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杨仪与魏延发生争斗,为何魏延没人愿意支持?

诸葛亮死后,杨仪与魏延发生争斗,为何魏延没人愿意支持?,第1张

219年,刘备汉中王,在得到汉中以后,这位贤明的君主做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任魏延为汉中都督。都督是很大的官位,在以往除非特别优秀的顶尖将领,军事素养一流者都很少获此高位。刘备不将汉中都督的职位留给自己老弟张飞,反而提拔草根出身的魏延,这着实让人难以信服。

当初诸将开会时,刘备便在大庭广众询问魏延:如今身兼重任,日后如何打算?魏延答:倘若孟德倾举国之力相侵,我为您抵挡,若是魏国将领带着数万大军来,我就为您吞没他。魏延是兵卒出身,能说出这样狂妄的话,虽然和他超凡的军事能力挂钩,但也离不开其本人自大的性格。事实上,蜀汉集团中与魏延玩得好的没几个,只有刘玄德赏识他的才干,其他人都因为魏延骄傲自大的性格对其远之。尤其是在被封侯以后,魏延更加看不起其他人,只有刘备和诸葛亮的话他能听进去。

刘琰是蜀汉集团忠心耿耿的老臣,多年来功劳苦劳甚多,他的地位要比魏延高得多。有一次,魏延与刘琰发生分歧,因此吵架,当时魏延是什么态度?口出狂言,放肆无理。刘琰对他没有办法,最后还是诸葛亮出面亲自指责刘琰事件才得到解决。诸葛亮是个城府特别深的人,他看人很准,深知魏延是个居功自大恃宠而骄的将领,因此打着宁可得罪小人也不得罪君子的态度摆平此事,倘若诸葛亮当着他人的面责怪魏延,虽然合情合理,但很可能导致后者谋反。

这个问题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彻底暴露,当时诸葛亮病入膏肓,他生前将蜀军后来的目标以及国家要治理的方向都做了大纲,交给杨仪等人。最后又补充大军撤退由魏延负责断后,如果魏延拒绝,那就随他去。

杨仪顺着诸葛亮的意思照办,让魏延断后,当时蜀军各将无一例外都听杨仪的话,只有魏延怒发冲冠,不把杨仪放在眼里。魏延带着自己部下连夜赶程,赶到杨仪大军前面,把栈道全部烧毁。之后便有了杨仪与魏延互相指责对方谋反一事。各位想想,一个平日里以自我为中心的傲慢者会得到支持吗?诸葛亮死后不久魏延果然造反,假装投降的马岱当着两军将士的面一刀斩了魏延的头。

节选自《易中天品三国》 说起来魏延“谋反”这件事,不少人是相当的熟悉。因为《三国演义》的这段写得有声有色,从文学的角度看很是精采,因此深入人心。但如果以为那就是历史,就不但冤枉了魏延,也冤枉了诸葛亮。

据《三国志魏延传》,事情是这样的: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北伐军中。病重时,他召来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交代自己死后的撤军部署,命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就不管他,部队自行出发(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诸葛亮去世后,杨仪等人秘不发丧,派费祎去打探魏延的想法。魏延果然不听指挥,勃然大怒说,丞相虽然去世了,我魏延却还活着(丞相虽亡,吾自见在),还可以继续和魏军作战嘛(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为什么要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耽误天下的大事呢(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再说了,我魏延是什么人,要听他杨仪的指挥,为他继后(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于是魏延不管三七二十一,自说自话进行部署,还要费祎联名发不命令。费祎当然不会签字,就哄骗魏延说,我还是回去做工作吧!杨仪是个书生(长史文吏),没打过什么仗(稀更军事),肯定不会违抗将军的命令(必不违命也)。魏延一想也是,就让费祎回大本营。费祎一出门,拔腿就跑,驰马绝尘而去。魏延随即后悔,追赶费祎,没有追上(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再派人去打听,杨仪等人已经准备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撇下魏延自己撤退(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怒不可遏三魏延便抢在杨仪之前率领部队先行回国(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而且过河拆桥,一路上把所有的栈道都烧个一干二净(所过烧绝阁道)。这就不但是和杨仪他们公开翻脸,而且是不给对方退路了。与此同时,魏延还上表朝廷,宣称杨仪谋反。杨仪被魏延抢了先,又被断了后,走投无路,逼到墙角,便也状告魏延谋反。结果“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双方状告的信函同时不断地送达御前,都说对方“叛逆”。刘禅当然真假难辨,就去询问董允、蒋琬等人。这一问不要紧,几乎所有的人都说杨仪不会谋反,竟没有一个人同情魏延(咸保仪疑延)。

这下子魏延在劫难逃了。一方面,朝廷令蒋琬率宿卫营“赴难北行”,迎战于前;另一方面,杨仪令工兵伐木修路“昼夜兼行”,追尾于后。魏延先到,驻军南谷口(即褒斜谷道南口,在今陕西省汉中市西北),阻击杨仪,杨仪则令何平居前抵抗。何平就是王平,因为母亲姓何,自己又曾经寄养在外婆家,所以也姓何。何平一见魏延,就冲上前去大声说,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敢这样(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的部下听了,知道无理的一方在魏延,就不肯替他卖命,一哄而散。魏延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儿子和少数亲信逃往汉中,最后被马岱所杀。马岱按照杨仪的命令,将魏延的首级带了回来。杨仪得此头颅,竟然忽地一下站起来,一脚踏了上去,一边狠狠地踩,一边狠狠地骂:狗奴才,看你还能不能干坏事(庸奴,复能做恶不)!于是诛灭魏延三族。

以上就是《三国志魏延传》对本案的记载。从这个记载不难看出,所谓“魏延谋反”,可以说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为什么说“事出有因”呢?第一,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战争年代,不服从统帅命令,自作主张,就难免谋反嫌疑。第二,掉转枪头,挥师南下,还是擅自行动,谁知道你要干什么?第三,北伐大军,本为一体,单独行动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断绝别人的退路?这不能不让人采,魏延是要杀回成都颠覆蜀汉,还不让杨仪他们赶回来救驾。所以董允、蒋琬等人怀疑魏延,是有道理的。毕竟,在魏延和杨仪都状告对方“叛逆”的时候,杨仪并无反迹(其实也无可能),魏延却说不清楚。在不明真相而且难明真相的情况下,为了国家安全,只能先假定魏延谋反。

但是,要说魏延当真谋反,却证据不足,而且不合逻辑。道理很简单,以魏延当时的能耐和实力,自立山头当皇帝,怕是不可能的。魏延自己,也不会有此非分之想。他要利用“断后”之便,就近降了曹魏,然后充当司马懿的马前卒,掉过头来打杨仪。这可是司马懿求之不得的事情。我们知道,正如刘备一生只怕曹操一个人,司马懿也只怕诸葛亮。所以,一听说诸葛亮去世了,司马懿就蠢蠢欲动。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杨仪从战场撤退时,司马懿是追了的,但被姜维的“反旗鸣鼓”吓退,民谚谓之“死诸葛亮走生仲达”。这个时候,魏延如果叛变投敌反戈一击,情况可想而知。至少,踩在脚下的头颅,就多半是杨仪的,不会是魏延的。但魏延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抢先南行。而且,他被王平打败以后,也没有北上,而是朝更南边的汉中跑。这说明魏延并不想降魏。不想降魏,又怎么会谋反?

所以,对于魏延的“谋反”,董允、蒋琬等人也只是怀疑(疑延),并不肯定。怀疑的原因,是魏延不听指挥擅自行动;而魏延这样做,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又有两个原因,一是坚持北伐(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二是不服杨仪(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第一个原因当然能够证明魏延并不想谋反,但细想起来也不是没有问题。因为如果当真是要坚持北伐,那么,你自己留下来继续战斗就是,为什么要抢先南下呢?同样,第二个原因也有问题。因为如果仅仅只是不服杨仪,那么,你走你的阳关道,他过他的独木桥,你自己先南下就是,为什么还要“所过烧绝阁道”呢?明摆着是要置杨仪于死地嘛!当然,这和魏延自己的说法也不矛盾。杀了杨仪,就可以夺杨仪之兵,也就更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北伐灭魏了。因此,魏延说的两个原因也都讲得通的。但在当时,却是第二个原因占了上风,而且在行动之时还起了杀心。

这当然也是应该谴责的。但诬为谋反,实属冤案;夷灭三族,更是量刑不当。这一点,后来蜀汉政权可能也意识到了。证据有两个。一个是陈寿为魏延作传时所下的结论。陈寿认为,魏延之所以不北上而南下,其当时的真实想法,只不过是要杀了杨仪等人而已(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杀了杨仪,就可能接替诸葛亮的职务(冀时论必当以代亮)。他的想法就是这样,并没有谋反的意思(本指如此,不便背叛)。我们知道,作为一位严谨的历史学家,陈寿是不会轻易做出判断的。他的这个说法,很可能代表了当时的共识,甚至是因为蜀汉朝廷在查明真相后,已经有了这个结论。

证据之二,是汉中城北门外的石马婆址。清代乾隆朝修编的《南郑县志》认为,该遗址很可能是蜀汉朝廷“以礼收葬”魏延之墓。为什么要“以礼收葬”呢?因为蒋琬等人也发现“魏延谋反”是冤案(蒋琬原其本意,但欲诛杀杨仪,不便背叛)。再加上魏延既是宿将,又有战功,当然应该“追述前劳”,以礼厚葬。这也等于是为魏延平反召雪了。

当然,这两个证据都不怎么过硬。过硬的证据是蜀汉朝廷的正式文件。但这恐怕永远也找不到。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再提供一个旁证,那就是杨仪之死。按照常理,魏延如果当真是谋反,或者蜀汉政权确实认为他谋反,那么,杨仪这个“平叛有功”的大英雄,在回朝之后是应该得到重赏的。杨仪自己,似乎也这么想。《三国志杨仪传》说,杨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然而怎么样呢?只封了个有职无权的中军师,手匣个兵都没有(无所统领),实际上处于闲置状态(从容而已)。接替诸葛亮的,是资历、才能和贡献都不如杨仪的蒋琬。

这下子杨仪浑身气都不打一处来,牢骚满腹,怨气冲天。《三国志杨仪传》的说法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也就是怨愤都写在脸上,不满之辞都发自肺腑。结果是所有的人都怕他说话出格,没有节制,犯了忌讳,不敢去看他(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只有后军师费祎前往抚慰。杨仪就对费祎大发牢骚,前前后后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费祎呢,大约是只听不说。最后,杨仪居然说,想当初丞相去世时,我要是率领全军“以就魏氏”,怎么会像今天这样寂寞失意?真是追悔莫及啊!

杨仪这话,实在是“反动透顶”,费祎自然也不能“知情不报”。费祎据实密报的结果,则是杨仪在建兴十三年(公元235年)被废为平民,流放嘉郡。杨仪到了嘉郡,不思悔改,又上书诽谤朝廷,而且出言不逊,于是朝廷下令将其逮捕入狱。结果杨仪自杀,老婆孩子则回到了蜀郡,其时距离魏延被杀(建兴十二年八月)也就一年半载。蜀汉朝廷如果当真曾经为魏延平反,我想大约就在这时。

当然,这里有一个不大说得清楚的问题,就是杨仪所谓“吾若举军以就魏氏”的“魏氏”,究竟是曹魏呢,还是魏延?如果是曹魏,则想谋反的就不是魏延,反倒是他杨仪。如果是魏延,则魏延必无反意。因为如果魏延要反蜀降魏,那么,率领全军追随魏延的,岂非也是“反贼”?杨仪的“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岂非自认谋反?杨仪当然不会这么傻,朝廷也没有按“谋反罪”来处理杨仪(其妻子还蜀)。可见“吾若举军以就魏氏”这句话不能翻译为”我如果率领全军投降曹操”,只能翻译为“我如果率领全军追随魏延”。后悔未能追随魏延的杨仪是并不想谋反的,因此,可能被杨仪追随的魏延也不想谋反。

毫无疑问,杨仪并不可能追随魏延,他的“吾若举军以就魏氏”也只是发牢骚。但这句话还是证明了魏延的清白。由此可见,魏延和杨仪,彼此都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甚至不惜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大打出手。

说起来还真没什么。这两个人闹矛盾的原因,竟不过是意气用事。《三国志费祎传》说,魏延这个人善待将士,勇猛过人,又生性矜持高傲,当时所有人都让他三分,只有杨仪不买账(惟杨仪不假借),魏延便把杨仪恨到骨头里,水火不容(以为至忿,有如水火)。那么,这两个人的矛盾闹到什么程度呢?就连坐到一起说说话都不难。《三国志费祎传》说,魏延和杨仪只要坐到一起,就要吵架。吵着吵着,魏延就会拔出刀来对着杨仪比划(举刀拟仪),杨仪则哭得泪人儿似的(泣涕横集)。这时,也就只有费祎能当和事佬了。费祎的办法,是插到两个人当中去,一边劝解一边把他们拉开。你说这都是什么事!

魏延与杨仪的“窝里斗”臭名远扬,连孙权都知道,而且不以为然。据《三国志董允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有一次费祎出使东吴,孙权设宴款待。喝得酩酊大醉时,孙权对费祎说,杨仪和魏延是两个卑贱的小人。虽然有些鸡鸣狗盗的本事,却是一旦得意必定忘形。贵国如果没了诸葛亮,这两个家伙肯定会作,你们怎么能不防范于未然?费祎猝不及防,张口结舌(愕然四顾视,不能即答)。副大使董恢就教他回答,说杨仪和魏延不过“人民内部矛盾”(仪、延之不协,起于私忿耳),并不像黥布(黥音qíng)、韩信那样不可驾驭(无黥、韩难御之心也),就不要因噎废食云云,算是忽悠过去。

费祎的回答马马虎虎还算得体,孙权的说法则未免偏激。魏延和杨仪确实有缺点、有错误、有问题,但杨仪有才,魏延骁勇,不好说就是“牡竖小人”。事实上魏延和杨仪都是刘备在汉中称王之后,准备回成都,要留一员大将镇守汉中。这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担任此大任的一定是张飞(众论以为必在张飞),张飞自己也这么想(飞亦以心自许),然而刘备却破格选择了魏延,结果“一军皆惊”。刘备当然看得出众人的不服,便大会群臣,问魏延说,寡人爱卿以重任,爱卿打算怎么样呀?魏延说,曹操如果倾巢而出,末将就替大王挡住他(拒之)!如果派一员偏将摔十万人马来,末将就替大王吃了他(吞之)!这可真是气壮山河!事实上魏延的确英勇善战。所以,诸葛亮北伐时,魏延就既曾经“督前部”,也曾经“为先锋”。

杨仪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杨仪传》说,诸葛亮多次出兵,常常是杨仪进行规划,负责部署,筹集粮草,计算军费(规画分部,筹度粮谷),而且不假思索,一会儿工夫就处理完毕(不稽思虑,斯须便了)。所以,杨仪和魏延闹矛盾,诸葛亮便很头疼(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他既然不忍心厚次薄彼,便只好尽可能把一碗水端平(不忍有所偏废也)。遗憾的是,尽管有诸葛亮搞平衡,费祎打圆场,这两个人还是要“窝里斗”,结果是两败俱伤。魏延固然家破人亡,杨仪也同样身败名裂。想想真是何苦!

更窝囊的是,这两个人死后也都背上了骂名。魏延被骂作“反贼”,而且这罪名还被《三国演义》夯得严严实实,几乎是“永世不得翻身”。杨仪则被骂作“小人”,遭到许多替魏延抱屈的人痛斥。的确,所谓“魏延谋反”既然是冤案,那么,冤有头债有主,制造这起冤案的直接当事人杨仪就难逃其咎。正如陈迩冬先生所言,魏延身为大将,一生征战,可谓“有大功,无大罪”,却“遭大祸,蒙大诬”,已是天大的冤枉,你杨仪为什么还要赶尽杀绝,灭其三族呢?所以后人很是不怕。比如郝经就认为,杨仪“以私憾杀大将”,罪过比魏延更大(罪浮于延)。刘家立也说,魏延“其功不可没,夷其三族。亦太甚矣”(均见《三国志集解》)。再说,杀人不过头点地。你杨仪已经把魏延杀了,还要用脚在他头上踩,太过分了吧?

但是,杨仪也有委屈的地方。第一,杨仪与魏延的争端,纯属个人恩怨,很难说谁是谁非。而且,平心而论,魏延的责任还要大些。因为两人不和的起因,完全因为魏延盛气凌人不可一世,惟独杨仪不肯屈就。这在杨仪,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你魏延可以飞扬跋扈,难道就不允许杨仪保持独立?何况每次吵架,受欺负的都是杨仪。一个大男人,被当众羞辱得痛苦流涕,你说他心里是什么滋味?难怪杨仪后来要那样对待魏延了。他是积怨太深啊!

第二,杨仪在此案的前期也没什么过错,因为他是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来行动的。《三国志魏延传》说得很清楚,诸葛亮临终前“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杨仪照着做,有什么错?魏延不听指挥,擅自行动,而且“所过烧绝阁道”,断了杨仪的后路,杨仪难道应该留在原地等死?魏延不但置杨仪于死地,还要状告杨仪谋反,杨仪难道不该自卫?杨仪和魏延同时告状,满朝文武“咸保仪疑延”,这难道也是杨仪的错?据《三国志魏延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诸葛亮临终前指定的代理人并不是杨仪,而是魏延。而且,诸葛亮下达命令很明确,是让魏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魏延遵命秘密行动,走到褒口(即前面所说的南谷口)才发丧。这下子杨仪紧张了,担心“摄行军事”的魏延害自己(惧为害),就恶人先告状,制造魏延叛变投敌的舆论(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并且先发制人,攻击魏延(率其众攻延)。魏延原本并无反意,自然不会和杨仪作战(不战),只能撤退(军走),结果被害(追而杀之)。

这事严重!因为此说如果成立,《三国志》的记载又不能否定,那么诸葛亮的责任就大了。他居然下达了两个自相矛盾的命令,一方面命令魏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另一方面又交待杨仪让魏延断后,而且“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不是存心要让魏延和杨仪打起来吗?所以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就说魏延的冤案“完全是由诸葛亮一手策划的”。

按照这个逻辑,诸葛亮不但“策划”了魏延的冤案,还“导致”了杨仪的悲剧。前面说过,与蒋琬相比,杨仪资格老(年宦先琬)、能力强(从年逾之)、功劳大(功勋至大),或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当其劳剧),再加上还有“平叛”之功,怎么着也不该位在蒋琬之下。那么,为什么蒋琬接替了诸葛亮的职权(但没有当丞相),杨仪却只弄到了一个闲差呢?原来,这都是因为诸葛亮的看法。《三国志杨仪传》说,诸葛亮内心深处的意思(亮平生密指),认为杨仪这个人的性格是不好的,急躁狭隘,不如蒋琬(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结果蒋琬升了上去,杨仪挂了起来,最后自取灭亡。

这真是恐怖!诸葛亮“二桃杀三士”,一箭双雕,既除掉了魏延,又除掉了杨仪,岂非阴险歹毒?于是我们要问:是这样吗?不是。

就说蒋琬的接班和杨仪的闲置,便很可疑。这一安排,《三国志杨仪传》的说法,是根据诸葛亮的“平生密指”。但我们要问,诸葛亮内心深处的意思,他们怎么知道的?当然,《三国志》也对此做了交待。据《蒋琬传》,诸葛亮在世时常常对人说,公琰(蒋琬的字)的志向,既忠贞由高雅(公琰托志忠雅),是一位可以和我一起共同辅佐皇上成就大业的人(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这算是造了舆论。诸葛亮还秘密上书刘禅,说“臣若不幸,后仕以付琬”。这算是做了安排。

但我们还是要问:既然如此,诸葛亮临终时为什么不把这个想法公布出来,却要“密表后主”呢?我们知道,蒋琬接班时,大家其实是不服的,后来才“众望渐服”。这一个“渐”字,就说明蒋琬的接班,接得多少有些突兀,有些勉强。因此吕思勉先生的《三国话史》就说,以诸葛亮的地位威望,如果事先公开嘱咐,并不怕什么人反对,事情反倒会妥帖得多。那么,诸葛亮又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吕先生的结论是,诸葛亮秘密推荐蒋琬一事“不是实情”。

这当然也有可能。中国的古代史,一旦事关权力交替,总难免有些虚虚实实、遮遮掩掩、鬼鬼祟祟。但我认为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就是诸葛亮确实有所顾忌。顾忌谁?杨仪。前面说过,杨仪资格比蒋琬老,能力比蒋琬强,功劳比蒋琬大,又是一个自命不凡的。如果诸葛亮临终前宣布蒋琬接班,杨仪还不得跳起来?没错,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他不敢跳。去世了呢?跳不跳?要知道,这时蒋琬并不在军中,魏延也在前线,军队掌握在杨仪手里。身边一个费祎,一个姜维,挪镇他不住。就算镇得住,杨仪闹起来也不是个事。因此只能等大军回朝以后再说。也因此,诸葛亮只能“密表后主”。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命令魏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呢?难道也是为了对付杨仪?我认为,这事倒是靠不住的。靠不住的原因,倒不完全如裴松之所说,此乃“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还因为这根本就不可能。诸葛亮病逝在武功五丈原。魏延“密持丧去”“行至褒口”,已是往南走了很远,杨仪怎么可能还说他“欲举众北附”?所以《魏略》的说法可以推翻。

鱼豢《魏略》的这段记载并不可靠,《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是否真实呢?如果真实,诸葛亮就必须对魏延之死负责;如果不真实,则必须回答真相是什么。对此,历史上也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和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魏延传》所说是实,而诸葛亮这样安排,是他料定魏延必返。此说可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第二种观点也认为《魏延传》所说是实,因此是诸葛亮“一手策划”了魏延的冤案。此说可以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为代表。第三种观点认为,《魏延传》所载并非事实,此事另有真相。此说可以吕思勉先生的《三国话史》和陈迩冬先生的《闲话三分》为代表。显然,同意第一种观点,就要冤枉魏延;同意第二种观点,就要批评诸葛亮;同意第三种观点,就要否定《三国志》。这可真让人为难。那么,有没有可以采信的第四种解释呢?

魏延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大将,但是投奔蜀汉后却得不到诸葛亮的重用。其实并不是诸葛亮针对魏延这个人,而是诸葛亮一心为蜀汉,所有对蜀汉不友好的人或者事物他都是排斥的,而且诸葛亮发现魏延的脑后有反骨,在联想到刘备在征讨张鲁的时候,魏延率领部队向刘备投诚的这一举动,觉得魏延日后会有谋反之心,所以诸葛亮为了大局考虑,才没有重用魏延。

一、魏延的能力比较强。

诸葛亮当时带领的武将都是关羽,张飞和赵云的后辈,而魏延呢,虽然到达蜀汉的时间不久,但是和其他少将相比,却可以以叔伯论处,有这样身份和地位的魏延,肯定会让诸葛亮心生疑惑的。所以诸葛亮不能重用魏延,去冒这个险。

二、魏延性格孤傲,和诸葛亮有分歧。

魏延可以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而诸葛亮呢,又是蜀汉的头牌军事,两个优秀的人在一起,难免会有政见上的不同,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来端倪。诸葛亮已经是蜀汉老臣,深受大家的信任,而魏延呢,毕竟是降臣,再加上魏延这个人性格比较孤傲,难以容人,所以两个人在军事战略上容易有分歧,这点也是诸葛亮不重用魏延的原因。

三、魏延背叛张鲁向刘备投诚。

刘备在征讨张鲁的时候,魏延居然率领士兵主动投诚,这点让人很是不解。毕竟,当时魏延拿着张鲁的俸禄,做着大官,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这样的人物,在敌人的面前,居然主动背叛了张鲁。换句话说,这是魏延不忠心的表现,现在能背叛张鲁,保不齐以后就会背叛蜀汉,诸葛亮从大局的角度出发,也是不会重用魏延的。

分析魏延为什么怕诸葛亮魏延在《三国演义》中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很多人对这个人物的争议是比较大的,有些人认为魏延是一代忠臣,但是有些人认为他恶名昭彰。俗话说文官怕武官,但是在诸葛亮和魏延身上正好是相反的存在,魏延为什么怕诸葛亮?我们今天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其中缘由吧!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辅助刘备期间战功赫赫,但是尤其是对于魏延总是存在一定的戒心,称之为“脑后长反骨”,所以以至于后来总是处处打压魏延。其实魏延在一开始的时候深受刘备的重用,是蜀汉的名将,总是屡创战功也比较深得刘备的信任,有着镇远将军的称号。之后魏延随着诸葛亮北伐,在这个过程中魏延向诸葛亮提出“子午谷奇谋”的计策,但是诸葛亮觉的过于冒险所以对此存在反对的意见,从此魏延一直受到诸葛亮的打压,有计谋也不被受用,从此对于诸葛亮也存了一定的不满和畏忌之心。要说魏延为什么怕诸葛亮,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诸葛亮位高权重深得刘备的重用,不管是在权职上面还是君主的重用方面,诸葛亮总是比魏延高一层,所以魏延不得不在各方面忌惮着诸葛亮,这也是魏延为什么怕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其次魏延本身就存在着武将的个性高傲的特点,在政治意见上面总是和一些人不和,导致自己和杨仪等人的矛盾升级,在诸葛亮死后,魏延不愿意委曲求全反攻杨仪,最终被马岱所杀。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魏延怕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说到底还是魏延本身的性格特点导致了自身的悲惨结局,最终死在了官场的争斗上面,诸葛亮的猜忌也只是起到了导火线的作用。魏延最后谋反了吗相信只要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都知道魏延是因为起兵谋反,才被马岱所杀,而马岱就是杨仪派到魏延身边的卧底。虽然《三国演义》当中说魏延是因为起兵谋反,才被杨仪所杀,但是在正史当中,魏延到底最后谋反没有?在我国的历史资料当中,《三国志》就是记录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一本书籍。在《三国志》当中有这样一句话“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从这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魏延是没有起兵谋反的。但是,在《三国演义》当中,魏延的结局却是因为起兵谋反,被杨仪用计所杀。那么杨仪为什么要杀魏延呢原因就是魏延一直以来都与杨仪不和,而杨仪仪与魏延都是诸葛亮身边的谋士。魏延既有军事作战能力,又有谋略之才。杨仪自知比不上,但是心中却不免嫉妒。在诸葛亮死后,诸葛亮将自己的权利都交到了蒋琬的手中,这使得魏延心中极度的不平衡。之后,魏延便一直与蒋琬作对,不听从蒋琬德号令,这使得蜀国后主刘禅心中不悦。随后魏延有污蔑杨仪,想要将杨仪铲除。但是杨仪却提前无线魏延,说魏延想要造反。由于诸葛亮在蜀国的影响力太大,以至于在诸葛亮死后,还是有很多人相信他说魏延有反骨,会造反的言论。最终后主刘禅相信杨仪,将魏延杀了,并且还诛杀了魏延三族。

演义中说诸葛亮为了蜀国一统天下的大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数次征讨魏国之后,在五丈原病逝。在病逝之前,诸葛亮对自己的属下说道,魏延一定会在自己死后起兵谋反。并且还留下了计策,帮助了蜀国军队在最后时刻将魏延斩杀,结束了魏延造反所带来的叛乱。这其实是不全面的,魏延致死都不愿意向北方投降,而是选择了南归,最终在途中了结了自己的一生,真是可怜了大将一世英雄。

魏延,三国时期的名将,然而魏延最出名的原因并不是他有多擅长打仗,而是因为魏延是个贼,据说魏延脑袋后面有个反骨,脑袋后面有个反骨的人早晚会造反。诸葛亮死后,魏延造反。那么,魏延为什么要造反呢?我们来看看魏延造反的原因。

魏延谋反原因探析

魏延是将军,勇者跳人。他驰骋沙场,所向披靡,堪称善战无敌。在曹,除了司马懿,能和魏延匹敌的人不多。蜀汉建兴八年,魏延领兵“西兵入羌,魏后永州将军费耀、郭淮在阳西作战,延战破淮等。”三国志卷4魏延传。这场战斗,没有诸葛亮指挥,而是魏延一个人带队作战。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奇袭伍兹谷长安的战略:“听说夏侯_很少,很害怕,没有计划。今日若延兵五千,缴粮五千,从褒直出,沿秦岭向东,中午北上,十日可抵长安。听说选举延期,就坐船逃。在长安,只有御史、赵静太守的耳朵、恒门府的亭子和散人的山谷。离东会还有二十天,公从斜谷来就够了。这样一来,咸阳以西就可以一举定下来了。”诸葛亮说,“还是以诚待人为好。可以取龙游平,一切都将完美无险。“三国志卷4魏延传注引魏略。因此,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

要知道北伐魏是老刘和诸葛在隆中时定下的国家大计,要考虑全局。所以这个计划又被诸葛亮拒绝了,于是魏延又不高兴了,和诸葛亮的仇也越结越深。

兴朝十二年,诸葛亮再次北伐,魏延为先锋。但是,诸葛亮并不是很信任魏延。他总觉得自己太冲动了,不够踏实。相比之下,他更愿意把很多事情留给杨毅。然而偏偏杨毅和魏延是死敌。魏延脾气不好。大家都知道他在军事上有突出的贡献,所以都给他一些。只有杨毅丢了面子,时不时和魏延吵架。

诸葛亮一生谨小慎微,他自己也喜欢谨小慎微的人,但是魏延不谨小慎微,诸葛亮也不信任他。临死前把将军大权交给了杨仪,魏延很不满意。杨仪下令全军撤退,魏延给了喘息的机会,但杨仪是长史,魏延已经被封为侯,所以终身不服杨仪的指挥。

至于诸葛亮为什么这么反对魏延,在三国演义年,有一段关于诸葛亮和魏延的话比较玄妙。诸葛亮能掐能算,晚上看星星,发现自己好像活不了多久了,就点了一盏灯为自己祈福,希望能延年益寿。只要主灯七天不灭,他就能延年益寿。六天前,什么都没发生。第七天,魏延冲进大帐,报告了自己的军情。结果他把主灯踢翻了。表面上,诸葛亮没有责怪魏延,但私下里,他对长史杨毅说:“我对魏延的看法是错误的。我死了以后,他一定会造反的。”诸葛亮给了杨仪一个锦囊,告诉他:“他造反的时候,你和他对抗的时候把这个锦囊打开,自然会有人跳出来收拾魏延!”

诸葛亮第一次见到他,就想杀了他。当时的魏延是不畏权贵,嫉恶如仇的英雄。他还为刘备攻占长沙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奖励和惩罚并不明确。魏延受得了吗?

而且你诸葛亮跟魏延打了很多仗,可是每次打完仗回来,都是理所当然,不褒不赏。然而,赵云等人却因成功归来而得到奖赏。你觉得魏延受得了吗?如果

他死后,杨仪和姜维给他扣上了“叛逆”的帽子,牵连了魏延的家人。可以说,魏延虽然军事才能出众,但在诸葛亮手下没有得到任何发挥。“浪费”这个词用在魏延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在诸葛亮去世之后,杨仪和魏延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两个人相互都指责对方谋反,最后消息传到了成都,大臣们都一致认定魏延谋反。魏延因为被认定谋反,导致部队众叛亲离,魏延本人被马岱杀害,全家都被诛灭三族。

魏延究竟是否谋反,在历史上一直有争议,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魏延只是不满杨仪带领大军北归,既没有投降曹魏,也没有攻击蜀汉,根本就不能认定谋反。

魏延谋反罪名的确定,是蜀汉大臣们一致的表态,那么既然魏延没有谋反,为什么大臣们都要偏向杨仪呢?

这个问题就要从魏延的性格说起,魏延这个人性格非常的孤傲,特别是五虎上将去世后,魏延更是谁都不放在眼里。

魏延也并不是无理取闹,他确实很有能力,一直是蜀汉武将中的中坚力量。在蜀汉刚刚建国的时候,只有诸葛亮、马超、张飞被封为县侯,县侯是蜀汉官员的最高荣誉,蜀汉建国后,只有八个人在活着的时候获得,其中第四个获得这个荣誉的就是魏延。

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蜀汉有两个重要的军事区,一个是荆州,一个是汉中,其中荆州是关羽驻扎,汉中是魏延驻扎,

到了刘备去世后,马超和张飞也已经过世,魏延害怕的人只有诸葛亮,其他的将领和文臣魏延都是不屑一顾。慢慢的魏延就养成了目中无人的坏喜欢,《三国志》记载,魏延为人甚恶,除了诸葛亮其他人都不给好脸看,大家因为魏延地位高,都不敢得罪他,只有杨仪一个人敢于和他对着干。杨仪属于一个穷酸秀才,很有骨气却没有本事,他虽然不如魏延有胆子,却就是不服输。

两个人的争斗常常面红耳赤,每一次都是杨仪吃亏,魏延几次拿武器想要杀死杨仪,杨仪吓得泪流满面,却始终不服魏延。两个人争斗的时候,其他大臣虽然嘴上不说,内心都知道是魏延的问题,联想到自己被魏延欺负的情节,这些大臣们应该还会比较的佩服杨仪,竟然敢于正面刚魏延这个狠角色。魏延这个人虽然能够打仗,却在军队里面没有朋友,朝廷里面更是没有知己,只有诸葛亮平常袒护着他。

到了诸葛亮临死的时候,他知道魏延肯定要带兵继续和曹魏作战,又担心魏延以后造反,因此把军权交给了杨仪。杨仪得到了军权之后,就去找魏延下达撤兵的命令,魏延肯定不服杨仪做统帅,当场就想要开战,其他的大臣也被魏延羞辱了一番。

诸葛亮离世后,杨仪和魏延发生内讧,因为杨仪的人缘比魏延好,所以大臣们都偏向了杨仪。

诸葛亮可谓是一力撑起了半个蜀汉,在主公去世之后,仍然辅佐少主,坚定不移地想要完成主公留下来的遗愿,但是奈何曹魏力量过于强大,几次都把诸葛亮挡在防线外,最后诸葛亮死也没有看到光复汉朝的景象,这可谓是诸葛亮最遗憾的事情。

诸葛亮北伐失败死去之后,本应该撑起北伐事业的是魏延和姜维二人,姜维是诸葛亮的传人,而魏延就更厉害了,作为刘备时代的元老,在五虎将凋零的之后魏延是为数不多的悍将,能力出色,而且战斗力强,并且有军略,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优秀将领却在内战中不幸而亡。

诸葛亮死之后马岱、杨仪合力除掉了当时统兵的魏延,杨仪和魏延两个人都向蜀汉朝政发送公文,表示自己是忠臣良将,而对方是叛臣,所以要剿灭对方,当时蜀汉政权大部分文官,比如诸葛亮曾提到过的费祎等人却相信了杨仪,所以魏延就悲惨的被灭了族。

其实造成这个原因是因为魏延性格过于自傲,作为刘备时期的老将,能力绝对出色,在蜀汉后期,几乎没有蜀汉将领能与他媲美,再加上一方面他有很大的威望,另外一方面他的资历也够老,导致他目中无人,而且他和诸葛亮为首的文官系统关系不好,所以到最后大臣们都偏向杨仪,排挤魏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783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