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刊]
前段时间上海疫情爆发后,郭敬明上热搜了,接着《小时代》也上了热搜。郭敬明,曾经很火,后来因为抄袭风波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想到突然间又火了,原来是因为他在上海排队做核酸时,被人认出来了。也难怪,他个子小,人瘦弱,辨识度还是很高的。
这次他的《小时代》也跟着火了。众所周知,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有四部,但是每一部的评分都不高,口碑全扑街。**改编自他的同名小说《小时代》,故事发生在高速发展的上海,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奢靡、拜金、用钱堆砌出的繁华背后,讲述着四个女生的爱恨情仇。
为什么他的《小时代》跟着火了?是因为这次上海人做核酸的照片发出来后,大家发现上海人确实很精致,盛装出席,各种特色的服装,还有大家不理解的各种浮夸场面。仅仅就下楼做个核酸,就把自己打扮得那么好看。
还有一些照片是上海人在门把手外面攀比包装袋。本来,居民在门把手上挂一个袋子,是为了方便防疫人员发放物资。结果有钱人愣是玩出了花样,在门把手上挂出了各种大牌商品的手提袋,莫名其妙的就卷了起来。仅仅是挂个手提袋,都有意无意地透露出上海人那种富贵生活的气息。
经此一疫,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上海人的生活,让我们觉得错怪了郭敬明的《小时代》。原以为只是**里发生的故事,没想到在现实的上海正在上演着……
《小时代》这个系列**里面所传达出来的那种奢华生活的氛围,曾经被认为很不现实,很肤浅,通过这次上海疫情,人们才感叹道,郭敬明所展现的上海人的生活是真实的。原来,肤浅的其实是我们。
你笑郭敬明不懂文学。郭敬明笑你不懂上海。而《小时代》经此一疫,即将被认可为纪实文学。
1983年的盛夏,郭敬明出生在四川自贡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是普通的上班族,他因为从小身患败血症,大多时候都是自己待在家里看书。也正因如此,恰好为他今后的文学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7年,还在上初二的郭敬明已经向报刊《人生十六七》进行投稿。之后不久,他的首篇诗作便被报刊发布了,名为《孤独》。
当郭敬明收到了报刊给他的10元稿费和样刊时,他的内心波澜起伏。因为这是郭敬明首次发布文章并且被人认可,这也使他对写作的想法越来越坚定。
1999年,郭敬明在上了高中之后,仍然坚持着自己当初对写作的信念。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出版社或者报刊投稿。由上海《萌芽》期刊举办的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郭敬明以第四维的笔名两次荣获“一等奖”。
当郭敬明高中毕业之后,他把大约一万字的《幻城》向报刊进行投稿。随后不久,报刊便发布了这篇文章。当然这篇《幻城》也成为了郭敬明人生中的首篇中长篇幅的小说。
至此,郭敬明的写作开始初露锋芒。
2003年,郭敬明考入上海大学。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
然而不是本地人的他,在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排挤、轻视。正因如此,他每天更加努力地去写作,去创作,沉醉其中,渴望着自己出人头地那一天。
终于,《幻城》小说改编完成后正式出版。该作品也获得了文艺社科类图书销售排行榜前三名的好成绩。从这部小说的畅销量来看,深受大家的喜爱。就此郭敬明渐渐开始"火"了起来。
在郭敬明21岁的生日当天,他成立了工作室,开始发布一些文学作品和期刊。
经过了两年的时间,郭敬明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举办了征文大赛,签约了许多作家,靠着这些作家的畅销书,开始盈利。在当年,郭敬明旗下的每一本期刊都是十分火爆,仅靠这些期刊的收入,就能让郭敬明赚得盆满钵满。此后也让郭敬明作为商人的身份,实现名利双收。
十五年前,正值青春的我,《最小说》系列期刊每期必买;弥漫着孤独与寂寞的《左手倒影 右手年华》;《幻城》里面讲的幻雪帝国的故事;散发着香樟味的《夏至未至》;笼罩着黑暗气息的《悲伤逆流成河》;《小时代》里面那个纸醉金迷的魔都。这些书我曾经是那么认真的读过,以至于时隔多年仍然没有忘记。
郭敬明曾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疼痛青春。
郭敬明成功靠写作发家致富,能靠写作出名的作家不多,但像他这样出名的,仿佛也仅他一人而已。
关于郭敬明当导演,从《小时代》到《爵迹》,再到上映不久就被下架的《晴雅集》这些**有多耀眼,就被网友谩骂得有多惨烈。
**票房再高也被人骂烂片,市场用十几亿的销售额证明了他的成功,然而观众又用千万条差评否认了他的才华。
在这个社会上总会有一些恶意,使我们遍体鳞伤。
郭敬明用自己挣的钱给爸爸买了一台车,却被记者在报纸上写道“暴发户的可笑嘴脸”,后来郭敬明买光了周围所有的报纸烧为灰烬。这件让人难过的事情在他的《岛》里面有提过。
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综艺节目,几个身强体阔参加节目的大学生在台上嘲笑作为嘉宾的郭敬明身高问题,当时郭敬明气的脸色都变了,气氛很是尴尬。在很多场合很多人多次拿郭敬明的身高说事,开开玩笑也就罢了,恶语相加真的不好。
2017年,因为郭敬明旗下的作家李枫的爆料,郭敬明又一次被推上了群情的风口浪尖。
爆料的内容我并没有感到很震惊,因为我并不关心谁的私生活以及性取向,让我震惊的是爆料人为什么不是狗仔或者记者,而是郭敬明旗下签约的作者。昔日里一起写作,一起旅行,西装革履,推杯换盏的参加年会的画面还印在期刊上,却突然出了这样的事情真是让人错愕不已。
你会因为郭敬明私生活混乱或者性取向问题,而去否定他的作品
我始终保持着“文字与人品无关”的心态。反而要谢谢他的那些书,是它们陪伴了我整个青春期。
在那段彷徨不知所措需要安慰的时光里,幸好有这些书。让我站在青春的长河里中流砥柱,经受了叛逆期的洗礼。
并不是我们遇见的所有人都会去了解我们为什么会是现在的我们。每个人也并非是非好即坏的。
不要盲目跟风去伤害一个人或者赞美一个人,毕竟这个社会是很复杂的,不是一件事或者一个画面就能判定得了的。
《乌合之众》里面说过:“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引诱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
毁灭一个人或者抬高一个人在群情的嘴里都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有个成语我特别喜欢,叫盖棺定论。同时,我也相信每个做错事的人,也一定会受到惩罚,良心的或者法律的。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第4篇2540字,累计9275字(命题:写一篇人物稿)
| 撰稿:刘嘉颖
短短三周,《演员请就位2》就成为当下最有话题度的综艺,每次播出,都能掀起各种剑拔弩张的冲突和腥风血雨的争论。
当然,看李诚儒和郭敬明吵架,成了最有戏剧冲突的那条故事线。
以至于在新一期的节目中,俩人观点破天荒地达成一致,#当李诚儒的意见被郭敬明同意时#等话题被直接送上热门。
在点评唐一菲和曹骏演的《三十而已》时,李诚儒表示“这次特别同意小四的一个观点”,镜头切到郭敬明一脸腼腆的笑容;
而在预告中,李诚儒与尔冬升的意见出现分歧,郭敬明站出来说“我同意诚儒老师的意见”,李诚儒的反应如下
数不清这是第几次俩人携手上热搜了。在“瓜多管饱”的《演员请就位》系列节目里,李诚儒和郭敬明早已成为了一对不断贡献话题度的“欢喜冤家”。
1
在《演员请就位2》第二期播出后,“如何帮李诚儒吵赢郭敬明”成了广大网友津津乐道的一门学问。
事情的起因是郭敬明给了小爱豆何昶希一张S卡。S卡代表着导演对演员演技的评级为最高级别。何昶希的演技如何我就不放原片了,是每在热搜上看到一次就尴尬得头皮发麻的程度。
郭敬明给S卡的理由倒是振振有词:他对于S的解释是“student、seed、special”,称自己这么做是为了鼓励新人,老师对待“差生”要付出更多心血。
听起来好像说得通,但4位导演一共就8张S卡,要在40个演员中发出去。郭敬明的行为就好比给“差生”颁发了一张三好学生奖状,这对于其他演技更好的演员岂不是毫无公平可言?
这一举动引发了在场很多人的不满,赵薇调侃:“他就是想找跟自己长得像的”,演员董思怡则直接上台发问各位导演发S卡的标准是什么。
在一旁的李诚儒老师早就看不下去了,被cue到发言时上来就直接点破郭敬明为自己辩护时的前后矛盾:“我不喜欢翻手为雨覆手为云的各种作法。”
郭敬明急着想打断他,李诚儒一句“小小的年纪要懂得尊重人”瞬间让火药味十足,连尔冬升导演都露出了快乐吃瓜的表情。
接着李诚儒开始质疑何昶希的演技,眼看着快吵赢了,此时郭敬明的诡辩术又开始了:你可以有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存在!在一边儿的主持人大鹏也突然跳出来站队,语气中颇有责备李诚儒“倚老卖老”的意思。
看得广大网友“拳头硬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谁对谁错,就问李诚儒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吵赢郭敬明?
其实这不是李诚儒第一次输给郭敬明的诡辩术了。
早在《演员请就位》第一季,他俩之间就发生过一场大战。
在点评演员演绎的郭敬明作品《悲伤逆流成河》时,李诚儒用一脸迷惑的表情发出灵魂质问:“这是畅销书是吧?”“难道我们现在年轻人都是在看这种?”
被这话戳到痛处的郭敬明,立马开始了自己的一套话术:先说这是中国第一部认真讨论校园霸凌的小说,接着又是那句话“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存在”。
李诚儒老师显然没看出小四已经暗中偷换了概念:你跟他说作品不行,他跟你上升主题。而“存在即合理”这种诡辩话术,李诚儒在节目第二季才愤而提出质疑。
在幕后采访中李老师终于理清楚了,一句“不能以廉价的笔触引发广泛的共鸣”,一语道破本质。
2
都说李诚儒心直口快、一针见血,但也不乏有人评价他“倚老卖老”。其实不是,李诚儒可是名副其实的“传奇大腕儿”。
演员科班出身的他,最早在影视圈抛头露面,不是当演员,而是在86版《西游记》的剧组干了5年剧务。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李诚儒顺着中国的“下海”潮,开始尝试经商。
先是卖苹果、带鱼挣了一些钱,后来又做起了服装生意。1991年,他在北京开了一家面积近1000平米的服装店,起名叫“特别特”,在北京卖得特别火。
不得不说李诚儒很有商业头脑:他做当时市场上不常见的日式风衣,一下就卖出10万件;衣服料子成本很低,却卖得好、利润高,十分有赚头。
当时有“北京四李”的说法,其中一个就是李诚儒。那时的他已经是百万富翁。
李诚儒渐渐“飘了”,转而去做外汇买卖,投资回报高,但风险也高。结果遇上了美日贸易战,亏得血本无归。
年近四十的李诚儒决定重返影视圈。他自己也承认:“如果没有这些经历,我现在也不会成为一个比较优秀的演员”。
凭借曾经和警察打交道的丰富经验,他出演了《重案六组》里的曾克强。这部剧当时有多火就不说了。
在演了大大小小的角色打磨演技后,李诚儒留下了许多经典名场面,《大腕》里那段长镜头就是其中之一。
他演了一个精神病,那段300多字的经典台词,念白清晰、节奏适度、一镜到底、一气呵成。
“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李诚儒曾坦言,这次表演经历是他做演员“灵魂出窍”的时刻之一。他在念台词时,感觉自己的灵魂飘在了上边,告诉自己快说完了,后边没几句了。直到一口气演完了,灵魂才回到肉身之中。
听了李诚儒的传奇经历,你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好演员是怎么炼成的”。
3
这样的李诚儒,面对不少小鲜肉们“辣眼睛”的演技,索性直接奉上一门火遍全网的“儒言儒语”:“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今年的节目一开播,他上来又是一连串:“味同嚼蜡”“味如鸡肋”“如此乏味”。
只有老戏骨,才有这样的底气。
而李诚儒和郭敬明不断的“Battle”,正是体现了两种演艺市场规则的对峙 。
有人吐槽郭敬明的选人标准是“眼缘请就位”,这恰恰也反映了郭导背后庞大的**市场的运行逻辑。
《小时代》系列,帅哥美女、奢靡浮华,虽是当之无愧的烂片,却赚得盆满钵满,多年后“顾里生日”的梗还能刷爆热搜,大有成“一代人经典”之势。
再看越来越多的爱豆在不断进军影视界,烂片、烂剧层出不穷,却有人买单。
流量市场在不断挤压演员市场,这一点在《演员请就位2》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温峥嵘、马苏等一众国民女演员被市场评为“B级”,而在影视圈名不见经传的爱豆陈宥维却能被评为“S级”。
在节目里,流量爱豆的演技被尔冬升等导演批评得体无完肤,而好演员能被看见,受到温柔的表扬和鼓励。
但在现实中,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却还在不断上演。
李诚儒曾在《演员请就位》第一季总决赛时“神还原”自己在《大腕》里的经典镜头,同样是一气呵成,台词功底尽显。
“所以我们成功投资人找什么演员,都找流量最大的不找戏好的。我们成功投资人的口号是:不求戏好,但求流量。”
这才是对于当下演艺圈的一句警示箴言。
郭敬明被尔东升怼哭的未播片段在网上曝光,很多网友都纷纷表示这个综艺如此大的戏剧变化,真的不是有剧本吗?但是我认为通过这个事件其实也可以看出,其实这个综艺节目还是有很多没有剧本的场景了,后否则话不可能会出现这样子难以控场的局面。综艺节目有剧本的这个定论其实一直以来都在网上盛行,很多人都会认为综艺节目可能一开始是要写有一些台本。特定的片段是要出现这样子的剧情,才能够更加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更多的观众去看。但是在演员请就位的舞台之上其实是不大需要剧本的,因为本身四个导演就有意见和想法上的冲突,所以我认为剧本艺术是不太成立的,毕竟在四个导演的观点碰撞的时候,其实看点就已经出现了,再加上演员的演技水平参差不齐,其实也是能够作为一种噱头来吸引观众的,因此我认为剧本一说是不成立的。再加上就是尔冬升和郭敬明这一次的吵架事件就可以看出这个节目是没有剧本的,否则的话本身这么尴尬的场面出现了,连制作方都是始料未及的,如果拿它来当做卖点,只会让观众觉得这个节目非常的低级。而且本身当时场面也是非常尴尬的,无论是台上的演员还是台下的导演,其实都是一种很慌乱,想要打圆场的状态之中,如果是有剧本的话,是不可能写这么尴尬的剧情的。这只有可能是尔东升当场真情流露。虽然郭敬明和尔冬升的这个事件确实非常具有话题性,但是其实归根结底也是出于人之常情,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脾气的,所以我认为不能够用剧本来形容,虽然确实制造了很高的话题。
魏教授对。
郭的智商来最强大脑评委简直把所有挑战者的智商都侮辱了!他的智商跟学识跟挑战者好比智障类比聪明人!更替这些最强大脑的人悲哀!像是个成年人还被个三岁小孩指指点点!他成功成名也不过是运气好而已,目光短浅,耍小聪明搞不长久的!
《最强大脑》包括:
《最强大脑第一季》、《最强大脑第二季》、《最强大脑第三季》、《最强大脑第四季》、《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第一季》、《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第二季》、《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第三季》、《最强大脑第八季》(燃烧吧大脑第四季)。
《最强大脑第八季》(燃烧吧大脑第四季)于2021年1月8日起每周五晚21:10在江苏卫视播出。
郭敬明和Dr魏的这种对峙早就铺垫得够多了,“像女人一样”这种话不过是郭敬明最终爆发时抓住的一个把柄而已。看来,郭敬明就是一个独裁者。当惯了老板、导演,习惯了什么事都照着自己的意思做,遇到自己掌控不了的事情,郭敬明就要据理力争、咄咄逼人。Dr魏对他没有任何侮辱吧,郭敬明一样一脸的不高兴像观众都欠他似的。
这个节目从来就不缺质疑Dr魏的人。从梁冬、李永波,到后来的陶子、孟非,大家都有表示不满意的时候,但没一个像郭敬明那样不停冷笑呵呵不尊重人的。李永波作为国家羽毛球队教练,算是当惯了领导老师吧,动不动就把中国羽毛球队拿出来晒搞得跟自己家开的一样。人家质疑Dr魏的时候一样能把握分寸,在玩笑和质疑之间不断来回试探。
这不仅是试探科学标准,也是尊重节目规则。梁冬作为一个搞笑文科生,能说出“科学除了要刻度还需要温度”这种水平的话来表达自己的不服;孟非能当面打趣Dr魏“此人情商为零”,调节现场气氛。这些都是良好的、有助于双方交流观点的互动。通过这些争论,我们观众也确实能更好地明白各个项目到底跟人的脑力有多大关联。这才是节目的价值:传播正确的科学观。
郭敬明压根就没在care Dr魏说了什么好么?郭敬明只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理论、思考体系,根本没有去理解Dr魏提出来的那些专业名词。
郭敬明只是自负自己聪明,便听不进去其他任何人的话,妄图以自己的智商体系来测量他人——结果,当郭敬明发现自己无论怎样强硬,都不能改变结局的时候,那当然就要臭脸啦!所以,与其说他不尊重Dr魏,不如说他是恨这个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节目规则。Dr魏只是个站在明面跟他对抗的旗帜罢了。
最近,《我就是演员》第三季在浙江卫视上线,饱受争议的于正坐在了导师席。
让人称奇的是,于正过去一直是个油腻的胖子,可这一次他减肥成功。
在美颜滤镜的帮助下竟然显得眉清目秀,举止投足之间散发出一股斯文的气质,和网上吐槽的“于妈”、“死丫头”判若两人。
于正在节目里也表示,自己要在节目里展现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
果然节目开始后,于正化身成为一名严苛的导师,他怒斥李汶翰没有演技,说姜潮油腻,更是直言王霏霏没有当演员的潜质。
节目外,于正也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分享了7条去油腻心得,并在第7条意有所指地说 “心里油腻和浅薄的人比外表油腻还让人恶心” 。
总之戏里戏外,于正给自己立了个“敢为人先,仗义执言”的导师人设。
你别说这一套操作非常有效,有些网友已经被他圈粉,甚至犯花痴地说,原以为于正是个油腻中年大叔,没想到40岁了,身材保持这么好,比台上的小鲜肉还有精神,直接可以出道了。
可是另一边,不少人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他们对于正已然足以用“恨”来形容。
最先发难的是**人谭飞,他是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被称为“影视界的知道分子”,他言辞犀利发了一条指责于正的动态,形容其为“抄袭起家的编剧”。
著名编剧汪海林转发了这条内容。
这一下惹恼了于正,他在自己的评论区里写道“一汪死谭”,怒怼汪海林和谭飞。
汪海林知道后,立马模仿于正的“文体”在社媒上给了于正7条人生建议,单从内容看,不是人品问题就是涉及违法,几乎每一条都直戳死穴。
于正立刻回应要起诉汪海林。
汪海林也当即表示:不起诉,你就是个弟弟。
于正和汪海林之争暂时告一段落,结局如何尚未可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经过这么一番炒作,《我就是演员》第三季真的要火了,浙江卫视请于正的这笔钱真心没有白花。
皮哥静观整这起事件后,不免有联想起前段时间在《演员请就位》中担任导师的郭敬明,这位也曾饱受汪海林的炮轰,两场风波何其相似,几点看法与大家分享。
一、汪海林有没有资格批评于正、郭敬明?
汪海林这些年以敢于揭露影视圈黑幕而被大家熟知。
比如他爆料电视台的选片女主任最喜欢小鲜肉演的剧,为了讨好这些位高权重的中年妇女,很多小鲜肉被迫去陪酒。
比如他说女制片都是“色情狂”,找小鲜肉拍戏就是欲求不满。
比如他爆料当年和煤老板在洗脚城谈投资,都是女演员作陪。
这些爆料极具眼球效应,也让汪海林受到了大家的追捧,可是很快他遭遇了口碑反噬。
质疑他的人有几点理由。
汪海林是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作为圈内领导却很少提出过有力的措施拨乱反正,只图一时口快,爆料点黑幕给自己贴金。
汪海林自己的编剧水平不行,翻翻豆瓣,他的作品口碑一言难尽,最被人熟知的就是《一起来看流星雨》,这部剧就是他最讨厌的流量明星演的。一个编剧业务能力一般,却靠爆料黑幕出名,这事本身就很魔幻。
很多网友直指汪海林也是双标人,对于郭敬明和于正这样的争议声很大的虾兵蟹将重拳出击,对于业内真正的大佬却不敢放一个屁。
基于这些原因,许多人觉得汪海林没有资格指责于正、郭敬明。
但皮哥觉得,任何人都有质疑的权利,我们要听听他说的对不对,而不要去纠结他是谁。
别说汪海林了,就是拍了《逐梦演艺圈》的毕志飞一样有资格评价于正、郭敬明。
二、于正、郭敬明的魔幻“丑事”
汪海林和于正早就结下梁子了。
当年于正看上了琼瑶的作品《梅花烙》,想要购买版权,琼瑶不卖。
后来于正自己编剧的《宫锁连城》上线了。
2014年,琼瑶一纸诉状将于正告上法庭, 并找来汪海林当专家辅助人,这在中国司法史上是第一次。
于正那边也四处求人物色自己的专家辅助人,但整个编剧行业没人愿意做这种有损羽毛的事,最后于正的专家辅助人空缺。
因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法律很快宣判于正败诉,赔偿500万元加公开道歉。
这是中国史上赔偿金额最大的知识产权案。
案件结束后,中国编剧协会的139名编剧联名呼吁封杀于正,《人民日报》评价于正是“文贼”,按理说于正应该被钉在了 历史 的耻辱柱上。
可是于正赔了钱拒不道歉,等事情热度过了,他复出荧屏,还成为了导师,在省级电视台上指点江山了。
提到于正,很多人自然想到郭敬明,两个人堪称影视圈的卧龙和凤雏。
他们都是文人出身,都是黑料缠身,都是一次次重拳出击锤不死,成为了资本力捧的香饽饽。
那边于正和章子怡在《我就是演员》上谈笑风生。
这边郭敬明和陈凯歌在《演员请就位》里“称兄道弟”,而距离他抄袭事件已经过去了整整14年。
2006年,作家庄羽起诉郭敬明,称他的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了自己的小说《圈里圈外》。
法庭很快宣判,郭敬明抄袭事实成立,赔偿庄羽21万元,并且公开道歉。
和于正一样,郭敬明赔了钱却拒绝道歉。
而他的粉丝也给他疯狂洗地。
比如有粉丝就说,你庄羽写的小说没有火,我家小四给你改了改就大火了,这不就证明郭敬明的实力吗?抄袭不仅无罪,抄袭还有功!
这是这些惊世骇俗的言论,使得郭敬明从“污点艺人”变成了 “争议艺人”。
2006年抄袭事件刚结束,2007年郭敬明就加入了中国作协,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成员。
你说这事魔不魔幻,难怪郑渊洁要愤怒退出中国作协呢。
风波之后的郭敬明一步步退居幕后,成为了公司老板,真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前几年他还上了央视节目,给自己树了个“直面争议”的坚强人设。
最后被郭敬明一句“纯属捏造,已让律师处理”给轻松化解了,这事最后真的不了了之。
三、于正与郭敬明算不算劣迹艺人?
劣迹艺人是一个行业专用术语。
国家广电总局前几年专门出了规定要封杀劣迹艺人,我们先看看国家是怎么定义这一名词的。
劣迹艺人是指道德败坏,存在人生污点,从事过违法或不道德活动的一类艺人。
客观来说,从这一规定出台后,执行力度确实很大。
你看看文章,够厉害吧,可是因为“周一见”,现在还翻不了身,最近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装台》,把他的镜头删了个干干净净。
你再看看范冰冰,腕儿够大吧,可是因为“税务问题”,沉寂一年多,多次想要复出被摁得死死的。
你再看看柯震东,因为吸毒,大好前程被毁,现在还能看到他的一点影子吗?
大众对于这样的永久封杀纷纷拍手称赞,这些人“死”得透透的也是民心所向,但话又说回来,这边不给一点机会,为啥那边于正和郭敬明却没事?
再结合其他艺人,我们可以发现,“劣迹艺人”虽有明确定义,但具体判断时“标准”却很模糊。
比如成龙,有私生子,自己也承认“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他算不算劣迹艺人?
比如关之琳,在香港是“惯三”了,自己在节目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她算不算劣迹艺人?
比如章子怡,当年的“诈捐门”历历在目,她算不算劣迹艺人?
比如赵薇,前有当年的“军旗事件”,后有2017年“被罚禁入股市5年”,她算不算劣迹艺人?
所以,如果严格按照定义来,那么在鱼龙混杂的 娱乐 圈里,恐怕大部分艺人都要被封杀了。
标准模糊就产生了自由裁量权,这就滋生了“双重标准”。
说你是劣迹艺人,你就是。说你不是,你就不是。
比如我们都知道吸毒是一条红线,但导演张一白吸毒后照样拍了一系列**,不少还是国庆档上映。
比如黄海波被人设局嫖娼,这几年做了这么多尝试,至今仍然看不到出头之日。
这就是现实的悲哀,模糊的规定没有成为维护正义的武器,反而成了部分人手里的匕首。
回到那个问题,于正和郭敬明算不算劣迹艺人?
于正和郭敬明,他们的“劣迹”是板上钉钉的,是足以写进中国司法史的。
可就是因为界限不明晰,他们爬上了高位,他们掌握了话语权,他们抱团取暖,他们“同仇敌忾”,最后他们不再是劣迹艺人,而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导师。
在中国的省级电视台上,在中国最大的视频平台上,台上的演员,台下的观众,摄像机后的导演,背后的投资人都知道他们过去的斑斑劣迹,却揣着明白装糊涂,陪他们演戏,尊称他们老师,这是何其悲哀的一件事。
我们普通人还在享受996的福报的时候,他们却招摇过市赚得盆满钵满,实现了财富自由,甚至言辞恳恳教导新生代,这是何其荒唐的一件事。
最后,皮哥宁愿现实中多一些汪海林这样背后捅刀的真小人,也不愿看到于正和郭敬明这样在台上人模狗样的“伪君子”,毕竟血淋淋的现实要比粉饰的太平更让一个行业获得进步。
文/皮皮**编辑部:忍者爱吃鱼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