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体育项目,其独特的身体锻炼方式和哲学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欢迎。太极拳作为传统中国武术之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锻炼身体
太极拳的功法注重练气、练神、练形,通过缓慢、柔和的动作来调节身体的内外平衡,培养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耐力。循序渐进的锻炼过程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改善心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
调节情绪
太极拳对于调节情绪也有显著的功效。太极拳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特点,让人在舒展身体的同时,集中注意力、自我调节、达到平和宁静的心境。太极拳的修炼过程,既能排除压力和疲劳,又能提高自我控制力和自信心,有益于身心健康。
培育人格
太极拳以“道法自然”为核心思想,注重个体的修养和健康,强调礼仪、诚信、谦虚、敬畏等美德,培育了太极拳爱好者的人格品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也需要坚持不懈和耐心等美德。
传承文化
太极拳作为中国的一项传统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艺术,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太极拳的发展和传播,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演进。
总之,太极拳是一项涵盖身体锻炼、情感调节、人格培育和文化传承的综合性体育项目。通过太极拳的修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平衡情绪,提升人格境界,传承中华文化。
太极拳 是中国 传统 文化 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 武术 宝库中的一帜奇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八大功效。欢迎阅读!
简述太极拳的八大功效
一、强心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练太极拳特别强调“心静用意”,用意识引导动作,使心神安静,意念集中,机体放松,脏腑之间发挥正常的功能,从而取得相对平衡。
心神安定,可使思维敏捷,语言流利。心气运行流畅,更能发挥其统辖血液循环的功能,减少和消除体内瘀血。血液通畅充盈,面色自然红润。
二、养肝
练太极拳时,意境清静,情绪安宁,以意行气。内外放松,动作轻柔圆活,如春风杨柳,生气怏然,可使肝气舒和条达,从而肝体得养,肝血得藏,有助于脾胃消化,不致横逆克土。
练拳时以意运气的腹式呼吸,有助于行气活血。眼神贯注动作,动作圆活连贯,对养肝明目、舒筋活络大有好处。
三、健脾
练拳时的腹式呼吸,“气势宜鼓荡”,内脏加强蠕动,好比对肠胃等内脏器官进行自我按摩,使三焦气机通畅,脾胃升降和顺,新陈代谢加强,中土运化水谷功能健旺。
心情舒畅,饮食自然香甜。化源增加,营养充足,肌肉丰满光泽,四肢强健灵活。脾气旺盛,营血充盈,统血功能亦必正常。
四、补肺
练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从而加强了主气的功能,增加了肺活量,有利于肺的肃降。通过吐故纳新,能进一步推动气血在全身运行,使身体各部都得到营养与活力。
练拳时使肺的呼吸与皮毛的开合联系起来,与动作的开合虚实和起伏转换结合,练拳后皮肤温暖或微微出汗,有利于肺气的宣发和水道的通调,并能充卫固表,不易感冒,使皮肤润泽,感觉灵敏。
五、固肾
太极拳论认为“腰为主宰”,“命意源头在腰隙”。故练拳时十分重视肾之府“腰”的作用,以腰为轴来带动四肢和全身协调运动,使劲路完整,气机畅达。
要“牵动往来气贴背”、“中气贯脊中”;还要悬顶、吊裆、提肛、尾闾中正,以加强肾命并调通任督二脉之气。并且以心为令、气沉丹田,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这样就加强了两肾和命门的功能,使肾精充实、阳气旺盛、行动轻捷、两便调和、骨强齿坚、发泽耳聪。
六、益脑
脑为髓海,是精髓和神明高度聚汇之处,为生命要害所在。练太极拳通过心静用意、心神安定,协调地完成各种动作,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锻炼作用,加强了大脑的调节功能。
又因肾主骨,骨生髓,肾通大脑,所以肾气旺,任督二脉畅通,就能使髓海充实、精神饱满、思维灵敏、 记忆力 强,起到开发智力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七、调气、和血
练拳时要“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气遍周身不滞“。这样可以使全身之气机通调无阻,气运血行,血脉自然和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太极拳以气运身和”运劲似抽丝“的练习 方法 ”,通过“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的轴心运动,周身关节之间,如螺丝行运于肌肤之上,缠绕往来以畅通经络,调和气血。这样就可以达到气运血行、血旺气足、血脉和顺、气机畅达、精力旺盛、抗病力强的效果。
八、炼性、怡情
长期练太极拳,可以陶冶性情,培养沉着从容、温和冷静、耐心细致、做事有恒、意志坚强、乐观进取等优良性格。练太极拳后,会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怡淡安然,不为七情、六欲所困扰。
如有烦恼,在大自然之中,觅个幽静之处,练练太极拳,可使杂念消除、心平气和。工余学后,休息闲暇之时,练太极拳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健康的消遣、高尚的娱乐和良好的情感操练。
太极拳的八大功效相关 文章 :
1 太极拳的养生八大功效
2 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八大功效
3 太极拳的八大养生保健作用
4 太极拳放松八大好处
5 太极拳的八大好处
6 太极拳八大劲法
太极拳是我国的瑰宝,练习太极拳现在已经成了一种潮流,通过练习太极拳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磨练意志。尤其是对于保健方面的效果是非常突出的,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讲解练习太极拳带来的有关益处,希望能让各位更进一步地了解太极拳。
有助于心血管系统健康
练习太极拳时一定要气沉丹田,所谓气沉丹田,指的就是通过腹式呼吸的方法来促进血液的循环,同时,肌肉活动时毛细血管充分开放,加速静脉和淋巴的回流速度,改善微循环,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有助于保持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长久练习太极拳,可以让自己的心血管保持健康。
增强呼吸机能
练习太极拳最关键的就是配合好自己的呼吸,所以如果能够长久练习太极拳的话,那么可以让自己的呼吸机能得到增强。练习太极拳对提高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良好作用。长期练习者,呼吸频率会减少,肺活量和呼吸差会增大。
促进物质代谢
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调节过程的改善,对肠胃也起到按摩作用,促进肝内血液循环,增强肾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体内的物质代谢。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增进自己的食欲,促进消化,有效降低胆固醇含量和软化动脉。
加强肌肉骨骼系统运动
练习太极拳是非常奇妙的,在练习的过程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弧线动作,也使得全身肌肉群和肌肉纤维运动加强,使关节囊和关节韧带在肌肉的牵拉运动中得到良好锻炼,加强了关节的稳固性、柔韧性和灵活性。练习太极拳,还可以让自己的经络保持畅通,能够让穴位得到刺激,非常有益健康。
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太极拳带来的好处却是非常多,不仅对于心血管健康非常有益,而且对于我们的经络也是非常有帮助的,长期练习可以疏通经络。当然如果太极拳练得好的话,还是具有很好的防身作用的,在你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用太极拳来应对。
太极拳内三合是神意气的协调配合
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三合是神意气的协调配合,是产生内在中和之气的基础。
力代表一般的力,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
气为无形之能量,它包括生物磁、生物电、生物光、生物力、生物波、生物离子流、信息等。
气分内气和外气,内气禀赋于父母的先天元气(真气)和饮食物化生的水谷之精气。外气是口鼻吸入的大自然之气。其中饮食物化生的水谷之精气和口鼻吸入的大自然之气皆属于后天之气。
气又分营气和为卫气。营在内,五脏六腑之气循环互补养育全身。卫在外,流动于肌肤出腠理,护身之外围。
气与力合产生内力,即劲。劲是一种极活的东西,它既没有一定的一定的大小,也没有一定的刚柔,但它又刚又柔,又松又紧,又快又慢,又不即又不离。
太极拳之内劲是以神意引导,收敛入骨,气随意运,毫无阻滞,行功时,“意到、气到、劲到”,此劲如百炼成钢,无坚不摧。
心即本心,使大脑的思维活动,是人的本意、真意。
意即念头、意识、意念。
意是心神发出的指令,是大脑产生的本能,意可以调动周身的运动。有心神指令,才有意动。心有所思,意则有所念。
心动而驱使意动,意随心动而为顺心也。在心神的统领下,具体行动中,太极拳要处处意念在先,每一动作都要有意念来支配。太极拳从“用意”开始到“无意” 结束,这是恢复先天的本能。无意识只是没有意识的情感性选择,把情感扩散到整个空间,把意识开放到无微不至,无广不容的程度,无局限性,因而是一种最为透 明的意识。心动而驱使意动,意顺迫使气顺,但气顺是在形顺的基础上很容易达到。心为令,气为旗i,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心无心,意无意,心意皆空,空空如 也,乃合道为一也。
意顺是气顺的前提,而形顺是气顺之基础。一举动,意自心出,拳随意发。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在大脑意识的指挥下,以意运形,使内气节节贯穿,以腰脊率 领,以意贯指,意到气到,气到劲到。用意不用力,用力也是自然之力,是一种顺中有逆,逆中有顺的自然力,是一种气与力的合力,也是一种于柔比刚,积于弱必 强的力。
太极拳既要重意,又重形,要求神形兼备。意动神随,精神领先,打拳注意眼神所向、注意意念力的培养,两目炯炯有神,否则神情表达不出来,神情是内在的。
太极神拳,即在练时用神用意,于藏而不露之中,在对手时变化神奇,冷快绝伦,能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练功时,要以身走,以气化,以腰领,以意去,内外一体,心神和一。
故修炼越高深,心意愈相合,心意相顺,合德而近道。心顺乃修炼功夫之无上心法,修道之妙之法门。只有这样的精神状态,才能体验到作为宇宙本体的“道”亦即所谓“得道”。
练太极拳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内外三合的修炼,而达到练体以固精,练精以化气,练气以化神,练神以还虚的太极拳四步功夫,使人机体各种功能处在最佳状态,从而有益于养生长寿。
太极拳是中国古人防身及养生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当今人们习练太极拳能获得良好的太极拳的养生功效,而且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柔和缓慢,没有人群限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修心的四大好处。欢迎阅读!
太极拳修心的四大好处
习练太极拳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太极拳来自于自然,运用于人类,练太极拳能提高心理素质。
首先,要有博大胸怀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后有大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其次,良好的心态
心态平和,平衡稳定,因势利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遇而安。对工作、对生活充满自信。
良好的心态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每个长寿的人都有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多练太极拳可健康长寿。
三是用太极拳智慧武装头脑
不战而胜,以柔克刚。“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敌驻我扰”的战术原则就来自于太极。太极拳处处彰显中国人的智慧,习武之人应是睿智之人。
四是修身修心,身心双修
太极拳文化博大精深。要把习练太极拳的境界由“我练拳”提升到“拳练我”。“我练拳",是以我为主练拳;”拳练我“是用拳理改变自己,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境界。悟拳要用心、用意、用脑,不断提高。
要认认真真学拳,堂堂正正做人。一个成熟的优秀拳师,修心必须有博大的胸怀,稳定的心态、睿智的头脑、深邃的修养。太极拳(“推手”)以其独有的威力,行拳如织网,让对方进退不得自如,英雄无用武之地。
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阴阳变化,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变化,可以使身体达到稳态,更加平衡。
行拳中,处处有阴阳、退中有进、让中有取、化中有逼;周身弹性,收得住,放得开,有凝聚力,也有爆发力。我无犯人之心,而犯者自败。其中充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总之,随着太极拳修炼 的逐步深入,人的思想和感受也在随时变化,得到净化和升华,在修身的同时修心,达到德艺双馨的目的。
修心需做到两点
首先,习练者对太极拳修炼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简单说,练太极拳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动机,切忌暴力观。
陈鑫拳论曰“ 运用在心,此是真诀”,“身法端凝莫测,收敛精神,别无他诀,心平气和则得”故平素打拳,“临场先去其轻浮慌张之气,清心寡欲,平心静气,招招循规蹈矩积久功熟,然后此中层累曲折,历尽难境,苦去甘来妙趣横生,心中有情有景自然打出神情来。
要知此皆人力所能为者,至于无心成化,是在涵养,日久优游以俟其自至则得矣”。
在练拳的整个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松其身、锁其心、定其神的要求,认真盘练拳架,力求做到松、圆、轻、柔、匀、沉、定、静,慢慢就会感觉到整个身心都融入大自然之中。
也就是说,让自己的思想集中,将自己的五官感受沉淀下来,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
浑身上下像被大气沐浴着一般,进入一种虚无忘我之境界松柔之极,宁静之极,轻灵之极,舒服之极此所谓:“沿途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
拳景至此,可以观矣:练者情景交融,妙趣横生;观者称奇叫绝,心往神驰身临其境。
其次,要有正确的太极修炼观功从平常中得,拳从自然中来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休法自修”。如果我们习练太极拳之人,不能达到身心两健何来体悟,又如何达到“腹内松净气腾然”、“气遍身躯不稍滞”的境界这些都是从平常、自然中得来的。
正如恩师和定乾先生经常说的:拳里的一些东西,是可得不可求的一句话道出了由心知而到身知的过程。
也进一步说明习练者要把拳理拳法融进拳架一丝不苟悉心苦研,自然会水到渠成、体悟于身。不贪、不欠、不丢、不顶,勿忘勿助、松静自然,这是对练拳者心态素质的基本要求“无念神自清,清而心意定”。
心静神定才能体松、气沉、神凝,才能体现太极拳古朴凝炼的风貌。太极拳是一种性命兼修、身心兼练的拳术,故有人称太极拳为神经体操和心理训练方法。
只有心志淡泊自在才能使身心宁静致远,使健康和功夫渐人佳境。正如太极拳家孙剑云所说:“追求恬淡虚无这种心境正是为了使我们能够做到渐修的持之以恒,并在这渐修中能淡化欲望达到静悟,悟者何拳与道合耳。”
太极拳的最高表现形式,是精、气、神的高度协调统一下的形体运动,是以内养外、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从而达到身心双修的一门学问:太极拳是在松静自然的状态下,静养灵根、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的一门科学艺术。让我们在自然无为、勿忘勿助中去体验太极拳的神奇魅力吧!
练太极拳就要做太极人
“太极”既是高层次的理论,又是高能量的物质。习练太极拳的人就应做与“世俗人”不一样的高层次的健康人。
这个"健康",不光指身体健康,而指思想健康、心灵健康、行为健康、一句话,习武讲武德,练太极拳就是做太极人,如何做"太极人"呢我认为首先应有严谨的、科学的态度学练太极拳。
要做到
勤----勤学苦练、刻苦修技;
精----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功理功法;
恒----持之以恒、常练不懈;
礼----礼貌尊师、善良待友;
其次是要注意武德的修挂。武、德要双修。我虽练拳时间不长,所见练武之习德的现象也不少,特别是在经济大潮冲击下的大变革时期,争名争利,忘恩负义,计较高低上下、挑拔制造是非,破坏他人名誉,拉帮结派、贪得无厌等等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把这些腐败的东西带入拳场,不仅不能使太极拳发扬光大,甚至有损太极拳尊严,这些不道德行为的存大不仅不能使练功人难以提高,也会使太极拳界“静”而不净影响太极拳的发展。
在短短的几年中,我的身、心之所以有了提高,就是我进拳场不参予是非、不计较得失,不去争论高低、平平常常练自己的拳,循太极的理,不断深化,越练越在自然提高、越练越感到了不足。
因此,我认为练太极拳的人既要心地好,又要抗干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真正学到一点东西。
练出一点本领,提高一个层次,努力做个太极人,向前辈等一样“将此康乐法,普向万传人”使太极拳造福更多的人!
太极拳修身养心的价值
一、贵自然 陶冶人的和谐观念
太极拳是受中国传统哲学影响最深的一个拳种,它依附于太极阴阳学说,以此为拳理的理论基础,以此为行拳的本根,谓之“凡身处处皆太极,一动一静,俱浑然”(《陈鑫太极拳》)。
太极拳阴阳学说是东方的宇宙本体论和认识论,认为自然界周而复始,由无极而生太极,阴阳对转,化生万物。其核心是“天人合一”观,强调人与自然同样对应,人身一“小太极”,自然一“大太极”,两者应当和谐,人应“道法自然”(《老子》),泰戈尔称之为东方文明要素。
太极拳正是以“道法自然”为指导思想,请多要领合起来的整体要求,符合人的生理,符合运动规律,符合自然,符合道德原则。
首先,太极拳从技术上要求松净自然,无拘无束,“全身处处毫无牵制”,“动静作势,纯任自然”,胸部微含而宽舒自然,松腰敛臀,“无使有凹凸,无使有缺陷”;运行中,“调息绵绵”,呼吸要顺其自然,行拳要圆活流畅,随屈就伸,做到“屈伸开合听自由”(《十三势歌》);运动中以意导动,遵循自然而不任意作为。
从宏观的太极论中,更为强调拳理与“天道”的一致性。太极拳先哲陈鑫说:“打拳皆随天机动宕,太极原象皆自吾身流露”,“阖辟刚柔顺自然,一扬一抑理循环”。太极拳中的虚实、闭合、刚柔等变化,处处包含了阴阳对转,故“习太极拳须悟阴阳要义”(《武式太极拳的走架打手》),使人与天有浑然相通之妙。
其实,中国人并不仅仅把“天人合一”视为一种与自然关系的学说,也是关于人生理想、人生觉悟的学说,将本体论、认识论与道协三合为一,“天道”与人性(道德原则)一致起来。认为“因为私欲作怪,人往往以小我为我,私欲才会带来烦忧、困惑”,主张以“天人合一”为“诚明”,提高道德修养。
当西方科技益发达的时候,伴同着文化也随之加剧,个人的焦虑、苦恼、孤独感导致那种脱离世界“神人合一”观念的加强,相对来说,引导人如何与自然、社会相处的“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一种入世之学,必然引起人们的向往。
以顺乎自然、天人相通观念来行拳的太极拳,使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空明的“无人之境”的心态,与大自然静静地进行心灵交流,这种和谐不仅可以排遣忧虑、忘掉烦恼、抛却浮躁,还可使人的身心升华一种轻松自如的境界,对陶冶人的风仪、格调、内在心境是颇有裨益的。
当然,人处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置于一种“世外桃园”,太极拳这种修性效应也只能是一个调节,启迪引导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应遵循自然规律,适应自然。这正是伏尔泰所说的,哲学家们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
太极拳在行拳中还强调“中正”,“不偏不倚”,“无论而不及”的适中,讲究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柔中寓刚、动中求静,阴阳相生,浑然一体,达到一种中和的完美。把人的和谐观念纳入一个新的框架,正是“致中和”、“中庸之道”的伦理观念推行。这种处世之学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西方人那种极端主义会带来一种新的思考。一种局面发展到极端就会走向它的原面,无过而不及的信念可以使人们在成功时谦虚谨慎,在苦难中坚韧不拔,以柔弱胜刚强。
二、求虚静 培养人的最佳情感
立论于清代中药的《太极拳论》开宗明义:“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中国哲学史中的主动学说与主静学说相对相引,主学说是主动学说的补充。从道家思想的主静,到道教内丹养生术的主静,导致了太极拳主静贵柔拳理的出现。
老子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不欲以静”,希望恢复一种符合人道的人际社会;庄子要人“抱神以静”、“必静必清”、既是长生之法,又是人生境界;道教内丹学说的精要在“养气守静”,主张“守静去燥”、“忘形静寂”,达到“神静则心和,心和则神全。”(《云及七签》)无论从思维方式还是养生思想,都注重道德修养,企求由人的内心清净达到社会的安宁,由个人的修养去化解社会的纷争,所谓“人徒知从心为快,不悟制得此人,有无穷真乐(《秋涧集》)。”
太极拳将这样一种虚静理念注入运动技术之中。练拳前首先要入静,做到心静体松,“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陈鑫太极拳论》),使人的身心处于极宁静、极松脱的状态。太极拳要“心静用意”,在运动中把精神和意念贯注于一招一式之中,也是一种求静的方法。
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也有诸多关于身心关系的描述。如“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因郁而致病”;“因病而致郁”等。《吕氏春秋尽数》中指出:“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这一表述清楚地阐明了运动有益于身体和精神健康,以及身体和精神相互依赖的关系。现在社会中,由于信息交流加速,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生活压力大,人们往往都处于身心紧张的状态中,心情容易急躁、感情容易冲动、忧患、焦虑、精神高度紧张,经常感到身心疲惫。许多人面临精神方面的问题,而长期的不良和紧张的情绪又是许多心身疾病的重要致因。

一、太极拳的直接心理作用机制
认知行为假说认为:“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情绪状态具有抵抗作用”。分散注意假说认为:“体育锻炼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使他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太极拳运动要求动作松柔、圆活、松而不懈、身正体舒、气沉丹田、内劲节节贯穿,以求达到导引经络,通常气血。所谓“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心静体舒”,有意识地、能动地控制调节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以上太极拳要领的综合运用,可解除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减轻压力。另外,长时间的太极拳锻炼,对发挥正面A型性格,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有明显效果,达到积极进步而情绪稳定,充分考虑和照顾周围人群和环境因素、谦逊随和等良好情绪,从而延缓生理、心理的衰老速度。改善人际关系,使社会安定;同时,消极情绪(如冷落感、孤独感、抑郁感等)会逐渐减轻和消失。
另外,太极拳对因失眠造成的心理功能障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能延缓记忆力、注意力的衰退,改善信息加工速度,调节思维运动、抑制能力,提高稳定性有良好影响。这些对调整心理状态都有显著促进作用。太极拳的动作较为复杂,学习起来较其他项目困难,如果通过他们自身努力完成了学习任务,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我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定效能。这
论述太极拳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如下:
1太极拳运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探索、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遗产。特别是近代太极拳的发展,进一步揭示和论证了它的科学价值和修养性。2太极拳运动能有效调节大学生的情绪 现代社会的高速度,快节奏,常令人焦虑不安,烦躁不宁。大学生热情奔放容易偏激,有着丰富、复杂而又强烈的情感世界,但不稳定,容易发生偏激和冲动的行为。3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影响。 体育活动能够展现自我,扩大交往,能够宣泄由于封闭带来的精神压力,并能够缩短人际间的距离因而是清除心理冲突、发展个性的理想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