,每分钟心率可控制在180减去年龄数,再减去10,比如一个60岁的人,其游泳时的心率可控制在每分钟180-60-10=110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3次。

骑车

骑自行车健身的锻炼效果不亚于慢跑和游泳。为了达到健身目的,锻炼者必须掌握好运动的强度:初始者一般应达到每分钟蹬车60次;对于有一定基础的锻炼者,每分钟蹬速可为75~100次。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

可以锻炼身体的运动有哪些2

爬山

可以促进毛细血管功能,使感觉全身舒爽通畅;爬山可以明显提高腰、腿部的力量,行进的速度、耐力,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加强心、肺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爬山能使肺通气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秋日登高,由于气候的独特,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还有些特殊的益处。

自行车运动

不只可以减肥,还使身段更为匀称迷人。运动减肥,或边节食边运动的人,身材比只先靠节食减肥的人来得更好,更迷人。适当的运动能分泌一种荷尔蒙,这种荷尔蒙使你心胸开朗、精神愉快,经验表明自行车运动就能产生这种荷尔蒙,它会令人感觉十分自由且畅快无比,据近年来研究的结果表明,骑自行车和跑步、游泳一样,是一种最能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它不仅仅是一项减肥运动,更是心灵愉悦的放逐。

慢跑

是一项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跑速自定,跑程不限,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瘦身。它作为一项投资少而回报多的休闲活动,深受人们喜爱。慢跑运动几乎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够简单,够吸引眼球,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慢跑,来慢跑吧,从明天开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7112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9
下一篇2023-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