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三顾茅庐这段佳话给欺骗了!历数刘备和诸葛亮的四宗罪

别被三顾茅庐这段佳话给欺骗了!历数刘备和诸葛亮的四宗罪,第1张

三国时期,蜀汉在魏蜀吴这三个政权中力量最为弱小,也最先灭亡。然而难能可贵的是,蜀汉仅以“一州之地”,与魏、吴两强分庭抗礼达半个世纪之久,其间甚至给魏、吴造成严重威胁。对于蜀汉兴亡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因素的分析,老王已撰述多篇文章进行论述,以下专门来谈谈人才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国之争就是人才之争,人才得失,成败之匙。曹、孙、刘三位创始者都意识到谁能够招附和任用大批的文武人才,谁就会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中抢占先机。不可否认,蜀汉集团占地最小、起步又晚,且没有上一辈的资产作为根基,人才资源本来就不如魏、吴,这是造成其人才匮乏的客观因素。如果蜀汉能在有限的条件下,采取更积极完备的人才战略,努力发现并适当使用人才,或不致于最先倾覆。然而,千万不要被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的千古美谈给欺骗了,事实证明蜀汉在人才问题上犯了一系列的错误,归纳起来就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四宗罪:

一、排斥益州集团,选才范围狭小

《三国志·蜀书》中所载人物,除刘氏家族外,立传者人,其中外来者占40人,土著仅19人。外来者约占三分之二,而荆州又占其二分之一。这可以反映出以刘备、诸葛亮为首的蜀汉决策层,在人才的选拔上,有排斥益州土著集团、偏重荆襄集团之嫌。

刘备自樊城撤退以来,“荆楚群士,从者如云”,他们是刘备政权最重要的支柱,而诸葛亮在与荆州集团的头面人物黄承彦之女联姻后,事实上已跻身荆州集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顾茅庐”也是刘备通过诸葛亮来拉拢荆州集团,是以在刘备进据益州后,便出现“豫州入蜀,荆楚人贵”的现象。

建安十九年,刘备平定益州,又通过任用吴懿并与其寡居的妹妹联姻等手段,来拉拢东州地主集团。这一集团是南阳、三辅等地的人随刘焉入川的,他们是刘焉父子的武力支柱。刘备拉拢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共同对付益州的土著集团。

对于益州集团,刘备、诸葛亮则采予以排斥和控制,如先后杀掉益州集团中颇有才气的广汉人彭羕、蜀郡人张裕。尤其是刘备杀后者的罪名,居然是“芳兰生门,不得不锄”,只因张裕被认为未卜先知的高才就要杀掉他,这理由实在太过牵强。

当然,蜀汉也任用了一些益州人士,但并非重用,职务仅限于将军、郡守之流,不会让他们进入蜀汉政权决策层。益州人士杨洪得到诸葛亮的赏识,被提拔为蜀郡太守。不久,却又不放心,调之别任。后来杨洪立有战功,诸葛亮这才确信杨洪的忠心,让他官复原职。

由于集团间关系复杂、矛盾重重,使人才选择的范围很小,就为蜀汉政权的稳定留下了隐患。

二、用人疑虑太多,不能唯才是举

“三顾茅庐”为刘备赢得礼贤下士的美名,天下称道,是以世人有“蜀汉得人和”之说。然而,只要与曹操的用人一对比,就不难看出,刘备之用人常有疑虑,束手束脚,远远不及曹操“能用度外之人”,因而,也就不可能象曹魏政权那样实行“唯才是举”的“九品中正制”,吸附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零陵先贤传》记载:“是时中夏人情未一,闻备在蜀,四方延颈,而备锐意欲即真,(刘)巴以为如此示天下不广,且欲缓之,与主簿雍茂谏备,备以他事杀茂,由是远人不复至矣。”雍茂因参与劝谏刘备缓称王而被杀,冷了天下人的心,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截断了人才归向蜀汉的道路。

一方面,刘备作为外来势力,或多或少对益州集团采取了排挤政策,用人疑虑重重。另一方面,益州集团也认为刘备建立的政权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因此想方设法打入核心领导层,甚至要取而代之。但刘备并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试想,如果刘备入蜀后,尽力拢络住益州集团,那么养育过司马相如、扬雄、张纲等人才的巴山蜀水,也不会对刘备如些的吝啬。武侯祠对联中“后来治蜀要深思”这一发人深省的名句,其实也可以借用到对四川人才的看法上来。

三、错用马谡魏延,造成重大失误

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应当说是有一定才能的。但他缺少实战经验,当个参军出谋划策还可胜任,让他独当一面就会出乱子。因此刘备在临终时曾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亮不听,结果造成街亭失守,断送了北伐的最好机会。

斩马谡,又是失策,“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而杀其俊杰,退收弩下之用,明法胜才,不师三败之道,将以成业,不亦难乎?”

再说魏延,勇猛过人,“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渔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诸葛亮怕他枭勇难制,不加重用,又因用兵太过谨慎,对魏延出子午谷、奇袭长安之计不予采用。

马谡、魏延均非全才,但如使他们各展所长,就不会出现失街亭、斩马谡,和魏延被自己人诛杀的悲剧。晋人习凿齿评价说“诸葛亮之不能兼上国也,……为天下宰匠,欲大收物之力,而不量才节任,……裁之失中,即杀有益之人,难乎其可与言智者也。”

四、人才培养不力,蜀汉后继乏力

诸葛亮对蜀汉忠诚勤勉无以复加,“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广为世人传颂。但由于人才匮乏,诸葛亮对什么事都要亲自过问,“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这样既让他自己心力交瘁,也无法让手下人得到锻炼,不利于对后备力量的培养。

在人才的培养上,诸葛亮最拿得出手的例子是姜维。他在后期起用姜维,确实证明他有识人之明和培养接班人的责任感。但诸葛亮似乎过分看重个人的作用,仅仅培养一个出色的接班人来代替他自己的角色就够了吗?这种领导思维使蜀汉的人才培养陷入死循环。更何况,姜维不仅在军事方面不如诸葛亮,在政治上也差得很远,如任由黄皓在宫中弄权却无为作为就是明证。

诸葛亮死前安排了蒋琬、费祎继任,这两个人物确实有其长处,但也有墨守成规、太过保守之弊。

蒋、费死后,诸葛瞻、董厥、樊建等任事,姜维常年征伐在外,宦官黄皓得以窜弄权柄,使蜀汉陷入一片混乱。如果诸葛亮采取了有效的人才培养措施,那么蜀汉政权也至于后继无人,落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地步。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实是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的一个序曲。当时在东吴的阵营中,对于曹操的百万雄兵压境,文臣武将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等,要说服吴侯孙权,不说服这些整天在孙权耳边散布曹操威胁论、散布曹兵不可战胜论,并吵嚷着要投降的一班文臣谋士是不行的。但要说服这些满腹经纶的人物,也决非是一件易事!且看诸葛亮是怎样一步步取得论辩的胜利的! ” 第一个回合:昭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第二个回合: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 第三个回合: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国天下;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精彩片段

1 玄德曰:敢烦元直为备请来相见。

庶曰: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

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

玄德曰: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

庶曰: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

2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3有礼有理有力的舌战群儒,使他在吴地的公众场合出尽了风头,可谓独领风骚。

面对周瑜的有意刁难和咄咄逼人、甚至恶意谋杀,孔明做到了不露声色,从容不迫,而屡出良策的才华往往又会避开周瑜的锋芒。

他机智地逃避了杀身之祸,走时何其的洒脱。

回到属地、更使孔明意气挥发到了极致,其游刃有余可见一般。

痛失、智取汉中、巧布八阵图,孔明一步步忠心实意地辅佐着刘先帝的撒手而去,的确是个不小的打击,遗诏托孤、、然后,七擒孟获,忠义可表。

  

4 ——孔明设疑胜  曹操开始在岸边扎营,与隔河相望,用,接连三夜鼓角齐鸣诈攻,曹操睡不踏实,后退三十里,蜀军渡河扎营。

  曹操与对阵,蜀军诈败,丢弃马匹军器,曹操急命收兵,恐有埋伏,在曹兵回头后撤时蜀军杀出,曹军大败。

  曹操与对阵,刘封诈败,曹操追赶时,蜀兵营中,四下炮响,鼓角齐鸣,曹操恐有伏兵,急教退军。

曹兵自相践踏,死者极多。

  

5 云猛省:  “孔明分付三个锦囊与我,教我一到南徐,开第一个;住到年终,开第二个;临到危急无路  之时,开第三个:于内有神出鬼没之计,可保主公回家。

此时岁已将终,主公贪恋女色,并  不见面,何不拆开第二个锦囊,看计而行

”遂拆开视之。

原来如此神策。

分类: 社会/文化 >> 历史人物

解析: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叙述,表现了诸葛亮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以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的远见,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三、结构内容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述诸葛亮的远大抱负,使人们对他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叙述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从侧面进一步写诸葛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物。

第三部分(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诸葛亮隆中对策。诸葛亮扼要地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并推测了未来形势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六自然段)写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的才能。

课文中诸葛亮的规划和策略部分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说理方法。

四、课文中心与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六、简洁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准确,朴素自然。

如刘备对诸葛亮隆中决策的反应只用一个字“善!”便将刘备的感动,敬佩、赞叹之情充分表达了出来,真可以说是惜默如金。又如,在《三国演义》中用了那么多篇幅描述三顾草庐,而在《三国志》中仅用了五个字:“凡三往,乃见。”刘备的思贤如渴,虔敬、殷勤,诸葛亮的自尊自重,清高自许,谨慎持重的心理、神态、身份特点都概括天遗地表达出来了,真是言简意赅,一字不可增删。此外,文章中不少字句如“天府之土”、“挟天子以令诸侯”、“犹鱼之有水也”等富有生命力的语汇一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教学设计示例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习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近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隆中对》教学设计示例 2

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发现问题,疑难字、词、句意的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是学习本文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来解决。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习二。

2.深刻体会诸葛亮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二、整体感知

这篇传记,记叙了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生平事迹片段,反映了诸葛亮

的雄才大略和高度的预见性,以及刘备渴求贤才的谦逊风度。

介绍作者,初步了解陈寿的创作风格。

接着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

然后学生跟读课文,掌握句读。

下面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解释,学生边读边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三、讨论分析

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1)文章每部分的内容。

(2)三节之间的关系,详写了哪一内容。

(3)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归纳得出答案:

(l)第一部分(l)写诸葛亮隐居隆中和不平凡的政治抱负。

第二部分(2)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5)叙述诸葛亮在隆中向刘备提出的对策。

第四部分(6)写“隆中对”的余波一一关、张不悦。

(2)第三部分写得最详,因为第一、二、四从侧面烘托诸葛亮,而第三部分隆中对是正面描写。

(3)诸葛亮是为了使刘备能欲信大义于天下提出了联吴抗魏的策略,可见他是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因为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诸葛亮辅佐自己,所以我们也自然感觉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非常好。其实在刘备生前两人还有过不合,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方法来治国,而且诸葛亮的成就基本都是在刘备死后得来的。如果给诸葛亮换一个东家,蜀国前期的命运改变可能并不大,但是到了后期老一辈都死了蜀国可能也就气数已尽了。

从三顾茅庐后的《隆中对》,对孙权称帝后的《中分天下盟》,两篇作品中的战略思想基本以刘备之死为分界线,贯穿了刘备集团前后半个多世纪的兴衰史。宋室南渡后,刘备的正统地位得到空前强化,跻身于“四大奇书”的《三国演义》更是将诸葛亮推上了神坛,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鱼水之情也成为了千古君臣的楷模。但是,刘备奉《隆中对》为“国策”的行为却掩盖了另一个事实:刘备生前对诸葛亮的信任与倚重事实上是被后人过度夸大了。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诸葛亮的核心地位其实直到刘备病逝、吴蜀联盟重新达成才真正巩固,也就是说,《隆中对》战略奉行的时候,诸葛亮并没有太多用武之地;而等诸葛亮真正掌权之时,《隆中对》战略已经变成了《中分天下盟》战略——虽然《中分天下盟》建立在诸葛亮对《隆中对》的修改之上,可以视为《隆中对》的一个“改良版”。

改良后的《隆中对》战略

细论诸葛亮的功绩,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外交上和吴抚蛮、内政上明法任贤、军政上治戎北伐。可以看出,这些功绩基本都是在刘备死后才逐渐达成的——在刘备生前,诸葛亮的两大成就一是提出《隆中对》战略,二是建立孙刘联盟,但这二大成就均因关羽失荆州及刘备伐吴而夭折。并非刘备生前诸葛亮不善谋也,实在是当时诸葛亮未受重用。

诸葛亮的第一功,是建立孙刘联盟

诸葛亮之所以在投靠刘备前期并未受重用,也在常理之中。刘备戎马半生,而诸葛亮初出茅庐,在没有足够的军功之前,一纸《隆中对》也很难让他立刻成为谋主;反而是刘备“与亮情好日密”,致使军中元老关羽、张飞不悦,三人的矛盾也就此埋下伏笔。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并未直接参与军政,其功在于出使孙权建立孙刘联盟,这是诸葛亮威望之始,却又加深了关羽之妒。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对此评价到:“昭烈之败于长坂……羽不能有功,而功出于亮。刘珂曰:‘朝廷养兵三十年,而大功出于一儒生。’羽于是以忌诸葛者忌(鲁)肃,因之忌吴,而葛、鲁之成谋,遂为之来裂而不可复收。”

赤壁之战后,刘备坐收荆州四郡,诸葛亮的职责依然只是“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也即是内政。如果说《隆中对》与建立孙刘联盟所展现的分别是诸葛亮的战略眼光与外交手段,诸葛亮从事内政也是情有可原,那之后刘备对庞统与法正的态度就令人沉思了。

庞统不死,天下未必竟三分

刘备平益州,选择让庞统随行入蜀,后庞统死于雒县之战后才宣诸葛亮随行;之后刘备执意东征,诸葛亮又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由此可见刘备心中,对庞统、法正的任用与器重,至少是不亚于诸葛亮的,尤其是睚眦必报的法正,诸葛亮甚至因为其受刘备“雅爱”而对其无可奈何,以至于发出了“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的感叹。个中委曲,民国时期历史学家田余庆曾有精辟论述:“在荆不得预入蜀之谋,在蜀不得参出峡之议。”

也就是说,刘备之发迹,只取诸葛亮之《隆中对》,却并未真正重用其人;而即使在外交内政方面,诸葛亮也一直受到关羽的掣肘,刘备的“鱼水之喻”不能不说是有些水分。然而,庞统、法正均早夭,刘备帐下三大谋士仅存诸葛亮一人。刘备临终之时关羽、张飞等蜀汉元老均已亡故,此时“召亮于成都,嘱以后事”从主观上未必是违心之举,但从客观上却是唯一的选择。

刘备之死的结果便是诸葛亮初步掌权。此时荆州已失,国势已破,诸葛亮当即放弃了《隆中对》战略,并在孙权称帝后承认其帝位、订立了《中分天下盟》——属于诸葛亮的时代,终于开始了。其实作为刘备托孤大臣的不只有诸葛亮一人,还有刘璋旧臣李严。不过无论是在蜀汉国内还是在孙权眼中,诸葛亮也已经是蜀汉事实上的无冕之王。邓芝出使孙吴时,孙权尚担心“蜀主幼弱,国小势逼”,而邓芝的回答甚至根本没有提及蜀主刘禅:

新《三国》中邓芝的戏份都被马谡抢去了

“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未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

邓芝将诸葛亮的“一时之杰”与孙权的“命世之英”并列,孙权的反应是什么呢孙权默然良久,说了一句“君言是也”。自此之后,《中分天下盟》成为吴蜀两国共同的战略方案,直至蜀汉灭亡前夕。诸葛亮以《隆中对》成名,但真正造就他的,却是并未实现的《中分天下盟》。《隆中对》见证了诸葛亮的出山,但真正见证他成为千古名相的,却是《中分天下盟》。这不得不说是颇具历史沧桑感的黑色幽默。

刘备与诸葛亮的对话,就是著名 的隆中对。

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1613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0
下一篇2023-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