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学生出现了吵架的现象,那么老师千万不要偏向任何一个人,否则的话就会给另一个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小孩子在这个时候是既幼稚又脆弱的,如果说小孩子在吵架的时候觉得自己被忽视了,或者是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的话,那么小孩子就可能会非常的生气。今后对这个老师也充满了不好的情绪,甚至回家了以后还有可能会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告状。这一切都是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说老师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应该保持着公平公正的态度。
尊重孩子的自尊如果说两个小孩子因为一件事情吵了起来,那么老师可以将这两个小孩子带到一个单独的空间里面解决,千万不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来解决。因为这个时候的小孩子自尊心特别的强,如果当着所有的人的面批评这两个孩子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两个孩子都出现逆反的心理。而且如果当着所有人的面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那么两个小孩子可能因为面子,谁都不愿意先向谁道歉。
正向的引导所以倒不如先将两个小孩子带到一个单独的空间当中,然后让两个小孩子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好好地复述一遍,看一看这件事情当中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在梳理的过程当中如果明确的发现有一个孩子有错误的话,那么就应该引导着这个孩子像另一个孩子道歉,道歉了以后问一问对方愿不愿意原谅自己,如果说老师这样处理的话,那么另一个小孩子肯定也会选择原谅对方。
随后老师可以拿出一些小零食或者是小奖励,让这两个小孩子言归于好,在这个时候两个小孩子可能就会迅速的忘记之前所发生过的事情了,他们可能还会变成很好的朋友。这就是一个老师的正向引导,所以说老师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是非常有必要的。
孩子的教育其实让家长比较头疼,而且孩子经常会与自己的朋友发生矛盾,这个时候家长尽量不要介入,一旦介入的话,就会让孩子与朋友之间的感情变性。因此家长正确的做法就是可以了解到事情的原因,从而帮助分析,并且帮助孩子想出一定的解决办法。
一、不要介入
不管是孩子与朋友之间发生矛盾,还是大人与自己的朋友之间发生矛盾,这都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毕竟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思想不一样或者是对于一些事情有偏差,也都是能够理解的一件事情。但是孩子的心性大多数都非常的单纯,即使发生了矛盾,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不和对方玩了,不过没两天,就会发现孩子与朋友又会和好,这是因为孩子大多数都是不记仇的。因此家长不要告诉孩子对方的种种缺点以及不好的地方,这样都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性格形成以及发展。
二、帮助孩子分析原因
所以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起因,例如可以询问孩子两个人发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根据这个原因来判断,到底谁是真正的错误?如果是自己孩子错误了,那么就要求自己的孩子跟朋友道歉,只有这样,才能够加深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另外也要适当的告诉孩子一些道理,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会和自己的朋友发生矛盾,这个时候一定要判断是自己的错误还是他人的错误,如果是他人的错误,那么也要和平的相处,如果总是说不和他人玩了,这样的话语会伤害到他人的内心。
三、结语
其实很多孩子还是愿意跟家长分享自己的一些事情,这个时候尽量就不必过于插足孩子与他朋友之间的情感以及事件。也可以告诉孩子,朋友是非常珍贵的,一旦失去了对方,那么在生活当中想要再交一个知根知底,懂得自己的朋友也是十分不易的一件事情。
孩子上学,跟老师和同学相处时难免磕磕碰碰,发生矛盾和冲突,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矛盾,会对孩子的校园生活造成影响。那么,如果孩子跟老师有冲突,身为家长,该怎么做才能将影响降至最低,还孩子阳光的校园生活呢?
想说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家小妞最近跟老师争辩了。小妞住校,周末回家时跟我说,她对老师拍桌子了,我吓了一大跳,简直不敢置信,这个一向温和胆小被公认是乖宝宝三好学生的小妞,居然敢跟老师拍桌子发脾气,这让我怎能不惊讶?
一、事情的经过原来,事情的起因是小妞宿舍有人乱丢衣服,违反了宿舍管理制度,管宿舍的生活老师发现后批评了她们。有一位同学不知为何,明明不是她弄的,却站起来承认这个错误,结果被老师处分了。
这位同学后来越想越怕,于是请身为舍长的小妞帮忙跟老师澄清。两人一起去找老师说明情况,想让老师撤去处分。但这位同学又说不出做错事的是谁,老师怀疑她在说谎狡辩,不愿撤去处分。
小妞帮着说情,估计言语有点过激,老师后来查明情况,知道是别人的错,所以没再处分同学,但却对她有点失望,说她处事不冷静不公正,不让她当舍长。这才小妞不服气了,再次去找老师辩解,说着说着居然对老师拍了桌子。
还好老师宽和大度,肯包容孩子,面对激动的小妞,只是严肃批评她的态度,让她自己冷静。小妞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晚上回宿舍时主动向老师道歉了。老师看她能承认错误,也很欣慰,原谅了她的冲动,这件事总算雨过天晴了。
二、帮孩子复盘事情,分析对错。听了小妞的叙述,我叹了口气,这事很明显就是小妞做得不好,整件事中,她太过想当然,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待事情,所以才办得一团糟。她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有点垂头丧气。
看她这样,我先安慰了她,告诉她事情已经发生了,自己也弥补了,所以不必再介怀,以后吸取教训就好,然后我才帮她回顾复盘整件事。
1有正义感很好,但不能意气用事。
小妞一向很有正义感,每次同学有事她都愿意帮忙,但这次的事情,她确实太鲁莽了。这件事一开始是同学自己承认的,在没弄清衣服是谁乱扔之前,她就盲目相信同学的一面之辞,跑去跟老师说明情况,听起来真的就是狡辩,怎能取信于老师?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跟同学一起查明真相,找出乱丢衣服的人,再把证据带到老师面前,跟老师说明真相,才更有说服力,才能真正帮助到同学。
2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小妞一直不服气的点是,她觉得自己是在帮同学,为什么老师说她不公正呢?这让她很委屈 ,所以才会去找老师辩解。
我跟她说,要从老师的角度去想。一开始是同学自己站出来承认错误,老师也没冤枉她,后面却说不是她做的,前后言语不一致,让老师怎么相信她?老师从自己见到的事实去做出判断,然后按规定处理,她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
老师对小妞的评价和处理,也是基于小妞在这件事中的表现,她确实是偏信了自己的同学,没调查清楚就草率地为她说情,完全没想过这样对其他同学是否公平。
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尽量从多个角度去复原事情的真相。
3遇事冷静,有理不用高声。
冲动是魔鬼,遇事要冷静,有理有据的事实说明比拍桌子瞪眼睛的吵架更能解决问题。小妞因为不服老师的处理,没有冷静思考,就冲动地跑去找老师辩解,甚至在跟老师说话时激动地拍了桌子,这不但不能妥善解决问题,而且还会激化矛盾。
不过,在认识到自己的冲动和错误之后,她能勇敢主动向老师认错,这点很棒,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今后要继续保持。
4最后要特别感谢老师。
老师的包容和宽和,才是这件事情不再扩大,矛盾不再升级的主要原因。老师的处理方式也在小妞心中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会对她以后的为人处事起到良好的导向。
争吵,是孩子间很常见的事情。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但由于孩子还比较小,不了解他人和自己有不一样的需要和感觉,不懂得体谅别人和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事情,故而在和同伴相处时,常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应该顺应自己的需求。在不能如愿的情况下,就易发生争执吵架的行为。 在幼儿园生活中,尤其是在游戏情境活动中我们总能发现:孩子相互间不时伴有吵嘴、打架等冲突的发生。有时候是为了要玩同一种类型但数量却不够的玩具;同伴身体间有意或无意的触碰,或所搭建的积木被踢倒、破坏等,都可能因此而起争吵。其实孩子并不是有心的去找事,可能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或是一种喜爱的表现。此时,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冷漠对待,当作没看见还是发出语言或眼色的制止或是不应该的反应与调解老师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我认为可以适当的引导帮助了孩子,而孩子通过这场争吵,解决一些问题,更促进了个体自身的发展。我感觉以后同样的事情我可以这样解决: 如:我班的a抢了b的图书,a二话没说,扯过b的围巾就扔在地上。结果,两人争吵起来。这时我对a说:“他没经过你的同意就抢走你的图书,可真没礼貌”。a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支持,认为我是最公正的;当我又指出他不对的地方:“他抢你的玩具不对,可你把他的围巾扔在地上就对吗”这时,a如果已能心平气和地接受我的批评。用同样的方法,我又说服了b。然后让孩子自己考虑一下接下来要怎么做,如果孩子不是很会表达自己要和好的意识,我们老师可以在一旁适当的帮助。 其次帮助孩子换位思考,考虑对方的处境。 孩子想问题、做事情往往很单纯,只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只看到对自己不好的一面,这是孩子吵架的主要原因。当孩子吵架时,我要帮助孩子设想一下对方的处境。这样,孩子不仅可以摆脱“唯我独尊”的思想观念,还可以养成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在孩子发生争吵时不要果断的去否定孩子,要去引导孩子。 最后是帮助孩子回忆自己做“好孩子”的过程。孩子与人吵架了,我们如果表扬他平时对待同一类事的正确做法,以及他其他方面的优点,比直接批评他效果好得多。 如:a平时活动时很听话,但有一次,在活动时为了抢秋千和身旁的小朋友挤了起来,还争吵了起来。我对a小朋友说:“a你平时对别的小朋友可谦让啦!又懂礼貌,老师和小朋友很喜欢你”。而且秋千我们可以轮着玩啊,然后会让他们自己解决这件事,最后请他们抱一抱,做好朋友。每一位孩子都有做“好孩子”的良好愿望,所以我们不应该去果断的处理这些事, 总之,孩子间的吵架是其成长过程中很自然的事。我们不应粗暴干预,而应该分析其吵架原因,灵活运用批评教育手段,绝不能因孩子吵架就断言他是坏孩子。不要去果断的处理孩子间的问题,不只是孩子间的争吵,还有孩子的各方各面,要用我们的爱去看孩子,去用心去处理这些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