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可以通过多轴诊断来分别,情感障碍是属于轴1的范畴,而人格障碍是属于轴2的范畴。简单来讲,人格障碍属于稳定的人格偏离了正常的水平,而情感障碍是一段时间的情感、情绪偏离了正常的水平。
咨询师助理小冯
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比抑郁症更严重?双相障碍是自杀风险最高的精神疾病,没有之一,约30-40%的患者有过自杀企图,10-15%死于自杀。患者容易合并冲动暴力相关问题,是无疾病人群的14-25倍,因此属于我国需要接受社区随访管理服务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一。对于患者来讲,一方面,他们情绪低落、精力下降、不想和别人交流;另一方面,又容易发脾气、情绪高昂、话多,总是想哭、自残……正确认识这种坐在情绪“跷跷板”、“过山车”上的精神障碍是治疗的第一步。
自从孩子出现问题如沉迷手机、厌学以来,很多家长都认识了不少专有名词,比如焦虑、抑郁,再比如,双向情感障碍。可是,家长你真的了解双向情感障碍吗?双向情感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兴趣缺乏,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对以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也失去兴趣,整日生活懒散,行为被动,离群索居。
2、异乎寻常地高兴,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笑容满面,兴高采烈,没有难事,情绪很高涨。
双向情感障碍是比焦虑、抑郁更为严重的情况,目前的研究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病理性、社会性、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
1、过去受过很多创伤,包括受到欺负等,一想到过去时就非常愤怒,甚至感到压抑,情绪变得很低落。
2、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学业失败、失恋,或者是受挫受打击了,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这些都可以引起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
双向情感障碍是以抑郁发作与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交替出现,或躁狂抑郁混合发作为特征的一类情感精神障碍。不仅对患者自己的学习、生活影响重大,对周围人、甚至是社会都可能带去伤害。
1、很大几率可能会遗传。双向情感障碍属于一种心理疾病,但是如果患者情况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话,从医学角度来讲,遗传给下一代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并且在相处教育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对下一代的心智造成一定影响。
2、被诊断出双向障碍后,基本都要服用一些精神类的药物,这些药物同时伴随或轻或重的副作用。比如说嗜睡、食欲增强或减退、记忆力下降,精神不济、内分泌失调等。
被诊断为患上双向情感障碍的人也许是在受极端情绪波动的摆布,但并不是无力回天了。药物、理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可以帮助他们享受充实高效的生活,尤其是加上他们亲近的人的支持时候。
1、自我教育。花点时间来学习何为“失调”,会更能理解正在经历的煎熬。
2、理解情感障碍不是他们自己带来的。并不是自己选择要患有双向情感障碍,这既不是性格缺陷也不是弱点。相反,研究指出这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包括基因、环境和大脑结构
3、如果这个人否认自己的病情,那么朋友和家长需要进行爱的干预,表达我们对他的担心,劝说他去对自己的状态做一个评估。
双向情感障碍的界定是很严格的,家长们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孩子精神有问题,这是不严谨的,这种标签对孩子影响很重大。孩子情绪出现问题,是要从多方面分析,是需要家长从孩子自身、家庭教育、师生关系处理、居家环境等全方位帮助孩子系统进行调整的。
文/阿秋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情绪发泄的时候,家属该如何去应对?
家属在陪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时,或者确切地说,家属们无论是陪伴抑郁症患者还是躁狂症者,在他们发泄情绪的时候,家属们该如何去应对?
是极力在他们情绪激烈的时候,进行说劝呢?
还是等待他们在情绪发泄完毕了之后,再来进行适度地回应和劝导、安抚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下:“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特征”有哪些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哪些症状特征区别”?
抑郁症最典型的症状主要是:持续性的心境低落、绝望、脆弱想哭、消极悲观、对生活丧失了激情和欲望,换言之就是兴趣丧失了,连自己以前感兴趣的事情,也提不起任何兴趣和占有的欲望。
举个例子“”比如金钱”,他们也觉得即便拥有了巨额财富,又能怎么样的一些消极念头,以及还会伴随着轻生的念头等等,这些都是抑郁症患者身上最典型的一些“情绪心境上的特征”。当然也会有一些躯体上的症状,如:头晕、无力、乏力等等症状。
而双相情感障碍也可以说是抑郁症范围里的一种,因为若是一个人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的话,其当事人的状态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处于一个抑郁的状态的,而在这种抑郁的状态下,当事人因为压抑太久、也有可能是因为大脑的里神经递质溶度突然增加,导致人处于一种兴奋、亢奋的状态,而这个时候,很多患者这时可能就会认为自己好了,因为躁狂发作时,有一种表现往往是很容易蒙蔽人的,进而形成一种“好了”的假象。
于是乎,不懂的人,就会私自把治疗中断,认为自己好了,其实那可能是躁的表现,假设这样做了,必然存在着有很大的风险的,因为那可能你没有好,而是药物在控制着你的症状。如此一来,因治疗不系统、也不彻底,复发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所以,切勿私自停止治疗,当自己的情况好转了的时候,一定是先把功劳去归结为科学治疗上的效果,即:是治疗控制了你的症状,而不是你所认为自己真的就好了,那样往往你就会被“假象”给骗了,导致私自停药,治疗不彻底。
而这种感觉像“好了”的迹象,或许就是一种比较轻微的躁狂症来的,或者我也把它称之为是一种“相对温和的躁狂症”。
综上所述,所以说躁狂症,也是分类型和程度的,比如:“这种理性温和的躁狂症”,因为治疗后,自身感觉就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在面对这种情形,一是继续持续治疗;二是这种轻微的躁,在我看来问题一点也不大,大家完全可以放心的按照抑郁症的方案和方式进行治疗和疗愈。
以上是一种轻微躁的表现,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躁狂症的症状表现就比较夸张了,也比较严重,其典型的症状有:
“自残行为、脾气暴躁和攻击人的行为、摔东西、不睡觉也不困,表现出兴奋亢奋、话多、行动量变大、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冲动消费、觉得自己可以做大事等等”,这些便是典型的躁狂症状,当然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这种躁狂的状态和抑郁症状是来回切换的。因为文章前面也说了,一个人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的人,大多数的时候是处于一种抑郁的心境的,而躁狂的占据时间则比抑郁的心境要少很多。
但是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往往比单纯的抑郁症患者更加的痛苦,这是因为双相障碍患者来会切换的低落和兴奋的状态,常常折磨得他们身心更加的疲惫不堪。
你想想一下子心境跌入谷底,一下子又感觉自己像一个正常人一样或者又特别亢奋、躁狂到脑袋都要爆炸的感觉,想想都令人胆颤害怕,就像一个恶魔附体一样。这样一种精神上的摧毁,常常令双相患者感到异常得痛苦不堪,以至于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要去自残和折磨自己。这些都是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身上典型的症状。
所以,这也是今天我想说的重点,家属们在面对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发作的时候,他们在发泄情绪,又或者摔东西的时候,又该如何去布局当事人周围的那些装饰和物件的摆设呢?而哪些物件,又不能出现在他们的周围或者房间呢?
说到这个话题,为了患者的安全,家属们还是必须去有意地帮患者的房间周围稍微的布局下,比如:“一些利器不能出现在患者房间,如剪刀、小刀片、玻璃杯子,尽可能地用一些公仔或者其它一些软体的装饰品,不动声色的帮他们置换下,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他们在躁狂发作时,不会伤及到自己了。这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实在实际中,也将大大保障了他们的安全性。
再者,当躁狂发作时,或者抑郁症患者,他们在发泄情绪的时候,作为家属来说,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安慰他们,不知道如何去作回应等等。其实这个问题,《走出心魔》书籍里也写得很详细了,为了再次提醒、巩固家属们的意识,还是有必要再来强调一番,所谓的患者在发泄情绪的时候,这里不管是任何一种精神疾病问题,家属们一致地对待态度就是:“学会去照顾他们的情绪,满足他们情绪上的发泄”。
因为患者在发泄情绪时,通常来说都是一种不满和压抑的宣泄,这是好事,不发泄才是可怕的,因为我们都知道,那些有轻生行为或者有这样念头的人,都是在不声不响中发生了,这也正应了那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所以患者在发泄的时候,不管频率是否高,其实都是一件好事来的,家属们大可不必大大惊小怪的,更不能去与他们对抗,反驳。
因为对抗意味着家属在压制他们的释放,会使得他们苦上加苦,而这种做法无疑是错误和愚昧的。
所谓的情绪照顾?
就是当他们在有情绪的时候,当他们需要发泄的时候,家属们需要去配合,即:做一个乖乖的聆听者,同时要进行适度地回应,也就是说当他们发泄的时候,不是去对抗,而是进行一些简单地说道理,且不能过于啰嗦,这个需要家属们随机应变。
原则上要遵循:“适度回应,且不去对抗即可”。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患者尽情地发泄了情绪,得到一种精神上的释放,而家属们的耐心聆听和适度回应,则给了患者精神的一种情绪上的照顾与满足。这样的一种正确做法,是每一个焦虑、急于想改变患者的家属们需要去遵循和学习的,做好了这一点,最起码可以帮助患者在精神上得到一种被尊重和被在乎的重视。
更为重要的是:患者需要这样一个突破口来一步步释放,最终在家属们的耐心呵护下,得到引导和启发似的唤醒。这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陪伴的路,很艰辛,但是这条路走过来了之后,家属和患者都会得到一个巨大的提升和成长,而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将更加的牢固和谐。
专栏 家属如何帮助抑郁患者度过难关?作者:二级心理咨询师阿秋99币483人已购查看-end-
阿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知名情感导师、知名情感心理学作家、身心灵健康传播者;著有新书《走出心魔》一本疗愈焦虑抑郁的灵魂书籍,陪你一起疗愈。
双向情感障碍是以躁狂或忧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类疾病。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患者一个阶段表现为情绪高涨,另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闷闷不乐。
躁狂发作
患者心境高扬,与所处的境遇不相称,可以兴高采烈,易激惹、激越,甚至发生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出现与心境协调或不协调的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发作
患者心境低落,与所处的境遇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状态。严重者可出现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中焦虑与运动性激越比抑郁更为显着。描述自己的症状,让在线医生为您进行专业的病情分析
混合发作
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例如,一个躁狂发作的患者突然转为抑郁,几小时后又再复躁狂,使人得到“混合”的印象。但这种混合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较快转入躁狂相或抑郁相。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发作的疾病。躁狂相的特征是兴奋、激动、乐观、情感高涨;抑郁相恰是另一极端,是悲观、呆滞、情感低落、思维迟缓、运动抑制。
二者可交替循环发病,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如果你坐过过山车,体验过加速、坠落和抛升,你就会明白,这种情绪上的过山车式体验便是躁郁症。
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有:
1、自我感觉良好。
在心境高涨的背景上,会自我感觉出奇的良好,认为自己才思敏捷,一目十行等等,并且过高评价自己的才智、地位、自命不凡,可出现夸大观念。
2、心境变化起伏大。
患者异于普通抑郁症患者的狂躁心境体验,在发作期常表现得轻松、愉快,甚至洋洋自得,喜形于色,但是有时候患者的情绪变动十分大,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暴跳如雷,同时也会出现短暂的心情不佳。
3、思维联想的异象扩展。
患者会表现得思维飘逸,并且出现联想过程明显加快,概念接踵而至,说话声大量多,滔滔不绝,同时又伴有注意力分散,话题常随境转移,会出现观念飘忽,音联意联现象。
4、精神运动性兴奋。
狂躁型抑郁症患者不似一般抑郁症患者离群索居,他们往往兴趣广、喜热闹、交往多,愿意主动与人亲近,爱管闲事,打抱不平,但是做事总是缺乏深思熟虑,往往兴之所致任性而为。
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曾经说过,“有些人为了活着不得不竭尽全力,那就是我。”一些在双相情感障碍的误解中经历过痛苦的人,更容易理解别人的痛苦。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绪疾病。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两个主要特征。很多情况下,“双相情感障碍”很容易延误诊断,情绪不一致的患者往往会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单相抑郁症是最常见的误诊原因,因为轻躁狂很容易被忽视。事实上,冲动行为和逃避思维往往预示着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
请不要随意判断双相情感障碍,没经历过心理疾病的人,往往会有一些误解和误区。尤其是像“躁郁症”这样字面上给人很大想象空间的词,往往被误解为两极分化。双相不仅仅是情绪的正常波动。很多人会鄙视双相情感障碍,认为这可能是一种“一时高兴一时难过”的状态,甚至有人会随意给别人和自己贴上“双相”的标签。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总是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徘徊,这种飞升与坠落的感觉伴随着他们日日夜夜的挣扎。作为正常人,我们会为了刺激而主动玩跳跳机,但是如果你想象自己一辈子都在跳跳机上呢?这可能就是双相患者的痛苦。
双相情感障碍的“拨动开关”,很多人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躁狂和抑郁之间转换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有些躁郁症患者也隐约意识到自己找到了“开关”,可以随时选择开启躁狂状态。确切地说,没有真正的“拨动开关”,但当患者从事某种活动时,大脑中激素的分泌水平影响神经活动,从而触发躁狂状态,这其实是一个转化过程。正常情况下,患者无法预测下一秒的状态。情绪波动并没有完全被他们“控制”。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很难完全治愈的精神疾病。从药物治疗中康复的患者在停药后一年内复发率较高。除了生理药物缓解疼痛外,心理治疗在康复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如果患者在保持情绪稳定的同时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复发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形式技术和认知行为疗法已被证明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有效措施。
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容忍度是缓解病情的重要因素。躁郁症患者会一直处于躁狂和抑郁交替的状态,这对家人、伴侣和朋友来说都是一件令人心碎和头痛的事情。他们的起起落落是不合理地,会消耗周围人的关心和耐心。亲人的社会支持、宽容和陪伴可以为康复提供良好的环境,是预测患者情绪稳定性的有效指标。最后,愿每个灵魂都有一个可以依偎的人,不孤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