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裤子放屁和文化传播

脱裤子放屁和文化传播,第1张

最近看到一个微信视频,说的是一个电视台访问一位女士,周边是一圈正襟危坐的听众(评论员?)。主持人问女士:听说你的孩子最近在学中文,能给我们说说他们学到了什么吗?女士答:是的,他们告诉我一条中国谚语,叫“脱裤子放屁”。脱裤子放屁几个字女士是用中文说的,老外主持人当然听不懂,然后女士解释了这是什么意思,结果把一群人笑得人仰马翻。后来得知,此被访者是英国女演员裴淳华(Rosamund Pike)在诺顿秀(The Graham Norton Show)上的对话场景,可见是一场有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对话。

裴淳华受访诺顿秀

可笑之余,其实可以从这个视频里领悟到更多的道理。近些年,我们国家化了大力气在宣传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视频给我们的提示是除了正规、严肃的说教式宣传,也可以以点滴知识为主的,生动活泼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配合,这样的效果或许更好。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整理一些类似于“脱裤子放屁”这样的谚语、歇后语、文化习俗等绝非难事。就像裴女士介绍的,这句话类似于他们说的Butter on bacon (培根上抹黄油),都是指“多余的事”的意思。显然“脱裤子放屁”说比培根上抹黄油更传神、更具戏谑性。其实类似的成语和歇后语我们随便就可以举出很多,诸如:猴子吃大蒜——翻白眼,敌敌畏拌大蒜——毒辣,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刻舟求剑,女大十八变等等,都有非常传神的效果。

除了语言,中华文化当然在海外还有更多具有影响力的东西,最获得普遍认可的当属饮食和功夫两项。笔者访问纽约期间住在华人区法拉盛附近,多次在法拉盛的中餐馆就餐,感觉味道十分正宗,甚至可以在菜单上看到称为“甩水”的菜式,实际就是烧鱼尾。这个菜在国内的大部分餐馆已不容易见到了。

作为文化传播,菜名的翻译无疑是重头戏。关于中国菜的菜名如何翻译为英文,据网络作家“贪食小厨神”介绍,油条被翻译成“宫廷秘制鲜味黄金酥”,美则美矣,此大众食品与宫廷何干连中国人也不知道;韭菜盒子被翻译成“西西里风情细面裹蛋香菲饼”,不知道如此长一个名称会不会把老外绕晕,恐非合适的译名。菜名翻译的不当还体现在随意性非常大,像麻婆豆腐,有的用音译,称为Ma Po Bean Curd 或MAPOTofu,有的用意译,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做的豆腐”。宫保鸡丁有的翻译成“KungPao Chicken”,有的翻译成“政府虐待鸡”等等。针对这个乱像,有关部门也做过一点努力,2008 年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在奥运会期间出版了《中文菜名英文译法》;2010 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致力改善菜谱英译的现状。但是由于缺少中央政府层面的努力,以上所做的努力效果有限。

在“功夫”领域,我们存在同样的问题,就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而言,目前太极拳已成为一项世界运动,传播到五大洲的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造福世界的一项运动。而太极拳的传播,其难度远高于中餐的传播,因为除了表面的动作,按臧加惠等人的说法,太极拳表达出中国自古以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哲学道理。太极拳融合了我国古代儒家、道家等思想,加上古代的养生理念及医学共同构成了太极拳的哲学内涵。

2009 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太极拳教学与训练英汉双语教程 》填补了太极拳领域双语教程的空白,但是至今尚没有国家层面的招式名称的权威英文翻译名。无疑对文化的传播是一个障碍。据谭幼今介绍,在古巴的哈瓦那有一位带华裔血统的古巴人李荣福,他在哈瓦那开设的“古巴武术协会”已经有6000多人,他所教授的太极拳和剑术,每一招每一式用的都是直接用华语,而其对象却全是古巴人。真是个了不起的事情。但是从降低文化传播的难度来看,却不一定是合适的做法。

作为国人,无疑希望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传播,也乐于接受优秀的异域文化。既然是传播,远远不仅仅是政府的事,大众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无疑会有更好的效果。努力吧,全世界的华人们!

这主要是看你的CT申请单的检查要求,因为有些时候,除了腰椎,还要检查尾椎和大转子,这些部位的检查是需要没有任何异物在影像视野中的,你的裤子中难免有铁口子、铜铆钉之类的,这些都会出现在片子中,会扰乱诊断;此外,尤其是穿牛仔裤的人,因为牛仔布非常厚,会增加软组织的伪影,这也是影像科经常会被误会的原因之一。

所以,你不用以为自己有了艳遇,绝大多数医务人员在工作的时候,很少会有这种邪念,更何况你脱了之后,人家就走到隔离室去了,根本也不会看你,无须多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1232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9
下一篇2023-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