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变得情感成熟?

怎么样才能变得情感成熟?,第1张

第一点 识别你的情绪

我们如何能在不知道我们感受的前提下抓住我们的情绪呢?你必须要识别你的情绪 这看起来或许很傻,但是在你开始激烈地抗争,或崩溃流泪之前,你知道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情绪吗?也许仅仅是别人说的闲话,让你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刺激。然后你在当天接下来的时间里一直为此感到生气。如果你一开始就能意识到你的感受,你就能弄明白为什么你会变成这样、然后自己消化掉这个情绪。

每当你生气或恼怒的时候,试着在日记本上做一个记录,也许在你每次感到悲伤或空虚的时候。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知道和理解自己这些情绪的原因。有助于你管理自己的情绪。现在 如果你意识到你正在生弟弟的气。因为他吃掉了最后一个本来属于你的甜甜圈,在你说出会让你后悔的话之前、先深吸一口气 你要明白。惹你不高兴的只是一个甜甜圈,如果你一开始没有弄清楚,不高兴的原因 你的不高兴就会,在接下来的一天里变成怒火。所以要认识并弄清楚你的愤怒。要让自己知道 你的感受是合理的,但是你并不一定要对此作出回应。

第二点,担起责任

你有没有否认过一些东西,仅仅是因为你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有时面对现实会很艰难但是更加成熟的做法是 对我们的行为负责,而不是抹去它们,如果我们在一场争论中 轻易地忽视自己的错误或者不为自己负责的事采取行动,我们就无法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铭记责任 保持自己的责任心。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这是你情感成熟的标志。不仅这样

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你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第三点找到一个榜样

如果你苦于自己总在有压力时,下意识地做出消极反应,试着想一下你钦佩的人 把他当作参考,他们会怎么做呢?如果你钦佩的那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表现出情感上的成熟并且保持积极乐观。把他们当作模范是非常棒的就像特蕾莎修女多么棒的一位模范啊,当然很重要的是不要迷失了自己,你不会想为了成为你的偶像却失去了自己

你只想向他们学习如何妥善处理各种情况,也许他们会有你欣赏的良好的职业道德

。那就试试看当面对不好的反馈时 他们是如何处理的呢?保持心平气和然后顺利处理完吗?值得一试,所以 下次当你处在一个困难的情况中时想一想 特蕾莎修女会做什么呢?

第四点写思想日记

你受苦于消极的想法吗?你会时常自发得沮丧吗?每当在你照镜子或完成一个项目的时候你会挑剔缺点吗?努力产生积极的想法而不是消极的想法,这对我们的精神健康很重要然而我们可能会想 噢,这只不过是一个消极想法,没什么大不了,于是这些我们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开始日积月累,不久后 当你一开始思考。你就只会用严苛的思维模式,来引导你的想法,这些思维模式通常都是下意识的,并且会成为习惯,我们不想用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但消极想法可能会主动找上门来。

  问题好深奥,我觉得情绪和情感都能够对个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个体作出不符合自身理性判断的行为。

  情绪:a狭义情绪:指有机体/个体受到生活环境中的刺激时,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暂时的强烈的态度体验

  b广义情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包括情感)

  情感:a 狭义情感:人(动物物情感)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复杂的,稳定的态度体验

  b 广义(包括情绪)的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定义同上广义情绪)

  一下摘自《心理学》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但它不同于认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大家知道,人是具有自己的主观世界的,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人对待事物就会有一定的态度。根据是否符合主观的需要可能采取肯定的态度,也可能采取否定的态度。当他采取肯定的态度时,就会产生爱、满意、愉快、尊敬等内心体验;当他采取否定的态度时,就会产生憎恨、不满意、不愉快、痛苦、忧愁、愤怒、恐惧、羞耻和悔恨等内心体验。无论是对客观事物有肯定的态度或者否定的态度,我们部能够直接体验得到。因此,情绪和情感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与情感常被混用,或者把它看作是同义词。但在心理学中,把原始的情绪看作是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把情感看作是与社会性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所谓需要是指人的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可以分为生理的(对于食物、水、空气、温暖、运动和休息的)需要和社会性的(劳动、交往、艺术、文化知识上的)需要两大类。当然也可分为物质上的需要和精神上的需要。

  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相联系的。当生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则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喜悦);当饥饿、渴、疼痛时,则有明显的消极的情绪体验(愤怒、悲哀、恐惧)。

  人类最基本的或原始的情绪是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这四种。如,人们见到黑暗、猛兽足以引起惧怕。当一个人看见危险而逃跑时,如有人阻拦他的去路,他必发怒、动武;无路可逃则悲哀;如能逃脱危险则快乐。这都是不学而会的。

  所谓快乐,通常是指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愤怒往往是由于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不能达到,并一再受到妨碍情况下产生的;特别是在所遇到的挫折是不合理的,或被人恶意地造成时,最容易产生愤怒。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的情绪;引起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处理或摆脱可怕的情景或事物的能力。悲哀是与所热爱的事物失去以及所盼望的东西消失有关的体验。悲哀所带来的紧张的释放,就会产生哭泣。无论是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又都有强度上的不同。譬如,愉快和狂喜之间的区别,愤怒和狂怒之间的区别就属于强度上的区别。

  情绪也往往与低级的心理过程(感觉、知觉)相联系。因此,它是个体意识发展的最初因素。例如,杂乱的环境使人不愉快,整洁美观的环境使人好感;被人打骂时会很不高兴,被人爱抚地拍拍肩膀时却很愉快。一般他说,声音的感受较之光线的感受,与情绪反应的联系更为紧密、更为直接,它更能激起情绪的共鸣。正因为这样,音乐艺术陶冶人们的性情也就比视觉艺术更有力、更有效。

  情绪是动物和人都具有的。但即使是人的最简单的情绪,也与动物的情绪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人的生理需要受制约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条件。马克思曾经写道:“……一定的外界物是为了满足已经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的人的需要服务的。”①人不会贪婪地喝、吃、穿,他总要考虑适当的方式和现有的可能,在一定的社会要求的时间和地点才享用食物。在饮食方面还要求有营养,有色、香、味,并讲文明行为。所以,人的情绪与动物的情绪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人类生活在社会中,因此,人的情绪活动具有社会的性质。

  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它是同社会性的需要、与人的意识紧密地联系着的。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带有社会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某些涉及到阶级意识内容的情感往往带有阶级性。譬如,当前使人引以自豪的是能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出力,能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牺牲自己的一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对劳动有一种光荣感,这是在旧社会的劳动人民所没有的。

  人们的社会性需要是多次客观影响的结果,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比如,幼儿需要玩具、图画书;儿童期需要结伴游戏、学习;青年需要成家立业,重理想;成年人重事业。需要不同,情感也有区别。

  由于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的复杂性,同一事物可能以其不同的方面与人的需要处于不同的关系之中。因此,人的情感极其复杂,有时甚至引起相反的情感体验;或者在同一时间内,人可能处于交织着不同性质的情感体验之中。如,失散多年的父子相逢时,既喜悦,又悲伤;当听到亲人壮烈牺牲的消息时,既有为烈士为国捐躯的崇高的荣誉感,又有丧失亲人的悲伤感。“悲喜交加”、“百感交集”,说明了人具有“在满意中有不满意,不快中有快感”

  的矛盾的情感。

  产生情绪和情感的触发原因乃是客观事物本身,而不是主观需要。任何情绪和情感都是由一定的对象所引起的,都有其客观原因。人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例如,愉快感可能是由爱抚或亲吻所引起,也可能由来自身体的运动器官的感受(如有节奏的舞蹈、体操运动和唱歌)或者由外界事物的结构、颜色和形象、声音、味道、气味等所引起。恨可能是由于别人突然弄脏了你的衣服,或者是自己犯了某种错误所引起。没有客观现实,便不能产生情绪和情感。只是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在不同的时间里,由于各种对象和现象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因而会产生这种或那种情绪体验。如,在一般情况下,为了止渴喝下一怀水就能带来愉快;如果他不感到口渴,而强迫他喝水,那末只能感到气愤和不愉快。但在特殊情况下,那怕口再渴,也要把这口水让给比他更需要的同志去喝而感受到内心的愉快。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情绪一般比较不稳定,带存情境的性质。当某种情境消失时,情绪立即随之而减弱或消失,所以它是不断变化着的一时的状态,是比较现象的东西。情感与情绪相比,较为稳定,是比较本质的东西,它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是很紧密的: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约于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到自己的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例如,有爱国主义情感的人,当看到祖国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时,是多么的兴奋和喜悦;当祖国受到敌人的蹂躏和侵犯时,会无比的愤怒和激动;当祖国处于危难时刻,又会表现出十分忧虑的情绪。

  由于情感常与社会事件的内容有关,情绪则常用于情感的表现形式,因此,情感的发展变化也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即任何稳定的情感都是在大量的(各种典型情境下的,正面的和反面的)情绪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要转变一个人的情感也就必须依靠情绪共鸣逐渐地达到,它不能迅速、随意地被唤起。

  三、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

  象其它所有的心理过程一样,情绪和情感也是脑的机能,是客观刺激物作用于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是复杂的。概括地说,它是在大脑皮层起主导作用下,皮层和皮层下的神经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而且,一般认为,皮层下部位参与情绪反应,皮层部位参与情绪体验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现代生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都证明,情绪反应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丘脑、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的机能。

  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皮层下中枢,它在情绪反应中有着重要地位。研究证明,下丘脑与怒反应关系密切。美国的奥尔兹(Olds)等实验还表明,老鼠在有活动杠杆的箱子里,如果得到对脑的刺激,它会按压杠杆高达每小时数千次,它们按压15~20小时,直至精疲力尽,睡眠后又再次按压。几乎在脑内所有部位都能发现这样的一些点,但在下丘脑特别明显。因此,近年来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下丘脑里存在着“快乐”中枢。刺激另外一些部位,动物会按压杠杆去截断电刺激,这些部位就被标志为“惩罚”或“痛苦”中枢。把这样的刺激运用于病人,病人好象也喜欢这种引起愉快感觉的刺激;当给予刺激时,他们出现高兴和微笑,并愿意去按压给刺激的杠杆。①

  边缘系统是多机能的综合调节区,它调节着皮层下的呼吸、心血管的血压、消化道、瞳孔、排泄等低级中枢,调节着整个内脏活动。因而调节着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的机构。现已发现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与情绪反应的关系十分密切,切除双侧杏仁核,多半引起凶暴情绪反应降低。

  林斯利(D B Lindsley)提出了一个激活的学说,这个学说突出了网状结构的作用,他认为从外周感官和内脏组织来的感觉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的侧支进入网状结构,在下丘脑整合与扩散,兴奋间脑的觉醒中枢,激活大脑皮层。激活作用包括对情绪的激活,使情感的冲突尖锐。所以网状结构的作用在于激起,它是产生情绪的必要条件。

  研究还证明,皮层下各部位的机能与大脑皮层的调节是密不可分的。大脑皮层可以抑制皮层下中枢的兴奋,于是它直接控制着人的情绪和情感。或者说大脑皮层调节着情绪和情感的进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四、情绪的学说

  有关情绪的学说从古到今约有数十种,在这里主要介绍下述三种学说。

  1.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学说

  十九世纪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James )和丹麦生理学家卡尔·兰格(C·Lan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相似的情绪理论,后来被称为詹姆士—兰格情绪学说。这种学说基于情绪状态与生理变化之间的直接联系,片面地夸大了外周性变化对情绪的作用,而忽略了中枢对情绪的作用。詹姆士说:“我以为:我们一知觉到激动我们底对象,立刻就引起身体上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之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①由此出发,他说:“我们因为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 所以怕;并不是我们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①这样,根据他的观点,哭泣,打人、发抖都是产生情绪的原因。兰格认为,“……任何作用凡能够引起广泛的在血管神经系统功能上的变化的,都有一种情绪的表现。”②他把情绪看作是一种内脏反应,如果“让他的脉搏平稳,眼光坚定,脸色正常,动作迅速而稳当,语气强有力,思想清晰,那么,他的恐惧还剩下什么呢?”③

  詹姆士和兰格的共同论点是:情绪似乎只是被那些内脏器官的变化所引起的机体感觉的总和而已。所不同的是,兰格认为全部的情绪是由内脏变化所引起,而詹姆士则认为情绪大部分或主要地是由内脏变化所引起。总之,他们把产生情绪的原因归之为外周性变化。所以,这种理论通常称之为“情绪的外周说”。

  2.巴甫洛夫的情感学说

  按照巴甫洛夫的说法,情感是在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他认为,假如外界出现有关刺激使得原有的一些动型得到维持、扩大、发展,人就产生积极的情绪;如果外界条件不能使原来的动型得到维持,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他举过很多例子,比如有一个有癖好的人得到渴望已久的珍品(如集邮者得到一枚珍贵的邮票)便感到高兴;亲人的团聚,观点一致者谈话的投机所产生的欢乐,都是大脑皮层原有的动型得到维持的表现,而相反“在习惯的生活方式产生改变时,例如,失业或亲人死亡,信仰粉碎时,所经历到的沮丧情感,其生理基础大半就是在于旧的动型受了改变,受了破坏,而新的动型又难于建立起来”④。当然人的各种动型往往是相互制约的,某些次要的动力定型虽然是遭到了破坏,但由于与人的思想意识相适应的更主要的动力定型得到维持和发展,因而也会引起愉快的情感。

  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都会引起皮层上的兴奋通过扩散或诱导作用使引起或改变皮层下中枢的活动。当皮层下中枢接受了皮层传来的兴奋后,就会引起一系列内脏器官和腺体等活动的变化(如,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加等),并通过躯体神经引起骨骼肌的相应活动。所有这些变化又发出传入神经冲动,从皮层下中枢反馈到大脑皮层,并与正在进行着的动力定型的变化结合起来,这时我们就会体验到各种情绪。

  3.现代的强调认知作用的情绪学说

  现代心理学理论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分析情绪,强调了情绪的发生依赖于整个有机体过去和现在的认知经验,以及人对环境事件的评估,愿望、料想的性质。比如: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联系着的情绪评定——兴奋学说。她强调了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评价与估量才产生情绪,这种评价与估量是在大脑皮层上产生的。例如在森林里知觉到一头熊引起惧怕,但在动物园里知觉到一头关在笼子里的熊却并不惧怕,这就是个体对情景的认识和评价在起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提出的情绪三因素学说,“把情绪的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整合作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他认为,认知因素中对当前情境的估计和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某人在过去经验中遭遇到某种险境,但能平安度过。当他再经历这险境时,回忆过去经验,便泰然自如,并无恐惧或惊慌。也就是说,当现实事件与过去建立的内部模式相一致,事情将平稳地进行时,人将无明显情绪。而当现实事件与预期和愿望有足够的不一致,或预料为无力应付时,就会打乱已建立的内部模式,产生紧张的情绪。情绪和情感正是通过认识活动的“折射”而产生的(见图9一1)。

  美国的斯比斯曼(Speisman)、拉什鲁斯(Lazarus)、摩德科夫(Mordkoff)和戴维森(Davison),1964年的实验同样说明了认知对情绪的影响。他们用皮肤电反应来测验正在看一部紧张的**的四个不同的组。对第一组用声音来加强所看到的银幕上的残酷的画面;对第二组则用声音来否认此画面情境中的痛苦;对第三组只出现一个超然的理性的描述;第四个组是观看无声的**。结果如图9—2所示,显然,紧张的声音会增加对**的情绪反应(皮肤电反应较明显)。否认和理性描述的声音会降低对**的紧张情绪反应(皮肤电反应较低),而且比肃静无声地观看**组的紧张情绪反应还更低一些。①在拉什鲁斯看来,每一种情绪反应,都是某种认知或评价的功能。

  五、情绪的机体状态

  情绪和情感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而且有一定的客观表现。例如,悲伤时流泪,高兴时手舞足蹈、捧腹大笑,痛恨时咬牙切齿,惧怕时手足无措,虔敬时合掌低头等,这些都是机体表现。

  由于情绪刺激物的作用,可以引起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外部腺体(汗、泪)与内分泌腺活动(肾上腺素、胰岛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也可以引起代谢(血糖升高或降低)和肌肉组织(手舞足蹈等活动)的改变。因此,人在发生情绪时,在机体内部和外部有各种各样的表现。

  据研究,人在愤怒时每分钟呼吸可达40~50次(平静时,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突然惊惧时,呼吸会发生临时中断。狂喜或悲痛时,会有呼吸痉挛现象发生(图9一3)。人在笑的时候,呼气

  1.高兴一一每分钟17次:

  2.消极悲伤一一每分钟9次;

  3.积极地动脑筋——每分钟20次;

  4.恐惧——每分钟64次;

  5.愤怒——每分钟40次。

  快,吸气慢,呼吸的比率低(约是030);人在惊讶时,吸气约是呼气的两到三倍;人在恐惧时,呼气和吸气的比率从一般状态(约070)上升到300或400。人在吃惊和恐惧时,心跳每分钟约增加20次,血压也会增高(妇女比男人高一倍)。

  人在吃惊、恐惧、困惑或紧张时,皮肤电反应最为显著。皮肤电阻的变化是由于情绪状态中皮肤血管收缩的变化和汗腺的变化所引起的。一般地说,人在等待一些责任重大的活动时,皮肤电阻会降低;活动之后,它降得更低。如果皮肤电阻增大,则说明过度疲劳,或由于活动前有不利的紧张状态。

  一个被试在看**时,当银幕上出现两个扭斗者从悬崖上滚到急流中去时(28),他的皮肤电阻降低至最低度(如图9一4)。

  此外,人在紧张和忧虑时,脑电波α波幅减低,波动甚大,呈低振幅快波——β波(图9一5)。如果有病理性的情绪障碍,则会出现高振幅的慢波——θ波。所以,为测定人的情绪反应,人们常用生理多道仪来记录人的呼吸、心跳、血压、皮肤电反应和脑电波。

  有关情绪的机体表现以面部的研究为最多,其次是身段和言语表情的研究。面部表情动作,包括眼、眉、嘴、颜面肌肉的变化,是最能表示一个人的情绪的。例如,喜悦与颧肌,痛苦与皱眉肌,忧伤与口三角肌有特殊的关系。达尔文曾经通过大量的观察和调查,写出了《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指出现代人类的表情和姿态是人类祖先表情动作的遗迹。即就其发生史来说,最初乃是适应对机体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的情境而产生的。例如,愤怒时的咬牙切齿,鼻孔张大等表情是人类祖先在行将到来的搏斗中的适应性动作。因此,那些基本的或原始的情绪是全人类性的。美国的埃克曼(Ekman)、弗里森(Friesen)和埃尔斯沃思(Ellsworth)在1972年对六种面部表情(图9一6)作了测定,也确实发现不同

  A 表示在焦虑状态下,α波消失的脑电图记录。

  B 表示在正常状态下,规则的α波的脑电图记录。

  民族对这六种面部表情的判断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见表9一1)

  身段表情是指身体各部分的表情动作。诸如,欢乐时手舞足蹈,悔恨时顿足捶胸,惧怕时手足无措,狂喜时捧腹大笑,虔敬或沉痛时肃立低头等表情动作均为身段表情动作。言语表情是指情绪发生时在语言的声调、节奏速度方面的表情。一些研究(埃克曼等,1976年;克劳斯等,1976年)表明,当某人扯谎时,平均音调(或基音)比说真话时要高一些。不过,这些区别一般人是听不出来的。但如果用电子仪器来分析声音就能准确地把谎话与真话区别出来。这类表情动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具有社会性的机能,即它已成为社会上通行的交际手段。所以说,情感的表现方式——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方面的制约。外周的生理变化与特定的情绪活动之间并没有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例如,同样是两个人的目光接触,可以表示爱情、热情和极大的关心;也可以用来吓唬人。这两种表面上矛盾的含义——友谊和威胁,主要取决于社会文化关系。又如,男女都有悲哀之情,但由于男孩子从小受到一种特殊的教育和培养,“男孩子嘛,不要抽抽泣位的”,所以男人是不轻易哭的。再如,中国古时的见面礼是作揖,现在是握手,外国人大多是拥抱、亲吻。欧洲人用耸肩表示遗憾或惊奇,日本人以微笑表示抱歉,中国人以拍肩表示关心。总之,人可以自觉地利用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当然,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把情绪的外表活动控制住,不予表现

问题一:人为什么会有情绪,怎么产生的? 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的,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才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 对情绪的产生,心理学上目前常见的有三种解释: 1、情绪是对生理变化的知觉,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因为哭,所以悲伤;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害怕。 2、情绪是大脑皮层对丘脑的抑制解除后丘脑功能亢进的结果,并向上反馈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情绪体验,向下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使个体在生理上进入应激准备状态。简言之,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产生的,它们都受丘脑的控制。 3、情绪是由环境、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三个条件所制约的,其中认知因素是决定情绪反应的关键因素。这也是目前在心理咨询中用得非常广泛的,比如Ellis的ABC理论,就是强调了认知在情绪产生中的重要作用,并借改变认知来改变我们的情绪。关于这个问题,也有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比如有一天你在街上见到一个朋友,你向他打招呼,他并未回应你,你如果认为是他故意不理你,你会很生气,而如果你认为他是没见到你,你就不会这么生气,心情也很平静。这就是认知对情绪的作用。 因此,综上所述,情绪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认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至于其产生的地方,则如timeorbit所说,是我们的大脑。

记得采纳啊

问题二: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情绪是信心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信心中的外向认知、外在意识具有协调一致性,是信心在生理上一种暂时的较剧烈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信心构成要素中的外向认知是指人们对行为可能或必定成功的认识过程,由于这种认识过程只能是对行为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期,所以这种认识过程实际上又是一种对行为过程的想象和推断;外在意识是指人们在行为中大脑对外界事物觉察的清醒程度和反应灵敏程度,人们在睡眠时意识水平最低,在注意力高度凝聚时意识水平最高。

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 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同时普通心理学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但实际上,这一结论一方面将大家公认的幸福、美感、仇恨、喜爱等感受排斥在情感之外,而另一方面又显然忽视了情绪感受上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和社会性情感感受上的爱情、友谊、爱国主义情感在行为过程中具有交叉现象,例如一个人在追求爱情这一社会性的情感过程中随着行为过程的变化同样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而爱情感受的稳定性和情绪感受的不稳定性又显然表明了爱情和相关情绪的区别。基于这两点,将情感和情绪以基本需要、社会需求相区别或者是将两者混为一谈都显然不合适的。

生理反应是情绪存在的必要条件,为了证明这一点,心理学家给那些不会产生恐惧和回避行为的心理病态者注射了肾上腺素,结果这些心理病态者在注射了肾上腺素之后和正常人一样产生了恐惧,学会了回避任务。情感也是一样,比如没有 当然不会有爱情的,而当人吃了 以后,伴随着 的旺盛一见钟情的可能性也就会随之加大了。所以,由不同的 药物 引发的行为过程也表明了,情绪和情感显然是有区别的两种不尽一致的心理生理过程。

实质上,在行为过程中态度中的情感和情绪的区别就在于:情感是指对行为目标目的的生理评价反应,而情绪是指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再以爱情举例来说,当我们产生爱情时是有目标的,我们的爱情是对相应目标的一种生理上的评价和体验,同时当我们随着爱情的追求这一行为过程的起伏波折我们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情绪有20种以上的定义,尽管它们各不相同,但都承认情绪是由以下四种成份组成的:

1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情绪的表达形式。

2情绪是行动的准备阶段,这可能跟实际行为相联系。

3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

4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

问题三:人的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一、 本课的地位和现实意义

情绪虽说是人的心理活动,但它与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个人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正常水平;相反,消极、不良的情绪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抑制个人智力的发展和正常水平的发挥。且初中生的情绪表现又是很不稳定、不成熟,容易冲动且肤浅、强烈、不协调,两极性明显,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是当务之急。

二、 教学目标 :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2)、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3)、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2、能力目标:

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继而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3、知识目标:

(1)、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

(2)、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3)、了解青少年时期情绪易于波动、不稳定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

(4)、知道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三、 课标要求:

(一)1、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二)2、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三)1、2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四、 教学内容:

第一框:丰富多样的情绪 情绪万花筒 情绪与生活

第二框:学会调控情绪 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排解不良情绪 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五、 教学建议:两框,三课时

六、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活动名称:自画像

(题目为“我最高兴、最生气、最害怕和最伤心的各是什么?并画出当时的面部表情”)

步骤:1、同桌检查课前准备情况,并作记录。(用于教学评价内容之一)

2、前后左右的同学之间按作业 进行表演,后各小组推荐几个同学上台来表演,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可以一个人表演,也可几个人进行情境表演)

3、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10个左右特征明显的劳动成果,要求学生们认真观察。

4、讨论分析这些面部表情的主要不同之处。(主要从眼睛、眉毛、嘴巴等方面着手)

各部分的动作 喜 怒 哀 惧

额与眉 平静 左右眉毛向上扬起,呈八字皱纹,眉与前额之间有皱纹 左右眉毛向五斜,眉毛呈相反的八字形 左右眉向上扬起,前额出现皱纹

眼睛 下脸向上扬起,眼睛边出现皱纹 睁得很大 部分或全部闭紧 睁得很大

嘴巴 开口,上齿露出 开口,下齿露出 开口厉害,裂开很大 开口

5、通过分析高兴、生气、害怕、伤心的面部表情后,得出这四种就是人类的最常见的情绪,用书本上的文字来说就是喜、怒、哀、惧。

小结: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如“明天要进行期末考试,晚上的心情怎样?”这里面就有兴奋和不安、自信和担忧、跃跃欲试和害怕等不同性质的情绪。所以说在这四种常见情绪的基础上,又可以组成很多复杂的情绪。

(二)、活动名称:举一反三:(四个小组竞赛)

提示:四种情绪的主要特征我们已经概括了,现在大家想想都有哪些词汇可

以表达这些情绪。以得分最多的为胜。(全班分成四组,要求一组代表一种情绪;且每说一个词汇小组成绩加一分。但记住千万不能翻字典,否则视为作弊,成绩倒扣)

目的:为了让学生们对四种情绪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同时可充分发挥个人的记忆力,懂得>>

问题四:人的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常常听到“现在的班主任越来越难当,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的抱怨。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也有同感。是的,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家庭、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他们形成了性格孤僻、怪异;情感脆弱易变,意志不够坚强;缺乏合作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爱与老师顶嘴、爱钻牛角尖;不接受老师家长的批评与指导;对他人缺乏同情心、爱心,甚至叛逆等等。

从本质上讲,叛逆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个体对于外界的教育引导所采取的一种负向的心理活动。这是发生在小学生身上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叛逆心理是一种反常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通常表现为情感的对立、抗衡和情绪上的嫌恶。是小学生的一个鲜明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尤其爱出现在单亲家庭,或者是父母都外出打工长年不在家,留给隔代亲戚照顾的孩子身上。

他们在家不听大人的话,在校不听老师话;扰乱课堂纪律,不完成作业,想出教室就出教室的现象;与学校纪律对着干,喜欢搞恶作剧或破坏公物。乱丢垃圾等,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这样做,他偏要那么做,在学校公开与老师作对。

去年我接手了一个43个学生的班级,本班23个男同学,大都是好动,不大会听课,学习目的不明确。其中有五个学生就具有上面所说的性格,他们合伙起来扰乱课堂,发出怪叫声,在课堂上,以怎样能使全班学生发笑为荣,以欺负小同学,打架为习惯。特别是有一个叫周小永的同学,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多次打架,用原来老师的一句话:“像他这样的学生,我做了30多年的老师,从未遇见过,教不变的”一个多月来,我也深深的体会到,他真的与众不同。也曾转到其他学校就读,可都不愿意接收,又回到这个班。 他除了学习目的不明确外,态度极为傲慢,而且情绪非常极端,每次违反纪律后,老师找他谈话,一出办公室的门,就会用打小同学,摔坏桌椅,玻璃等来发泄。不接受任何老师的教育,为所欲为。成了全校闻名,人见人恨的“问题学生”。

一天,我刚下课,“我们班的周小永与吴锋又打起来了”。一听到这里,我的脑子“嗡”了一下,连忙返室,呈现在我眼前的一幕:周揪住吴的头发使劲往投影柜撞,并同时用脚不停提吴的肚子。直往死里打。我看到这,怒气直冲脑门,心提到了嗓子眼。我强行把他拖开,又强行把他扭到办公室,让他站在我的身边。而他挺着胸脯,仰着头,怒视着我,一脸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看着后脑门流血的吴,整个办公室的老师都气愤极了,“打叫他家长来,领他回去算了。”“干脆让学校停他几天学。”……面对如此叛逆的学生,看着老师正在处理的吴,我的怒气如火上浇油,我狠狠地举起高高的巴掌,真想……

就在我一站起来的刹那间,眼睛的余光告诉我,他的腿的某部位一定也受了伤,鲜血正往裤脚流出来。他们都是我的学生,都是我的孩子,谁伤了都心疼呀!想到这里,我的心平静了许多,我把高高举起的巴掌轻轻地放在了他的头上,理了理他凌乱的头发,“你也受伤了对吗?”

他诧异地望着我,慌忙摇了摇头,“来!过来!让老师看看。”他不大情愿的向我移了两步“谁要你看了!”他用力摔开我的手。我低下头,挽起他受伤的那个裤脚。好大的一个伤口,鲜血直流,我一边帮他清理伤口,一边埋怨“还说没有,看!这不是还在流血吗?”我抬头看看他,从他的眼神我看到了他感到意外,没有了来时的那种敌意。和刚才的反抗,“别以为这是一点小伤口不要紧,感染问题就大了。”“老师……”他欲言又止,声音很小。我继续为他处理着伤口,我知道他很疼,但他没有吭声,努力在控制自己。处理好后,我为他>>

问题五: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思想

行为

性格

习惯

遇事心有反应

扩大

形成情绪

问题六:人的厌烦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就“相对论”而言,你能喜欢上一样东西,必然会厌烦另一样东西,人人都是这样的啊!如果厌烦的东西多了,就尽量远离这些东西,去找点自己喜欢的或是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只要你喜欢上另一种东西了,厌烦情绪就会减弱甚至消失。除非你对任何东西就感到绝望或者想死,要不然抑郁症不会轻易得的:)

问题七:情绪的产生过程是怎样的 喜怒哀乐是人的必然情绪 其实喜怒哀乐改为喜怒哀惧就是人四大基本情绪类型

问题八:人为什么会有情绪,怎么产生的? 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的,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才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 对情绪的产生,心理学上目前常见的有三种解释: 1、情绪是对生理变化的知觉,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因为哭,所以悲伤;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害怕。 2、情绪是大脑皮层对丘脑的抑制解除后丘脑功能亢进的结果,并向上反馈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情绪体验,向下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使个体在生理上进入应激准备状态。简言之,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产生的,它们都受丘脑的控制。 3、情绪是由环境、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三个条件所制约的,其中认知因素是决定情绪反应的关键因素。这也是目前在心理咨询中用得非常广泛的,比如Ellis的ABC理论,就是强调了认知在情绪产生中的重要作用,并借改变认知来改变我们的情绪。关于这个问题,也有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比如有一天你在街上见到一个朋友,你向他打招呼,他并未回应你,你如果认为是他故意不理你,你会很生气,而如果你认为他是没见到你,你就不会这么生气,心情也很平静。这就是认知对情绪的作用。 因此,综上所述,情绪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认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至于其产生的地方,则如timeorbit所说,是我们的大脑。

记得采纳啊

问题九: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情绪是信心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信心中的外向认知、外在意识具有协调一致性,是信心在生理上一种暂时的较剧烈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信心构成要素中的外向认知是指人们对行为可能或必定成功的认识过程,由于这种认识过程只能是对行为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期,所以这种认识过程实际上又是一种对行为过程的想象和推断;外在意识是指人们在行为中大脑对外界事物觉察的清醒程度和反应灵敏程度,人们在睡眠时意识水平最低,在注意力高度凝聚时意识水平最高。

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 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同时普通心理学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但实际上,这一结论一方面将大家公认的幸福、美感、仇恨、喜爱等感受排斥在情感之外,而另一方面又显然忽视了情绪感受上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和社会性情感感受上的爱情、友谊、爱国主义情感在行为过程中具有交叉现象,例如一个人在追求爱情这一社会性的情感过程中随着行为过程的变化同样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而爱情感受的稳定性和情绪感受的不稳定性又显然表明了爱情和相关情绪的区别。基于这两点,将情感和情绪以基本需要、社会需求相区别或者是将两者混为一谈都显然不合适的。

生理反应是情绪存在的必要条件,为了证明这一点,心理学家给那些不会产生恐惧和回避行为的心理病态者注射了肾上腺素,结果这些心理病态者在注射了肾上腺素之后和正常人一样产生了恐惧,学会了回避任务。情感也是一样,比如没有 当然不会有爱情的,而当人吃了 以后,伴随着 的旺盛一见钟情的可能性也就会随之加大了。所以,由不同的 药物 引发的行为过程也表明了,情绪和情感显然是有区别的两种不尽一致的心理生理过程。

实质上,在行为过程中态度中的情感和情绪的区别就在于:情感是指对行为目标目的的生理评价反应,而情绪是指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再以爱情举例来说,当我们产生爱情时是有目标的,我们的爱情是对相应目标的一种生理上的评价和体验,同时当我们随着爱情的追求这一行为过程的起伏波折我们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情绪有20种以上的定义,尽管它们各不相同,但都承认情绪是由以下四种成份组成的:

1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情绪的表达形式。

2情绪是行动的准备阶段,这可能跟实际行为相联系。

3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

4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

问题十:人的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一、 本课的地位和现实意义

情绪虽说是人的心理活动,但它与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个人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正常水平;相反,消极、不良的情绪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抑制个人智力的发展和正常水平的发挥。且初中生的情绪表现又是很不稳定、不成熟,容易冲动且肤浅、强烈、不协调,两极性明显,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是当务之急。

二、 教学目标 :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2)、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3)、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2、能力目标:

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继而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3、知识目标:

(1)、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

(2)、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3)、了解青少年时期情绪易于波动、不稳定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

(4)、知道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三、 课标要求:

(一)1、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二)2、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三)1、2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四、 教学内容:

第一框:丰富多样的情绪 情绪万花筒 情绪与生活

第二框:学会调控情绪 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排解不良情绪 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五、 教学建议:两框,三课时

六、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活动名称:自画像

(题目为“我最高兴、最生气、最害怕和最伤心的各是什么?并画出当时的面部表情”)

步骤:1、同桌检查课前准备情况,并作记录。(用于教学评价内容之一)

2、前后左右的同学之间按作业 进行表演,后各小组推荐几个同学上台来表演,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可以一个人表演,也可几个人进行情境表演)

3、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10个左右特征明显的劳动成果,要求学生们认真观察。

4、讨论分析这些面部表情的主要不同之处。(主要从眼睛、眉毛、嘴巴等方面着手)

各部分的动作 喜 怒 哀 惧

额与眉 平静 左右眉毛向上扬起,呈八字皱纹,眉与前额之间有皱纹 左右眉毛向五斜,眉毛呈相反的八字形 左右眉向上扬起,前额出现皱纹

眼睛 下脸向上扬起,眼睛边出现皱纹 睁得很大 部分或全部闭紧 睁得很大

嘴巴 开口,上齿露出 开口,下齿露出 开口厉害,裂开很大 开口

5、通过分析高兴、生气、害怕、伤心的面部表情后,得出这四种就是人类的最常见的情绪,用书本上的文字来说就是喜、怒、哀、惧。

小结: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如“明天要进行期末考试,晚上的心情怎样?”这里面就有兴奋和不安、自信和担忧、跃跃欲试和害怕等不同性质的情绪。所以说在这四种常见情绪的基础上,又可以组成很多复杂的情绪。

(二)、活动名称:举一反三:(四个小组竞赛)

提示:四种情绪的主要特征我们已经概括了,现在大家想想都有哪些词汇可

以表达这些情绪。以得分最多的为胜。(全班分成四组,要求一组代表一种情绪;且每说一个词汇小组成绩加一分。但记住千万不能翻字典,否则视为作弊,成绩倒扣)

目的:为了让学生们对四种情绪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同时可充分发挥个人的记忆力,懂得>>

情绪与情感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情绪变化受情感制约,而情感又在各种变化的情绪中得到体现。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绪和情感是两种彼此难以分离的心理现象,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同时情绪与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

情感的品质

情感的倾向性是指情感经常指向什么和由什么所引起的,它是个人意识倾向性的具体体现,是个人情感的本质。具有不同观点、不同兴趣爱好的人,情感的倾向性有很大差别。人的情感由于倾向性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意义。

情感的深刻性是指情感在个人的思想行为中表现的程度深浅,只有那种深入地渗透到一个人的生活的重要方面,联系着思想、志向,反映出整个心理生活的情感,才是深厚的情感。必须指出,情感的深度与狂热的表现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一个人情感的深刻性,取决于对生活的体验,取决于其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788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