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登岳阳楼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第1张

岳阳楼抒发了诗人感怀家国,慨叹时势,无限悲痛和忧愁的情感。

扩展阅读:

原诗: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宋代: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释义: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

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

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心系国家。同时也工于填词。

《登岳阳楼》二首都是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

“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

“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沧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

这一联似乎是诗人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就像是作者自己。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登岳阳楼二首

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感怀家国,慨叹时势,无限悲痛和忧愁之感。 

原文:

登岳阳楼·其一

作者陈与义 朝代宋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

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扩展资料: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

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登岳阳楼二首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翻译对照如下:

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 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

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 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

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极星不可动摇; 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

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孔明聊作梁甫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写。当时诗人客居四川已是第五个年头。上一年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十月便发生了吐蕃攻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逃陕州的事;不久郭子仪收复京师。年底,吐蕃又破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再攻陷剑南、西山诸州。诗中“西山寇盗”即指吐蕃,“万方多难”也以吐蕃入侵为最烈,同时,也指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景象。

此诗抒写诗人对国家灾难的深重忧思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感伤。

登楼①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②。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③。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盗寇莫相侵④。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⑤。 ① 作于广德二年(764)春初归成都草堂时。 ② 万方,天下各地。 ③ 锦江,岷江支流,流经成都西南。杜甫草堂地临锦江。 ④ 玉垒,山名,在成都西北,乃蜀中通往吐蕃的要道。 ⑤ 北极,北极星,又称北辰。《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此处喻唐王朝。广德元年(763) 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同年八月,吐蕃乘虚入侵,十月陷长安,代宗李豫出奔陕州。郭子仪旋复京 师,十二月,代宗还长安,乘舆反正。因吐蕃曾一度立广武王李承宏为伪帝,故曰“朝廷终不改”。 ⑥ 西山,岷山在成都西,故称。西山盗寇,指吐蕃。广德元年十二月,吐蕃又陷松、维、保等州。西山地近维州。 ⑦ 可怜,可叹。后主,指刘禅。后主祠与先主庙、武侯祠均在成都锦官门外。还,仍有。 ⑧ 梁甫吟,乐府篇名,《三国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身长八尺,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 也。” 此诗抒写诗人对国家灾难的深重忧思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感伤。 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当此春光浓艳、繁花似锦的三月,花近高楼,正好赏玩,而诗人登临却触景伤情,百感交集,不能自已。“伤心原不在花,在于万方多难”(《金圣叹选批杜诗》)。盖此际兵戈未息,时事扰攘也。全诗以倒装句法开篇,语极顿挫。花伤客心,与《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一样,均是以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 颔联紧承“登临”,写所见之景。辽阔的成都平原上的烂漫春色,伴着锦江春水的涌动,充塞于天地之间。“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化如苍狗”(《可叹》)。玉垒山头飘忽起灭的浮云,使诗人联想到古今世势的纷纭变化。其中的“今”,暗含着“安史之乱”以来世事的苍黄反复。两句即景抒情,思接千载,宏丽奇幻,境界阔大。清人沈德潜评此诗“气象雄伟,笼盖宇宙”(《唐诗别裁集》),主要就是针对这两句说的。腹联即由第四句生发开去,正面叙写“万方多难”的时局,也是登临所想。“万方多难”,不可能全写,故只重点写吐蕃陷京师扰四川等事,这是安史之乱后的大难。上句“终不改”反承第四句的“变古今”,明言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也正因为作者坚信“朝廷终不改”,故下句针对吐蕃的觊觎而告以“莫相侵”。词严义正,浩气凛然,在如焚的焦虑中透着坚定的信念。明人王嗣奭云:“‘北极朝廷’如锦江水源远流长,终不为改;而‘西山盗寇’如玉垒之云倏起倏灭,莫来相侵”(《杜臆》)。很好地阐明了腹联与颔联的内在联系。 尾联就登楼所见古迹以寄慨,遣辞委婉而讽刺深切。上句大意是说蜀后主刘禅如今仍然得享祭祀,但其人实为无道亡国之君,只令人感到其可怜罢了。这完全是借眼前古迹,慨叹刘禅任用小人而亡国,,对唐代宗宠信宦官程元振、鱼朝恩以致酿成万方多难盗寇相侵的局面予以尖锐而深刻的讽刺。结句自伤寂寞。杜甫是一个“济时肯杀身”、“时危思报主”的人,而当此万方多难之际,自己却只能若躬耕陇亩时的诸葛亮“好为《梁甫吟》”一样,于此登楼吟诗,而垂暮多病,志向莫伸,岂能不令人悲慨!这正是首句“花近高楼伤客心”的主要原因。 全诗即景抒怀,状山川雄丽且联系着古今世事之变,蒿目时艰又能把自然景物渗透其中,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于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是诗人沉郁顿挫艺术风格的很好体现。

刘敞《登城》表达的情感是欢快的心情和悠远的联想。

这组诗共两首,都是登楼野望之作。其中第一首诗首句写秋日“微雨”,一个“映”字,十分贴切地抓住了自然景物的特征。

如果是春日微雨,它弥漫一片,有如云霎,那是不可能与天空相“映”的;而初夏烟雨,无边无际,将远处的一切都裹了起来,就更谈不上与天空相“映”了。只有在秋天,这“无点亦无声”的仿佛透明的雨丝,才具备这个特点。

因此,从“雨映寒空”入手,再用“半看无”加以细致描写,就细致真切地传达了秋日微雨之神。至于在“空”前着一“寒”字,则是为了表现秋雨生寒的清冷之感,其中并不包含诗人的主观情绪。

次句写“登城”。“重楼闲上”即“闲上重楼”。这个“闲”字既表明诗人并非第一次登临此处那样会心情迫切,不会着“闲”字;又暗示他亦非劳人迁客那样会侘傺无聊,不可能“闲上”。而主要的,还是点出诗人时有余暇,心自安闲,尽可慢慢欣赏这秋雨中的秋山景色。

诗人纵目野望,诗人用一句诗进行了概括:“浅深山色高低树。”天高气清,列岫千重,或近或远,或茶或堡,各有“浅深”;而山上树木则颇为混茫,无可分辨,但见层层树从,“高低”不等而已。“浅深”、“高低”,写出了秋山的淡远之境。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诗意:

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时候我也姑且吟诵那《梁甫吟》。

历史背景:

这首诗是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写。当时诗人客居四川已是第五个年头。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安史之乱刚刚平息,吐蕃的军队又攻陷了长安,唐代宗狼狈出逃。后来,郭子仪率领军队收复京师,代宗才又回到长安。

可是,安稳日子没过几天,吐蕃人又来进犯,蜀北的一些州县相继陷落。此为外患,是杜甫在《登楼》首联所言“万方多难”之其一。

在朝廷内部,皇帝庸碌无为,宦官把持朝政,藩镇割据现象极为严重,天灾人祸频发,直把昔日的盛唐王朝逼到了悬崖边上。此为内忧,亦是“万方多难”之其二。

主旨:

《登楼》是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坚信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无法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坦露了诗人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怀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扩展资料:

原诗:

《登楼》唐代: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简介:

值此内忧外患之际,旅居成都已有四年之久的诗人登高望远,感时抚事,既因统治者的无能而愤怒叹息,又忧虑国事安危而急欲自效。诗人寓情于景,矛盾的心情集中体现在七律《登楼》中,其景感人,其情也动人。

首联扣题,诗人的满腹伤怀笼罩全篇;颔联又以浩大的气势加深了伤情的力度,颈联由景入情,纵论时事,展现出了诗人敏锐的政治意识,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尾句咏古人而伤时事,既有自伤之情,又有自勉之意。全诗融自然景象、个人情思和家国命运于一体,堪当沈德潜所评“杜诗之最上者”。

——登楼 (唐代杜甫诗作)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糖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词人二十年前曾在安远楼与朋友名士聚会,二十年后重游此地,感慨今昔,因此写了这首词。前人有云:"武昌系与敌分争之地,重过能无今昔之感"(《蓼园词选》)可见词中的今昔之感是和作者的爱国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此词上半阕以简洁的笔致勾勒出清丽的秋景,烘托气氛,笼罩全篇"柳下系船犹未稳"三句就季节与时间落笔,又象征国家与个人均已进入中秋时分,晚景无多

下半阕借景抒情,流露出感慨时事,抒写出今昔之感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旧日江山浑是新愁"一句,是全词的主旨李攀龙云:"追忆故人不在,遂举目有江上之感,词意何等凄怆!又云:'系舟未稳','旧江山都是新愁',读之使人下泪"(《草堂诗余隽》)

刘过的爱国词篇,深得稼轩的神髓,多为豪爽奔放、淋漓痛快之作但这首《唐多令》却写得温婉含蓄,别具一格此词一出,"楚中歌者竞唱之"(《词苑丛谈》引《山房笔丛》语)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在临安失陷之后,曾次此词之韵达七首之多,可见此词影响之大

一、《登楼》中的传世名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二、白话翻译:瑰丽的成都春景,仿佛涌自天地之间;飘荡的玉垒浮云,悠悠千年阅尽沧桑。

三、名句赏析: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锦江”、“玉垒”是登楼所见。诗人凭楼远望,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像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诗人联想到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形成一个阔大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而且,登高临远,视通八方,独向西北前线游目骋怀,也透露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诗的境界阔大雄浑而无豁落空洞的遗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841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