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濛”,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放生出去的鱼鳖追赶着人们来,到处都开着不知谁种的荷花。
躺在船里的枕席上可以觉得山在一俯一仰地晃动,飘荡在风里的船也知道和月亮徘徊留连不已。
湖里生长的乌菱和白芡不用论钱,水中的雕胡米就像包裹在绿盘里。
忽然回忆起在会灵观尝食新谷之事,如要滞留在江海之上需多进饮食,保重身体啊。
兰舟上的采莲女把湖上的荷花采下来送给游人,在细雨斜风里,她们头上的翠翘被打湿。
芳草丛生的小洲上长满了香草,这些采莲女又如何能一一认识?
做不到隐居山林,暂时先做个闲官吧,这样尚可得到长期的悠闲胜过暂时的休闲。
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优美的湖光山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在游览杭州西湖,先是天晴,后来下雨了。描写这瞬息万变的水光山色是很不容易的。这位古代的大诗人却能写出这样精妙绝伦的小诗!
诗人在构思上是别出心裁的。他所采用的办法,不少实写,而是虚写;不是着力去刻画风光,而是让读者去发挥想象。读了诗以后,都觉得西湖真是美极了,于是他成功了!
写晴,用一句,阳光照着满湖碧水。潋滟,是水波相连的样子。粼粼细浪,山山金光,这样的晴天景色,对人具有无限的诱惑。“方”,是方才。“晴方好”,是表明初晴湖上风光正到好处,并且为后面的雨景埋下了伏笔。忽然蒙蒙细雨来了,刚才那种明丽的景色不见了。然而西湖在雨中别有奇景,细雨只像轻纱,四周的山峰还隐隐约约,更增加了奇幻的感觉。“空蒙”,是细雨微茫的样子。“亦”字表示继晴景而后心灵的又一满足。写雨,也只一句。不论湖水的晴光也好,雨中的山色也好,只说出了西湖景色的优美。但要写出惊人之句,还得发挥更丰富的想象,于是诗人使出他的绝技,最巧妙的比喻出现了!
说也奇怪,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人们常常不直接去描述。也许是无法描写得惟妙惟肖,就避开攻坚,而采取轻袭。古代希腊荷马的史诗《伊里亚特》中,有一个美女海伦。为了争夺她,发生了一场伤亡重大的长期的战争。她应该是美极了,可是像荷马这样的杰出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海伦的美丽,而是留给人们自己去想象。中国战国时期也有个美女叫西施,又称西子。吴王夫差曾经迷恋她,以致闹到亡国,真是名副其实的“倾国倾城”。然而西施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没有一本书做过具体的记述,人们也只能凭想象。文字的作用有限,而想象的力量却无穷。植根在广大群众生活中的想象,永远是最完美的。西湖的瞬息万变的美也是无法描写的,诗人避实击虚,用西子为比喻,让人们自己去想象。西子这样的绝世美人,不论怎样打扮,只是淡淡的装束也好,施着浓浓的粉黛也好,对她都是合适的。由此而类比到西湖的姿态,无论是晴日耀眼的水光,还是雨中暗淡的山色,也都是美极了。把西湖和西子联系到一起,而引起人们无穷的想象,这样的诗的语言非常具有魅力。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提示:湖指杭州西湖。湖光山色相映,风景绮丽。全诗先写“晴”,次写“雨”,最后两句结合起来概括,而用新奇的妙语赞美西湖无时不美的迷人景色。
将西湖喻为美女西施,已成千古定论。湖因诗而名“西子湖”,可证也。
然而明人唐宜久,有一文,谓“昔人以西湖比西子,人皆知其为誉西子也。而西湖之病,则寓乎其间乎可见古人比类之工,寓讽之隐:不言西湖无有丈夫气,但借其声称以誉天下之殊色,而人自不察耳。”(《明小品三百篇》)黑、白转色,褒、贬易位,他从诗里看到的是“西湖无有丈夫气”。
莫非此公读诗,喜欢头朝下、脚朝上“拿大顶”,何以其所见翻了个儿
因喜“山色空雨亦奇”句,而画其意。想及此,附记之。
注释:
[饮湖上]在湖上喝酒。[ (li4n)滟(y4n)]水波荡漾、波光闪闪的样子。[方]正,恰恰。[空蒙]形容山岚迷蒙的样子。[亦]也。[欲]想要。[西子]西施,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相宜]适合。
诗意: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本卷《春宵》已介绍。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六月,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身份出为杭州通判,熙宁六年(1073)作此诗。原诗共两首,这是第二首。其一前两句为“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可见当天早上天晴,晚上下起了雨。
前两句写西湖初晴后雨的景象。首句写早上天晴时,西湖在太阳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有一种明朗的美。“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次句写傍晚下起了雨,远山显得雾蒙蒙的什么也看不清楚,有一种朦胧的美。
后两句说理。西湖就好比美女西施一样,西施本身很美,所以无论是淡妆还是艳妆,看上去都很美。西湖本身很美,所以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看上去也都很美。近代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称:“后二句遂成为西湖定评。”
我们觉得这首诗通过西湖初晴后雨水光山色的变化,生动地说明了本质是美的,即使形式起了变化,也是美的这样一个道理。由于诗人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说明这个道理的,所以诗中充满了理趣。清王文浩《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九说:“此是名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许与此有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