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此诗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原文:
鹿柴
王维 〔唐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注释:
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jǐng):日光。
复:又。
创作背景:
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赏析: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轾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1 有关于有日的诗句
有关于有日的诗句 18首带日字的古诗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1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汉乐府:《长歌行》)
1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1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曾几《三衢道中》)
1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15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
1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 食>>)
1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2关于日的诗句
写日的诗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1)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1)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2)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 《秋词》(3)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5)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5)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5)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眺》(6)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唐)李绅《悯农》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应该够了吧 —,—
3关于日的古诗有哪些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3、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1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汉乐府《陌上桑》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1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1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6、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1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18、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9、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2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自居易《忆江南》21、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眺》22、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23、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24、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5、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汉乐府《长歌行》2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27、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28、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2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3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3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3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3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36、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37、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3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39、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40、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1、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4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4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李煜《虞美人》4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4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4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47、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4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4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5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5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5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5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5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5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5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57、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58、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5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60、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61、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62、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如梦令》6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4带有日的诗句
写日的诗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 《秋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眺》
5含有日的诗句
含有“日”的诗句汇集:1 日落长亭晚,山门步障青。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七十六2 闻早渡江去,日高来起居。采莲女3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过三闾庙4 日暮犹未归,盈盈水边立。渡溪5 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
观人读春秋6 日毂过亭午,金徒缓报衙。皇帝合端午帖子其三7 日色隐孤戍,大江声怒号。
阳罗堡第八8 日暮一笛起,扁舟垂钓归。蒲氏别墅十咏其一方湖9 日暮池已冰,翩翩下凫鹜。
守居园池杂题冰池10 横湖能许深,日夜见倾泻。守居园池杂题灙泉亭11 日影上高林,清光动窗牖。
守居园池杂题溪光亭12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辋川集二十首竹里馆13 日下川上寒,浮云澹无色。
辋川集二十首白石滩14 日暮香风时,诸天散花雨。题山顶寺15 风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
楚思16 年华经几日,日日掉征鞭。道中有感17 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
宋汴道中18 日暮片帆落,江村如有情。江村19 三月寒食时,日色浓于酒。
春晚20 归时何太晚,日照杏花西。汉宫曲二首其一21 日暮霜风急,羽翮转难任。
秋雁22 日下夕阴长,前山凝积翠。晚望23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
辋川集二十首鹿柴24 日光明骀荡,天气暖氤氲。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其七春轩25 日边花鸟使,定不到山中。
探梅26 日暮塞鸿归,春水平桥绿。绝句27 种茶当岭上,日近地先春。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其三茶岭28 天寒衫袖薄,日暮将安归。金樱子其二29 日影摇吟笔,烟光落酒杯。
阆中蒲氏园亭十咏其七涵碧亭30 褰裳涉幽涧,日落烟岩空。何秀才(汉伦)郊园五首其四31 游人恋山水,日晏澹忘归。
寿安杂诗十首且游32 谁怜独醒客,日暝掩双扉。十四日小园置茶招宗圣应之皆辞以醉为诗赠之33 山中无历日,日出即天明。
山居34 日落千山暝,风吹一路香。寒食35 群芳坐衰歇,日日舞秋风。
题蓼花36 暗香无觅处,日落画桥西。南浦37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
题齐安壁(张本作驿)38 无人解妾心,日夜长如醉。永安驿题柱39 日催红 鞢,雪放绿蒙茸。
春词其一40 日养千花气,风和百和香。春词其一十四41 日亲师与友,力学探渊源。
渊源堂十二诗其一渊源堂42 江东渭北客,日日对芳尊。渊源堂十二诗其二细论堂43 日烘香倍远,雨浥韵尤清。
书院杂咏酴醾44 日烘烟袅紫,敬为白公堂。白公草堂45 舟行良不恶,日啖小鱼虾。
食虾46 拔去树嘉谷,日无人过门。偶成47 日日思北山,而今北山去。
思北山48 日斜未理妆,昼长人易倦。夏闺49 旅行虽别路,日暮各思归。
客行赠人50 日月千回数,君名万遍呼。晚秋其六51 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
临高台送黎拾遗52 凄凉千古事,日暮倚阊门。阊门怀古53 晓游临碧殿,日上望春亭。
春游曲(一作游春词)三首其一54 日暮满潭雪,白鸥和柳花。春游东潭55 川源世上异,日月洞中春。
投龙洞56 日中骚客佩,争奈即阑干。和鲁望风人诗三首其二57 日晚无来客,闲船系绿阴。
芳草渡58 日头赫赤出,地上绿氤氲。喜雨59 下有一白鹭,日斜翘石矶。
溪边60 日暮人归尽,沙禽上钓舟。晚过水北61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送别62 不相东山去,日令春草深。赠韦穆十八63 日边瞻日本,云里望云端。
在唐忆本乡64 日暮倚朱门,从朱污袍赤。自吟65 泠泠松风下,日暮空苍山。
岑公岩66 日影飞花殿,风文积草池。奉和春日池台67 月落三株树,日映九重天。
示宋善威68 日高山露解,飞入菊花中。晚蝶69 日日人空老,年年春更归。
送春词70 日落西山暮,方知天下空。咏怀71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辋川集欹湖72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73 南风吹五两,日暮竟陵城。
夕次竟陵74 茫茫烟水上,日暮阴云飞。绝句75 日月金轮动,旃檀碧树秋。
题奉慈寺76 日暮远天青,霜风入后庭。捣衣77 日昃不复午,落花难归树。
寻人偶题78 日暮田家远,山中勿久淹。赠王九79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宿建德江80 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夏夜作81 春来南雁归,日去西蚕远。
采桑82 日日心来往,不畏浙江风。送薛二十三郎中赴婺州83 日落烟水黯,骊珠色岂昏。
游春台诗其二84 日落江路黑,前村人语稀。江村夜泊85 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
绝句六首其一86 日暮下山来,月明上山去。感兴87 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88 日早欲参禅,竟无相识缘。题晖(一本此下有禅字)师影堂89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
咏乌90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赠内91 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将发92 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深。客愁二首其一93 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长。
客愁二首其二94 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赠桂林友人95 空馀庭草色,日日伴愁。
6有关日的诗句有哪些
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唐代诗人王湾
白话译文: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
白话译文: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唐代诗人王维
白话译文: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4、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清代诗人龚自珍
白话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5、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二首·其一》唐代诗人刘禹锡
白话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次北固山下
-登飞来峰
-使至塞上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秋词
7含日的诗句
1锄禾日当午 2日照香炉生紫烟 3长河落日圆 4映日荷花别样红 5孤帆一片日边来 6日暮乡关何处是 7千里江陵一日还 8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9一日看遍长安花 10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11白日依山尽 12日出江花红胜火 1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14日暮苍山远 15日日思君不见君 16日行一善 17日行千里 18日暮客愁新 19日新月异 20日落西山红霞飞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唐)李白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宋)李之仪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还。(唐)王勃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唐)骆宾王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高适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唐)刘长卿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唐)杜甫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唐)杜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
(宋)李清照。
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解:
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长啸:长声呼啸。
韵译: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
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评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
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
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
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
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
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无《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者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唐代诗人王维在其诗歌创作中很好地体现了他诗画意境统一的观念。“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作品的艺术特征,自然也就体现在各个重要的创作环节上,本文仅从结构、炼材、语言三方面进行赏析。(一)结构。王维的诗往往采用组诗的形式来写,每首诗都可构成一个画面,合起来可以集结成一幅和谐的全景画面。(二)炼材。指的是选材练意,王的诗善于捕捉形象和创造形象,在诗中体现出绘画的特点。(三)语言。王的诗善于运用词句描绘形象的声、色、光、态。当然,以上几个方面的说法,本文分而述之只是为了论述上的方便,实际上这三方面在其诗中是融合统一的。
唐代诗人王维,兼诗人与画家于一身,把诗画艺术融为一体,留下了千古名诗,也留下了传世名画,给人以情的感染、美的享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诗、画的赞誉(见《东坡志林》)。自宋以来,用类似词语来赞美其他诗人或画家的,多到难以数计,这说明诗和画作为姊妹艺术,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往往相通,相互间的影响甚为密切。但是,当我们一提起“诗中有画”或“画中有诗”的境界时,很自然的就想起王维的名字,觉得只有他才适合作为这种艺术境界的代表者,这说明东坡的评语入人之深,意味着这种艺术境界在王维笔下体现出来的深度与广度,应该比一般的诗画作家更为突出,更值得我们去探究。
本文只就“诗中有画”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也许有助于说明王维诗的艺术特点。
诗和画虽然是姊妹艺术,但由于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也就各有特色,各有局限。“诗中有画”的说法,应该是以诗为主体,吸收画的某些因素,融入诗境,从而体现出一般诗作所难以达到的美感。同时,我们说某个作家的“诗中有画”,应该是就他的全部作品的艺术特点而言。这就要求作者在诗、画创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构思上,达到高度熟练,才有可能相互渗透,自然融合。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理想的作家应该既是大诗人,又是大画家,王维可以说是古代诗人中具有这种条件的代表人物。因此,“诗中有画”才能体现为王维全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它不仅表现在山水景色的形象刻画上,也表现在声、光、色、态的语言结合上,乃至表现在非山水景色的某些创作环节上。
“诗情画意”,这是一句常言。从其含义中,可以窥见诗画、情意的密切关系,也可以窥见诗是以情为主,而画是以意为主的。就诗来说,一切有效的表现方法,应该都是使诗情表达得更落实,更能为读者所掌握,也就更能感染读者,即令最空灵的表现手法,其效果也是如此。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对王维诗的艺术特点作出合理的说明。
以上说明:(1)“诗中有画”要就一个作家全部作品的艺术特点来考察;(2)“诗中有画”不能脱离表情的效果来论析。这是我们理解“诗中有画”以及正确评价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两个基本要点,下文就联系王维的作品印证阐发。
“诗中有画”既然是王维全部诗歌作品的艺术特色,自然也就体现在各个重要的创作环节上。为方便起见,我们就结构、炼材、语言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赏析。同时,这种特色体现在景色山水的篇章句上面较为明显,而在非景色山水的篇章句上面较为隐微,因此,我们在举例说明时,也就由显及隐,以便推求。
一、结构:“经营位置”是画学六法之一,是画家的基本功。画家善于把许多个别迹象通过经营位置组合成一个整体,王维的诗就吸取了这种特色。例如:《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二句是本诗的主旨,作者大力描绘了农村的闲逸,也就鲜明地表示了对官场奔竞生活的厌恶。作者在前八句中列举了农村生活的许多个别迹象,第九句只用“闲逸”二字一点,就把那些个别迹象贯穿起来了,组成一幅十分和谐而又具体、生动的完整画面。这种经营位置的工夫,是融有绘画的特色的。
这种带有绘画特色的结构,也体现在《辋川集》组诗上。《辋川集》共二十首,每首有一小题,写的都是辋川别墅中的景色之美妙,用的形式都是五言绝句,组诗的特征是很显著的。
“诗言志”,对一个诗人及作品的分析,离不开作者的经历及思想感情,王维在辋川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年代,一般来说,是以天宝初年为上限的。通常把王维的生活经历分作早晚两期,而以张九龄的被贬为转折点,那么,《辋川集》应属于王维的晚期作品。这一时期,李林甫和杨国忠等小人专权,政治日益黑暗,王维由不愿同流合污而逐渐走向消极逃避的半官半隐。就当时的历史情况来说,王维是一个有正义感而又带有较大软弱性的士人,这是一般对王维晚期生活评价的基点,也是理解《辋川集》的思想感情基点。《辋川集》总的结构是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来反映作者在隐居生活中的思想感情的。
我们可以把这二十首诗分成三类:《柳浪》、《漆园》为一类,比较鲜明地表示了作者对奔竞、变幻的官场生活感到厌恶,也就说明了作者之所以隐居,是植根于不满现实的基础上的。《文杏馆》、《斤竹岑》、《木兰柴》、《临湖亭》等为一类,基本上是描绘优美的景色的,生活气息比较健康。这是因为作者的隐居,从摆脱官场生活的角度来说,有心情愉快的一面。同时,也因为王维是在唐王朝长期繁荣的局面下成长起来的人物,早期又抱有积极的事业心,尽管晚期的黑暗现实使他失望,还不可能完全摧毁他对生活的热情,在他心情开朗的一面占上风时,比较健康的生活气息也就容易抒发出来。《孟城坳》、《华子岗》、《鹿柴》、《宫槐柏》、《竹里馆》等为一类,有的写孤独的心情,有的写清冷的景色,有的表示对神仙的向往,有的涉及人生虚幻的感伤,总之,消极的色彩是很浓厚的。这是因为作者的隐居固然是为了逃避现实,却并不是甘心的,因此,也就有心情苦闷的一面。当作者感到苦闷而无法解脱时,消极伤感的色彩自然要表现出来,这正说明作者对现实的态度是非常软弱的。就在这些软弱的表现里面,仍然可以窥见作者的是非爱憎,是作者不同流合污的心情的表白。
以上三类诗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以第一类诗为线索,把第二类和第三类都贯穿起来,成为完整的组诗。分开来看,每首诗都可以构成一个画面,合起来可以集结为一幅和谐的全景。据记载,王维还就《辋川集》组诗的内容画了一幅《辋川图》,可见《辋川集》组诗在结构上融有绘画的特色。
王维诗在结构上的绘画特色也同样表现在非景色山水的作品中。例如:《羽林骑闺人》。
二、炼材:这是就选材、炼意的某些部分结合起来说的,指的是选择某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加以融炼组合,是指表现出一种吸引人的意境,从而加深主题的表达。
王维的诗善于捕捉形象和创造形象。
如: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只十个字就抓住了塞外景色的特点,勾勒出一幅辽阔荒凉的画面,对全诗的豪迈气息,起了有力的衬映作用。其中“孤烟直”可见观察之细,而“落日圆”更见体会之深。落日总是圆的,似乎是一般的常识,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然而在大漠、长河的环境中,什么景物也看不到,只有为旋风所卷、直上天空的黄沙,以及映在长河中的日影,“落日”在这里正是突出的景色,于是也就分外觉得“圆”了。这种观察、体会的工夫,和深厚的绘画修养是密切联系着的。
如:
鳌身映天黑,
鱼眼射波红。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作者并没有海上生活的体验,但他能就已知的知识,结合传说来想象,写出一种和豪迈的海上旅行相适应的景色事物来,恢奇光怪,富有绘画的色彩。
如: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
对乡居生活的动态,观察的非常细致,能够按动态出现的次序特征来表达。
如:
水国舟中市,
山侨树杪行。 ——《晓行巴蜀》
这是一幅具有突出的地方色彩的风俗画面。
如:
远树带行客,
孤城当落晖。 ——《送别》
以上所举的写景色的例句,都可以当得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评语。其他诗人的集子里,虽可找出这类名句,但就数量之多,方面之广,刻画之精细,色彩之丰富来说,是很难同等看待的。而且王维诗的这种在炼材上的绘画的特色还表现在非景色山水的作品上。例如:《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千斤,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第一句点出了“美酒”,第二句点出了“少年”,第三句以“意气”为纽带,把“美酒”和“少年”很自然的结合起来了。“意气”是从第二句中的“游侠”生发出的,使读者能够有凭借去想象。全诗到此,可以说,骨架已经具备,情意已经表达,问题在于:如何使全诗的骨架生动活泼起来,如何使全诗的情意表达的饱满突出,这个任务就完全落在第四句上了。作者选择了“系马”的动态来描绘,说“系马”,已经可以窥见几个少年相逢意气投合的神态,而“马”和“游侠”联系起来,不独显示了少年的英俊,而且也加强了对“意气”想象的落实性。“高楼垂柳边”是“系马”的地方,“高楼”应指酒店,点明了“为君饮”的场所,也就增强了实感。而“垂柳”的风姿和“游侠少年系马”的动态相映衬,就更显得意气风发,神态昂扬,全诗也就跟着“活”起来了。这种写法,既给读者以实感,在实感的基础上,又引导读者去想象、去体味。亦实亦虚,具有传神的作用。像这种在炼材上充分发挥绘画作用的诗,没有绘画实践的人,是很难达到这种境界的。
三、语言:语言是诗歌的基本材料,杰出的诗人同时也必然是语言的巨匠。语言到了他们的笔下,无不得心应手,而比较起来,又各有特色。
诗人玉屑引《癯翁诗评》:“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从语言的风格来推求,和画家的“使笔无痕,用墨精彩”(见盛大士《溪山卧游录》)是息息相通的。殷蟠编选的《河岳英灵录》中论王维的诗云:“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著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可见王维诗歌语言中的绘画特色,早被他同时代的诗歌评论家发现了。
上文谈结构、炼材两部分所举的例子,都可以作为王维诗歌语言中的绘画特色的说明,下文只就王维诗歌中描绘景色的部分,如何对事物的声、光、色、态摄取、融合,补充几个例子。如: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观猎》
一个“劲”字和一个“鸣”字扣的多么紧,既从“弓鸣”显出“风劲”,又从“风劲”体现弓力,并从而体现出会猎的声势。然而在第二句中点出将军来,真可说是先声夺人,一开始就把读者吸引到身临其境的氛围之中。画固不可以传声,但从构图的意境中仍可以作适当的表达,所以我们常说“绘影绘声”,正是说明那种手法极为高妙,而运用到诗里面来,结合文学的功能,效果就愈加明显了。
又如:
雨中草色绿堪染,
水上桃花红欲然。 ——《辋川别业》
这两句的描绘部分是“绿堪然”和“红欲然“六个字,描绘了色、态、光的融合。其中“色”最易见,体现在“绿”、“红”两字上;“态”也可以隐约看到,体现在“染”、“然”两字上,“光”较难看出而最关紧要,它体现在这六个字和“雨中”、“水上”四个字的组合关系上。只有看出了“光”,才能显出生趣盎然的“态”,而“色”也就更显得鲜明了。“光”是画家运用色彩的高度表现技巧,这两句诗正是吸取了绘画的特色的。
又如:
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青。 ——《送邢桂州》
这两句也描写了色、光、态的融合,其中只有“色”容易看出,体现在“白”、“青”两个字上;“光”和“态”都较难看出。这里所表现的“光”是和作者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分不开的,当太阳光照到江湖上时,水面反映着太阳的色素,因此,不能显出江湖的本色来,只有在日落的时候,才显得比任何时侯都白。湖水来时,像排山倒海似的,在大起大伏的潮面上,太阳光的色素也大大减少了照应作用,连带着太阳的光度也好像降低了许多,于是只感到潮水的一片青光笼罩了天地似的。明确了这两句对光的描写,那“江湖”平静开阔的“态”和那“潮水”汹涌澎湃、放出青光、笼罩天地的“态”,也就显出来了。而且只有分析到这个程度,那“色”之所以“白”和“青”,才算是得到准确的体现。像这样对“光”的变化的敏感和观察的细致,没有画家素养的诗人,是很难办到的。
如上所述,从“诗中有画”来考察王维的作品,无论在结构、炼材或语言上,都可以得到比较明确的印证。由于这三部分本是相互结合,表现在同一篇诗作中的,分开来论述,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因此,每一部分的某些论证和分析,往往有可以相互补充的地方。
最后要说明的是:“诗中有画”尽管吸收了绘画的某些表现因素,但仍是诗的效能的发挥,仍没有也不可能超出诗的表现范围。就其属于诗的效能的发挥来说,一般作者也就有可能在个别题材中、在某种程度上有所接触,差异只是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把诗的效能中的这种特点,发挥到具有深厚绘画素养的王维所达到的深度与广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维的“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才显示出了创造性的成就,对古典诗歌艺术,有着卓越的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