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阐述意志与认识 情感关系

简要阐述意志与认识 情感关系,第1张

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观意识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认知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二是评价阶段(即情感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有何用”的问题;三是决策阶段(即意志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人的三种基本的主观心理活动(认知、情感与意志)分别反映了三种基本的客观存在(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关系)。由于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带有主体目的性的事实关系,因此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行为关系是一种能够创造新价值的价值关系,因此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事实关系以价值关系为导向,价值关系又以行为关系为导向,因此认知以情感为导向,情感以意志为导向;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感知和了解各种事物的事实关系,其次要掌握这些事物对于人的价值关系,再要掌握每个行为的价值关系并且判断、选择、组织和实施一个最佳的行动方案。

认知过程、情感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之间的关系如下: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并不是孤立、不相联系,而是一个统一的总体,他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是产生情感的基础,情绪过程反作用于认知过程;情绪对意志有积极或消极情绪作用;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认知过程是意志过程的前提,意志可以影响人的认知过程,使人在认知过程中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心理过程的简介

心理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发展的过程。通常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认知过程指人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联系的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意志过程是人有意识地克服各种困难以达到一定目标的过程。三者有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但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统一心理过程中的不同方面。

简述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的心理结构

意志按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行动的心理过程,它具有很复杂的心理成分和内容。研究意志活动的心理结构,就是要分析它的心理成分,以及这些心理成分在意志活动中的作用。

(1)意志行为的准备阶段。从意志活动的基本阶段来分析它的心理成分,一般把意志活动分成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

1)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在思想上权衡行动的动机、确定行动的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法,并做出行动的决定,这是意志行动的开端。

A动机斗争目的确定。人的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但有动机过渡到行动的过程可能是不同的。在简单的意志行动中,动机几乎是直接过渡到行动的。这时,行动的目的是单一的、明确的,通过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就能实现。而在较复杂的意志行动初期,人的动机往往十分复杂,同时可能发生引起不同行为的多种动机。这时,如果这些动机彼此是对立的,或希望而事实上又不可能在同一时刻实现,那么就会发生动机斗争。人在动机斗争中需要权衡各种动机的轻重缓急,反复比较各种动机的利弊得失,最终做出选择。个体业已形成的信念、理想、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对其动机斗争的过程起著制约的作用。

B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及做出实现意志行动的计划。行为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和行动计划的拟定是解决意志行动的决策步骤。通常在熟悉的行动过程中,随着目的的确定,行为方式、方式和行动计划就随之确定。但在许多情况下,达到同一目的的方式、方法和方案不止一种,这时就需要进行选择。行为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以及行动计划的拟定就是了解、比较、分析各种方式、方法和方案的优缺点和可能导致的结果,周密思考、权衡利弊而加以抉择的过程。

2)意志行动的执行和完成阶段。经过动机斗争,明确了行动目的,选择好行动的方式和方法并拟定出行动计划方案后,接下来就是要实现所做出的决定。行动的动机再高尚,目的再美好,手段再完善,计划再周密,如果不付诸实际行动,这一切也就失去了意义,不能构成意志行动。因此,意志行动的执行和完成是意志行动的关键和最重要的环节。

人在行动中,必然伴随着种种肯定和否定的情感体验。要想使自己的行动始终朝向预定目标,随时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自我调节,就要有认识活动的积极参与,因此,意志行动的执行和完成是意志、情感和认识活动协同作用的过程。

最后,人们在现实决定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内部的、主观的困难也有外部的、客观的困难,这些困难都需要在意志行动的执行和完成过程中加以克服。

(2)意志行为中的冲突。人们在意志行动中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的,而这两个目的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产生了意志行为中的内心冲突或动机的斗争。

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是很复杂的,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双趋冲突。双趋冲突是指两个目标同时出现,并对个体具有同样的吸引力,但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个体无法同时实现两个愿望时,在心理上出现的难以取舍的斗争,就是双趋冲突,又称接近——接近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冲突就属此类型。

2)双避冲突。双避冲突是指同时出现两件可能危及个体的事件。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个体只能回避其中之一,即个体只有忍受其中一个不利因素,才能避开另一个不利因素。“前有悬崖,后有追兵”的处境就是双避式冲突的最好写照。双避冲突,又称回避一回避型冲突。例如,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既不愿找心理咨询师又不想长期抑郁苦闷。

3)趋避冲突。趋避冲突是指对于同一事物既有亲近或实现它的愿望,又有避开或不让其发生的愿望,这样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之为趋避冲突,或接近一回避型冲突。例如,一个>>

心里学中简要回答意志行动包括哪些心理过程?

御风兔靴

返回使用捐给系统

状态:未锁加锁

交易次数:0次出售

材质是修炼成精的通灵白兔皮,穿上它会有驾驭疾风的惊人速度。

强化神坛强化

速度+72

气血+473

强化:0级

等级:70

耐久度:500/500

修复失败:0/3

返回行囊

意志行动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意志总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行动表现出来,意志行动的实现过程是意志心理过程的完整展现,它不仅是行动的外部表现过程,还包括心理对行动的内部组织和调节。因此,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又有一些具体的步骤和环节。

一、采取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初始阶段,也是内部决策阶段。这个阶段虽然在意志行动实现过程中不易被觉察,但却对具体行动的发动和活动目的的实现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采取决定阶段,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1.动机冲突

人的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性的,单纯的动机使得行动目的单一而明确,意志行动可以顺利实现,如为了升人大学而努力读书,为了获得提升而勤奋工作等。但现实生活中确定活动目的并非总是这样简单而直接,复杂的生活环境常常造成利益冲突,使得人们同时产生几个不同的目标或多种愿望,这又导致内心的矛盾冲突,引起动机冲突。

动机斗争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

(1)双趋冲突,指当个体以同等程度的两个动机去追求两个有价值的目标时,因不能同时获得而产生的动机冲突。古语中“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是这种动机冲突的体现。在某些时候人们面临多种选择,又分身乏术,不能同时得到。譬如一个面临大学毕业的学生既想参加工作,又想考研究生,为此犹豫不定。而双趋冲突若要解决,只能是权衡轻重,趋向认为重要的更有价值的目标。如果那个学生认为考研后继续深造意味着新的学业压力和经济负担,但长远来看,参加研究生学习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自己也会有更大的收益,那他可能会放弃眼前的工作机会去选择考研。

(2)双避冲突,指个体以同等程度的两个动机去躲避两个具有威胁性的事件或情境时,因不能同时避开而产生的动机冲突。所谓“前有断崖,后有追兵”就属于这种情况。再比如一个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想认错又怕挨批评,丢面子,不认错又担心被人揭发后受更大的处分。对于这种情况,也需要当事人权衡轻重,作出明智的选择。当这个学生认识到立即承认错误、悬崖勒马是补救的最好方法,动机冲突也就随之解决了。

(3)趋避冲突,指个体对一个事物同时产生两种相反的态度取向时内部的动机冲突。古代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兵败斜谷,进退两难,当夜规定军中口号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是这种内心矛盾的体现。在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爱恨交织,对一件东西取舍不定,也是趋避斗争的体验。面对这种情况,只能权衡利弊,作出接受或放弃的决定。比如一个人既为炒股的丰厚收益所吸引,更为股市的高风险而担忧,再考虑到自己工资微薄,没有雄厚的炒股资本,可能会就此放弃。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存在着复杂多样的动机,但它们在意志行动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一个人最强烈最稳定的动机,常成为他的主导动机。主导动机决定着行动的方式和行动过程的坚持性,还决定着意志过程的结果。除了主导动机外,其余的都属于行动的辅助动机。但有时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之间可能会发生转化。

2.确定行动目的

在动机斗争获得解决之后,或明确了行动的主导动机之后,行动的方向和目的就容易确定。作为意志行动都要有预先确定的行动目的,这是意志行动产生的重要环节。

在某种意义上说,动机斗争的过程也涉及到对外界多种行动目的的权衡选择。目的有高尚和卑劣之分,最终应确立既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个人的行动目的。目的也有远近、主次的不同。一般来讲,我们总是要先实现近景目标,再实现远景目标。我们既可以选择先实现主要目标,再实现次要目标,也可以选择先实现次要目标,再集中力量实现主要目标>>

心理过程包括哪三个过程,并举例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个过程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一、意志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是意志产生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意志的重要特征是具有自觉目的性,而人们只有在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并运用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时,才能确定行动目的,并选定实现目的的计划和方法。列宁说:“人的目的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若没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意志行动也无从产生。其次,意志行动还要随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这也需要通过认识活动把握事态发展,分析主客观条件,以决定是加速意志行动过程,还是调整意志行动的进程和方向。再次,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而对困难性质和大小的估计,是离不开认识过程的。如果对困难的性质认识不清,严重性估计不足,就可能使人盲目地采取行动,付出了很多的意志努力却事与愿违,半途而废。

意志对认识过程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离不开精细的观察、持久的注意和专注的思考,没有意志的参与,这些都是无法做到的。另外,在认识过程中常常还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也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认识过程中,一些意志薄弱、不能做到坚持不懈的人,学习和工作也缺乏成效,不能承担复杂而艰钜的任务。

二、意志和情感过程的关系

首先,情感过程推动或阻碍着意志行动的实现。积极的情感可以使人斗志旺盛,对人的行动起促进作用;消极的情感则会削弱人的斗志,阻碍人的意志行动的实现。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会含辛茹苦,几十年如一日地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则会不思进取,对教育教学敷衍了事,最后可能不得不离开教育岗位。当前很多家长强迫自己的孩子去学音乐或练体操,孩子以一种“不乐意”的情绪被迫去学,缺乏主动积极的意志活动的参与,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意志对情感也具有调节作用。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控制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我们说“理智战胜情感”,也是指在理智认识的基础上靠意志的力量去克服和抑制不合理智的情感。《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不念师友之情,挥泪斩马谡;一个得悉亲人遭遇不幸的演员强忍悲痛,按时登台表演,都是意志对情感直接控制的例子。反之,意志薄弱的人常常受情感左右,或者是一次失败就情绪低落,一蹶不振,或者是难以控制不良情绪,导致背离理智的冲动行为。

有关幼儿意志力的案例:“安娜很认真地在写,她很一丝不苟。”“霍利写得很慢很小心,她也很专注。”“迈克尔也很专注于他的事情,并且多次尝试这些字母。”“西德尼也一直在坚持他的任务。”

“我正在寻找班级里写的比较好的。我能够看得出来,我们的班级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班,大家写的都很好。”她的语气中充满了真诚、兴奋和热情。她语气里的兴奋的影响和积极的预测大大鼓舞了幼儿,增强了他们努力的信念。

这里可以看到老师关注幼儿做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这种方法对于整个班级来说具有积极的影响,并能够使其得到一个最终的成功。下一个案例中,幼儿苏蕾正在画一幅画,而且需要剪一些胶带出来。苏蕾在剪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而老师就使用了意志力培养(和情感培养)的方法来给予她能够坚持完成的支持。

苏蕾向老师寻求帮助,希望老师能够帮助她剪胶带。老师说:“我可以在你剪的时候帮你拉住胶带。也许剪有点难,但我觉得你可以做到。”苏蕾剪了胶带后,老师激动地说:“你自己一个人剪了胶带!”苏蕾回应道:“我剪了它。”老师又问:“你是不是对于自己剪好了觉得很自豪呢?”

苏蕾点头道:“是的。”老师回复她:“你看起来很为自己感到骄傲,你也做得很努力。你要坚持哟!”当苏蕾再一次剪了的时候,老师兴奋地说:“你做到了!”然后评论道:“你看起来很开心,因为你自己独立完成了。”当苏蕾继续裁剪的时候,老师说“你在这个过程中都很认真,而且很有耐心。这对你来说越来越简单了呀!”

这个老师的意志力培养帮助苏蕾保持了对于难题的投入和坚持。她乐于承认苏蕾在努力尝试做一些困难的事情,这使得苏蕾感受到了成就。这对于许多老师来说,是一种新的语言。

类似于“你做得很努力”、“你真的很专心”、“这虽然很难但你却很有耐心”、“你独立完成了”或“你真的很专注而且解决了这个问题“等等,这都是意志力培养的例子。

这种培养方式能够帮助幼儿调节自己对于挫折和想要放弃的意念,让他们能够避免调节异常,坚持挑战困难。学习的真谛就是能够不断尝试,与不安和焦虑甚至失败作斗争,最终使自己更加独立、更加适应多种情境。

扩展资料

心理学家通常认为,意志力既有静态的方面,又有动态的方面。一方面,它是引导人类行动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它又是人们在这些行动中的行为。

因此,当一个人能够在某一事件或一连串事件中表现出极大的决心与力量时,就会被认为拥有很强的意志力(静态的);而他的意志力的特性,需要通过他的决心或行动的力度和持久性来体现出来。这样,在这一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意志力就变为了动态的意志力。他的决心也成了引导自我心理的行为。

-意志力

-意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304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