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残忍的猎杀在大雪纷飞的夜里悄无声息的进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锋利的寒刃下化为灰烬。一道道绝望地喘息随着鲜血的喷涌而出逐渐消声灭迹。一声声凄厉地惨叫划破冰冷的夜空……
一个精神变态为了延续自己的变态基因,欺骗了妻子的感情,让拥有精神变态基因的孩子在身体里孕育。
韩剧《窥探》以精神变态为题材,讲述的是“精神变态能否提前辨别”这一意味深长的疑问而引发的充满紧张感的故事。
精神变态真的能提前辨别吗?如果拥有精神变态的基因一定会成为猎杀者吗?可以对有精神变态基因的胎儿提前进行死亡宣判吗?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烧脑的剧情开始上演。
高武治小时候亲眼目睹自己的父母被杀害,哥哥为保护他好容易捡回一条命却成了残疾。他亲历现场指认凶手,在雪人里发现证据——受害者头颅,使凶手韩叙俊在一系列的证据下,百口莫辩。但因为韩国没有死刑,凶手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仍旧在监狱里活的潇潇洒洒。高武治心生怨恨,一心想杀了凶手报仇,但却因为是警察,不能知法犯法,于是天天酗酒麻木神经。
警察在人民的心里是正义的象征,是伟大的英雄。但在这部剧里,高武治这个警察却是一个平凡的人。有对凶手的恨,也有对受害者的同情。在他的心里杀人就必须偿命,当他的哥哥信仰上帝选择原谅凶手时,他无法理解,更无法释怀。用冷漠和愤恨的言语来拒绝哥哥的关心和爱护。
他冲动但又冷静,他为了追查凶手可以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但却由不得别人受到一点伤害。他一步步走进猎杀者的陷阱而不自知,他用真心却换来假意。
剧情紧凑,环环相扣,结局总是让人无法预料。本以为抽丝剥茧后能拨开云雾见青天,却一次次自己推翻。因为他所怀疑的是他真心相待之人。
郑巴凛一副牲畜无害的模样,在人前露出的都是真诚的笑脸,温柔而又贴心的话语,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一个非常亲切又为别人着想的好警察,简直就是警察中的楷模。善良、敬业是他的标志,没有人会怀疑这样的一个警察。
但根据主角定律,观众早已猜到凶手会是他,可就是不愿意承认,而是找各种理由推翻他是凶手的结论。
为救一只小鸟差点丧生在车轮下;为了抓住伤害朋友的凶手倾尽全力;关心老人,爱护孩子……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好人。
可就是这样完美的好人因为遗传基因作祟,成为了残忍的猎杀者。他所有的一切都是装的,他所有的表情都是演的,因为作为一个精神变态基因的携带者,他是没有任何感情的人,不可能有情绪的波动。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和他无关,只有在杀人时才会有那么一点点的兴奋。
都说小时候的教育最重要,可作为精神变态基因的携带者,没有足够的耐心是无法改的。或许他一开始并不想杀人,但继父的厌烦和防备,老师的异样眼光,同学的惧怕,母亲打算亲手了结他的生命。到最后一家人被残忍的杀害,勾起了了他杀人的欲望。
他希望得到神的救赎,可是虚无缥缈的上帝没有伸出援手,任他沉沦地狱,继承父亲的基因,成为猎杀者。一次又一次的残杀无辜之人,甚至连孱弱的老奶奶都没有放过。他以各种理由进行猎杀,更是憎恨那些心中没有任何欲望善良的人。高武治的哥哥好不容易捡回的命,因为信仰上帝,选择原谅凶手,巴凛却想牵引出他的黑暗面,认为上帝是虚假的,是不存在的,想要摧毁哥哥的信仰,却一直无法成功,最终残忍杀害了哥哥。
其实巴凛也算是受害者,身为一个拥有精神变态基因的孩子,在胎儿时期就被检验出拥有不可改变的基因,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成为天才。可惜他成为了那百分之九十九中的一员,他没有感情,无法拥有感情。不知道何为悲伤,何为快乐,更不知道什么是感动。
好不容易有个健全的家庭,却因为他的一些不同于正常人的举动,而被划为异类。老师害怕他,同学远离他,继父辱骂他,就连最亲的妈妈也不相信他,想杀了他。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小孩怎么会正常呢? 当有心之人一利用,他就走向了深渊。
本以为抽丝剥茧揭露巴凛的真面目就可以大结局了。可是编剧觉得还不够,脑洞大开,也特别的残忍,让一个冷血杀人魔拥有了感情。有了高兴,悲伤,后悔,愧疚,感动,心痛……各种复杂的情感,让他情何以堪。
在一次袭击中,那百分之一的天才医生追踪到了他,想亲手做个了断,为调换的人生做一个了结。巴凛被砸中脑袋性命垂危之时,高武治手中的枪打中了医生,给了有心之人可乘之机。
换脑!把杀人魔医生的脑额叶取出来给性命垂危的国民好警察巴凛安上。从此不会产生任何感情的巴凛成了一个正常人,对自己杀过的人突然有了愧疚之心,从此痛苦伴随着他。
真相慢慢地浮出水面,原来是幕后黑手在推动这一切,也只是为了让议会同意在胎儿还没出生时就检查基因,如果拥有精神变态基因,就剥夺胎儿的生命。把巴凛和医生当做试验品来实验,让全国人民看到杀人魔的罪行,然后通过这个提案。
无辜之人何其无辜,最终成为政治权弄下的牺牲品。
剧里的亲情,爱情,兄弟情演绎的十分精彩,人物刻画的十分生动。特别是情节环环相扣、暗下埋伏,让人忍不住一看再看,每每等不起更新。
其实并不是想赞扬韩剧或推崇韩国,也并不是不爱国。但是总觉得本国的演员不够敬业,编剧没有地位,审查太过严格,致使束手束脚,这样不敢演,那样不敢写,编剧的脑洞被束缚,尽是些傻白甜,纯真的可笑。虽然也有好剧,但是总是涌现大量的烂剧,让人难以分辨。
分手后还会窥探前任生活的,大多都是因为放不下。ps,当然不排除想看前任遭报应的!
只要感情上还有点纠葛,就会有情绪波动,就会期待有回应。
“当接触变成了不可能的情况下,窥视的欲望就占了上风。”
忍不住从前任的朋友圈、空间、等社交软件寻找蛛丝马迹,偷偷了解对方的生活。
他是不是有了新欢啊?
离开我以后他过得好不好?
有没有哪一刻他会想起我,会觉得遗憾?
他有没有想过复合?
1、分手后你为什么放不下?
明明知道对方不值得,明明知道对方可能已经不爱自己了,但是心中还是放不下,有的人还想要挽回对方。
因为内心太痛苦,甚至想放下自尊、在线卑微求复合,所有理智或不理智的做法都用上了。
其实这个很常见,也许刚分手的时候,你可能没想过挽回对方,是想放下的,但是却发现放不下,心里挣扎斗争、很痛苦,所以,产生了要挽回的念头,想要结束这种痛苦。
为什么放不下呢?是因为很爱么?也许并不是。
所以,当你拼命暗示自己,我要忘记他,越是克制,越是深刻,越是忘不掉。
当你努力的强迫自己去放下一个人和一段感情的时候,你就会想强迫自己不去想一只白熊一样,你越是想尽快忘了对方,尽快放下,反而,对方的点点滴滴会不断在你脑海中徘徊,印象会不断的加深!
失恋的痛苦也就一直持续且越来越大。
我认为分手后放下对方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对方从自己的心里拉黑。一段感情的结束没有谁输谁赢,过分关注对方反而影响自己的生活。
2、无论你放不放得下,请先做一个合格的“前任”
什么叫“前任”,前任就是过去式啊。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前任,就需要秉承这样的态度:好坏不论,都别惦念。
可是很多人说,我放不下啊,我就是爱他啊,我不能接受就这样分手了,所以让我怎么能不纠缠?
可问题的重点是,不管你是想复合,还是舍不得,你的吵闹、纠缠、求怜悯等等招数,对已经分手的你们来说,不适合,也没有任何益处,弊端倒是一大堆,我就不说了,反正也不是你想听的。
所以我的观点是,分手后的两个人,如果彼此都能放下,当然该当一个合格的前任;
如果被分手的一方真的接受不了,有想挽回的心,你也该当一个合格的前任。
为什么这么说?“我都当合格前任了我还能有机会??”“有!”
你想要有复合的机会,你必须先当一个合格的前任,不要急着去证明自己会改变,多说无益,做就完了,这样才能让对方对你放下芥蒂、放下责备、不满等等,能重新有机会认识和接受你!
我知道,被分手后的你,急切地想和前任恢复关系,总是不可控的像没有方向的鹿,到处乱撞,急功近利。
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全凭感觉以及自己的心情,对方是什么心理?什么想法?根本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考虑和分析过。
试问,这样的挽回,成功的几率能有多少?
如果几率高的话,芝士回答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情感问答和咨询师了。(虽然绝大部分咨询师真的是扯淡,因为他们也是急功近利的一逼,才不会考虑什么情绪的问题。)
不想着解决分手原因存在的问题,不想着理解他的感受,谁愿意和这样一个人继续纠缠下去啊。
更大可能的结果是,不仅挽回不了你想要的爱情,甚至连之前的情分都被你磨灭。
前任对你的纠缠只会厌恶至极,你此刻在他眼里,更像是一坨翔,臭气熏天,唯恐避之不及。
大多数挽回行为都会失败的根本原因——不能通过回应对方的情绪来深化彼此的联系,因此让彼此更加疏远。
所有爱情的基础,是信任。爱一个人首要的就是要尊重对方,信任对方,在这个前提上才能再进行有效的沟通。
分手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从根源上来说, 其实都是信任缺失的问题 。正因为 双方已经失去了信任,所有会认为对方并非那个“可以一起走下去”的人。
窥探前任的生活可能会给你带来短暂的满足感或者有些许的好奇心,但长期来看,这种行为对你的情感健康和恢复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首先,窥探前任的生活可能会引起你的情感痛苦,尤其是当你看到他们已经找到新的伴侣或者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很幸福时。这可能会使你感到沮丧,失落,或者有些愤怒,这些情绪都会对你的情感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这种行为可能会阻碍你从分手中恢复过来。如果你一直关注前任的生活,你就无法真正放下过去,无法集中注意力和精力来面对自己的生活。你的思维和情感都会困在过去,阻碍你前进。
因此,我的建议是,尽可能避免去窥探前任的生活。让自己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寻找新的兴趣爱好,社交圈子,让自己忙碌起来,为自己的未来打算。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自拔地关注前任的生活,请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可以帮助你处理情感上的困扰并帮助你向前迈进。
这是一个非常个人的问题,每个人的情况和反应都可能不同。一些人可能会觉得与前任保持联系和了解他们的生活是一种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痛苦或是解开心中的疙瘩。然而,另一些人可能会选择完全与前任断绝联系,因为这可能会使他们感觉更加痛苦或带来不必要的情感纠纷。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窥探前任的生活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它可能会使你无法走出失恋的阴影,也可能会让你产生嫉妒或不满的情绪,从而影响到你的情感生活和个人成长。因此,如果你感觉自己无法健康地处理这种情绪,或是想尽快从失恋中走出来,那么最好的方法是尽可能避免与前任保持联系,不去窥探他们的生活,而是集中精力去发展自己的生活和兴趣爱好。
总之,是否去窥探前任的生活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标准答案。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重要的是要记住保持心态平衡和积极乐观,尽早从失恋的伤痛中走出来。
分手后还忍不住去窥探对方的生活,是一种病态的感情吗?怎么调整这种心态?1这很正常。这种情况只说明了一点。它还没有被放下。但在好心情的前提下,不容易被外力分开而立即放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婚姻不仅是男女之间的事,也是他们的家庭之间的事。如果你想有一个幸福的婚姻,你必须与对方的父母和睦相处。你们不必彼此靠近。至少你不能有大的矛盾和疏远。许多婚姻失败。除了男女之间的问题外,还有不少人对彼此的家庭不满意,最终导致离婚。你婚前发现问题是件好事?
2自从男朋友分手后,这表明他已经被家人说服了。从好的方面来看,也许他理性地认为,父母不同意的婚姻很难让他幸福。从一个坏的角度来看,如果你真的结婚了,他将无法在这方面保护你。每段关系都值得珍惜,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法挽回的关系上。丰富你的生活,阅读,健身,游戏等等。如果你忍不住要出来看看他的生活,试着强迫自己做些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时间是稀释一切的最好稀释剂。祝你有一段新的感情!
3如果你仍然爱着她,仍然相信“分手只是双方的一时冲动”,你会故意把注意力放在她身上,这是她软弱的表现,但也是对爱的一种宽容。同时,发送一些好消息是很好的,比如问候和关心。只要她不拒绝,你就有机会和好。是和解还是放下?事实上,两者都需要你表现出一些勇气。当我的心平静下来(一想到她我就不会激动),回想一下,在这段关系中,我从彼此的问题和差异中学到了什么?如果您再次遇到之前的问题,您是否有良好的反应,并且在问题开始时能够保持警惕和冷静。写下你内心的想法。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听说过很多人有双重性格甚至多重性格,而如今的我也算是其中一员。与别人不同的是,我是自己把自己整到这种境地。 我和他是同学,高中同班,大学毕业后牵手走到一起,算起来今年是我们婚姻的“七年之痒”。我们的性格一个内向一个外向,一个理智一个冲动,一个内敛一个张扬,本期望性格互补,却不料梦想被现实生活消耗殆尽,“痒”的症状日渐显现,将彼此都逼进个人忍耐的极限。面对面的情感沟通成了一种奢求,甚至是一种折磨。很多矛盾、观念分歧、家庭琐事纠缠在一起,说不清道不明,没完没了,不了了之。 自作聪明的我,某一天和他玩起这个游戏:化身为一个陌生女孩,在网上主动找他聊天,当然是他平时表达过的欣赏类型,没有挑逗,没有逼供,只抱着搭一座“心桥”的愿望,到对方的心里瞧一瞧。了解他内心的需要,了解他理想中的老婆模样,倾听他的诉说,知道我们到底“痒”在何处。 游戏进展超乎我想象的顺利,他似乎对网中的“我”一见钟情,每天上线都会主动招呼,一边工作,一边趁着空隙和“我”闲聊。在半个多月的对话中,那些熟悉的被追求的感觉一幕幕地回现,甚至好几次我都“入戏”地为他落泪,他依然是我喜欢的那个坦诚又带点幽默感的男人,只不过这份久违了的感觉现在不属于现实中的我……每当他说,很喜欢和“我”聊天,或是很想“我”时,我总是陷入难受的漩涡,有一种狠狠的冲动想告诉他:傻瓜,这个温柔可人、知书达理又善解人意的女孩就是我——你日日相对的老婆。每天只想看透你的我,现实中依然倔强地不露声色,在日记里对自己说,这是自我成长的必经过程。 很多时候,我像一只躲在草丛里的虫子,偷偷地观察着他的一言一笑。我努力扮演着自己设定的“角色”,竭尽全力地靠近自己的目标,却又怕他怀疑我的好奇,识破我单纯的伎俩。好几回我和“我”同时上线,与他聊天,看着他如何当着“我”的面欺骗我,敷衍我,邀约“我”出去泡吧却以加班为借口搪塞我。眼泪又不争气地掉下来,男人就是这么心安理得地一边说“我爱你,老婆。”一边又与别的女人追求他所谓的“纯粹的爱”……我也渐渐明白,他不会在追求一个女人的同时,总是去谈论他的家庭,他的婚姻,他心里要什么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于是,某一天,“我”彻底收手了,准确地说是奉陪不起,因为他要见“我”,要“我”的手机,要“我”成为他的现实。 在这场窥视身边人内心的游戏里,我不止一次对自己说,其实那个吸引他的“我”就是自己的一部分,为什么他会感觉不到?难道这就是现实与梦想的距离?一定是我对爱的期望过于完美,对人性的认识过于粗浅,而对于他,一直是仰视得过度。 终于,一次吵架后,我叫道:网上的“她”就是我!这几天,他也许心存内疚,也许感觉愤怒,总之,我们现在无法面对,我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办。 专家观点>>> 窥探是想控制 黄国胜 在乎一个人,就会想了解他的心思,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暴露无遗。了解别人,必须以尊重对方为前提。如果他愿意暴露,自然会暴露;如果他不愿意暴露,就不能强求。不尊重别人的隐私,千方百计去窥探别人,一旦被对方发觉,不管是夫妻或情人之间,还是父母和孩子之间,都可能导致关系破裂。 窥探就是控制。窥探对方的隐私,目的就是控制对方,占有对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是控制和占有,就会导致反抗和独立,除非对方没有反抗和独立的能力,只好委曲求全,寄人篱下。即便如此,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貌合而神离。 爱有两种,一种是理性的爱,一种是非理性的爱。理性的爱是尊重、理解、接纳、支持,非理性的爱是依恋、占有、支配、控制。理性的爱是给予,非理性的爱是索取。两者统一,才是完整的爱。前文倾诉者的爱是非理性的,所以才会铤而走险,玩起危险的游戏。 游戏中,她发现,他并不爱她。也许这就是她的猜测,在游戏中得到证实。这样的结果只会令她陷入痛苦之中。其实,你爱他,并不能限制他去爱别人,除非你的爱是非理性的,是占有和控制。如果你的爱是理性的,你就会尊重他,理解他。 不幸的是,以上结果是倾诉者一手导演的。她化身为“陌生女子”去勾引他,才使他误入歧途。人生难得一知己,网上的“陌生女子”那么了解他的心思,处处投其所好,他怎能不动心?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圈套。她为什么要设这样的圈套?目的无非是控制对方或打败自己。 当对方落入圈套,被抓住把柄时,他就会乖乖地受人摆布,被人控制。不过,作者肯定不会承认,因为这是无意识的。 另一个目的也是无意识的,就是打败自己。通过这个游戏,作者证明了他并不爱她,他会爱上别人,他会欺骗她的感情。换句话说,作者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不可爱,吸引不住他。游戏的结果证明她的不自信是对的,她确实不可爱,吸引不住他。这在心理学上叫“自我兑现的预言”。 作者为什么不自信,为什么要打败自己?可能是小时候父母经常打击她,认为她一无是处,没有吸引力。 其实,“陌生女子”就是她自己。 “陌生女子”是她人格的一部分,是她的一个人格面具。当年,就是这个人格面具吸引了他,才会有七年的恋情。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这个人格面具渐渐退居幕后。于是,他发现她不再那么可爱了。他们的关系渐渐冷淡,沟通越来越困难,最后变成互相折磨,双方都难以忍受。然而,在虚拟空间里,这个人格面具出现在他眼前,重新激起了他的热情。这说明,他爱的仍然是她。 网络游戏本质上是一种角色扮演游戏。人们在游戏中交替扮演各种角色,所有这些角色,其实都是我们的人格面具。人是多面体,每个人都有许多面具。面具越多,心理越健康。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面具,上班的时候使用职业面具,在家里使用家庭面具,在社交场合使用社会面具。 职业面具、家庭面具、社会面具种类繁多。以家庭面具为例,又分为父亲面具(母亲面具)、丈夫面具(妻子面具)、儿子面具(女儿面具)、哥哥面具(姐姐面具)、弟弟面具(妹妹面具),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孙子孙女,叔叔阿姨,等等。 有人说,夫妻关系是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它包含夫妻、兄妹、亲子、君臣、朋友、同事、情人等关系。一个好的妻子应该能够根据情况调换面具,适时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千万不能老是用同一副面具。当然,丈夫也应如此。 因为心理版搭建的倾诉平台,我常常会听到人们的心声。青花瓷的游戏从前倾听过多例,始作俑者无一例外是女性,这也许因为女性在婚姻关系中更容易失去自信,更害怕失去对方吧。 青花瓷游戏之初,自信满满,觉得这可能是解决他们夫妻近半年来冷战、沟通不畅的良方。我告诉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若爱他,就尊重他,别给他犯错的机会,别为了自己游戏而将他推入再也不能信任、再也无力去爱的痛苦境地。可青花瓷执意认为,她的本意只是想了解丈夫内心的需要,想让自己做得更好。夫妻间需要沟通,既然现实中已不能沟通,那就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而且即使他爱上了网上的“她”,也没关系,因为“那就是我啊。” 她不知道,网上的“她”其实已不是当下的她,而只是他和她的理想。她更不知道,我们不是为了沟通而沟通,真诚和信任才是沟通的前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