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健身的意义就是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生活当中的压力、调节情绪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去增加我们身体健康的几率。有人会觉得生活当中的琐事和工作占据了我们一天大部分的时间,每天身心疲惫的,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做所以对于这样的想法,健身反而是给我们增加了负担。
其实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这么辛苦的去工作只是为了想要获得更美好的生活,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是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健康来换取的就算之后你的生活条件上升了但却只获得了一具疲劳并且千疮百孔的身躯。辛苦奔波一辈子,最后却用辛苦奔波一辈子的钱来治疗自己千疮百孔的身体,每天躺在医院里面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希望。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面来看的话是非常可悲的,那么健身的意义就在于增加我们身体的健康的几率,它可以很好的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并且减少我们患病的几率,其次运动如果你愿意接受并且对其感兴趣,那我相信它给你带来的好处肯定是非常多的因为你之所以会觉得它是一种任务是一种负担,是因为你根本就对它不感兴趣,从心底里面去抗拒。
觉得这是一件你不喜欢做的事情所以你才会觉得麻烦不知道意义在哪里但如果你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想要让自己变好,就像我们读书一样是为了能够充实自己、是为了可以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我们从中的付出可以得到回报,所以人们才愿意体验这其中苦为的就是最后的甜。所以健身的意义我认为就是帮助我们缓解生活当中的压力如果你愿意去接受的话相信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好能够更好的去调整自己的情绪并且给你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个过程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如果你每天都存一块钱时间长了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也挺多的。
近几年来,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数量和规模都有大幅度提高,城市居民用于个人健身的消费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明显高于全球20%的平均速度。体育健身产业在我国还属于处在成长初期的新兴产业,它是一项前景广大的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据前瞻《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健身俱乐部增长208%至4425家,会员数量增长213%至66338万人。不过,与美国等拥有成熟健身市场的国家相比,国内健身会员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
当前,我国健身行业只是起步,民众的健身观念也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具备实力的健身房有望形成自身品牌力,实现连锁式复制和扩张,未来行业将形成“强者恒强头部集中,持续涌入尾部分散”的并行格局。
收入增长推动健身需求扩大
收入提升是健身需求发展的首要前提。目前我国健身行业仍以年卡、季卡以及私教模式为主,健身会员每年的平均花费较高,其中一线城市健身年卡价格通常在3000元以上。健身消费需要有较高的收入作为支撑。数据显示,当人均GDP高于7000美元时,民众的动态精神需求会不断丰富;以美元计价,2017年中国全年人均GDP为8836美元,同时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74元。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升,更多居民有望迈过“收入门槛”从而有实力进行健身消费。
目前,我国健身会员的渗透率仅12%,但在体育产业大发展背景下,健身行业空间将打开。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指出,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135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64%。规划提出到2020年体育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并推动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场馆服务业、体育中介业等八大重点行业发展。未来,居民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济型用户和健身爱好群体的规模将持续扩大,对健身服务及设备的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据统计,从2017年7月起开始投放的10几家健身仓项目中,数量并不多,但项目获得融资的比例却很高,占到了80%。“超级猩猩”和“觅跑”为健身仓项目中融资总额最高的两家,其中“超级猩猩”在去年12月获得数亿元C轮投资;近日,刚刚面世两年的24小时智能健身品牌Liking
Fit公布了B、C两轮融资,其B轮领投方为方和资本,同创伟业、中路资本、光速创投等跟投,金额为5000万人民币;C轮由光控众盈领投,方和资本、光速资本跟投,共计3亿人民币。
健康意识的提高在带动健身器材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健康食品的发展,近年来健身食品资本频频入局。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健康食品宣传的健康理念很好的契合了消费者的需求,调查显示约65%的消费者愿意为宣传有益健康的产品买单。未来随着健康产品不断的丰富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元,这一赛道还将涌入更多的竞争者。
1、健康食品领域资本频入
面对健身行业智能化的必然趋势,众多资本开始进入市场。2020年国内健身行业共发生42起投融资事件,其中健康食品16起,占比最高;其次是智能健身与实体门店,均为7起,占比均为167%。
2、大多代餐产品用于替代正餐
健康食品往往与“轻食”挂钩,现代的轻食概念兴起于国外,从英式下午茶到西式简餐,制作简便的点心、三明治构成了早期轻食的雏形。后来,轻食在发展过程中又融合了日式餐饮的“定食”理念,并逐步表现出“三低两高”(低热量、低脂肪、低盐、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特点,越发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发展至今,轻食概念进入健身行业演变成了代餐产品,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代餐产品分为全面营养型与部分营养型,其中全面营养型主要指液体类代餐、代餐奶昔等;部分营养型又分为主食类与非主食类,具体情况如下:
对于代餐食品,大部分消费者选将其作为晚餐或午餐,其中在晚餐及晚餐前后食用的消费者最多,为35%,用于午餐及午餐前后的消费者为32%。代餐产品大多用来替代正餐,用于应酬或者正餐之外的场景较少。
3、消费者消费意愿是行业火热的基础
目前大部分代餐产品价格普遍更高,但是仍有不少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据了解,消费者购买代餐产品的动力主要是因为其宣传中提及的健康元素,而关于消费者支付产品溢价的意愿调查显示,消费者最愿意为宣传有益健康的产品买单,这一比例大豆了65%;其次便是优质产品,占比达到了51%;剩余的支付动力因素则均低于50%。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健身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