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最主要的人物之一,代表了古代中国人的善良、正义、不阿的情怀和追求。
生世及经历
出生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乃一仙石吸收天地之气孕育而生;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赴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学会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
为了寻一件称手的兵器,大闹东海龙宫,终寻得定海神珍铁如意金箍棒;因阳寿已尽而大闹地府,修改了生死簿,返回人间。
第一次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
第二次天界招安,封为齐天大圣;
偷吃蟠桃、大闹天宫,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
五百年后被唐僧所救,拜其为师,踏上西天取经之路。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大功告成,封为斗战胜佛。
关于名字
孙行者——文言文的西游记中,多称孙悟空为「行者」。
孙悟空——菩提祖师所取的名字。
美猴王——孙悟空刚出生时,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后成为众猴之王,因此自称美猴王。
齐天大圣——孙悟空在第一次天庭招安后,因自感受骗反下天庭,回到花果山中,自封齐天大圣,后天庭被迫承认该封号。
弼马温——第一次到天界时所封官职。
兵器技能
如意金箍棒
七十二变
火眼金睛——大闹天宫后被太上老君用他的丹炉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炼出了火眼金睛。能看出妖怪的原形。
筋斗云——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但也翻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
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幼年出家玄奘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之后遍访佛教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盘经》等经论,造诣日深。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猪八戒在西游记中原本看不出什么特殊的优点,还有多处毛病。他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会点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唐僧西去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收服后,八戒从此才稍归正道,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是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爱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猪八戒贪吃贪睡,自私自利,好进谗言。他常常想害人,但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就是作茧自缚。为什么连这样一个人也最终修成正果,被如来佛封为“净坛使者”呢!这与猪八戒的知错必改,能听取领导和同事的意见有很大关系。做到了悬崖勒马、甚至是浪子回头,在取经事业中的他对师兄的话算得上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总算是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才有其八戒的美好的结果吧。
个人认为沙僧比较憨厚,忠心耿耿,从电视剧里他喊"大师兄"那种厚重的声音和真诚的眼神可以看出来。他不象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象猪八戒那样花痴不改,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从不左顾右盼,谨守佛门戒律。虽然个性不鲜明的他戏份不多,但我觉得《西游记》里不能缺少这个人物。因为他在四人中起到平衡作用。大家可以假想一下,没有他的取经之路,互不服气的孙、猪二人的争吵会把那个死板的唐僧折磨到精神分裂!没等妖怪来袭,唐帅就先被两个徒弟气吐血了!尽管大家把更多注意力投向神通广大的悟空和笨拙搞笑的八戒,但相信一提起沙僧,人们的心里会产生一种平和(类似女孩子在平淡如水的爱情里找到的安全感)、发出一声赞叹:憨厚的人是最可爱的!
文化自信——中华梦
你所不知道的《西游记》密码
蔺门叟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故事;
《西游记》是一部雕龙天书;
《西游记》是一个神奇预言;
《西游记》是一部喻世铮言;
《西游记》是一幅龙源导游图;。
读懂《西游记》,齐奔圆梦路!
一一笔者题记
序 言
一一有感于老梁评说《西游记》
古今中外各民族的寓言、神话故事,其背后无不蕴含着该民族的心理期盼和文化密码。
中国神话故事亦不例外。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大禹治水》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敬畏与改造大自然的决心;脍炙人口的《花木兰》、《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更是寄托了人们追求男女平等、追求美好爱情的心理期望,蕴含着人们对封建时代“男尊女卑”、“包办婚姻”的批判。
《西游记》作为在中国神话史上体系最完整,艺术上登峰造极、空前绝后的名著巨作。其故事背后必然也隐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理期盼和文化密码!
为解开这个密码, 几百年来,无数的文豪、大师、专家、学者、爱好者,都著书立说、各述已见。“宗教说”、“炼丹说”、“修心养身说”、“讽喻说”、“游戏说”、“阶级斗争说”等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孰是孰非,难以定论。
因为,《西游记》和《易经》一样,它是一部诠释中华文化的“太极八卦图”。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都能从《西游记》中获得不同的营养和智慧。从三岁孩童到耄耋老翁,都能从中获得乐趣;哲学家从中看到的是宇宙观、人生观深刻道理;军事家看到的是“攻心为上”的兵家上策;道家看了兴奋的大谈修行养性秘要;佛家看了自豪地认为它是弘扬“因果轮回、善恶有报”的专著各行各业的人都能从这个平台找到乐趣、找到所爱、得到启发和鼓励。都在从各自立场进行解读,且各有所指,各据其理。但又总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它与《易经》,一个是开创中华传统文化的龙头,一个是梳理中华传统文化的龙尾。遥相呼应,皆为天书。
好在两部“天书”都能养活人,每年有千万人靠它吃饭甚至发财,这就足以使吃这碗饭的专家、学者、文化人前赴后继、层出不穷地在解读、戏说、甚至恶搞这部名著。
就许多人来说,《西游记》背后有什么秘密,读懂、读不懂并不重要。仅看着五花八门的“猴哥”故事就够乐呵乐呵了。
但是,对于像梁宏达先生这样自己读了还要给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大众再传讲的文化公众人物,对《西游记》这部名著的解读水平应该高些。
老梁的节目我是必看的,他那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经验,接地气的、风趣幽默的语言,看问题的深度,表达的技巧和细节把握,都令人佩服。可以说本人是老梁的“铁杆粉丝”。
但最近看过老梁评说《西游记》之后,发现老梁如今也玩上“戏说”了!
什么“《西游记》故事是如来佛导演的一台戏,布的一盘大棋”、“道家、佛家挣地盘”、“孙悟空是高级杀手”、“孙悟空拜师学道就是打工仔、清洁工”“猪八戒是卧底”、“火焰山在中亚”、“太上老君、观音菩萨是狠角色”、“红孩儿是私生子”等等乱七八糟的一大堆,离题太远了。用猴哥的两句话形容就是“这一去十万八千里!”;“着实榔槺!” 。
门叟非专家、非学者、非大师、非大神。每日为商场开门、锁门,守夜。称作“保安”,实则是一个看门老儿。上世纪50年代,哭着喊着来到人世间,生于长于祁连山之下曾经供奉“祭天金人”那快土地上。属猴,故喜欢“猴哥”。喜欢读《西游记》。本姓就是一种草,地地道道的草姓草民。
我和我身边的老伙伴们一样,多半生里总摊上大事:“饥饿”、“停课”、“下乡”、“下岗”都没有躲过。有些老伙伴因“厄”而难释,到西天当“神仙”去了。
幸好我喜欢读《西游释厄传》,且每次摊上大事,总是和猴哥巧遇、结缘,与其为乐,至今尚在西去路上。
下岗后到处打工近十年,困厄中枕“西游”而安眠,读“西游”而解忧。
翻烂了几本不同版本的《西游记》后,竟然也咂摸出了些味道。因为听看老梁在评说《西游记》故事时,听到了叫板的声音,门叟作为秦陇之人,喜欢秦腔,也就张口吼一嗓子:叫叫一声老梁,你听我说……
一,《西游记》是一部雕龙天书!
众所周知,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西游记》的作者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创作立意,把盘古破鸿蒙、伏羲“一画开天”至明代中期这个时期,中华文化的产生、发展、兴衰历程进行了梳理。将这棵举世无双的参天大树几千年来结出的一切果实,一网兜来,一一进行了分捡、整理,再经过“煎炸蒸煮”、“刀劈斧砍”、“精雕细琢”加工。然后,分门别类,理出了哪些是“与天同寿、长生不老”的珍宝;哪些是“滋润大地”的雨露;哪些是“降妖除魔”的法宝;哪些是变着法子吃“唐僧肉”的尸魔;哪些是滋生“腐败恶魔”的毒壤;哪些是历史的“垃圾、稀屎”。取精去糟,浓缩提纯,借助《西游记》故事人物、场境、事件,形象地、栩栩如生地展现给读者。
《西游记》中的每一个故事,诠释的就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某一个组成部分。如原著对“天庭”各色人物、组织结构、动态故事的描写,形象地将中华文化的优势与特点、中华文化的体系结构展现给了读者;前七回写“牛人”孙悟空孕、育、盛、衰的故事,诠释的是中华文化的源流——“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太上老君、龙王家族、李天王天兵天将团队的描写,诠释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道、儒、法三家学派的思想;以观音菩萨为代表的佛界故事,诠释了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佛学思想;二郎神团队的故事,将集百家学派之长的“杂家”思想、历史贡献、主要代表人物巧妙地作了介绍和褒贬;五庄观镇元大仙的故事,将中华文化文学艺术的先圣、世界上浪漫主义文学的缔造者一一庄子的思想、艺木成就、文圣风度展现的淋漓尽致;牛魔王一家的故事,将墨家学派的“兼爱、尚贤、节用、自立自强、善工巧、重实用技术”等优秀思想,浓墨重彩地描绘给我们。特别是对“红孩儿”及其结局的构思,以超前的目光、绝妙的神笔将“后墨家”的科学思想给与了高度赞扬。并预言了工业化是强国富民的“善财童子”!作者最为惊世骇俗的绝笔是第十三回中,在双叉岭刘伯钦一家的故事中,提出了天下百姓共同的期昐一一中华富国梦!这与我们今天的“中国梦”不谋而合。多么神奇的预言!
《西游记》的字里行间,几乎囊括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所有成果和重要元素。
《西游记》活生生地为我们雕出了一条引领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文化之龙。
《西游记》以“论坛功德、战无不胜、净坛不断、金身不败、腾飞于世”为最终“正果”,明确地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因此,门叟认为,《西游记》的密码就是七个字:文化自信,中华梦!
前者是这本书的文化密码,后者是中华民族的心理期待。
门叟是否在趋炎附势、哗众取宠?
首先我们来看《西游记》作者的创作意图:
细心的读者在看《西游记》时会发现,我们异口同声所称的“西游记”,作者在原著中却开篇明义告诉我们这是一部“释厄传”!(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释厄传”怎么讲?
字面含义:释,形声,从釆,从睾( yì),睾亦声。“釆”本义为“动物用爪子翻检、分辨食物”,引申为“翻检”、“分别”。“睾”意为“一罗网的捕获物”。合起来表示“把整个一罗网捕获物倒出来按照种类分拣”。本义:解开罗网,把网获物一股脑儿倒在地上,然后分拣整理、按类出售。 引申义:把一团乱麻般的事物理清头绪、使其条理化。
厄读音:è,困苦;灾难;阻隔;受困;险要的地方。本义:困厄。厄难,勤苦之事。
《史记》对“传”的意义表达最贴切。并告知“记”与“传”不是一个档次!
另一层寓意: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大批如雷贯耳的名著大作,都是释“厄”而著: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著兵法;司马迁受辱而留《史记》,等等。
北宋时期有一本书叫 《解厄鉴》,是一部十分罕见的直接解“厄”之作。(作者晏殊才华横溢,官拜宰相。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都是他的学生。)该书主要阐述智慧、政治权谋之道。写作方式就是把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智慧、谋略、政治等方面有影响的学派思想、观点,网罗在一堆,然后再梳理、分类、解剖、总结,得出结论,予以阐述。历代文人对该书非常推崇,评价为“字字真言,句句智慧”。
古代文人,特别是一些才华横溢而又不得志、身处“困厄”中的失意文人,将转而著书立说,“释厄”、“解厄”视为一种精神寄托的崇高境界来推崇和追求,力图建树,不求名利。元明清时期的名著尤其如此。(这也是名著作者是谁,争论不休的主要原因。)
《西游记》这部举世公认的名著,才华横溢的大儒作者,对“释厄”的立意,绝非是要写一个“由如来佛总导演”的“关公战秦琼式”的荒诞故事。他要阐述的是一个大题材!
其次,我们来看《西游记》的构思结构:
贯穿《西游记》的一条主线就是“龙”。《西游记》整个故事从龙源、龙脉之地的傲来国,花果山写起,中间始终没有离开对龙族的描写。原著第一回写道:“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上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这里作者提供了几条信息:
1时间定位。“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 正是中华文化正式诞生之时。
2地理定位。东胜神洲海外的傲来国花果山。这三个地方很奇妙,多少年来人们都在猜谜,没有射中谜底。其实作者是在以虚寄意,如同“意识流”写法。四大部洲,并非具体的哪个地方。四大部洲就是四大方向,东胜神洲即出神仙多的方向。如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等等诸子百家中的创始人大多都出自东面。中国神仙体系中的很多神仙也出自东面;西牛贺洲即当时农耕发达,对牛重视、敬畏(牛自然高兴)的方向;南赡部洲即水源丰富、财源茂盛的方向;北俱芦洲即草原游牧民族(草户)为主的方向。
傲来国是哪里?关键是个“傲”字,说出来也许很搞笑。想一想《西游记》中所有的龙族兄弟姓什么?敖!加“人”旁,不就是“人龙”吗。傲来国即出“人龙”的地方。至于花果山,作者已经讲明了是龙脉之地,其赋所描述的也正是风水理论中标准的龙脉地势。
3故事主角石猴孕育结构、诞生方式与天地孕育、诞生方式相同。石猴就出生在这个地方。
作者在此告诉我们,石猴是龙的传人,天人同构。
又在原著第一百回大结局“五圣成真”时写道:“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孙行者却又对唐僧道:“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唐僧道:“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行者举手去摸一摸果然无之。此时旃檀佛、斗战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俱正果了本位天龙马亦自归真”。
这里有个疑问,为什么对最重要人物“师傅”唐僧没有多说?猪八戒、沙和尚也没有多说。唯有重点写了一路载负圣僧、经卷的白龙马“金龙腾飞,盘绕在华表柱上”。因为作者在表达《西游释厄传》中雕刻了一条中华文化之龙的意图。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丹成识得本来面,体健如如拜主人”。最后是孙悟空脱去“紧箍咒”(观音——光阴催迫)之苦。表达了作者完成这一部“雕龙”之作后的心情。
第三,我们来看《西游记》的艺术表现形式:
作者分别在第一回、第七回明确告诉我们:这部书是用“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这样一种假借故事人物形像寄托主题思想的艺术表现形式来体现“释厄”的。借音、借形、借意、借位、借向、借数、借物、借理。这是《西游记》艺术表现形式特点。
第四,我们来看《西游记》中,作者的写作技巧:
《西游记》在写作手法上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幽默讽刺,诙谐风趣,大量的采用了文字游戏的手法。正如大文豪——倔老头鲁迅说的那样《西游记》“作者禀性,复善谐剧”。
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是非常独特的表意符号。象形、假借、指事、会意、转注、谐声。皆可灵活用运,以表达寓意。拆字、猜谜就是非常精深的一门文字学问。
作者对汉字的这些特点利用,达到了炉火纯青地步,始终贯穿于全篇描写之中。将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主要学派思想、代表人物、代表作、优劣特点、发展趋势等,几乎囊括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所有成果和重要元素,巧妙溶入字里行间,整部作品字字藏玄机,句句埋隐喻,处处设谜局,篇篇是警示。
综上所述,《西游记》和《西游释厄传》一个是表,即神话故事;一个是里,即中华文化!
此说是否有理,看门叟详细解读原著为证。
二,读原著,解开《西游记》密码
几点提示:
1为了便于解读,我们把这部名著还是叫《西游记》,以适应已经约定俗成的习惯,避免引起读者歧义。
2本文是以中华传统文化——即“雕龙”意境来解读《西游记》原著。与其他意境的理解不发生关系。各抒己见,避免误解。
3解读《西游记》,须结合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进行参照对比。
4《西游记》的艺术形式,与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庄子》的艺术特点极其相似。作者在其作品中亦表达了对庄子、朱熹等先圣的高度祟敬。了解两位先圣的成就,对解读《西游记》有很大帮助。
5上文所述的第三、第四两条必须给予特别了解,有助于解读原著。
书归正传
《西游记》故事线索与中华文化发展脉络对照:
《西游记》内容布局,可分为四部分:第一回至第七回为第一部分;第八回至第二十二回为第二部分;第二十三回至三十一为第三部分;第三十二回至第一百回为第四部分。
故事第一部分共七回,开篇简述了天地人“三才”大道形成及运变规律。然后写主要角色孙悟空从石猴出世;拜师学艺;震伏四海、心意不足;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为孙悟空孕、育、盛、衰四个阶段。时间跨度是开天辟地——“王莽篡汉时”。之后,被压五百年。
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发展脉络:
远古文化(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传说期;夏商西周(周文王、宗法制度、《周易》、周礼、青铜器、永不死亡观念产生)中华文化正式诞生成史期;春秋战国(道家、儒家、法家、墨家、杂家等为主的诸子百家思想形成)中华文化中轴时代;”秦汉(法家、道家思想先后成为统治理论,发展到最高潮。),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奠定了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的基础、精神风尚奠定时期。东汉中期至唐初,中国社会处于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分裂动荡状态,中华文化在近五百年衰弱,史称“中衰时期”。中华文化同样经历了孕、育、盛、衰四个阶段。“中衰”近五百年。
故事第二部分共十五回加附录,叙述了唐僧出生、陈光蕊复生、唐太宗李世民地狱还魂、孙悟空复出、白龙马、猪八戒、沙和尚获得引渡“重生”;观音菩萨引导取经团队;唐僧师徒踏上取经之路;在“双叉岭”、“两界山”遇虎穴、伯嵚、观音院老僧、黑熊怪、黄风怪。很明显一阶段主题是所有主要人物重获新生,走上新路,告别过去。
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发展脉络:
这一阶段正是唐贞观年间实行开明政策,中华文化复苏,走向多元化时期。
故事第三部分共八回,主要写唐僧师徒之间经过冲突、磨合,终于达到齐心协力,一心一意奔取经路的最佳状态。其中夹叙了促使唐僧师徒之间或分或合的魔与仙,如白骨精、镇元仙等章节。
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发展脉络:
这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文化、各民族文化、西域文化之间经过互相冲撞、互相磨合、互相包容,最后达到融合。继而创造了中华文化的空前繁荣昌盛。
故事第四部分共六十九回,描写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一路降妖捉怪,经关历国直到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每个故事相对独立,互不连贯。
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发展脉络:
在宋元明时期,中华文化形成了完整体系,达到高度成熟。进入了审视、归纳、总结期。道教改造创新、三教合一思想形成,理学、心学将儒、道、释、法、各学派思想高度总结融合集于一体。文学、特别是民俗文化得到发展。
从以上对比,不难看出《西游记》神话故事线索与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是完全对应的。这不是巧合,是作者的“雕龙”匠心所在。
接下来我们剖析原著中的人物和故事。
小雷音寺前,孙悟空力劝唐僧“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唐僧却愤然说:“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你休误了我诚心,担搁了我来意。”
自从孙悟空加入取经队伍之后,唐僧陆续见证了孙悟空的许多神通。白虎岭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更是让唐僧深刻领教了什么叫做火眼金睛。
宝象国中,孙悟空施展破幻术,唐僧从老虎变回了唐僧。见到悟空,唐僧连连说:“贤徒,亏了你也,亏了你也!”对昔日错怪悟空,惭愧不已。可是,人性总是多变的。在数月之后,数年之后,昔日获救的感激,渐渐就被师道尊严、被膨胀的自我取代。唐僧又做张做智,在许多场合故意不听孙悟空劝。为此,唐僧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钻号山前,红孩儿化为七岁孩童,连连呼喊救命。孙悟空看破幻术,几番施展神通,只想帮助唐僧避过一难。谁料想唐僧不但不领情,反倒责备孙悟空冷血无情,全没有出家人的慈悲心肠。等待被抓之后,唐僧才泪水连连,祈求悟空救我。
金兜洞前,孙悟空刻意划出圈子,保护唐僧安全。唐僧偏偏不听,随同猪八戒进入妖怪所化庄园,不请自来,落入贼窝。到老君到来,带走青牛后,唐僧方得托难。面对悟空,唐僧惭愧道:“徒弟,万分亏你!言谢不尽!早知不出圈痕,那有此杀身之害!”可是,唐僧从来都是善忘、多变的主。没过多久,就有了小雷音寺之祸。
小雷音寺还不是终点。再后来,唐僧不听孙悟空劝阻,执意要去化斋,结果被盘丝洞女妖擒拿。金平府不听劝,执意要去礼佛,结果被三个假扮佛祖的犀牛精抓获……
唐僧是唐太宗钦定、观音点化的取经人,其前世更是佛祖二弟子金蝉。可以说,这雄厚的政治资本,使得唐僧在取经团队中拥有天然的优越感。
虽然唐僧手无缚鸡之力,纯属一个人见人菜的角色,但其师父的地位使得唐僧绝不甘心听命于徒弟孙悟空。当然,实力与地位的悬殊,同样使得孙悟空不甘心听命于师父唐僧。真相付出水面:唐僧与孙悟空之间,信任只是一时,矛盾才是永恒。
并且,只要实力与地位悬殊这个前提不改变,矛盾就永不会消弭。
西游记读后感13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西游记读后感 篇1
四大名著有哪些呢《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西游记》这本书则使我感触很深。
《西游记》主要讲了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和沙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魔走了十万八千里,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这本书赞扬了人们能战胜一切困难的品质,同时也升华了惩恶扬善的主题。
“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做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妆尊,却在第一根柱子跟下撒了一泡猴尿。”这个部分是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后招来了如来,便与如来打个赌赛,若有本事一筋斗翻出佛祖的手掌中,便算赢。
这调皮的猴子,一个跟斗过去,看到了五根肉红柱子,以为这是世界的尽头,便在柱子下撒了一泡尿,作为标记。可是他哪知道这只是如来的手指,离世界尽头还远着哩。
但这更不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渴望,也或是一种追求只不过这种追求过于庞大,伤害到了他人。之所以这种追求能这么庞大,是因为孙悟空有一种勤学的品质。我们要想变得强大就得好学。
如今,我们能找出几个勤学的人,一定不多吧。如果全国人民都是勤学的,那么中国将更上一层楼,成为世界强国之首。希望中国能快快涌出许多“孙悟空”。
唐僧的坚持不懈,猪八戒的勇敢无畏,沙僧的忠心耿耿,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快点拿起《西游记》吧。
西游记读后感 篇2《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大多数人喜欢的一本读本。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求佛取经的故事,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上历经艰辛,跋山涉水,取得了真经。
其中孙悟空是一个最厉害的角色,他有通天的本领,有72般变化的本事,还有神奇的法力和一双火眼金睛。在他身上具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他天不怕地不怕,让地下的土地公公敬佩。他让天上的各路神仙害怕,心惊胆战,怕他再一次大闹天宫。在取经途中,他一次次打败妖怪,护送唐僧平安到达西天,因此,大多数人称他为“齐天大圣”,他还有一个别名,名叫“美猴王”。
猪八戒是一个憨厚老实的角色,他虽然有缺点,特别能吃,他举着他的钉耙,在危机时刻,会和大师兄们一起降妖除魔,保护师傅。
沙僧是一个服从,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角色,还是一个善良的人,作为三徒弟的他,本领可能不比孙悟空和猪八戒高强,但是他也协助师兄们一起打走妖怪,护送师傅西天取经。
唐僧是四人中的主心骨,处处为大局着想,为大唐的强盛不辞辛劳,不计较徒弟的一点半活的任性,以宽容之心善待徒儿。
《西游记》这本书告诉我们,遇事要沉着冷静,团结友好,互相帮助,才能取回真经。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战胜困难,团结就是力量!
西游记读后感 篇3这个暑假,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一本书,那就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它让我爱不释手!
它就像是一本会魔法的书,读着它,我仿佛也变成了书中会腾云驾雾的仙人!多么令人激动呀!它又像是一位会说话的智者,听着它,我认识了许多人物、明白了许多道理。
《西游记》主要是写唐僧师徒四人去西方取经的故事。他们一路经历了千难万险,打败了无数妖魔鬼怪,才到达西方,取得真经。书里有勇敢无畏,聪明机灵,一路尽心尽责地保护着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有好吃懒惰,贪恋美色,但对唐僧却是言听计从的二徒弟——猪八戒;还有老实忠厚,一路挑着行李,任劳任怨的三徒弟——沙僧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孙悟空,当年由于他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尽了五百年苦难,最后被唐僧解救,收为大徒弟。他有着一双火眼金睛,任何妖魔鬼怪在他面前也要现出原形,而且还有七十二变、筋斗云及三根毫毛。我喜欢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更喜欢它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取经之前他历经重重困难习得法术,取经路上又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师父。当我读这本书认识了故事中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时,我仿佛被带入了另一个世界。孙悟空告诉我们要努力要勇敢,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无论遇到任何困境,都要勇于面对,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无论外界多少诱惑,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一颗平常的心!
西游记读后感 篇4《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据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写下的中国古典长篇神话小说,十分引人入胜。
这本书讲的是唐僧一行人从东土大唐,到西天大雷音寺拜佛求经,最后功成圆满,修成正果。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途遇乌鸡国,车池国,女儿国,比丘国。通关文书上的大印小章不计其数,走十万八千里路才到达雷音寺。
《孙悟空大战牛魔王》这一章十分精彩,一拿上书,你就仿佛在看一场激斗无比的打斗,孙悟空和牛魔王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金箍棒砸砍山刀,海东青嗛天鹅,黄莺发火啄冬青。一场无比精彩的拉锯战浮现眼前。
神通广大的大圣,憨厚的沙僧,坚定的唐僧,懒可爱的猪八戒。这一个个人物形象深刻的印在脑海中。我心中最敬佩唐僧,他只是一个凡人,但是他拥有坚持,有目标的良好品质,尽管他一路上受尽折磨,但是他始终“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回求生”,坚持,是他修成正果的`根本。
在生活中“坚持”何尝不是这样?如果你迷路了,再怎么走,只要坚持寻找就会找到方向。有一个经常出差的人,总买不到坐票,但是他总能找到座位,他从车头向后找,总是没有到最后他就找到座位了,他说:“因为很少有人像我一样坚持找座位。
《西游记》让我受益匪浅,明白了坚持是成功的捷径这个道理,真不愧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啊!
西游记读后感 篇5人们常说:“要坚持不懈地做每一件事,不能松懈。”可是,到底什么叫坚持呢读了吴承恩创编的《西游记》,我深深地被师徒四人那份豪情壮志给吸引住了。
这本书主要有四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主人公:一心向佛的唐僧;“贪财好色”的猪八戒;正义大胆、不畏困难的孙悟空;以及心地善良的沙僧。这四种人物性格不同,形象也不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中主要讲了师徒四人一同去西天取经,面对着九九八十一难,他们坚持不懈,不畏艰辛,各种妖魔鬼怪都不是他们的对手。终于,在这种敢于闯荡、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下,他们取得了六百五十多部真经。也许,我就缺乏这一种精神,每次当我在面临重重困难的时候,我都惊慌失措,甚至想一味地放弃。而现在却不一样了,如果我面临着重重难关而害怕的时候,我就会翻开《西游记》,脑子里马上就想出了解决方法。
那么,如果师徒四人当时没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唐僧被怪兽抓走了,猪八戒不敢与妖怪斗争,沙僧没有猪八戒的帮助,也选择放弃,最后只剩下孙悟空与妖魔鬼怪斗争,怎么可能会胜利呢所以,我们都要像原文中的师徒学习,不但要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品质,还要学习他们团结一致的力量。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我们一定要披荆斩棘。比如:洗筷子,要想把每一根筷子都洗干净,必须要坚持不懈。《西游记》让我受到了一个启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坚持不懈,没有做不好的事!
西游记读后感 篇6小时候,最喜欢看电视里的《西游记》,看了几乎不下十遍,至今还爱看,这个寒假,我看了吴承恩写的《西游记》,不觉感叹万分!
漫漫长路,多年跋涉,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为的是普度众生。
在《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了,他有七十二变化。在西天取经路上,悟空付出了很多,他不仅本领高强,而且机智聪明,随机应变。当师傅落入敌手,他总是与敌人周旋,其中的坎坷都一一化解,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尽管猪八戒给大家的印象不太好,但我还是要为声“冤”,首先是错投了猪胎,变得人不人,猪不猪的,到哪都吓人,尽管老猪本性贪婪好色,但他在西天取经路上帮助悟空降妖除怪,出了不少力,他吃苦耐劳,善良正直(有时还爱贪点小便宜)。
在西天取经路上,沙僧肩挑旦扛的身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路上,他无微不至地照顾师傅,陪师傅打坐念经,任劳任怨。
唐三藏是取经人的核心,本着一颗慈悲之心,他经历了14年,风餐露宿,任何磨难都无法打倒他西天取经的决心。
唐僧师徒不畏千辛万苦,历经种磨难依旧不放弃,直到取得真经。
在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四个主要人物中,我最喜欢孙悟空。我喜欢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一个筋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还会七十二变。如果我也有这样的本事该多好!孙悟空把本事用在降妖除魔为民做好事上,想想我自己,有时仗着个高力气大专门与同学打架,真是害臊,以后我要向孙悟空学习,用自己的本事为同学们做好事。我喜欢孙悟空的勇敢和坚强不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是妖魔鬼怪,都能勇敢地去面对,并且坚持到胜利为止。
西游记读后感 篇7我看了一本非常好看的书,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
书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经过了各种磨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我有些疑问,孙悟空有筋斗云,为什么不能直接飞到西天?孙悟空有火眼金睛,为什么唐僧没有呢?唐僧是师傅,为什么没有徒弟们厉害呢?带着种种疑问,我读完了这本书。
孙悟空神通广大,但打妖怪时总是不能一下打死,师傅被妖怪捉,孙悟空去救时,第一次总不能成功,然后他就会想出一切办法。这些事情的背后,是不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要坚持不懈?我们读书时,心里都有理想,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都应该持之以恒,才能走向成功。
猪八戒贪吃懒惰,但师徒四人里却不能少了这个大角色,因为唐僧每次念紧箍咒,孙悟空和唐僧吵架时,都是猪八戒上前劝。有一次,孙悟空回了花果山,也是猪八戒出马,把他劝了回来。他是人情的调和剂。我们在别人发生矛盾时,也应该像猪八戒一样,调合矛盾,让大家和好如初。
沙僧不爱说话,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挑着大家的行李,虽然他的本领不大,话也最少,但是我觉得他最踏实能干。踏实能干是现在社会最有力的工具,有了它,往往离赏识,离优秀就不远了。
唐僧心地善良,虽然没有什么法力,但他却能得到徒弟们的尊重,一路上能得到徒弟们的关心和保护,这是我最佩服的地方。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心。同学们,我们务必做一个善良的人,保持善良的个性,好人一定有好报的。
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我想到了许多许多……
西游记读后感 篇8今年寒假,我读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其中的《三打白骨精》一篇,我印象深刻,感慨许多。
《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及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降妖除魔,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三打白骨精》这一篇主要讲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变成少女、老媪和老翁,接二连三来欺骗唐僧,而唐僧善与恶不分一再上当,幸亏有孙悟空的火眼金晴识破妖怪及阴谋。唐僧却执迷不悟反而把孙悟空赶走,险些被白骨精吃掉。
读到孙悟空三次打败了白骨精后,我心中很是激动,为孙悟空这个“齐天大圣”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但读到后面,看到唐僧善良得过于迂腐,又为孙悟空感到惋惜。我不得不说,唐僧及猪八戒、沙僧都不懂孙悟空有一身本领却无人能懂的欣喜与悲衰。就拿本篇来说,孙悟空有火眼金晴辩识妖魔的本领,降掉了白骨精本是好事一桩,功劳一件,但唐僧分辨不了善与恶,是与非,被假善一面迷惑,一次又一次地责怪他,惩罚他,还驱逐他回到了花果山。当然,最终孙悟空还是不忘自己的使命,完成除妖任务,保护唐僧去西天取得了真经。
读完这篇文章,我联想到我自己。我没有孙悟空无人能比的本领,也没有孙悟空持之以恒,坚定不屈的勇气。面对敌人,他有着永不放弃的精神,不论受到何种非议,冤枉,他仍然坚定自己的目标。以后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应该多学习孙悟空的这种精神。
故事讲完了,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师徒四人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孙悟空,我相信,他会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西游记读后感 篇9《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魔神小说,里面描述着孙悟空的身世,拜师求学以及大闹天空,后来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师徒三人一路西天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达到西天,见了佛祖。
《西游记》也是我最爱的一部小说记述着师徒三人一路西天取经,艰难而不放弃的精神,一步一步走下去走向了成功的道路,这种精神,让我感到十分佩服,所以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用坚持和不放弃的精神,一直走下去,直到走向成功。读了这篇小说,让我们认识了重要的三个人物分别是孙悟空、猪八戒、唐僧和沙僧他们,跟着唐僧,走向西天的故事,在途中发生了不少危险和误会,孙悟空一向所向披靡,帮着唐僧斩妖除魔,他那一身本事练就了火眼金睛,可以识别出妖怪的真假,是唐僧的得力助手。唐僧心地善良,帮助一路上的路人,帮助消除当地的妖怪,但是唐僧不分真假好坏,在《三打白骨精》一篇中孙悟空,一天连续杀死了三条生命,唐僧看见后怒气冲天,直接跟孙悟空断绝了师徒关系,孙悟空在一怒之下回到了花果山,孙悟空前脚走后脚唐僧就被妖怪给抓去了,唐僧才明白自己误会了孙悟空。从这一点我们要明白,不能不分真假好坏来冤枉好人,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一个品德
读完《西游记》这篇小说中,让我感受到到许多奋不顾身的精神,不要轻言放弃应该坚持走下去,你就会有许多收获。
西游记读后感 篇10暑假阅书数本,唯《西游记》一书另我意犹未尽,此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明清时期作家吴承恩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老少皆宜的著作。
本书主要讲了大唐盛世时期,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得真经普度众生的故事。下面由我大致介绍下我对师徒四人的映象:
师父叫唐僧,他因肉眼凡胎难识妖魔障眼之法,心地善良确有屡屡因心善而将自己陷入危险被动之地,幸有悟空一直不离不弃,保护左右,即使被师傅多次冤枉也不忘答应观音的承诺,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八戒心地不坏,但是爱耍小聪明,喜欢挑拨离间大师兄和师傅的关系,总是想着散伙回高老庄,面对美食和美女的诱惑那抵抗力为零。沙僧,就一直任劳任怨,从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这四个人物形象鲜明,每个特点都被作者表现得活灵活现,这不经让我觉得师徒四人有点像爸爸公司里的一些人,唐僧是领导者,制定目标,带领团队一直朝着定好的目标前进,永不言弃。悟空是开拓者,一直朝着领导制定的任务方向走,排除万难,达成目标。八戒就是团队中的活跃气氛的鲶鱼人物,爱搞笑,容易被诱惑,爱打退堂鼓。沙僧是执行者,多做少言,勤勤恳恳,尽己力帮助团队达成目标。
从唐僧师徒四人一路披荆斩棘、风雨无阻的取经历程中,我明白了只有坚持不懈,顽强不屈的为梦想而努力奋斗,才能有希望获得成功。虽然这只是个神话,但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需要拥有故事中人物坚贞不屈的品质,把锲而不舍的精神体现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做好每一件事,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一往无前地奋勇迈进!
西游记读后感 篇11孙悟空,想必大家都知道的一个角色。他出自于《西游记》,是我最喜欢的这个人怎么可能会问了:“你为什么喜欢他呢?”这个嘛,请听我一一道来。
他十分勇敢。在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一回中,他对众神要来捉拿他这件事毫无畏惧,反而他跟众神反抗,虽然被二郎神捉拿了,太上老君将她丢入八卦炉中,整整烧了悟空七七四十九天,四十九天出炉时,他并没有烧成灰烬,反而炼一双“火眼金睛”。到了最后给还敢跟如来佛祖作对,真的很勇敢,令我感到无比的。
他神通广大。他有定海神针——金箍棒,这件宝物可以变大变小,大时上天入地,小时像绣花针;有能上天入地的筋斗云,悟空骑着那个筋斗云,就像站在云上面,可威风可帅气了!还有他那根救命毫毛,那几根救命毫毛可以变成任何东西:植物、动物……甚至连自己都能变,还可以用来分身,可炫酷了!
他十分坚持。在九九八十一难中,师徒四人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虽然孙悟空曾两次回过花果山,但他并没有放弃,用他机智的头脑降了一次又一次的妖,给许多地方的平民百姓带来幸福,最终他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神佛”。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孙悟空,他的坚持与勇敢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伙伴们,你们也喜欢他吗?
西游记读后感 篇12这周,我读了四大名著之《西游记》。《西游记》主要进述了唐僧师徒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书中的每个故事都那么精彩、引人入胜,以至于不喜欢看书只爱玩的我,也被深密吸引住了。
在唐僧、孙悟空,猎八城和沙和尚四个主要人物中,我最喜欢孙悟空。
我喜欢他的神通广大,一个筋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还会七十二变。如果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哇!孙悟空把他的本领用在降妖除魔的好事上。想想我自己,有时仗着自己个高、力气大和同学们打架,真是害臊。以后我要向孙悟空学习,用自己的本领为同学们做好事。
我喜欢孙悟空的机智勇救和坚强不屈,天论遇到什么困难或是妖魔鬼怪,他都勇敢去面对,并且坚特到胜利为止。想想我自已,平时最怕困维,作业一碰到难题就叫妈妈教,甚至就放在那儿不管它,这样怎么能提高成绩呢?以后我做作业时,一定要静下来仔细读题,认真思考,努力攻克难题。
我还最喜欢孙悟空对师傅的忠心。每次唐僧被妖怪捉去,孙悟空总是奋不顾身地去救他,唐僧饥饿的时候,孙悟空就不远万里地去为师傅化斋,特别是在唐僧多次错怪孙悟空,并且念紧箍咒,让孙悟空痛苦无比时,孙悟空还是没有怨恨师傅,依然想着保护师傅。想想自己,有时爸爸妈妈批评我的时候,我还有时生他们的气,还有一次甚至和他们唱对台戏,真不应该。
读了西游记,我有了许多感悟。妈妈也夸我懂事多了,我以后也要经常读它,会发现更多更深的感悟。
西游记读后感 篇13《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小说。
书中讲述了神奇的猴子——孙悟空,一头漫画化了的猪——猪八戒,还有一个傻和尚和一匹白龙马。他们一路上遇到了千奇百怪的妖魔鬼怪,白骨精、狐狸精、蜘蛛精……他们一路西行,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惊险和奇异的事情,最后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真经。这本书情节跌宕起伏,妙趣横生。
“他尖嘴猴腮,金睛火眼。头上顶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浘,指头粗,手掌厚,泥垢多。”
他就是孙悟空。书中的孙悟空,就是花果山的齐天大圣。他就是天地间孕育的一块奇石,时机一到便破土而出,飞天遁地,无所不能。
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中住着一个白骨精,为了吃唐僧的肉,先后扮成了村姑、妇人,老头,但全被聪明的孙悟空识破。最后白骨精化成一阵风,逃走了。而孙悟空却被不明真相的唐僧辱骂念咒,但孙悟空依然跟随在师傅身边,保护着师傅。
在我看来,悟空并没有那么桀骜不驯,我反倒觉得他只是爱憎分明,勇敢,有责任心,有恒心,敢作敢当。
我也希望我能像孙悟空那样做个有恒心的人,我总是做一件事情没做完就放下去做另一件事。一直都没有恒心,只是因为当时的新鲜感罢了。
“虾虽小,却能游过大海;白鸽虽小,却能在天空飞翔。”只要我们有恒心,有坚定的意志,就一定能完成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
我对《西游记》这本书的感悟很深,它让我明白很多。每个人都能在书中看到不同的自我,我想这就是它能成为经典中的经典的原因吧!
;三打白骨精时 打强盗时
三次,出走一次,被赶走两次。出走的是:因为打死了强盗挨说一气之下出走,后来被龙王劝回来的,回来就被戴上了紧箍。
在《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这一事件中, 唐僧念了三次紧箍咒, 赶了猴子三次, 非常的无情。那么, 以第三次撵走悟空事件为例,仔细研究这次的起因与经过, 看看是属于偶然事件还是必然事件。
似乎没有搞笑情节,不过找找可能有1 三藏近前跪下,朝石头,看着金字,拜了几拜,望西祷祝道:“弟子陈玄奘,特奉旨意求经,
果有徒弟之分,揭得金字,救出神猴,同证灵山;若无徒弟之分,此辈是个凶顽怪物,
哄赚弟子,不成吉庆,便揭不得起。”祝罢,又拜。(三藏的多心很无语啊)2 “徒弟啊,你姓甚么?”猴王道:“我姓孙。”三藏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
呼唤。”猴王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孙悟空。”(白忙乎了)3 却说那孙行者请三藏上马,他在前边,背着行李,赤条条,拐步而行。不多时,过
了两界山,忽然见一只猛虎,咆哮剪尾而来,三藏在马上惊心。行者在路旁欢喜道:
“师父莫怕他,他是送衣服与我的。”放下行李,耳朵里拔出一个针儿,迎着风,幌一
幌,原来是个碗来粗细一条铁棒。他拿在手中,笑道:“这宝贝,五百余年不曾用着他,
今日拿出来挣件衣服儿穿穿。”你看他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那里去!”那
只虎蹲着身,伏在尘埃,动也不敢动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的脑浆迸万点桃红,牙
齿喷几点玉块,唬得那陈玄奘滚鞍落马,咬指道声“天哪!天哪!刘太保前日打的斑斓
虎,还与他斗了半日;今日孙悟空不用争持,把这虎一棒打得稀烂,正是强中更有强中
手!”(这对白有趣,但不搞笑)4 那贼闻言,喜的喜,
怒的怒,爱的爱,思的思,欲的欲,忧的忧,一齐上前乱嚷道:“这和尚无礼!你的东
西全然没有,转来和我等要分东西!”(挺经典的,哈哈)5 三藏道:
“你十分撞祸!他虽是剪径的强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该死罪;你纵有手段,只可退
他去便了,怎么就都打死?这却是无故伤人的性命,如何做得和尚?出家人扫地恐伤蝼
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顿打死?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早还是
山野中无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执着棍子,乱打伤人,
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脱身?”悟空道:“师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却要打死你哩。”三
藏道:“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
理说?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行者道:“不瞒师父说,我老
孙五百年前,据花果山称王为怪的时节,也不知打死多少人。假似你说这般到官,倒也
得些状告是。”三藏道:“只因你没收没管,暴横人间,欺天诳上,才受这五百年前之
难。今既入了沙门,若是还象当时行凶,一味伤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恶!
忒恶!”原来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
“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惩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师徒拌嘴啦)太牵强了,自己再斟酌一下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