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之后,不要做没有理智的事情。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带上耳机,听一些舒缓的歌曲,让自己放松、平静下来,不愉快的很快就会过去。我们要做聪明的人,做有智慧的人有慈爱又肯诚实对人对己的勇者,因为吵架而影响自己的心情是得不偿失的。
世上哪有不吵架的人,可不要因为吵架而做错误的决定!那里有不吵架的夫妻,肯留下来和你争吵的永远都是爱你的人!吵架之后,可以找几个好友聚聚,诉说自己的不愉快,说出来心情就会好一点,说不定大家也会一起帮助解决问题。
因为和老公吵架而情绪不好,那就需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譬如可以多出去走走啊,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购购物来发泄一下心情。不过,逛街购物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因为购物是女人的天性,心情不好可以约上姐妹逛街购物,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买上一两件最爱的东西。
夫妻吵架是正常的。有时吵架不一定是坏事。然而,夫妻之间的争吵必须尽快和解。如果拖延时间过长,会造成冷战,对夫妻关系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我建议你尽快找到与丈夫和解的方法。其次,解决争吵引起的不安自然会随着你的和解而消失。
夫妻之间需要的是迁就、宽容、宽容和冷静地分析事情的原因。每次跟老公吵架心里都难受,当丈夫生气时,和他好好谈谈。如果他错了,他应该指出。如果是你自己的错,你应该有勇气承认你的错误。
说到婚姻,很多人就会想到《围城》里面的经典名言“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刚结婚时,杨绛先生随钱钟书出国留学,在出国的轮船上,他们为一个发音起了争执。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讲述了“我和钟书在出国的轮船上曾吵过一架。原因只为一个法文“bon”的读音。我说他的口音带乡音。他不服,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我也尽力伤他。”
最后,杨绛先生请了船上一位能说英语的法国夫人公断,夫人说她对,钱钟书的发音是错的。结果是她赢了,可杨绛先生并不高兴。两人自省,最后得出结论:“吵架无用”。
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有吵过架,大事小情,全部商量着来。“也不是全听他的,也不是全听我的。”生活中所有的难题,其实都能通过沟通解决。而吵架,是所有沟通方式中最危险的一种。
从这里反观很多父母的相处,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不依不饶,做不到互相体谅和理解,甚至是情绪失控进而大打出手!孩子在旁边吓得哇哇大哭,可想而知这样的家庭生活会给孩子造成伤害,孩子会经常处于担心父母婚姻的状态中,容易心理敏感,没有安全感,有时候会反复确定“你们不会离婚的对吗?”
如果夫妻双方能够吵架之后反省,以后改了,也就好了,要是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对对方的辛苦共情,不能以孩子的感受为前提,久而久之孩子或许会在反复的确认中形成类似强迫症一样的问题,要反复确定,也其实是没有安全感的一种体现。
而且,吵架的时候很容易说气话,很容易怎么难听怎么来,甚至平时理解对方的软肋,也变成了言语攻击的武器,“不想过就离婚!”“离,赶紧离,我早就受够你了!”情绪散去后,你们会和好但是心里已经有疙瘩,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如初了。
再恩爱的夫妻也避免不了吵架这一件事,可是对于一些能够避免的吵架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对于能够控制自己情绪,并且能够及早想对方说“对不起”这三个字的人,其实才是这场感情里面的赢家。
孩子在有爱的氛围里成长,也会更懂得爱,夫妻恩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实很多时候夫妻吵架都是沟通有问题,所以说婚姻需要经营,夫妻吵架打架最受伤害的还是孩子,孩子从小在关系紧张的家庭里成长,就会缺乏安全感,孩子很容易产生心理阴影。
结婚生活就是为了更好,有了共同的爱的结晶,或许生活的压力会增大,但是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大富大贵纵然美好,可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夫妻能够相濡以沫,一起抚养孩子也未必不是幸福,要学会知足常乐,无论钱多少,都没有爱重要。如果没有爱的家庭,即使房子好几套,保姆好几个,也不会开心,如果有爱,或许粗茶淡饭也是一种幸福。
在婚恋生活中,种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总能挑战我们的情绪,很多时候,现实生活的残酷。让人们不得不努力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感受,遇到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候,可以先出去冷静一会,多想想两个人好的时候,再想想这件事怎么解决,有了矛盾要给双方一点空间,这个空间不仅是给对方的,也是给自己的,就算当时没有办法给太多时间,至少可以做到发生事情时,让自己深吸一口气,停顿三分钟甚至30秒都可以。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如果还爱着对方,这些都是小事不是问题。
夫妻之间最忌讳的是争对错输赢,有时候你赢了对方却输了感情,甚至对孩子造成了心理阴影,那就得不偿失了。
有句话说得好,成人不需要被教育,但是需要被提醒,好的婚姻是需要不断根据家庭的需要,对方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去经营和维护的,人生是阶梯式发展,意味着你在婚姻里面各个阶段的诉求是不一样的。
普通人或许没有钱钟书和杨绛的学识和自我反省的这个高度,但是要慢慢学会经营,磨合融合,就像《婚姻心理学》中有句话说:“婚姻需要经营,强势也好,温柔也好,重要的是婚姻里的两个人需要共同成长,优势互补,这样,才能成就好的婚姻。”
夫妻双方经常因各种小事吵架怎么办
01争吵是亲近的契机
01到底是在吵什么
为什么我们很少和陌生人争执,却总跟自己爱的人吵架呢
这其中暗藏一个特别积极的心理意义——相爱的两人吵架,其实是在给彼此的心,寻求融合、亲近的出口。
先来看夫妻吵架的两个场景片段:
片段1:
周六了,她想出去吃点,对他说:“晚上我们出去吃饭吧
“好啊,你想去哪儿”他应道。
妻子顿时兴奋起来了,“嗯我还没想好。”
“那我们去吃火锅”他提了个建议
“不,”妻子想了想,“今天想吃点什么不一样的。
他回,“好吧,那你想想我们早点定,早出发,不然高峰期排很久队。
02情境导入
“为什么总是我想,你不可以一起想吗”她觉得他太没耐心了,一点也不懂得关心人。
丈夫听到这,顿时不耐烦了,一句话也不想说
看着他这个态度,她也生气了,两人吵了起来。
片段2:
妻子提议,“我想让孩子学编程。”
“孩子才8岁,你给他报这个干嘛”他有些质疑
她顿时不开心了,指责“你哪里关心孩子了!孩子一直都是我在带,报这种兴趣班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不要给孩子那么多压力,”丈夫很反对妻子的提议,他认为,“孩子这个年纪多睡觉、多运动,参加些户外活动就好,这样学习效率更高。
“你就会惯着孩子”,她立刻说,“上次去吃饭,说了不要让他喝饮料,你非要给他买。
丈夫听着起火了,“我惯着孩子就你教得好也没见你把孩子教到年级第一啊。”两人吵了起来。
03试图通过争吵进行沟通
这是生活中很常见的2个片段,当你深人复盘事情发展的全过程,就会发现夫妻的吵架是逐步升级的。
对话的刚开始,一方的内心需求其实很简单——希望对方听听自己的心声,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给些支持
比如,片段1的妻子说“想吃点什么不一样的”,其实是想在做决定前,跟爱人一起分享、探讨些餐点、兴趣细节,再一起做决定。
这种协力、商量、再达成一致的过程本身,是她的期待。
丈夫当时的沉默,则是在表达“我不想跟你吵架,我想两人和平地相处、开开心心地去吃晚饭。
片段2的妻子说“孩子一直都是我在带”,其实是想表达,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决定,是她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节奏后,用心分析、考虑的结果,不是随意发言。
丈夫当时的反对,其实是在表达“我对这个家、对孩子也是用心,付出的。
之后,两个人的沟通演变为争吵,甚至越吵越厉害,是因为彼此都希望用“吵”来让对方听到自己话。
04争吵背后隐藏的期待
每一次争吵,究其核心,都存在着未得到满足的渴望。
想要正确吵架重点在于,两个人要在争吵中,发展出共同解决冲突的能力
这样每一次争吵中的“渴望”都得到满足,变成亲密感的基础。
02正确吵架的三个步骤
正确吵架,有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一:分辨情绪
之前看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大意是:永远不要在饿的时候逛超市,可能你会买不需要的东西;永远不要在孤独的时候开启一段感情,可能你会遇见错的人。
争吵也是如此,永远不要在情绪不明的状态下表达,可能你会让说出的话,到头来,都封住了自己的本意
比如,之前的举例中,有这样两句话,
“为什么总是我想,你不可以一起想吗”
“你哪里关心孩子了!孩子一直都是我在带。”
05沟通的假设与想象
一直、总是,这类极限化、绝对化的词,表达的是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事实
当吵架中出现这样的词,其实是一方在宣泄情绪。
如果你是说的那方,那要即时识别出来,自己这么大的情绪下,有怎样的渴望或期待。(具体详见下文步骤三)
如果你是听的那方,那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跟ta辩论事实真相,而是承认、接纳ta的感受,安抚ta的情绪。
只有把恶劣的情绪先缓和下来了,彼此才有沟通的基础
步骤二:理清事实补齐信息
事实有三个基本要素:主体、时间、空间
如果语焉不详,那我们听到的很可能不是事实。需要补齐信息
比如:之前的案例,妈妈想给孩子报编程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这种兴趣班报上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听完,爸爸马上反对"不要给孩子那么多压力”
这两句话,都是在陈述各自大脑中的假设与想象,需要双方各自补齐事实信息
06沟通并不是单方面表达
妈妈可以说“我发现孩子对机器人特别感兴趣,前两次看邻居小孩XX在玩机器人编程,一直专注地站在旁边,不肯走。他现在学校课程不算紧张,我想给孩子报个兴趣班
爸爸的语言可以变成“我希望孩子在小学阶段,过得轻松、自由些,不要有太多压力,保证休息、多运动,再去报个兴趣班
这时候,你会发现,彼此的对话,变得更加共创、更加有建设性了。
步骤三:感受期待
什么是感受期待就是找出对方内心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
不同的角色、身份,有不同的期待与隐性契约,这也是我们在生活的不同面。
比如:之前我的朋友和学妹,问了我同样的一个问题-
要不要学心理学
学妹的期待:问我职业规划,期待我作为心理行业的工作人员,给她一些职业发展建议。
07共同感受彼此的期待
朋友的期待:想学习相关知识来经营的家庭,让生活变得更幸福,希望从我这里得到肯定的答复与支持。
显而易见,同一句话,不同的人对你说,有不同的期待。
尤其是当对方用“争吵”的方式表达时,内含的是更加强烈的渴望。
在这个时候,我们要了解情绪、结合事实,来判断、回应。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爱就是我们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主动的关心,哪里缺少主动的关心,哪里就没有爱。
与亲密的人连接,是人类情感的基本需要。早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存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婚姻并不只是搭伙过日子,还想感受到尊重、理解和安全感,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如果长期得不到另一方的情感回馈,就会争吵不断
频繁争吵中的大部分人,会觉得是因为对方的错才导致争吵的。而这种思维也正是两个人关系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08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吵架者的基本心态是“这件事一定是我对,TA一定错了”。问题是当两个人都这样想时,吵架就层出不穷了。
事实上,家庭纠纷、夫妻争执等经常都没有固定的答案,纯粹是角度问题,而不是是非问题。
“会吵架”的人在争执的过程中,努力地去体会对方的真正意思,给予对方情感的满足,或比较两人之间的差距在哪里,找到能够达成一致的点儿
“不会吵架”的人,在争执的过程中会批判对方,极力地要驳倒对方,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只是要证明自己的“无误”,结果反而两败俱伤。
因此,当两个人发生了争吵,我们一定要告诉自己:这个事情,可能也有我自身的原因,TA可能是对的。
当我们跳出“我对你错”的思维模式,在言语中不批判、攻击对方时,矛盾才不会升级,真正的解决之道才能浮现出来。
如果长期得不到另一方的情感回馈,就会争吵不断。
毫无幸福可言。
再好的感情,也会消耗殆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