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熊孩子是世界上最奇葩的存在,公共场合哪些熊孩子行为让你忍受不了?

有人说熊孩子是世界上最奇葩的存在,公共场合哪些熊孩子行为让你忍受不了?,第1张

作为一个家长,对孩子不单单是在学习方面进行教育,在品德方面的教育更为重要。虽然我没有孩子,但如果我有孩子的话,我也会让他们有最起码的礼貌,尤其是在公共场所要限制自己过分的举动。

很多的熊孩子在公共场所的一些不当行为,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家长的制止,似乎别人也没有办法过多的说什么。因为在这些不作为的家长口中,他们只是个孩子,不要和他们一样见识。只能说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这就是完全的道德绑架。

所以经常可以在公共场所,看见那些熊孩子大喊大叫,爬上爬下。没有人会对这种行为过多的制止,只会在心中鄙视着父母教育的失败。我亲戚家有一个孩子正好是7岁的年纪,这个年纪的小男孩是最讨厌的阶段,每次到我家我都非常的头疼,他会把你所有的东西都翻出来,关键当爸妈却无视这种行为。

有一次居然把我珍藏多年的手办摔碎。当时真的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是想想毕竟是亲戚还是强忍下来,我想所有喜欢手办的人,应该会明白我那时刻内心的感受。一个好的父母所教育出来的孩子是彬彬有礼,谦让礼貌,而那些不作为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总是惹人讨厌,只能说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春日踏来,山花烂漫,暖风和煦,让人们的心都跟着飞扬了起来。

疫情的形势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人们的出行也变得便利起来。春日踏青是现在很多人都正在计划去做的一件事情。

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家长们都迫不及待的带孩子出去呼吸新鲜空气,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

带着孩子出来郊游本是一件乐事,但往往有时就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小插曲。

皮球是一位4岁的小朋友,就和他的名字一样,他不仅长得圆滚滚胖嘟嘟,并且还特别的调皮。周六春光正好,小皮球的爸爸妈妈就带着小皮球来到江边散步。

和煦的暖风,波光粼粼的江面,这一切大自然最美好的恩赐,都让久未出门的小皮球兴奋不已。

小皮球唱啊、跳啊,忽然发现不远处飘来了许多彩色的泡泡。原来是不远处有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正在玩音乐泡泡水。欢快的音乐加上五彩斑斓的泡泡,让小皮球都看呆了。

愣了一会儿神,小皮球飞速地冲了上去,围着小女孩转起了圈,并且发出了分贝惊人的尖叫。小女孩马上就被吓得愣在当场,扔下手里的玩具,哭着跑向自己的妈妈。

小皮球的父母非常尴尬,马上牵起了小皮球的手打了两下,并且教导他公共场合不可以大声喧哗。小皮球委屈的摸摸自己的小手,似懂非懂的点了下头,也委屈的大哭了起来。

其实这并不是小皮球第一次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了。父母对小皮球的屡教不改,非常的头痛,使尽了浑身解数,却始终收效甚微。

相信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的熊孩子,都让每对父母头疼不已。那么如何有效地教导孩子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呢?首先我们要从根本上找到原因。

一、孩子们为什么会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1孩子的天性使然。

就像有的孩子天生比较爱闹,有的孩子天生比较安静。有的孩子生来就底气十足,我们所界定的大声喧哗,可能只是小朋友的自然流露。

就像有些人我们会形容他声如洪钟一样,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

2引起他人的注意。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虚荣心萌芽的阶段,都会特别渴望受到他人的关注。很多孩子就会通过大吼大叫这样一些他们认为能迅速引起别人注意的方式,来获取他人的关注。

这样的行为是一种普世现象,就像在成年人的世界中语出惊人只为博人眼球的人也不在少数。

3忽如其来的小调皮。

有时很难按照成年人的思维去理解孩子的世界。比如孩子能看蚂蚁搬家数个小时都目不转睛;在雪糕融化的时候,会认为雪糕在伤心等等。

同理,有时孩子忽如其来的大吵大闹,可能也只是想看到别人被惊吓时的奇怪表情,或是测试自己的声音在这个空间能传递多远。

看了上述几条原因,大家会发现孩子的世界不同于成人的世界,他们并不是出于“干坏事”的目的而大声喧哗,只是缺乏对于这个世界规则感的认识。

所以告诉孩子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前提,就需要孩子的认知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

二、要让孩子做到公共场合不喧哗,需要孩子具备以下几个能力。

1共情能力。

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的基础出发点就是利他。这就需要孩子有一定的情绪感知能力,能敏锐地捕捉他人释放的情绪。

推己及人,能把自己带入别人的角色进行思考。

从而孩子才会明白,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一种打扰到他人的行为。这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反复实践才能体会到。

2自制力。

上面我们列举了几点孩子为什么会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原因。不难看出,其实这都是出自于孩子们的本心,是一种近乎本能的行为。

那么要求孩子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需要孩子压抑自己天性的一种行为。所以这就要求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3理解能力。

不在公共场合喧哗实质上是归结于公共道德范畴的一个准则。让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首先也要让孩子对公共秩序以及道德规范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知。

只有让孩子建立道德规范下的内心秩序,才能让孩子明白“温良恭俭让”的意义。

父母的教育理念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道德水平。那么如何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孩子明白不能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呢?

三、教导孩子不能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父母应该如何做。

1预见能力。

首先家长们要对场合有一定的预见能力。有一些场合,比如说大人们的聚会,这样的场合其实就不适合带小朋友一起去参加,小朋友感觉到无聊可能就会化身为一个大喊大闹的熊孩子。

其次,家长们要对孩子的行为有一定的预见性。比如说自己的孩子本来就比较好动,就不应该带他去观看一些比如音乐剧或是**,这些需要安静的场合。

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文艺素养,这是一个好的动机,但也要结合孩子的自身情况而定。

2有效沟通。

父母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在教导小朋友一个新的观念时,我们要采取小朋友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

比如孩子的脾气本来就比较犟,家长在情急之下用了吼或威胁这样的方法教导孩子,不仅收不到成效,相反可能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所以家长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用他们能适应的方式告诉他们不能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这样才能做到行之有效。

3自我约束。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个道理我们在教授孩子时,同样也适用于我们自身。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从心底里认同父母所教导的观念。在幼儿阶段,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最后家长朋友们要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关于道德规范教育,在孩子成年之前,我们需要不断重复以及强化这个过程,才能为孩子建立一套良好的道德内心秩序。

熊孩子犯“熊”了,家长千万不可视而不见或是听之任之。公共场所不等于自家客厅,它有一个潜在的秩序规则,就是所有人都要约束好自己,尽量不给别人制造麻烦,尊重他人获得安静的权利。有些家长虽然会制止,但是会跟孩子说“哎呀妞妞怎么这样呀,下次可不许喔”、“你再这么做我就揍你!”,这是典型的熊孩子养成之路。要想孩子能够在公共场所表现出良好的礼貌礼节,家长的表率作用不容忽视。

家长只要掌握了这几条锦囊妙计,制服熊孩子soeasy

1照顾好孩子的基本需要

别带着又累又饿的小孩出门。就算你是要出门吃饭,也必须考虑到孩子可能在上餐之前就饿了,因此得先准备好点心。如果你在超市购物,先买些让小孩吃的食物。

2随时关注孩子的动向

小孩出门爱作怪,有时是因为他们觉得爸爸妈妈的注意力不在他们身上,这让他们觉得没有安全感,故意“表演”来引起注意。所以就算出门在外,父母也要不时地与孩子互动,出门前告诉孩子今天我们要做什么,以及你希望他怎么做,并示范给孩子看。出门后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熟悉新环境,增强孩子的参与感。

3不要忽视孩子的躁动

当小孩开始躁动时,大多数的父母都会跟着焦躁,加快脚步,叫孩子“再忍耐一下”,但这对小孩来说是没有用的。这时候,父母反而应该放慢脚步,安抚孩子的情绪。如果小孩硬要在店里奔跑,就带他去外面跑几分钟,然后再带他回店里,告诉他“在这里要慢慢走”,并示范给他看,故意夸张地慢步,逗孩子笑,他也会乐意跟着慢慢走。

4父母自己要保持冷静

如果小孩崩溃大哭,家长可以先把他带离现场,回到车上,或是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让孩子冷静下来。小孩子行为幼稚是可以理解的,父母不必觉得难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2073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1
下一篇2023-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