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徐志摩与他生命中三个女人的旷世情缘

诗仙徐志摩与他生命中三个女人的旷世情缘,第1张

   徐志摩,中国现代诗坛上屈指可数的大诗人之一,20年代末到30年代盛极一时的“新月派”主将,他的许多诗作至今仍为人们广为喜欢、吟颂。徐志摩的广为人知,从莫方面来说,也和他与三个女人的传奇婚恋爱情不无关系,可以说女人是他一生文学成就的灵感源泉,也是他一生悲剧的根源。

徐志摩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他从上海飞往北京协和礼堂参加林徽因的建筑艺术讲座,飞机上除运载了40余磅邮件外,乘客仅徐志摩一人。半路上,在济南附近撞上山头坠毁,一代诗圣不幸不幸罹难,时年36岁。当晚,细雨霏霏,似乎是在哀悼天才诗人的早逝。

 徐志摩的一生有三个女人。他的原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张幼仪,他们的爱情短暂易逝,随着徐志摩留学外行,这段爱情便名存实亡了。后来在徐志摩的爱情路上先后遇到静女林徽因、倩女陆小曼,因为林徽因的冷静和现实的一面,便成全了徐志摩和陆小曼这一对才子佳人。

徐志摩和张幼仪

徐志摩和张幼仪

 张幼仪比志摩小四岁,是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的妹妹,出身显贵,也上过女子师范学堂读书。只是其母亲思想较保守,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要想嫁户好人家就不能读书”,因此半途而废了。幼仪在晚年曾经这样说过“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而志摩却辜负了这个女人,因为他看不起这个女人,始终认为这段婚姻,是小脚与西服般的不配,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无法相处而破裂的。事实上,幼仪是天足,根本没有裹过脚,在当时也算先进。

 他们是1915年结的婚,当时才16岁。刚结婚不久就有了一个儿子,1922年在柏林离了婚,金岳霖与吴经熊就是他们离婚的见证人。

 1921年幼仪到英国陪读时,志摩对她极为冷淡,当时徐志摩正在热烈地追求林徽因,拒不接受张幼仪苦劝和阻挠,提出离婚。虽然身怀有孕,张幼仪还是慨然应允徐志摩,结束了他们七年的婚姻。

徐志摩和张幼仪

 徐志摩不幸遇难后,作为前妻,张幼仪还无怨无悔地尽责,养育他们的孩子,以寄女的身份照顾着她的前公婆。徐志摩在台湾出版的全集,也是张幼仪亲自指导整理编辑出来的。

 张幼仪从国外归来,进入东吴大学教德语,还出任过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又在上海闹市区静安寺路开了一家云裳服装公司,曾经在上海滩风靡一时。这位被自己男人看不上的女人,成为一个受人尊崇的强人。

 解放前夕,张幼仪赴香港,1953年,香港中医苏纪之向张幼仪求婚,她写信到美国征求儿子徐积锴意见。儿子回信:“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张幼仪与第二任丈夫共同生活了28年后,苏医生去世,张幼仪赴美来到儿子家,度过她人生最后岁月,于1988年病逝于纽约。

徐志摩和林徽因

  徐志摩与林徽因

 林徽因比徐志摩小七、八岁,徐志摩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伦敦国际联盟协会上认识林徽因的。 林徽因当时十六岁, 在伦敦一所女子中学读书, 正是花一般的年龄, 长得又像花一般娇艳, 文学修养又好。 她既有中国传统闺秀的遗颜, 又有西方女子落落大方大方的风度。 她与志摩一见钟情, 双双坠入爱河。

 张幼仪的到来使这对热恋中的男女清醒了过来。志摩决定于幼仪离婚,而徽音却随父回国,留下志摩一个人。志摩随后也赶回中国找寻徽音。当志摩最终找到徽音时,她已是志摩老师梁启超的儿媳妇。徽音在志摩于梁思成之间犹豫了许久,最终选择了梁思成。原因是徽音不想作别人的二奶,而思成忠厚老实,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伴侣。志摩受到沉重的打击,他在极度的痛苦中度过了一段时间。

 在林与梁的感情上,梁思成之父、徐志摩之师、梁启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知道徐志摩还热恋着林徽因,从柏林办完离婚手续回到英国,不见了林徽因,一定会找到国内。也是怕两人旧情复炽,使梁家下不了台,于是送梁、林二人去美国留学,避开徐志摩,想等他们把事情淡忘后再举办婚礼,其实这也是明智之举。其间,志摩还写下这样的句子:“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林徽因

 徽音是志摩一生中真正喜欢的女人,志摩于徽音一直保持联系。志摩死的那天,徽音还在机场等候志摩。志摩死后,徽音不忘旧情,提议设立志摩文学奖,建立志摩图书馆和志摩纪念馆来永远纪念这为伟大的诗人。

 在徐志摩分开人世的一个半月后,林徽因在给胡适的信中写道:“这多少天思念他得很,然而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

 1955年4月1日,一代才女林徽因香消芳尽,绝尘而去。时年51岁。她用她裹挟着自己一生的清冷婚姻,玉成了无数男人心中的妄想。她只能冰凉地活在民国传奇里。得到林徽因噩耗的金岳霖凄然写道:“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由梁思成设计的墓碑上刻着她生前已千百次的自语:“这里长眠着林徽因,她是一位建筑师、诗人和母亲。”

徐志摩与陆小曼

  徐志摩和陆小曼

 1925年,志摩在北京认识了京城美女陆小曼。当时陆小曼恰是志摩的一位朋友王赓的妻子。这桩婚事是由小曼的父母主办的。而当时作为证婚人的梁启超曾当着徐、陆两人的面痛骂他们“不懂爱情”。陆小曼的“私奔”使她的前任丈夫王庚一生未再娶,而她后来委身的徐志摩也因为她的奢华无度而轻轻作别,“不带走一片云彩”。

 小曼与王赓的性格格格不入,俩人没有什么感情。王赓因事务繁忙,经常没有时间照顾小曼,所以他常叫志摩陪小曼去玩。当时志摩正处于失恋的痛苦中,急需要爱情的滋养。小曼的才华吸引了志摩,他在小曼身上找到了慰籍。这样,这一对苦命鸳鸯一碰在一起便擦出了感情。

 志摩与小曼,一个是有夫之妇,一个是有妇之夫。他们的父母,朋友都极力反对俩人交往。俩人却不顾一切阻力寻求属于他们的爱情。

 1925年,志摩赴欧旅游。他次趟欧游本想拜访著名文学家泰戈尔,却在途中收到小曼病危的消息。他立即返回中国。在上海时,在志摩朋友的帮助下,王赓答应与小曼离婚,让小曼重得自由。从此,小曼与志摩的感情突飞猛进,俩人与1926年结婚。

陆小曼

 婚后在小曼的支持下,志摩的诗歌产量剧增,先后出版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和《猛虎集》等诗集。他俩经常在夜间共谈文学。俩人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

 陆小曼在上海的生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徐志摩失事前为一个阶段,那时她的生活是奢侈而放任的;徐志摩失事后,她受到剧烈震动,人变得消极而沉寂;解放后为第三阶段,她重新振作起来,获得新生。

 1931年11月上旬,为得一笔钱弥补陆小曼巨额开销的亏空,徐志摩答应做蒋百里出售愚园里住宅的中人,故于13日由北平返回上海家中。不料,夫妇俩一见面就吵架。一是因为徐志摩力劝陆小曼北上,而对方执意不肯;二是因为陆小曼与翁瑞午之间传言愈多,徐志摩心里非常不满;三是陆小曼开支太大,徐志摩已无法承受。据郁达夫文章中回忆:"当时陆小曼听不进劝,大发脾气,随手把烟枪往徐志摩脸上掷去,志摩连忙躲开,幸未击中,金丝眼镜掉在地上,玻璃碎了。"徐志摩一怒之下,负气出走。

 飞机失事后,南京航空公司的保君健亲自跑到徐家给陆小曼报噩耗,陆小曼起初不相信,认为徐志摩不可能继续飞行,得到证实后,她一下昏厥了。醒过来后,她嚎啕大哭,直到眼泪哭干。

 徐志摩失事后,陆小曼受的打击最大,她所遭受的批评也大。徐志摩的一些朋友不愿再跟她来往,她也不再出去交际,志摩去世后,她素服终身,从不看见她去游宴场所一次,每日供着志摩的遗像,给他上鲜花。

 她戒掉鸦片,开始写文章,翻译外国名著。

 1965年的4月3日,陆小曼带着幽怨长眠了。她没有留下什么遗嘱,她最后一个心愿就希望与志摩合葬,而这一心愿也未能办到。据说徐志摩的家属,他与前妻张幼仪生的儿子徐积锴不同意。

徐志摩《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928116 中国海上

因为无论是出于爱情或者是其他的什么目的,陆小曼这一生确实有不止一个伴侣,在这一点来说她确实是三心二意的。

陆小曼是近代的一个有名的才女,她出生在官僚银行家的家庭,又是家里唯一一个孩子。她从小接受优质的教育,在诗歌、外文、绘画、钢琴上的造诣其实不输林徽因。但就是这样一位有名的才女,其实也是一位悲情的才女,因为她从小的“使命”似乎就是通过政治联姻来加强宗族的实力。

所以陆小曼的第一次婚姻就是在家族的安排下和一位有着远大前途的年轻军官王庚结婚,实际上两个人并不相爱。所以当她碰到了同样在婚姻上失意的才子徐志摩,看到风度翩翩的徐志摩,陆小曼立刻就陷入了爱河。虽然社会各界和双方家庭都不赞成两个人的结合,但是陆小曼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徐志摩走到了一起。

这时候陆小曼就背叛了自己的第一次婚姻。

即使是和徐志摩结婚之后,从小养尊处优的陆小曼也控制不住自己奢侈的生活习惯,结婚之后的陆小曼生活开支巨大,仅靠徐志摩的一点工资根本没有办法养活她,所以生活的压力使得徐志摩这位大才子不得不同时干六七份兼职来养活陆小曼。更加悲剧的是,徐志摩在飞机上因为飞机失事而与世长辞。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非常的伤心,只能靠吸食鸦片来缓解自己的痛苦。之后陆小曼又遇到了对她一往情深的翁瑞午,她又这样和翁瑞午不清不楚地在一起生活了许多年。

有这样三段感情史的陆小曼,所以才会被人说是三心二意,不过她这一生最爱的其实还是徐志摩。

知名才子徐志摩一生经历了三段恋情,在他的人生中,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都是十分重要的人物。陆小曼可以说和徐志摩是最为契合的,两人的本质上是一类人,以爱为天,自然结合到了一起。

徐志摩和张幼仪:无爱的婚姻

徐志摩出身名门望族,在他的家族中,历代都出现了不少知名的人物。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徐志摩自小就十分优秀,在他18岁那年,父母便给他安排了一桩婚事,迎娶千金**张幼仪。那时候的徐志摩早已经在外学习多年,接受了新思潮,对婚恋有自己的看法,希望自己能觅得良人。所以他对这段婚姻是很不满意的,但却又没办法拒绝,最终他选择了逃避,远游英国。可以说,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婚姻是完全没有爱的,写在英国,徐志摩又遇上了自己的人生知己林徽因,尽管上又一给徐志摩生下了一个孩子,肚子里又怀着一个孩子,但徐志摩依旧我行我素,决定和张幼仪离婚,追寻自己的爱情。

林徽因选择梁思成,徐志摩爱而未得

林徽因是著名的民国才女,因外表隽秀且才识过人,被一大批的文人作家钦慕。追求林徽因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徐志摩在英国游学期间和林徽因认识后,一见倾心。徐志摩对林徽因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两人在英国期间打的水深火热。但回国之后,林徽因家里人并不同意林徽因与徐志摩交往,在得知徐志摩本就又有妻子的情况下,更是直接断绝了两人的来往。林徽因回国之后,经梁启超的介绍,认识了梁思成, 并顺利地加入了梁家。徐志摩听闻此消息,甚是感伤,但女神已经嫁人,也毫无办法。

徐志摩迎来了新恋情,情定陆小曼

都说弥补一段感情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新人,徐志摩本身对爱情就有着强烈的追求感,于是回到北平后,经常与朋友们一起聚会,一来二去,在宴席上就认识了好友王庚

的妻子陆小曼。陆小曼也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民国才女,家境殷实,早年间也出过国通小颖法两种语言,受过新思想的教育,再加上陆小曼性格很直爽,在各种社交活动中都有她的身影。陆小曼的丈夫是一位在职军人,平时少有时间陪伴她,为了能够让妻子高兴,于是拖自己的好友徐志摩陪伴妻子,两人在一起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暗生情愫,陆小曼随即决定结束自己的婚姻,与徐志摩在一起。

遭家里反对,但徐志摩铁了心要与陆小曼在一起

眼见着陆小曼决定与自己在一起,徐志摩便向家人摊牌,要与陆小曼结婚。但徐志摩的父母对于儿子的新恋情不仅不同意,还认为是极大的丑闻。但徐志摩这回没有听从家里的意见,铁了心的要与陆小曼在一起,两人最终举行了婚礼。婚后,陆小曼甚至后来还染上了毒品,两人的关系也慢慢的恶化。直到一次争吵后,徐志摩乘坐飞机去见林徽因,但不幸半路失事,当场死亡,年仅34岁。

徐志摩一生中共有三段感情,第一段是家庭包办,第二段是爱而不得,第三段更像是镜花水月。之所以情定,陆小曼也是因为徐志摩本身就喜欢轰轰烈烈的感情,陆小曼完全满足了他的幻想,所以他愿意不惜与家里反抗,也要娶陆小曼。但徐志摩显然享受的只是爱情所给她带来的精神世界,当承担责任时,他就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逃避者。

1897年徐志摩出生在一个富商之家。是个典型的富二代。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清末民初的实业家,徐氏世代经商,早年继承祖业,独资经营徐裕丰酱园。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后又开设人和绸布号。成为远近闻名的硖石首富。留学美国时改为志摩。笔名有南湖、海谷灯。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诗人。

徐志摩与张幼仪。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劢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一直是鄙弃张幼仪的。第一次见到张的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孢子。”婚后从没有正眼看张幼仪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其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徐志摩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而已。

1920年冬,张幼仪出国与丈夫团聚, 之前都认为是徐志摩思念妻子,写了那封乞求父亲的信。这封信其实是应张君劢之请而写的。在张幼仪怀次子两个月后,徐志摩对此置之不理,反倒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其一人撇在沙士顿。1921年,张幼仪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她给二哥张君劢写信求救,她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不予理睬。直到1922年要办理离婚手续时,才找到柏林。产后,张幼仪很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回国后办云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均大获成功。

徐志摩与林徽因。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相识绝非是偶遇,徐志摩作为梁启超的弟子,在留学生中间颇有些威望,而林徽因是跟着自己的父亲林长民去的欧洲,林长民和梁启超又是至交好友,这层关系让林长民和徐志摩走得很近。徐志摩这个人在交友方面非常的有一套,从徐志摩历来的口碑当中能很清楚地看到一点,不管是跟他有隔阂的还是跟他是朋友的,对他都是赞誉有加,不仅仅是在才学方面,在做人方面也是如此,徐志摩不仅仅是智商高,他的情商也很高。

那个时候,林徽因还只是一个照顾父亲起居的小女孩,但是那时的林徽因已经非常漂亮,同时因为受到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熏陶充满了魅力,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徐志摩是林长民居所的常客,跟林徽因也就渐渐地熟络了起来,后来林长民离开英国去开国际会议,林徽因一个人感到很寂寞,徐志摩在这个时候成了她的精神和感情的寄托。林徽因从小生活的环境就让她非常理智,她不可能会和一个有妇之夫的人有结局。后来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

徐志摩与陆小曼

1920年,在父母的安排之下,年仅17岁的陆小曼与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的陆军上校王赓结成了连理,却因性格问题,二人的生活格格不入。1925年,王赓的小师弟徐志摩在北京认识了陆小曼,王赓由于公务繁忙,就让徐志摩陪陆小曼去玩,哪料到两个人相处久了,竟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愈演愈烈。后来,徐志摩开始追求陆小曼。在他的热烈追求之下,陆小曼向王赓提出了离婚。离婚不久陆小曼发现与王赓有了孩子,但为了爱情她选择了打掉孩子,导致终身无法再生育。

她与徐志摩婚后,徐志摩一直想要个孩子,陆小曼内心痛苦万分,却无法向徐志摩述说,只能暗自伤神。就这样过了五年,不明真相的徐志摩因为猜忌,和陆小曼的矛盾不断升级,二人动不动吵架。为了缓解打胎时落下的病痛,她渐渐染上了大烟,还与为自己推拿的医生翁瑞午关系暧昧,行为亲昵。流言蜚语,满城风雨,让徐志摩无地自容,却毫不收敛。

陆小曼生活奢侈,为了满足她的需求,徐志摩只能到全国各地高校讲课,授课之余撰写诗文赚稿费,最困难的时候,他给别人介绍房子,赚取微薄的中介费。后来,徐志摩到北京教书,陆小曼割舍不了上海纸醉金迷的生活,不愿随他一起去北京,为了节省开支,他只能凭借自己的关系,搭乘各种免费的小飞机来来往往。仅仅1931年的上半年,他就乘坐了8次这样的飞机。

1931年,在与陆小曼结婚的第六年,年仅35岁的徐志摩乘飞机参加林徽因对国外建筑学家举办的一场演讲会,因飞机失事身亡。一代才子就此殒命。陆小曼一直不相信徐志摩的离世,不愿去认领。后来是张幼仪赶赴北京为徐志摩办理了后事,让人唏嘘不已。林徽因看到梁思成从现场带回的飞机碎片,放声大哭,也成为了留给林徽因的唯一念想。

徐志摩的才华毋庸置疑,他的诗具有美感和音乐感。他的感情生活令人唏嘘,也应该得到尊重!他抛弃了张幼仪最终却成就了张幼仪。他追求灵魂上的伴侣,舍弃爱他的人和优越的生活。他一生追求爱情,将爱情看得至高无上。

提到徐志摩,很多人都会想到他抛妻弃子的渣男行为,但其实真的放到民国的环境里去,徐志摩足以被人称一句“情痴”。

对于他爱的人,便是百般宠溺,温柔小意;不爱的人,便是横眉冷对,弃之如履。

只不过这刚好形成鲜明对比的两个人一个叫陆小曼,一个叫张幼仪。

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婚姻是一场豪门的联姻,面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妻子,徐志摩可谓是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给到。

两人留存的合照里,徐志摩都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不情愿的嘴角微微撇着,弄得作为新娘的张幼仪越发的谨小慎微。

可明明不喜欢,但是碍于父母的威逼,他还是和张幼仪生育了一个孩子,长子出世以后,阖府上下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但是只有徐志摩一副交代完任务的样子。

他对这个孩子没有什么期待,所以也不会有太多的感情,没过多久便拿到父母的资助远赴国外求学。

但是张幼仪的哥哥,看着这对“新婚燕尔”小夫妻长期分离的状态格外不满,便撺掇着徐父送妹妹去国外和徐志摩团聚。

但没想到的是,张家哥哥的好心,却加速了这段婚姻的破碎和结束。

“在那东张西望的人群里,我一眼就看见了他,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里,唯一露出不情愿表情的人。”

张幼仪的追夫之旅,似乎从一开始,便输得惨淡。

很快,这一切都有了答案,他爱上了另一个灵气满满的少女,梳着两个麻花辫,气质清冷婉约,她还有一个极好听的名字,叫林徽因。

他对她的喜欢,甚至没有丝毫的遮掩,甚至当着妻子的面,堂而皇之公开对她的追求和喜爱。

张幼仪看到他那副深情的眉眼,才恍然,原来这个男人也可以变得如此温柔和体贴,缠绵的情诗缓缓道出,诉说出的衷肠就像是滚烫的泪珠落在心上。

丈夫的一腔爱意和满腹深情,全都给了另一个美丽灵动的少女,而她作为妻子却萧索惆怅地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爱情。

张幼仪看着镜子里脸盘圆润的自己,想起徐志摩嫌弃地说道:“土气!”

她不禁的哀叹:婚姻,到底给女性的她带来的是什么?

并不仅仅是羞辱,还有的是伤害。

她不明白,后来的世人也不明白,明明没有深情厚爱,也没有了父母之命的裹挟,徐志摩为何还愿同她行这世间最亲密的事情?

却又在她再次怀上身孕的时候,冷言厉色地要求打胎!

张幼仪心里生出了惶恐:“可我听说很多妇人都是因为打胎死掉的。”

徐志摩冷冷地回到:“还有人坐火车死掉的,人家就不坐火车了吗?”

那一刻,张幼仪的整颗心都像是如坠冰窖,冰冷的寒意,彻骨遍骸。

她也是家境殷实富养出的娇娇女,被捧在手心里的掌上明珠,怎么如今到了他眼里,她和孩子的性命便是如同不值一提的草芥般低贱。

她没有阻拦他追求自己罗曼蒂克的爱情,可他却对她没有丝毫的柔情。

从那开始,张幼仪的心大概是碎得彻底,为了追求那个美好的少女,他不惜将她推向绝境的深渊。

这也是为何她对后来占据她正妻之位的陆小曼不咸不淡,却独独对那个柔婉的林徽因心存不满和芥蒂的原因。

如果说和张幼仪的婚姻让世人对徐志摩的“渣男行为”存在很大的不喜和唾弃,那么陆小曼的出现,倒是为徐志摩洗白渣男的印象,还让人对他多了几分悲悯和同情。

徐志摩没有如愿追得睿智清醒的林徽因,回国之后却邂逅了已是**的陆小曼。

两人蔑视世俗的爱情轰轰烈烈,甚至让他们的老师在婚礼现场都忍不住开怼:

“徐志摩,你性情浮躁,用情不专;陆小曼,希望你以后恪遵妇道,检讨言行,你们的自私自利导致离婚再婚,希望这是你们的最后一场婚姻。”

这一番“字字诛心”的证婚词,可谓是惊得满堂宾客无不失色,但也看出这一场婚姻的结合背后藏着任性和执拗。

说来可笑,被祝福的婚姻,徐志摩两眼不屑,不被祝福的婚姻,倒是被徐志摩护为珍宝。

陆小曼这个被所有人宠坏的千金**,却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妻子。

虽美的弱柳扶风楚楚可怜,教徐志摩疼惜得小心翼翼,但金丝雀又岂是好喂养的!

如果丑人作怪叫做作,那么美人作怪,倒是叫男人好一番轻声细哄才略微消气。

陆小曼总是爱吃闲嘴零食,到了吃饭的时候,吃几口便恹恹的样子,徐志摩怕陆小曼身体受不了,免不了各种诱哄才喂下半碗饭。

而剩下的半碗,徐志摩都是扒拉扒拉便进了自己肚子里,这一幕气得徐父在一旁吹胡子瞪眼。

哪有陆小曼这样当儿媳的,每天睡到日上三竿,便是佣人不离身,零食不离嘴。吃完不想动了,便当着公婆的面,吆喝徐志摩将她抱着楼。

徐志摩虽时而向她抱怨:“你一天就是吃,从起身到上床,到合眼,就是吃!”

但还是没忍住买各种进口的零食和水果,向慵懒的美人大献殷勤。

什么冰糖葫芦,烤白薯花生,陆小曼来者不拒,徐志摩为了让她吃得开心,还总各地搜刮特色的零食水果:火腿茶菊、天台的橘子、日本长崎大樱桃。

真把美人的嘴吃上火了,徐志摩又是在一旁心疼的不得了。

好在徐家家大业大,经得起这般消耗和造作,可是两人这般不着调的性格,徐父怎么看的下去,便是一怒之下,便将徐志摩夫妇扫地出门。

没了父亲的资助,两人的生活境况迅速缩水干瘪起来,但是陆小曼又是一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主儿,佣人厨子,豪宅小洋楼,那是一样都不能少。

娶了公主,自然是要先盖一座城堡,不然怎么能叫幸福的童话故事呢?

为了能让妻子陆小曼一直生活中在美满的童话故事中,徐志摩是白天累当马前卒,黄昏回家还要化身王子,陪着吃饭聊天加解闷。

这样的徐志摩还不算是好男人吗?摸着良心,这可是民国时期打着灯笼都难找的佳婿了。

为了维持陆小曼体面的名媛生活,徐志摩身兼数职,同时在三所大学里担任老师,这还不够,课余时间还要不停地写稿赚取稿费,后来更是为了生计,在上海和北京两地来回奔波。

当时人们的年薪是5块大洋,徐志摩一年奔波所得有几百大洋,相当于现在年薪百万的水平。

然这些还不够一个吃穿用度都讲究品牌的陆小曼几天挥霍的,家中莫说存款余粮了,徐志摩甚至拿不出闲钱给自己买一件干净体面的大衣,整个夏天都是一件洗得掉色的长大褂。

真真是应了那么一句话:“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

徐志摩为了陆小曼精致的生活,落魄窘迫到昔日的老妻张幼仪都看不下去,提出要帮他买一件新衣服。

即便如此,翻开徐志摩给陆小曼的信件里,仍是宠溺地喊着“乖乖”,殷勤地拿各种漂亮衣服鞋子来讨好和献宝:

其实徐志摩根本没有必要如此卑微,陆小曼是千娇百宠的千金名媛,他徐志摩也是金银养大的富家少爷。

但他那么地爱她,只要是陆小曼多看一眼,他便恨不得将全世界的珍宝,都捧到面前,博得美人一笑。

看到这,没有谁不羡慕陆小曼的好命,这段和全世界为敌的婚姻里,徐志摩是一点都不舍得她输呀!

即便是后来翁瑞午出现,那多少次发生的龃龉和争吵,徐志摩都没有肯对她说过什么重话和甩一副冷脸。

那曾经面对张幼仪的冷言犀语,低蔑嘲讽,在陆小曼的面前都化成了伏低做小,温声赔罪。

纵然是后来陆小曼染上了不良恶习,身边所有人都在劝说徐志摩离婚解脱,但是徐志摩仍然坚持婚姻。

那个时候的徐志摩已经是被这段爱情折磨得遍体鳞伤,身心疲惫,但仍对忠告自己的朋友说:“小曼正是为了我才离婚的,如今我若是再同她离婚,她这辈子就毁了。”

这一番言论,若是教张幼仪听到不知道该做何感想,也由此可见,徐志摩并不是渣男,只不过他的爱兜兜转转,都没有落到第一任妻子张幼仪身上。

不知道是可悲还是可叹,就连徐志摩最后飞机失事前,也是刚从和陆小曼吵架的阴霾里走出来,他留给陆小曼的最后一封信里,说着:

“眉,我想你,真的是想极你了,你什么时候才肯听听我的主张,求你节省点钱财。”

可讽刺的是,徐志摩的那场飞机,却是从上海飞去要听初恋情人林徽因的一场演讲。

而死后,装有他日记和重要资料的百宝箱却在红颜知己凌叔华那里。

也是因着这些原因,后来的世人都要来对徐志摩骂上一两句渣男。

但徐志摩并不是渣男,渣男是对待感情不认真,故意玩弄女子的感情,三心二意,朝秦暮楚。

在民国,徐志摩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他虽然有着男人的通病,在那个自由横行的年代里,抛妻弃子,不顾责任,追求爱情。

并且和当时民国的很多女性暧昧不清,光是在徐志摩的大名之下,我们总能想到很多与他相关的女性:林徽因,张幼仪,陆小曼,凌叔华。

徐志摩在 情感 上面,如果是遇到了自己深爱的妻子,他没有当时文人朝秦暮楚的臭毛病,在婚内也没有出轨的举动。

他喜欢一个人,清清白白地放在心里喜欢,给她写情诗诉衷肠,没有逾越的言行。

对自己亲自选择的爱情和婚姻包容性极强,这一点在对陆小曼的宠溺,和她与翁瑞午的关系亲密上的纵容都能看出来。

民国是一个思想混乱的年代,那个时候的文人都假自由之名,在外行风流之事,一边严守夫为妻纲,一边朝秦暮楚宣誓爱情自由。

他们在外沾花惹草,引来无数为自己风采折腰的美人,蹲守在家里为他们洗手作羹汤。

在外海誓山盟谈婚姻未来,回到家里便对着家中操劳的妻子,谈起和离自由婚嫁,丝毫没有想过,他是能婚,可发妻未必还能嫁!

从爱到不爱,从喜欢到厌弃,这才是真正的朝秦暮楚,荒唐风流的渣男。

如果说徐志摩只是精神稍加出轨,对着曾经喜欢的人,念些情诗,起些相思,怀念的也无非是那葱茏岁月背后的少年意气。

而与之相同处在民国时期的同行文人,多少应了一句:负心多是读书人。

抛弃发妻追求杭州第一美人的郁达夫,深爱过王映霞又弃之如敝履,深深诋毁;

远渡重洋,路上邂逅年轻漂亮的秦德君,同居后劝人堕胎,定下四年之约逃之夭夭的沈雁冰;

自己婚礼上一眼定情表妹曹诚英,瞒着妻子在外出轨的胡适;

和多位女子有染,一生数段风流,甚至殴打家暴妻子的萧军;

这些民国的文人,何其风流,又何其负心。

与之相比的徐志摩,起码是一个在追求到自己所谓的爱情后,肯一心一意过日子的丈夫。

对待张幼仪从之前的厌恶,到后面的愧疚;

对待林徽因爱而不得,始终放在心里珍视当做白月光;

对待凌叔华,虽有一些淡淡的暧昧,但是都保持在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距离;

尤其是对待自己的妻子陆小曼,真可谓是付出生命的去宠爱和维护她的美好和风光。

比起分开之后便如若仇敌,或者是境遇可怜成为弃妇的故事,和徐志摩有关系的那几名女性都在 历史 的舞台上,有属于自己的一段精彩。

并且在徐志摩死后,也都对他有着念念不忘的情义,固然他曾负心张幼仪,但终其一生都是一位有情郎。

因此在对比当时的负心薄情的文人之后,徐志摩受人追捧,被称“情痴”,亦不为过。

说到陆小曼,我们想到的是“她和徐志摩的故事;她的奢靡生活;她的风流往事”

抛开所有风流韵事,我们会发现一位造诣很高的画家。

胡适曾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今天我们就聊聊陆小曼,究竟是什么让她完成从名媛到画家的身份转变。

陆家小曼,第一名媛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形容年少时的陆小曼再合适不过。

这个生于1903年的女孩子,可谓是真正的白富美。

父亲陆定,留学日本,往来皆是军政要员。母亲吴曼华,一代才女,写得一手极好的蝇头小楷。

陆家夫妇共生九个孩子,却只有老五的小曼存活下来。

作为独生子女的小曼,自然受尽宠爱。

良好的家庭条件带给孩子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滋养。

好的家境给予小曼肆意的底气,而自身的才华却让她有任性的资本。

陆小曼自身才华配得上“名媛”二字。

十五六岁的小曼便已精通英法两国语言,能于钢琴,油画更为一绝。

她是北京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样也是外交场上骄傲的天鹅。

外交部长顾维钧需要一名聪明伶俐的女子外交使者时,陆小曼当之无愧成为其首选。

性格开朗,懂得外国文化,风趣幽默让她在三年的工作生涯中得到上司的赏识。

外交部长曾当着陆定的面,对一个朋友说“陆建三的面孔,一点也不聪明,可是他女儿陆小曼**却那样漂亮、聪明。”

在那个受人掣肘的年代,陆小曼用大胆与智慧为国家赢得足够的颜面。

有一次法国的霞飞将军在检阅我国仪仗队时,看到仪仗队的动作不够整齐,因此他奚落道:

“你们中国的练兵方法大概与世界各国都不相同吧!”

小曼机智地回答:

“没什么不同,全因为你是当今世界上有名的英雄,大家见到你不由得很激动,所以动作才无法整齐。”

她的回答既挽回了中国人的面子,也让将军愉快之余对中国人有了好感。

陆小曼的胆识和教养,让她成为外交界最耀眼的明珠,这样有才华的女孩子,怎能不让别人喜爱呢?

年少的陆小曼,是真正的名媛淑女,名门闺秀的典范。

陆家小曼,打破传统

1922年,19岁的陆小曼在父母的安排下遇到27岁的王庚。

陆小曼和王庚的结合是别人眼中的金玉良缘,而并非对方眼中最适合共度余生的那个人。

陆小曼爱热闹,不愿困于家庭;而王庚却早出晚归,只有工作。

性格和思想截然不同的两个人越走越远。

这次婚姻经历让她明白:

“两性的结合不是可以随便听凭别人安排的,在性情与思想上不能相谋而勉强结合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一件事。”

爱情总是在没有预料的时候悄然到来,让人猝不及防。

当沉闷的婚姻令小曼意志消沉,对生活失去乐趣时,才华横溢的徐志摩走入陆小曼的人生,陆小曼的心开始跳动起来。

爱一个人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遇到的时间和彼此的身份。

在封建礼教的年代,有夫之妇的小曼注定要接受世俗质疑,但她没有放弃,勇敢的前行,走向自己理想的爱情。

两颗自由的心冲破束缚为爱情努力着,但不被祝福的婚姻注定是悲剧的。

陆小曼抽大烟、跳舞、打牌、生活作息颠倒,徐志摩却认为小曼应该每天写诗,作画,做一个贤妻。

最让人头疼的是失去双方父母的经济支持,徐志摩只能通过不停的工作来支撑陆小曼的奢靡生活,兼职于多个高校,来回奔波。

面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长时间的分别让他们对误会和心结越来越深。

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永远的离开了。

在这之前,徐志摩经历的是陆小曼用烟枪砸向自己,两人的第一次吵架。

徐志摩带着对陆小曼的怨恨永远的离开人世;陆小曼亦带着悔恨用一生去怀念徐志摩。

徐志摩的离世对于陆小曼而言,意味着她的最爱,那个她仰望着,爱慕着,用一生时光去爱的男人再也不会出现了,而她也再无依靠了。

陆家小曼,全新蜕变

“挑起生活的担子是勇敢,但坦然面对过去的自己才是真正的勇敢。”

陆小曼做到了。

林语堂曾说“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地深度。”

痛失爱人的经历,让生性烂漫的陆小曼脱胎换骨。

王映霞回忆说:

“他飞升以来,小曼素服终身,我从未见到她穿过一袭有红色的旗袍,而且闭门不出,谢绝一切比较阔气的宾客,也没有到舞厅去跳过一次舞……”

专心画画,编志摩文集是她后半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

她拜师贺天翔,陈半丁学画,汪星伯学诗。

1941年开了个人画展,展出100多幅画;

1957年,她参加了美术家协会,光荣地成为美术界的一员;

1959年,她被全国美协评为“三八”红旗手,真正成了女性中的一类榜样。

人到晚年,她终于活成徐志摩期待的模样。

小曼为志摩编辑全集,两年时间她独力完成了八卷本的汇编工作,并用一生在保护。

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依附于翁瑞午而活,但两人不明不白的同居,引来众人非议。

而当翁瑞午提出离婚娶她为妻时,她毅然决然的拒绝,因为他老婆是旧式女子,一旦离婚,便无求生的出路。

经历过太多事情后的陆小曼成为一个成熟的大人。

她收起所有的脆弱与泪水,超乎常人的坚强,咬牙走完往后的人生。

爱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优秀起来。

生活不是怀揣浪漫主义情怀就会变得更好,而是在朝着一切向往的事物去靠拢的过程中,我们要做许多许多的努力。

那个曾经惊艳众人的陆小曼回来了,时光匆匆,她变成自己热爱的模样。

正如《随着日子往前走》中说到的那样: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陆小曼,一个浪漫孤寂,命运坎坷的另类才女,美丽过,风光过。

最后选择素颜恬淡,素衣半生。

她学会为自己疗伤,做到真正的内心强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269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2023-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