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是指60岁至衰亡的这段时期。按联合国的规定,60岁或65岁为老年期的起点,老年期总要涉及“老化”和“衰老”两个概念。
老化,是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
衰老,是指老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或结果,如体能失调,记忆衰退,心智钝化等。
一,老化的原因(从个体出发,从个体与社会关系出发。)
1以个体变化为重点的老化理论
遗传学说认为:精神机能的老化,行为的变化以及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心理变化都是由遗传决定的,衰老是按遗传程序实现的,是有规律的退化(双亲的寿命与子女的寿命有很高的相关度)。
行为老化学说认为:老年行为的退行性变化是由于精神退化机能引起的,并主要从行为变化中反映出来。
2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老化学说
疏离学说认为:老年人与社会的脱离是造成个体老化的主要原因。
适应学说认为:老年期的主要变化是人际关系的改变。人际交往增多会减轻老年人的不安感。
二,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
(一)老年丧失期观点:老年的心理变化只有衰退没有发展,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时期。丧失的内容,包括身心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
理论依据:把人视为生物机体,过于注重生物机体的变化和年龄因素对心理变化的影响,而把心理发展看作是线性的上升和下降,这不符合复杂性的客观规律,是不可取的。
(二)毕生发展观:认为个体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
观点:①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从胚胎形成到衰老的整个一生都在发展。②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方向,形式和速率各有不同。③心理发展过程既有增长也有衰退,是增长和衰退的对立面的统一④个体心理发展是有多重影响因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共同决定的,各子系统对不同发展时期的影响强度有明显的区别。
毕生发展观强调:人到成年以后心理仍继续发展,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老年心理变化观,应予以充分的肯定。但这种理论对老年期心理变化的下降和衰退这一总趋势,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应科学的正确的认识老年期心理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性。
三,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一)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
视觉渐退(视觉敏锐度下降,视野缩小,聚焦能力减弱,暗适应所需时间延长)
听觉渐退(50~60岁听力减退的转折期,60岁以后逐渐下降,80岁以后下降尤为明显)
味觉、嗅觉和触觉迟钝。
(二)老年期的记忆减退特点
1老年人记忆衰退的年龄趋势
增长(儿童)~黄金时期(少年~成年)~明显减退(40~50)~相对稳定期~衰退关键期(70)~衰退时期
2老年人记忆衰退的特点
①机械记忆衰退明显,意义记忆稍微缓慢②再认能力,表现出逐渐老化现象,但再认比回忆保持要好③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识记和回忆人的姓名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烦恼。
3老年人的主要记忆障碍
①老年人记忆障碍主要在于信息提取困难②记忆障碍是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③老年人较少主动的运用记忆策略和方法④文化因素对记忆影响显著
4对老年期记忆衰退的解释
①加工速度理论(反应速度,感觉运动速度,知觉速度和认知速度),老年人的反应越来越慢,导致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
②工作记忆理论:认为老年人发生记忆功能衰退是因为他们缺乏信息加工资源,即缺少一种“自我启动加工”的能力。
5老年记忆衰退的延缓和弥补
①利用多种感觉器官(采取耳听、眼看,口诵、手写等多种感知动作加强记忆)
②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秩序,必要的事情可以写备忘录,按规定事项提示注意
③防范学习和做事情的步调,按适合自己的速度从容地进行各项工作
④有意识地进行改善记忆的训练,提醒自己注重运用记忆策略(复诵、背诵、归类,创编联系、联想、组合、想象等有效记忆方法)
⑤增强记得住的信心,不能背“遗忘”的包袱,以顽强的意志改善记忆,延缓记忆衰退。
(三)老年期的智力减退
1老年期智力水平的衰退(20岁左右是智力的高峰期)
2老年智力变化的不平衡性。(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包括语言和操作两方面的内容)
(四)老年期的人格特征
(一)老年期人格特征的稳定性
(二)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
①不安全感(身体健康和经济保障)
②孤独感③适应性差④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注重经验,希望子女接受自己的经验方式)⑤回忆往事(心理世界由主动向被动,由朝向外部世界向朝向内部世界转变)。
(三)造成老年人人格变化的因素
生物学的衰老(大脑,感觉器官)
心理上的老化(主观意识到老了,疑病和对死亡的恐惧)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社会关系减弱)
造成老人与社会、与他人关系减弱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社会疏远老人,二是老人退出社会。
五,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适应是以自我调整来适应环境或情境的状况,老化是个体生命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过程。
(一)对老年期的退行性变化和对老年期生活的心理准备
(二)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
(三)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人的一生从小到老都在体现自我的生活价值)。
(四)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要素
(五)深化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是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六)避免逃避式的适应方式。(老年生活模式的类型:成熟型,安乐型,防御型,愤怒型,自愿自艾型)
总之延缓老年人衰老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减少老年病的发生,提高健康寿命,减少带病寿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一)恒常性:指的是我们与“客体”能够保持一种“恒定的常态”(constancy)的关系。
恒常性是3岁前幼儿期就已形成,直至影响到成年之后。离开妈妈的孩子,仍然确信妈妈会回来,Ta的恒常性相对高的,反之亦然。孤独者心中有人,寂寞者心中无人;那么孤独者跟寂寞者相比较,孤独者的恒常性是高的。
对于恒常性最好的解读就是扎西拉姆多多的那首唯美的诗句“见与不见”:
你见或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二)恒定性:自己的好坏自己知道,不受别人的评价等影响,或者外界变化而变化。
内在客体的稳定,包括两层意义:
1情绪上的稳定:指的是,当我们与外在客体在空间上远离的时候,心中仍旧可以保持这些客体的形象,同时仍能够通过内在客体,感受到自身与客体保持着一种稳定的亲密情感 (Fraiberg, 1969)。“虽然ta和我一段时间没有联系,我仍能感受到我们是相爱的”,就是一个例子。
2认知上的稳定:指的是,某个客体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一以贯之”的、“稳定”的,我们不会因为Ta(外在客体)一时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就立刻推翻之前对对方的感受与评价(内在客体)(Mahler, Pine&Bergman, 1975)。例如:“虽然ta犯了个错误,但我依然觉得ta是个不错的人”
三)心理学中的心智化概念:
是理解表面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的能力;心智化可以看成一种有想象力的心理活动,能让我们从精神层面——如心理需求、欲望、感受、信念、目标以及理性——理解和解读人类行为。强调这是一种想象性质的活动,是因为我们并不确切知道此时此刻一个大脑中在想什么。但是,我们仍然会通过这个人表现的意图和心理状态来解释其心理行为。这是“对误解的理解”,也认为是“对思考的反思”。
李老师上第一节课时就叮嘱大家,要入心理学之门,就一定要带着“为什么”“为了什么”的问题去思考,要从别人的行为或语言中,“见”到或“闻”到其现象背后的本质。这就是老师要求我们提高心智化的意思了。
心理学上为什么心智化这么重要呢?心理咨询,其实就是提高心智化的过程。
1)心智化能帮人在困境中减轻悲剧的分量。有一个故事说:某位咨询师遇到一位成年男性求助者,求助者的童年在一位精神分裂加抑郁的母亲身边度过,但咨询师发现求助者的功能还蛮好;比其他亲人精神分裂或抑郁的求助者好多了;为什么呢?详细了解情况中得知求助者在很小的时候,心里就有了一个信念。他的妈妈“疯”了,这样的想法保护他,通常孩子都会在妈妈那里看到他自己,一个支离破碎的母亲就像一面破碎的镜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也是支离破碎的,但这个小男孩儿知道这面镜子碎了,而非他自己有问题。
2)“心里治疗中的依恋关系”里,有一句荣格的话:
两个个体相遇就象融合两种化学物质,只要有融合,二者必定都发生了转化。医生要影响患者,但要这发生,必以病人对医生的影响为前提。你若不为所动,你也无法触动他人。
两个人格的重要的互动,其实是表现出来两个人之间的一种相互的,互惠的变化。治疗师自身的心智化能力或者你自身的自我能动性,会影响到来访者去发展这些相应的能力,你会对求助者获得这些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如何提高求助者的心智化能力呢?
如果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心理状态持续保持关注和好奇,求助者自然也会做出更多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尝试,做着做着就会了。
4)在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心智化是在用左脑(逻辑,推理,语言)来帮助右脑加工各种混乱,强烈的感受,双脑合一的过程是求助者自我趋向整合的一部分。
但有人的心智化是纯粹左脑的过程,如用理性来工作的咨询师,他们凭着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可以做出准确的共情,比如他们知道小孩被家长打的时候,刚开始可能觉得愤怒不公平,多打几次会有委屈和悲伤,再打会绝望,再打可能会抽离情绪的词。多共几次总能共到点上求助者当下的情绪,他们不能直接感受到,时间长了求助者也会学会这个游戏规则,他们会推断出自己小时候经历某些创伤时的感受。
这些感受又导致了现在怎样的行为模式,把推断的结果反馈给咨询师,对咨询师的咨询也有帮助。
5)心智化能力有些时候过于靠近权力核心谋略成为重要的生存技能,从孙子兵法到三国演义,里面有不少对他人动机情感和心理状态的揣摩,甚至是预测,但在这里理解他人是为了战胜他人。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对自己卓越心智化能力的一次豪华展示。
6)心智化也要讲求一定的度;它只是一个工具,生活当中每时每刻都刻意用心智化的话,也会有负面影响。言者无心,闻者有意;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问题也会频频出现。
人们自然而然地做出真诚善意利己利他的举动,很多时很多时候不需经过大脑,更没有什么心智化,只是对内在世界的真实表现,是本真的存在状态。这时候心智化的出现反倒不合时宜,也不够纯粹和美好了。
持有恒常性相信亲人和自己所爱的人;持有恒定性清醒了解自己(长短处);提高心智化能力,学会换位思考和共情能力;同时让自己的善良也长一颗牙齿,好好保护自己,最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积极,正向,阳光。
附言:特别感谢,为了帮我查到恒常性,恒定性的概念,深夜里帮我联系多人请教,并给满意答复的我们学习委员大力老师!很感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