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巴赫创意曲的主题,复调是什么?主题是什么?(钢琴)详细点!急!

怎么找巴赫创意曲的主题,复调是什么?主题是什么?(钢琴)详细点!急!,第1张

复调音乐(polyphony music)

复调音乐“主调音乐”的对称。多声部音乐的一种,旧称对位。

它是以两个、三个或四个在艺术上有同等意义的各自独立的曲调,前后叠置起来,同时协调地进行为基础。在横的关系上,各声部的节奏、力度、强音、高潮、终止、起讫以及旋律线的起伏等,不尽相同而且各自有其独立性;在纵的关系上,各声部又彼此形成良好的和声关系。原指由几个声部构成的多声部音乐,相对于单声部音乐而言;后指按照对位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个旋律性声部的音乐,相对于主调音乐而言。复调音乐注重每个声部的旋律性,声部间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没有主次之分。复调音乐最早产生于9世纪的西欧,奥尔加农为其最早形式发展至15世纪后半期~16世纪达到高峰,可谓其黄金时代,杰出代表为帕莱斯特里纳的无伴奏合唱;到18世纪,在复调音乐创作在结构、技法上趋于完善的情况下,J.S巴赫将器乐赋格曲形式发展至极,树立了器乐复调音乐技术的典范;进入18世纪后半叶,复调音乐的主导地位开始逐渐被主调音乐代替。重要的复调音乐体裁有经文歌、轮唱曲、复调弥撒曲、卡农、复调尚松、坎佐纳、赋格曲等。

分类

⑴用对比方法所写的复调音乐称“对位音乐”,简称“对位”,即对位式的复调音乐。如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⑵以模仿的方式为基础所写的复调音乐,通称“卡农”,即二部、三部、四部的轮唱或轮奏。如《黄河大合唱》中的四部轮唱曲《保卫黄河》;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大师帕赫贝尔(JohannPachelbel,1653-1706)脍炙人口的《D大调卡农》。

⑶用衬托的方法所写的复调音乐,称“支声复调”或“衬腔式复调”。在民族民间音乐中,常用衬托、填充、呼应、加花等手法,使音乐更为丰富多彩。最著名的作品集是巴赫的《赋格的艺术》,这套作品可以称为赋格曲的圣经。我国的作品有侗族民歌《向阳花开朵朵红》,女声二重唱《遵义会议放光辉》等。

简单说复调就是一段旋律通过不同音阶、变调弹奏出来,使作品像是两个或多个人在唱和,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上述作品可以找了听听看就知道了。

关于巴赫的音乐你去书店里找找,应该有相关书籍呢。

音乐的主题是作曲家的主要思想,主要通过作品来表达的情绪、情感,不管一部作品多宏达,有多少乐章变化,他总是有一个主题,或者悲伤,或者欢乐,或急躁,或宁静,有可能是在第一章就表现出来,有可能要在三四章才慢慢固定,不过也很容易听得出来。

  《巴赫传》作 者: (俄)莫洛佐夫 著,汪逢熙,张璐 译

  出 版 社: 海燕出版社

  巴赫 (1685-1750)德国最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又是管风琴演奏家。他生于爱森那赫市一个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但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他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响构思的核心,但他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的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

  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弥撒曲》等,其中代表性的作品为大型声乐套曲《马太·受淮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宗教改革运动康塔塔》、《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器乐作品《布朗登堡协奏曲》六首、《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两集、《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意大利协奏曲》、《赋格的艺术》一集、《音乐的奉献》一集、《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与奏鸣曲》六首等。

  但由于当时种种社会原因,巴赫的创作才能未得到应有的尊重,直到十九世纪中叶,经门德尔松等人的大力推荐,他的作品才得到大量出版和演奏。巴赫的作品对近代西洋音乐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西欧他有"音乐之父"和"不可超越的大师"的荣称。

网上帮你搜了一段整体的平均律分析,希望有所帮助。

《平均律钢琴曲集》一共两卷,各24首。第一卷BWV846—869;第二卷BWV870—893。在第一卷的扉页,巴赫作有这样的说明:“《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使用一切全音和半音的调,和有关的三大度do、re、mi,小三度re、mi、fa作成的前奏曲和赋格曲集。这不仅能给热心学习音乐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机会,也能使熟悉此类技巧的人从中获得乐趣。”前奏曲与赋格或幻想曲与赋格,井不是古老的曲种。这种曲体起源,可能是自由的即兴部分与赋格曲部分所交替的多段体的托卡它。托卡它的创世者可能是梅鲁洛(Claudio Merulo,1533-1604),梅鲁洛的托卡它是把对位方式部分放在中间的三段体。后来,弗洛贝尔格(Johann Jakbb Froberger,1616—1667)等,把即兴性的第三部极端缩小,把第二部赋格曲扩大,最后把第三部删去。把第一、第二部分开,就产生了前奏曲与赋格。前奏曲原来是乐曲的即兴部分,并无确定形式,所以巴赫在这部作品中,赋予各种形态,大约可分为3类:1音形装饰化;2旋律型,在和弦伴奏之上,流动着美妙的旋律;3创意曲型,主题以对位方式运作。赋格曲形态也是千变万化,大致也可分为两类:1浓缩型,有较多次的主题导入,主题的反行或紧密发展等使用较多的对位技法。2弛缓型,与浓缩型相反,除呈示部,全部声部的发展都是绝无仅有。

  巴赫的这部《平均律钢琴曲集》,以C大调开始,根据各音为主音的12种大调以及12种小调分别写成前奏曲与赋格,按调性发展而排列。在排列过程中,以细微的差异体现变化、体现转调的魁力。这些前奏曲与赋格,在主题上彼此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它们靠调性与内在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巴赫在每一调性的表现中,都充分拓展了该调性的音乐内涵,每一调性的表现和调性间的关系,充满手法上的变化,使人回味无穷。这部平均律当时使用的乐器,音乐史家们一直争执不已。有人认为是用击弦的古钢琴(Clavichord),有人认为是用拨弦的大键琴。持击弦古钢琴观点者认为,击弦古钢琴虽比大键琴音量小,键盘上音域也窄,但能靠手指敲击作力度渐强渐弱变化与圆滑奏,巴赫当时因此而钟爱它,认为大键琴缺少精神性。而持大键琴观点者则认为,当时,1719年,巴赫曾亲自挑选,高价为克膝宫廷买了一台大键琴,他所有的键盘音乐都是在这台他心爱的大键琴上创作的。不管如何,这里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部作品,巴赫所希望的是优美如歌的奏法。

《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每一首都包括一个前奏曲和一个赋格曲,所以《平均律钢琴曲集》也有叫作《四十八首前奏曲与赋格》的。

赋格艺术对一般作曲家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然而在天才的巴赫手中,却可以写成最富于情感最深刻动人的作品。他的赋格主题既有抒情性的、悲剧性的也有风俗性的、英雄性的,它们是当时德国人民精神面貌的反映,也是巴赫个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巴赫在赋格的创作中,将这一体裁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充分发挥写作上的自由度,只严格遵循呈示部的原则,而在展开部或插部则灵活地施展他的变化技能,他运用主题的技艺性处理(倒影、逆行、扩大、紧缩)作为贯穿前后的线索,而在富于对比的答题和对题上进行丰富多彩的变化,并加进新的因素,使全曲达到高度的对比统一。巴赫在赋格创作上又一超越前人的地方,是他的赋格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和均衡的结构感,这是因为在赋格大厦的底部有坚实的和声基础,和声在巴赫乐思的发展上和结构布局上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巴赫的赋格至今仍被视为复调与和声相结合的最高典范。

从宏观上品味这两卷作品性格上的差异,我们甚至能够感受到巴赫生活上的沧桑与变迁:

第一卷创作于1722年,巴赫37岁,那几年在克滕的宫廷里任职,受命创作了许多非宗教音乐,前此不久的1720年,巴赫的第一个妻子去世,翌年他与小17 岁的安娜·马格达莲娜结了婚,写第一卷时,巴赫必定还沉溺于新婚的喜悦之中。第一卷里的巴赫很有生活情趣,其音乐使人亲近,容易引起共鸣,每一首都那么鲜明而有特点,听来引人入胜。

第二卷里表现的是另一个样子的巴赫,事隔十六年后,他已经逐渐走向老年,早就离开了克滕,在莱比锡古老而又阴沉的托马斯教堂任职,埋头创作了无数宗教音乐清唱剧,第二卷里的巴赫衰老且略带悲凉。第二卷也不像第一卷那样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地写了约四年之久。仅仅把每一卷第一首中的前奏曲拿出来比较,我们就能感受到这种差异。

上卷的第一首(BWV846)是用C 大调写成。它的前奏曲,也可以说是整部钢琴曲集的序曲,使用的手法极其简练,分解和弦构成的优美音型贯穿全曲,像流水一般地流淌着。这里展示的是一个清凉、纯美、圣洁的世界。后来,19 世纪法国作曲家古诺(1818—1893)以此为基础,给它配上一个庄重而又深邃的旋律,这就是著名的歌曲《圣母颂》,而此《前奏曲》就成为《圣母颂》天衣无缝、相得益彰的伴奏。

下卷第一首(BWV870)的前奏曲也是用C 大调写成,情绪上却与上卷的那一首有天壤之别,音乐从持续主音上的连续十六分音符间隔三十二分音符开始,庄重、深沉,具有管风琴的效果,我们可以想见巴赫正在庄严肃穆的托马斯教堂里演奏管风琴。

其实,在以严谨、理性著称的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面前,任何文学性的阐述都是苍白幼稚的,但是透过这两个性格迥异前奏曲,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巴赫情绪上的变化,因为,任何艺术作品必定是烙上时代的印记的。我们再来看其它两首作品。

上卷的第三首(BWV848)有可能占一个世界之最,它是用升C大调写成的,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用升C大调写成的作品。在巴赫之前,按纯律调音的古钢琴只能弹少数几个调,调性一多,音就不准了,所以超过三、四个调号的调性几乎不用,何况包括所有升号的升C 大调!这个升C大调“黑键”前奏曲,用3/8拍子写成,前半部分只用了两种节奏型:一是连续十六分音符,一是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长短结合,由两只手交替着演奏,在对比的基础上流动不息,充满着灿烂的光辉。而赋格曲则具有加伏特舞曲的风格,活泼且富有青春气息。

下卷的第四首(BWV873),用升c小调写成。前奏曲是9/8 拍子,这是一首感情至深的三重唱,精致且富有表情的装饰音、巧妙处理的主题、深刻的表现力,使之成为第二卷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三声部的赋格曲类似吉格舞曲的风格,流动、轻快与内省的前奏曲形成对比。从第二十七小节开始,出现半音阶式的对位旋律,表情丰富。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公元1685~公元1750

伟大的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成功地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溶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来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今天一般认为他是超乎时空的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巴赫于1685年出生在德国爱森纳赫。天赐良机,他生在一个音乐天赋受到重视、音乐成就受到鼓励的环境里,他的家庭早在他来世前许多年就已经在音乐界赫赫有名了。他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具有天赋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几位是颇受尊敬的音乐家。

代表作:E大调前奏曲 小步舞曲 G大调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a小调无伴奏长笛组曲(相传这是巴赫所作的最不像长笛组曲的长笛组曲) G弦上的咏叹调 英国组曲 法国组曲 哥德堡变奏曲 布兰登堡协奏曲

马太受难曲

E大调前奏曲

小步舞曲

G大调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a小调无伴奏长笛组曲(相传这是巴赫所作的最不像长笛组曲的长笛组曲)

G弦上的咏叹调

英国组曲

法国组曲

哥德堡变奏曲

布管弦乐

作品编号 作品名称

BWV1046-51 《勃兰登堡协奏曲》

BWV1052-58 羽管键琴和弦乐的协奏曲七首

BWV1060—62 两架羽管键琴和弦乐的协奏曲三首

BWV1063-64 三架羽管键琴和弦乐的首

BWV1065 A小调四架羽管键琴和弦乐协奏曲(维瓦尔迪协奏曲Op3No10的改编曲)

BWV1044 长笛、小提琴、羽管键琴、弦乐协奏曲

BWV1059 羽管键琴、双簧管、弦乐曲

BWV1041/BWV1058 A小调小提琴与弦乐曲

BWV1042/BWV1054 E大调小提琴与弦乐曲

BWV1043/BWV1062 D小调两把小提琴和弦乐

BWV1060 D小调小提琴、双簧管与弦乐曲(羽管键琴协奏曲的改写稿)

BWV1066—69 四首组曲

室内乐

BWV1080 《赋格的艺术》

BWV1079 《音乐的奉献》

BWV1002,1004,1006 三首小提琴独奏《古组曲》

BWV1001,1003,1005 三首小提琴独奏《奏鸣曲》

BWV1014—19 小提琴和钢琴六首奏鸣曲

BWV1020—25 小提琴或长笛和钢琴奏鸣曲六首

BWV1036—39 两把小提琴或两支长笛或两支双簧管和羽管键琴的四首奏鸣曲

BWV1030—35 长笛和羽管键琴奏鸣曲六首

BWV1027—29 低音维奥尔琴(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三首

BWV1013 A小调长笛奏鸣曲

BWV1007—12 大提琴六首组曲键盘曲

BWV992 《降B大调随想曲》(为送别亲爱的哥哥而作)

BWV903 D小调《半音幻想曲与赋格》

BWV972—87 羽 管 键 琴 独 奏 协 奏 曲 十 六 首

( No1,2,3,4,5,7 和9 是维瓦尔迪作品的改编曲,No3是马尔切洛的作品改编曲,N14和15是泰勒曼作品的改编曲)

BWV806-11 《六首英国组曲》

BWV922 A小调幻想曲

BWV904 A小调幻想曲与赋格

BWV812—17 六首法国组曲

BWV952 C大调赋

BWV988 《戈尔德堡变奏曲》

BWV772—86 十五首创意曲(二声部)

BWV787-801 十五首创意曲(三声部)

BWV971 《意大利协奏曲》

BWV825—30 六首古组曲

BWV924-32 《为W•F•巴赫而作的九首前奏曲》

BWV933—38 六首前奏曲

BWV995 G 小 调管 风 琴 曲

BWV592 - 7 六 首 协 奏 曲 ( 全 部 改 编 自 其 他 作 曲 家 的 作

BWV802 — 5 四 首 二 重 奏《 幻 想 曲 和 赋 格 》

BWV5 - 37 C 小 调

BWV542 G 小 调《 幻 想 曲 》

BWV573 C 大 调

BWV562 C 小 调

BWV572 G 大 调《 赋 格 》

BWV574 C 大 调

BWV575 C 小 调

BWV577 G 大 调

BWV578 G 小 调

BWV582 《 帕 萨 卡 利 亚 和 赋 格 》《 序 曲 和 赋 格 )

BWV536 A 大 调

BWV543 A 小 调

BWV551 A 小 调

BWV544 B 小 调

BWV531 C 大 调

BWV545 C 大 调

BWV547 C 大 调

BWV548 C 小 调

BWV549 C 小 调

BWV532 D 大 调

BWV538 D 小 调

BWV539 D 小 调

BWV533 E 小 调

BWV548 E 小 调 ( 《 楔 形 》 )

BWV552 降 E 大 调

BWV534 F 小 调

BWV541 G 大 调

BWV550 G 大 调

BWV535 G 小 调

BWV542 G 小 调

BWV553 - 60 八 首 前 奏 曲 和 赋 格

BWV525 - 30 六 首 奏 鸣 曲

BWV564 《 托 卡 塔 • 柔 板 和 赋 格 》《 托 卡 塔 和 赋 格 》

BWV538 D 小 调 ( 多 里 亚 调 式 )

BWV565 D 小 调

BWV566 E 大 调

BWV540 F 大 调《 三 重 奏 》

BWV583 D 小 调

BWV586 G 大 调众 赞 前 奏 曲

BWV599 — 644 《 管 风 琴 曲 小 集 》

BWV649 《 啊 , 留 在 我 们 身 边 》

BWV711 《 赞 美 天 上 唯 一 的 上 帝 》

BWV653b 《 巴 比 伦 流 水 》

BWV696 《 我 们 颂 扬 基 督 》

BWV720 《 坚 固 的 堡 垒 》

BWV709 《 耶 稣 基 督 , 帮 助 我 们 》

BWV729 《 欢 乐 的 佳 节 》

BWV713 《 耶 稣 , 我 的 欢 乐 》

BWV688 《 耶 稣 基 督 , 我 们 的 救 世 主 》

BWV667 《 来 吧 , 创 造 者 上 帝 》

BWV652 《 来 吧 , 神 圣 的 心 灵 》

BWV650 《 耶 稣 , 你 现 在 来 了 》

BWV706 《 亲 爱 的 耶 稣 , 我 们 在 这 里 》

BWV648 《 我 的 灵 魂 颂 扬 主 》

BWV657 《 感 谢 上 帝 》

BWV659 《 来 吧 ! 异 教 徒 的 救 世 主 》

No29 《上帝,我们感谢你》(1731年)

No34 《啊!永恒的火》(1742年后?)

No40 《上帝之子出现了》(1723年)

No45 《对你说》( 1726年)

No51 《欢呼上帝》(1730年)

No60 《啊,永恒,响亮的字眼》(1723年)

No61 《来吧,异教徒的救世主》(1714年)

No68 《上帝热爱世界》(1725年)

No78 《耶稣,我的灵魂》(1724年)

No80 《我们的上帝是坚固的堡垒》(1730年)

No82 《我厌倦了》(约1713年)

No93 《只有亲爱的上帝》(1724年)

No95 《基督,我的生命》(1723年)

No106 《上帝的时间是最美好的时间》(1711年?)

No140 《醒来吧》( 1731年)

No143 《颂扬上帝》(1735年)

No147 《心与口》(第10 乐章是《耶稣,人类愿望之欢乐》)( 1723年)

No197 《上帝是我们的信念》(约 1728年)

No202 《你退让吧,忧郁的阴影》

No208 《什么使我感到愉快》(1716年)

No211 《愿闲话停息》(《咖啡康塔塔》)( 1732年)

No212 《我们的新长官》(《农民康塔塔》)(1742年)

BWV1075,1077,1 073,1078 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和七声部卡农清唱剧等

BWV248 六声部《圣诞节清唱剧》( 1734年)

BWV249 《复活节清唱剧》(1736年)

BWV243 D大调《圣母颂歌》(约1723年)

BWV232 B小调弥撒曲(1733年)

BWV236 G大调弥撒曲(1738年)

BWV235 G小调弥撒曲(约1737年)

BWV225—231 七首经文歌《为上帝唱一支新歌)、《上帝的人》、《耶稣,我的欢乐》、《别害怕》、《来吧,耶稣,来吧!》、《颂扬上帝》、《颂扬和荣耀之奖》)

BWV245 《约翰受难曲》(1723年)

BWV244 《马太受难曲》(1729年)

歌曲和咏叹调

BWV508-18 《安娜•玛格达勒娜•巴赫的笔记簿, No2)

BWV461 《上帝仍然存在》(咏叹调)

BWV474 《耶稣是最美的光》

BWV478 《来吧,甜美的死》(咏叹调)

BWV493 《啊,可爱的耶稣》

BWV505 《别忘了我,我最亲爱的上帝》兰登堡协奏曲

马太受难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35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