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一直被“情感忽视”的孩子,长大后都容易产生这样的心理问题

从小一直被“情感忽视”的孩子,长大后都容易产生这样的心理问题,第1张

有这样一个孩子,从小由保姆带大 。父亲常年周旋于政治场,母亲忙于社交应酬,对他基本不管不顾。

不管不顾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他在上学期间给母亲写信,母亲从来不回;去印度服役的三年期间,母亲只写过两封信,信里还不是对他嘘寒问暖,而是家里的报丧信。

他曾在自传里这样描述母亲:“她于我就像闪耀着的晚星。我如此爱她,即使隔着不可企及的距离。”

由于父母在他童年时期长期的冷落忽视,导致他从小就没有建立一个坚固的内在自信。

后来即便他功成名就,成为英国最伟大的首相和演讲家之一,他也仍然觉得“我的成就极多,到头来却一事无成”。

他就是一代伟人丘吉尔。

他在大众心中的形象坚硬刚强、无所畏惧、绝不屈服,但他却说,他的心中总有一条叫抑郁症的黑狗,一有机会就会咬住他不放。

可以看出,丘吉尔从小就是一个被忽视的孩子,这种长年累月的情感忽视,是导致他身患抑郁症的源头。

儿童精神病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就曾说过:

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连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作为燃料。

而缺失这种必要的情感连接,孩子也许还会成功,但会感觉自己内心空虚,像缺失了什么必要的东西,他们苦恼而挣扎,却没人看得到。

《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这本书就阐述了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类型,童年时期长期被父母“情感忽视”的成人容易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以及克服童年情感伤害、走出情感真空的具体方法。

本书作者乔尼丝·韦布博士,是童年情感忽视领域的开创者,20多年来专门治疗个人夫妻和家庭的情感忽视问题。

无论是多么完美的父母,都会不可避免地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造成对孩子的情感忽视,但作者认为, 真正有害的是父母对成长中的孩子的情感需求,一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那么,哪些类型的父母容易对孩子造成持续的情感忽视呢?

类型1:自恋型父母

自恋型父母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他们从未意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只是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延伸。

他们喜欢为孩子制定一条看似完美的成长路线,孩子的需求必须由他们的需求来定义。

类型2:专制型父母。

这类父母很喜欢在家里树立各种各样的规则、惩罚和限制。

他们不仅对孩子的要求很多、管教很多,而且还不允许他们的孩子进行质疑和反抗。

他们认为,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顺从。

否则,他们就会用粗暴的言语或者行为来对待孩子,以此显示自己的权威。

类型3:放纵型父母

放纵型父母看起来对孩子很友善温和,什么家务都不让他们做、不和孩子起冲突、几乎不拒绝孩子的各种需求,对孩子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但作者认为,这类父母没有给孩子建立一个基本的行为规范,他们教育孩子的唯一方式就是纵容。

当孩子做错事、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叛逆嚣张、惹麻烦的时候,这类父母也总是喜欢找别的借口来掩饰过去。

类型4:工作狂父母。

顾名思义,工作狂父母是以工作为驱动的,他们追求成功、渴望财富,期望受到他人的崇敬和追捧,但遭罪的却是他们的孩子。

他们越是成功,越是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就越容易通过物质奖励和纵容,来弥补心中对忽视孩子的愧疚。

类型5:照顾伤病家属的父母。

不可置否,当一个孩子成长在一个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严重疾病的家庭中时,他能够获得的情感需求会被大打折扣。

他不仅要学会掩埋自己的情感需要,同时还要投入时间、精力、情感去照顾家庭中生病的人。

因为相比自己的情感需求,病人的需求更需要得到即时的满足。

类型6:“都是为你好型”父母

“都是为你好”这类父母恐怕是情感忽视父母的最大类群。

问题在于,一个全心全意为子女好、掏心掏肺爱孩子的父母,真的也会对孩子造成情感忽视吗?

作者给出的结论是, 爱你的孩子和能够与你的孩子产生情感共鸣,是完全不同的。

也就是说,想要让孩子健康成长,仅仅爱他,是不够的,还要 懂得理解孩子的情绪 。

如果父母没有识别出来或者确认孩子的情绪,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也很难辨认和管理好他自己的情绪。

除了这常见的6种类型之外,作者还提到了离婚丧偶型父母、抑郁型父母、成瘾型父母、完美导向型父母、反社会型父母以及“孩子型父母”,都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情感忽视。

那么,这些在童年时期常年被忽视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呢?

作者通过研究发现,这些人在成年时,会表现出一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比如说 空虚感 。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空虚感,但 长期遭遇情感忽视的人,他们长大后会不停地寻找刺激、不停地更换目标、寻找生命的意义,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内心的“情感之桶”永远装不满。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真实的咨询案例。

西蒙是一个长相英俊的成功人士。从小家境优越,但是他的妹妹身患残疾,父母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照顾妹妹身上。他经常一个人跟自己玩。

由于父母陪他时间少,他在生活中的所有需求,父母都尽量的满足他,对他也没有任何约束和规则。

他就这样长大,后来事业做的非常成功,赚了很多钱。

但他感觉自己一点都不快乐,于是他玩跳伞、玩赛车,想要通过极限运动来击退他的空虚感。

最终他发现,他能够轻易得到别人想要的东西,比如成功的工作、漂亮的房子、豪华的轿车,但他却很难获得一样珍贵的东西,那就是 跟另外一个人产生情感连接。

作者认为, 如果我们没有在童年的时候,得到充足的爱的养分,那么我们就会在成年的时候,想要不断的填补这个漏洞,如果这个洞一直填不满,我们会发现自己一直生活在虚无当中。

由于小时候没有充分的感觉到被爱,所以他们总是有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

他们会过度强调自己的缺点,他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他们对别人充满同情,但是对自己却不能做到手下留情。

他们害怕跟人亲近,很难向他人敞开心扉,总觉得自己有一种天生的缺陷,总觉得自己有一种格格不入感。

一些被严重忽视的孩子,还会表现出“爱无能”。

“爱无能”是怎么产生的呢?

一个孩子受到父母的呵护,这种爱会内化为他身体的一部分,这样长大之后他们能够懂得关爱他人。

但是 如果这个孩子从小就远离爱心、关怀和帮助,那么他的心灵就会干涸、僵硬,拒人于千里之外,他很难接受、也很难给予这种关爱之情。

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我们经历了什么,而是我们如何对经历进行解读”。

那么我们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伤害呢?

1、不再逃避。

梭罗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对于那些在童年中受过伤,但长大成人后无法识别、确认以及摆脱这种伤害的人来讲,再贴切不过了。

经历了情感伤害的人,大多会一直选择逃避。

但逃避并不能解决现状,这个伤害会一直延续下去,如果将来组建家庭,这个伤害甚至会被传到下一代。逃避只会让人越来越偏离自己所期望的轨道。

唯有向前一步,做出改变,才能让这种伤害终结,才能让自己真正体会到爱人也被人爱的喜悦。

我们要相信,所有值得拥有的美好事物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为了获得想要的生活和幸福的自己,我们需要勇气。

2、运用IAAA法则来理解自己的情绪。

IAAA这4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着 识别Identify,接纳Accept、归因Attribute和行动Act 。

简单来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首先识别自己的情绪。问自己“我现在有什么感觉?”,是愤怒、悲伤、愉悦、开心、嫉妒,还是羞耻、恐惧。

然后,不管是好情绪还是坏情绪,理性的还是疯狂的情绪,我们都不对它进行评判,只接纳它本来的样子。因为评判的过程会让我们产生更多的情绪,那么情绪就会变得很复杂。

再次,我们要试着了解这个情绪背后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事件或者说什么样的信念让情绪一直干扰着我们。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在产生某一种或几种情绪的时候,是不是都对应着某一种行动。

比如说,你抑郁的时候,就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不想跟任何人说话,这就是你在应对悲伤时的一种习惯性行动。

如果你不喜欢这种行动、觉得这种行动不恰当,那么你需要找到一种更恰当的方式来替代这种行动,比如以后一抑郁,就去空旷的地方走一走,而不是把自己关在房子里。

3、自我关怀,对自己富有同情心。

前一段时间,Papi酱的排名上了热搜。

我并不认为把自己排在第1位,就是自私的。

一个人都不懂得爱自己,那么从一个健康的心理来讲,他所给予他人的爱很可能是有限制条件的。

狠狠地爱自己,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的需求视而不见。事实上,一个越懂得爱自己的人,他会有更多的能量去爱别人。

对于遭遇情感伤害的人来说,对自己富有同情心,就是走出关爱自己的第一步。

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因于自己,要学会接纳会犯错的、不完美的、敏感但坚韧的自己。

当你能够做到与自己充分连接,那么你要相信,自己同样可以做到与他人充分连接。

被情感忽视的人如何终结恶性循环?

如果你经历过情感忽视,现在已为人父母或计划养育孩子,请仔细阅读。

一、首先,解决作为父母的负罪感:

1、很多父母在养育中会怀疑自己的对错,从而产生负罪感。负罪感会影响健康的家庭教育。

2、有负罪感会影响我们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有负罪感时很难拒绝孩子,会加剧负罪感。孩子发现父母自我怀疑,将知道如何利用它。

3、取代负罪感的应是对孩子负责的坚定决心,同时要明白没有完美家长,犯错很正常。

4、养育孩子尽量遵循建立自我约束力的规则。做错时别对自己太严厉,会消耗自身能量,变得更脆弱。你在改变自我时已经比你父母做的更好了。

二、其次,你已经做出改变的情况下:

1、根据我整理的改变方法练习,且已经做出一系列的改变时,孩子可能已感觉到变化,这对他有积极影响。如果孩子没意识到,他只在你拒绝他时做出反应,也不是坏事。

事实是:孩子意识到你更重视自己的需求,他也会开始关注、重视自己的需求。

2、孩子要适应你的改变,或者你要面对自己之前已经对他造成情感忽视的影响。当孩子有相应反应时,先问问他此刻感受,像你关怀自己一样。然后温柔、坚定地回应他。

例如:"宝贝,我知道你不习惯我在这件事情上拒绝你。不好意思,我知道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时候,你会比较难受。"等等

三、最后,去识别面临的挑战:

要了解被感情忽视的自己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就去看当时情感忽视是如何影响自己的。根据“被情感忽视过的人的10个特征”聊起:

1、空虚感——用好的情感联结弥补

来源于儿时与父母情感接连的质量和数量上的缺失。孩子成长时有足够长久、高质量的情感连结,成年后才不会有空虚感。自己拥有的东西才能给到孩子,因此好好实践"改变计划",变成情感上更通融、更能表达自己、有更丰富意识的人。

2、反依赖——相互依赖

相互依赖是人之间最理想的平衡状态,指的是双方各有健康独立的自立能力,但有些事也会依赖对方。孩子需要你时,你在身边越多,他越能建立起相互依赖的平衡。

"在身边"是你能和孩子有情感连接,关注孩子,知道他何时需要帮助,同时能恰当的给予反馈,适度帮助。

3、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强大清晰的自我认知

注意到孩子自然产生的喜欢与厌恶、自身优势与劣势,记下来并且给孩子建设性的反馈,这样能让孩子内化一个真实的对自己的认知。相应的是我们练习的各种"改变表格",只是我们是自己帮助自己整理,总结罢了。

4、对自己毫无同情心——同情心

"反向黄金法则"运用在这里是:"像你希望以前父母对待你的方式一样对待孩子。"应用在孩子身上时,应是观察孩子,看到孩子对自己太苛刻时做出反应,告诉他已经尽力了,不应该把脾气都撒在自己身上。

等孩子会内化些方法。自我同情篇的第四大原则"建立一个有爱、坚定的内心声音"的方式同样适用于孩子。

5、负罪感、羞耻感——健康的自我接纳

接纳、承认孩子的情绪。经过"改变表"的练习,你能对自己的情绪感到更加舒服、有掌控感。现在,试着去容忍孩子的感觉,即便你觉得孩子的感觉是多余、错误的。

6、自责——原谅

原谅是自我同情的最后一步。孩子犯错时,你可以用同情心规则帮他理解错误的哪部分是自己的问题,哪部分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这样客观的分析在嗯那个让他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应对错误,如何改正错误,不再犯第二次。然后,帮助孩子原谅自己,不再纠结于此。

这也能教会他从中解脱,以健康的方式去承担适度风险,同时保持自己的自尊和自爱不受到损害。

7、致命缺陷——讨人喜爱

致命缺陷是孩子缺少来自父母积极的感情和关注导致的。我们被问到父母是否爱我们时,会回答"我知道他们是爱我的",这就是问题所在,应当是感觉他们是爱我的。

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对孩子传达关怀、温暖、享受孩子的个性的感觉。或许对我们来说很难,但当我们直面内心确实的东西时,这些缺失反而不会转移到孩子身上!

8、不会关爱——付出和关心

"关爱是带着温度的照顾,必须和关怀一起呈现。"如果你注意到孩子看起来很难过,自发的给他一个拥抱。如果觉得他不开心,尝试着问问他是否还好、遇到什么问题了。

我们需要大致知道孩子的感觉,再帮助他了解自己的感觉、用文字表达出来。接纳、承认他的情绪,他会感到自己被关爱着。

9、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自我控制

有条理、和清楚的规矩,做事情有合理和可以预测的后果。教会孩子这些是很重要的,我们要给孩子一些需要遵守的规矩,可以贴在冰箱上,可以开家庭会议宣布。但不要毫无理由地修改。孩子需要清楚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是怎样的。

10、述情障碍——了解自己的情绪

1、关注、察觉孩子的感觉。

2、努力去感受孩子的心情。

3、替孩子用文字表述出来,并教他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使用纵向提问的技巧,帮助孩子理解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

5、让情绪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孩子知道情绪的价值和重要性。

这是个谈爱色变的时代,为溺爱正名

在中国,“溺爱”这个词几乎成为了亲子教育中最激烈一个话题,一但有谁点开这个导火索,一说谁家孩子被父母惯着长大,天天好吃好喝供着还不学好,下面马上就开始形成一场批斗会了,各个家长表现得义愤填膺、摩拳擦掌起来,“溺爱”这个词好似人人得而诛之。

但是,在这个谈爱色变的时代,我要为溺爱正名,溺爱不是十八层地狱,不是刀山火海,溺爱更不是妖魔,只是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将溺爱妖魔化了。

用溺爱做挡箭牌?

那么,有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答案来表明,哪个孩子是真正被溺爱所毁灭的呢?

有人可能会说:有李天一,一个被宠得号称天下第一的孩子,家庭背景、经济、地位都是高高在上,最后走上作奸犯科的道路,轰动了全中国。

但是,我并不敢苟同,父母一味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却没有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根本就谈不上爱,更谈不上溺爱,溺爱更像是一个父母拿出来逃避自己责任的幌子,口口声声去说是自己溺爱孩子所致,其实呢真正关心孩子了吗?引导孩子了吗?

为此,我还查阅了资料,李天一4岁学钢琴,8岁学书法,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希望杯青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二等奖、中国作品演奏奖。全国少儿钢琴比赛金奖等等奖项。跟同龄的孩子比起来,称得上品学兼优了,起码苗子不坏吧。

但是在媒体报到出他家庭的育儿细节中,我看到是,除了家长在物质上有一定的满足,很多时候,更多的是对孩子进行打压、侵犯和毫无尊重。

这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溺爱,恰恰相反,这根本就不是爱,溺爱到底是什么?

在我眼中溺爱更多的好像是很多家长的一种说辞,买了大堆玩具却不跟孩子一起玩这叫溺爱?买了大堆零食却不告诉孩子要饮食节制这叫溺爱?

三字经中:子不教,父之过

中华上下五年的历史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子不教,父之过!当“溺爱”成为父母不够爱的幌子的时候,请不要再谈爱色变了!

真正的爱是,尊重孩子的想法,不打压孩子的欲望,理性分析孩子的需求,理解并支持孩子每个合理的决定,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而不是让家长肆意捏造出来的。

在网上看到的一个著名的巧克力事件,大致如下:

孩子喜欢吃巧克力,父母觉得吃多了会蛀牙、影响身体,并不去满足孩子的需求。在孩子的眼中是,我的需求被无情拒绝了,我不开心,我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孩子会变得恐慌,是不是父母已经不爱我了,这样是不行的,我必须要我的巧克力!

因此父母这种出于善意的拒绝却给埋下引起孩子恐慌的种子,孩子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可能孩子不会再跟父母去要,采取自己的手段去偷去抢其他小朋友的巧克力。

父母教育孩子的通病

这对父母有幸拜访了一位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告诉他们,只需买一箱巧克力,放在孩子的房间,敞开任由他吃。

孩子发现后惊喜不已,并询问父母他可以吃吗?父母告诉孩子,这些都属于你,你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孩子起初一天吃十几块的巧克力,一个星期后却再也不吃了,期间有一次,孩子牙疼的厉害吗,父母告诉孩子,这就是巧克力吃多了的缘故,到最后的时候,他的需要已经不那么强了,最后就完全不吃了。

当父母,会无意识的去指挥孩子,你要去干什么,你不要去干什么。去指挥他听话的孩子、考好成绩的孩子是好的;贪玩、淘气就是坏孩子。却不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去考好成绩,为什么淘气就会让大家不喜欢。其实这些东西,家长自己都没有思考过。玩耍或许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人交往,淘气或许可以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准则,看到别人好好学习的时候,自己也会那么做;考试不好,也会跟自己怄气,淘气了也知道要自我反省

克里希那穆提曾说:如果父母真的关心他们的孩子,社会在隔夜之间就会改变,我们会有不同的教育,不同的家庭,会有一个没有冲突、没有战争的世界。

因此,此刻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许你已经为人父母,又或者在不远的将来即将为人父母,那么,请你,不要谈爱色变,不要拿“溺爱”掩饰不爱。

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家庭,看上去和别的家庭或者说和别的家庭中的教育方式没有什么不同,可是这些家庭的孩子会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和无法归属的感受,这种感受会延续整个人生历程,当我们想办法去探索的时候却又想不到曾经在家庭中发生过什么创伤性的事件。

进一步的探索我们会发现原因不在于曾经发生过什么,而是该发生的一些事情没有发生,因为没有发生,所以没办法想起。

那是孩子和父母的一部分情感链接的缺失,而这些情感链接没有发生往往来自于父母的忽视。当读到《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仿佛在里面看到了我们中很多人的内心。书中为我们列举了12种情况,这也许不是全部,甚至这不是父母的错。但是借由此也许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端倪,也许可以理解些什么,或者做点什么。

这些父母很多是多种情况并存的,当我们仔细观察和体会的时候,会发现一些父母(也许就是我们自己或者我们自己的父母)兼具其中不仅一个类型的特点。

童年的情感忽视的孩子长大了,他们乐于付出,却很难接受,他们不能依赖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不切实际,自我约束能力不好,难以关爱自己和他人,紧紧的守护内心空虚的秘密。以至于周围的人很难注意到他们缺少了什么,只有他们最亲近的人才能感受到最细小的一点迹象。

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童年经历带来的根基缺陷,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他们往往更倾向于责备自己。他们会疑问:为什么其他人看起来比我快乐?为什么付出比接受更容易?为什么我和亲人感觉不亲近?我缺少了什么?

自恋型父母时常感觉充满自信和魅力,自认为高人一等。虽然他们偶尔会意识到这种优越感不过是镜花水月般的假象,但他们还是去追求印证自身这种优越的感觉,尽力忽视与此相反的证据。尽管他们自视甚高,实际上却非常脆弱,易受伤。只要事情不如所愿,他们就怒火中烧。他们会记仇,推卸责任,冷落使他们受伤的人。他们不接受自己也会犯错。

当他们成为父母后,会希冀自己的子女成为完美的化身,最低要求是不能让身为父母的他们丢脸。当孩子在大赛中错失了一个重要的球,普通的父母只会略感难堪,而自恋的父母会觉得颜面尽失,愤慨异常。

家庭中孩子的需求实际上是由父母自己的需求定义的,如果孩子想要表达自己的愿望,他们会教训孩子这是自私,不善解人意。他们无法理解或顾及他们孩子的感受。

如果家里有两个以上孩子,他们很难和每个孩子有良好的关系。他们会在孩子们中偏心,至少会有一个孩子会让他们非常失望。但是也会有一个很像自己的孩子会成为受惠者,不管他是因为漂亮、有运动天赋还是非常聪明,自恋型的父母会对这个孩子特别优待。直至这个孩子成人以后才有可能意识到这份爱始终都是带有条件的。

专制型父母推崇规则、限制和惩罚,用一种既不灵活又强硬要求的方式抚养他们的孩子。他们经常会和这样一些语言联系在一起:

“孩子应该老老实实的,不要多嘴。”

“玉不琢不成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多。孩子被要求服从父母的规矩,还不能质疑这些规矩背后的原因。他们只要求孩子执行,当孩子不遵守规矩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粗暴的管教。他们按照他们自己头脑中小孩该有的行为模板来要求孩子,不考虑孩子的特别需要,不考虑这个孩子的气质和感受。

许多专制型父母倾向于将孩子的顺从等同于爱。换句话说,如果孩子静静地、彻底的服从父母,他们才感受到被爱。如果孩子质疑父母的要求,父母不仅会觉得不被尊重,也会感觉到被拒绝。如果孩子是在公共场合表现出不服从,父母会感觉更糟糕,也会觉得自己完全不被爱。

孩子会学到的是有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是自私的表现,他只能把这些愿望、需求和感受埋藏在自己心底。他也知道了自己并不重要。

放纵型父母在很多方面和专制型父母是正相反的。他们的座右铭是“不要担忧,开心点”。放纵型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被看做采取最不容易遭到抵抗的方式。往好里说,他们只是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快乐。往坏了想,他们根本不想做教育子女的工作。他们没有给孩子建立任何限制、规则,或在孩子青春期时可供叛逆的强有力成年人形象。

放纵型的父母觉得与其教孩子做家务还不如自己做来的轻松。当孩子惹麻烦的时候,他们也经常给孩子找别的理由来当借口。

放纵型的父母看起来都是很受孩子喜爱的。因为他们几乎不会和孩子有冲突。父母放纵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没有准备好去面对外面真正的世界。他成长在雾里看花般美好的童年里,根本学不会理解自己或他面临的困难。他们得不到父母足够的反馈,得为自己负责,找到对自己的期待:擅长什么?弱点是什么?应该争取什么?

这些家长经常只是拼命地应付生活。和一个悲伤的家长一起生活可不容易。孩子失去了一个亲人,不管是离异还是生死两隔,他们自己也在经历悲伤。

父母们可能自己应对悲伤的办法都没有,更不用说与孩子一起面对这些了。他们进入了求生模式,只能采取“埋头苦干”的办法。用自己能想到的仅有的办法尽了全力做到最好。

孩子成年以后经常会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灰色的世界里,感受着无法摆脱的悲伤和逃不掉的空虚感。他们疑问“别人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他们能看得到颜色,感受得到事物,彼此相爱并为之感动。我什么都没有,我好像旁观者”。

(待续)

    你觉得有多大呢? 个人觉得影响是很大的,如果情感忽略啦,那么这个孩子都感觉到非常孤单,而且孩子正处于发育阶段,也就是说虽然你不要以为她什么不懂都不懂,但是此时大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他的性格等多方面造成很重大的影响,对于她以后的成长来说,我觉得是极其不利的,每个人的成长阶段,其实最后的基础可塑性最高的就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往往要培养她的一些细腻的感情都是关键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发生什么意外 很有可能会造成他之后的成长会非常的不正确,不能培养出一个有健康的三观的人,还有不能让她更好的感觉到这个社会对他的爱,很有可能会产生出一些不真当的思想和观念,造成一些反党之类的东西,觉得社会都是不公平的,这些感觉都是很有可能形成一些不好的因素。

    其实身边有很多例子就是因为幼儿时孩子缺少对感情上的呵护,然后造成孩子非常的放荡不羁,然后非常的不听话,然后经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有些时候甚至和家长对打,非常不理解家长 也做出一些非常令人心疼的举动,其实这些都是源于在幼儿时代,对孩子不能进行更好的培养造成的,其实我觉得就和湖南卫视播出的变形记是一样的。那里面城市的主人公家庭往往非常的富裕,但父母缺少对孩子的感情的培养和呵护,所以就造成了最后严重的后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258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