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物理学的认识及看法如下:
1、物理学是人们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的知识做出规律性的总结;
2、物理学可分为运动和转变两种,一是早期人们通过感官视觉的延伸,二是近代人们通过发明创造供观察测量用的科学仪器,实验得出的结果;
3、物理学从研究角度及观点不同,可分为微观与宏观两部分,宏观是不分析微粒群中的单个作用效果而直接考虑整体效果,是最早期就已经出现的,微观物理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理论逐渐完善;
4、物理思想与方法不仅对物理学本身有价值,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其次,物理学又是一种智能;
5、物理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就是在不断反思形而上学而产生的非经验主义的客观原理的基础上,物理学理论可以用它自身的科学术语来判断。
观察自然界的自然规律,感受奥秘,然后您可以意识到人类相对较小。也许在物理定律方面,您就像我一样,就像您还是学生的时候,老师在讲台上大声讲话,但我不再感到头晕。然而,有一句话,我们以自然法则为生,我们的生活恰巧与自然法则相吻合,我们甚至无法摆脱自己的感受。很好奇两者之间的联系?然后,您可能还喜欢看**《The Laws ofThermodynamics》(爱的热力学),并且可能会得到一些答案。
物理定律是主题,分析了人类情感行为与热力学之间的关系。这个故事描述了一个使用热力学来定义恋爱关系的物理学家,但是当某些物理理论根据自己的感受而定时,就会出现一种不符合他的叙述的现象。人的情感应该在哪里建立基础,应该如何对待它们?说明您的情感?
**中提到了经典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意味着在一个独立的系统中,它将从高阶状态演化为低阶状态。因此,只要分离出生物,就不会获取营养。有机体最终可能会腐烂成其组成元素。而且科学家还发明了“熵”的概念来确定状态的顺序。如果系统状态的熵值较高,则该状态的有序性较差;熵值越低则越有序。
熵”代表生活中的混乱。当“熵”的值越大,生活就越混乱。就像恋爱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激情逐渐减少,您可以更加理性地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发现问题之后,这是测试夫妇的开始。如何应对这些“熵”并使情绪回到正轨,不要任其下降。这超出了物理定律。物理科学是发现问题的工具。为了解决问题,它仍然需要回归人性,并运用智慧解决混乱和不安。
摘 要: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的相关措施以及注意问题。 关键词:物理实验;情感教育;情感 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几年,从教育部颁布的《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高中物理课程的三维具体目标看,既强调“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也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体现人文维度的目标。
人类社会已进入高科技的的信息时代,时代的变革和发展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高水平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丰富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品质,因此,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在课堂教学不能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物理新课程标准》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描述有六点,诸如发展对自然界和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勇于探究,体验探索中的艰辛与喜悦,同时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等,都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内容的展现。
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实验教学这一阵地,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巧妙设计好课堂实验教学各环节,能对情感教育的真正落实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结合一些教学案例,谈谈笔者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是如何创设情感氛围的:
一、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曾强调:“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凝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问题是促进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起点,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是以探究性为主的学习活动的重要特征。而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在教学中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物理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例如在《全反射现象》这一课例的引入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学生实验,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
在一个装有清水的烧杯里放入一根里面插有铅笔的试管,如图所示,把烧杯放在明亮的地方,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试管中的铅笔,学生发现,在某些角度观察水中的试管时,可看到试管壁好象镀了银一样明亮,但试管中的铅笔却看不见了。当从水中取出试管后,试管又是透明的,又可以看到铅笔。正当学生大惑不解之时,笔者巧妙地问:“笔为何消失了”?这一趣问把学生的求知欲推向高潮,学生迫不及待地期望答案,成为主动的探索者。此时笔者再提出问题: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它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这样自然而然把《全反射现象》这个课题引了出来。
再如在引入《向心力》一课时,笔者拿了一个装了水的杯子,问学生:“如果我把杯口朝下,水会不会流出来呢?” 听到这个问题,学生产生了疑问:水难道不会流出吗?此时笔者故作战战兢兢地给学生演示了“水流星”这个实验,学生好奇地发现,在做圆周运动到最高点的时候,尽管杯口是朝下的,但水却没半点洒出来,“到底是谁把水托住了呢?”这一故作深沉的提问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乐趣,从而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这样用实验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并产生一种主动探究的愿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设计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团队协助精神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实验教学中设计分组实验,鼓励学生间彼此协调,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同时达到培养团队协助精神的目标。
教师在设计分组实验中有几点要注意:
(一)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增强合作者的责任感。
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合理组合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个人能力、个性特征等因素进行合理编组,并设定一个组织能力较强的小组长。教师还应指导各小组进行明确的分工,如确定组织者、各项目的操作者、记录者、成果分享发言人等,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当然各自角色并不一定是固定的,可以适当轮换,这样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合作者的责任感。
(二)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让学生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多创造分组实验的机会,如粤教版必修1《摩擦力》在新教材中并没有安排滑动摩擦力的探究实验,但笔者为增强学生合作机会,也设计了简便易行的随堂分组实验。此外有不少的演示实验,如果条件允许是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探究的。例如粤教版必修1中“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是要求演示的实验,但为了增加学生动手实验机会,在要求学生预习并对实验进行设计的基础上改成了学生分组实验。
(三)及时评价,让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
教师要定期评价小组共同学习的情况,不仅仅针对实验数据的准确度这个指标来评价,要把小组各成员的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等纳入评价的体系,以增加学生合作意识。教师在教学评价中更要关注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互相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分享成果、交流经验和互相打分等活动,以便学生了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
三、提倡运用随手取材的自制教具和低成本实验,培养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
新课标倡导加强实验教学,其中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就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倡,在注意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的同时,更应提倡运用随手取材的自制教具和低成本实验,创设生动的实践情景,从而培养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其实能随手取材的教具和实验,对学生来说比较亲切,吸引力强,学生的参与感强;实验本身简单明了,易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富有创造性教育的因素;实验的成本低廉、易于推广。比如,笔者在上《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时,叫学生用左手拍右手,及用手掌压笔尖,感受反作用力;上《离心现象》时,用半个矿泉水瓶演示“水流星”及叫学生摇透明胶布,感受胶布粘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产生的离心现象;上《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叫学生自己准备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的硬币和同样大小的纸片;上《重力》时,有个演示实验,叫“用悬挂法测物体重心”,笔者就改为随堂学生实验,叫学生自备薄木板或厚纸片或直接就用书本,还有细绳,上课时分组实验……
四、巧妙设计随堂小实验,让学生体验成功与快乐
一直以来,学生实验是极其薄弱的环节,新课标提倡教师应该积极开发适合教学的实验项目,安排足够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在探索中既锻炼受挫能力,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除了落实和改进教材中所要求的实验外,还要多搜集资料,开动脑筋,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随堂小实验,创设一个有活力的课堂情景。
如《摩擦力》一课,笔者为学生安排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这个实验,需要两块规格相同的方木块,实验室里只有几套这样的器材,如何找到规格相同,又能被拉动的物体呢?看着手上还算崭新的课本,笔者灵机一动,心里想:每个学生都有相同的书本,再加上一个小夹子,不就可以被拉动了吗?于是,笔者只需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个弹簧秤,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小夹子,再利用手头上的物理课本,这个实验就能轻松完成。在设计这个实验时,笔者巧妙地埋了一个伏笔,就是让学生在自己的课桌上做实验,而做实验的书本又大,故在用弹簧秤拉书本时,有学生把书本拉出了桌面,其中一些敏感的学生担心实验受影响,便把求救的信号发给教师,此时笔者适时提出了一个问题:“物体所受摩擦力与其接触面积有关吗?”并引导学生设计了实验记录表格:
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教师事前并没有提出,因此学生探究的劲头非常大,得出结论后的不可思议的感受和快乐,让整节课充满了感叹和欢笑,这样有意无意间把这节课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轻松解决了,即便这实验让他们少做了几道题,但换回的却是学习的快乐与学习的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一个开端。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块土壤上。”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真实课堂大多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按方抓药”式的实验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手脚,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教得死板,学生学得痛苦,最终导致的恶果就是培养出高分低能、人格不完善的学生,这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挖掘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实现知识、技能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给力载体。
(作者单位:佛山市南海区九江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物理学史是人类对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它研究的是物理学发生、发展的规律,说明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定律和理论体系的酝酿、产生和发展的辩证过程。它是一座知识财富的宝库,不仅展示了物理学理论形成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而且深刻的揭示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它也是一块精神财富的宝地,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自然观、世界观,升华了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认识。与此同时,物理学家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高尚品格,也给后人增添了无穷的榜样力量。物理学不仅以其知识、方法和思想极大的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而且在更广阔的领域深刻的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学习物理学史就是为了了解物理学所走过的道路,它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物理学,更有效地应用和发展物理学。过去很多人总是在说“以史为鉴”,但我们认为对物理学史的学习仅仅“以史为鉴”还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更应该在“以史为鉴”的基础上“以史为器”去发展、去创新。物理学史和自然科学史告诉我们,历史上的一些发明、创造并不是前人研究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往往是前人研究方法、思维特征的重现,并且它更是螺旋形上升的。
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引入物理学史教育,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从前人的经验中受到启发、教益,从而感悟科学方法,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新课标“三维目标”的必然选择。
下面,从几个方面简述物理学史的作用:
一、感悟科学方法
物理学的发展史是一部物理学方法论的发展史,物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宝贵的理论成果,更留给后人值得深思的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发展的历史证明,每一次重大科学理论的突破,往往都伴随着新的科学方法的诞生,而新的科学方法又反过来促进物理学的发展。
力学是物理学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机械运动是力学中最直观、最简单、也是最便于观察因而也最早得到研究的一种运动形式。然而,和物理学的其他部门相比,力学的研究却经历了更为漫长的过程。从古希腊时代算起,这个过程几达二千年之久。只所以会如此漫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缺乏经验,缺乏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因而也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代人类历史上少数百科全书式的大哲学家,而且是通过观察自然,运用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方法试图解释自然,奠定物理学思想萌芽的人。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观察”和“思辩”的层面上,致使像“力是维持物体物运动的原因,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等错误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想。
但是,伽利略没有仅仅停留在逻辑思辩上,而是继续做了斜面实验。他发现,落体的速度越来越快,是一种匀加速运动,而且加速度与重量无关;他还发现,斜面越陡,加速度越大,斜面越平,则加速度越小,在极限情况下,斜面垂直,相当于自由下落,不同物体的加速度是一样的。当斜面完全水平时,加速度为零,这时,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就应该是沿直线永远运动下去。斜面实验表明,物体运动的保持并不需要外力,需要外力的是物体运动的改变。伽俐略最终用“理想实验”由斜面的情形推到自由落体和水平运动的情形。
伽俐略逻辑推理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为后人找到了研究物理的正确科学方法。从此,“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已经出现”(伽俐略语),物理从此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得以迅速发展。纵观物理学三百余年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实验在检验已知理论,探索未知规律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1687年,牛顿在其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就已经正式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可直到一百多年后的1798年,英国科学家卡文笛许利用扭称这一巧妙的实验装置测出引力常数后,万有引力定律才得以全面的展示在世人面前;麦克斯韦对电磁波理论进行了长达十年的研究,并以一组简洁的数学方程把电磁波理论概括得十分优美对称,但当年却难以令人信服,直到二十多年后他预言的电磁波被赫兹的实验所证实,他的学说才成为举世公认的电磁理论基础;1905年,爱因斯坦用光电子假说总结了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之间长期的争论,能很好的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但是直到1916年,当密立根以其严密的实验全面地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方程后,光的粒子性才被人们所接受……可以说:实验,只有实验,才是物理学的基础。
将物理学史引入课堂,不仅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领略前辈大师的研究方法,得其精髓,有所借鉴。
二、提升人文素养
物理学史是一部人文史,物理学家们在从事科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的诸多真理,同时也为后人树立了一座座道德丰碑。科学家们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人文素养,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都会使学生的情感升华,对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人格的完美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牛顿是经典物理的奠基人,但他却谦称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居里夫妇是镭元素的发现者,然而他们却没有居功自傲,“镭只是一种元素,它属于世界所有,科学应当为大众服务,它应当属于全人类。”她说过的这句话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物理学史也是一部美学史,对称、和谐、统一等美学要素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文化导向作用。当先人们对天体的运动还充满着神秘与未知时,却能直观的感受到其运动轨道应该是圆周,因为“圆是美的”。物理之美是直观的,比如彩虹是极美的表面现象,人人都可以看到;物理之美也是深刻的,电荷之间的引力与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都遵循平方反比率,电子绕核运动的模型和星体之间的模型相仿等等无一不显示着物理学深刻的统一美。
物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生活、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最广泛联系的科学。它可以揭开大千世界的奥秘,使学生志向高远,憧憬未来,本应该是学生最为钟情的一门课程。然而,有时它竟成为学生最为头疼和恐惧的课程。这不能不说是单一课程目标与僵化教学模式的一个苦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充分重视物理课程中的人文素养资源,坚持三维课程目标,就一定能够焕发物理课程的魅力。
首先,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深入挖掘物理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以此来深入落实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学习品质。 马克思曾经讲过,社会的进步,属于人类对于美的结晶与追求。 居里夫人也曾说过,探讨科学知识的过程蕴含着美的因素,在工作中可以得到快乐。
其次,教师要把这些学者、伟人的思想渗透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认真探究客观世界中的真实秩序,感知物理知识的美、善、真的一面。 教学中要展示出物理知识的简洁美、奇异美、和谐美。 苹果从苹果树上掉落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定不会注意到这件事情,但是牛顿却展开了深度的思考,并且得出了万有引力的定律。 在力和运动关系
再次,物理知识中,人们始终都觉得雅丽斯多得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经过伽利略与牛顿的多次实验验证,从中得出规律与结论,彻底否决了亚里士多德的想法,设立了牛顿三定律。这些物理学家的好奇心、坚持真理、视苦为乐、实事求是、顽强不屈的美德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通过学习科学家身上的这些美德,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再比如电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是十分抽象的。 人们又如何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呢?
最后,人们知道,电场自身具有两个十分明显的性质:一是它同地方,这种作用的强弱也不同,并且受力的方向也不同,科学家便引入电场强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电场的这个性质,其表达式为 E=F/q。 二是在电场中的电荷具有能量,在电场不同的地方,电荷的能量也不相同,科学家用电势来描述电场的这一性质,其表达式为 φ=E/q。 这样,电场这种抽象的物质,我们就形象的通过电场强度和电势这两个具体形式完全地表达出来。 简洁明了,和谐对称,给人以一种美的强烈感染。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情感所支配的。物理由于物理量很多及一些物理规律的抽象性,使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情感非常重要和必要。当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信心、兴趣、欣喜等积极的情感体验时,学生就会对物理学习表现出积极主动的良好状态,这样学生就会更主动地去探索物理知识。(剩余2234字)
摘 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情感,巧妙激疑,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创设物理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c)-0204-01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教学场景,从而引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并能尽快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物理情景教学在新课改中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的物理课堂要实行高效课堂教学,就是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内容,这就不得不借助情境教学来实现.许多物理知识烦躁乏味,创设一定的物理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探求新知,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培养学生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 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堂课的好坏,与教学环节的设计密不可分.而一堂课好的引入,将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种与物理问题有关的情境,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心理需要,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的一些做法、体会和认识
11 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创设问题的情境
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要认识物理规律和物理结论,要求学生有一些感性认识而加深感性认识的途径便是物理实验如:讲解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提问,让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是轻的物体下落得快还是重的物体下落的快?学生凭着直观的感觉认为是重的物体运动快。教师演示同样大小的铁片和纸团下落的快慢,给学生一个不同的结论,引起学生的好奇,这样就创设了情境
12 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是物理的生命,没有问题物理就失去了魅力。对于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趣味性的问题,出现美好的物理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内动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生动活泼的学习。
2 创设多媒体情境,增强求知欲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展现物理过程的发展以及物理规律的得出 而对于某些复杂的物理实验课堂上不能演示的,则不得不借助于多媒体向学生展示, 以多媒体技术的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讲授绪言时,将无法直接演示的“声音震碎玻璃杯”实验,用视频录像播放出来,使学生通过“眼见为实”体会高中物理的有趣。再如在讲授“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时,将机械波上各质点的运动和整个波传播的关系用CAI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通过观看,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以及波上各质点运动的特点。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惊喜、感叹,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从抽象到具体的透彻理解,达到心领神会的效果。
3 创设生活情境,增强理论联系实际
物理是一门源于生活,走向生活的科学,物理问题就在我们的身边因此我们的物理教学应该“由物及理”,即新课程所倡导的“由生活走向物理,由物理走向社会”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还原到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场景中,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1 让生活走入课堂
在“惯性”一节教学,举如下实例:当汽车突然起动时,站在车上的你会向哪倾倒?如果是突然刹车呢?你跑步时碰到障碍物,会向哪摔倒?如果是脚下踩了一块西瓜皮,突然一滑呢?这些都是学生的日常感受,很容易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而给出惯性的概念选择身边的事例,为绝大多数学生所熟悉,以期引起学生的共鸣柯受良飞越黄河、蹦极跳、观日出、估算心脏功率、百货商场中的电动扶梯等,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已经出现在高考题中,并且对中学物理的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2 紧扣时代脉搏,与现代科技同步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要时刻与时代的步伐一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反映科学的前沿和最新科技成果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职业敏感性和洞察力,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及时捕捉反映科学前沿与动态的最新信息。如神舟飞船的发射、半导体、激光等新兴科技的应用,把这些科技与物理很好的结合到一起,激发学生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备课,设计教学过程,创设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动之以情”,使物理学习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阎金铎物理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2] 王道俊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3]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海教育出版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