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设计师到底是做什么的,岗位职责及需要的能力

UI设计师到底是做什么的,岗位职责及需要的能力,第1张

研究界面----图形设计师GraphicUIdesigner

国内目前大部分UI工作者都是从事这个行业。也有人称之为美工,但实际上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美术工人,而是软件产品的产品外形设计师。

这些设计师大多是美术院校毕业的,其中大部分是有美术设计教育背景,例如工业外形设计,装潢设计,信息多媒体设计等。

研究人与界面的关系---交互设计师,interactiondesigner

在图形界面产生之前,长期以来UI设计师就是指交互设计师。交互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就是设计软件的操作流程,树状结构,软件的结构与操作规范(spec)等。一个软件产品在编码之前需要作的就是交互设计,并且确立交互模型,交互规范。

交互设计师一般都是软件工程师背景居多。

研究人----用户测试/研究工程师Userexperienceengineer

任何的产品为了保证质量都需要测试,软件的编码需要测试,自然UI设计也需要被测试。这个测试和编码没有任何关系,主要是测试交互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图形设计的美观性。测试方法一般都是采用焦点小组,用目标用户问卷的形式来衡量UI设计的合理性。这个职位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个职位,UI设计的好坏只能凭借设计师的经验或者领导的审美来评判,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风险性。

用户研究工程师一般是心理学人文学背景比较合适。

综上所述UI设计师就是:软件图形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和用户研究工程师。

专业知识储备、设计思维和技能

1用户体验设计知识点。给应聘者提问几个专业问题(包括用户研究方法、可用性知识、用户思维、情感化设计、web设计常识、移动设计规范、移动互联网的特征等)来考察他的用户体验设计的理论知识储备。

2设计方法和流程。主要是询问对方是否了解开展设计工作的一个主干流程(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竞品分析-需求提炼-信息架构-页面布局-功能任务流程和交互细节-测试/走查);考察他对用户体验设计系统在宏观上的认识以及该有的设计思维;

3产品意识和设计思维。格局:作为设计师是否能够上升到产品层面去看待问题,有没有或者有没有意愿去研究产品的走向和产品功能背后的逻辑;思维:有没有切实地用用户体验的方法和原则去指导设计;需求到设计的转化落地能力。

4设计表达和技能情况。主要是设计工具使用情况,如PS,AI,Axure,以及Sketch/AE等,主要是考察其是否具备立即开展工作的基本功,以及设计表达的动手能力;输出物的细致和规范程度。

项目经历和实践经验

1项目和实践分享。独立参与哪些项目,拿一个重点项目讲述主要过程,具体讲解由需求到设计的转化过程,以及主要的创新点,主要考察他把握需求的能力,设计的意识和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2职责和能力。明白交互设计师的职责以及自己在团队协作中作用和贡献,考察其真正做了哪些事情,付出了哪些心血。

3成长和收获。让应聘者讲述自己经历过项目后的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提升,以及设计心得,主要考核他的分析和总结能力,以及确实在认识、能力和经验上的提升,是否想成了自己的设计观点和理念。

学习和研究能力

1学习途径和计划。询问获取专业知识的渠道和成长路径,考察其对于互联网行业的认识和设计前沿的关注情况;另外判断其学习积极性,是否真的是有自己的学习安排和计划。

2用户研究能力。熟悉常用的用户研究方法,有用户意识;能够基于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分析和阐述问题;能够独立开展用户研究工作,收集反馈和分析数据,输出研究报告。

3市场和竞品分享能力。了解互联网行业,熟悉所参与项目的市场和竞品情况,有自己最喜欢的应用并对其核心功能和设计优劣点能够了如指掌,有相关方面的完整的(体验)研究报告。

项目和工作能力

1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是否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对待现象、问题和事物是否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遇到问题能不能独立去思考,是否能带着见解去和别人讨论。

2主观能动性和执行力。如何看待一些初级的设计任务,能否很好地完成它;能否按时完成老师或主管交给的工作。能否主动去发现并解决产品上的一些体验问题,并推进落实。

3沟通和团队协作。考察其在工作中是否善于和别人进行沟通和协作,是否有推介、辩论、说服、等沟通能力以及组织协调推动能力;

4责任心。考察其是否热爱这项工作是否愿意为工作付出是否对公司有一定的忠诚度软件界面设计,交互设计,以及用户研究等

1、负责软件界面的美术设计、创意工作和制作工作,软件工程师背景和相应的编程能力,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储备。

2、根据各种相关软件的用户群,提出构思新颖、有高度吸引力的创意设计。

3充分理解产品策划思路及理念,配合产品经理和研发人员实现产品各种界面的视觉设计;

4建立和完善产品界面视觉设计规范;

5根据交互设计及产品规划,完成产品(iPhone、Android、Web平台App及网站)相关的用户界面视觉设计;

6配合产品开发中的图形界面(GUI)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师,工作涉及多链路,在实实在在的解决产品的体验问题。

1发掘用户需求,打造极致的体验

产品体验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体验设计师应该是最了解用户的群体之一。

成功始于好想法。体验设计师们采用调研、脑暴等方式,发掘用户的潜在需求。

为用户带来更易用、更高效、更舒适的产品体验,从而让他们更爱你的产品。

2推动执行落地,打造有效的创新

发掘到产品面临的问题及用户需求后,不要让闪光点被淡忘,及时进行有效的落地实行,才能实打实解决问题。

3搜集用户反馈,推动产品优化

产品上线不是体验设计的最终结果,用户反馈才是对体验设计质量的检验。

反馈不好,再次找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推进产品设计的持续优化。反馈好,皆大欢喜。学UI设计那就得必须熟练掌握一些设计软件技能,包括PS,AI,AE,ARP等。另外,需要进一步要掌握外加两个辅助插件如思维导图,马克鳗等软件,这些都是一名UI设计师必需要掌握好的软件。如果你也想进入UI设计领域,可以考虑参加一些专业有实力的UI设计培训课程,不过,慎入坑。

工业设计中的高技术风格 中国发展具有现代意义的工业设计是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国内一批有识之士如柳冠中、王受之、张福昌等人,像普罗米修斯般从西方盗回工业设计的火种,历经二十余年传承,中国工业设计之火已在国内呈燎原之势。国内的工业设计教育发展迅猛,根据的最新统计,设置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已达所,名列设置最多的工科类专业的前8名,大大超过了绝大多数传统专业。海尔、联想、宏基等国内企业的产品屡屡在国际上获奖,中国工业设计师也开始在if、red dot、idea等重要设计竞赛中崭露头角。“以至于美国商业周刊在年7月7日刊出头版文章惊呼《是意大利设计吗?不,是中国设计!design in italy no, in china!》,似乎一时间中国的工业设计成为了全世界设计界关注的焦点。”

我们在为工业设计发展取得成绩欢呼雀跃的同时应该对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有一个清醒地认识。应当认识到工业设计在西方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工业革命和场经济发展的浪潮,表现为与大工业化生产紧密相连、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一个自然过程。而上世纪80年代初工业设计思想在中国的导入,“就更多地带有“超现实”的色彩,是席卷中国大陆的业革命风暴尚未到来前少数具前瞻眼光的学者发出的理性呼唤。”由于当时国内场发育不健全、竞争机制的缺乏,国内尚未出现供大于求的矛盾,国内企业还没有遇到高度竞争的生存压力,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自足状态导致企业决策层对于工业设计的导入普遍持消极态度。因此我国导入工业设计理念被迫采取了“理论开路、教育先行”模式,这也造成了在其发韧之初就存在与企业界缺乏有效的沟通的先天不足,一方面教育界培养出的工业设计毕业生因为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而大部分惨遭淘汰,另一方面,企业界又对优秀设计人才有极大的需求。这就造成了“我国设计业两端大,中间小的模式,即设计教育与设计需求的增大,专业化的设计队伍与合格的设计人才却相对缺乏的局面。”

如果说在作为业中心的初级阶段,我们可以满足于oem(original euipment nufacturer) 原始设备供应商,即代工生产或“贴牌”生产模式,但是我们要想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就[1][1]必须实现从oem的生产模式向odm(original design nufacturer)原创设计供应商,即设计代工、原创设计管理模式的转变。

现实要求我们把工业设计重心由教育界向企业界迅速转移,实现教育界和企业界的密切联合,把工业设计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让企业界能从生产力的发展中确实体会到工业设计带来的好处,这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里工业设计界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设计人,我们“有义务细心谨慎地超越设计品形貌和短期目标,深入探讨设计的本质和的影响。”我们应主动参与这场产业转变,对中国设计的现实方位有个清晰的认识,并大胆对未来工业设计风格进行探讨,这将对工业设计的发展大有裨益。

影响中国工业设计风格的几个因素

“风格”一词按照《辞海》的解释就是风度品格。在艺术上,“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面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从风格的概念我们可知,设计风格是同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同一性表现在设计师通过设计的外在形式而反映出来的具有一定共性,并且相对稳定、更为本质地反映时代、民族的文化、艺术、精神气质、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内在特征。多样性表现在设计师在通过设计来表现上述特征时超越了盲目、无序、生搬硬套的幼稚阶段,摆脱了各种程式化的束缚,能够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的独特视角来进行有所取舍的合理表达。风格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设计、文化、社会发展等深刻的内涵;从这一深层含义来说,风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一种风格或流派一旦形成,它又能积极或消极地转而影响文化、艺术以及诸多的社会因素,并不仅局限于作为一种形式表现和视觉上的感受。因此设计风格的形成不仅是设计理念自身得发展,而且也意味着国内企业界自有品牌的建立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全球化对建构中国工业设计风格的影响。

作为不可阻遏的历史潮流,经济、文化全球化正在世界体系中以不对称和相互依赖的形式进行。“在这一复杂互动的进程中,文化同质化(culture homogenization)的现象日渐突出。一方面设计的话语权牢牢地被几个西方大国所把持,设计语言同质化的趋势正在加快,在好莱坞大片、日本漫画、韩国音乐伴随下呈长起来的新一代可能割舍与母体文化的脐带,出现“有形的地理疆界因无形的互联网络而变得日益模糊,来自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受众都接受性质相同的信息和风格,而这些信息和风格可能与本土、宗教或民族环境相脱离。”的情况,这将对我们设计风格的民族化探索可能产生前所未有的困难。另一方面工业设计作为一种“舶来品”,其发展时间的短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工业设计发展在整个世界工业设计中处于边缘地位。

美国著名学者欧文拉茨洛(ervin laszlo)在其新著《布达佩斯俱乐部全球问题最新报告——第三个年》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未来不是被预测,而是被创造”。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工业设计的未来的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不是时间轴上的突变过程。现阶段工业设计界在设计民族化的种种或成功或失败的尝试与努力,将构成未来工业设计风格的现实基础。

继承与创新的矛盾

任何一个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民族,都会产生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既要为了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参与全球文明中去,又要传承历史文脉。因为,“历史一面成为过去,一面又从过去中伸出双手挽着现实同行。我们任何选择,都只能是在历史的巨大惯性中的选择,尤其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物承文化,正因为我们仍然生活在其中,所以要树立科学的审视态度就更难”因此,我们在设计发展中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将是今后一段较长时期中国设计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方面设计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是我们一直没有在国内企业的设计创新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摆脱形态和实物对设计创新的束缚的低层次徘徊的怪圈。另一方面,只要国内的设计界把视角置于一种国际多极化和民族文化多元论的权力诉求日益强烈的大环境下,去思考全球化中的中国设计时,就不可能放弃对建构中国设计文化、创造设计风格的责任。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我国倒入工业设计理念已有二十多年,但是我国现阶段的设计水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许多工业产品设计是靠“一仿二改三创造”来“新产品”的。在这些设计中,多流露出欧美设计的地模仿和对日本、韩国设计的风格的抄袭,唯独找不到我们本民族文化的对设计的影响。设计理念的混乱、设计风格的暧昧,使我们的设计表达极为苍白,导致我们的工业设计在场竞争中显得软弱无力!因此我们很难从国内产品设计中看到真正体现中国风格(chinese style)设计,即使有也只是凤毛麟角,我们无法将其推而广之地确认它的普遍意义。

未来中国工业设计风格初探

日本“和魂洋材”设计风格的形成对我们的启迪。

我们应更多地 “走出文化的封闭圈”,用包容的心态和“拿来主义”的态度,来看待西方的文明和西方的设计,大胆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丰富中国工业设计的内涵,逐步在实践中形成中国的特色和气度。邻国日本发展工业设计的模式对于我们不无启迪。

日本在发展具有日本自身特色的工业设计时,采取了“和魂洋才”的双轨并行的路线。一方面在针对国内场的设计如服装、家具、室内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中系统地研究传统,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在针对国际场的设计中则按照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

我们在日本生产的电器上找不到日本浮世绘的图案或者是代表日本传统文化的任何图腾式的符,也鲜有传统器物的造型,但是日本的设计绝对是独具一格的,日本设计师在产品上对生活文化的关注绝对是属于“日本特有的对美的尽力追求的优长。”(李泽厚语)虽然日本设计思想也深受到美国、德国及北欧的现代设计理念,如现代主义、功能主义的影响,但是日本设计师所设计的产品又有很深的日本文化烙印,日本传统文化在对日本设计的影响无处不在。

创造具有中国鲜明特征的“中体西形”的设计风格

未来中国设计的发展可以学习日本的模式,走以现代设计理论和加工技术为手段,萃取中华传统文化意蕴作为设计元素,将古老的中华文化中凝重、深远与现代文化中简约、明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的具有中国鲜明特征的“中体西形”的设计风格。

“中体” ,不是将传统造物文化中的造型、色彩拼接到现代设计中去,而是“要求设计师对一定消费范围人们所赖以维系的人文传统,理解人们生活中需求和隐蔽在生活现象之下的文化本质,亦即往往为该环境中生活的人们自己也未必清晰的那些潜在需要,这些“无意识”由调查者和设计者将其强化出来、显示出来,成为生活方式的新组成,这也就是生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外,“中体西形” 设计中的&uot;中国元素&uot;或&uot;民族特色&uot;不是一种刻意的追求,它应当是设计师对民族文化理解后的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正如爱默生在他那篇《论自信》的散文中所说的:“总有一天人们会认识到,嫉妒等于无知,模仿无疑于自杀。一个人不管好坏,必需先接受自己。虽然广阔的宇宙不乏好的东西,可是如果不根植于自己的土地上,富有营养的谷粒不回自己送上门来。”因此,中国设计界更应对其他国家的文化、设计兼容并蓄,用严谨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传统和文明。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在不远的未来真正形成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工业设计。

广告图形设计的情感传达

 广告图形是广告的视觉语言之一,它不是普通的交际语言,而是一种符号语言形式,它能传达人们的思维、情感和信息,是“情感符号”的载体。广告文字通过语言符号来传达思想,说明事实,但文字本身并不具有直观的形象性,而图形本身就具有生动的直观形象性,它通过视觉来传达思想情感。视觉形象鲜明生动,富于情感上的联想,因而就更具感染力。

 图形的情感化特征

 ①直观性和生动性 -- 图形语言在信息传播中以简洁真实、直观生动的形象承载着大量的信息,让人识别、记忆并产生影响。通过写实的图像,尤其是摄影、电视等的实物图像,直接展现事物的形状、颜色、材料、质感等特征,使人对图形所提供的信息一目了然。由于文字语言的抽象性和接受者的理解差异性,更需在信息传播中用图形来配合,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而且准确生动的图文表达更易使人们的情绪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②个性化和象征性 -- 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人们行色匆匆,若广告图像无趣、无新鲜感或无利害关系,则很难引人驻足观看。图形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以视觉经验为基础,简洁生动的图形除了直接表述主题外,还能传达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引起观众的心理感应、激发联想、达到情感融合及思想的沟通。

 ③说服性和感染性 -- 图形是最具说服力的符号形式。任何时候,我们想说服别人接受某种思想观念,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用事实说话,展示它给人以益处的事实例证,用“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原则,增强说服力。创意图形的构图、色彩能直接刺激人的眼球和大脑,感染人的情绪,打动人的心灵。

 图形中的民族个性

 中国传统书画以及民间美术在广告图形中的表现运用可以使广告增添人文艺术气息,体现本土化的广告艺术风格,激发大众的民族自豪感。广告中的传统艺术形式是现代与传统、时尚和原始的符号组合,是我们传达情感的一种有效手段。

 中国画及书法艺术形式

 中国画及书法在广告图形中能使广告作品具有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中国画的工笔与写意,以特有的造型手段表达了谢赫“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附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的审美要义,充满诗情画意。

 从中国画艺术的形式和构图分析,中国画表现出了“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精练,构图上“计白当黑”的简练。而简洁平凡的图形语言一直是设计师追求的最高境界。版面中黑与白是虚与实的关系,留白使人感觉轻松,给人以联想和意境。以虚代实、以实代虚、虚实结合,能形成“有意味”的空间。

 书法与艺术字体组合显示了独特的艺术美价值。书法以形写意、舍形求神、造型极富美感。其在图形中的组合扩展了现代设计的思路,增加了趣味性和情感性。传统书法抽象的点、线、面、色和骨力,使作品个性、神韵、雅趣得以充分体现。对传统书法以及现代字体进行图形创造,能给人以强烈的现代感,又显示出中国民族风格。

 民间美术及传统图案形式

 民间美术及传统图案对广告图形设计有启示作用。借鉴民间艺术中丰富的视觉表现形式是当今广告图形经常使用的手段,它们能传达民族个性和岁月的悠远感及手工制作的朴实感、民风的淳朴厚道感等独特的艺术情感。借鉴传统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对传统的再创造,是以现代审美对传统元素的改造、提炼和运用,同时要传承和发扬传统背后的意,特别是吉祥寓意的运用,使现代设计多了文化气息和亲和力。

 传统造型的神似与不似更增加了现代设计特有的文化风采。传统因创新而发展。在现代广告设计中要提炼传统的符号。人类的传统文化营养丰厚,现代广告设计应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把握传统精神与内涵,注重自然情感和人类情感的表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设桥梁,使现代广告艺术设计更具人文精神和情感。

 现代影像的真实性情感

 广告设计中绘画类图形因风格和手段的不同而显示出各自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如果说绘画中简练的线条能简化、浓缩一个复杂物体的基本特征,那么以现代摄影、摄像、数码技术为代表的广告图形在传递事物的真实性情感上是绘画手段所不能企及的。

 摄影摄像的艺术真实,在视觉传播上是直观的,受众易产生共鸣。具象图形的真实不是机械的摹仿,而是对现实形态的内涵进行概括和创造,包含了创作者的自身的真实情感,受众产生的也是真实性情感,能激发兴趣和欲求动机。作为艺术的富有“艺术真实”美感,可以夸张、可以虚构,但从商业文化的角度看,作为大众生活服务的一种文化形式,不能传达虚假的信息。

 产品和人物的摄影是一种感性形象。设计“以人为本”是设计界的共识,不论从人的需要出发,还是从人的认知出发,,最终都归结于一点,那就是情感。产品摄影广告图形对产品的造型进行美的视觉表现,能产生强烈的广告视觉冲击力和说服力,使消费者在视觉上对商品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对画面内容进一步产生关心,引起共鸣,刺激购买欲求。

 图形语言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的重要视觉形式,与文字相比图形语言更形象、直观和具体。

;

  这是一本书,可以到网上搜一下

  这里是中文版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14357-1html

  本书以独特细腻、轻松诙谐的笔法,以本能、行为和反思这三个设计的不同维度为基础,阐述了情感在设计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深入地分析了如何将情感效果融入产品的设计中,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设计工作人员的问题——物品的可用性与美感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好用的东西一般都是难看的。本书堪称设计心理学的经典力作。本书列举了非常丰富且新颖的事例,从日常家用电器到电脑,从个人网站到电子邮件,从计算机游戏到**,从现代通信工具,如手机,到机器人,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因而正如本书最后所指出的一样,我们都是设计师,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实际上都在与设计打交道。本书对所有从事设计和心理学研究的人们均会有所启发。

  作者简介 ······

  唐纳德·A·诺曼,一位享誉全球的认知心理学家。他不仅是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哥分校的名誉教授,同时还是尼尔森·诺曼集团的联合创办人和灵魂人物,苹果公司先进技术组的副总裁和一家远程教育公司的管理者。他所阐明的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已深入人心,他所写的《设计心理学》已成了设计人员的必备经典。

  总共5个分卷,请注意分卷解压哦~~!

  情感化设计1part1rar :点击免费下载

  情感化设计1part2rar :点击免费下载

  情感化设计1part3rar :点击免费下载

  情感化设计1part4rar :点击免费下载

  情感化设计1part5rar :点击免费下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20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