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和黄庭坚的《登快阁》两首诗都在写景,但在写景和抒情达意上存在一些异同点。
首先,两首诗都描绘了登高远望的景象。杜甫的《登高》诗中,他描绘了自己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美景,包括江水、山峦、树木等。黄庭坚的《登快阁》诗中,他也登高远望,描绘了江水、树木、山脉等自然景观。
其次,两首诗在写景的手法和表现方式上有所不同。杜甫的《登高》诗中,他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运用了对仗、比兴等手法,将景色呈现得生动而具体。他通过描绘江水的奔腾之态和山峦的连绵起伏,表现了秋景的高远和辽阔。而黄庭坚的《登快阁》诗中,他则更注重表现景色的神韵,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景色呈现得空灵而洒脱。他通过描绘江水的明净之态和山峦的苍茫之势,表现了秋景的清新和豁达。
此外,两首诗在抒发情感上也有所不同。杜甫的《登高》诗中,他通过描绘秋景的高远和辽阔,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和忧虑。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沉郁顿挫、慷慨悲壮的情感。而黄庭坚的《登快阁》诗中,他则通过描绘秋景的清新和豁达,表现出一种如释重负、豁达不羁的胸襟。他对人生的态度更为乐观和积极,诗歌中充满了洒脱明快、空明澄澈的情感。
综上所述,虽然两首诗都在写登高远望的秋景,但在写景和抒情达意上存在一些异同点。杜甫的《登高》更注重细致入微的描写,表现秋景的高远和辽阔;而黄庭坚的《登快阁》则更注重表现景色的神韵,表现秋景的清新和豁达。在情感表达上,杜甫的诗歌中充满了沉郁顿挫、慷慨悲壮的情感;而黄庭坚的诗歌中则充满了洒脱明快、空明澄澈的情感。
借月亮表达不同情感的诗句(精选130句)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借月亮表达不同情感的诗句(精选130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借月亮表达不同情感的诗句1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3)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4)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5)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7)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8)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0)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11)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1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5)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明月,天涯共此时
16)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7)月白庭空树影稀,鹊栖不稳绕枝飞
18)月出惊山鸟,时鸣山涧中
1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0)松排山面千层脆,月点波心一颗珠
21)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2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3)水国兼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24)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
25)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26)月出浮云尽,风生中夜清
27)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28)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2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3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34)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35)今夜月明人尽忘,不知秋思落谁家!
3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7)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3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39)月没星不亮,持底明侬绪。
40)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4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2)月明星稀,鸟雀南飞。
43)绕书三匝,何枝可依?。
44)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45)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46)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47)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48)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4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50)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借月亮表达不同情感的诗句2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4、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7、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8、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0、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11、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1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1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7、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18、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1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0、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借月亮表达不同情感的诗句31、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月夜》
2、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
3、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李颀《送刘昱》
4、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韦庄《章台夜思》
5、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李商隐《陈后宫》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
7、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崔护《五月水边柳》
8、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岑参《送人赴安西》
9、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10、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11、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12、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杜牧《早雁》
13、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14、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5、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刘长卿《喜李翰自越至》
16、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许浑《汴河亭》
17、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8、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
19、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虽亡日月新。——郑畋《马嵬坡》
20、断肠风月可怜宵。——蔡伸《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21、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22、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览古》
23、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24、圉圉从它归丙穴。——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25、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宫曲》
26、月到东南秋正半。——王国维《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
27、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28、两岸月桥花半吐。——真德秀《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29、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30、斜月半窗还少睡。——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31、子月水寒风又烈。——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32、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33、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二》
34、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5、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36、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37、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38、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高适《夜别韦司士》
39、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40、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41、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唐寅《把酒对月歌》
42、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43、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
44、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小。——贺铸《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45、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46、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4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8、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49、两耳隔墙花,早晚成连理。——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50、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51、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52、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53、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54、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王以宁《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
55、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56、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57、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58、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59、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60、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借月亮表达不同情感的诗句41、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
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朗月行》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5、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8、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
9、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忆扬州》
10、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
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闻王昌龄》
1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13、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1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1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18、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西江月》
19、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自河南经乱》
20、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花月夜》
2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2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2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
24、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漫成一首》
25、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听杯一问之。
26、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春题湖上》
2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8、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29、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30、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3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塞下曲》
33、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江汉》
34、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寄韦南陵冰》
35、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一百五日夜对月》
36、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37、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3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39、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4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文解释 凤凰台上曾有凤凰翔游,凤凰飞去了,而今凤凰台空,长江水依然不停地流着。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贵族早已进入坟墓。三山矗立在天边,若隐若现。白鹭把江水分为两道。浮云总是遮蔽日月,不能回到长安,内心沉痛忧郁。词语解释 凤凰台:故址在南京凤台山。相传刘宋元嘉年间因异鸟集于山而建。 吴宫:三国时孙吴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 衣冠:指王公贵族。 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 二水:秦淮河流经南京西入长江,因白鹭洲横其间而分为二支。诗文赏析 李白年轻时第一次来到黄鹤楼,站在楼上看长江远景,心潮澎湃,即刻诗性大发。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心头”。尽管如此,李白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也没有忘记《黄鹤楼》这首诗。后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用崔颢这首诗的韵律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金陵为六朝古都。诗人登上凤凰台,观赏壮美的长江,凭吊历史、感慨当今,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惟有眼前的自然美景是永恒不变的。全诗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抒发了有志难酬的感慨。其颈联气势磅礴、构思巧妙、对仗精工,佳句天成。 《八声甘州》是颇享盛誉的名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这是一首抒写游子思乡感情的作品。词里把人生漂泊的悲愁,思乡怀人的凄苦深挚地表现出来。开篇以江天为背景,暮雨潇潇,暝色漠漠,一个“洒”字,让人联想起利落而过的风声、雨声和涛声。正清秋时节,秋意萧疏,一番风雨洗罢,凸显凄清悲凉的气氛。“洗”字鲜明而精当,让人回味起韩愈的“长安雨洗新秋出”。 紧接着,作者笔下洒脱而苍劲地推出一片撩人心扉的秋色:“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从听觉、视觉,远景、近景的交叠中传递着开阔博大的空间感受,雄浑刚健的音乐震撼。苏轼曾为此赞赏说,“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苍凉的秋,几乎泯灭了一切生机,处处群芳凋零,落叶纷飞,美好的景物在漫无声息中无奈地消亡,连浩浩长江,也哽咽失语,默默东流。作者在字里行间微妙地渗透着游子登高临远的悲戚与感伤。 词的下半片真切地抒发作者曲折的心情,写来跌宕多姿,别有韵致。“不忍”二字,逆势而起,表现内心世界缠绕不解的矛盾。远望故乡,回家的念头总要浮上心头,难以抑制,却愈来愈加强烈。自叹近年来漂泊江湖,百无聊赖,空有归思,有家难回。其间的苦楚和怨艾,欲说还休。作者巧妙地用“何事若淹留”,把多少辛酸、不平和痛切隐在心底。这一笔委婉地刻画了内在感情,读来有缠绵,有深悲。由“望”而“叹”,由“叹”而“想”,词人层次分明地展示一幕幕情景,想到佳人对自己的期盼,由于主客的转换,场景的拓展,韵味更为醇厚。传神的家人妆楼颙望,这一幕油然让人忆起“过尽千帆皆不是”的惆怅和失落。“误几回”三字,直白中显精到,率真而寓深沉,亦是妙笔。结语回到作者的深情诉说,那满腔的乡愁和眷念,满腹的忧伤和悲凉,谁能体味又该如何倾诉呢? 这首词状写景物,不尚藻饰,白描中风神俱现,得大巧之朴,可谓高妙;抒写情感,流连顿挫,反复间淋漓尽致,兼动静之美,可见高超。如果配以谐婉的音律唱歌,必将曼妙缠绵,令人悱恻,使人陶醉。 水龙吟 辛弃疾赏析 这首词起句突兀,立意辽远。虽然说气势上稍逊东坡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境界的阔大、胸襟的磊落却是一样的。它仿佛令你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象这样的壮观景象,一般的凡夫俗子难得有心领略,而鹪鹩偃鼠之辈则消受不起。范开曾在《稼轩词序》中论道:“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他的见解是比较本质地点出了辛词的艺术特色。 南宋时代,民族的矛盾冲突贯穿始终,是激烈而紧张的。尽管辛弃疾出生在金朝统治之下的北方,但他自小受到祖父影响,心系南宋,怀有爱国之情,立志推翻异族压迫,实现祖国统一。为此,他很早就投身到抗金斗争中去。年二十一岁时,便聚义民二千余众参加耿京队伍,矛头指向金政权。后来事变,他又能独带五十余骑,于五万敌军之中,孤胆擒缚叛徒张安国。辛弃疾平生自诩有济世报国之才,而他的过人胆识,雄伟的志向又使他不甘平庸一生。因此反映到艺术创作中,他的词写来便豪迈奔放。不过,同是做为豪放派的词人,苏东坡似乎参透了人生、生死成败无计于心,所以他的词达观潇洒、不乏恢谐。而辛弃疾则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执着于人生理想的追求,所以他的词中时时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沉郁、悲愤和愁苦。于是我们看到,当辛弃疾的笔从第一句的水天一色的辽远之处稍微近缩了一下的时候,那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闲愁。 闲愁万种,万种闲愁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的凄清和冷寂,自从他南归宋朝,就一腔热血,伺机报效国家,建立功业。然而在政治上,他并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遇。非但没有人来与他共论北伐大计,相反却横遭朝中权贵们的猜忌,始终难酬壮志。顾此,他摘下佩刀,默视良久,拍栏长叹。意谓此刀不正如我,本来它是用来杀敌建功的,而今置闲,何时是了?孤独的他,找不到理解的知音。 在上片,辛弃疾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情随景迁,由远及近,层层推进,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苦恨委曲地抒发出来。到了下片,作者进一步阐明自己的人生信念是坚定不可动摇的,尽管一时不算得志,但是决不消沉退缩。 他说,不要提什么鲈鱼切得细才味美,你看,秋风已尽,张翰还乡了吗?据《晋书》讲,张翰在任齐王冏大司马东曹掾时,因惧怕成为上层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同时又生性自适,便借着秋风起,声言自己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而辞归故里。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的,不过却是反用其意。他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 辛弃疾一方面反对逃避现实斗争的归隐生活,同时也更鄙视置国家危亡于脑后,只知贪恋爵禄的享乐行为。他十分赞赏刘备对于许氾的讥讽。《三国志》里讲,当许氾向刘备述说陈登对于自己的拜见不但不置一言,还让他睡在床下时,刘备说道:你是有国士之名的,而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陈登希望你能忧国忘家,有救世的主张。可你却向他求田问舍、言无可采。这正是陈登最忌讳的,所以他与你也就没有什么话好说。如果是换上了我,那就不仅仅是让你睡床下,我睡床上,而是要让你睡地下,我睡百尺高楼上了。刘备天下为怀,斥责许氾,辞气激扬,辛弃疾称之为“刘郎才气”,亦以自比。他认为,在他的英雄气概面前,那些求田问舍、谋取私利的朝士权臣们是无地自容的。 然而,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辛弃疾此时感到自己好象当年东晋北伐的桓温,看到了十年前琅邪栽种的柳树已经十围,不禁流泪慨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光阴无情,年复一年,时间就在风雨忧愁,国势飘摇中流逝,而自己的济民救国之志尚难遂愿,好不痛惜。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这后片的最后一句与前片的最后一句正紧相呼应。在感情上,它更深一层地抒发出辛弃疾功业未就、有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恨。 登快阁 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任上,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清一统治·吉安府》)的快阁览胜。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它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因而,常被评论家们作为代表举。一般说来,文章或诗歌开头往往较难,以致有的文学家常将其开头处砍去,这是因为开头处,作者还没有和作品的情境融为一体,因而容易作态。黄山谷此诗起首,用通俗口语娓娓道来,但又能构思奇妙,引人入境。诗人说,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这二句,看似通俗浅近,却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痴,复为快耳!"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还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痴儿"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认自己是"痴儿",此为谐趣之一;"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从而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此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更是超脱了前人的窠臼。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读此三家,宛如一幅艺术摄影,在晚霞的逆光里,诗人与亭阁的背影不仅如此,"倚晚霞"三字,还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诗人顺势迸出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读这样的诗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句。但黄山谷之句,既汲取了前辈的养料加以锻炼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现。所以前人曾评此二句道:"其意境天开,则实能劈古今未泄之奥妙。"(张宗泰《鲁斋所学集》)五、六二句,是诗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诗人这二句大意是说,因为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此处"横"字用得很生动,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来。结句诗人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我的这颗心呵,早已和白鸥订好盟约了。从全诗的结构看,这个结尾是相当精彩的:起首处诗人从"痴儿了却官家事"说起,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然后,渐入佳境,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对"公家事"之"了却"形成鲜明对照;五、六句诗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那么,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这一结尾,不但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潘伯鹰评语)。而且意味隽永,让人想象无穷。此诗极受后人称赏。姚鼐称此诗"豪而有韵,此移太白歌行于七律内者";方东树评析说:"起四句且叙且写,一往浩然,五、六句对意流行。收尤豪放。此所谓寓单行之气于排偶之中者。"这些评析都是十分切中肯綮的。翁方纲评黄山谷诗云:"坡公之外又出此一种绝高之风骨,绝大之境界,造化元气发泄透矣。"细吟此诗,当知无愧。黄庭坚作诗以学杜甫为宗旨,专意学其“拗句”;又提倡“无一字无来处”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从而形成独具风格的“山谷体”。体现其特征的作品如: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题竹石牧牛》)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登快阁》) 请参照上述材料或你熟知的其他山谷诗,论述其艺术风格的主要特征。 1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