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 详细�0�3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 详细�0�3,第1张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 ——南平市关工委家长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9(课件稿) 范阳善 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学习和讨论。今天我们学习讨论如何引导孩子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家庭教育要点,青少年强迫心理和自负心理的调适。 (一) 现在学习讨论今天的第一个话题:如何引导孩子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人人有之。研究人类情绪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绪发展中,童年与青春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是易闹情绪,甚至是情绪泛滥的高峰期,也是奠定人的情绪根基的关键期。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的情绪状况及发展趋势如何往往对其未来发展,甚至一生的成败造成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和老师都要高度重视孩子的情绪问题,抓住青少年情绪发展的关键期,因势利导,教育和指导孩子自觉认知情绪,有效调控情绪,合理渲泻情绪,主动管理情绪,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什么是情绪?人的情绪有哪些特性?如何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情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讨论这个问题。 一、情绪和情感的涵义、分类、特性和构成。 1、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人们口头简单的说法,实际上包括情绪和情感两个方面的涵义,通常也统称为感情或情感。 心理学一般认为,情绪和情感极其复杂,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主要是指感情发生的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本质上是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如手舞足蹈、暴跳如雷等等。情感则是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如对故土的眷恋、对美的欣赏等等。 情绪和情感的产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客观事物。客观事物是人的情感产生的源泉,没有客观事物的刺激,人的情感就不会产生。二是主观需要。主观需要是人的情感产生的内在基础。一般地说,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符合时人就会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不符合时人就会产生否定的消极的情感,无关时人就会无动于衷,无情感可言。 2、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情绪的分类 情绪一般与自然性需要相联系,为人和动物所共有,但动物的情绪属于生物学的性质,而人的情绪除了生物性以外还有社会性,是以受社会制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人的情绪有很多表现状态。我国古代名著《礼记》中提到人有“七情”,也就是七大类:即喜、怒、哀、惧、爱、恶、欲。《说文解字》9395 个正篆字中有354 个字是用来描述人的情绪的。我国有心理学家以这354 个字把人的情绪分为18 类:即安静、喜悦、愤怒、哀怜、悲痛、忧怒、忿恚、烦闷、恐惧、惊骇、恭敬、悦爱、憎恶、贪憩、嫉妒、微惧、惭愧、耻辱等。 现代心理学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把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两大类。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是先天的,不学就会的,如兴趣、惊奇、痛苦、 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自罪感等。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包括基本情绪的互相结合、基本情绪与内驱力的结合、基本情绪与认知能力的结合等等。 人的情绪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其表现形式也会从简单到复杂,其中比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一是心境。心境是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不是对于某一种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待一切事物的共同态度体验。比如高兴了,看见什么都高兴,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不高兴了,看见什么都不高兴,见花伤情,见月也流泪。 心境持续的时间有很大差别。有些心境可能持续几小时,有些心境可能持续几周几月或更长时间。持续时间的长短依赖于引起心境的客观刺激的性质和人的气质和性格。 引起心境的原因很多,如重大意义的事件,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事业的成功与失败,人际关系的好坏,身体的健康状况,自然环境变化等。 心境既为主客观因素所引起,反过来又给予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很大的影响。青少年的心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欢乐、愉快;二是焦虑、苦闷。欢乐和愉快是由青少年生命力的活跃及学业上的成绩所致。焦虑和苦闷也是由学习负担及学业上的失败所致。青少年的这两种心境是稳定的、交替的。如放假了,学习任务完成了,心境就无比轻松、欢快。考试成绩优异的,尤其会感到满意、愉快。开学了,新的学习任务摆在面前,紧张、焦虑就油然而生,考试成绩不良的,更会感到苦闷、惆怅。欢乐、愉快和焦虑、苦闷就是这样循环交替成为笼罩在整个青少年阶段的心境。 二是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而短暂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 的。如重大成功之后的狂喜,惨遭失败之后的绝望,亲人突然死亡的极度悲痛,突如其来的危险所带来的异常恐惧等等。 激情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如盛怒时全身肌肉紧张,双目怒视,怒发冲冠,咬牙切齿,紧握双拳等;狂喜时眉开眼笑,手舞足蹈等;极度恐惧、悲痛和痛苦时可能导致精神衰竭、晕倒、发呆甚至出现休克现象,有时还会表现为过度兴奋,言语紊乱,动作失调等。激情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知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甚至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 激情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激情有正义的激情和工作的激情。消极的激情表现为对事物缺乏一种理智的态度。青少年是最富有激情的,来得快,平息得也快,常常是暴风骤雨式的。可能表现出为真理和正义献身的热忱,也可能由于盲目的狂热,做出一些蠢事或坏事。 三是应激。这是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人们遇到意外危险或突发事故时,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做出选择,采取有效行动,此时人的身心牌高度紧张状态,这就是应激状态。如飞机突然发生空中故障,驾驶员紧张与地面联系并作出一系列应急操作;正常行驶的汽车发生故障,司机紧张刹车等等。 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当情景对一个提出了要求,而他意识到自己无力应对时,就会体验到紧张而处于应激状态。 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反应,如肌肉紧张,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腺体活动都会出现明显变化。因此,应激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疾病的机制之一。 (2)情感的分类。 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的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与情绪相比之下,情感着重于表明人的主观体验,特别是表明客观事物与主体的思想意识发生关系时所引起的切身体验。因此,情感比情绪持续时间长,具有意识性和内隐性,表现比较含蓄、深沉、不易觉察。人类的高级社会情感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道德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原则,来认识客观现实的各种现象如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体验的情感。道德属于社会历史范畴,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道德标准。当自己的言行符合这些标准时,就会产生幸福感、自豪感,当别人的言行符合这些标准时,人们就会对他产生爱慕、崇敬、尊重、钦佩等情感;而对那些违背道德标准的思想和行为,人们就会产生厌恶、反感、憎恨等体验。 二是理智感。是人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和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它包括人们在探索未知事件时所表现的未知欲望、认识兴趣和好奇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迟疑、惊讶、焦躁以及问题解决后的喜悦、愉快,在评价事物时坚持自己见解的热情,为真理献身时感到的幸福与自豪;由于违背和歪曲了事实真相而感到羞愧等,都属于理智感。理智感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重要动力,其作用的大小同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学习的愿望有关。人的理想、世界观对理智感也有重要作用。 三是审美感。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来感知客观事物、人的行为以及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人的审美标准既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又受个人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包括两大类:一是自然景象和人类创造物的特征引起的美感体验,如风光秀丽的山水,雄伟壮丽的建筑,精美的艺术作品等;二是人类社会道德品质和行为特征引起的美感体验,如善良、纯朴、诚实、坚强、公正、廉洁等。审美感 也有肯定和否定之分。 3、情绪和情感的特性。 情绪和情感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极性。如上所述,人的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产生否定的消极的情感。情感的这种对立的特性,被称为情感的两极性: 一是肯定与否定的两极。当外界事物能够满足需要、符合愿望时,人就会产生肯定的态度,引起愉快、欢乐、热爱、振奋等内心体验。相反,就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引起苦恼、愤怒、憎恨、绝望等内心体验。 二是积极与消极的两极。凡是对人的行为具有促进、增力作用的情感,如兴奋、喜悦等,称为积极的情绪和情感。相反,对人的行为具有削弱、减力作用的,如抑郁、悲伤等,称为消极的情绪和情感。 三是紧张与轻松的两极。在一般情况下,人处在活动的关键时刻,容易产生紧张的情感。一旦关键时刻过后,人就会随着紧张的解除而出现轻松的情感。 四是激动与平静的两极。激动指人的情感处于极为活跃状态,其心理体验是强烈的。平静是激动的对立面,其心理体验是微弱的。 五是强和弱的两极。人的任何一种情感,都有一个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的变化等级。如可把喜由弱到强分为:暗喜、欣喜、欢喜、狂喜等。可把怒由弱到强分为不满、生气、愠怒、愤怒、盛怒、暴怒等。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不是绝对的对立,而是统一的对立。首先,属于两极的情感是相互依存的,如没有欢乐就无所谓悲伤,没有热爱就无所谓憎恨,没有感受到紧张,就体会不到轻松等。其次,居于两极的情感又是相互冲突的,不破不立,只有破除了旧的情感,才能建立新的情感。如只有破除了颓丧、松懈、冷漠的消极情感,才能养成振奋、紧张、热情的积极情感。再次,两极情感在一定的条件下常常可以相互转化,如乐极生悲、破涕为笑等。不仅如此,两极情感有时也是交杂在一起的,如悲喜交加、百感交集、既爱又恨等。 4、情绪和情感的构成及表现。 现代心理学认为,任何一种情感都是由情感体验、情感表现和情感生理三部分构成的,同时具有明显的表现形式。 (1)情绪和情感是一种独特的内心体验,主观感受。情感过程与认识过程相比,具有更明显的主观色彩,它是一种个人化的心理活动,是个体内心真实、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这种体验和感受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 (2)情绪和情感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形式。人的情感活动除了产生独特的主观体验之外,总是伴随着相应的外部表现,被称为表情: 一是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指情感发生时,人的面部肌肉(主要包括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外部流露)。其中人的眼神最善于传情。如高兴时,眉开眼笑、笑容满面、嘴角上提;悲哀时,泪眼汪汪、哭丧着脸、嘴角下撇;愤怒时,两眼圆睁、咬牙切齿;眼睛甚至还能交流思想,在某些情景下,通过观察人的眼神就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思想和愿望,人们之间往往有很多事情是只能意会而不能或不便言传。达尔文对人的面部表情有过专门的研究,他认为人不同的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固有的,并且为全人类所理解。艾克曼等心理学家对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作的研究表情,人的面部约有80 多块肌肉,可以产生7000 多种不同的表情。 二是姿态表情。姿态表情分成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身段表情是指情感发生时,人的四肢和躯干部位的动作变化。如欢乐时,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沉痛时,肃立低头。骄傲时,挺胸阔步。惧怕时,手足无措,等等。手势表情通常与言语一起使用,表达赞成还是反对、接纳还是拒绝、喜欢还是厌恶等态度和思想。手势也可以单独用来表达情感、思想、或做出指示。在无法用言语沟通的条件下,单凭手势就可以表达开始或停止、前进或后退、同意或反对等思想感情。 三是语调表情。语调表情是指情感发生时,人在言语的语音、语调、节奏、速度、音色等方面的变化。如朗朗笑声表达了愉快的情绪,呻吟表达了痛苦的情绪;悲哀时,语调低沉,言语缓慢,声音断续语音高低变化很小;喜悦时,语调高昂,语速较快,语音高低差别明显。愤怒时,声音高尖而且颤抖,有时出现沙哑,等等。 总之,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等,构成了人类的非言语交往形式,心理学上称之为“体语”,是情感所特有的外部表露,是了解、观察、研究情感现象的客观指标之一,它自然也是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在许多时候或场合下,人们无需使用语言,只要看看对方的脸色、手势、动作,听听语调,就能知道对方的意图和情绪。 (3)情绪和情感具有复杂的生理机制。人在情感状态下,有机体内部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变化,称作生理唤醒,指情绪和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它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如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内、外分泌腺等。这些变化突出表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内外腺体活动的确良改变上。如人在激怒或惊恐时呼吸加快而短促,心跳和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和血液含氧量增加。人处于焦虑、悲哀等抑郁状态时,会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血糖下降,肌肉松驰,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活动降低,食欲减退。 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变化比情感的外部表现更具有客观必然性。以说谎为例,从外部表现上,人可以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但从生理变化上,则是很难做到的。这是因为人在有意编造谎言时,会感到紧张、不踏实,那么他的心理、特别是他的生理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发生变化,比如呼吸加快,手心出汗,血压升高等等。现代的科学的测谎仪主要就是通过测案犯手心发汗程度、呼吸的快慢和血压高低这三个方面的数据和图线来分析案犯口供的真假。事实证明,这三个方面在人紧张时很自然地发生变化,不容易受到大脑控制,测量出的结果比较真实可靠。一句名言说得好“身体不会说谎”。生理变化自然也是判别和研究情感状态的重要客观指标。 5、情绪和情感的活动规律。 1、情感为情境刺激所引起。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刺激是人的情感产生的客观基础和直接动因。 2、情感为认识所决定。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一定的认识,就不可能有什么情感。情感心理学研究也指出,认识在情感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且,在一般情况下,认识越深刻,情感也就越深刻,正所谓“知之深,爱之切”。反之,认识越浅簿,情感也就越浅簿,而且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不正确,就会产生不适当的情感,甚至于根本错误的情感。 3、情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情感虽然为刺激所激发,但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引起情感。情感虽然为认识所决定,但认识本身并不是情感,认识反映的只是客观事物本身,情感反映的则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可以说,需要是情感的本质。需要决定情感的性质。人具有哪方面的需要,就容易产生和形成哪方面的情感。道德感、审美感和理智感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因为人有道德、审美和知识的需要。人若是有不健康的需要,就容易对吃喝玩乐产生好感和偏好。 4、情感受社会交往制约。人的高级情感主要是在社会交往中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化的产物,社会交往的质量直接影响人的情感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对学生来说,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无疑是其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师生交往的质量就成为发展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 二、青少年常见不良情绪的表现、原因及影响 一、表现。 1、儿童期的主要不良情绪表现。一般来说,幼儿园孩子不良情绪主要有发脾气、任性、自卑、焦虑、恐惧、暴怒、嫉妒等。经常有家长反映孩子会因为一些小事发脾气、孩子有些任性、脾气大、孩子爱哭等。人们经常用“无忧无虑”来形容童年时光,可童年真的都无忧无虑吗据一些研究人员对幼儿园孩子的访谈和大量家长问卷调查表明,其实儿童期的孩子会面临来自家庭关系、教师评价、环境适应、同伴关系、学业等方面的多种压力,也会有不少不良情绪的产生。比 如会因为和同伴吵架显得不开心;因为达不到成人的要求而显得懊恼、沮丧、没信心;因为换了新班级而觉得不适应等等,这些情绪都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宣泄。 2、青少年期的主要不良情绪表现。普遍存在焦虑症,特别是以学习压力为中心的广泛焦虑症;学校恐怖症,如孩子害怕到学校;抑郁性障碍 ;癔症,如经常晕倒;青春挫折综合症,如以情绪障碍、心境恶劣;强迫症,反复做一件事等等。 3、青少年异常情绪表现。病理性的情绪高涨、欣快、激情、情感爆发、易激惹;抑郁、恐惧、焦虑;情感倒错、表情倒错、矛盾心态;情感淡漠、情感减退等等。 二、原因。 (1)根本原因。孩子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主要有:一是孩子的“基本内需”与“需要缺失”的矛盾;二是 “人生发展关键期”与“阶段发展受阻”的矛盾;三是“成长趋势”与“环境压抑”的矛盾;四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 (2)具体原因。 儿童期:一是孩子年少易冲动、易外露、易感染的情绪特征所致;二是孩子的认知水平不高,对很多事物、现象的看法都趋于简单化;三是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以情绪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四是孩子小,自我调控能力差。 青少年期:一是学业成绩,曾有人在一个中学做了一个“你的情绪常因什么事情而多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占826%;二是人际关系,如与同学、老师、家长交往不顺利;三是家庭关系,认为自己家庭氛围不好;四是个人因素,如不满意自己的形象等;五是病理性因素。 三、影响 (1)影响人的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一般地说,积极愉快的情感有利于认知活动,而消极痛苦的的情感则不利于认知活动。情绪轻松,心情愉快时,思维灵活,记忆迅速,想象丰富,头脑显得特别清醒。情绪不好时,思维迟钝,记忆吃力,想象贫乏,头脑似乎混浊不清。另外,中等强度的情感状态有利于认知活动,过高或过低的强度都不利于认知活动。 (2)影响人的意志行动。情绪和情感对人的意志行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一般说来,高尚的、稳定的、强烈的情感,是一个人意志行动的强大推动力。而低级的、动摇的、萎靡的情感,则是一个人意志行动的障碍。这是因为人在情绪高涨情况下,会全力以赴,克服困难直达预定目标,而在情绪沮丧时,则会无精打采,稍有阻碍,便畏缩不前。正因为如此,美国心理学家利伯明确指出:“情感本身就是动机。”马克思也说过:“热情就是一个人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积极力量。” (3)影响人的性格特征。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有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消极的情感则会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一般地说,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经常有成功体验的人,容易养成自信、上进的性格特征。相反,经常有失败体验的人,容易养成自卑、不求上进的性格特征。经常体验到真诚的人情友爱,人就容易形成乐观个性,对人性持积极态度。相反,经常受人鄙视,得不到人世间温暖,人就容易形成悲观个性,对人性持消极态度。 (4)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情绪和情感的好坏与人的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愉快、平静、心情舒畅等情绪,能使有机体的内脏器官、腺体正常活动,增强有 机体对各种外来的不良因素的抵抗力,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而忧郁、愤怒、恐惧、情绪过度紧张等不良情绪,则会引起机体生理活动紊乱,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或功能抑制,最终可能导致疾病。 (5)影响人的社会交往。这是指情感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信息传递的效能。人类表情具有共性,对世界各地的跨文化研究证实,人类基本表情在识别和运用上具有一致性。这样人们便能通过表情表达和了解彼此的情绪体验,以致思想、愿望和要求。表情也就因此成为人类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被称为“非言语行为”。它比言语行为有其独到之处,情感易于被别人理解,而且能以可靠的方式相互交流。 三、如何帮助和引导青少年正确调控情绪 1、家长本身要正确认识孩子的情绪问题。一要认识到人有情绪是正常的,孩子更是如此。二要认识到绝大多数人是能够自我调控好自己的情绪的。三要认识到过度的情绪放任,将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困扰和伤害。四要认识到对孩子无故任性地闹情绪必须坚持适当适度因人而异的教育,不能一概迁就。 2、家长要注意了解和分析孩子对情绪的态度。青少年对情绪的态度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自觉型。孩子自己非常清楚自己的情绪状态,表现为自主性强,进退适宜,心理健康,乐观向上,情绪不佳时也不会终日忧患,反复思考,能很快走出情绪漩涡。二是难以自拔型。孩子常被情绪淹没,又无力逃脱,情绪善变而不自觉,又因为无力掌握情绪,听任自己深陷情绪低潮之中,不求改变,逆来顺受。家长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后一种类型的孩子,他们是需要家长或老师作情绪辅导的。 3、注意掌握判断孩子情绪是否正常或健康的标准。判断孩子情绪是否正常或健康可以参照如下标准:(1)是否有因可寻。如果喜怒哀乐可以找到它的缘由,尽管不能马上觉察,但过后会省悟过来,则属正常。如果经常无缘无故地悲喜交集,或喜不自禁,则属异常。(2)是否过“度”。健康的情绪反应的“度”往往与引起它的情境相符,且与外部刺激成正相关,即外部刺激越大,则情绪反应越大,刺激小则反应小。如果情绪过于强烈或毫无反应便是过“度” ,则属异常。(3)是否能够情随境迁。当引起情绪反应的因素消失后,情绪会慢慢稳定,心境也会趋向平衡,这样的情绪反应是正常的;而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便陷入无休止的情绪烦恼之中,这样的情绪反应则是不正常的。家长或老师在为孩子做情绪辅导时,应了解与把握以上三个衡量标准,以便更好地识别孩子情绪的健康状况。 4、引导孩子学会调控自己情绪的一些具体方法。 (1)注意转移。指导孩子在情绪激动时,可以有意识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中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比如:一是改变孩子的注意焦点;二是让孩子做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事;三是教孩子数数,据说数从1 数到 60 就是想生气大概也生不起来了;四是上洗手间;五是改变环境,到野外去郊游或散步。 (2)合理宣泄。遇到不良情绪、特别是严重情绪不良并伴有挫折感时,适当合理的宣泄至关重要,可以避免很多伤害事件的发生。宣泄的方法和场所很多,比如:一是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二是向他人倾诉;三是进行剧烈运动;四是放声歌唱或大叫;五是画画;六是听音乐;七是写日记;八是到学校宣泄室去。 (3)学会交往。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是造成孩子不良情绪的常见因素之一,因此特别要注意加强对孩子如下指导:一是教育孩子对人要宽容,宽容让人愉快; 二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三是关心他人,简单的一句问候、一句温暖的话都是关心、爱心、同情心,有爱心的孩子肯定受人欢迎;四是要善于合作,有事与他人商量,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五是要诚实守信,公道正直;六是不患得患失,有舍才有得。 (4)理智控制。在陷入不良情绪时,要教育孩子主动调动理智,控制不良情绪,使自己愉悦起来。比如:一是学会忍耐,自我解嘲,自我安慰;二是提醒自己,遏制不良情绪的蔓延;三是拖延时间,克制自己不让自己不良情绪爆发;四是有效地自我激励,不畏挫折,尽快从不良情绪之中摆脱出来;五是学会升华,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而有益的行动;六是乐观自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相信明天会更好。 (5)异常情况要药物治疗。对生物病理性引起的情绪异常,包括严重生理性情绪障碍、情感倒错、精神障碍等异常情况,则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相结合方能有效。 (二) 现在学习讨论今天的第二个话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及家庭教育要点。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打工或经商而被留守在家乡、 由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8 岁以下的孩子, 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打工族特别是农民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不少中小学生的家长走南闯北寻找“钱途”, 却把未成年的需要呵护的孩子寄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友处, 成了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2010 年的调查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达5800 多万。 据全国妇联的调查报告,认为这些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四大问题: 一是日常生活质量下降, 家务负担加重;二是学业隐忧增多, 学习成绩下降;三是性格孤僻、自闭、自卑者多, 有的甚至违法犯罪;四是安全隐忧增加, 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一、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特点 在上述诸多问题中,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1自卑心理。通常情况下,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会感到孤独无助,据有关机构调查,约858%留守儿童感到孤独。在被访的父母中,5%每周与孩子联系一次; 12%半月或一月和孩子联系一次;75%平时很少联系, 只在过年过节时回家看看; 8%几年不见孩子。在被访的儿童中,52%的孩子表示遇到烦心事或困难会闷在心里;256%的会与自己要好的同学或朋友说;只有91%的会与父母联系。由于长期的亲情欠缺, 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和呵护, 和其他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造成心理落差,久而久之心里留下了自卑阴影。 2焦虑心理。留守儿童耳濡目染许多残酷的现实, 看到了农村的艰辛和父母在外打工的困难甚至是屈辱, 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生活和学习的压力, 把自己肩负的责任看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那么家长就要告诉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因为小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是很差劲的,如果没有家长在一旁引导的话,那么小孩子的情绪就会出现剧烈的变化,根本不能很好的控制。所以在孩子哭泣的时候,家长可以哄一哄孩子,这样就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让孩子不再那么容易哭泣。并且在孩子情绪控制好之后,父母可以询问一下孩子哭泣的原因,这样就能让孩子说出自己哭的原因,让孩子的内心变得更坚强。

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

父母的社会经验是很足的,只要父母能够好好的引导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并不会一直不停的哭泣,毕竟小孩子是非常相信父母的,他们在父母的教育之下也能够变得很好。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想哭泣的话,你就可以想一想自己为什么要哭,如果没有哭的必要性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情绪控制一下,不要那么的容易哭泣。在父母的教导之下,小孩子就能够把情绪控制得比较好,不会再那么容易出现哭闹的情况了,他们会非常的坚强。所以父母一定要好好的帮助孩子。

父母可以等孩子的情绪变得平静,再去引导孩子。

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不要去纠正孩子,一定要从孩子的情绪变得平静下来。然后父母就可以去引导孩子告诉孩子,你总是哭泣是很不好的,可能会让别人不喜欢和你玩,让孩子明白这样的道理,这样孩子就不会那么容易哭了。父母还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想哭,你可以想一想你遇到的开心的事情,这样就能让你的心情变好,让你不会再哭了。所以只要父母能够好好的去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变得比较好,变得内心坚强起来。

孩子因为年龄和认知程度的关系,对于新奇的话语和手势总爱学习模仿,家长要对儿童的变化无常的情感予以正确引导1、每一个人,不管是好或是坏还是坏许多父母常常会抱怨家里的孩子真的太任性了,偶尔发脾气,可父母却认为,自己的怨言为什么不是一种不好的情绪呢?事实上许多情感的产生都是无法抗拒的,大人的情绪尚无法控制,更不用说是小孩了。身为父母也要了解幼童尚小,面对发脾气的小孩,不必过分担心,要学会耐心安慰。2、不要急于干预孩子的情绪良好心情不好的情绪是一种情绪,不要认为孩子只要一直笑着是好的,一些不好的情绪还是要尽早表达出来,发脾气是其中之一。当看到孩子伤心、生气、害怕等不好的情绪时,家长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制止,但是这种方法并不可取。家长也不要急于干预孩子的情绪,不管是好是坏,不管是好是坏,最后才把心放在心里,久而久之压抑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3、大人对待问题不要过于情绪化家长是儿童的启蒙老师,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做家长的要给孩子做个榜样,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要太情绪化。假如真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要尽可能地隐藏,不要让孩子养成模仿家长情绪的不良习惯,这样对孩子来说控制情绪就更加困难,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以身作则。真正解决孩子情绪问题的是家长,不同的家长也会有不同的做法,只要大体上是正确的,个别有差别的方法也可以接受。假如父母和菜鸟对这件事还有点生疏,那就来看看以下真正的解决办法。4、尊重儿童的思想小孩子聪明了,就会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孩子在想完事情之后及时发脾气,家长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后,纠正孩子的错误思想,不要忽视或压制孩子的想法,不要总以自己的思想去要求孩子,他们也要有自己的思考方法,不能嘲弄或打断,要听话。最后,孩子都是最好的,只要正确引导,都是父母的好宝贝。

第一招:换位理解法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受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影响,异性相吸就成了必然。但是由于青春期正好处于初高中阶段,学业任务相对比较重,如果孩子有早恋行为,则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在学习方面的精力。绝大多数家长都会首先想到这里,往往怕字当头,可真正想着手解决问题时,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那你不妨先用第一招——换位理解法。

换位理解法对家长是很大的考验,你必须要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视角看早恋,如果你是孩子这般年纪,你如何面对已经青春萌动的孩子呢?如果你有心仪的对象,每天总是想看到他(她),或者能独处说情话,而对方也和你有一样的想法。当你真正换位理解孩子时,便能读懂孩子内心的真正感受,从而不会用无情的阻止和批评来面对正在早恋的孩子。

当然,上面只限于家长单方面去换位理解孩子,当你能从观念上接受孩子已经早恋的事实,接下来就要找机会和孩子当面沟通交流了。就如有一位妈妈,当她得知读初二的儿子早恋时,便用换位理解法和孩子沟通,她是这样引导孩子的。

妈妈:“儿子,听说你早恋了,妈妈知道这个消息后,我先是吃惊,后是惊喜,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吗?”

儿子:“老妈,你的吃惊是不是很慌?害怕我早恋?你惊喜又是为何呢?我有点不懂了。”

妈妈:“儿子,妈妈吃惊可不是慌,而是没有想到你能早恋,在这里妈妈要表态,我不反对你早恋。至于惊喜嘛,是你已经长大了,都知道谈恋爱了。既然长大了,说明你有一定的责任感,想为你的恋爱负责了。”

儿子:“老妈,我真没有想到你和别的同学父母不一样,你能理解我,并且还不反对,这下我就不会总是心里怕怕的了。”

妈妈:“在我们家里,民主型的家风是一惯的,在你早恋这件事上,当然需要平等沟通交流,妈妈理解你,但你也要理解妈妈心里的一些担忧,只要我们处理好这些隐忧,一切就都好办了。”

儿子:“老妈,那你把心里的担忧说说吧,我看看能否为你分忧?”

话说到这里时,我们先按暂停键,寒石冷月老师要说几句,你从这位妈妈的话中是否获得了启发?她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对儿子早恋表了态,当孩子看到妈妈并不反对自己早恋时,自然就为后面的沟通打开了大门。如果是你,你会这样简洁明了地和孩子沟通吗?

第二招:利弊分析法

上面提到的那位妈妈,面对儿子早恋的问题时,虽然能够换位理解孩子,可是内心的隐忧仍需要解决,该如何处理呢?利弊分析法就派上了用场,下面我继续把这对母子的对话分享给大家。

妈妈:“妈妈内心的隐忧是你能否把早恋的利弊看清楚,你是否考虑到早恋有利益呢?”

儿子:“从老师和家长们的态度上,我知道大家都反对早恋,越是反对我们的逆反心理会越强,恐怕这就是弊吧?至于利这块,我还真没有想好,老妈你怎么想?”

妈妈:“你把弊端能说出来,这本身就很难得了,说明你已经善于思考了。妈妈在这里做补充分析,弊端还有来自老师和家长反对后,你们会偷着来,这会耗费你们很多精力,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学业和生活。至于利嘛,如果你们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只要把握好分寸,反而能够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带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这就叫比翼双飞,用恋爱的激情去激发学习的热情。”

儿子:“老妈,你说得太对了,我现在就怕我喜欢的女孩子父母反对,如果他们是那种不讲理的人,在家里强烈反对女儿谈恋爱,甚至还要闹到学校,那我们俩就都惨了。如果把这块的隐忧解决好,我肯定能够合理分配恋爱与学习的精力,避免把时间过多用在恋爱上面。”

妈妈:“儿子,你能够这么想非常了不起了,说明你是一个有理性思维的小男子汉,妈妈想找机会和你喜欢的女孩父母聊聊,把你内心的担忧解决,这样就避免不利后果的发生了。不过,这需要你和那个女孩先协商好,由她来牵个线搭个桥,我才好和她父母有见面的机会。”

儿子:“老妈,没有问题,这点我能做到,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按下暂停键,家长和孩子分析早恋利弊的过程中,如果都能像上面这位妈妈一样,不仅会让孩子放下内心的顾虑,还会和家长一起来共同面对由早恋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当家长能够积极主动出面协商解决问题时,则会让孩子更加信任父母,自然愿意接受父母给出的有关合理恋爱的建议。

1、正确认识孩子的负面情绪

情绪无所谓好坏,这类情绪会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这两类情绪对人都有好处,消极情绪的好处是提醒我们关注情绪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所以,千万不要害怕孩子哭,他们悲伤、愤怒,害怕、惊恐,平静,喜悦都有极大的意义,所有的成长都是跟各种情绪混合在一起,有情绪才有成长,试想,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任何情绪,如同机器人一般冷漠,这将会是多么孤独、无趣、可怕的事情。

2、家长保持平和的心态

在面对孩子情绪失控,大哭大闹时,家长首先必须保证情绪平和、不急不躁、不能想吵就吵、想骂就骂,试想,如果一个母亲遇到事情时,动不动就砸东西之类的,他的孩子遇到事情也只会这样,父母不能控制好情绪,孩子肯定也控制不好。

3、解决孩子的负面情绪

孩子发脾气,坚持这三步:

第一步:引导孩子描述情绪,同时需要认同孩子的情绪。

首先引导孩子描述情绪与感受,如果孩子还不会描述,我们可以描述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孩子就会觉得我们懂他,是跟他站在同一战线的。

当孩子回答我们的问题,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情绪,这样可以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有利于孩子安静下来。同时一个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有了认识和了解,可以更好的感同别人的情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共情能力”。

第二步:允许孩子哭,同时温和坚定的表达自己不同意的立场。

允许孩子哭,是认同孩子有负面情绪需要宣泄,如果我们不知道和孩子说什么,可以拥抱他、或者抚摸他的头,如果孩子不喜欢,可以安静的陪伴在孩子身边,让孩子知道,妈妈愿意陪伴他一起度过负面情绪。

孩子在哭中,会逐渐的恢复理智,让自己的个性越来越平稳,哭闹的次数、时间、程度也会越来越少。

第三步:引导孩子反思情绪,同时找到除了哭闹以外的宣泄方法。

帮助孩子反思整个发脾气的过程。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在孩子青春期正确的引导孩子,如果自己对异性有爱慕的想法,这是属于正常的,这种爱慕是自己对其他人产生的喜欢和敬佩的感情,我们可以允许这种感情存在,但是我们不能将这种感情放在首位,你喜欢对方,说明对方身上一定存在吸引你的特征,比如他的外貌、他的成绩、他的个性等等,我们可以把这种爱慕放在心里,让自己变得优秀,这样对方就可以看到自己,现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是学习,我们不能去谈情说爱,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份感情放在心里,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让自己努力去变得优秀,这样就可以引起对方的注意。而且需要告诉孩子在和异性交往的时候需要保持一个度,不要轻易的靠近异性,大家都是好朋友,但是仅仅是朋友,不能逾越了。其次我们需要告诉孩子要有责任,喜欢不是那么轻易说出口的,既然自己喜欢他,那么是不是想要和他进入婚姻,要让孩子正确的看待恋爱和婚姻,也需要让孩子知道恋爱和婚姻所承担的责任,并不是自己所说说就可以的。我们还要对孩子多多关心,关心他们的心理变化,看看孩子近期有什么不正常的现象,也要多多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随便的去猜疑自己的孩子,孩子都会在青春期对谈恋爱保持一种好奇心,那么父母就需要多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这种好奇心应该隐藏在心里,等到自己到了成年的时候再去尝试,那个时候自己已经成熟了,有自己的主见了,在此之前都应该以自己的学业为重,只有自己的前途光明了,自己才可以承担起一定的责任,才可以给自己喜欢的人未来。

引导孩子正确表达和管控好情绪首先让孩子认知到什么是情绪,其次学会给情绪程度打分、准确地描述自己情绪,最后父母先控制情绪。

要引导孩子控制情绪,深度的认知和觉察情绪很重要。

1、让孩子认知到什么是情绪,给情绪命名。利用绘本或者当时的情境,教会孩子认知情绪,给它们命名。比如,生气、委屈、高兴、害怕、平静。

2、学会给情绪程度打分。所有的情绪都有程度,比如,生气也分单纯的不爽到极度愤怒。孩子可能分不清楚程度,说现在就是非常生气,就是十分。家长要去引导他:比较两件事哪一个会让你觉得更生气?

3、分清情绪的名字和程度,让孩子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自己情绪。

以大多数父母会碰到的情况为例:孩子想买一个东西,你不让他买,结果孩子开始哭闹。如果孩子只会说“我现在很生气,你必须给我买!”,父母可能就是觉得他只是淘气、闹。

有了对情绪的认知后,孩子可能还会讲:我还觉得有一点点委屈,你误会了我;或者我现在生气是因为你不守承诺,而不是我没有得到这个东西。这样的深度觉察能够清晰得传达出他的情绪和思考,而孩子思考和表达情绪的过程也就是控制情绪的过程。

4、父母先控制情绪。

孩子闹情绪时,很重要的是注意不要跟着孩子一起陷入情绪,总有一方需要先把情绪平静下来。父母也要去了解自身现在的情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当你能够更清楚去描述自己,就可以知道怎么样去更好的说服孩子。

如果你只跟他讲说“我说不行就是不行”,说明你也没有思考这个“不行”背后除了觉得孩子闹不爽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原因。或许是你觉得孩子想买的东西对他没有益处,或者你想到了很多,比如这个东西太贵、不适合他玩等等。

同样的,当父母了解自己的情绪,把自己的想法清楚传达给孩子时,很可能就在这样慢慢传达的过程控制住情绪了。

情绪的基本概念: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有20种以上的定义,尽管它们各不相同,但都承认情绪是由以下三种成份组成的:

1 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情绪的表达形式。

2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

3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

由于情绪与情感表现表达极易混淆,比如爱情的满足感总是伴随着快乐,所以在情绪定义中不同情绪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是辩论争议的重要方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806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