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把父母的养老钱拿去养兄弟姐妹吗?

你会把父母的养老钱拿去养兄弟姐妹吗?,第1张

我是独生女。但是小时候收到的教育是不能啃老要靠自己。

前几天我说,妈,我还欠你一百多万房屋首付款呢这可怎么还,这辈子能不能还上啊,我妈说,啥欠不欠的,我的不就是你的,不给你还能给谁。

我说:妈,我认为,你的钱就是你的钱,那是你赚的呀,你给我,我肯定拿着,你不给我,那也正常,毕竟是你的钱。(我从小到大基本没跟家里要过钱,穷就挺着,钱多多花,钱少少花。)

结果我妈说我也太见外了,但是听我这么说很开心哈哈哈哈。

都是对比出来的,没有对比哪来的百分比?所以这个百分之百,其实是相互的,正常独生家庭,孩子百分之百爱父母,父母百分之百爱孩子。小时候,我弹钢琴,气的我妈把我掐的青一块紫一块,我虽然会记得,但不会记仇,只是拿来当个乐子。

但凡我要是有个兄弟姐妹,光掐我不掐她,我是不是就有别的想法了?

我给我妈每个月打点钱我也不用担心她挪钱去养我兄弟姐妹,我妈给我投资,也不用担心我不给她养老,毕竟我以外没人了呀!

反观我奶奶就很糟心了。我奶奶,她生俩儿子,一个我爸(和我妈离婚很多年了),一个我叔。她早年是明显的偏心眼我爸,并以此为荣。后来,我叔赚的还行,我爸喜欢败家还穷。我叔每年给我奶奶的钱都被挪去填我爸窟窿了,我奶奶的养老金也基本做此用。现在我奶奶老了,跟我爹住,我爹就有点不耐烦,成天吵架。我问他你总说奶奶干啥,他说你奶奶老说你叔叔好,一句好话没有,好像我给他丢人现眼了似的。我说可奶奶的钱都给你了啊,合该你养她啊!他说他也知道但是他觉得奶奶就是看不上他。我就问奶奶说,你要是住的不舒服,就去上海我叔叔那呗,奶奶说,怕你叔烦我,我就从小太偏心眼儿了,你叔给我花的是真不少了我还都给你爸了。

嚯,合着临老临老,才知道自己偏心眼儿不对了,早干嘛去了呢。

我叔叔倒是早看开了,出了钱了,义务就尽到了,什么爱不爱的。

我父亲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我外祖父是从农村出来的老军人,为了农村的亲戚,可以说是两辈子闹得鸡犬不宁,家几乎都散了。打记事起,我就没见我外祖父外祖母在一起住过,都是各自用各自的钱 连饭都是分开吃。也是吵吵闹闹一辈子,两个可怜的老人都疼我爱我,可一辈子都AA制,相互折磨,活很痛苦没有幸福过。外公明明是退休老干部,转业老军人,日子却过得苦巴巴的,连双皮鞋都舍不得买,死前半年去商店看了好多回,终于花30元买了双处理的皮鞋,拿回来结果是两只鞋不同码,拿去换又换不了,说是打折鞋不包退换。他死前得了癌症,外婆都不去医院照顾他,是外公单位派人轮流值班送的终,她是有多恨他呢。过了二十年我才明白。

当我送外公骨灰盒回老家安葬时,听他的外甥,也就是他妹妹的儿子说,当年我外公每个月工资的一半都寄给他家了 。一直寄到把他们兄妹四个人养大养成人。我这才明白 为什么外祖父母一辈子不和的原因!问题是我外公家一共七兄弟姐妹,他贴了这个最小的妹妹一家贴得最多,而另外几个弟弟妹妹没有得什么好处就关系恶化了,基本上和外公断绝来往了!

而我的妈妈呢,是外公独生女,六十年代的省中医卫校的大专生,本来是可以生活得很好的。但由于长期生活在这么一个畸形的不正常的家庭中,外公外婆两口子一吵架就把她当出气筒,打骂得要死,形成了她胆小怕事的性格,时间长了精神出了问题,六十年代本来已考上了省中医卫校,顺利毕业,却因精神问题一辈子神志不清,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经常在外面游荡几天不知回家。我记得我初中下晚自习了,已经晚上十点了,还要冒着风雪骑自行车到处找她回家。找到她厂里,她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说等天亮就上班,免得路上来回跑。

因为有个与众不同的妈,虽然我一直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可在这个小城里,我永远是邻居们同学们眼中的异类,是一个谈不完的话题。我是在一个很艰难的环境中长大的。当年我大学一毕业,我已经想好了,分配到新疆去也行,总之走得越远越好,我一定要离开这个伤心地。

前年,我陪着妈一起回到了北方,去看看她的老邻居们。在大门口的树下,老邻居大妈们拉着我妈的手,说个不停,妈妈很开心,虽然不怎么说话,可一直笑咪咪的,我也很高兴。有一天在市场里,突然一位大妈拼命喊我妈妈的名字,拉着她不放手。原来她是我妈原来住市委家属院时的老邻居,隔壁挨隔壁。她告诉我,我妈妈小时非常老实听话内向,而外公外婆夫妻关系极端的差,经常把女儿当出气筒,三天两头关上门打她骂她。邻居们经常扯劝,可外公外婆是南方人,语言不通没有什么用。我听了这些我从来不知道的往事,我在街头泪如雨下。我可怜的妈妈呀,如果我早生几十年,我一定回去做你的姐妹保护你。

几十年后,当我送外公骨灰回湖南老家上山时,我和外公的侄儿侄女外甥们一起吃了个饭,这是我第一次见他们。喝着酒,突然一个舅舅对我老着脸说,你外公在世时就没有关照过我们,对我们没照顾!我以为自己听错了,他又反复说了好几遍,我才明白自己没听错!这个人是我外公另一个妹妹的儿子!我一个小时前还专门去他家拜访了他的母亲,给了她五百元。而我外公上山他都没来,喝酒倒来了。我们本来不在一个省份,几十年来第一次见面你就给我这个晚辈说这些有意思吗?

可怜的外公啊,你一个离休老干部,自己家里几乎家破人亡,却要把工资的一半贴给乡里的亲戚,你帮衬了这个却没有帮那个,你付出了又得到了什么!当年大家日子都苦巴巴的,但首先你要保证自己的小家才能去补贴亲戚吧?为了自己的亲戚为搞得自己一家鸡犬不宁,子女后代都没有福报啊!

我父亲更是变本加厉,他兄弟姐妹七个。六十年代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成分不好,奶奶守寡把他们养大的,可以说是苦大仇深,苦海里熬出来的。当年和我妈离婚,我们兄妹两个的生活费学费他一分钱都不肯出,差点闹到去打官司。他自己也省吃俭用到了极限,到现在连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他可以在2000年借给姑妈儿子十几万元做生意,借出去一二十年!当年他如果拿这个钱在省会买房可以买个三室一厅,现在市值大概三四百万了吧。而我那老表据说前两三年才勉强把这十几万还给他。反正我爸爸说他还了。到底还了没有鬼知道!因为我爸爸还和我谈,说还不起就算了,不能逼他免得他有压力!不能因为钱逼着别人逃楼啊!这个老表房车门面都买了,借了好多亲戚的钱,十几年就是一直不还亲戚的钱,我爸还生怕他想不开得精神病。

他八十年代末一个月工资才几十块钱,他居然拚命攒够一万多块,然后拿这笔钱买了一车皮钢筋水泥跨省拖回老家,为我叔叔在乡里盖了一栋两层楼。八十年代就是万元户啊。而我的家又在哪里呢?我从小各个亲戚家轮流住,从没有个安稳的家啊。

前几年叔叔儿子结婚买房,我故意问他,爸爸你没有帮叔叔出点钱吗?他一愣,因为我从来没有问过这种问题。他马上解释说他只出了一万块,而且这个钱是才从姑妈那收回来。他也没有什么钱,也就这一万块钱在亲戚们之间来回借什么的云云。他越解释越可笑。我管他出了多少钱,反正他从来不会给我一分钱,我反正没见过他的钱。我也从来不掂记他的钱。他是六十年代大学生,虽然是工程师,但因为是从工厂退休,退休金只有三千多元,到现在买衬衣从来都只舍得买一百元三件的那种。买牛肉只买淘宝上十几块钱一斤的那种!

我给他买件一百多块的班尼路棉质衬衣他心疼得不得了,在那里和售货员拚命讲价,想还个几十块钱的价。我看了好心酸你们知道吗!在他还觉得自己多伟大,把乡里弟姐妹照顾得多好多好。其实婶子以及我的堂弟堂妹对我爸爸意见大得很,还嫌我爸没贴够知道吗我的老表堂兄弟加起来30个左右,你们把我爸爸榨干了也照顾不来好吗?我爸爸是自己已经是家破人散还不自知。说来又是一本血汗史,我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这狗血的剧情和。

问题是我知道自己成了家,才知道电视剧里面那些狗血的情节都是来源于生活,都是真的。比如我老公大学教授,自己一个几百块钱的最低版小米手机用了将近七八年,去年才换了个八百块左右的华为手机,而侄儿侄女们都潇洒的很,用的都是苹果手机。我们出门买硬座火车票,晚辈们是非高铁不坐。借给他的哥哥们几万块钱,借出去20年至今未还。这些年的经历几乎可以写本书了。也许我们每个人在别人眼里都是一个故事吧。

退休工资每月1万,在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中,属什么档次,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属于比较高的档次,我周围的同事,同学中,当然也有不少超过每月养老金1万的,但是大都是国有企业的中高管以上的管理人员,或者是部队团以上军官退休,或者是党政机关中资历比较老的人员。

      目前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不到3000元,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2029元,平均每月为5169元,如果再加上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还要下降,你每月退休金达到了1万,机关事业单位是属于城镇非私营单位,所以你的养老金不但高于全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3倍以上,也高于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工资的2倍,这个水平不但在全国退休人员中相比属于比较高的水平,就是在机关事业单位中也是比较高的水平,以重庆市为例,我同学在重庆市副厅级领导岗位办理的退休,目前每月养老金就是7000元左右,正厅级退休每月就是8000元左右,按照这个逻辑来推理,你的每月养老金1万元,已经相当于副省级干部退休的水平。

      按照目前我国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主要还是根据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退休时参保地上一年度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城镇人口预期寿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每月能够达到养老金1万的人,无论你是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还是企业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一般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至少都是在35年至40年之间,参加工作的年限大都是70年代末或80年初参加工作的人员,只有这个年代参加工作的人员,才会有接近40年的工龄或是缴费年限,也才能被提拔到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岗位。一般的公务员或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月的养老金也就是5000左右,超过6000的比较少。

      综上所述,每月养老金1万,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应该是属于比较高的水平。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大部分人也就是在5000左右的水平,每月能够拿到8000元到1万元养老金的人,无论是在岗时的工资职级还是行政职级、或是技术职称都是比较高的。但是从你提出问题的水平来分析,你显然不是这个层次的人员,或者这个养老金不是你本人的养老金。

老李几天前离家出走了。他给两个女儿留下了一张字条,让她们不要去找他,只要找到梅子阿姨,他自然会回来的。如果找不到,他会不惜一切,即使走到天边也要寻找她,直到用完余生。  丽丽和敏敏姐妹俩在父亲间里看到这张字条,不禁痛哭失声,爸爸,都是女儿害了您,是女儿没能理解您,不懂您的心,毁掉了你下半辈子的幸福!  老李再次遇到梅子,是在三年前船厂的老职工聚会上。自从梅子远嫁外地,他们已断了二十多年的音讯。  那天,几个老同事约了外出南通打工的老李一起参加了聚会。酒席上,老友重逢感觉特别开心,觥筹交错间,他们开着彼此的玩笑,说着一些当年流传在车间里的不黄不白的段子,还有关于谁谁的一些“风流韵事”。看着当年一起进厂的同事们,老李想起了大家一起度过的快乐日子,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梅子。他端起酒杯到邻桌敬酒,回过头,看到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坐在角落里,正怔怔地看着他发呆。目光交汇,老太太低下头躲闪着,表情很不自然。  是梅子!虽然她的头发已白了大半,眼角眉梢已有了深深的皱纹,早已不是记忆中青春美丽的样子,但老李还是一眼就认出,她就是他牵挂了二十多年不曾忘记的梅子。  聚会还没结束,梅子匆匆离开。老李急忙追了出去,他很想问问她这些年过得好不好,她的孩子工作了没有,所有他们分别后她一切的一切。但梅子却好像并不想见到他,逃也似的走了。  从当年他们共同的好朋友小芳的口中得知,其实梅子这些年过得很凄苦。做小姑娘时的梅子是个内向,柔弱的女孩子。虽然那时候她很喜欢勤劳肯干,温柔敦厚的老李。但姑姑给她介绍了一个有海外关系的生意人,她父亲看了很满意。改革开放初期,谁家有个海外的亲戚那是多么吃香。她拗不过父母之命,伤心欲绝地做了新娘。结婚后,梅子厂里辞了职,跟着老公去青岛做生意。两人因为性格不合,经常吵架。一年后,梅子生下了儿子,总觉得人生有了寄托,有了盼头。哪知道,儿子却是个先天痴呆。他老公说,我脑子那么聪明,怎么会生下个傻儿子呢,肯定是老婆红杏出墙和别人胡搞来的野种。于是天天醉酒没事找事,对着梅子非打即骂,后来和别的女人勾搭上了,干脆家也不回了。在儿子两岁的时候,梅子被迫无奈和老公离了婚,一个人带着傻儿子苦渡时日。瘦弱的梅子没有正式工作,只好到处打工,饭店里洗过碗,加油站里加过油,踏过小三轮载贷,甚至捡过破烂。但好强的她一直不好意思回来,她怕别人笑话她。当初风风光光地出嫁,竟落得如此不堪的结局。她真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勇气坚持,要是嫁给了老李,自己的人生或许就是另一种样子。可是,人生没有如果,这世间又哪来后悔药可吃?她宁可一个人漂流在外,吃苦受累,也不想让老李看到她的境遇心疼难过。这些年,她不是不想见到老李,只是她不能!当初是自己抛下老李的,她又怎能自私地回来拖累他呢?况且人家也有了老婆孩子。是梅子求小芳不要把她的情况告诉老李的。  小芳说,梅子回娘家来是来借钱的,她的儿子得了很严重的病。她是被小芳硬拉来参加这次聚会,想让原来的**妹们大家一起帮帮梅子。当时也没想到这么碰巧能遇到老李。  其实,老李从梅子身上穿的旧棉袄就猜出了她的大致生活状况。大家来参加聚会都会要面子,一定会把平时舍不得穿的最好的衣服穿出来。要强的梅子又怎么会故意穿得破破烂烂呢?  第二天,老李把家里所有的存款四万多元全部取了出来,送到了梅子手里。梅子推来推去,怎么都不肯接受,梅子泣不成声,老李,我对不住你啊!老李说,妹子啊,什么都别说了,孩子的病要紧,可别耽搁了。  梅子对于老李的情况倒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的。她和小芳一直有,困难时小芳也帮了她很多忙。  梅子结婚后,厂里有同事给老李介绍对象,可老李一个都看不上。小芳心里明白,老李是忘不掉梅子。眼看着老李步入了大 青年的行列,小芳把自己的表妹娟子介绍给了老李,娟子长得酷像梅子,没过多久,小芳就吃了老李的喜糖。老李很疼爱娟子,家里的粗活重活从来舍不得让娟子做。娟子喜欢听流行曲,老李拚命加夜班挣加班费,给老婆了个双喇叭的收录机。小工人家都过得紧巴巴的,当时月工资不过几十元,这可是件奢侈品,哪家舍得这个?婚后第二年,娟子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虽然日子清苦,但夫妻两个恩恩爱爱,女儿聪明伶俐,生活其乐融融。可是好景不长,在女儿十二岁那年,娟子患了恶性肿瘤,手术、放疗、化疗,花光了家里仅有的积蓄,还借了一的债。祸不单行,大女儿丽丽又得了严重的哮喘。老李掉了家里的子给老婆孩子看病,但最终没能挽留住娟子的性命。厂里领导同情他的遭遇,照顾他住进了集体宿舍。老婆病故后,老李一个人一方面要照料患病的女儿,还要多加班赚钱还债,生活过得异常艰辛。看到老李为人善良忠厚,吃苦耐劳,有很多人来给他做媒,可他怕两个女儿在后娘手里受委曲,独自抚养女儿成长,把两个女儿都培养成了大学生,都有了很好的工作,老李的苦日子总算熬到头了。去年,丽丽出嫁了,今年老李抱上了大胖外孙,整天乐得合不拢嘴呢。虽然已领到了退休金,老李还想趁着自己身体硬朗,多打工挣钱,他可不想年纪大了成为女儿的负担。  女儿没上大学前,老李又当爹又当娘,还要忙工作,整天劳碌得像个不停旋转的砣螺,回家累得倒头就睡,倒也没什么心事。自女儿离家后,他的生活便有了大片的空白,晚上孤灯独影,只有电视机陪伴着他。他的眼前常常会出现梅子的影子,那个喜欢唱邓丽君曲的梅子,那个在下班路上等他的梅子,那个偷偷把红烧肉塞在他饭盒里的梅子,那个帮他洗工作服的梅子……有一次在梦里,他听到梅子拚命哭着喊他的名字,他不知道梅子这些年到底过得怎么样?但他也不想自己去打扰梅子生活的平静。  他曾不止一次的问过小芳梅子的情况,小芳告诉他梅子过得不错,叫他不要惦记。他便收了寻找梅子的念头。他想,只要梅子过得好,幸福着,在不在自己身边,做不做自己的爱人,又有什么关系呢?自己最大的心愿不就是希望梅子过得好么?  自从聚会上和梅子相遇,知道了梅子的现状,老李后悔不已。当年梅子父亲逼着梅子嫁给那个生意人,梅子哭着来找他拿主意,迫于现实的无奈,他选择了逃避。那时的小镇上,青年男女恋爱的还很少,大多遵循的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者老李觉得自己兄弟姐妹多,家庭条件差,要子没子,要票子没票子,赚的那点儿工资,还得给弟妹交学费,拿什么给梅子幸福呢?而人家就不同了,有海外关系,是最早下海做生意,最先富起来的人,梅子嫁给他,准错不了。  老李的心里再也放不下梅子。要不是他轻言放弃,梅子又怎会落得如此结局?他要补偿她,加倍地去爱她,关心她。他要陪在梅子的身边,让梅子快快乐乐过好后半生。  他隔三差五地给梅子打,还一个星期给梅子写一封信。丽丽和敏敏发现爸爸好像变年轻了,爸爸的脸上常常挂着笑容,从来不修边幅的老李还叫女儿陪他上街衣服,有次还了件紫红色的女式羽绒服。爸爸终于有了意中人,姐妹俩感觉很开心。她们两人都知道,老李这些年太苦了。她们无法天天陪在父亲身边,父亲的生活太过孤单寂寞了。早就该找个老伴互相依靠,享受天伦之乐。  以前为了父亲找老伴的事儿,姐妹俩没少操心,托亲戚朋友劝说过老李很多次,敏敏还把自己的小学老师介绍给了父亲,丽丽也托同事给父亲介绍了一个医院的护士,可老李每次和人家见过后回家总是唉声叹气,再没了下文,弄得姐妹俩以后再也不敢说合父亲了,她们怕伤了老李的心。只能趁着休息天多回来陪陪老李。  后来她们才知道,这个让爸爸心动,让爸爸开怀的梅子阿姨就是爸爸的初恋情人,想不到爸爸在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浪漫的恋情。既然缘聚缘散都是老天的安排,只要爸爸晚年过得舒心开心,她们真的希望这个梅子阿姨能早点来到爸爸的身边,她们甚至想,一定会像待自己的母亲一样敬重她,像她的女儿一样关爱她。  可是,两年多过去了,姐妹俩还是没有见到过父亲天天念叨的梅子阿姨。父亲的黄昏恋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姐妹俩心头的疑云越来越重,又不好多问父亲什么,只得暗自猜测着其中的缘由。  中秋节前,老李火急火燎地给女儿打,说已经给单位请了假,要到青岛去,姐妹俩还以为爸爸是要接梅子阿姨过来结婚了。敏敏把自己的积蓄打到了老李卡上,叫老李见到梅子不要太寒碜。丽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布置得漂漂亮亮。过了一个多月,老李回来了,是一个人回来的。看到爸爸瘦了好多,头发也白了好多。原先开朗的老李不是一个人对着电视机发呆,就是喝着闷酒叹气不止,两个女儿很心疼,但也不敢多问什么,怕勾起父亲的伤心事。  从父亲和梅子阿姨的中,丽丽终于听明白了,原来梅子阿姨患了一场大病,父亲在日日夜夜照顾了她一个多月,父亲想让梅子阿姨到家里来养病,可梅子阿姨说啥也不同意。  丽丽悄悄地给梅子阿姨打了个,说她不肯过来父亲伤心透了,只要她愿意来,她们会像对待母亲一样对待她的。可说来说去,梅子阿姨执意不同意。问得急了,梅子才告诉她们,她还有一个痴呆的儿子要她照顾,她不想拖累了老李。  老李对两个女儿说,他要到青岛梅子那儿去。老李的想法遭到了两个女儿的竭力反对。这两年,父亲的身体已大不如从前了。年轻时生活太苦,工作太累,就是钢筋铁骨,也被磨损得锈迹斑斑了。高血压,胃溃疡,日长年久地折磨着他。如果去了青岛,不仅要照顾梅子阿姨,还要照顾她家的傻儿子。父亲才去了一个多月,就老了瘦了那么多,要是长此以往,怎么吃得消呢?不被拖垮才怪呢?作为女儿,如何心?她们的要求不高,只是希望辛苦了一辈子的父亲可以安享晚年!可这样小小的要求,梅子阿姨却无论如何都是给不了的!  丽丽在和梅子的通话中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梅子说,孩子,你放心吧,如果要想和老李在一起,我们早就在一起了,也不会拖到今天。年轻的时候,是我辜负了老李,我已经觉得很对不起他了,我二十多年都在内疚中,特别是后来听说了你母亲去世的消息,你父亲含辛茹苦,孤独无依那么多年,直到现在还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我又怎么会再去给他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我也不怕你们笑话,毕竟他也是我深爱的男人。  之后不久,丽丽和敏敏收到了梅子阿姨的汇款四万元。这是梅子还给老李的。  梅子带着她的傻儿子一起失踪了。固定停了机,打上去永远是你的不在服务区,写给她的信也一封封退了回来,信封上印着查无此人的大红图章。老李去了一回青岛,找到了她原来的住所,东说她早已搬走了。从此后,梅子就像飞过老李天空的一朵云彩,散落在天涯,消失得无影无踪。老李每天呆呆地站在院子望着天空,似乎看到梅子在云端给他唱最爱听的《甜蜜蜜》…… 几天后,敏敏休息天回家时,发现了父亲留下的字条,急忙给姐姐打了。姐妹俩知道犯下了不可原谅的错误,痛悔不已。  丽丽和敏敏没有去找父亲,她们知道,老李的心已经跟着梅子阿姨走了。即使把他找回来,再也找不回他丢失的幸福和快乐。她们只能对着夜空默默祈祷,希望父亲和梅子阿姨平安,希望他们早日一起回家。  姐妹俩给梅子阿姨发了很多的信息,希望梅子阿姨能够原谅她们,她们一定会做她亲亲的女儿。  她们相信,这一天不会太遥远…

抚恤金有纠纷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抚恤金国家通过发放金钱向优抚对象提供生活保障的优抚形式,包括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两种。抚恤金分配方法如下:

1、抚恤金的分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2、抚恤金不属于遗产,抚恤金是对伤残人员或者死者近亲属的物质帮扶和精神抚慰,这笔款项是不能进行继承的;

3、如果得到抚恤金的本人或者死者近亲属死亡的,那是才转化为遗产,可以继承。

有权领取抚恤金的人,给抚恤金的标准如下: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养恤金的支付标准调整为:烈士和因公死亡的人,为前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两倍,另加前40个月的基本工资或基本退休金。因病死亡的,为前一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两倍,再加上前四十个月的基本工资或者基本退休费用。政府继续透过现有渠道,满足支付一次退休金的规定;

2、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支付死亡养恤金的标准和措施,按照民政部、人事部和财政部关于发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一次性养恤金办法的规定执行;

3、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构的职工因病死亡的,仍然按照当地规定办理;

4、除上述情况外,机构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的死亡养恤金支付标准为:40个月的基本薪金或基本退休金,以及20个月的基本薪金或前20个月的基本退休金。烈士的体恤待遇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

法律依据

《法律援助条例》

第十条 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

公民可以就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不会的,会直接根据你的工龄来计算的,如果使坏,有关部门也是查到的,对于单位来说不是好事。

工龄和退休金的说解:

从国家过去的政策上来看,退休金与工龄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尤其是经过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对于退休金的领取具有很大的影响。而随着医社保体系的逐渐建立,人们的工龄和养老金的联系就不是那么大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缴纳医社保的年限。但在这里我们需要弄清楚几个名词不同的概念。

首先,退休金和养老金看似相同,实际上有本质的区别。退休金一般指的是退休之后,由单位发放给这些人的退休工资,这笔钱主要是由于过去养老金的体系尚未建立之前,单位为了承担这些退休人员的养老义务,会根据他们在退休之前不同的职位级别,来为他们发放一笔类似工资的退休金,这笔退休金还会随着单位效益的变化和时间的增长而逐渐提升,比如在过去有很多学校的老师退学之后,都可以拿到一笔不菲的退休金,足够他们在当地生活。

从1992年开始,正式的养老政策开始在全国上下推广实行,新的养老政策代替了过去的退休金制度。而新的制度下,人们想要领取自己的养老金,必须要满足自己的缴费年限,同时也要达到一定的年龄之后才能够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不过这两种必须保证,虽然拥有不同的名字,但在实质作用上是相仿的。

在没有实行正式的养老保险制度之前,工龄越长能够拿到的退休工资水平就越高。同时退休金也会根据退休前该员工工资的比例来确定具体的数额,就是说在退休之前他有30年的工龄,可能能够达到60%的退休前的工资水平。如果工龄是40年的话,可能会拿到70%。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待遇叫做离休,也就是在国家解放之前就参加过革命的人,他们退休之后,能够拿到退休前100%的工资待遇。

也就是说,工龄只分二种,九二年底之前的工龄叫视作缴费工龄,九三星之后叫实际缴费工龄。工龄越长退休金越高是对的,但九三年过后就要看你的缴费多少了。缴费多退休后拿的多,缴的少就拿的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6856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