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第1张

#能力训练# 导语在诗词中,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下面是 分享的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蝶恋花·春景

 苏轼〔宋代〕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本词是伤春之作。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可是却总被“无情”所恼。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接着,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绿水人家绕”一句中的“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枝头上的柳絮随风远去,愈来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没有青青芳草呢。

 “柳绵”,即柳絮。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有一种冷落寂寞之感。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墙院里女子的笑声渐渐地消失了,而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男子多情,女子无情。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人回味、想象。

 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词人的化身。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综观全词,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朦胧,令人回味无穷。

篇二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虞美人·听雨

 蒋捷〔宋代〕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

 历代诗人的笔下,绵绵不断的细雨总是和“愁思”难解难分的,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但是在蒋捷词里,同是“听雨”,却因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第一幅画面:“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它展现的虽然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但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出现,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少年时候醉生梦死,一掷千金,在灯红酒绿中轻歌曼舞,沉酣在自己的人生中。一个“昏”字,把那种“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的奢靡生活表现出来。这时听雨是在歌楼上,他听的雨就增加了歌楼、红烛和罗帐的意味。尽管这属于纸醉金迷的逐笑生涯,毕竟与忧愁悲苦无缘,而作者着力渲染的只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这样的阶段在词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恒而短暂的。以这样一个欢快的青春图,反衬后面的处境的凄凉。

 第二幅画面:“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大辽阔、风急云低的江秋雨图,一只失群孤飞的大雁。这里的“客舟”不是《枫桥夜泊》中的客船,也不是“惊起一滩鸥鹭”里的游船,而是孤独的天涯羁旅,孤独、忧愁、怀旧时时涌在心头。这时的雨伴随着断雁的叫声。这一个“断”字,联系了诸多意境,同断肠联系在一起,同亲情的斩断联系在一起,有一种人生难言的孤独和悔恨。“客舟”及其四周点缀的“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瑟意象,映现出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尔奔曲走,四方漂流。一腔旅恨、万种离愁都已包孕在他所展示的这幅江雨图中。

 “而今听雨”的画面,是一幅显示他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江山己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限感伤,不尽悲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彻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只不过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控制能力。

 捷的这首词,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虽“一任点滴到天明”,却也同时难掩听雨人心中的不平静。身在僧庐,也无法真正与世隔绝,也不能真正忘怀人生。

 方位名词的巧妙运用,是这首词的一大特点。“少年听雨歌楼上”,追欢逐乐,无虑,正是作者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因而一个“上”字,正好暗合作者这样一种生活情境。“壮年听雨客舟中”,这时期的作者,进士及第不久,南宋灭亡,他不肯仕元,开始了漂泊生涯。“软语灯边、笑涡红透”的家庭生活既已失去,离乱生活,使他惟有感时伤怀,于客舟中听潇潇冷雨,吹瑟瑟西风,看辽阔的江面堆满铅灰色的云,失群孤雁传来凄厉的哀鸣,心境一何愁苦悲凉!但这时的处境与暮年相比,还未到达极端孤寂的境地,因而用一“中”字,倒也贴切。“而今听雨僧庐下”,已是白发老者的他,已经尝遍了悲欢离合的滋味,大半生坎坷遭遇的折磨,几乎使他到了麻木的地步,悲欢离合,已经无法掀动他感情的涟漪,因而他能够听任檐前冷雨一直滴到天明。作者真的已经麻木不仁、万念俱灰了吗?如果四大皆空,又为什么彻夜难眠呢?可见作者的忧愁痛苦不仅没有得到解脱,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这另一种形式的愁苦,是情感的内敛与深化。这时一个“下”字,自然与作者风烛残年的境遇高度一致。三个方位名词,也许并非刻意安排,但作者一生的际遇,确实能从这三个方位名词上看出端倪,不是吗?

 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同是听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

篇三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入若耶溪

 王籍〔南北朝〕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鉴赏

 《入若耶溪》是南朝梁王籍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写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见所闻,并蕴含长久长久羁留他乡的思归之念。诗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

 诗的开头两句就缴足题面。诗人乘坐一条大船,驶向若耶溪上游,这就是题中的“入”。船不是快速行进,而是任意漂荡,可见诗人此行在于游赏自然。“泛泛”两字,除了写出水域宽阔,还表达了诗人的游兴。一个“何”字,入若耶溪的喜悦之情略略透出。一入若耶溪,马上发现这里的水特别清澈,抬头望天,天空高朗,白云悠悠;低头看水,水映朗空,也是一派悠悠;于是着一“共”字,将本来了然无涉的朗空和清水置于自然的和谐之中。

 前两句叙写中带有交代性质,接下去四句便具体描写若耶溪的美景了。“阴霞”、“远岫”、“阳景”“回流”,诗人观察很细,落笔非常客观。船是向上进的,溪是由南而北流向的,因此,除了题目中用“入”表明外,诗中还用“阴霞”、“回流”作照应。远处写山,近处写水,山水相映,境界奇美。但诗人不满足于此,他以云霞衬群山,以日影照清水,使境界富有了层次感和色彩感。不仅如此,诗人又将静景化动景,一个“生”字,不仅突出云霞的动态美,而且赋予云霞以情趣;一个“逐”字,人的行为赋予日影,仿佛日影像诗人一样正在追逐着回流,想跟艅艎一起行进,到上游去探个美的究竟。如果说“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从视角落笔,那么“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便是从听觉落笔了。这两句被称为“文外独绝”。

 它的“独绝”可从下列五个方面来阐明:

 第一,前面写到岫,是远景,写到影,是近景,这里再补写山林,如此写若耶溪,就不是纵向的,而照顾到两旁,就是说,不只是线,还考虑到面。

 第二,诗人写山林,在于写出若耶溪的幽静。这样幽静的环境,与“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和谐统一,是开头“泛泛”、“悠悠”情趣的写实。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境界,为最后两句的抒情张本。

 第三,写山林的幽静,不是以静写静,而是以动写静。有了知了的鸣叫,山鸟的啼鸣,诗人才感到更加幽静,诚如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指出的“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

 第四,诗人的情趣在幽静,因此,笔下不是死寂、沉寂、寂静,而是处于清静的状态,并且给人以幽雅的感觉,这是依然充满生命活力的所在。写蝉,写鸟,而且蝉在噪,鸟在鸣,目的就在于此。后来王安石在《钟山绝句》之一中作了另一番描写:“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就没有幽静的感觉,不能说不是模仿的失败。

 第五,这两句出以工整的对句形式,读起来有一种整齐美。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说,若耶溪这样幽静的境界,激起我回乡隐居的情思,使我为长期在外做官感到伤悲。“此地”一顿,将上述描写和感情作一汇总,转入对今后生活的打算,自然贴切,“动”字下得传神,这是其一。景色宜人,却使诗人引出悲绪,实际上这是从反面着笔,说明若耶溪美景给人以喜情,只是没有点明“喜”字罢了,这是其二。诗人游若耶溪的目的在赏心悦目,孰料游完却激起归隐若耶溪的念头,说明诗人长年在外做官并不得意,故“游”前着一“倦”字,这是其三。这样的收结,也明白地告诉读者,王籍是会稽郡人。

 此诗之后,描写若耶溪的诗作不断涌现,而且或多或少受了它的影响。如崔颢《入若耶溪》:“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挠向馀景。”孟浩然《耶溪泛舟》:“落景余清辉,轻挠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篇四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越人歌

 佚名〔先秦〕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赏析

 据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春秋时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钟鼓齐鸣。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原文汉字注音为“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译成楚语。译文为“今夕何夕兮,搴州中流。今夕何夕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鄂君子皙在听完译文后万分感动,与越人缠绵一夜,“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歌中唱出了越人对子皙的那种深沉真挚的爱恋之情,歌词声义双关,委婉动听。是我国最早的译诗,也是古代楚越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它对楚辞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其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一句最为经典,后来楚辞中的“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被认为是借鉴了其“兴”的修辞手法。

 起首两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洲”,当从《北堂书钞》卷一O六引作“舟”。“搴洲中流”即在河中荡舟之意。这是记事,记叙了这天晚上荡舟河中,又有幸能与王子同舟这样一件事。在这里,诗人用了十分情感化的“今夕何夕兮”、“今日何日兮”的句式。“今夕”、“今日”本来已经是很明确的时间概念,还要重复追问“今夕何夕”、“今日何日”,这表明诗人内心的激动无比,意绪已不复平静有序而变得紊乱无序,难以控抑。这种句式及其变化以后常为诗人所取用,的如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末两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进入诗的中间两句行文用字和章法都明显地由相对平易转为比较艰涩了。这是诗人在非常感情化的叙事完毕之后转入了理性地对自己的心情进行描述。“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是说我十分惭愧承蒙王子您的错爱,王子的知遇之恩令我心绪荡漾。

 最后两句是诗人在非常情感化的叙事和理性描述自己心情之后的情感抒发,此时的诗人已经将激动紊乱的意绪梳平,因此这种情感抒发十分艺术化,用字平易而意蕴深长,余韵袅袅。“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比兴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兴起下面一句的“心悦君”、“君不知”,又以“枝”谐音比喻“知”。在自然界,山上有树树上有枝,顺理成章;但在人间社会,自己对别人的感情深浅归根到底却只有自己知道,许多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对别人的感情难以完全表达,因此越人唱出了这样的歌词。而借“枝”与“知”的谐音双关关系做文章的比兴手法,也是《诗经》所惯用的。这种谐音双关对后代的诗歌如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等恐怕不无影响。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二句,与《九歌·湘夫人》中“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二句相仿佛,也可见出此楚译《越人歌》深受楚声的影响。虽然今人所读到的《越人歌》是翻译作品,但仍可这样说:《越人歌》的艺术成就表明,两千多年前,古越族的文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篇五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破阵子·春景

 晏殊 〔宋代〕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赏析

 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词的上片写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行文轻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为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了基础。“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春水池塘,点缀那末三四点青苔,密林深处,不时传来莺儿的歌唱。“日长”,表明季节已开始变化,多少有点惜春的意味。柳絮在空中飞舞,显示出晴和的景象。“碧苔”、“黄鹂”、“飞絮”,看来似乎是极其常见的自然景物,经词人稍加点染,宛如一轴初夏风光小幅,特别惹人喜爱。

 清明时节后,天气渐渐转暖,海棠梨花刚刚开败,柳絮又开始飞花。春社将近,已见早燕归来。园子里有个小小的池塘,池边点缀着几点青苔,在茂密的枝叶深处,时时传来黄鹂清脆的啼叫。

 下片写人。“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趁着这春暮夏初的季节,少女们停了针线,来到这大自然的怀抱里。这时,东边邻居的女伴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她们正好在那条桑田小路上相逢了。“巧笑”二字,捕捉到了“东邻女伴”用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态的描写,由内心到外表塑造了东邻女这一形象。内心真情流露的一刹那,巧妙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读时,使人有似曾相识之感。“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少女们相逢的时候,兴高采烈,欢欢喜喜的,随着,一块儿玩着那斗草的游戏。词中主人公胜利了。这位天真的少女充满着青春的欢乐。她忽然想起昨天夜里做的那个好梦,认为那原来是“斗草赢”的兆头,脸上又飞起了笑容。词中没有正面来描写斗草的活动,只用一笔点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了这位少女不仅聪明,富于想象,而且心灵是那样纯洁无瑕。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春已中分,新燕将至,此时恰值社日也将到来,古人称燕子为社燕,以为它常是春社来,秋社去。词人所说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了。那时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而尤重春社,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闺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谓“问知社日停针线”,连女红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唤妹,门外游玩。词篇开头一句,其精神全在于此。“笑从双脸生”五字,再难另找一句更好的写少女笑吟吟的句子来替换。何谓双脸?盖脸本从眼际得义,而非后人混指“嘴巴”也。故此词,美在情景,其用笔明丽清婉,秀润无伦,而别无奇特可寻之迹;迨至末句,收足全篇,神理尽出,天时人事,物态心情,全归于此。

1 关于一叶轻舟的诗句

关于一叶轻舟的诗句 1 “一叶轻舟”出自什么诗句

“一叶轻舟”出自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一叶轻舟”指的是像一片小树叶那样的小船。形容物体小而轻。叶:树叶。扁舟:小船。

《江上渔者》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江上渔者》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含有“一叶轻舟”的其它诗句:

1、四顾水光无际,自操一叶轻舟。——宋·王炎《陈推官幽居十咏·重湖泛月》

2、暮江初涨浪翻狂,一叶轻舟泛渺茫。——宋·陆游《大溪滩折柂》

3、傍人借问家何处,一叶轻舟水面浮。——宋·杨公远《次金东园渔家杂咏八首其一》

4、一篙春水滑无声,一叶轻舟过短亭。——宋·本之《诗一首其一》

5、一叶轻舟一破裘,飘然江海送悠悠。——宋·陆游《舟中作》

2 关于“一叶扁舟”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一叶扁舟”的诗句介绍如下: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该诗句出自宋代苏轼的《前赤壁赋》,意思是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

2、“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该诗句出自宋代柳永的《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意思是一叶小舟上轻帆舒卷,暂时停泊在楚江南岸。

3、“傍有湖光千顷,时泛扁舟一叶,啸傲水云乡。”该诗句出自宋代李光的《水调歌头·兵气暗吴楚》有时在空阔无边的湖光荡漾中,撑一只小艇,旁若无人地在那儿吟啸自得,除了水云相伴外,谁也不过问,这是多么畅快的生活!

4、“数声横笛,一叶扁舟。”该诗句出自北宋秦观的《风流子·东风吹碧草》,意思是驾着一叶扁舟,远处传来数声牧童的横笛。

5、“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该诗句出自元代白贲的《鹦鹉曲·渔父》,意思是我在波涛中一叶扁舟上睡着了,外面下着大雨。

搜狗百科-前赤壁赋

搜狗百科-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搜狗百科-水调歌头·兵气暗吴楚

搜狗百科-风流子·东风吹碧草

搜狗百科-鹦鹉曲·渔父

3 关于轻舟的诗句

《早发白帝城》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咏怀》

年代: 魏晋 作者: 阮籍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行香子·一叶轻舟》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一叶轻舟。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岩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清。

4 关于"一叶扁舟"的古诗词有哪些

1、《题画》

明·于谦

江村昨夜西风起,木叶萧萧堕江水。

水边摐蓼正开花,妆点秋容画图里。

小舟一叶弄沧浪,钓得鲈鱼酒正香。

醉后狂歌惊宿雁,芦花两岸月苍苍。

2、《和陶饮酒二十首》

宋·苏轼

小舟真一叶,下有暗浪喧。

夜棹醉中发,不知枕几偏。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

嗟我亦何为,此道常往还。

未来宁早计,既往复何言。

3、《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青玉案·芦花飘雪迷洲渚》

宋·谢逸

芦花飘雪迷洲渚。送秋水、连天去。

一叶小舟横别浦。数声鸿雁,两行鸥鹭。

天淡潇湘暮。蓬窗醉梦惊箫鼓。

回首青楼在何处。柳岸风轻吹残暑。

菊开青蕊,叶飞红树。江上潇潇雨。

5、《武陵春·春晚》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 含有“轻舟”的诗句

1、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出自宋代陆游的《鹊桥仙·华灯纵博》

译文:江边有八尺轻舟。撑着低低的三扇篷,独自享受长满苹草的水边景色。

2、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出自唐代崔颢的《入若耶溪》

译文: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译文: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4、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宋代:秦观《点绛唇·醉漾轻舟》

译文:我酒醉后架着小船,在湖中荡漾,听任流水把小船推向花草深处。现实世界的名利缠身,不能解脱,没有办法在这如花的仙境住下去。

烟水茫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里。两岸的青山排列无数,晚风吹来,落花如雨,竟然不记得来时走过的路了。

5、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宋代: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译文: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43736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6 形容“一叶扁舟泛江上”的诗句有哪些

1 宋蒋捷《一剪梅 舟过吴江》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2 唐杜甫《夜雨》野凉侵闭户,江满带维舟。

3 宋陈著《沁园春·人生功名》蕙帐真盟,菜羹余味,江上归舟谁得留。

4 元邵亨贞《阮郎归·茂陵多病不胜秋》隔江何处泊离舟,有人歌远游。

5 宋黄庭坚《渡江》行渡江兮吾无舟,荡荡东注兮褰裳不可以游。

6 唐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7 宋杨万里《丹阳舍舟登车渡江》小泊楼船铁瓮城,勿勿又作绝江行。

8 唐李商隐《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

9 唐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 宋王质《浣溪沙》心随烟水去悠悠,一蓑一笠任孤舟。

11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 宋陆游《即事》晚悟一条差似可,孤舟渔火看潮平。”

一叶扁舟泛江上“这首诗的原文是什么?

一叶扁舟泛江上,望穿秋水独心寒。此情可待成追忆?

情过时迁悔无及,无奈意未向卿许。果未熟兮待姻缘。

一口气读完《路遥新传》,他灵魂的分量再一次重重地撞击在我的心坎上。

用文字写一个巨大的沉痛是非常困难的,也是苍白无力的。或许是我词穷,难以用文字去表达心灵的冲击力。

路遥是七零后的青春,是我们沉甸甸却又雄赳赳,气昂昂的回忆,那个悲壮的时代,我们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遍又一遍,读他的《人生》,读他《在困难的日子里》,读他的《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文字的养份是贫穷时代的我们的精神食粮,是我们觉得人生美好的原动力,更是奋斗的象征……

他曾唤醒过沉沦的灵魂,影响着颓废的人性,激励过懵懂无知的青春。

我们没有资格说贫穷,羞愧谈奋斗,童年“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的饥饿感是我们没有体验过的苦,闭关数日埋头创作是我们不曾有的执著,深入煤矿体验生活是我们不曾有的历练……

曾以为路遥活得“苦痛”,曾以为路遥活得“悲剧”,曾以为路遥活得“划不来”……

难道吃饱穿暖的人生不“苦痛”吗?没有奋斗过的青春不“悲剧”吗?没有价值的人生“划得来”吗?

青春不知搏滋味,年少没有苦经历,信仰薄如蝉翼,稍不慎就丢失勇气,丧失信仰,人生走着走着就找不到路了……

每个人对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是不一样的,在有些人眼里“奋斗”即是苦,但对于有些人来说,没有奋斗的人生就像贫瘠的土地种不出粮食,那样的日子才是真的苦。

成长本就是一种苦痛的过程,无寂寞不成长,无苦痛不成长,无逆境不成长,无磨难不成长,成长就是吃得了“苦”才明白真正的“甜”。

踉踉跄跄的受伤,跌跌撞撞的坚强,爱过拥有过放下过……

那些光阴的故事留在记忆里,刻骨铭心,深入骨髓的痛被包裹,伤痕搁浅,江湖一笑泯恩仇……

43年的一生活出了我们几辈子,再次回想孙少平,孙少安,田小霞,高加林,刘巧珍……一个人就是一辈子。

路遥影响了一个时代,那些沉痛的过去永远不再,但他给予我们的养分飘香依旧……

愿我们的心灵之地不再贫瘠!

1 关于享受静的诗句

2 关于享受的诗句

关于享受静的诗句 1 写享受一个人和安静的诗句

1、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2、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 一作:一番)

译文:

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3、独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惟 / 唯)

译文:

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4、题秋江独钓图

清代: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译文:

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

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5、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译文:

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

2 描写"静"的诗词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入若耶溪 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逢雪宿芙蓉山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晓发 赵嘏

旅行宜早发,况复是南归。

月影缘山尽,钟声隔浦微。

星残萤共映,叶落鸟惊飞。

去去渡南渚,树深人出稀。

山下宿 白居易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

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望中有怀 朱长文

龙向洞中衔雨出,鸟从花里带香飞。

白云断处见明月,黄叶落时闻捣衣。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早秋宿田舍 曹邺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杂曲歌辞·入破第一

千门今夜晓初晴,万里天河彻帝京。

璨璨繁星驾秋色,棱棱霜气韵钟声。

宿山寺 项斯

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

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

泊舟 吴商浩

身逐烟波魂自惊,木兰舟上一帆轻。

云中有寺在何处,山底宿时闻磬声。

横塘夜泊 释宗渭

偶为看山出,孤舟向晚亭。

野梅含水白,渔火逗烟青。

寒屿融残雪,春潭浴乱星。

何人吹铁笛,清响破空冥?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玉楼春 徐照

萤飞月里无光色。波水不摇楼影直。

每怜宿粉涴啼痕,懒把旧书观字迹。

枯荷露重时闻滴。君梦不来谁阻隔。

妾身不畏浙江风,飞去飞来方瞬息。

清平乐 石孝友

霁光摇目。春入郊原绿。

残雪压枝堆烂玉。时闻枝间蔌蔌。

瘦藤细履平沙。醉中一任欹斜。

落日数声啼鸟,香风满路梅花。

江宿 汤显祖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3 关于悠闲的句子

1、淡淡的风携着阳光款款而来,叫醒了叶的安眠。我行走在斑驳的树影里,步伐轻盈。这是一条无人的小径,细碎的野花是唯一热闹的景象,有多久没这么悠闲了。我坐下来,眼里是一抹深邃的幽蓝,那是天空的影子。温润的空气沁人心脾,整个人像是超脱世俗,到了仙境,也许忙乱的生活中也是需要点点悠闲的。坐罢起身,我轻抚身上的尘土,走入那片人声噪杂。

2、我喜欢沏一杯淡淡的香茗,赏一段柔曼的乐曲,任思绪穿越喧嚣与繁杂,让午后那和煦的阳光洒满我的全身,此时我整个人已经飞向了静谧。

偶尔停下自己的脚步,生活该是如何的安逸啊!生活只是一杯水,要靠自己慢慢去品味,细细去咀嚼,用心去欣赏,你才能发现,原来,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在那如水的平淡中活出精彩。

3、陶渊明的人生是悠闲的,他远离世外的纷争与嘈杂,向往世外桃源平淡的田园生活,自给自足,闲暇之时赋诗几首;月圆之夜,把酒对歌,此等生活乃悠闲之典范。

闭上眼我似乎看到晴朗的日子里孩子们喜欢的卖糖葫芦的小贩哼着小曲儿优哉游哉地走来,似乎听见“青菜萝卜卷心菜”的叫卖声,大人训小孩的声音……只有这里才会有这么多实实在在的生活气息,只要安静地听着,一个人也不会觉得寂寞。

漫步于林荫小道,细细品读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伤愁,蓦地察觉,生活中不仅有阳光,也有悲伤;不仅有春风,也有泪水。

4、感谢生活,它让人学会淡然。

远方秋水边的大哲庄子,缓缓饮下一掬生活的冽泉。

生活不紧不慢的步伐带领他看破名与利,超越了生与死;是生活让他入乎心之内,又出乎物之外。

5、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诗人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住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

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骑马踏青,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

4 描写禅静的诗词或句子有哪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唐代诗人戴叔伦在《送虞上人游方》:“律义通外学,诗思入禅关;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

柳宗元的《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脍灸人口的绝句,如只以写景诗欣赏,亦无不可;但因诗中的意境与禅宗悟道的境界契合,从禅诗的角度欣赏就更有禅味。渔翁(亦代表作者自己)独自垂钓于寒江之上,周围一片白茫茫,他那种与天地融为一体,浑然无别,澄澈透底的心境,不正是禅者找到归宿、找到本心、发现自性的禅境吗?

唐代皎然《闻钟》诗:“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声余月松动,响尽霜天空。永夜一禅子,冷然心境中。”诗僧用古寺、寒山、松月、霜天、钟声,构造出一种寂静清幽的环境,以“禅子”的主观“心境”排除了物境,写出禅僧进入禅境的神妙状态。因此,我们说“意境”是禅诗诗味的灵魂。一首好的禅诗,即使没有“佛”“禅”的字眼,但它所创造的意境——禅境,同样会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

五代贯休《野居偶作》:“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又如宋代灵澄《山居》诗:“因师问我西来意,我话山居不计年。草鞋只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常流上涧泉。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窗前。”由于诗人心理上的淡泊,所以他体验到的环境,是清新而又宁静的,所过的生活是潇洒自如的。这就是禅诗所表达的清新淡泊的情趣——禅诗的诗味之所在。

5 表示“心静”的诗句有哪些

1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代杨慎《临江仙》

释义:功利和声名,转瞬即逝,只有高高的山峰,永恒的耸立在夕阳的映照下。

2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

释义:云朵已经无心出山,鸟儿飞累了而回家。 比喻作者自己无意出仕,厌倦官场而隐,表露自己的高洁志趣和找到归宿的愉悦。

3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南唐李煜《浪淘沙令》

释义: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喜欢。

4 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北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释义: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

5 一蓑烟雨任平生。——北宋苏轼《定风波》

释义:披上蓑衣,那么烟雨就用不着在意了,洒脱地走。

6 关于心静的句子

1、单纯的是随遇而安,有什么享受什么。笑着理解一切。

2、小人以己之过为人之过,每怨天而尤人;君子以人之过为己之过,每反躬而责己。

3、当你不再十分在意形式和外表,在你性命中的每一天,开始用灵魂触摸欲望,思想便能安宁,爱恨情愁便能一一化解。

4、其实,人,只要知足,便会心静如水,咱们只能生活在世俗里。虽然繁杂浮华的世俗难得安宁,但平静能还咱们一片湛蓝的天空,一方悠闲的心灵净土。

5、是诱惑前的恬淡,是困苦中的从容,是笑对这个混浊的世界,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的一个漫长且难捱的过程。

6、爱什么人,照顾他保护他给他自在,才是真正高雅的爱。

7、人生至高的境界就是在纷繁中淡定心弦,心静时,过往的纠缠都能够搁置在一边晾晒,而你独享此刻宁静的光阴。

8、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一切为心造,无心自解脱。

9、挑战越大,咱们灵性的领悟和成长也越大。

10、钟爱淡淡的感觉,夜的静美,雨的飘逸,风的洒脱,雪的轻盈。此时的淡淡,是一种意境,不是淡而无味的淡,是人淡如菊的淡,是过虑了喧嚣纷扰后的宁静,是心静如水的淡然,就这样

11、最大的浪费是咱们不认识自我的智慧,不明白自我拥有全宇宙的力量。

12、为了批评世界及指正他人,咱们生活才过得繁忙障碍,才会筋疲力尽。

13、日子虽然平淡,可总有如歌的偶遇,四季虽然变化无常,可总会有灿烂的阳光。

14、人心本无染,心静自然清。

15、没有恰到好处的旅程,只有恰如其分的情绪。

16、如莲般的心事,缱绻在每一个梦境中,似梦似幻,无欲无求,却又在隐约中执著于一份宁静,一份孤独,一份闲适。携一缕情怀,以婉约的曲调倾诉流年间的往事,日出日落,每一天重复

17、爱心谦卑心是咱们沟通别人的最佳利器,它会让咱们天下无敌,用爱能够感动一切打赢一切。

18、你的心就应持续这种摸样,略带发力的紧张,不松懈,对待不定有坦然。损伤是承载,沉默是扩展。终结是新的开始。如此,我会为你的心产生敬意。

19、淡淡的感受一份属于自已的天地。心如雨后的天空一样纯静

20、花谢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

2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从此刻开始。改变此刻,就是改变未来。

22、内心如果平静,外在就不会有风波。

23、心要跟小孩一样,很单纯很简单,才能很快进步。要简单,但不简陋。

24、人生多坎坷,且莫问,梦里花落无?就让一颗素心蛰伏于红尘之外,燃清香一柱,于四季轮回中,笑观花开花谢;风声水起处,闲看云卷云舒。掬起几片清新淡雅的花瓣,撒进岁月的长河

7 享受人生有关诗句

1、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2、占春芳·红杏了

宋代:苏轼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

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译文:红杏花开过了,娇艳的桃花凋谢了,梨花独自暮春开放,兰草麝香怎能和梨花相比呢?梨花的香气自然飘来深深的像从骨子里沁出。饮酒赏花,忆起这酒似歌妓“佳人”的姿色,兼有荼蘼花般的香艳,梨花啊!不要因时令之笛吹落;否则,担心的便是开国受命之宁王。

3、初到黄州

宋代: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译文:自己都感到好笑,一生为嘴到处奔忙,老来所干的事,反而要得荒嘴。长江环抱城郭,深知江鱼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贬逐的人,当然不妨员外安置,诗人惯例,都要做做水曹郎。惭愧的是我劝政事已毫无补益,还要耗费官府岸禄,领取压酒囊。

4、吉祥寺赏牡丹

宋代:苏轼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译文: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戴上一朵鲜艳的牡丹花自己并不感到难为情。牡丹花因为被插在老人头上而感到难为情。赏花饮酒,沉醉归来,引得路人哄笑。十里长街,珠帘上卷,百姓们争看这位放荡不羁、走起路来东倒西歪的太守。

5、西江月·断送一生惟有

宋代:黄庭坚

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词,援笔为赋。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无处遮拦。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译文:我既然戒了酒就不唱了,在筵席上大家都在喝,我一个人在看。在座的客人要我填首小词,我就提笔来写。我这一生都是被酒断送了,但除去万事也没有什么过错。现在身边的陪酒美女都非常漂亮,我要是不喝酒,她们就笑话我。

花像病了一样那么瘦弱,春天这么多忧愁无法排遣。干脆吧,酒杯都送到手里,还是别留着它了,喝吧。管什么月斜人散呢!

关于享受的诗句 1 形容“享受”的诗句有哪些

1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自遣》唐代罗隐

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唐代李白

3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杂诗》唐代无名氏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5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唐代王维

6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1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自遣》唐代罗隐

译文:今天有酒就喝个酩酊大醉,明日有忧虑就等明天再愁。

赏析:“今朝有酒今朝醉”,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在此告诉世人:失意无法排解时,可以以醉解愁。其实以酒消愁古已有之,曹操便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句。但这样的话从诗人的口中说出来就别有一番滋味了:如果真的时时刻刻有酒解愁,一辈子沉醉不醒也未尝不可。可诗人是一位穷愁潦倒的文人,他不能天天有酒,两个“今朝”的重复,道出了所谓的解忧,也只是暂时的排解而已。看来面对人世间纷至沓来的忧患与失意,诗人也没有毕其功一役的解决办法。“明日愁来明日愁”,此句明显地流露出了穷愁潦倒的诗人的无奈与伤心,正因为“醉”的时间是有限的,酒醒之后又如何,尚未排遣的旧愁加上明日的新愁,那是更愁了。由此可见,正在劝解世人凡事看开些的诗人其实自己也没有解决“失即休”这个难题,虽然他对明日之愁采取的是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但这恰恰体现了他以酒浇愁,得过且过、无可奈何的凄酸、潦倒。

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唐代李白

译文:(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赏析:将进酒,唐代以前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内容大多咏唱饮酒放歌之事。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杂诗》唐代无名氏

译文: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显然在于情感的表达,其情感并不直接用语言叙述出,而是让大家在读完全诗中体味出。第二句中“望海楼”“望海愁”交错复沓,声音婉转,而意在突出“望海”,进而引出诗人所表达的“愁”。晚唐的诗风自李义山已渐趋朦胧,而这首诗在朦胧中又有明确的情感,让人回味无穷,无疑是一首上品的佳作。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译文: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赏析: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5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唐代王维

译文: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6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译文: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2 关于享受生活的诗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面朝大海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 用enjoy(享受)造十个句子不要太长

1,I enjoy watching TV2 The people enjoy good health3 ,Since we are in the same grade, we enjoy the same fringe benefits4 ,I did no t enjoy it5,Many husbands enjoy doing the cooking6,Enjoy myself7, Did Helen enjoy the steak8, 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 stay here9, I enjoy lying on the beach watching clouds10, I am sure you will enjoy every minute here。

村庄即事(宋)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唐 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桥光通越水, 寒影带吴歌。

白居易《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张旭《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 杜甫《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长相思》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324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