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父母吵架之后说话很难听,感到后悔,但是又不想认错,此时可以通过一些行动来表现出自己已经知道错了,让父母意识到自己的认错。
在生活中,由于情绪激动而和父母吵架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很多子女在与父母吵架之后,都不想主动的去认错,但其实这种行为很容易导致自己父母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
和父母吵架,又不想认错。
很大一部分人和父母吵架之后又开始不断的后悔,觉得自己当时不应该说那样的话,不应该与父母进行反抗,但却不想低头去向父母认错,觉得这样做有一点难堪。其实在父母面前我们都是孩子,我们做任何事情父母都是看在眼里的,然后自己跟父母服个软,他们都会接受我们的认错,并且和我们和好,毕竟父母和我们之间的相处。与我们和朋友之间的相处是不同的。
用实际行动表示自己已经知道错误。
如果自己已经认错,但是不想跟父母主动的说话,此时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示自己已经知道错误,让父母意识到自己的认错态度,那么父母就会主动的与自己说话,避免了自己不想说话的难堪。很多时候父母也不想与我们发生争吵,但是孩子的某些行为确实是触碰了父母的底线,他们不得不教育孩子。
要经常与父母进行沟通。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与朋友相处,一旦产生一些争执,吵架之后还会主动的向她们认错,那为什么和父母有吵架行为之后却不敢主动的去认错。这主要是因为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太少,而且父母可能有时候过于严肃,让我们感到跟她们有一定的距离感,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与父母进行沟通,跟父母像朋友一样相处。
和孩子吵架冷战后绝招
你知道和孩子吵架冷战后绝招有哪些吗?很多父母跟孩子吵架之后拉不下面子去道歉,这时候就需要来一些小技巧。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和孩子吵架冷战后绝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和孩子吵架冷战后绝招1
1、思考吵架的原因,如果是自己做错了,那么不要怕丢脸,要主动去认错,向孩子检讨自己的错误,毕竟那是自己的家人,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2、即使做错的是孩子,那也不要喋喋不休,一定要让他们认错,这样只会加大矛盾,最好的方法是,不要说谁对谁错,而是让孩子了解我们真实的想法,避免以后再次争吵。
3、如果孩子不愿意和我们沟通,还是冷战的表情,那么可以主动做一些事情,让他们开心,比如:提前把家务做了,做一顿他们喜欢吃的饭菜等。
4、暂时不要去触及他们的情绪,让彼此冷静下,有时候主动去交流,还不如让大家好好冷静,说不定过段时间就好了。
5、让孩子信任的亲朋好友为我们求情,注意,一定是关系很好,孩子很信任的人,让他们帮我们求情,孩子也许会听进去的。
和孩子吵架冷战后绝招2父母教育孩子的错误做法
1、和孩子大吵一架,逼孩子屈服
这样的父母往往是自尊心极强的父母,甚至在家庭中也要处于领先的地位,通过对孩子作为父母的权威和地位对孩子咄咄相逼,以自身的绝对优势来逼迫孩子承认错误,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对的。
首先,他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不是短暂的。孩子在家庭之中是弱势的一方,吵架往往不是父母的对手。父母骂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夹杂着脏话粗语等等,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染上说粗话的习惯。
而咄咄逼人的语气和父母逼孩子认错的强硬态度往往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懦弱,养成自卑,懦弱,遇事只会逃避的性格。同时,孩子处于这种高压政策之下生活会小心翼翼,变得敏感脆弱,甚至会对父母心生怨恨。
2、对孩子动手,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
孩子不听话,犯了错误,有的父母就会和孩子争吵,甚至会对孩子大打出手。这是因为很多父母都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打多几次,孩子就会乖了。但是,这是最最错误的做法!!这样的孩子不是变“乖”了,而是被父母打怕了!
打孩子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比和孩子大吵一架更加严重,无论是身体上的伤害还是心理上的伤害。通常被打过的孩子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到青春期的时候逆反心理会更严重。除此之外,这样的孩子会非常容易产生暴力倾向,导致挑衅、打架,甚至犯罪。同时,这也会在孩子是心里埋下怨恨父母的种子,自卑,懦弱,内向,心理扭曲等严重后果也会随之而来。
3、冷战,直到孩子主动低头认错
冷战是指父母和孩子吵架之后,不理孩子,直到孩子低头认错。虽然冷战对孩子没有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但是它带来的影响却丝毫不比吵架和打孩子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之中,孩子是时时需要被照顾和理解的。如果父母和孩子冷战,会让孩子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而陷入自责、愧疚的情绪之中,造成孩子敏感,悲观以及内向的性格,这样的孩子走出家庭之后是很难在社会独立生存下去的,人际关系也很差,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冷战也会拉远双方之间的距离,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
4、和孩子沟通,解决矛盾
有些父母在面对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时,会采取双方先冷静下来,然后在和孩子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他们会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给孩子机会去解释为什么会和爸爸妈妈产生矛盾,让后双方协商。
这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会更懂得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懂得尊重。和孩子产生矛盾通过双方的积极沟通去解决会培养孩子积极向上,温和有涵养,尊重和感恩的性格。
家长要想改掉孩子嘴硬这一问题,就要学会把事情搞清楚之后,好好给孩子讲道理,当孩子觉得自己不是被冤枉之后,自然就改掉了嘴硬这一毛病。
一、家长对于孩子的犯错行为,经常采取打骂态度
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或者在孩子没有犯错误的时候,他们的潜意识里都会认为孩子犯了错误才给自己带来的麻烦。所以只要孩子一犯错误或者家长看着孩子,这样就要犯错误,都会迎来他们的打骂。而很多时候孩子其实还没有犯错误,甚至有可能并不是想要去做某些事情,都会迎来家长的恶劣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错,只能够嘴硬了。而且因为有被冤枉过的经历,所以很多孩子不但嘴硬,还会喜欢逃避来自父母的惩罚。
二、父母要是会把事情搞清楚,给孩子好好讲道理
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给予孩子斥责,但实际上父母面对事情的第一反应,最好是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搞清楚。比如有些孩子打了其他的小朋友,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其他小朋友抢了他的玩具汽车,这个时候家长要是直接强制孩子道歉的话,孩子会觉得很委屈,那如果父母把前因后果了解清楚之后告知孩子:虽然别人抢你的小汽车是有问题的,但是你不能够打对方大,让对方也有错,把事情分析一下,告诉孩子怎么处理,那么孩子也会愿意倾听的。
三、当孩子能够理解父母的时候,就改掉了嘴硬的毛病
有些孩子是因为太小,他们不明白犯错误是怎么回事,只会感受到父母情绪上的恶劣。甚至有些孩子会为父母糟糕的态度而越来越畏惧家长,很多问题都不愿意跟家长讲。家长一定要在孩子能够等到你的年纪,做到给孩子树立规则,讲一些道理,这样当孩子能够理解自己为什么是做错的时候,他就会改掉嘴硬的毛病,并且会对情绪有一定的控制。
父母应该如何应对不认错的孩子
父母应该如何应对不认错的孩子,教育孩子是头等大事,不少家长苦恼为什么孩子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一些小过失,其实孩子不愿承认错误,也是有原因的。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应对不认错的孩子?
父母应该如何应对不认错的孩子1心理1:“如果我承认了,妈妈一定会大发雷霆的!所以我可不能说是我!”
他害怕的不只是来自你口中的责备或手下的惩罚,而是你的愤怒、你的不满,你对他――你的孩子的失望的情绪,让孩子真正心生胆怯。
很多时候我们低估了孩子,以为这些小家伙只是因为畏惧“皮肉之苦”或者“一顿臭骂”而不惜撒谎耍赖,做了错事不敢承认。事实上,真正让他们感觉受伤或者内疚的,是爸爸妈妈愤怒中隐藏的沮丧,是爸爸妈妈的难过。可我们也的确不能高估了这些孩子,因为这个年龄的他们相信可以借助回避责任、矢口否认来换取父母的不失望、不难过。
对策:
1、保持冷静。哪怕他把你从西班牙带回来的昂贵的披肩用作了蝙蝠侠的斗篷!心里默数10个数之后,问他:“这是怎么回事我想听你说说。” 千万不要上来就责难孩子,心平气和地、真诚地给他一些时间想想,也许孩子就会放松些,愿意跟你说刚才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2、给他安全感和不变的信任。吞吞吐吐的孩子希望首先能得到你的原谅――因为他实际知道自己是有过错的。告诉他:“如果你做错了什么,我希望你能告诉我。也许我会有一点点生气,但是,我会更高兴你能诚实地告诉我一切。”
心理2:“我不想说‘对不起’!……只要我不承认是我干的就不用说了。”
“对不起”不是人人天生就会说、就懂得说、就明白为什么要说的。道歉也需要一边成长一边学习。我们大人难道不也是如此吗四五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只是他们还不能够正确地分辨在什么情况下它叫做“自尊心”,什么场合它就变成了“固执”和“无礼”。教会孩子那些不伤害别人,也不会有损自己的做人之道。
对策:
1、告诉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告诉他,当他做了让别人失望或者难受的事情时,道歉可以使对方感到舒服,并且有利于解决问题。让他试着体会“换位-同情”的道理。
2、等待他说出真诚的道歉。让孩子明白,能说出真诚的“对不起”对于成年人来说其实是同样困难的`。当孩子学会了诚心诚意地道歉时,他也就不会去推卸自己的责任了。不过,一定不要强迫孩子说“对不起”,所有的一切是要让孩子最终明白,只有自己真心地感到抱歉了,你自己也才能真正地舒服和轻松起来。
心理3:“我说那不是我干的,因为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时应该怎么办!”
孩子看来,推卸责任,很多时候是躲避麻烦最简单的方法!但事实上,他也许并不希望就此“灰溜溜”地“逃走”。勇于承当和“善后处理”,孩子还需要父母的一点帮助和用心。他知道自己做错了,给他修正、挽回或补救的机会,同时还能保留一些面子。
对策:给孩子一个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你说那个做错事在墙上乱画的人应该想些什么办法来弥补他的过错呢”你主动提出进入“弥补”的程序了,也就暗示了你虽然不满意但你愿意接受他的认错和补救,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来响应的――“我想那个小孩已经答应了一会儿就用刷子把它们刷干净!”
心理4:“那可不是我干的!真的!”
区分幻想和事实,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讲,还是会时常出现混乱的。他们有时会沉迷于自己幻想期望的事情(也就是“那事情”根本没发生),有时候他们甚至真的忘记了刚此都发生了什么。
父母们总是不要忘记,他们毕竟还是小孩子,生理的、心理的发育都还在进行和完善,他们有很多自身不自觉也难以控制或者避免的年龄局限。不要总是用大人的想法来猜测甚至强加他们,他们需要的更多是帮助。
对策:
1、坐下来和他聊聊。如果这件事情足够严重或者值得认真,那么,和孩子平静地坐下来,让他说说这之前都发生什么了,或者他所知道的关于这件事的什么细节。孩子没有恶意心理,说说说说,事情可能就真相大白了。
2、如果只是一件小事,那么就和孩子来一起解决和处理它就好了。“至于是你还是小狗把毛巾扔到了厨房并不重要,但小狗不能帮我把毛巾拿回洗手间,你可以,对吗谢谢帮妈妈做这件事!”
心理5:“爸爸妈妈认错了吗”
父母和老师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们会通过模仿身边亲密且重要的人来学会一些行为。父母的榜样作用,不仅表现在好的行为上,在不好的行为方面,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对策:给孩子认个错。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不向孩子认错,特别是在自己犯错的时候,如弄坏了孩子喜欢的玩具等,要主动给孩子认错。当孩子自己犯错时,也会主动想父母认错。
心理6:“不全是我的错!”
由于成人并没有看见宝宝的行为过程,所以宝宝犯错的原因有时并不像成人所想的那样。比如说,两个孩子打起来了,父母看见的话会立刻制止。可能父母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向别的孩子道歉。可是,有时先动手打人的正是对方那个孩子。那么,要孩子先认错,他就会很不服气,不肯认错。
对策: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有时孩子犯了错,我们要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等了解了整个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让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里时,再让他认错也不迟。
心理7:“我没错!”
多数孩子都天生好动,喜欢探索身边的各种事物,常常把家中的东西当作玩具。如果这些东西是爸爸妈妈的钱包或是别的重要事物,那么惹大人生气就在所难免了。可是,孩子并不明白自己哪里错了。
对策:让孩子知道能做和不能做的事。平时和孩子说清楚,什么可以玩什么不可以玩,或者把那些孩子不该玩的东西放在孩子看不见或碰不到的地方,并告诉孩子不能随便乱碰。当孩子犯错时,自然就知道自己错在哪了。
父母应该如何应对不认错的孩子2作为家长,孩子拒不认错,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犯了错误不愿认错,一部分原因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家长可以反思下,是不是在孩子犯错后就不沟通,直接打骂孩子。这种打骂和惩戒让孩子在犯错后因为害怕责罚而拒绝承认错误。
那父母要采取怎样的方式,让孩子主动认错呢?
教育方式要诚恳在孩子犯错后一味地打骂是无用的,不仅会激化矛盾影响亲子关系,还会造成逆反心理,使得孩子犯错后第一反应就是狡辩以逃脱父母的打骂。
所以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诚恳地和孩子先进行沟通,冷静地处理问题。
父母要以身作则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在给孩子提要求时,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地为孩子做出表率和模范作用。如果父母自己都做不到或者做出错误表率,那孩子自然也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因此当父母做错时,也应大方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给孩子起到示范作用。
切勿新账旧账一起算孩子当时有了问题,父母应该及时提出,及时引导孩子改正。而不是当时不提出,等到孩子再有哪件事做错时,一并翻出来数落孩子。一方面时间久了孩子自己也不记得自己当时的错,觉得父母凭空捏造,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下即便孩子认错了也是口头认错,心里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孩子犯了错,家长一定要及时提出。
要注意场合和方式孩子虽然小,但是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因此父母在指出孩子错误时,也应该注意方式和方法,在公共场合或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给孩子留有面子,不要高声指责,当众打骂。私下里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前些天跟宝妈闲聊,有位妈妈说:“我女儿就是不肯承认错误。前几天在幼儿园念书时,一个小朋友跟着念,小妞就一手拍过去,不让对方念。把人打哭以后,老师让她道歉,她不干,到现在也不说对不起。”这让我想起了我家元宝小时候,弄断小朋友正在玩的彩带拒不道歉,在玩耍中夹到了小朋友的手也不肯认错。犹记得我和他爸轮番上阵做思想工作:
“XX的手被夹疼了,你以前这样玩也被夹到过手,很疼,对吧?你应该向XX说对不起。”
“你不说对不起,XX就走了,你就没机会说了!”
“你把XX的彩带弄坏了,你看他哭得多伤心,快去道歉!”
多数时候,元宝会犹豫,并不会立刻道歉;有时甚至会反驳:“这里是我的!我不想让XX来玩!”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是这样执拗、自尊心强、爱面子、不肯道歉,那要怎么办呢?
第一步自我反省
回想过去我们很想让孩子道歉的那些场景,多半他的行为或语言对第三人造成了影响,做错了又拒不道歉,我们作为家长会觉得没面子、很尴尬,觉得是自己没有把孩子教好,潜意识里也怕别人指责我们失职了,尤其是在公众场合。这个时候,我们迫切希望孩子立刻、马上向对方道歉,以此在态度上有所挽回。若孩子不配合则会加剧我们的尴尬局面。
我们需要反省,此时此刻让孩子道歉,究竟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面子,还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事情所带来的后果或影响 。这决定了我们接下来的关注点有所不同,是一味强制孩子道歉,还是引导孩子学会道歉并处理好问题?
第二步理解孩子
孩子拒不道歉,一定有他的道理。有人会反问:“他能有什么道理?做错就是做错,错了就要认错!你这样做,岂不是包庇纵容孩子?”此道理非彼道理,而是孩子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或想法。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事情和我们成人对此的理解不一样。孩子不道歉,也许是觉得对方侵犯了自己,自己没错,道歉有失公允;也许是觉得“你让我道歉,我偏不”,按照你要求的做就意味着自己输了;也许他也觉得错了,但道歉是很没面子的事情,不做;也许是家长、老师的轮番上阵劝说,让他觉得很好玩或者很烦;也许老是被说“这孩子就是不肯道歉”,自己也觉得“对啊,我就是这样的,能怎么样?”
孩子究竟怎么想,我们不知道,除非做进一步的深入沟通。但我们可以观察孩子此时此刻的情绪和感受,他是像个小斗士一样气鼓鼓的,还是有些惶然、不知所措?是毫无察觉、无所谓呢,还是自己也觉得委屈,眼泪汪汪?
正面管教里面有一个连接工具—— “共情”,我们接纳孩子此刻的情绪表现,和孩子建立心灵上的连接,为进一步理性沟通打下情感基础,即老话所说的“先通情再达理”。
TIPS :共情三句话
“我/妈妈/爸爸看得出来(知道/明白/猜),你现在觉得……(孩子此刻的情绪感受) ,是因为……(孩子相信的原因),我猜,你希望/要是……就好了(孩子的愿望)。”譬如,前面小妞打人的事情,妈妈可以这样说:“妞妞,妈妈知道你很气愤(很烦躁),因为你不想在念书的时候别人跟着你念,你希望班上的小朋友都安静的听你念书,对吗?”
刚开始,我们也许说不准孩子的情绪感受词,也猜错了她的愿望,但是没有关系,慢慢练习,改变过去“一上来就要她道歉”的做法,建立起连接后,孩子感到被理解,自然会愿意做进一步的沟通。
第三步明确不当行为
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感受, 不意味着我们接纳了他的不当行为 。相反的,我们需要明确指出孩子的不当行为,让孩子明白哪些做法(包括语言和行为)是不被接受的。譬如,打人的方式就不可以。
就上面的例子来说,我们接纳你此刻的生气或烦躁,但不意味着我们允许你打人。譬如,在公众场合玩耍时,长久霸占公共设施的方式不被接受,虽然我们明白你很想一直玩。譬如,对小朋友的玩具产生好奇是可以的,但粗暴弄坏对方的玩具不可以。
第四步允许孩子慢慢来
我们要鼓励孩子当面及时道歉,有些孩子当时没道歉过后仍会记得并懊悔,久而久之并非好事。简洁明确的告知孩子:“妈妈相信你会去跟XX讲对不起,妈妈在这里等你”。安静的等待几分钟,如果孩子还是说不出口,尝试直接引导孩子处理问题,“我们看看做点什么,可以减轻XX的疼痛/可以让XX不那么伤心了?”如果孩子仍然没有行动,回顾前面几步,在哪里可以做出改进?
如果错过了当下,可以和孩子一起选择合适时机,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再行表达歉意, 切忌强制、逼迫孩子道歉 。
第五步鼓励孩子
当孩子鼓起勇气向对方道歉,或改善了他的行为(譬如,生气时不再打人,说话时使用敬语时),一定要适时鼓励他。不是说“你太棒了”、“你真懂礼貌”等泛泛的赞扬,而是 具体的描述事实 即可。譬如“妈妈听到你和小朋友主动说对不起,你进步了”、“妈妈看到你刚刚很生气,但是没有打小朋友,而是……,你开始懂得控制脾气了”。这表示我们关注并看到了孩子的进步,我们也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或亲吻,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正所谓,“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想要孩子在做错的时候主动道歉、认错并加以改进,请平时在家中“手把手教”并“营造情绪安全的氛围”。
手把手教孩子
孩子不道歉,有可能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我们需要清楚具体的告知孩子应该怎么做 。譬如,怎样才算是个有礼貌的孩子?需要我们细化教导,比如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不可以用手指着对方,要先使用称呼,“叔叔、阿姨”,而不是“你”。有些家庭中有详尽的礼仪守则,具体指导孩子怎么做才算有礼貌。当我们责怪孩子“不会……”“没有……”的时候,想想看,我们有没有细致、具体的教过他们怎么做。
孩子不道歉,有可能是碍于面子,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换位感受。 “你的彩带要是被人弄坏了,你心里也会觉得难受,对不对?”“你的手被夹了,也会很疼,希望对方给你道歉或者吹吹,对吗?”“要是你做错了事情,妈妈一巴掌打你,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孩子不道歉,有可能是不知道怎么道歉。 除了一句“对不起”,还可以怎么做?用行动来表示可不可以?拥抱、安抚对方,用图画、书信、语音留言等,可以建议,也可以请孩子自己想,只要当事人双方接受就行。
当然,手把手教孩子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家长 做榜样、做示范。 如果我们平时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体罚过,那么我们应该向孩子正式的道歉,这既是缓和被伤害的亲子关系,也是以身作则示范怎么道歉的好机会。道歉时注意 “简洁”、“真诚” 两大原则,不需要过多讲道理、追溯原因,就事论事即可。譬如“妈妈昨天吼你了,没控制好脾气,妈妈向你道歉,你能原谅妈妈吗?”无论孩子做了多么让你烦恼抓狂的事情,吼人并不是好方法,它只能教会孩子以吼人的方式来对待让他烦恼抓狂的人或事情。
营造情绪安全的氛围
孩子拒不道歉、认错,很有可能是感到了担心害怕,“我干了一件坏事,我可能会遭到惩罚,为了避免,我不能承认我错了……”如前所述,孩子怎么想我们不知道,我们可以做的是,在家中营造情绪安全的氛围,让孩子明白和相信:无论他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我们都不会惩罚他,不会责骂他、吼他、否定他、打击他、讥讽他、取消他的权利、限制他的自由。只有这样,孩子感到安全,才会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想,做了“错事”、“坏事”,才会向我们坦诚。
情绪安全氛围的营造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一点点试探你,看看你如何反应,你的底线在哪里?当我们坚持以不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把孩子这个人和他所做的事情分开看待,把关注点落在解决问题上——“做错了事情?没关系。我们一起看看怎么承担后果,怎么改进,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久而久之,就能在家中形成情绪安全的氛围。孩子感到了父母的包容,也学会了担当责任。那么,他自然就没有任何顾虑去道歉,更没有必要去撒谎或推卸责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