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感和挫败感的区别

孤立感和挫败感的区别,第1张

孤立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

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感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孤独感还会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之势必导致疏离的个人体格失常。

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人际沟通受到阻滞,致使成就感、安全感荡然无存,挫折感便油然

而生,因此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心灰意冷,万念俱灰、悲观、忧郁,甚至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无力感是现代人的通病,面对生活、工作或情感等问题,很多人都会处于无力中,不知道如何是好。那我们之所以没有办法应对无力感,是因为不了解也不明白无力感的根源,事实上,很多问题与冲突,一旦了解的发生的经过,就基本上消失不见,自动解决掉了。因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造成无力感的四种原因,然后针对每一种原因都会给到对应的方案。

首先,每天都消耗大量时间做无意义的事情。

我们很多人,似乎有用不完的时间,或者好像他会长生不老。即使明知道他有许多正经事去做,还是会把精力和应该工作或做事的时间,用来八卦、诉苦、不停地在网络上闲聊。直到不得不去做事了,才停下来八卦、诉苦和闲聊,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工作或做事。

虽然在灵性角度来讲,能量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而且生生不息的。但之于肉体,能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只是你的寿命是有期限的,你内在的力量也是有数的。

你把你的力量、你的生命、你的时间都用在八卦、闲聊和诉苦上,等到你真正要去做事的时候,怎么可能有力量?

而且,你心不甘情不愿去做的事情,恰恰是你需要担负的责任或义务,你有什么资格挑三拣四还到处抱怨?难道你不应该好好工作,对得起你获得的那份薪资吗?难道你不应该用心去经营你的生活你的人生吗?而认真工作和做事,就是在用心经营你的人生。

应对方案:

1、停止八卦、闲聊和诉苦这样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于你改变命运和过得更美好没有任何用处,唯一的好处,你会更快地变成令所有人包括你自己都讨厌的黄脸婆或怨妇(夫)。

2、为自己的人生担负起百分百的责任,只做对你工作和改变命运有利的事情。这不是唯利是图,这是负责任的态度。

3、学会处理负面情绪,当一个人能够很从容淡定地处理好负面情绪,就不会去做八卦、闲聊和诉苦这些事情。

其次,只要一有空闲,就会胡思乱想,包括经常陷入回忆中。

杂念与想法,也是能量的一种示现。就是说,你脑海里出现的杂念、各种胡思乱想,都会使你今生得到的那些有限的能量运转起来,只要运转,就会消耗。

这个消耗不是消失不见了,前面我也讲过能量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所以,当你把过多的能量用在了胡思乱想上,将会导致你在做正事儿的时候,产生无力感。

应对方案:

1、将杂念和想法当做来串门的朋友,或走错门的陌生人,礼貌地应对一下,然后允许它们离开你就好。

2、所有的杂念和想法,其实都是内在的声音,在提醒你某些被忽略的信息。

所以,去觉察一下,看看杂念和想法的背后,

电视剧《急诊科医生》里,一个女孩因为妈妈几句指责,喝了半瓶百草枯。不久前,江苏一名女高中生因无法忍受被同学歧视而自杀现实中,因为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人际关系中受了委屈,内心无法承受,以极端方式结束年轻生命的案例很多。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全球每年至少有10万青少年自杀,自杀是15至1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因。

有人说中国父母太宠孩子了,要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今天,我们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挫折。

1挫折的定义

心理挫折被定义为一种负面的情绪体验,发生在人们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的时候。简单来说,就是在前进的过程中,因失败、挫折而产生的感觉。

考试不开心,被批评嘲笑,和同学发生矛盾,不小心丢东西等。几乎每天都在孩子的现实生活中上演,可见现实生活中不乏挫折。但是,当它被刻意制造出来,尤其是被父母制造出来的时候,不仅不会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甚至可能连最小的挫折都承受不了。

一个来访者,他小的时候妈妈出去了,把他一个人锁在家里。当他害怕起来,喊妈妈的时候,妈妈已经走远了。这些年来,母亲远去的背影,尖叫的恐惧,拼命逃离密闭空间,深深影响了他以后的生活和亲密关系。

这种差异有许多论据。假设孩子恐惧开始时母亲回来了,没有绝望,不会造成创伤。那它怎么会造成创伤呢?

尼克尔特认为,一个足够好的照顾者应该帮助新生儿形成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并通过恰到好处的挫折来打破这种感觉,从而创造性地认识外部世界。刚刚好的挫败感,假设是用时长来定义的。如果一个孩子能忍受挫折的时间长度是X,那么在X以内就是恰到好处的挫折,超过X就会形成创伤。

被大人单独留下的孩子,会因为恐惧、喊叫、挣扎、绝望而受到心理创伤,因为他们可以独自承受分离的时光。

成长需要适当的挫折和一个坚持的环境。拥抱环境是指对孩子的自我满足感给予认可,同时在宝宝经历挫折时给予保护。

卡通狮子王,辛巴的父亲告诉它,你是森林之王。如果辛巴同意他的父亲,告诉全世界他是森林之王,他会被旁边突然起飞的飞机的轰鸣声吓到。在搂抱的环境里,他爸爸会说“别怕,他在这里”;我不关心环境。我父亲带着轻蔑的态度说。刚才他说他是森林之王。飞机起飞时,他吓得魂不附体。再也不要说他是森林之王。

只有挫折,就像只有寒冷一样,无法保持度过寒冷的能量,也很难在寒冷中保持温暖的希望;只有抱着,没有适当的挫折,无法让孩子走向外面的世界。

2孩子生来就有应对内心挫折的模式。

婴幼儿会因为等不及冲奶换尿布而哭,这是他们的本能反应;他会因为积木没有按照他想象的方式搭好,或者最后高的积木如果塌了,会让他沮丧,滋生愤怒;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哭泣,是他传达挫败感和失望感的方式。

爱哭的孩子不忍心等待,不能容忍自己做得不够好,不能接受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恰当回应,这是应对挫折的自然方式。

遇到挫折,通常要经历:情绪的开始,哭泣的开始,父母的陪伴,理解后的持续哭泣,喜剧的结局。持续时间长则一小时,短则几分钟,孩子在生命的前六年都会反复出现。在整个过程中,他会通过成人同理心的陪伴,不断增加内心对挫折的承受力,以及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接受度。

孩子受挫的原因有很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并不具备将挫败感转化为语言的能力,但他们的行为很容易被成年人误解。当大人用指责和抱怨来对待受挫的孩子时,可能会阻碍孩子内心的成长,让他们接收到我不够好,不够可爱,不值得别人爱的信号。

为了准备一个研讨会,工作室的助手们连续几天整夜没睡。看着他们疲惫却依然忙碌的身影,学生们说起了他们的敬业精神,助理们说:“在曾老师面前,你永远不要自我感觉不好。”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流行的话:我爱你,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因为我喜欢我在你面前的样子,所以我爱你。

因为只有爱才能激发爱。当孩子总是得到大人的爱和尊重,就会觉得自己可爱,有价值,然后就会爱你,爱自己,接纳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他的爱之杯里会装满你的爱,会给他强大的勇气和力量去面对挫折。

3无法忍受的挫折和溢出的容器

一位父亲向我描述了他9岁儿子的优秀和对失去的恐惧,意思是对失去的恐惧影响了孩子的优秀。求解。

我问他,他怕哭吗?他好奇地问这个男孩怎么可以随便哭。

总之,它告诉了我们的文化,告诉了我们父亲作为孩子情感容器的无能为力。当儿子“迷失”了,想通过情绪流把无法承受的部分倾吐出来,却无法与孩子感同身受,紧紧捏住他的容器口“有什么好哭的”

也许他的内在还处于孩童阶段没有人能包容他,他的容器已经满了。当你背着一个满满的容器长大,你就成了别人的父亲。当你没有意识,没有想好如何把溢出的情绪倒掉,扩大容器规模的时候,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承载别人情绪的容器。

孩子有两个容器,一个是爱之杯,需要大人存放;一种是不能搬运的部分,需要大人帮忙卸载和包容。无论哪个杯子出了问题,他们都可能会用情感来表达。

当他在幼儿园与父母分开一天时,当他在学校与孩子发生争执时,当他不玩他最喜欢的玩具时这些都会激起他内心的挫败感。当孩子还没有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当没有安全的情境可以释放时,或者当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找到机会时,他们都需要哭泣,在大人的爱、理解和接纳中完成负面情绪的卸载和爱的满杯。

可惜大人不知道孩子有这样的两个杯子,很容易在孩子情绪反应时责怪孩子不帮忙。那一刻,他们失去了成年人的地位,变成了孩子。出于本能,成年人可能会打开自己的容器,倒入正在打开的容器中求救,不自觉地把孩子的容器撑破。

挫折不可怕,重要的是感同身受,被理解,用爱的杯子装满。孩子长大了,会把这种感觉固化下来,自己做容器,自己安慰自己。

挫折教育是传家宝,我受挫了,所以来了。

我有一个客人,他是我家最小的。我爸妈一直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她说只要一放假,家里就坐立不安,她特别害怕。成家后,她过得小心翼翼,害怕动乱出现在自己家里。一次家庭出游准备时,儿子对他们说:“爸爸妈妈,我们要出去了,你们要开心好吗?”她深感震惊。她说她那种深入骨髓的“挫败感”意外地拐了个弯,出现在准备全家一起出门的时候。

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作为一个母亲,她不可能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只要她的生活一帆风顺,她就会陷入困境。只要日子过得舒服,她就会想尽办法捣乱。她说,快乐和安逸让她有深深的不安全感,仿佛她只配活在挫败中,快乐更像是一颗随时要被引爆的炸弹。

她父亲是军人,奉行“挫折”教育。长大后,我总是假装自己无处释放,压抑的仇恨和不被接受的自己。她确实取得了父亲预期的成功,但遗憾的是,她也内化了父亲对待她的方式。没人给她挫折的时候,她人为制造麻烦,让自己在挫折中一次又一次的体验童年的自己。

挫折教育内化于心,迟早会外化。即当恰到好处的挫败感被打破时,挫败感导致“虐待”。即使你远离了曾经给予“挫折”教育的人,你也会成为那个被一条奇怪的领带虐待自己,毁掉自己生活的人。虐待就像挫折的指挥棒,让人停留在曾经的小女孩和男孩的位置上。我很沮丧,所以我来了。

曾老师有一篇文章,《唯有温暖御风寒》,可以点击。讲述了哈尔滨很冷,但是本地人住的很舒服,不是因为他们耐寒,而是因为冬天有暖气帮助他们度过寒冷,看到每年隆冬时节遇到的各路游客。停尸房里的温暖,增强了大家对寒冬的抵抗力。

温暖是寒冷的缓冲和服务区。

也许你的心里有一个冰冷的小屋,你一个人住在那里。他等了你很多年,等你见到他,为他斟满爱情之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665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