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的小老虎小狮子长大后还认识饲养员吗

动物园的小老虎小狮子长大后还认识饲养员吗,第1张

还认识饲养员,在手机的视频当中可以看到在小狮子幼儿园的时候,饲养员将他抚养成大师之后,当饲养员回来的时候小狮子依旧记着他,而且从不伤害他而小老虎也是同样的如同手机上所说的所以动物园的小老虎,小狮子长大后还认识饲养员

雄狮与雌狮交配之后会发生短暂的打斗,原因可能有三种,一是在发泄情绪,第二因为雌狮仇恨雄狮,第三种原因纯粹是动物之间展现实力的表现。

一、对于猫科动物而言,交配并不是快乐

人类不能够把自己的感受迁移到动物身上。猫科动物的生殖器官上有特别的突刺,这种突刺比较尖锐,会让雄性雌性在交配的时候产生一定的痛苦感觉,同时这种刺激也会让雌性尽快的产卵,增加受孕率。所以猫科动物在收费的时候都会发出一些痛苦的吼叫,在交配完之后,雌狮和雄狮有可能会打上一架,这一架是在发泄情绪。

二、雌狮仇恨雄狮

狮子是群居生活,在狮子这个群体当中,只有当上狮王才有交配权,才能够拥有繁殖下一代的权力。而狮王这个位置只能够维持三年左右,当狮王发生更替的时候,当老狮王力不从心的时候,就会有年轻的后代作为挑战者出席,打败老狮王之后成为新的狮王。新的狮王上位之后,要做的第1件事情就是繁衍属于自己的后代,所以当它看到前一任狮王繁衍下来的小狮子,有可能会选择把小狮子杀死。小狮子被杀死之后,雌狮会尽快的进入发情期,但是这种行为就有可能会引起雌狮的仇恨。

三、动物之间实力的展现

在动物世界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雌狮在交配之后,因为疼痛对雄狮产生打斗行为,但是从雄狮的角度来说,这个时候一定要展示出自己的实力,才能够压制得住雌狮。这是属于动物界的尊严,也是它们作为狮王的尊严。说白了就是老公一定要管得住老婆,才能够有繁衍下一代的权力,否则狮王的面子不就丢尽了。

长期以来,我们对狮子的了解主要来自东非。事实上,各地狮子的习性有很大不同,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亚洲狮鲜为人知的生活方式,并通过东非狮和亚洲狮的对比,对动物社会性和两性博弈的发展做一些思考。

东非狮的社会

狮子是唯一一种群居猫科动物,在东非塞伦盖蒂大草原,每个狮群由1~9只雄狮、2~21只雌狮和它们的幼仔组成。成年雄狮保持排外的领域,独占与本群所有雌狮的交配权。在雄狮统治期间,雌狮对当家雄狮是忠诚的,很少有红杏出墙的机会。

东非狮

雄狮一方面积极扩张,试图抢占更多雌狮,有的超大雄狮联盟能同时控制好几群雌狮。另一方面则积极抵御入侵者,因为入侵者会杀死幼狮。每一任当家雄狮最终都会被年富力强的雄狮赶走,新上任的地主会杀死前任所有幼仔,以促使雌狮尽快发情。

杀幼是狮子两性博弈中最重要的一环。雌狮是在繁殖中付出更多的一方,它很珍惜每一只活下来的幼仔,而没有雄狮会甘心把时间浪费在当继父上。雄狮的时间很宝贵,一任当家雄狮平均只能统治26个月,它们必须尽快有自己的亲生后代,并趁自己年轻体壮把它们养大。

在这场博弈中,雌狮赌注很大,胜算却很低。因为雄狮体型更大,更强壮,只要当家雄狮败走,雌狮就很难保住幼仔。在东非狮的两性博弈中,雄狮取胜的关键是稳定的狮群。在当家雄狮占领期间,雄狮与雌狮建立了“群婚制”的配偶关系,雄狮通过这种婚姻关系控制雌狮,它可以实现任何事,包括杀死雌狮与前夫的幼仔,强迫雌狮与杀子仇人交配。

亚洲狮的选择

印度吉尔国家公园里生活着现存唯一的亚洲狮种群,在这里雄狮和雌狮是分开活动的,只有交配和偶尔进食大猎物的时候才会在一起。

与东非狮相比,亚洲狮的狮群规模小,雄狮群有1~6只,雌狮群有1~11只。领域面积小,多雄狮联盟领域有120平方千米,单雄狮为31平方千米,雌狮群为71平方千米。而且它们的领域也不是完全排外的,雄狮群领域有三分之一与别的群重叠,雌狮群之间也有8%的重叠。

因此,在吉尔,雌狮拥有更多自由,婚姻关系名存实亡。这对雌狮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们可以获取更多交配机会,增加后代父系血统的多样性,同时幼仔遭遇敌对雄狮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雌狮会缩小领域,将自己完全置于某一群雄狮的保护之下,还是扩张领域,寻求更多交配权呢?

亚洲狮

多夫制的风险与收益

很显然,雌狮选择了后者。在吉尔,每群雌狮都同时与多群雄狮同居,包括一群核心雄狮和1~3群外围雄狮,雌狮的领域有65%与核心雄狮重叠,27%与外围雄狮重叠。亚洲狮奉行“多夫制”,交配网络非常复杂,每个狮群的每只雌狮都与多只雄狮发生交配。总的来说,雌狮有65%与核心雄狮交配,35%与外围雄狮交配。甚至有6例一只雌狮在同一个发情期(每次发情持续4天,每2~3周出现一次)就与两个雄狮群的成员交配。

年龄与性经验对雌狮交配选择的影响很大,初育雌狮更喜欢与核心雄狮交配,而成熟雌狮更倾向于与外围雄狮交配,与外围雄狮交配的有89%是成熟雌狮。这部分归因于寻找性伴侣的成本。找到合适的伴侣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要通过气味和咆哮声判断雄狮身体状况,成熟雌狮在这方面更有经验。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多夫制的风险。与东非狮相比,亚洲狮的雌狮与雄狮不那么熟悉,周围几群雄狮中的每一只都可能对幼仔造成威胁。核心雄狮、外围雄狮和入侵雄狮与幼仔遭遇的可能性之比为65:20:15。初育雌狮的任务是尽快熟悉核心雄狮,它们与幼仔遭遇的概率最大。而成熟雌狮已经和核心雄狮很熟悉了,它要扩大交配对象范围,与外围雄狮也混个脸熟,进一步确保幼仔安全。

雌狮奉行多夫制的收益是明显的,使核心雄狮和外围雄狮对幼仔都没有敌意,几群雄狮相互敌对,却能容忍同一胎幼仔。据观察,幼仔遭遇核心雄狮和外围雄狮,都无一例外没有遭到攻击。

入侵雄狮是幼仔最大的威胁。有11只幼仔被侵略者杀死,5只未成年雄狮被驱逐,其中4只在一年内死去。雄亚洲狮当地主时间不长,单狮只有14个月,多狮联盟为30个月,它们必须抓紧时间令雌狮发情。然而,入侵雄狮只在开始对幼仔表现出极大敌意,等定居下来与雌狮交配以后,就能容忍该只雌狮的所有幼仔了。

与雌狮同居过的雄狮都不会攻击幼仔,因为它们认不出自己的孩子,只通过识别与自己交配过的雌狮进行推断。只要幼仔跟着与雄狮交配过的雌狮,杀幼行为就永远不会发生。

此外,雌狮奉行共同育幼制,同一群雌狮会把幼仔放到一起抚养,建立一个“幼狮园”,这进一步干扰了雄狮辨认自己后代的能力。同一个幼狮园中,只要有一只雌狮与雄狮交配过,整个联盟就不会攻击这个幼狮园的幼仔,因为它们害怕误杀自己的孩子。有的年轻雌狮虽然还没有和外围雄狮交配过,但可以把幼仔与母亲或姨妈的幼仔放到一起,从而获得保护。

综上所述,印度吉尔的雌狮用性将多只雄狮玩弄于鼓掌之间。也许几群雄狮都误认为这些幼狮是它们的孩子,但即使它们知道真相,也不敢下杀手,因为误杀自己幼仔的代价太高昂了,是雄狮无法承受的。一群雄狮一生可能只能养大一窝幼仔,一个幼狮园中可能有自己的幼仔,仅仅是这种可能性,就足以使一群雄狮投鼠忌器。

和平的雄狮

尽管争夺同一群妻子,雄亚洲狮邻里之间颇为和平,领域边界线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有新雄狮入侵才可能发生激烈打斗。入侵者要成为新地主,首先要驱逐原地主,随后还要与邻居们斗,重新确定边界。经过4~6个月的磨合期,新邻居相互适应,敌意下降,此后就相安无事。

动物学家把这种对熟悉邻居敌意比对陌生个体弱的现象,称之为“亲爱的敌人”效应,这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避免受伤和死亡,毕竟狮子太致命了。看来,雄亚洲狮已经习惯于共享妻子了。

防范性骚扰

通过观察,科学家发现雌亚洲狮的受孕率只有19%,这意味着5次以上交配才能有一次成功受孕。这其中固然有亚洲狮长期近亲交配、精子畸形的原因,但对雌狮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生理适应。这是一种交配后选择机制,或者理解为“精子竞争”。

雄狮比雌狮体型大而且强壮,雌狮有时不堪其扰,只好与之交配,以避免受伤或继续遭到纠缠。在多夫制下,低受孕率的体质可以使雌狮对精子质量进行选择,选出最适合做孩子父亲的对象。

此外,雌狮在繁殖中付出很多,它要怀胎100多天,哺乳7个月,不像雄狮只贡献一个精子。资源是有限的,雌狮注定无法养活所有后代,它必须拒绝在不适当的时机做母亲。

综上所述,亚洲狮的多夫制对雌狮至少有三大好处:保护幼仔安全,增加父系血统,防范性骚扰。雌狮一改面对雄狮杀幼行为的被动局面,先发制人,赢得了两性博弈的胜利。

从狮子看动物世界

虽然都是狮子,东非狮和亚洲狮两性博弈的结果迥异,这取决于社会行为和领域模式的不同,最根本的还是环境和资源的差异。对狮子来说最主要的资源是食物,而环境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是环境开阔度,即植被茂密程度。

亚洲狮的主食是白斑鹿,体型较小(45千克),定居生活;东非狮的主食角马、斑马体型较大(200千克以上),随着季节性的青草迁徙。这就导致了雌亚洲狮的领域较小,且年度变化不大(12-60平方千米);而雌东非狮领域较大,且随季节变化非常显著(15-219平方千米)。对雄狮来说,雄亚洲狮可以尽可能囊括多群雌狮,而雄东非狮能盯住一群雌狮就不错了。

总的来讲,亚洲狮的猎物体型小,丰度低,群内部竞争激烈,养不活大群。一个东非狮群有成年雌兽10只以上,而亚洲狮群只有4~5只。

塞伦盖蒂草原角马和斑马大迁徙

雄狮要想独占一群雌狮需要经常与邻居打斗,成本高昂,如果只是偶尔与雌狮交配,成本就低多了。考虑到雌性亚洲狮群体规模远比东非狮小,对雄狮来说独占的收益与成本不成比例。

而且,印度吉尔公园是森林为主,环境是比较密闭的,雌狮很容易躲起来逃离雄狮的纠缠,外来雄狮也很容易前来揩油,雄狮很难完全控制雌狮,这与东非开阔的大草原不同。因此,吉尔的雄狮要维持排外的家域将徒劳无益。

狮子也是由独居大猫进化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亚洲狮的生活状态最接近狮子的共同祖先,而东非狮则是狮子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环境和资源影响狮子获取食物的能力,我们借用一个人类社会学名词,将这称之为狮子的“生产力”。按照亚洲狮→西非狮→南非狮→东非狮的顺序,随着环境开阔度(森林→草原)和食物丰度升高,狮子的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性增强,具体表现为群体规模扩大,雄狮与雌狮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亚洲狮的生存环境比较封闭

狮子是罕见的奉行平等主义的群居动物,其中亚洲狮堪称平等的典范。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东非狮的社会中已经开始出现等级,身强体壮的雄狮占支配地位。雄狮独占与雌狮的交配权,还将雌狮辛苦捕到的猎物据为己有,雄狮吃饱了才轮到雌狮和幼仔。众所周知的雄狮“吃软饭”,实际上只有东非狮是这样的。

南非狮很多方面介于东非狮和亚洲狮之间。这里环境较为密闭,雄狮与雌狮联系较为松散,雄狮也经常捕猎,雄狮与雌狮基本是各吃各的。南非的雄狮联盟垄断与一到多群雌狮的交配权,这点与东非狮相似,但外来雄狮前来偷腥的情况更为多见。

亚洲狮与东非狮代表了狮子社会发展的两个极端。亚洲狮再往后退一步就是独居猫科动物。独居大猫平时都是雄兽与雌兽各过各的,雄兽通过扩张疆域尽可能囊括更多雌兽,交配网络通常复杂,一雄可与多雌交配,反之亦然。在独居大猫中,继父也会试图杀死幼仔以刺激母兽发情,但由于环境密闭、两性不经常在一起,母兽保护幼仔的难度不像狮子那么大。

猎豹是除狮子以外群居性最强的猫科,雄性结成兄弟联盟,雌性独自带仔

东非狮往前更进一步,就是社会性比狮子更强的动物。大型食肉兽中社会性比狮子更强的唯有斑鬣狗,而很多灵长动物的社会性都在狮子之上,当然还不能忘了超级群居动物——人类。狮子与人类都兴起于东非大草原的开阔土地上,从这里席卷全球,群居性是狮子和我们先后统治世界的一大法宝。拥有智慧的人类生产力远胜于狮子,社会性更是强得多,现在狮子已经衰败了,人类仍然兴盛。

群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减缓种内竞争,增加动物密度,降低灭绝风险;还能促进种内交流,加快有用技能在种群中的传播,人类进化成高智慧生物,就与复杂的社交网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阶级是社会的副产物,随着社会性增强,雄性(男性)会利用身强体壮的优势,尝试获取支配性的权利和地位。自然界中的群居动物几乎无一例外是母系群,狮子也不例外,而人类随着生产力发展逐渐演化为父系社会,群婚制转化为一夫多妻制,男子留在族群中继承父亲的地位与财产,女子“婚出”,女性彻底沦为男性的禁脔。

东非塞伦盖蒂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因此,社会性较弱的群居动物两性博弈是比较平衡的,而随着生产力发展,群居动物的社会性增强,两性博弈胜利的天平也会越来越偏向强势的一方。

老虎和狮子都是食物链顶端的猛兽,如今的人们对这两者哪个更厉害些的话题非常感兴趣。其实数千年来对此并没有多少争论,只是近几十年这种争论多了起来,而网络时代开启后,这种争论更加激烈了。

人们往往会迷恋某种事物,一旦陷入痴迷,就会不可自拔,变得不顾客观事实,失去冷静和理智的判断能力,从而制造一个个神话,直到这些神话被事实无情地戳破。

很多人受武侠小说和**的影响,深信传统武术有着神奇的魔力,罔顾千百年前的训练方式无法与现代体育科技相提并论的事实。他们坚信在深山密林中有着世外高人,只是不愿出山而已,直到传武大师们在现代搏击手面前要么不堪一击,要么报警躲避,这个神话才逐渐破灭。

前些年藏獒热时,又有一群人坚信藏獒是天下第一猛犬,说藏獒心脏比别的狗大,咬力堪比北极熊,不惧狮虎,天下无敌,他们不接受任何对藏獒搏斗能力的质疑。当藏獒被高加索犬咬死的视频流出时,有的人说被咬死的是一只未成年藏獒,有的人说藏獒是被人用链子栓住任由高加索犬撕咬的,还有人说藏獒被注射了麻醉剂,总之完全无视事实。但真相是藏不住的,神话也不能永远靠拥趸的热情来维持,如今藏獒神话已经彻底破灭,狗肉馆里都经常可以听见待宰的“神犬”的哀嚎。

然而在狮虎争霸的争论中,神话仍在延续,有的人坚信狮子秒杀老虎,有的非说老虎摩擦狮子。当历史和现实中老虎被狮子咬死的事件或记载曝光后,当初为藏獒辩解的话语被复制过来了。比如被咬死的是小老虎,老虎被注射了麻醉剂等等,当然还有老虎心脏比狮子大,咬力比狮子强等“科学依据”。

争论双方所引用数据大多来自网络上的杜撰,比如七百公斤的老虎,或者五百公斤的狮子等等,可是争论双方都不是动物学家,用这些“专业数据”来互喷毫无意义。其实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有许多狮虎争斗方面的古文字记载,因为古代帝王大都有观看猛兽搏斗的喜好。但由于参与争论的人大多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古文字学者,因此即使见到这些记载也是看不懂的,除非有专家陪同。

既然双方都不是专业人士,那么现实中的官方报导和文件,以及对相关常识的客观认知,当然还有对历史现象的理性分析,才是比较可靠的依据。毕竟要论述一件事情,靠的不是情感和喜好,而是事实和逻辑。

在国内动物园里, 曾发生过狮虎争斗,有些没报导,有些则报导了,比如洛阳王城动物园老虎被咬死事件。

除了洛阳,国内其他动物园也发生过狮虎争斗。六十年代江苏无锡动物园里,因饲养员操作失误,导致狮子窜入虎区,与老虎发生搏斗,等到双方被分开时,老虎因为被锁喉已经窒息,后来虽然救活了,但前肢已经残废。此后这头瘸腿老虎又存活了好几年,此事虽未报导,但如今无锡六七十岁的市区原住民对这只老虎都有印象。

韩国动物园里也发生过类似事件,一头雄性六岁西伯利亚虎被一头四岁非洲雄狮咬死。

印度是现在世界上唯一同时栖息着狮虎的国家,所以印度人在对野生狮虎的认识和比较方面都拥有第一手资料。七十年代,印度政府为了保护这些狮虎,曾经计划实施栖息地迁徙保护计划,这一计划还得到了NGO的赞助。这一计划中的文件,也显示了他们对狮虎能力的判断。

从历史上看,老虎和狮子曾经共同生活在中亚和西亚。早在三千多年前,这一地区就诞生了几个非常崇尚勇武的嗜血帝国,比如赫梯与亚述。这些帝国的武士和贵族痴迷于与最凶猛的野兽搏斗来显示力量和勇气,但他们都选择狮子而不是老虎作为搏斗对象,这说明在他们心目中,狮子更凶猛,只有猎杀狮子才能凸现他们的英雄气概。后来的罗马人也热衷于搏杀狮子,罗马强人庞贝最痴迷于这种活动,他说“即使非洲的野兽,也要学会尊重罗马的力量和勇气!”

现代考古发现了亚述巴尼拔王的王宫废墟,在宫墙上,发现了著名的浮雕“皇家狩猎图”上面都是与狮子搏斗的图案而不是老虎,这幅浮雕现存于大英博物馆中。

波斯、巴比伦、亚述、赫梯、埃及等国家还训练狮子用于作战,在卡迭石战役中,拉美西斯二世在遭遇赫梯伏击的情况下,就是依靠凶猛的战狮扭转了战局。可见当时的人们就认为狮子威力更大,否则就不会选择训练狮子而不是老虎了。

中国历史上虽然没有老虎,但通过朝贡等途径还是有不少狮子进入宫廷。西汉时,因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人见到了狮子 ,中国王公贵族立即认为狮子比老虎更凶猛,将其称为“狻猊”,可以食虎豹,因此非常喜欢狮子。从此,如果说龙象征着皇帝的神性,那么狮子就是现实中皇权威严的象征。中国皇宫和官署府衙门口摆放的都是石狮子而不是石老虎。一些中亚和西亚国家的商人见中国皇帝喜爱狮子,便投其所好大量进贡,利用中国皇帝厚来薄往的朝贡政策,用狮子骗取了大量钱财,弄得皇帝都不堪重负,以至于到了明朝,有的皇帝多次召喻各国不要频繁进贡狮子。

有人认为中国皇帝特别喜欢狮子是因为中国没有,所以稀罕。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照此来说,埃及古代没有老虎,埃及法老应该特别喜欢老虎,狮身人面像应该变成虎身人面像才对,但事实是法老们还是喜欢狮子,尽管他们很容易从西亚邻国搞到老虎。

就老虎和狮子的身体条件和栖息环境而言,老虎因为身体长,腹部松弛,在中国古代被称为长虫;而狮子身体短,腹部紧凑,所以纵跳更灵活,转弯半径更小,也能更敏捷地把尖牙利爪指向对方要害。

老虎是独居动物,必须单独捕猎,而狮子是依靠群体合作,所以老虎的捕猎技巧和成功率一定高于狮子,否则无法生存,也因为如此,老虎虽然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但一般会回避与强大对手PK,因为对老虎而言,受伤可能意味着无法捕猎,也就意味着死亡。

狮群中的雄狮基本不事捕猎,所以捕猎技巧远不如老虎。但雄狮的责任是护卫狮群,与外来入侵者搏斗,如果失败就意味着失去狮群和后代,而离群的雄狮因不善于捕猎,将很难生存。所以对雄狮来说,每一次战斗都是生死战,没有半点退路,它只有玩命战斗,要么赶跑对手,要么死于战斗。雄狮一生会经历无数次这样的生死搏斗,这种战斗勇气和战斗经验是老虎不能比拟的。由于战斗的需要,雄狮进化出了防护咽喉的鬃毛,而母狮和老虎因为专注于对食草动物的猎杀,所以没有进化出浓密鬃毛,这也是大自然物竞天择原则的体现。因为老虎和雄狮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老虎脸部很少出现伤痕,而雄狮脸上一般满是伤痕。现实中的雄狮很少有“辛巴”那样干净漂亮的脸,大多是“刀疤”那种布满伤痕的脏脸,因为经常有未愈合的伤口,所以狮子脸上经常落满了苍蝇。

在西亚和罗马古代斗兽场中,狮子的胜率远高于老虎,这些记录有很多被记载于古代文献中,在如今的一些博物馆里可以见到这些古文字记录。那个年代狮子胜出的原因不仅在于狮子更善于搏斗,还在于体型优势,因为那时进入斗兽场的狮子都是如今已经灭绝的巴巴里狮,比当年那里的人们能捕捉到的里海虎体型更大。

老虎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但仅有西伯利亚虎比非洲狮要大一些,其他亚种的老虎一般都比狮子小。但即使在西伯利亚虎中,也只有少数个体比非洲雄狮大。网上所流传的西伯利亚虎动则三百五十公斤甚至四百多公斤的说法并不真实,根据中俄两国多年的考察,野生环境下的西伯利亚虎很少超过两百五十公斤,一般不足两百公斤。俄罗斯在1992-2004年间跟踪观测了多头西伯利亚虎,其中最重的一头虎名叫dale,它的实际称重为206公斤。西伯利亚虎在圈养条件下才可能达到三百公斤,但看上去已经胖成球了。

如今各地有大量野生动物园,人们可以对狮虎体型做直观比较,在大多数情况下,雄狮体型会比公虎稍大一些。

数千年来,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狮子比老虎更凶猛是一般的认知,这种认知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儿童玩的斗兽棋。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捕杀,老虎数量快速减少,几乎濒临灭绝。老虎的处境引起了人们的怜悯,对全球仅剩的几千头老虎也是倍感珍惜。人们对某种事物倾注感情后,就宁愿相信其一切都是完美的,这种情结和人们当初加之于藏獒的情结如出一辙。在人们的认知中,老虎猛于狮子的想法也正是在老虎陷入生存绝境的几十年里出现的。然而,客观事实并不会因为人们的情感投入而发生改变。

当然是东北虎厉害。虎才是万兽之王。

东北虎的体重比狮子大的比较多,孟加拉虎的体重与狮子相差不多。

人们往往看到狮子的头大而且吼声大,认为狮子的力量比老虎大,其实不是狮子的后肢力量要弱于老虎,但是头部力量大于老虎。打斗的时候,狮虎都是采用站立的姿势,所以老虎的优势大一点。而且老虎的搏斗技巧相对更为丰富,耐力也稍微好一点,所以老虎比狮子更加厉害。

成年雄性西伯利亚虎体重平均为300千克,体长约为26米,肩高约11米,尾长超过1米;成年母虎平均体重约为160千克,体长约为17米,肩高08米左右,尾长08米左右。

野生非洲雄狮平均体重只有240千克,全长可达34米。

权威的雄性非洲狮与印度虎体型对比 :

非洲狮的头骨高度240-280毫米,头骨长度300-432毫米

印度虎的头骨高度225-280毫米,头骨长度295-378毫米

非洲雄狮的体长200-260,肩高95-123,体重160-272千克

印度虎的体长180-260,肩高90-115,体重160-272千克

对比很明显非洲雄狮比印度虎体型略小,而西伯利亚虎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所有东北虎比非洲狮厉害。

扩展资料

西伯利亚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sspaltaica):又称东北虎,是虎的亚种之一。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其中雄性体长可达28米左右,尾长约1米,最大体重达到350千克以上。

野生西伯利亚虎体色夏毛棕**,冬毛淡**。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

成年西伯利亚虎的牙齿较强大,一般为30个。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犬齿十分粗大,呈圆锥状,齿尖部稍向后弯。长54~78毫米,粗20~26毫米。 

西伯利亚虎拥有火一样的目光,身体厚实而完美,背部和前肢上强劲的肌肉在运动中起伏,巨大的四肢推动向前,平稳而安静,就好像在丛林中滑行。它还有尖硬的锯牙钩爪,5个非常锐利的虎爪使用时伸出,不用时缩回爪鞘避免行走时摩擦地面。西伯利亚虎生性内向,多疑而凶猛,动作敏捷,在丛林中出没无常,一般人很难亲眼目睹野生的西伯利亚虎。

参考资料:

东北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0810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8
下一篇2023-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