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8篇

读书笔记 8篇,第1张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做读书笔记,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下面给你介绍几种常见的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现在提供一篇名人读书笔记: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

陈平原(著名作家、学者)

阅读这一行为,在我看来,本身就具备某种特殊的韵味,值得再三玩赏。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这种兼具手段与目的的阅读,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在《大英博物馆日记》的后记中,我引了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读书”也能到达这个境界:“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考试?何必拿学位?何必非有著述不可?当然,如此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读书”,是一种理想境界,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读书的定义

什么叫“读书”,动词还是名词,广义还是狭义,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还是“学得好不如长得好,长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读书?看来,谈论“读书”,还真得先下个定义。

“读书”是人生中的某一阶段。朋友见面打招呼:“你还在读书?”那意思是说,你还在学校里经受那没完没了的听课、复习、考试等煎熬。可如果终身教育的思路流行,那就可以坦然回答:活到老学到老,这么大年纪,还“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一点也不奇怪。

“读书”是社会上的某一职业。什么叫以读书为职业,就是说,不擅长使枪弄棒,也不是“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过去称读书郎、书生,现在则是教授、作家、研究员,还有许多以阅读、写作、思考、表达为生的。

“读书”是生活中的某一时刻。“都什么时候了,还手不释卷?”春节放假,你还沉湎书海,不出外游览,也不到歌厅舞厅玩乐。

“读书”是精神上的某一状态。在漫长的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文化人固执地认为,读不读书,不仅关涉举动,还影响精神。商务印书馆出版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所撰《阅读史》(2002),开篇引的是法国作家福楼拜1857年的一句话:“阅读是为了活着。”这么说,不曾阅读或已经告别阅读的人,不就成了行尸走肉?这也太可怕了。还是中国人温和些,你不读书,最多也只是讥笑你俗气、懒惰、不上进。宋人黄庭坚《与子飞子均子予书》称:“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问题是,很多人自我感觉很好,照镜从不觉得面目可憎,这可就麻烦大了。

这四个定义都有道理,得看语境,也看趣味。以前说“学而优则仕”,现在变了,是“仕而优则学”——这后一个“学”,当然是装模作样的了,“‘官大学问大”嘛。中国特有的学历高消费,让人哭笑不得。如果有一天,连学校里看大门的,也都有了博士学位,那绝不是中国人的骄傲。眼看着很多年轻人盲目“考博”,我心里凉了半截,我当然晓得,都是找工作给逼的。这你就很容易明白,很多皓首穷经的博士生,一踏出校门,就再也不亲近书本了,还美其名曰“实践出真知”。

想到这些,我才格外欣赏那些不为文凭,凭自家兴趣读书的人。在北大教书,自然是看好自己的学生;可对那些来路不明的“旁听生”,我也不敢轻视,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室里有位子,你尽管坐下来听。这种不太符合校规的通融,其实更适合孔夫子“有教无类”的设想。

拿学位必须读书,但读书不等于拿学位。这其中的距离,何止十万八千里。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开学演讲时,专门谈这问题,希望学生们以学问为重,不要将大学看做文凭贩卖所(《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二年开学,蔡先生再次强调:“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北大一九一八年开学式演说词》)日后回想北大十年,蔡先生很得意,以为他改变了中国人对于大学的想像(参见《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以及《自写年谱》)。现在看来,蔡先生还是过于乐观了,成为“贩卖知识之所”的大学,以及视大学为“养成资格之所”的学生,当今中国,比比皆是。

大致感觉是,今日中国,“博士”吃香,但“读书人”落寞。所谓“手不释卷”,变得很不合时宜了。至于你说读书能“脱俗”,人家不稀罕;不只不忌讳“俗气”,还以俗为雅,甚至“我是流氓我怕谁”。

二、读书的成本

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叫“经济学帝国主义”,说的是经济学家对自家学问过于自信,不只谈经济,还谈政治、文化、道德、审美等,似乎经济学理论能解决一切问题。于是,讲机会,讲效率,讲成本核算,成了最大的时尚。你说“读书”,好吧,先算算投入与产出之比,看是否值得。学生选择专业,除个人兴趣外,还有成本方面的考量,这我理解。我不谈这些,谈的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状态的“读书”。

作为一种物质形态的“书籍”,与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读书”之间,有某种微妙的关系,值得仔细钩稽。这里所谈论的“读书成本”,带有戏拟的成分,可博诸位一笑。

那是一则现代文学史上的公案。这么多劝学诗文,最有趣的,莫过于《礼拜六》的说法:“买笑耗金钱,觅醉碍健康,顾曲苦喧嚣,不若读小说之省俭而安乐也。”也就是说,读书好,好在既便宜,又卫生。“一编在手,万虑都忘,劳瘁一周,安闲此日,不亦快哉!”(王钝根《<礼拜六>出版赘言》)《礼拜六》诸君越说越邪乎,甚至在报纸上登广告:“宁可不娶小老嬷,不可不看《礼拜六》。”这下子可激怒了新文学家,叶圣陶撰《侮辱人们的人》,称:“这实在一种侮辱,普遍的侮辱,他们侮辱自己,侮辱文学,更侮辱他人!”宁肯不娶小老婆云云,当然是噱头,不可取;可也说出实情:随着出版及印刷业的发展,书价下降,普通人可以买得起书刊,阅读成为并不昂贵的消费。起码比起大都市里其他更时髦的文化娱乐,是这样。我说的不是赌博、吸毒或游走青楼等不良行为,比起看**,听歌剧,观赏芭蕾舞、交响乐来,读书还是最便宜的——尽管书价越来越贵。

现在好了,大学生在校园里,可以免费上网;网上又有那么多文学、史学、哲学名著,可以自由阅读乃至下载。好歹受过高等教育,工作之余,你干什么?总不能老逛街吧?听大歌剧、看芭蕾舞,很高雅,可太贵了,只能偶尔为之。于是,逛书店,进图书馆,网上阅读等,成了日常功课。可问题又来了,阅读需要时间。

十几年前,在香港访学,跟那里的教授聊天,说你们拿那么多钱,做出来的学问也不怎么样,实在让人不佩服。人家说,这你就外行了,正因为钱多,必须消费,没时间读书。想想也有道理。大家都说七七、七八级大学生读书很刻苦,他们之所以心无旁骛,一心向学,除了希望追回被耽误的时光,还有一点,那时的诱惑少。不像今天的孩子们,目迷五色,要抵抗,很难。我的经验是,穷人的孩子好读书,一半是天性,以及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一半则是无奈,因太时尚太高雅的娱乐玩不起。不过,没关系,这种选择的限制,有时因祸得福。作为生活方式的读书,对财力要求不太高,反而对心境和志趣要求更高些。

三、读书的姿态

在学界享有盛名的《读书》杂志,创刊号上有一名文《读书无禁区》,直接针对那时的诸多清规戒律。人为地划定禁区,说这些书能读,那些书不能读,未必有效果。历朝历代,那么多禁书令,全都行不通。越是朝廷查禁的书,读书人越感兴趣。不是说“雪夜闭门读禁书”吗,那可是很高雅的。就说《金瓶梅》吧,经常被禁,可士大夫家置一编,不放在桌子上而已。

读书没禁区,可阅读有路径。也就是说,有人会读书,有人不会,或不太会读书。只说“开卷有益”,还不够。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有两个说法,值得推荐。一是淸末文人孙宝瑄的,他在《忘山庐日记》中说,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反过来,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

林语堂说的更有趣:只读极上流的,以及极下流的书。中流的书不读,因为那些书没有自家面目,人云亦云。最上流的书必须读,这不用说,谁都会这么认为。可为什么要读极下流的书呢?极下流的书里,泥沙混杂,你可以沙里淘金——因为社会偏见,很多先知先觉者的著述,最初都曾被查禁。还有一点,读这种书的人少,你偶尔引述,可以炫耀自己的博学。很多写文章的人,都有这习惯,即避开大路,专寻小径,显得特有眼光。这策略,有好有坏。

金克木有篇文章,题目叫《书读完了》,收在《燕啄春泥》(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中,说的是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言,少时见夏曾佑,夏感慨:“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夏曾佑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才觉得有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么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这是教人家读原典,不要读那些二三手文献,要截断众流,从头说起。

其实,所谓的“经典”,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甚至不同性别,经典的定义在移动。谈“经典”,不见得非从三皇五帝说起不可。善读书的,不在选择孔孟老庄那些不言自明的经典,而在判定某些尚在路上、未被认可的潜在的经典。补充一句,我主张“读经典”,但不主张“读经”——后者有特定含义,只指向儒家的四书五经,未免太狭隘了。

谈到读书,不能不提及阅读时的姿态。你的书,是搁在厕所里,还是堆在书桌上,是放在膝盖还是拿在手中,是正襟危坐还是随便翻翻,阅读的姿态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为什么?这涉及阅读时的心态,再往深里说,还关涉阅读的志趣与方法等。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人物,看鲁迅是怎样读书的。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中说,自己有个“随便翻翻”的阅读习惯:“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叶内容”;不用心,不费力,拿这玩意来作消遣,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要翻,已经过时的书也要翻,翻来翻去,眼界自然开阔,不太容易受骗。

这“随便翻翻”的意思,接近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必须记得,鲁迅说了,这不是读书的全部,是“当作消闲的读书”,“如果弄得不好,会受害也说不定的”。这就是鲁迅杂文的特点,怕你胶柱鼓瑟,说完了,自我调侃,甚至自我消解,让你培养独立意志与怀疑精神。确实如此,鲁迅还有另一种读书姿态。

就拿治小说史来说,鲁迅称:“我都有我独立的准备”(《不是信》)。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三书,与《中国小说史略》相对照,不难发现鲁迅著述态度的严谨。比起同时代诸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才子来,鲁迅的学术著述实在太少;许多研究计划之所以没能完成,与其认真得有点拘谨的治学态度有关。可几十年过去了,尘埃落定,不少当初轰动一时的“名著”烟消云散,而《中国小说史略》却依然屹立,可见认真也有认真的好处。

回到读书,该“随便翻翻”时,你尽可洒脱;可到了需要“扎死寨,打硬仗”的时候,你可千万马虎不得。所有谈论大学校园或读书生活的,都拣好玩的说,弄得不知底细的,以为读书很轻松,一点都不费力气。你要这么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挂在口头的轻松与压在纸背的沉重,二者合而观之,才是真正的读书生活。

四、读书的乐趣

在重视学历的现代社会,读书与职业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大学里,只讲修心养性固然不行,可都变成纯粹的职业训练,也未免太可惜了。理想的状态是,不只习得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养成高远的“学术志向”与醇厚的“读书趣味”。

读书必须求解,但如何求解,有三种可能性:好读书,不求甚解——那是名士读书;好读书且求甚解——那是学者读书;不读书,好求甚解——这叫豪杰读书。后面这句,是对于晚清“豪杰译作”的戏拟。自由发挥,随意曲解,虽说别具一格,却不是“读书”的正路。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必须跟下面一句连起来,才有意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关注的是心境。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如何解说?为自家功名读书,为父母期待读书,或者为祖国富强而读书,都有点令人担忧。为读书而读书——据叶圣陶称,郑振铎谈及书籍,有句口头禅“喜欢得弗得了”(《<西谛书话>序》)——那才叫真爱书,真爱读书。读书这一行为自身,也就有了意义,不必“黄金屋”或“颜如玉”来当药引。将读书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的手段,或者像龚自珍自嘲的那样“著书都为稻粱谋”,那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古之学者,读书有得,忍不住了,只好著述;今之学者,则是为著述而读书。今日中国,学术评价制度日渐刻板,学美国,“不出版,就死亡”。于是,大家见面,不问读了什么好书,只问出了什么新书,还有申请到什么课题。真不知道如果不报课题,还读不读书。我的感觉是,这种为著述而读书的习惯,很容易使阅读失去乐趣。

作为学者,你整天手不释卷,如果只是为了找资料写论文,也会走向另一极端,忘记了读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教训。十几年前,为了撰写《千古文人侠客梦》,我猛读了很多好的、坏的武侠小说。读伤了,以致很长时间里,一见到武侠小说就头疼。真希望有一天,能完全卸下学者的盔甲,自由自在地读书。我写过两本闲书《阅读日本》和《大英博物馆日记》,那不是逞能,而是希望自己能恢复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阅读乐趣。

阅读这一行为,在我看来,本身就具备某种特殊的韵味,值得再三玩赏。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这种兼具手段与目的的阅读,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在《大英博物馆日记》的后记中,我引了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读书”也能到达这个境界:“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考试?何必拿学位?何必非有著述不可?当然,如此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读书”,是一种理想境界,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陶渊明所说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很多读书人的共同体会;不仅“忘食”,还可能忘了生死。刚才提到的《阅读史》中,有一幅摄于1940年伦敦大轰炸期间的照片,很感人。坍塌的图书馆,靠墙的书架并没倒下,瓦砾堆中,三个男子还在怡然自得地阅读。这固然是对抗厄运,坚信未来,但也不妨解读为:“阅读”已经成为必要的日常生活,成为生命存在的标志。这本书中,穿插了大量关于书籍以及阅读的历史图像,很好看;遗憾的是,关于中国的,只有一幅16世纪的版刻,描述秦始皇焚书情景。

五、读书的策略

读书,读什么书?读经典还是读时尚,读硬的还是读软的,读雅的还是读俗的,专家各有说法。除此之外,还牵涉到不同的学科。我的建议是,读文学书。为什么?因为没用。没听说谁靠读诗发了大财,或者因为读小说当了大官。今人读书过于势利,事事讲求实用,这不好。经济、法律等专业书籍很重要,这不用说,世人都晓得。我想说的是,审美趣味的培养以及精神探索的意义,同样不能忽略。当然,对于志向远大者来说,文学太软弱了,无法拯世济民;可那也不对,你想想鲁迅存在的意义。

两年前,香港学者饶宗颐先生在北大演讲,提到法国汉学家戴密微跟他说的两句话:中国文学世界第一;研究中国,从文学入手是最佳途径。公开发表时,这两句话都被删去了,大概是怕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以为是挟洋人以自重。可后面这句,其实很在理。从文学入手研究中国,照样可以广大,可以深邃。而且,我特别看重一点:从文学研究入手,容易做到体贴入微,有较好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所有这些,都并非可有可无,不是装饰品,而是直接影响你的学问境界与生活趣味。你看外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的著作中对于文学经典的引述与发挥,你就明白,中国学者对于文学的阅读,普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太浅。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确实应该发扬光大,因此,建国学院,修清史,编《儒藏》,我都没意见。我想提醒的是,今天谈“传统”,有两个不同的含义。晚清以降,中国人与西学对话、抗争、融合,并因此而形成的新文化,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的传统。比如,谈文学,你只讲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不讲鲁迅,行吗?说到现代文学,因为是我的老本行,不免多说两句。不是招生广告,而是有感而发。尽管我也批评五四新文化人的某些举措,但反对将文化大革命的疯狂归咎于五四的反传统。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以及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很多人开始头脑发热,大谈“民族自信心”,听不得任何批评的声音。回过头来,指责五四新文化人的反叛与抗争,嘲笑鲁迅的偏激与孤独。我理解这一思潮的变化,但也警惕可能的“沉渣泛起”。

说到读书的策略,我的意见很简单:第一,读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第二,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第三,所有的阅读,都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做底色,这样,才不至于读死书,读书死。

古今中外,“劝学文”汗牛充栋,你我都听了,效果如何?那么多人真心诚意地“取经”,但真管用的很少。这里推荐章太炎的思路,作为演讲的结语。章先生再三强调,平生学问,得之于师长的,远不及得之于社会阅历以及人生忧患的多。《太炎先生自定年谱》“1910年”条有言:“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而在1912年的《章太炎先生答问》中,又有这么两段:“学问只在自修,事事要先生讲,讲不了许多。”“曲园先生,吾师也,然非作八股,读书有不明白处,则问之。”合起来,就三句话:学问以自修为主;不明白处则问之;将人生忧患与书本知识相勾连。借花献佛,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读书的诀窍”。

陈平原:陈平原,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1993-1994)、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97)、德国海德堡大学(2000)、英国伦敦大学(2001)讲学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是:1980年代着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而后逐渐将目光延伸至古代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1990年代初开始关注现代中国学术史,近年兼及现代中国教育史。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一、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5,1998)、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1999,合作)和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1,合作)等。主要著作有《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1987)、《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1988)、《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合著,1988)、《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989)、《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1992)、《小说史:理论与实践》(1993)、《学者的人间情怀》(1995)、《陈平原小说史论集》(1997)、《陈平原学术自选集》(1997)、《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1998)、《老北大的故事》(1998)、《中华文化通志・散文小说志》(1998)、《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1999)、《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主编,1999)、《北大精神及其他》(2000)、《图像晚清》(合著,2001)、《中国大学十讲》(2002)等。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结集有《书里书外》、《大书小书》、《书生意气》、《阅读日本》、《漫卷诗书》、《游心与游目》、《掬水集》、《茱萸集》等。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研究集刊《学人》。现主编《现代中国》集刊及“学术史丛书”、“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丛”、“二十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等。

现在身边有很多女性年级已经不小了,还不嫁出去,而反观很多男性,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很多都结婚了,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为什么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对于谈婚论嫁,并不是那么敏感了。她们已经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了,并不需要为之操之过急。再者现在的女性不少人追求物质生活,好多剩女都对一般条件的男性置之不理,就想要条件好、比自己强的男性。而地位强、富有的男性却又对剩女不感兴趣。而且现在大城市的女性也有自己的事业,事业稳定,每天追求自己的小日子已经不错了,认为爱情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她们对于自己的婚姻并不着急。而且女性又不想主动追男性,老是处在被动的局面,不想要主动争取,有些可以撮合的爱情,自己却没有把握住。

有些女性是不敢结婚,更不敢生育。自己没有相当的经济实力,结婚只会成为自己的负担,也生怕因为怀孕丢掉了工作,所以有些女性对于结婚的担忧比男性多。

而对于男性来说,对于女方的要求并不高,要么门当户对,要么比自己条件差的女性也能处的来。而且男性又比女性放的开,能够大胆追求喜欢的女性,能够把握好时机,这样的话也容易脱单。男人虽然结婚后也有压力,但男人大部分大大咧咧的,走一步看一步,先结婚再说。结婚之后产生的问题,之后再逐步解决。

1 文言文《观潮》停顿

作者: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2 观潮的语音(文言文)

原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 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 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译文: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

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为最盛。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

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景象啊。 每年(阴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校阅水军,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

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刺着花绣,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首饰与衣裳的观众,道路被数量众多的车马堵塞。

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的价格加倍的高。但是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希望对你有帮助。

3 观潮的语音(文言文)

原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 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 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译文: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为最盛。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景象啊。

每年(阴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校阅水军,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刺着花绣,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首饰与衣裳的观众,道路被数量众多的车马堵塞。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的价格加倍的高。但是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希望对你有帮助

4 求文言文朗读:观潮 周密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

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为最盛。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

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景象啊。每年(阴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校阅水军,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

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刺着花绣,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首饰与衣裳的观众,道路被数量众多的车马堵塞。

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的价格加倍的高。但是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5 语文的朗读语气和朗读感情有那些

喜悦--气满声高。《观潮》中,在人们久等之后,出现潮由远及近的壮观,这段文字要吸足气,高声朗读,读出人们见到大潮时喜悦、兴奋之情。

悲伤--气缓声沉。《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写灵车开来的一段文字,朗读时吐气要缓慢,声音低而深沉,这样才会让人感受到失去总理的悲痛之情。

赞美--气平声柔。《南京长江大桥》中由远及近看大桥的两段文字,朗读时送气要平而匀,声音要柔和,以表达出作者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赞美之情。

焦急--气短声促。《手术台就是阵地》中描写敌机轰炸,环境越来越危急的句段,用气断而不连,声速急促,这样才能反映出人们为白求恩生命安全担忧的焦急心情。

狠毒--气粗声重。《"你们想错了"》一课中,敌人在方志敏身上什么都没搜到,气疯了,威吓方志敏的几句话,朗读时送气要粗,声音要重,这样才能把敌人恼羞成怒的神态活现在人们的眼前。

愤恨--气足声硬。《圆明园的毁灭》中写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毁灭圆明园的一段文字朗读时要吸足气,发音铿锵有力,表达出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

陶醉--气舒声平。《瀑布》中描写瀑布声、色、形的语句,如诗如画,朗读时轻轻送气,声音平稳稍慢,听来使人浮想联篇、陶醉其中。

不同的语气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只要同学们平时好好体会,一定还总结出许多种使用"语气"的方法,把课文读得更加有感情。

6 求观潮朗读停顿的指导~~~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很久前的课文了 快忘干净了,希望有助。

7 速求文言文《观潮》全文翻译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最为汹涌。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激荡,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校阅水军,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忽然黄烟四起,岸上的人和船上的人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出没,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首饰与衣裳的观众,道路被数量众多的车马堵塞。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的价格加倍的高。但是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歌名:歌手与舞女

演唱:凡人二重唱

词:袁惟仁/曲:袁惟仁

越过灯红酒绿的霓虹看板

想着她一颗狂娟的心何时能靠岸

当人们置身在现实压力的争战

我以为这一生只要能够平平安安

活在五颜六色七彩缤纷的台湾

有钱的男人会买个女人来装扮

当人们置身在容易犯罪的夜晚

我以为写首歌就能宣泄我的情感

你说我们都在贩卖情感

不同的灯光有着同样的负担

你说那些人买走的情感

是你生命中不需要的悲和欢

---Music---

那充满诱惑的安娜谁都容易迷乱

经不起考验的爱情就此一刀两断

当人们置身在爱欲交错的混乱

我以为的爱情不是那么好聚好散

活在五颜六色七彩缤纷的台湾

有钱的女人会找个男人来陪伴

当人们置身在爱与被爱的纠缠

我以为你和我生活只是为了习惯

---Music---

你说我们都在贩卖情感

不同的灯光有着同样的负担

你说那些人买走的情感

是你生命中不需要的悲和欢

你说我们都在贩卖情感

不同的环境寻找同样的答案

你说那些人买走的情感

是你用泪和笑填满欲望的交换

----End----

http://musicbaiducom/song/2055678

读梁遇春《春雨》 钟磬声 梁遇春是个短命的文学天才,在这个世上他仅仅活了短短的28年(实为26年,六无公子注),便如同一颗流星,于瞬息间殒灭了,给予我们,这些倾羡他才华横溢的人们,留下了过多的遗憾和伤感。事情就是这样,早慧的诗人许多都是短命的。唐代的王勃、李贺,英国的雪莱、拜伦、济慈,俄国的普希金、叶赛宁、莱蒙托夫,以及与梁同时代的徐志摩、朱湘、刘梦苇等人都是一颗颗瞬息殒灭的流星,人们见到那流星瞬息的璀璨,每惯以无限的惆怅和伤感缅怀。 他留下来的作品并不多,除了二十余种外国文学作品的译著外,他自己的文字主要就是这本薄薄的,收有36篇散文小品在内的《春雨》了,这也是他《春醪集》和《泪与笑》两个小册子的合集。这十二三万字,是作者用情感、学识和思想酝酿而成的春醪,虽然只是这么一点点,却浓郁得让人心醉。废名曾说过:\"他的文思如星珠串天,处处闪眼,然而没有一个线索,稍纵即逝\"(《泪与笑》序)。因为他的生命短暂,所以他并未体验到爱情的滋味,也不可能交往许多朋友,更没有能广泛地接触社会,但是他却写了别人心中有而却未曾道出的体会,使我们于细微之处,得以见他思想的真谛和情感的凝结。在文中,他谈读书,论学问,聊爱情,议朋友,引经据典,而毫不迂腐造作;侃侃而谈,却无琐屑唠叨,是纯粹文学的议论,也属于文人的清谈。在小册子中,我们看到作者是如此热爱生命,赞美人生的,他对待这个美与丑、善与恶、正与邪交织在一起的世界并没有用\"拍案而起\"的态度来批判,而是以一种冷漠而鄙夷的方式揭露。 如,他在\"猫狗\"一文中是这样表述自己对\"狗\"的态度: 我虽然怕它,却万分鄙视它、厌恶它。缠着姨太太脚后跟的哈巴狗是用不着提出的,就说那驰骋森林中的猎狗和守夜拒贼的看门狗罢,见着生客就狺狺着声势逼人,看到主子立即伏贴贴在低声求欢,甚至于把前面两脚拱起来,别的禽兽绝对没有像它这么奴性十足,总脱不了\"走狗\"的气味。西洋人爱狗已经是不对了,他们还有一句俗语\"若使你爱我,请也爱我的狗罢\"(Love me,love my dog)这真是岂有此理。人没有权利叫朋友这么滥情。 梁遇春短暂的一生是在狭小的空间里度过的,无论在北大的书斋,还是暨南的课余,或于福州的寓所,他都能够静而忘俗一尘不染地埋头于译著,终日陪伴着自己的中英文书籍度日。看书、译书、写作几乎是他生活的全部,他未能如同时代其他作家们一样,投身于风起云涌的社会实践中去,却在书斋中营造出一个仅属于他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注定了他的写作不仅题材窄小,思想的深度也极其有限,甚至连典故章句也是用西方的多于东方的。但是,我们同时也可以发现,他对西方文化的熟稔和偏爱,并没有使我们与他文字之间产生任何隔阂,反而使我们能够从中品味出许多另一样的情趣,比如: 英国一位诗人说道,我们一生的光阴常消磨在两件事情上面,第一是在学校里学到许多无谓的东西,第二是走出校门后把这些东西设法弃掉。最可惜的就是许多人刚把这些垃圾弃尽,还我海阔天空的时候,却寿终正寝了。(《论知识贩卖所的伙计》) 屠格涅夫所深恶的人是那班成功的人,他沉得他们都是很无味的庸人,而那班从娘胎里带来一种一事无成的性格的人们却多少带些诗的情调。(《破晓》) 梁的另外一些文章,写得情意连绵,算得上地道的散文诗,如: 她走了,走出这古城,也许就这样子永远走出我的生命了。她本是我生命源泉的中心里的一朵小花,她的根总是种在我生命的深处,然而此后我也许再也见不到那隐有说不出的哀怨的脸容了。这也可说我的生命的大部分已经从我生命里消逝了。(《她走了》)他的这方面的文章,也算是沾着生命和情感的血泪写成的,引用了法朗士\"当一个人恋爱的日子已经结束,这个人大可不必活在世上\"和高尔基\"若使没有一个人热烈地爱你,你为什么还活在世上呢\"这样比较极端的语言(《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这类散文诗一样的文章有《苦笑》、《坟》、《吻火》、《善言》、《第二度的青春》和《又是一年春草绿》等。有时候,读者或许会感觉出作者有一些\"无病呻吟\",但是如果你能在阅读中时时记住他所处的那个年代以及他个人的经历,你会觉得这位青年文人并不是在无病呻吟,而是娓娓道出自己的心声,和你的思想作无声的交流。他的感情如同多情的少女,思想如同英国的绅士,语言风格有些像徐志摩、郁达夫?或者都不像,是他自己的,显得多少有些苍白文弱。 现代文学的文章阵营,有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派,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最富于战斗性和时代气息,另一派是以知堂为代表的小品,文人气息意境自得,再有就是以徐志摩、梁实秋、叶公超、梁遇春为代表的一派,以英美文学中的小品为主导,幽默、诙谐、冷静的绅士风度。可以这样讲,看过这三派文章,再加上郁达夫、朱自清等一些大家,中国现代文学的散文一章就基本了解了。虽然梁遇春在其文中也引用了姜白石的\"人生难得秋前雨\"和陆放翁的\"何处楼台无月明\",但人们觉得不如他引莎士比亚和惠特曼来得自然,更能体现他的风格。当然,若想读到更\"纯正\"的中国散文,不如去捧\"二周\",或者干脆去翻\"文选\"。 “我觉得我们年轻人都是偷饮了春醪,所以醉中做出许多好梦,但是正当我们梦得有趣的候,命运之神同剌史的部下一样匆匆地把我们带上衰老同坟墓之途”(《春醪集》序)。梁遇春总习惯以这种抑郁的情绪感染读者,以至于我怀疑他的一些文字,就是在这种微醉或者半睡的状态下写出的:\"再过几十年,当酒醒帘幕低垂,擦着惺松睡眼时节,我的心境又会变成怎么样子,我想只有上帝知道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838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