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氓》中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爱情价值观?“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怎样

诗经•氓》中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爱情价值观?“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怎样,第1张

《氓》在诗中无耻狡猾的男人形象,:氓,“氓之嗤嗤,报步贸丝”以及氓这个词本身,可以看出“氓”氓是一个买布的流动商贩,,而且表面看起来还十分憨厚。但实则居心叵测,心怀狡诈。尤其以贸丝为名,赚一个女人回去。他一嬉皮笑脸获得了女人的欢心,以谎言虚咒获取女人的信任。且在婚后有露出了邪恶的本性来。使文中的女主人翁过着极其艰辛的生活。这种行为是道德的沦丧,且违背了基本的人伦。

然而,女主人翁极其悲惨的命运并不是氓一人造成的。这也和女主人翁自身的性格有关,从“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中可以看出,女主人翁实际上是一个较为柔弱的人,从“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又可以看出女子对爱情的痴迷与向往。这些因素导致了她日后在家中的地位和尴尬的处境。她本人对爱情忠贞不渝,但因为不强势,且是一个涉世未深、天真无邪而对爱情充满向往、毫无没有经验的少女,相当于生活经验丰富的氓,自然会处于被动的状态。不仅如此,从文中还可以看出,女主人翁对其实对自己的丈夫并不是特别了解,只知道他住在复关附近。(双方家长是否有见过面,更是没有提到过),可以说女主人翁是仅凭氓是儿时的玩伴而毫无保留的相信了他。她对爱情虽然忠贞不渝,任劳任怨的为家庭付出,但还是遭到了她男人的背叛。然后对爱情慢慢的失去了希望。

爱情除了用心去经营之外,还需要一点点智慧。《静女》中的静女,就是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整个诗歌可以看出,静女不仅仅是静,“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可以看出,是静女主动邀请男子到城墙边缘,“爱而不见”描述了静女躲藏在暗中的姿态。表面上是写静女的静,害羞,但同时也有一点点俏皮的意味。搔首踟蹰,可以看出男子等了很久,也就是说静女是在暗中观察男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过程中,静女实际上是处在主动地地位。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身价。为自己添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发现这个小伙子不错之后,她送给了一根“彤管”,彤管是定情信物,这可以看出静女是有一定的爱情经验的,静女与氓的女主人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是一个善于使爱情天平平衡的人。

因为静女是以男主人翁的视角进行叙述的,很明显看出男主人翁拼命地追求静女的心理,他没有商人的狡诈,她所具有的更多的的是一种憨厚,纯情,敢于追求幸福的品质,从搔首踟躇,可以看出他对于即将来临的爱情急切的期盼,淳朴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火热的心。从“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更是体现他对静女的强烈爱慕。因此男主人翁应该是一个十分尊重,痴迷爱情,对爱情专一的人。由此可以推出,男主人翁与静女的婚姻应该是幸福的。

所以,在爱情来临的时候,不能过分的痴迷其中而不能自拔,爱也是一门哲学,要求双方都要学会制衡,而不是单方面的牺牲与付出,有两方面共同经营的爱情才能是美好的!

《卫风•氓》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是一首带有叙事性质的长诗。它叙写了一位劳动妇女在婚姻上的不幸遭遇。她善良多情,追求幸福的婚姻,不料却受到一个虚情假意的男子的欺骗,最后遭虐待遗弃,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折磨和痛苦。她悔恨交加,义正词严地控诉了男子的忘恩负义,表现了她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全诗反映了男权社会下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对社会礼教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这首叙事诗情节完整,层次分明:

第一章写定婚,第二章写结婚,第三章写所得教训,第四章写被遗弃,第五章写受虐待,第

六章写与男子决绝。 全诗大体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采取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把女主人公恨与悔的感情熔融于叙事、议论之中,全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这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加强了情感表达的形象性。其中,有女主人公婚前与婚后的对比:婚前,“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在笑载言”,这表明“我”作为一个纯真、热情的少女,对爱情和幸福充满了渴望。婚后,“于嗟女兮,无与士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作为人妻,却遭遗弃,既后悔又令人伤心。当初的渴望变成了失望,对比强烈。也有“氓”婚前与婚后的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对人一副笑嘻嘻的样子。婚后,“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心愿已经实现了,就对妻子施暴了。婚前婚后,判若两人。也有“我”与“氓”对爱情态度的对比:“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些对比,鲜明生动,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

性格变化:

女主人公:婚前美丽善良的女主人公对氓一往情深,勇敢的选择了同氓在一起,婚后她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却得不到家人的理解,最后对这份感情彻底死心的她坚强刚毅的选择了与氓决绝。

男主人公:婚前他看上去老实忠厚,对女主人公立下了白头到老,相爱一生的温情誓言。婚后却背信弃义,粗暴的对待女主人公,露出了狡诈、虚伪的嘴脸。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一句是女主人公的心声,也是对当时女性的呼告。字面意思是“男人沉溺于爱情啊,还可以解脱。女人沉溺于爱情,就无法解脱了啊!”,这是女主人公对当时男尊女卑社会的一种控诉,抒发了满腔的悲愤与不平。

最后随便说两句,算是对这种题的吐槽了。其实我看见这种题目很头疼,特别是第一题,什么“性格”“感情”“思想”啊,让人很难说,可能标准答案里面讲的也不确切。善良、多情、勇敢这些是性格,但什么失望、悔恨、悲愤啊又是感情。感情是性格的一种体现,只说性格怎么说,让人感觉都没法说,现在归类的性格一共就那么几种,好好一首诗,这么一问乏味无比。还有那个男主的性格就是一个虚伪啊,前后的变化才显示出这一点,难道前面老实忠厚是真的??还要说变化,怎么说,明显是一个悖论嘛。

一开始,氓对女主的追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就好像我们现代人谈恋爱的时候,男生对女生展开了猛烈的追求,甜言蜜语,送礼物、玫瑰花、巧克力,还有现代网络的发展QQ、微信每天的早安、晚安问候,嘘寒问暖,各种花招套路。当然爱情一开始都是甜蜜美好的,爱情的起点都是最美的瞬间,而爱情开始时的两个人看到的也都是对方的好,对于对方的缺点会自动的屏蔽缩小然后淡化,甚至会觉得对方会为了自己而改变这些缺点,高估了自己可以让对方焕然一新。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体现了两个人约会的时候依依不舍,此场景放到现代社会里,在现代中国开放的社会,同样适用。

纵观全文,女主人公犯有三错,从而误了终身,也毁了自己。一、轻许终身;二、为爱疯狂;三、自我意识过强。

一、轻许终身。“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然后诗歌中就到了女方主动要跟男方走,要嫁给他了,但是男方没有媒人,这个时候女方也不管了。这也为后来的氓出轨,不重视她奠定了基础的。一个女人,还是矜持一点的好,因为任何的迎合与放低底线标准都会让别人,特别是男人觉得你很掉价,因为男人一般都有点犯贱的心理,这里不是贬低男人,而是事实他们的心理就是如此。因为你的忍让,会让他得寸进尺,觉得你是一个什么都可以忍受的人,这也就是诗歌中的女主人公最后酿成悲剧的原因之一。

然后就是一开始,男方就没有媒人,在古代,媒人就是一种证明,一种象征,甚至可以说,没有经过媒人,你们的婚姻都可以说不算数。而作为一个女的,诗歌中的女主人公连这个都可以不在乎,正是因为她连这个都不在乎,所以以至于后面氓对她的轻视与理所当然的态度的产生。

放到当代,值得思考的是婚姻女方要不要彩礼的事情,一些女孩子为了表达对男方的爱,主动提出不要彩礼,这就要因人而异了。会有两种情况,一、可能会让他更爱你,也可能会让对方的家庭更爱你。二、他和他的家庭会觉得你是轻而易举就嫁到他家里的,他们可以什么都不付出,还是以上提出的理所当然的态度。当然还有人会说,女方要彩礼就是在卖女儿。对于这个说法,女性本身在这方面在古代公主的和亲就体现了女性的婚姻对女性来说就具有一种商品化的性质了,所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这种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中国人的婚俗与文化中,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特质无法根治与消除。

二、为爱疯狂。女主人公的做法就像现代社会里的许多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女人。她们为了一个男人,为了所谓的爱情,不顾一切,不顾家里人的反对,不管天涯海角,也跟男的走,自以为这是洒脱,是伟大的爱情,但是这样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我觉得没有多少人可以拥有,或者说,没有多少人可以遇到的。

三、自我意识过强。“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歌写道氓的变心,而他变心的原因是女主人公已经年老色衰。

全诗共六章。

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

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

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

第五章,接着追叙,叙述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

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卫风·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生产力还相当落后,妇女在家庭中经济上不独立,人格上形成对男子的附属关系,男子一旦变心,就可以无所顾及的将她抛弃。

当时作为封建生产关系和等级制度的观念形态也逐步形成,妇女的恋爱和婚姻常常受到礼教的束缚、父母的干涉和习俗的责难,进一步形成了对妇女的精神桎梏。《卫风·氓》这首诗正是反映了一个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

《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这是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

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

——国风·卫风·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748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