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层次结构

情感的层次结构,第1张

人的情感系统有着十分复杂、严密而有序的层次结构,各层次之间有着严格的逻辑递进关系,且每个层次又分为两类相对独立的情感。情感是人脑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满足人的价值需要,因此情感的层次结构在根本上取决于价值的层次结构。

统一价值论认为,一切形式的价值都可换算成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因此价值的层次结构完全取决于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层次结构,由于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客观目的在于维持和发展个人的劳动能力,其层次结构取决于个人劳动能力的层次结构。个人劳动能力可分解为生物化学反应能力、个体劳动能力、社会劳动能力和理想劳动能力等四个基本层次,因此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也相应地分解为四个基本层次:温饱类价值、安全与健康类价值、人尊与自尊类价值、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价值。

情感是价值关系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既然价值可分为四个基本层次,那么情感也必然相应地分为以上四个基本层次:温饱类情感、安全与健康类情感、人尊与自尊类情感、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情感。

各层次情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根本上取决于各层次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

1、高层次情感必须建立在低层次情感的基础之上。只有当低层次情感得到满足后,高层次情感才会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低层次情感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则高层次情感就不会稳定下来,迟早是要衰退和消失的,这是因为高层次价值最终必须通过低层次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2、高层次情感可以对低层次情感产生反作用。高层次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诱导、抑制、转移和化解较低层次情感,这是因为高层次价值的产生与发展来自于对低层次价值的合理筛选、有机组合和协调运作。

3、高层次情感比低层次情感具有更大的能动性。低层次情感具有很大的自发性、本能性和稳定性,不容易受意志的控制,只有高层次情感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因为价值的层次越高,价值所覆盖的时空范围就越广泛,价值所表现的具体形态就越复杂多变,就需要越高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从而需要越多的理性思维和主观意志进行参与。

4、高层次情感比低层次情感具有更大的差异性、波动性和干扰性。高层次情感的激发条件、运行程序、目标指向和持续时间等较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并且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这是因为价值的层次越高,其变量因素就越多,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影响的程度就越高,从而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干扰性。

5、高层次情感具有较强的容他性和共享性。情感的层次越高,就越是关心他人的疾苦,就越是关心全社会的利益,就越是关心共同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就越是与社会情感融合在一起,就越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会有越多的关爱,这是因为高层次价值代表着全面的、长远的、全社会的利益,它建立在低层次价值的基础之上,涵盖着众多局部的、眼前的、个人的利益,从而与他人利益及社会利益有较强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6、高层次情感相对于低层次情感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时间上的相对独立性。低层次情感得到满足后,高层次情感还不能马上出现,需要延迟一段时间,个别情况下高层次情感甚至永远不会出现;低层次情感严重受挫时,高层次情感也不能马上随之消失,也需要延迟一段时间,个别情况下高层次情感甚至永远不能消失。例如,长期得不到温饱的人一旦富裕起来,就容易把钱用于物质方面的奢侈与挥霍,而不会把钱用于高层次精神文化的享受,或用于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又例如,长期享受较多社会荣誉的人,在饥饿面前往往不会向他人乞讨。

另一方面是功能目的上的独立性。高层次情感的原始本质虽然是为满足低层次情感服务,是为了更可靠、更充分地满足低层次的情感需要,但是有时候人为了满足高层次情感的需要往往不顾及甚至完全牺牲低层次的情感需要。

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社会性情感,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道德风尚的完善、完美的艺术享受都给人以诸如愉快感、满足感、幸福感等肯定的情感,而凶暴行为、侵略战争等则使人产生恐怖、不快的否定情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最后一个习惯——“不断更新”。因为,生命是丰富的。人活在世上,首先要明白,人生究竟有哪些重要的范围。如果没有全盘了解这些领域,很容易执著于某一部分,而忽略了其他同样重要的部分,使生命留下重重的遗憾。而习惯七“不断更新”,恰好就此问题给出了明晰的答案。

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是个人产能。 何为产能?则要从“高效能”三个字说起。“效能”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产出”,二是“产能”。如果以伊索寓言中鹅生金蛋的故事为例,鹅就是产能,而金蛋是产出。高效能则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生活中不乏重蛋轻鹅之人,最终可能会连产金蛋的资产—鹅也保不住。反过来,重鹅轻蛋的人,自己都可能会被饿死,更不用说鹅了。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在不断提升产能的带动和影响下,逐步提高产出。

“ 不断更新”,是在保护并优化人们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资产——自己。 因为我们取得成绩,做出贡献的工具就是自己。持续地投资自己,就是在提升产能,它可以为我们带来个人生活的高产出,使生命完整而丰富。

“不断更新”意味着要兼顾人类天性中的身体、 智 力、 情感、和精神四个层面 ,以睿智而均衡的方式经常、持续地运用。

第一:身体层面 (PQ体商)

更新身体层面指有效呵护身体,因为它是情感、心灵和精神的工具,也是幸福的第一要素。

更新身体层面的方法有:

1、聪明地摄取营养。 肉类少吃或吃低脂肪的肉类;少吃或不吃加工食品和糖类食品;大量饮水,一天六至十杯为宜。最关键的还在于均衡和适度,要学会及时住口。

2、坚持不懈地均衡锻炼。 选择自己喜欢且能满足特殊需要和条件的锻炼方式。比如,我喜欢运动能就地进行,并且能达到塑形和静心的目的,瑜伽就是不错的选择。关键还在于均衡。用自己能够坚持的方式,每周只需要3—6个小时,或每天花30分钟锻炼,就足以对一周当中余下的162—165个小时产生巨大的益处。

3、适度休息,劳逸结合,进行压力管理及防患于未然

我曾看到身边有人忙于工作,常不能按时吃饭,整月无休,没时间锻炼,即便身体不适,依然放不下工作不肯立刻就医,也没有定期体检。且无论如何劝说,都不见其改观。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细想,又哪里是做不到,只是不够重视罢了。不重视也无非仗着此时还“健康”。殊不知,多数疾病正是在漫不经心中一点一滴积累形成的。

叔本华说:“只有最愚昧的人才会为了其他的幸福牺牲健康,不管其他的幸福是功名、利禄、学识,还是过眼烟云似的感官享受,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比健康还来得重要”。关于这个看似简单无奇的道理,唯有在真正面临过健康的威胁之后,才会真正透彻地领悟到。

忽视身体对其他层面的影响

忽视了身体,失去的不仅是健康;心智上可能会失去重心、勇气和创造力;情感上则可能会失去耐心、爱心、同情心;而灵魂层面,会彻底失去内心的平静。

第二: 智力层面(IQ智商)

大多数人的智力发育和学习习惯都源自正规教育。但在脱离学校的训导之后,能保持认真读书,探索新世界,用心思考的人仅仅是少数人。网络、游戏、电视占据了主要的时间。

更新智力层面的方法有:

1、持续系统规律的学习和教育

可以是传统式的课堂教育,也可以是多种形式的自我教育。如定期阅读,可从每月读一本书,到每两周一本,然后每周一本。

2、培养自我意识

将思想付诸笔端。可以记日记,也可通过写作的方式,不断记录自己的想法、经历、感受和心得,使思路更加清晰、准确和连贯,并在这些所感的基础上有能力作出更好的选择。

3、教中学,做中学

在向别人传授知识时自己学到的最多、最透彻,这是教学相长的作用。“知而不行实为不知,学而不践实为未学。”在身体力行后的所学才能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忽视智力更新对其他层面的影响

忽视了头脑的不断开发,对心智本身的影响在于,思想偏狭,人云亦云,视野短浅,以自我为中心;对精神的影响则是,停止学习可能使良知变得麻木和迟钝,丧失了对生活的感悟力。

第 三 : 社会/情感层面(EQ情商)

社会/情感生活首先源自并体现于和他人的关系。包括亲子、夫妻、兄弟、朋友及各种社会交往合作的关系。丰富的情感给人带来无穷的活力和动力,让生活多姿多彩,温暖而阳光。但同时也可能让人感到挣扎、痛苦和烦恼。因为情感有一特点,不能谈条件,不能求公平。譬如,父母对子女照顾有加,却不保证子女孝顺听话;你对他人一味地付出,却不保证对方能给予同样的回应。

更新社会/情感层面的方法:

社会/情感层面的更新并不像其他层面的更新那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全可以在与他人的日常交往中完成,重点围绕习惯四双赢思维、习惯五知彼解己、习惯六统合综效不断地练习和自我激励。

忽视社会/情感对其他层面的影响

当我们忽视情感系统时,情感自身会遭受创伤和压力,使情绪困扰,郁闷压抑,意气消沉;同时身体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使免疫系统下降;还会使智能退化。

第四:精神层面 (SQ灵商)

更新精神层面可以为人们指引人生方向。它是人的本质、核心和对个人价值体系的坚持,关系着“人生意义”的问题。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到我这里来治疗心理疾病的,大都是上层社会的人,他们身体健康,心理正常,但是并不快乐。”不快乐一定是某些地方出了问题,这个地方,不在于身体,不在于心灵,而在于精神,也被称之为灵魂。

更新精神的方法:

1、培养健全的人格——即忠实于自己的最高价值信念和良知。

2、寻找意义所在——即拥有为他人和事业奉献自我的意识。

3、找到自己的心声——即把自己的工作和独有的才干或天赋与自身使命结合起来。

忽视精神对其他层面的影响

当人违背自己的良知和健全的人格时,大抵会忽视自己的身体,身心精疲力尽;无力控制情绪,丧失理解、同情他人,以及怜悯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诚挚祝福每一个人,不断更新人类天性中的四个层面,让自己的生命丰富而精彩!

人的情感复杂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进行分类。由于情感的核心内容是价值,人的情感主要应该根据它所反映的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1、根据价值的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正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的增加或负向价值的减少所产生的情感,如愉快、信任、感激、庆幸等;负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的减少或负向价值的增加所产生的情感,如痛苦、鄙视、仇恨、嫉妒等。

2、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心境、热情与激情。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热情是指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它是一种强有力、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如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孜孜不倦等;激情是指强度很高但持续时间很短的情感,它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短暂的情感,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3、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欲望、情绪与感情。当主导变量是人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欲望;当主导变量是环境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情绪;当主导变量是事物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感情。

4、根据价值主体的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个人情感、集体情感和社会情感。个人情感是指个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集体情感是指集体成员对事物所产生的合成情感,阶级情感是一种典型的集体情感;社会情感是指社会成员对事物所产生的合成情感,民族情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情感。

5、根据事物基本价值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真假感、善恶感和美丑感三种。真假感是人对思维性事物(如知识、思维方式等)所产生的情感;善恶感是人对行为性事物(如行为、行为规范等)所产生的情感;美丑感是人对生理性事物(如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等)所产生的情感。

6、根据价值的目标指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对物情感、对人情感、对己情感和对特殊事物情感等四大类。对物情感包括喜欢、厌烦等;对人情感包括仇恨、嫉妒、爱戴等;对己情感包括自卑感、自豪感等。

7、根据价值的作用时期的不同,情感可分为追朔性情感、现实性情感和期望性情感。追朔性情感是指人对过去事物的情感,包括遗憾、庆幸、怀念等;现实性情感是指人对现实事物的情感;期望性情感是指人对未来事物的情感,包括自信、信任、绝望、期待等。

人类社会做为一种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也存在着系统机制的运行原理——各系统有机地产生组合、谐调和发展,而这些系统往往都是以一种相互矛盾的形态存在,彼此不断地进行抗衡与转化的着。以此归结为寻着人性和社会控制等两个方面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系统的实质性的东西,从其制约与反制约来实现机体的平衡运行。

正如生物系统一样,人类社会也经历着一个系统细胞的生成、分裂、转化、成长的过程,贯穿其中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个体性的选择和思考。人类社会遵循着自然的发展规律自我进行着系统调节,其中矛盾的对立双方互相控制、制约,是人类区别于生物系统的主要特征。在系统没有达到一种平衡的壮态时,一个功能需要产生的时候会生成一系列与其相适应又相互矛盾的社会组织、机构。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物质生活远没有达到充实、富裕的程度,围绕经济利益体现出来的矛盾层出不穷,资源的稀有促使人类的经济竞争加剧。 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意识。从原始社会以满足最基本的吃穿住行 等生活资料开始延续 至今,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由此繁衍而来的,从社会表面的组织结构、社会制度到内在的政治与经济、道德与文化、宗教与信仰等,社会系统的自我调节与约束实现了人类社会由单一的结构形式发展成为复杂而多变的庞大功能体。当人类社会分工一经形成,注定个人的生存要融入整个社会中去,在与自然抗争来维持生存的过程中,人类发辉了巨大的协作能力。然而,一切事物的矛盾因果关系证明,在脱离了个体为单位的原始生存形式以后,随着团队的生命力增强,由此引发的组织规模的扩大,集团利益的分配和社会秩序等因素的危机四伏。当社会经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民安居乐业,会导致人口的急剧增多,无生存之忧的各种需求引发社会关系的裂变;人口的增加使人均供给越发不足,而此时的文明和社会制度还远没有达到人类的自制,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来临;社会发生动乱和战争,政治力量参预其中,使国家政权、制度发生改变;过多人口随着战争的消耗削减,社会关系的矛盾得到缓解,经济得以恢复发展。这一系列过程不无代表地说明:每一相关的社会行为都会引发着社会组织结构和制度的变化,每一过多或过少的社会系统元素都会在自我调节中达到平衡。人类的成长应该是一种理性的成长,当人类素质达到高度文明和理智的阶段,也许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生存危机的壮况。从古到今人类的战争不断,表面上是一种利益的争夺,实质上是社会初级阶段必然发生的自然因素。战争的毁灭性固然延滞了社会生产与进步,但也同时缓解了人口的无限制的增长。人口的过多是造成资源紧张社会动荡不安的主要因素。在封建社会时期因为生产力的落后,致使社会财富的贫乏而使得阶级利益冲突、民不聊生引发爆动,自然法则则通过战争来平缓了有限的社会财富和生活资料的紧缺,在不觉中掩盖了人口增多带来的压力和负面影响,而在当时落后的科学发展观下根本不存在通过人口计划来控制经济的平衡;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生产资源变得越发紧张,权力和利益引发的战争不再是围绕着生产资料的分配不匀等社会矛盾,更多的是土地和资源的争夺,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又缓解了人口带来的资源压力。比以往不同的是,现在国家不再是局限于地理的狭隘和思维理性的匮乏,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沟通与协调,通过人口计划增长和合理开发等措施来缓解资源的紧张,从而避免了以战争形式来平衡生态的自然生存法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完全可以用自制的定律来代替无为壮态下的自然法则,通过我们不断进步的文明、理性使人类远离战争。展望未来,一种得到全世界共识的科学发展观——即国民建设的发展需要在全国以至全人类范围内达到政治、经济、环境、资源、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谐调、稳定、持续地发展,将会主导着人类社会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达到系统的最大效益和功能的组合

1 框架效应的沿革与最新研究趋势

  风险决策(risk-decision)是指对于获得与损失以及它们之间联系的不确定性的决策(Kahneman&Tversky, 1979)。早期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应该完全遵循理性原则和不变性原则,根据利益最优化原则做出决策(Edwards, 1954),这是一种只看到经济利益而没有考虑到人的心理感受的观点。Kahneman和Tvershy通过“亚洲疾病问题”发现了“框架效应”(frame effect),即面对相同绩效的不同表征形式,决策者会产生不同的风险偏好选择,甚至做出相反的选择。后继研究在框架效应的基础上拓展了研究范式、解释理论、影响变量等(Emily, Austin, Andrew,&Alexander, 2016;李小平,2017;Valerie et, 2015)。如,与消极情绪相比,在积极情绪下人们的决策更加偏向于风险规避,反之则更加偏向于风险寻求,恐惧情绪会增加人们对于风险的感知,从而偏向风险规避,而愤怒情绪则让人倾向于风险寻求。5-HTTLPR以及I基因的神经生理因素的差异性表达的研究也给予了情绪记忆的神经遗传学证据(Emilyet al, 2016;Habib, Cassotti, Moutier, Houdé,&Borst, 2015;He et al, 2010)。

  框架效应研究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问题呈现由言语材料转变为图形材料;(2)由单时间框架过渡到跨时间点的研究;(3)决策背景由个人主义社会文化向集体主义文化延伸;(4)遗传因素在风险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5)围绕框架效应的脑网络神经结构、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增加。此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趋势,即试图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框架效应。

  2 影响变量与研究主题的发展

  21 图形框架效应

  语言表征下,生命、物品和金钱等都会出现框架效应(Yao, Wang, Peng,&Song, 2018)。但有研究者认为,语言材料对儿童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可能不适用,所以,就出现了以图形呈现的方式(如,坐标轴图、扇形图、饼图等)来考察框架效应。例如,将“1G内存返修率为2%”和“2G内存返修率为6%”的语言表达呈现为横坐标为内存、纵坐标为返修率的坐标图,考察个体的框架效应发现,当凸显横坐标的时候,被试会更加偏向于选择大内存而高返修率的产品(Sun et al, 2012)。Thoma等人(2015)研究发现,相比于文字和视频具有更加显着的框架效应。

  “图形框架效应”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但图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语言符号,况且,有研究也表明,图形的形状与条纹方向等特征的简单几何图形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与经典框架效应所用的语句形式变化任务是同质的。所以,图形框架效应可能没有真正脱离文字形式的局限。

  22 时间变量

  有研究发现,无时间压力组与高时间、低时间压力组相比,框架效应更加地显着,当决策时间控制在1500毫秒以内,结果显示框架效应显着(胡伟国,胡瑜,2009;王凯,2010)。在时间维度上的研究还有多个时间点和延长时间的跨期风险决策(Leandro, Silvia,&Justin, 2016;William&Ancy, 2014),即将经典框架效应中的收益或损失的参照点转变为有时间跨度的收益或损失,如储蓄行为决策和投资决策等。例如:“1年后得到3000元和3年后得到6000元”对应于“12个月后得到3000元和36个月后得到6000元”,当要求决策者延迟时间进行消费时,大多数人会认为物品或金钱会贬值(William&Ancy, 2014),这说明人们对于未来的损失敏感性更大,从而更加倾向于提前消费。所以,现实生活中,人们更愿意通过贷款、分期付款等方式提前消费。又如,面对“在6月初可以得到3000元”和“在10月初可以得到6000元”这两种选择,当决策者思考6月至10月所经历的时间成本时,往往会更加偏向选择即时收益(Zhao, Jiang, Zhou,&Li, 2014)。Wolfgang等人(2015)还发现,人们对于涉及负面结果的问题,时间框架效应更为显着,即相比提高回报成本,人们对于机会成本有着更高的反应。在以时间为参照点的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地考虑了特质性、状态性、生气、恐惧、偶然情绪和即时情绪对跨期框架效应的影响(Karolina&Elizabeth, 2016;Zhao, Nioholas,&Jedidiah, 2017)。

  23 遗传因素

  有研究者通过双生子研究考察遗传因素对利他行为和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同卵或是异卵双生子在风险偏好行为上都没有显着的差异,但是同卵双生子之间的相关系数高于异卵双生子(Tuvblad et al, 2012)。测试分型基因型(多巴胺相关基因COMT被分型为G/G, G/C, C/C;五羟色胺相关基因被分型为s/s和l携带者)在风险决策任务中的表现之间的相关发现,G/G基因型个体比G/C, C/C基因型个体会选择更多的好牌,具有较高的风险寻求偏好;s/s携带者要比l携带者选择更多的坏牌,具有更高的风险规避(He et al, 2010)。还有研究者采用了爱荷华博弈任务、仿真气球任务、风险投资任务和框架任务等方式进行基因研究,结果均发现了基因在框架效应中的类似作用。

  但是在决策偏好任务中,单个基因型的贡献率非常地低,在IGT任务研究的结果中也有不一致的地方,难以解释高遗传性。因此,考察遗传因素对框架效应的影响,需要严格的特征标准和成熟的理论基础,以及以神经机制为依托。考虑神经遗传学在风险决策中的作用时,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就自然渗透到了有关风险决策行为的研究中。

  3 框架效应的理论解释

  31 预期理论

  预期理论是Kahneman和Tversky在1979年提出的,基于“加权求和”的计算公式来解释人们是怎么样进行合理的推测和判断。即当决策者面对风险决策时,先对信息进行编辑,让所遇到的问题的信息尽量简化成为收益或者损失,然后再根据这样的信息进行数学函数的权重计算,以达到效应最大化。例如分期付款,用预期理论来进行解释就是,以现在所处的时间为参照点,人们认为现在用很少的钱就能提前获得这件商品,将其编辑为收益,从而偏向于风险规避;而延后消费被编辑为会花掉更多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再者,如果预期理论将决策视为信息编辑和权重计算的过程,时间压力越小,决策应该越合理。但研究发现,无时间压力组的框架效应较高时间压力组更为显着(胡伟国,胡瑜,2009),这也是预期理论的局限性。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有研究者提出了非补偿性理论模型。

  32 齐当别模型

  齐当别模型(equate-to-differentiate model)遵循“有限理性”假设,认为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决策过程就是搜寻某一选项在主观上优于另一选项的过程,即是一个“齐同—辨别”的过程。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会先将某一个主观上差异较小的维度齐同掉,最后将另一个主观上差异较大的维度进行辨别,最终进行选择(刘杨,孙彦,2014)。如,在积极框架中,突出的维度是坏的可能结果(有可能2/3的人没有得到获救),与A选项肯定200人获救形成对比,在最突出的维度上就会选择A选项;在消极框架下,突出的是最好的可能结果(有可能1/3的机会没有人死亡),与B选项400人肯定死亡形成了差别较大的对比,所以在最突出的维度上就会选择B选项。该理论不仅能解释经典的框架效应,还能解释无时间压力、高时间压力和低时间压力下的框架效应,这个研究证明了人类并不是完全遵循“加权求和”的运算进行决策。又如,当决策者需要延迟消费,思考某一段时间所经历的成本时,往往会齐同掉时间长,即差异大的选项,而更加偏向选择即时收益(Zhao, Jiang, Zhou,&Li, 2015)。

  齐当别模型对图形框架效应具有较好的解释力,但也没有能真正说明图形框架效应和经典的文字框架效应是否有区别。

  33 心理动力模型

  心理动力模型区别于预期理论模型,它将框架、信念、动机和决策行为纳入同一个模型结构中,同时把信念分为一阶信念(自身已有的信念)和二阶信念(根据自身已有的信念去推测别人的信念)(Dufwenberg&G觌cahter, 2011)。该模型假定,不同的框架条件或者不同文化条件都会对这两阶信念产生影响,而互惠和内疚厌恶会影响我们最终选择的动机,动机最终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心理动力模型认为人们面对决策时,若框架中的信息与个体的文化价值观相一致,个体就会对信息进行深加工,产生强烈的与自身信念一致的动机,从而增强框架效应,反之,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并改变当下的动机行为。例如,Nilsson, Hansla和Biel等人(2014)在瑞典抽取了655名当地居民进行框架效应的实验,积极框架下(选择绿色能源并为此花费更多)比消极框架下(不选择绿色能源并为此花费更少)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而正是这种文化和心理动力使得框架效应并不显着。

  心理动力模型在框架效应的研究中成果并不丰富,但是该理论有着预期理论所没有的优点,它考虑到了决策过程中的情绪和动机等因素,但是该理论的模型还只是一种假定,测量一阶、二阶信念的口头报告法等方式也较为主观和简单。

  4 神经机制

  41 双系统模型

  双系统是指社会情感系统和认知控制系统。前者主要位于大脑边缘区域,包括杏仁核、腹侧纹状体、眶额叶皮层、内侧前额叶皮层和颞上沟,主要作用是情绪加工和奖赏功能。后者主要分布于外侧前额叶皮层、扣带前回皮层和顶叶等,主要作用是认知加工、控制和协调纹状体和杏仁核。

  该模型认为,人们在决策时倾向于使自己的认知最小化并获得较好的情感体验(Gonzalez et al, 2005)。王凯(2010)采用ERP实验研究了性别和情绪对突发事件下框架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女性在决策过程中所用的时间比男性少,且性别间的差异是由相对应的脑区控制的,即在情感激活的条件下,女性容易产生框架效应。这表明当面对突发事件时女性出现了更多的情感激活,否则,女性和男性的决策时间或者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再者,当我们控制了社会认知系统,人们的决策就会更具有冲动性吗?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情绪较成人来说,是不稳定的且社会认知系统并没有完全形成,所以成人的决策更加具有理性(Baum et al, 2017)。但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前额叶皮层的活动是呈下降趋势的(Mcrae et al, 2012)。上述研究的不一致似乎反驳了将获得/损失框架解释为情感和控制之间的竞争的普遍观点。相反,研究表明,这种效应是由不同的认知参与在决策框架中产生的(Rosa et al, 2017)。

  42 脑功能连接及脑网络的发展

  在框架决策中,已有研究证明了不同的脑区对应着不同的决策功能。例如,后顶叶皮层和外侧前额叶皮层与概率信息、表征信息处理有关,双侧前额叶皮层与概率信息的加工过程有关,背侧纹状体、腹侧纹状体及丘脑与决策结果的效价以及奖赏有关,后顶叶皮层与双侧前额叶皮层这两类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与风险决策中的表征信息和概率信息的处理有关(Ino, Nakai, Azuma, Kimura,&Fukuyama, 2010;Rao, 2013)。研究通过fMRI发现,成人的社会认知控制系统发展完好,控制认知能力的各个脑区的功能网络连接具有协调能力,去框架下,脑区的功能连接更加地紧密(Hwang, Velanova,&Luna, 2010)。当左右脑分别被激活时,对框架效应产生显着影响,在脑电技术(ERP)和脑电溯源定位LORETA技术研究中发现,当只有右半脑区域被激活时,额叶和顶叶的脑功能区有相连接的反应,并出现框架效应(韩玉昌,张建,杨文兵,2014)。

  脑网络的发展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脑模块间逐渐分离,而网络间联系则会增强,这使得模块间联系更加系统化,从而使得青年时期的执行功能增强(Baum et al, 2017)。这说明,在青少年期,由于脑区间信息交流的“匮乏”会限制个体的认知控制和情感协调,即因为网络连接的结点并没有完全形成,局限了个体自我控制的执行能力。且研究也发现,风险行为出现的概率和前额皮层与小脑之间的脑网络连接强度及他们之间的协调性有关,协调性的下降意味着风险行为的提升。

  5 展望

  51 进化心理学的解释机制

  框架效应解释理论的论点之争在于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是否遵循了“加权求和”的法则。但以往多数神经机制都说明了预期理论的不合理(Rao e al, 2013)。对于运算简单的并且不会占用决策者太多认知资源的决策会比较好地遵循“运算”过程;反之,人们会因为“认知惰性”而放弃理性的信息处理,而通过“可得性”“典型性”等认知特征来简化信息加工,从而更容易被信息里的“启动”情绪词所操控。所以,或许是否“加权求和”并不是探究框架效应机制的根本目的。

  将框架效应放入进化心理学的理论之中进行研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进化心理学的解释或许能更接近人类深层决策行为的目的,它的一个关键假设是领域特殊性,即人们的心理是由一组特殊化的机制构成,并对特殊的表征进行操作。换言之,人脑并不是一个整体的决策装置,而是由多个不同的决策系统组成的,每一个系统都有其特定规则。不论人类在决策的时候是否遵循“加权求和”的运算模式,人类都是需要力求在短时间内做出最符合自身生存的目标的决策,即寻求奖励、快乐和逃避惩罚。所以它强调的是当人们在面对不同特征的问题时,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特殊的解决策略,而不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般策略,即决策机制的领域特殊性。研究表明,人类在不同空间分辨率下,能以最快且优的方式规划他们的眼球运动(Yuliy&Miguel, 2017)。在框架效应中,不同表征方式可能激活不同的适应器,相应地,不同的情境、时间的远近等因素都可能分别激活不同领域特殊的适应器。而领域特殊的适应器的工作是自动化的、信息封闭的(福多,2002),所以人们的反应表现出独立的、稳定的偏向性。这种非理性行为是进化心理学中的效益最大化的自然理性行为。它可以对框架效应中的非理性行为做出合理的追溯性解释,还能更深层次地对人类非理性行为做出解释。但是进化心理学的解释力不足在于它缺乏可证伪性,这就更多地需要从基因角度和认知神经科学角度进行验证。随着框架效应研究和脑研究技术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者们也在试图证明其内在决策过程的神经机制的领域特殊性特征。研究发现,脑网络中的另一条“皮层下通路”,更加地符合视觉信息的快速加工(王磊等,2018)。这些证据预示了进化心理学理论对图形框架效应的理论解释力。

  52 脑机制研究技术

  脑研究技术能够帮助研究者有效地探究决策过程的神经机制。研究者发现,当人在静息状态下自发的低频BOLD信号对于研究人脑的网络联结区具有更大的普适性(更加适合大样本人群),且各种有关人脑网络技术和研究数据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更新,如基于种子区的功能连接、模式识别和图论等,为今后的决策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当前,脑机制的研究热点是脑连接网络图谱,它不仅能更加深刻了解脑在不同环境以及不同任务中的神经运作方式,而且对于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具有深刻的意义。但人脑是复杂的,面对不同的环境和个体间的差异,有着不同的激活区和功能连接。虽然研究者一直试图建立一个整体的脑网络模型,力求从微观到宏观解释人脑认知环境的神经机制,但神经机制的范式需要革新或更加的系统性。有研究者也指出,认知神经科学的还原论存在某些理论上的困境,有待解释范式的革新(蒋柯,2017)。因此,未来脑机制的研究,可以结合进化心理学的理论,更加深刻地探讨不同个体差异间的特殊进化的神经机制。

是由人的社会性需要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行为准则,是否满足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状态。道德感包括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正义感、是非感、同情感、友谊感等等。

理智感:指在智力活动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包括惊奇感、坚信感和怀疑感等等。

美感:指人对美的事物的体验,是人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肯定、愉悦、爱慕的情感状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76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