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研究表明,情绪情感是幼儿发展的核心方面,在幼儿生活、整个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幼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重大。情绪情感分积极与消极两种,凡能引起愉快体验的,如兴趣、快乐、安全、自主、幽默、舒服等可称为积极情感。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幼儿智力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对幼儿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那些能引起痛苦体验的,如:生气、伤心、愤怒、恐惧等可称为消极情感。少量的消极痛苦的情感体验,对情感发展有益而无害,少量的挫折感,更能使幼儿想像和体验别人的痛苦感受,培养关爱和同情,懂得给与和回报:但是,如果一个幼儿经常处在恐惧不安之中,整天心事重重,或经常有很多刺激惹他生气和愤怒,就会影响身心健康和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因此让幼儿经常处于愉快平衡的情绪之中,少受坏脾气的干扰,并能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适度控制自己的情感,能使大脑的情感潜能得到充分和全面的开发。
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婴儿出生时,还不具备独立的维持生存的能力,这时主要依赖情绪来传递信息,与成人进行交流,得到成人的抚养。成人也是通过婴儿的情绪反应,及时为婴儿提供各种生活条件。
信号功能。情绪可以传递信息,比如用微笑表示友好,用皱眉表示生气等。
调节功能。情绪的调节功能又称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人的活动具有引发、促进和调控的作用。
感染功能。个体的情绪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别人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形成与之相应的情感。比如一个人开心,他的同桌也跟着开心,一个人难过,他的同桌也跟着难过。
(一)适应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怕的呼救,就是动物求生的一种手段。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婴儿出生时,还不具备独立维持生存的能力,这时主要依赖情绪来传递信息,与成人进行交流,得到成人的抚养。成人也是通过婴儿的情绪反应,及时为婴儿提供各种生活条件。
(二)动机功能
情绪、情感是伴随人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或抑制作用。恐惧、愤怒使人躲避、攻击。愉悦、喜爱等积极积极情绪使人去接近、探索。
(三)组织功能
情绪是心理活动中的监控者,它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积极情绪起协调、组织作用,消极情绪起破坏、瓦解的作用。研究表明,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过渡兴奋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操作,适中的愉快情绪可以提高幼儿智力活动的效果。相反,痛苦、惧怕等消极情绪对幼儿的智力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痛苦、惧怕越大,操作效果越差。
(四)信号功能
表情包括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语调表情。面部表情是所有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如高兴时额眉平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面部表情模式能精细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和情感,因此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体态表情是指面部表情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如人在痛苦时捶胸顿足,愤怒时摩拳擦掌等。语调也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快;痛苦时泣不成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
情绪:是受外界干扰而产生的心理活动
情感:是内心自发引起的心理活动
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和情感同认识活动一样,仍然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不过反映的内容和方式上有所不同。认识活动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包括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它们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联系。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
3、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
、情绪情感的作用
情绪与动机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情绪具有激励作用
情绪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有时我们会努力去做某件事,只因为这件事能够给我们带来愉快与喜悦。从情绪的动力性特征看,分为积极增力的情绪和消极减力的情绪。快乐、热爱、自信等积极增力的情绪会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而恐惧、痛苦、自卑等消极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有些情绪同时兼具增力与减力两种动力性质,如悲痛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以使人化悲痛为力量。
(二)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
情绪也可能与动机引发的行为同时出现,情绪的表达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绪也被视为动机潜力分析的指标,即对动机的认识可以通过对情绪的辨别与分析来实现。动机潜力是在具有挑战性环境下所表现出的行为变化能力。例如当个体面对一个危险的情境时,动机潜力会发生作用,促使个体做出应激的行为。对这个动机潜力的分析可以由对情绪的分析获得。当面对应激场面时,个体的情绪会发生生理的、体验的以及行为的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告诉我们个体在应激场合动机潜力的方向和强度。当面临危险时,有的人头脑清晰,沉着冷静地离开;而有些人则惊慌失措,浑身发抖,不能有效地逃离现场。这些情绪指标可以反映出人们动机潜能的个体差异。
二、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情绪情感对于人们的认知过程具有影响作用,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适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积极的组织功能,而不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消极的瓦解功能。
(一)促进功能
良好的情绪情感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耶尔克斯--道森定律说明了情绪与认知操作效率的关系,不同情绪水平与不同难度的操作任务有相关关系。不同难度的任务,需要不同的情绪唤醒的最佳水平。在困难复杂的工作中,低水平的情绪有助于保持最佳的操作效果;在中等难度的任务中,中等情绪水平是最佳操作效果的条件;在简单工作中,高情绪唤醒水平是保证工作效率的条件。总之,活动任务越复杂,情绪的最佳唤醒水平也越低。我们了解了情绪与操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就能更好地把握情绪状态,使情绪成为我们认知操作活动的促进力量。
(二)瓦解作用
情绪对认知操作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不良情绪对认知活动功能的瓦解上。一些消极情绪,如恐惧、悲哀、愤怒等,会干扰或抑制认知功能。恐惧情绪越强,对认知操作的破坏就越大。考试焦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考试压力越大,考生考砸的可能性越大。一般来说,中等程度的紧张是考试的最佳情绪状态,过于松弛或极度紧张都会瓦解学生的认知功能,不利于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当一个人悲哀时,会影响到他的工作或学习状态,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易分神,思维流畅性降低等。
由此可见,情绪的调控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情绪的好坏与唤醒水平会影响到人们的认知操作效能。
三、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
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常听人们叹息“人生苦短”,在一般人的情绪生活中,常是苦多于乐。在喜怒哀乐爱惧恨中,正面情绪占3/7,反面情绪占4/7。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作用是众所周知的。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有许多心因性疾病与人的情绪失调有关,如溃疡、偏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有些人患癌症也与长期心情压抑有关。一项长达30年的关于情绪与健康关系的追踪研究发现,年轻时性情压抑、焦虑和愤怒的人患结核病、心脏病和癌症的比例是性情沉稳的人的4倍。所以,积极而正常的情绪体验是保持心理平衡与身体健康的条件。曾有人说过,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就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情绪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一种心理表现形式。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人们可以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感信息和思想愿望。心理学家研究了英语使用者的交往现象后发现,在日常生活中,55%的信息是靠非言语表情传递的,38%的信息是靠言语表情传递的,只有7%的信息才是靠言语传递的。表情是比言语产生更早的心理现象,在婴儿不会说话之前,主要是靠表情来与他人交流的。表情比语言更具生动性、表现力、神秘性和敏感性。特别是在言语信息暧昧不清时,表情往往具有补充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表情准确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表情去辨认对方的态度和内心世界。所以,表情作为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它被视为人际关系的纽
1、适应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害怕的呼救,就是动物求生的一种手段
2、动机功能
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同时,情绪对于生理内驱力也具有放大信号的作用,成为驱使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
3、组织功能
这种功能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情绪的组织功能还表现在人的行为上, 当人们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方面,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反之亦然
4、信号功能
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情绪的信号功能体现在个体将自己的愿望、要 求、观点、态度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别人并施加影响,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
它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信号意义例如:点头微笑表示赞赏;摇头皱眉表示否定这些信号常常起激励或抑制作用,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或态度更加鲜明、生动、外显,更容易被感知和 接受在社会交往方面,情感的这种功能也常常得到应用和体现
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有些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情感体验都发生得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社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感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2)从反应特点看,情绪带有极大的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和外显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会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需要满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有的人情绪表现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则带有很大的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和内隐性,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是对事物态度的反映,是构成个性心理品质中稳定的成分,不容易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
(3)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的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又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
2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情绪与情感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1)情绪变化受情感制约,而情感又在各种变化的情绪中得到体现。
(2)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的;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当人们从事一项工作的时候,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反过来,在他们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会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由此可见,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3)情绪和情感是两种彼此难以分离的心理现象,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