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说读后感
记得读白岩松上一本书《幸福了吗》时,我流泪了,曾深深被打动过。新作《白说》收录其几年间在不一样场合的演讲稿,文字直白、说理通透,深刻的东西不多。因一些文字距今久远,故在每一篇文章后,白岩松都续写了当下的感受。相比较,我更喜爱白岩松当下的抒发,接地气,没端着。一本《白说》读下来,没“白说”,几处文字引我深思。
白说:有了感触不能立即表达,要去追寻。经历了足够漫长的追寻,等到一切成熟了,才会有完美的表达。
急于表达已成当今社会多数人的通病,包括我自己。人们往往依据第一印象就判定事物的真伪曲直,并急于发声。我明白“追寻”的好处在于勤思考多求证。在一个“畅所欲言”的信息时代,内心安定,持续耐心,坚持理性,难能可贵。
白说:读书,首先筛选出高于你的作品,你要仰视它,然后去攀登。而多数状况,我们会选取与自己脾气相投的,你喜爱的,跟你水平接近的。这种同等水平的阅读,让人失去了自我挑战的机会。
在职场、家庭、教育、医疗中疲于奔命的人,早已丧失了攀登的勇气和力量。在我有限的阅读时刻里,三分之一给了通俗读物。我这样自我安慰:生活已足够疲惫,何苦为难自己,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啃“晦涩难懂”的经典,读些侠骨柔情不好么阅读本身便兼具休闲娱乐功能。然而,若所有阅读都是通俗读物,我又无法忍受。对于养成阅读习惯的人,内心对自己有要求。很多通俗读物制造短暂的遗忘与虚幻,读时让人沉溺,读后无精打采,给精神麻痹而非滋养,永远无法拥有高品质阅读带来的身心灵的喜悦。真正的阅读是寻找精神共鸣与心灵辉映。能给人力量的阅读,必须是有品质的阅读,教给我们怎样用心应对多蹇的人生。
白说:学习,相当重要一点是去喜爱你不喜爱的,适应你不适应的。打开自己,试着体会和接纳那些不一样的声音。如同读书,不好正因一本书的主题或表达方式很陌生就去厌恶它。
再谈读书,我常常会在未读之前就轻易拒绝自己陌生的作家与作品,在自己熟悉与习惯的题材和语言风格里游走。是否能够在阅读中更深入地打开自己,挖掘精神与心灵的潜能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读到自己,既然人生已渐渐失去选取的可能性,为何不在阅读中尝试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去读到未曾发现的自己
白说:有的书当你很年轻的时候就把它读了,以为是读过了,其实是错过了。太年轻的时候,有些书的味道你是读不出来的。而在你真到了需要它的年纪,却没再次跟它相缝,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我一向认为,人与书的相逢相知需要缘分。为避免好书太早相遇而错过最完美的相知,需要常读常新。初中时便读过《约翰。克里斯朵夫》,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读到什么能记住的真不多了。需要重读的书太多,愿有生之年少留遗憾。
八九两个月似乎很忙,读书的时刻很少,完整读完的书,《白说》之外仅有一本——冯唐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不仅仅读完,还抄录了不少,仿佛回到中学时代。在同龄人热衷诗歌的年代,我埋头琼瑶金庸,读诗的兴趣不大,而这天却越来越喜爱读诗。诗用简单的文字组合完美诠释了我内心渴望表达的情感。白说:为什么读诗正因中文有无限可能,每一个玩文字的人都可能有一个新发明。成千上万汉字摆放你面前,当你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文字时,每一个字都不是新的,但它们完成了一种全新的组合,又一次发明了中文。我以为,书读久了,对文字亲近到必须程度,肯定会爱上诗,正因那里有最美丽的中文。
拉拉杂杂,读《白说》最触动我的还是关于读书。对书中关于道德经、关于人性、关于发展、关于世界的言说,不是无感,而是看得太多,没了新鲜感,失去了思想的弹性。在“老生常谈”中,亦有星星点点的精彩言说,如:人性的进化是很慢很慢的;好处没有好处,好细节才有好处;结论是危险的,过程是安全的。。。。。。。每每读到这些句子,不得不暂停阅读,闭目思索。
读过不少媒体人的作品,我心中最好的依然是柴静的《看见》。受文体限制,白岩松的《白说》容量大、情感少。好作品贵在一个“情”字,作者不用“情”,读者自然无法动心。但是作为媒体人的书写,有两个字贯穿始终,就是“职责”。从这个好处上说,白岩松的《白说》值得阅读与尊重。
用《白说》中的话结束读后感:“生活就是一个问题之后一个问题。人们格外需要学会在不完美中让内心得到纾缓和解脱,回归到正常的日子当中。”
如何学会好的阅读与理性思考。
读白岩松的《白说》有感
这天抽空读了下前些日子买的老白的白说这本书,书的开头就谈了我这几年一向在思考的问题,人活着的好处究竟在哪里书上说大多身处中年危机的中年男子会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我今年才26就时常在思考这个问题,这说明我提前遭遇中年危机么。。
人生的好处到底是什么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有时也会问导师,导师说谈论这个问题没有好处,哲学研究的方向早已远离本体论(就是不在讨论世界的本源,人生的好处其实就与世界的本源有关联),我们就应关注更具体的问题。对于导师这个回答我是不满意的,但是导师粗暴的回绝我问题的态度令我也没有进行再次深问。
我很喜爱但丁神曲里西西弗里斯推石头的故事,人的好处就好比上帝惩罚西西弗里斯推石头一样,欲望就是石头,满足了一个欲望就会产生下一个欲望,于是西西弗里斯就不断的把石头推向山顶然后石头又滑落到山底,如此反复,想想人生何尝不是。
史铁生说人生本是没有好处的,但是没有好处是一件可怕的事,因此我们自己要赋予人生一个好处,这个好处就是自己给自己的人生设置一个个目标,然后全力以赴完成这个目标,重要的不是达成目标,而是达成目标的过程,过程就是好处,如果达成了这个目标就设下下一个目标,直至生命结束。虽然这短话乍一听很有道理,但是剥开一些言词的包装,其实和西西弗利斯的故事一样,所谓的目标与欲望也相差无几。
叔本华说人的一生是杯具的,虽然人生是有喜悦的,但是总体来说杯具的时刻会长于喜悦的时刻,而且喜悦总是短暂的,悲伤却是很长久的。
加缪说人的一生是虚无的,人类对于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来说就是毫无好处的存在。
前些日子,我又看到一种比较新颖的论述,人活着为什么必须要有好处,无好处的活着也挺好的,我觉得也好像挺有道理。
写到那里,我想起放羊娃的故事,放羊娃的爹从小就放羊,问他为什么放羊,他说我爹跟我说放羊能够买更多的羊,卖了羊能够娶媳妇再生娃,生娃再放羊。当我们听到这个故事,大多数和我一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会觉得放羊娃的一生是杯具的,是毫无情趣的,是不快乐不幸福的,但是放养娃的内心我们是真的能体会到吗我想不尽然,正因仔细想想我们和放羊娃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呢,从小就被爹妈教育要好好读书考大学,读完大学找工作,找到工作娶媳妇,娶完媳妇生个娃,然后再读书,工作,媳妇,生娃。我觉得其实与放羊娃没什么区别,一样的可悲。
关于人生的好处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难解的问题。最后我的体悟是当你被“人活着的好处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困扰时,原因仅仅只是你意识到人生需要一个好处,而人生到底有没有好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你不去想人生有没有好处,你的困扰肯本就不会存在。毕竟人生原本就是一场虚无。
读白岩松的《白说》有感
这两天在看白岩松的《白说》,颇有些感触。这种强烈的感觉促使我突然想写点什么。《白说》这本书听其名大概就能够猜到它的主要资料,也就是白岩松对于人生和生活的感悟。我平常向来不太爱好此类书籍,在我看来,人生百态,各有其不一样,成功和人生轨迹是不能复制的。但是我很好奇从一个新闻人眼中看社会和世界是怎样样的。
此时此刻我的心跳速率比平常快,这说明这本书给了我收获和共鸣。刷了太久的微博和朋友圈,很久没有这种在书中偶遇知音的惊喜感和幸福感了。就像张爱玲笔下所写:“原来你也在那里”。就像在铺满青石板的雨巷中,突然转身看见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这种幸福感缺失了太久。我开始认同读一本好书就如谈一场恋爱的观点了,期间有与作者心灵之通,有意见相左的分歧,只是不能争吵,不能转身离开,一阵反思过后仍然爱不释手。
白岩松在书中谈到他的读书之道时,我差点泪流满面。他说你以为读过了,其实是错过了。我想想自己错过的确实值得可惜。大学四年,我很多时刻都是跑图书馆,借阅过很多书籍,历史类,哲学类,心理类,文学类等等。但是至今让我想重新想借阅和翻看的是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如果说我是正因爱好历史因此爱此书,那就错了。与此书的相遇说来有些不那么浪漫,如果不是大学老师布置作业,我想此生我注定和它错过,但是我虽然曾与它相遇,却没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感情,这也是我至今最大的遗憾。当时把看《东晋门阀政治》当成一项任务,我爱上它是在喧闹的候车室等火车的时候,当我看到作者笔下的东晋门阀的那些趣事和人物性格时,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穿越了,当时的我不知道四年后我还会如此着迷此书。看过太多历史类的书籍,很少有这种觉得历史是个很搞笑的东西的感觉,大多数人对历史总是过于敬畏,因此写出来的作品总是觉得离现实很遥远。历史确实是个遥远的概念,但是我想能把遥远的概念写出昨日的感觉,这才是还原历史最好的方法吧!当然大家的作品是有很多的,每当我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我都觉得黄仁宇先生必定是个很搞笑的人。其实我没有接触过作者,我之因此读出我所认为的作者的性格,但是
是正因他的作品确实搞笑,确实让我喜爱。当然这也和个人的文学底蕴以及史学背景有很大的关联。作为大家或者资深的研究者,也许他们在我们看来枯燥的史学中发现了乐趣,然后帮忙我们去发现其中的乐趣。我们此刻所阅读的都是他们在原始史料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正如他们把食材加工成食品。只是食材加工大多数人都会,只有少数人才能做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令人垂涎欲滴,流连忘返。我至今都很感谢我大一的专业老师,是她让我知道陈寅恪,钱穆,顾颉刚,翦伯赞,黄仁宇……这些人的作品有惊人之处,当然惊人之处是我阅读后得出的结论。经过广泛阅读之后,我发现读什么样的和读谁的书太重要了。一本好书读完后就像和恋人分别,其间的酸甜只有自己慢慢去体会和领悟。
有的时候,我们不带任何目的的去阅读也许会收获更多。仅仅只是喜爱,因此愿意在喧闹的环境中如饥似渴的阅读。正如白岩松所说:阅读也要讲究随缘和惜缘的,别功利,别强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它慢慢成为你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此刻社会大多流行成功学,因此我也用成功学来抒发下感概吧!我认为生活的成功就是把大多数人认为的枯燥感过出趣味感,学者的成功是把多数人认为的枯燥写出趣味感但不对事实进行扭曲。读一本好书时,也许你会泪流满面,也许你会哈哈大笑,拍手称快。也许……
此刻最想做的事情是把《东晋门阀政治》重新看几遍。虽然以前的年少无知让我错过它,但是再次相遇我会更加去好好品味其中的趣味和价值。正因错过,因此更加珍惜。好书原来看一遍是远远不够的。
《白说》读后感1000字——岁月篇
先说说白老大,知道他的名字,央视的。知道他的人,柴静的《看见》有提过,真正认识的喜爱是在《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吻合了我之前碎片想法及弥补了我所不知道的中国片段。
说说书,书里写的是:近几年来,白老大在各场合演讲资料的合集。
看完书之后的感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有些资料,我尚未懂得。有些已知的观念,又让我重塑了一番。有些理念,我更加坚定,有些做法,我非学不可。
岁月——活着不是非赢即输。
1、幸福能够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
白老大在给学生的《传家》书中的扉页中,写道:人生如茶须慢品,岁月似歌要静听。
内心气躁的我,强迫自己慢慢细读,依旧不懂个中味道。
深懂人无完人,事无完美。于是,幸福之于我,物质刚好,情感淡浓相宜,精神丰盈。
欲望适可。坚信一切都会有最好的安排。
2、做点无用的事儿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总是带有目的性的为人处事。做每件事,想着利益和捷径。于是,我们错过好多好多该有的经历和风景。
我也曾在讲做里尖锐的提问过,请直接告诉我,我要怎样做,才能到达我想要的那个结果。
此刻想来害臊。正因急功近利,弄巧成拙的事不少、腰折的事也不少,成功的曲指可数。
绕过该有步骤,揠苗助长后,发现,该来得总是会来的。
再之后,我不再去纠结我做的每一件事,有什么好处我知道,只要我开心,只要我用心,总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因此,我发呆,天马行空,觉得自己相比以前的自己有所不一样。
3、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输得体面,并且有尊严。这一段提到,他在伦敦奥运会报道时,奥组委的回答:体育教会孩子如何去赢,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我们都知道中国教育有弊端,从80年代的教育顽抗到90年代,然后80年代的父母依旧重蹈着教育着00后的孩子。现实告诉我,我们真的只是说说而已,别在意。
几乎没有一个父母一个老师一所学校教育孩子如体面且有尊严地输。
我们一代代的传承着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父母,别人家的老师。我们极其重视成功,也相对放大了挫折,却没有人告诉我们,要以怎样的心态和应对潜质去应对。
我们不断折腾着折腾着,流着泪告诉自己,我要坚强,我是打不死的小强,然后,继续折腾,很少人能破茧成蝶。即使,我们还心心念念着,失败是成功之母。
但是,请记住,败局能够催生变局,前提是,你有意志和潜质。成败不在当下,而在历史。
共享白老大的一句话:在一个大时代里,如果你受到很多委屈或者不平的待遇,别着急,把它交给时刻。持续冷静,继续前行。
4、致青春:做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
我一向自卑的觉得,我不会思考,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是一个三观可变的人。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没有独立的视觉和缺乏语言表达潜质。但是,我愿意学习,也还在学习的路上,有一天我会变得更加善于学习。我也会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的人。
还有关于写作:始于“感触”经过漫长的“追寻”最后完美“表达”
推荐台湾文学**系列《他们在岛屿写作》《卧虎藏龙》《辛德勒名单》
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请去寻找第二个答案。
《白说》读后感1000字
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读到这个标题,有没有觉得白岩松这部作品中其实都是“大道理”的感觉。字还是那些字,大道理还是那些大道理,但是,到了白岩松手里就是另一种感觉。
当下我们被太多的成功学包围,我们这个时期的人,都太过去热衷成功学,从而导致了一种畸形的决定标准。只有成功,别人才会高看你,只有成功你才会有地位,只有成功你的人生才是成功。在我们都想去成功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中国老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这句话我们也能够看出,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不成功就会沮丧、就会消沉、意志就会削弱、自信心就会丧失。这样的标准要不得。
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条单行线,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赢得了全世界,你也赢不了死亡的这个结果。应对死亡这么大的一个失败,你该怎样办
成功固然好,失败也没关联。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一个没有经历过失败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就像一个纯净的玻璃球,有一点磨损,在别人眼里就会失去光彩夺目的本来。高处不胜寒,越成功,站的越高,摔下来就会摔的越狠。如果我们经历过挫折经历过失败,再次摔下来的时候,疼痛感就会大大减弱。
一个人有一个不成功的一生是失败的。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就很可能夭折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做点无用的事儿
“幸福”过后,就要清闲。白岩松在这本书中的第二部分以这样的字眼作为标题,足见白岩松对这件事的态度。
我此刻就在做无用的事。读点闲书、还要花时刻写读后感、还要分享给大家,还要做众筹策划。这件事本身就是无用的事儿,我什么也得不到。但是我很乐意去做,我也很快乐的在做。虽然无用,但是它俨然已经成为我今后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本书开篇就写:我姓白,所以这本书叫《白说》,其实,不管我姓什么,这本书都该叫《白说》。多么自谦地回答,即是白岩松现在在中国新闻界位居高位,也不会过分高傲。
这本书是白岩松在各个大学以及公开场合的演讲,但白岩松自己却不认为这是一本演讲集。认为这本书更加是一本自传,在这本书中,他会发现和别人聊天时,真实地记录了自己走过的路。
的确是这样的。这本书中,多处会找到似曾相似自己成长的身影,大学的迷茫,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本书共5章,分为21场演讲。也许大家会觉得这是鸡汤,但是这样说太浅显了,确切说它更是一盏指明灯,至少这本书在我前进的道路上一些启示,知道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虽然我已毕业有几年了。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会少走一些弯路,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前进。这本书更加适合正在读书或者即将上大学的童鞋,如果正好也想成为媒体人,这本书就一定要去读一读了。当然,已参加工作的朋友也不妨读读,会有收获的。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无论这本书说的是什么,都不过是在说一个更好的未来。我们现实中也许会有很无奈和失望,能支撑我们前行的依然是明天。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总会觉得那更好的未来能靠我们更近一些。
如今,大家都会焦虑,害怕来不及,害怕会落后,焦虑已成为社会的常态,所以,很多人那么努力然而幸福指数并不高。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是走的太远,已经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了。为名忙,为利忙,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忙,原来为了这些事忙,是因为觉它们离幸福很近,可是后来把幸福都忘了。每天焦虑、烦躁、难过、憔悴,玩命的挣钱,却没有花钱的时间。
在这一章节中,白岩松主要讲幸福和人生的话题。而幸福需要三个层面的因素,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现在很多人情感和精神方面,缺失太多。
正如书中所说,幸福就如“百分之百”的黄金,没有绝对的抵达,但是可以无限靠近。因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100%的纯黄金,最大值只能接近100%。而人生得意和失意都只占5%,剩下的90%是平淡。而把那90%的平淡过得不平淡并不是那么容易。
别以为生活90%都是平淡的,总希望每天干点大事情。正好相反,我们应该都去做些看是无用的事,看闲书、跑步、闲逛……放慢自己的脚步。自己的人格在这种无用的事情熏陶中,慢慢地健全独立起来。
所以在大学里,一定要学会要用自己的头脑思维,而不是人云亦云。同时,不仅要珍惜和维系集体的友谊,还要锤炼出强大的心理素质。
而干新闻这一行,新闻资源被垄断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那么,拼的就是视角和语言的表达方面,是否具有足够的竞争力。所以,要努力塑造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当然,永远别忘了安静地做好眼前的事。
在这个成功学泛滥的时代,中国的很多的扭曲和乱象,都与追求速度和表面上的成功有关。而我们更加不可急躁。在我们的人生中,谁躲得开失败和挫折?如果从小到大都没有接受过挫折和失败的教育,不能体面且有尊严地面对失败,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二章的话题是阅读。关于阅读,白岩松列举了四本在他人生不同阶段有影响力的书。是的,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对自己人生影响非常大的书,每一本书都蕴藏着你所期待的自己。
当然,阅读也是要讲究随缘和惜缘的,别功利,别强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慢慢成为你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而白岩松在这一章节中,详细畅谈了自己不同时期品读老子《道德经》感受和收获。这正如一句话所说,我们在不同时期阅读同一作品会有完全不同的领悟。而一部好的作品是值得反复阅读和品鉴的。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们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总结白岩松的观点,需要把握这几点:一是要学会讲故事。二是要知道明白自己的职责,记者是啄木鸟。三是要具备五种功能,解闷、解惑、解气、解密、解决。四是要塑造新闻人正确的自身价值。
白岩松在这一章节中说:新闻的核心是“人”,,这时候要学会讲一个好故事。先有对“人”的关注,才有对新闻的关注。而讲好一个故事的重要手段,就是寻找跟“今天”最有关联的话题,新闻人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是由你的故事精彩与否决定的。
那么,到底该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呢?总结出:一个好故事,从内容层面上看,有了人和人性、悬念和逻辑。还有很重要的一项——细节。新闻人应该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无论做什么样的选题,首选要考虑人物,其次寻找细节,同时把握节奏。
记者的职责是什么?记者的啄木鸟,不是喜鹊。记者作为社会这艘船的瞭望者,当你看到所有信息,好的或者不好的,都要及时反馈,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同时,传媒人应该具有五种功能:解闷、解惑、解气、解密、解决。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看护好你自己”已经变成非常重要的命题,每一个时代里,优秀的人都是独立的人,而不是传媒的俘虏。
而且还要明白,新闻人就是往历史洞穴里不断放进资料和佐证,让后人去考古的时候去发现和研究,而真正的考验是你往历史的洞穴里放了些什么。
这一章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包括中国人的素质道德、新闻媒体现状、社会形势、医改问题、个人幸福价值观以及志愿者行动这几个方面。白岩松看问题很深刻,总会站在大众相对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作为新闻人不就应该具备这样的职业素养吗?
小悦悦事件、宝马车碾童事件、还有一起又一起摔倒老人讹诈搀扶者的案例,让大家都很难过甚至愤怒,觉得中国人的道德底线真是一塌糊涂。真的是这样吗?
白岩松则认为,并不是。其实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的社会环境,相关的法律制度,是否进步到了让人们“可以展现道德”的时候。
这观点真是另辟蹊径且直击问题的根本。在谈到中国医疗时,白岩松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生命需要4S店”,这4S即是:season,service,sports,sunshine在医术精湛之外,能带给患者内心的润泽和安宁以及给人希望,才是一名医生的伟大之处。而我国的医疗行业的种种社会价值,都与这四个S有关。
公益活动,志愿者行动,这个社会总会需要。当我们关注公益、成为志愿者的时候,要明白人性是极其复杂的,没有纯粹的“好”和“坏”。每个人心中都并存着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制度和人,激活了你的哪一面。
谈到“公民”、“幸福”,白岩松觉得深圳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离世界最近的地方”,似乎也是“离中国的未来的未来最近的地方”。
从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整体来讲,中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而是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而我们自己呢?却发现离自己越来越远。对于自己需要什么、追求什么,已不再那么明确。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还明白吗?我们刚一出发就是为了去人民币和权利里找信仰吗?当然不是,我们是为了幸福而出发,为了让人生有价值而出发。
我们内心深处的超越物质的期待,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未来。
总的来说,白说这本书让我收获了不少,也学到了更多有关媒体新闻的新知识。每一篇题目千差万别,每一篇演讲就如在述说一个故事,缓缓道来,最后总能有所体会和领悟,在小事情中发现大道理大学问。我们每一天的努力付出都是为了明天更好的自己。白岩松的书总是会给我这样的感受。
央视优秀的主持人有很多,每个人主持人的风格都不相同,大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像董卿给人的感觉就是知性、端庄、从容,而撒贝宁就非常的风趣幽默,非常的适合主持一些综艺类的节目。其实除了这些平时都主持综艺类节目的主持人外,其实还有很多以主持新闻类的主持人,比如像白岩松就是其中一位。
白岩松的早年经历白岩松,1968年8月20日出生在内蒙古。他从小就是一个成绩优异,少让父母操心的乖孩子,也就是我们现在口中的“邻居家的孩子”。白岩松出生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人民教师,可以说他生在了文艺世家了吧。
但是,本来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发生了变故,在白岩松8岁那年,他的爸爸过世了。之后他是由妈妈独自一人带大的。白岩松的妈妈本身就是一名教师,所以更加注重对自己孩子的培养了。虽然白岩松性格比较调皮,但在学习上面确实一个''乖孩子''从来都不会惹妈妈生气。
白岩松在他17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系。在校期间,他也是刻苦学习新闻类的东西,攒足了深厚的知识功底,这为他毕业后记者打下来基础。
白岩松的主持生涯参加工作后的白岩松由于自己出色的表现,受到了台领导的关注,特意让他去做《东方时空》的策划人,在那之后,白岩松更是主持了一档叫《东方之子》的节目,广受好评。
他面对镜头的时候总是微微皱着眉头,好像是个很严肃的男子,一双聚光的小眼睛明察秋毫,透露着智慧的光芒。尤其是他犀利的语言、一丝不苟的主持风格,给广大的电视观众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节目中白岩松严肃的形象和独特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们的喜爱和好评,还被评为了“央视名嘴”。
因为工作压力患病太过繁重的工作让他得了抑郁症,一下子瘦到55公斤,如此严重,受到了严重影响的白岩松,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都出现了不小的问题,经常失眠,无法入睡,已经形成了惯性,这样的睡眠状态,严重导致了他的精神出现时常,总是会想着怎么自杀,可见已经影响的非常深了。
这个时候的白岩松是不幸的,同样白岩松也是幸运的,在他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妻子朱宏钧一直都陪在他的身边。五年后,白岩松的病情好转,又回到了央视。
白岩松的现状不过,节目上看得出这五年他老了很多。其实,他本身的风度和才华还是很厉害的,但是抑郁症却让他身体一下子就垮了下来,这几年休养得虽然不错,但和当初相比,52岁的他已经显了老态。
很多网友都表示非常的痛心和惋惜。但似乎白岩松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在讲台上依然活力四射,让大家看到了曾经的央视“名嘴”的再次回归,而且在台上他还时不时的逗一下现场的观众,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精彩的言论则是引得台下阵阵掌声。
以前看书的时候,是用摘抄本记录下来的,接下来,准备用记事本记录下来,然后发到可爱的上。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好好看书,觉得是在吃老本。要多多看书,做可爱的人。
1、我姓白,所以这本书叫《白说》。其实,不管我姓什么,这本书都该叫《白说》。
2、就好像中国人非得过足了开车的瘾,才会重新回归骑车和步行;非得把乱七八糟的情感都体验一遍,才重新体会到家庭的可爱。
3、去年8月,我去法国巴黎,发现巴黎人民非常可爱,他们都去度假了,把整个城市留给了我们来旅游的中国人民。
4、创造力需要三个条件:有一定的闲钱,有一定的闲人,还有一定的闲时间。没有这三点,想有创造力,不可能。
5、读书是一种乐趣,最重要的是,能够带来乐趣的,是读书本身,而不是读书以后的结果。
6、想改变未来,就从做好眼前的事情开始吧。
7、有时候,也许老天爷很着急,本想给你一个更美好、更有趣的人生,可是你在消沉抱怨当中,让机会一一错过。
等你终于想到那是命运的垂青之手在敲门时,再开门已经晚了,于是那些天天都在怀才不遇的人,最后可能真就一辈子怀才不遇了。
8、青春是一生中最迷茫、最焦虑,交织着绝望、希望和挑战的时期。
但为什么所有人都说青春美好呢?那是他们在回忆时下的定义。
9、悲伤的时候,即使有太阳也觉得天昏地暗;开心的时候,即使下着大雨也恨不得出去裸奔。
10、生命中有一个很奇妙的逻辑,如果你真的过好今天,明天也还不错。
11、好的工作,和好的恋爱、好的婚姻类似,可遇不可求,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从一开始就很浮躁,带着功利心去赌,你确定你一定会有好运气吗?不如踏踏实实做好眼前事,把四年后的事情交给四年后去解决,好过程必有好结果。
12、名著之伟大,从来不在于所谓的“中心思想”,而在于太多人心中有而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
13、你会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突然有种豁然开朗安全感,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来被无数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14、人在年轻的时候,对自我的鼓励和集体的呐喊都格外敏感,因此很容易被那些歌词触动。
01、
前天,在出差途中,看到白岩松作为嘉宾出席了近期播出的《朗读者》栏目,在节目中他讲述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节目伊始,他像大家展示了一张故乡现在的照片。
他说,「这里之前有一排排房子,现在早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就在那个地方,他的爷爷去世了,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姑姑出嫁了。离开故乡的,还有他的哥哥,和他。
他说, 17岁之前,他的整个的世界,就是从那里陆续看到的和了解到的。
说到离开故乡的那天,白岩松给大家描述了这样一个画面:「那天,我走的时候是欢蹦乱跳的,因为当时年轻的自己眼中只有前方,或者说未来。眼中充满了好奇,恨不得拜拜都懒得说。」
可,后来岁数大了一点,某一天忽然有句话从他脑海中跳出来,那就是 「故乡到底是什么」?
这时,他仿佛才刚刚参透了故乡的一丝意义。
他说,故乡,就是年少的时候,你天天想离开,岁数大了,天天想回去的地方。
02、
看完那段视频,听着他念完自己创作的题目为《长大回家》的诗,竟忍不住泪如雨下,也不禁问自己 「故乡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同白岩松一样,18岁之前的我,几乎没有离开过故乡。那片土地,那个热闹的街心区,那间院落,那一条条胡同,那些同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这些年来,曾无数次出现在我的梦境里。
高考那年,填报了一所省外的综合性大学。直到开学临行前,我才意识到——这一次,我要离开故乡,独立面对生活了。
还记得开学那天,父母兄长驱车千里,载着几个硕大的行李箱和我,来到我上学的城市,送我安顿。那几天,父亲睡一张床,我和母亲挤在另一张床上。有好几个夜晚,我醒来时,竟发现母亲带着枕头挪去地面上睡了。
我问,「妈,你去地面睡干嘛,那么硬多不舒服」,母亲却故作镇定地回答我说,「咱俩挤在一张床你肯定睡不好,你赶紧睡你的,不用管我」。
那几天,我经常在凌晨听见母亲抽泣的声音,我知道她不舍得我离她这么远。
那一刻,我的鼻子感到一阵酸,强忍住眼泪,不想被母亲发现。
从一个省到另一个省,此时的故乡,可能更多意味着的是你与他人说话的不同口音、饮食习惯、高考录取分数段,还有之前你没有见过的那些当地小吃和文化风俗。
03、
再大些,处在青春的尾巴那年,我勇敢地做了一个决定——出国念书。
人在国外,故乡的范围就更大了,此时的故乡在心中就是我们的祖国。
在国外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同其他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们一样,在面对其他国家的同学和老师时,我们会友好地自我介绍说,「I Am Chinese, I Love My Country」。
临近回国时,就愈加想念故乡了。想念祖国的美食,想念「好脏好乱好快活」的生活方式,想念那种属于内心真正的踏实感,和归属感。
还记得刚回国那天,抵家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下行李箱,步行穿越了几个街道,去了那家经营了多年的水煎包老店。在我小时候,那家店就在那里,现在我30岁+了,他们还在那里。这么多年过去,味道依旧没变。
点了几个包子,很迅速地吃完,抹嘴儿的功夫,我在想, 原来眷恋故乡,就是想念自家门口那家水煎包店面。
04、
如今,已是回国后的第四个年头,继续一个人独自生活和工作。
此时,故乡的意义,又从国家,缩回到了城市和城市之间。
离家这么多年,除了在国外求学那一年没回国,这么多年来,几乎可以保证不超过两个月,回家探望家人一次。每次母亲总说「你不用老回来看望我,我好着呢,你工作为重」,可是我却深深地懂得她在某日一个温暖阳光的午后,忽然从沉默中,对我说的那句话。
母亲说,「孩子啊,去年国庆节到今天,你总共在家待了整整30天」。
毫不否认,那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才明白,原来母亲嘴里说的那些不用挂念的话,都变成了月份牌上折叠起的那一页页。
花样年华,我还未嫁。母亲也曾数次催促,很多次我对母亲说,「妈妈,我只想当你的女儿,还不想给别人当媳妇儿」。母亲拍着我的头,连连说我傻。然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讲「你终于是要有自己的家」。
想到在栏目中,主持人董卿问到, 「你在什么时刻感到自己是要真正告别故乡了」?
白岩松回答说,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次离开故乡的经历,在这所有的离别中,真正的意义的告别要算得上是——当我们大学毕业后要决定留在一个城市工作和生活了。因为在你选择奋斗的那个城市里,你即将会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小家。
一直以来,你就像一支被放逐的风筝,在天空恣意摇摆绽放,可总有一条线牵着你,可以把你拉回来,这条线就在母亲手中。可就在你成家那天起,那条线就被剪断了。
所以,有时候我们说, 和故乡的告别里面,有一部分记忆,是和母亲告别。
05、
这几年在外,每每有人询问我是哪儿人时,我都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是山东人」。
想到几年前,那会儿自己还年轻,不知道天高地厚,为能自己留在首都工作而感到无限荣光,并也想以此为借口来回答那些同样的问题,说「我是北京人」。现在想来,那时,只因小小的骄傲和虚荣心罢了。
看清了生活的模样,人就变得接地气许多,踏实许多,更实事求是许多。时下流行一句话说,「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我想,一个人即使走得再远,起码也别忘了当初在哪儿出生。
故乡,就是我们出生的地方。
虽不经常做梦,但梦里面出现最多的还是故乡,场景多数也不是现在和父母居住了十余年的楼宇,而是儿时那个我曾奔跑度过快乐童年的院落和那几条小胡同。
在那里,奶奶照顾我长大;在那里,我和父母一起生活了多年。
06、
栏目中,白岩松还说到自己的家乡内蒙,说到他的出生地——呼伦贝尔大草原。
说到内蒙,去年我有机会过去待了一周时间。去之前,以为已看过不少美景了,内心不会太起波澜,但当我坐在车里,穿越过茫茫草原时,确实被眼前的壮阔所震撼。蓝天,绿草、羊群,让我想到了Windows的开机画面。看到这些,也就理解了身边那些来自内蒙的小伙伴们性格之豪爽洒脱的原因了。
说到内蒙,不得不提一下内蒙的民族乐器——马头琴。
马头琴的音乐一般会是在一天的傍晚时分响起。男人外出一天打猎归来,女人在蒙古包外点燃牛粪烧火做饭,等闲间,男人拉起马头琴,看着远处空旷的大草原上,夕阳缓缓地接近地平线。
有人说,马头琴的旋律多数让人感觉内蒙音乐是忧伤的。但,就如白岩松在节目中说的那样, 「这种忧伤不是难过,是任何一个人站在草原上,如果你看着太阳落山,那一刻,你会觉得自己太小了。」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故乡,都有他对故乡的不同理解和浓厚情感。
有时候,对于故乡的概念,很难清晰的用几个词语说明白。或许只有在你离开多日,再返回时,故乡的意义就在你心中浮现出来了。
结束语
作家七堇年在作品《平生欢》里写下这样的文字:
「这么多年,有些事像一只插销,死死地别在心门上。锈了之后,里面的打不开,外面的进不去。 停顿的间隙,岁月好像咳嗽了一声,提醒我们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被想起,什么不该被想起。」
我想,这种感受也正如故乡带给我们的冲击,它有时的确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力量。
一路往前走,一路思故乡。
我想,回头的地方越清晰,向前走的脚步也就越坚定,这可能就是故乡的意义。
以上,
感谢你的时间。
-END-
公众号ID:生涯规划与心智成长(EmilyDONG_2016)
知乎、、豆瓣、壹心理ID:Emily DONG
白岩松说得很对,事实确实是这样,正如他说的那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爱情可以没有物质基础,它只需要建立在两个人的热情和幻想之上,但是婚姻不可以。爱情就如浪漫主义,可以虚无缥缈,可以生死相许。婚姻是现实主义,每天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是现实、是生活,是平平淡淡的漫长岁月。
物质是婚姻的基础。选择走进婚姻也就是选择了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是两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找平衡,每天要商量着吃什么,在哪儿买房、买什么家具、孩子要送到哪里教育、父母该怎么给他们安排养老……这些都是需要用金钱来做基础,否则无法落地,没有钱能吃什么、用什么、住哪里、孩子教育更是空话,更不谈父母养老问题。人类的第一目标是满足自我需求,然后才是帮助他人,这其实是一个道理,没有物质基础,其他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贫贱夫妻百事哀”这是俗语,也是真理。没有金钱就等于没有安身立命之所,也没有办法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每天的生活只能将就,只能选择憋屈着生活。要知道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是没有钱,你去远方的路费、伙食费哪里找。在这样的条件下,夫妻间会为了生计而担忧,为了不能给子女更好的教育而争吵,为了不能尽到子女的义务而自责……长久下去,夫妻只会互相埋怨,甚至形同陌路,最终分道扬镳。
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往往是两个家庭的事,没有物质的婚姻不仅得不到父母双方的支持,更难的是以后的平凡岁月里没有一件事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
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人生之路,保持怎样的心态便能朝着自己的追求一往无前?
人生的旅途,是一场自我完善的修行。长路漫漫,发展前途难以预料。等候我们自己的,有可能是峰回路转,也有可能是艰难险阻。思维懵懂无知时,总会被不太好的处境扰乱了心绪,一边啼饥号寒,一边埋怨老天爷不公平。待之后踏过山高水远,一路风雨兼程,方可慢慢体会到生活的精髓。
原先人生健在,跌跌撞撞一直免不了,磕磕绊绊也是平常。来到无路可走时,只有持续心态调整,乐观向上向前走,才可以迈入柳暗花明。看一下周边,根本就没有谁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多数人,都会面临生活里经常出现的不易。
真正打开人和人之间差异的,是置身困境时不同类型的解决姿势。内心强大的人,应对生活的挑三拣四,不煽情,不畏艰难。悲伤的事情说一万次,也改变不了其早已发生过的客观事实;不断抱怨生活的艰辛,并不能使自己好受。想到司马迁在《离骚》中写到:海阔凭鱼跃,路漫漫其修远。人生之途,狭小难走又何妨,只要保证住乐观的心态,便可向着自身的向往一往无前。人这一辈子,别诉苦,别抱怨,你也就获胜。
01不诉苦:轻言伤痛,反而丢了体面人和人之间,永远不会存有深有体会。何况,芸芸众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麻烦事要面临,谁又愿意听你生命中的忧伤呢?看到过一些人,累点气、遭点罪,就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悲催的人,逢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出自己的惨象。不曾想,周围人的生活比她也不容易。她这点自以为是痛苦,在人家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白岩松说: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的时候,你的心里早已兵慌马乱天翻地覆了,但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常安静了一点,没有人会觉得怪异。这类战事,终究孤身一人。你内心深处的心态,他人永远不能掌握深入,亦没法充分理解你嘴里的生活艰辛。轻言伤痛,让世上的人都懂你过的不好,反而给别人在身后看着你嘲笑的好机会。憋屈辛酸,是靠自己能承受的,莫得用便宜的泪水,获得其他人怜悯。
02不抱怨:怨天尤人,反而失了心态过的不好,是本人本领不足。怨天怨地,实际上是在为自己逃避责任。生活之中,有这样一种人,自身混出不来人样,就抱怨父母不富有,没送自己做生意资本。朝亲朋好友借钱,不能容忍别人回绝,只需谁叫他吃了哑巴亏,就抱怨人家不理解它的困难。坦白讲,这类人的心态存有很大的难题,做事只责怪别人不反省自己,是一种尤其自私自利的个人行为。
亦舒说:一个完善的人,通常发现能够指责的人越来越低,每一个人能都有他的困难。他人帮助自己,那是人家的挑选并非责任。他人不帮你,你也没资质去斥责。一味怨天尤人,就认识不到本身存在的不足。这般,就会一错再错,屡次不如意。抱怨比不上更改,生气不如争气。从容应对生活中的不容易,尽自己所能扭转局势,那才是很不错的作法。
03人生如修行,要长久忍耐,要乐观豁达佛家有云:人到世上,吃苦是必经的修行。岁月飘荡,雨雪风霜,这所有的一切,都得靠自己慢慢撑过去。越长大,越能体会到人生之不容易。爱与恨得与失,责任义务,如压着人身上负担,心里略微敏感些,就会把持不住。
也许,赴汤蹈火,是每一个成人躲避不掉的命运。既然这样,就一定要学着心态调整、调整情绪,把这部就不容易的人生维护好。置身不太好的境况时,不诉苦、轻轻松松同情,咬紧牙承受人生道路上的憋屈辛酸。被生活挑三拣四时,不抱怨、没把义务归因于老天爷,用乐观豁达的心绪,应对人生中的不易。良好的心态了,一切都会慢慢变好。本质冲盈强劲,人生便可从容优雅。
04情感寄语人生,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领悟。越长大,越懂得什么是忍耐,什么是豁达大度。这一路上,总会有艰难困苦。在人生的激流当中,每个人爱莫能助,谁又会照顾患上你的情绪,谁又会承受的了你的快乐。
越痛,更要不露声色,越苦,更要磨炼自身。漫漫长路人生,没有谁会活得非常容易,生活的甜酸苦辣,全得依靠自己一一吞咽。将来,我希望不诉苦,不抱怨。选了一条路,就尽自己所能活得精彩,活得潇洒。村上春树说:在这里广阔的天地上,因为除了你就无人可投奔。风吹雨打人生,自身打伞,方能久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